刘备和孔明在室内长谈,主要是分析当时的形势,以及站在刘备的立场,为他做出未来的整体规划。由于对谈的地点,称为隆中,所以大家都叫它隆中对策。
首先,孔明指出: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已经拥有百万军队,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适合和他正面冲突。
接着说孙权据有江东,父子三世,地势险要而民心归附,可以和他合作,也很难抢他们地盘。
然后方针对刘备,说有一块土地,好像是上天特别留下来给他使用。那就是荆州和益州,领域也不小。
刘备虽然胸怀大志,却对天下大势,并不十分了解。刚开始以为曹操打不得,孙权不能打,自己毫无希望,不免有一些伤感。忽然听到荆州和益州,不觉眼睛一亮。连忙请教如果这样的话,要怎样规划,才有进展?
孔明暂停一下,想知道刘备的反应如何?若是只想拥有荆益两州,造成三国鼎立,便于愿已足。实在没有必要下山,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三分天下,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不应该是目标。幸好刘备也是这样想,孔明才提出三国鼎立之后的远程规划,主要有两点:
(1)联吴抗曹,是基本策略,不能轻易改变。
(2)待时机成熟,分东、西两路北伐。东路由荆州、西路由益州,使曹操不得不分散兵力。如果孙权再加兵支援,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才是远程的目标。
可惜后来基本策略有所改变,后半段的规划,更是无法完成。隆中对策虽好,也不能不接受隐程序的影响。
15.孔明决定下山,对家人的交代,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一再推辞,刘备力邀鼎力相助,又献上金帛礼物,表示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将尽力让孔明满意。这是主人最大的诚意,孔明只好接受。天色已晚,商请刘备等人在龙岗住宿一宵。第二天幺弟诸葛均回来,孔明交代:刘皇叔的好意,不容许不出山。家人要继续农务,在家留守。因为功成之日,便要回来归隐,预留个去处才好。
这些话主要是说给刘备听的,意思是三顾茅芦的知遇之恩,一定会用心报答。这一次出山,必然尽心尽力。有幺弟在家主持,不致有后顾之忧。同时表明心迹,只同苦不同甘。将来功成,不会留恋世俗的荣幸,也不致率亲引戚,把家人亲友都带去凑热闹。孔明这种光明磊落的心态,实在令人钦敬,更值得我们学习。不像一般人,趁机把家人引见,想获得一官半职,或者功成名就,便去掉自己的根本。不把乡里故人,当做一回事,令人学得忘本。
孔明的一举一动,都合情合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刘备的一言一行,也都出乎至诚,有情有义。这两位搭挡,能够长久合作,互相信任,实在非常难能可贵。绝不是一般的群臣、同志所能比拟。孔明如果遇不到刘备,一生躬耕南阳,大志难伸。刘备如果请不动孔明,孤寡浪荡,也将难成大事。两人互补,各施所长,使蜀漠集团,快速发展,与曹操、孙权两大集团鼎足而立。果然按照隆中决策的规划,三分天下。孔明的贡献很大,刘备的肚量也不小。两人缺一不可,称为最佳拍挡,最合适。
16.孔明下山的第一次表现,主要是什么?
好不容易下山,大家都在期待,孔明有什么样的表现。刘备待他像老师一般,他也真的像军师一样。预测曹操有南侵的意图,派人到江东打听情况。他必须设法引起孙权和曹操的注意,获得挥洒的空间,才有表现的机会。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家不把他当做对手。表示大家不把他当一回事,根本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了对手,还要看属于那一种等级?等级愈高,自己的份量就愈够。当时的重量级人物,便是孙权和曹操。孔明的目标,当然锁定这两位。必须把刘备提高地位,和曹操、孙权等量齐观,才可能三分天下。孔明的首要策略,便是利用曹操和孙权的矛盾,未制造自己的机会。联吴抗曹的盘算,在孔明心中已经成形。于是打听虚实,搜集情报,成为第一要务。刘表差人请刘备到荆州商量大事,孔明知道机会来了,自动追随刘备前往,准备取得荆州。对孔明来说,抓住差异性是追随刘备前往,准备取得荆州。对孔明来说,抓住差异性是他的主要任务。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警觉,绝不轻易放过。刘表的长公子刘琦向刘备求救,刘备向孔明请教。孔明推说家务事外人不方便表示意见,刘备却暗示刘琦,想办法问孔明。对刘备而言,同样是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找机会让孔明表现。双方面密切配合,很有默契。
徐庶的第一次表现,是曹操派兵攻打荆州,提供良好的机会。现在曹操不来,孔明暂时不打仗,给他更充裕的时间,可以好好布置。他的第一次表现,说起来还是打一场漂亮的仗。现在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一次而准备。
17.孙权为什么要破黄祖?刘表的反应如何?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在江东广纳贤士。曹操破袁绍后,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周瑜劝阻,引起曹操不满。由于黄祖的杀父大仇,仍未报复。适逢黄祖部将甘宁未降,呈献破黄祖策略。由孙权亲自督军攻打夏口,杀黄祖祭亡父之灵。刘表闻知黄祖遇害,急请刘备过来共商大计。表示自己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要把荆州送给刘备。孔明请刘备答应,刘备坚决不依。使孔明衷心感叹:“真仁慈之主也!”尽管如此,已经引起曹操的重视。徐庶趁机大力吹嘘诸葛亮,说刘备有了孔明,简直如虎生翼。使曹操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
大凡任何事情,总是无风不起浪,有因才有果。黄祖当年不杀孙坚,孙权未必急于攻打夏口。黄祖不死,刘表不一定产生把荆州送给刘备的念头。曹操原本对刘备很不放心,现在听到这些讯息,更是惶恐不安。派夏侯惇杀奔新野,提供诸葛亮首度大显身手的舞台。
刘表和袁绍兄弟一样,都是不识人才,也不善于用人。当时北方战乱不安,许多人都南下避难。刘表却不予重视。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同父异母而不能相容。还要请教孔明如何避祸?而刘表自己也不得不求救于刘备。荆州是兵宾必争之地,刘备当然想要,并且非常想要。但是,想起上一次陶谦让徐州的故事,使他警觉到现在还不是该要的时候。吃不下来的东西,吃了反而不能消化。不如暂时不要,该得的迟早会得到,急什么呢?因此获得孔明的信任,更加全心投入,岂非更好!
18.孔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表现得如此?
这位空降部队,和当年孙权接棒时,同样要面对严厉的考验。只不过孙权面对的是老臣,孔明所面对的,则是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和张飞。这两人看见大哥如此礼待孔明,心中不悦,说:“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史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刘备一时兴奋,竟然回答:“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人更加不高兴。听说夏侯惇引兵前来,毫不客气地问刘备:“为什么不叫你的水世去战呢?”孔明十分明了这种情况,请刘备把剑印交付给他,刘备也宣布大家都不能违令。
孔明事先把相关地形地物,俱皆仔细侦察,胸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作战计划。这才发号司令,调度各将分头御敌。众将虽然听令,却心存疑惑。张飞还问孔明,你自己做些什么?孔明大方地回答:“我只坐守此城。”惹得张飞冷笑。刘备的内心,其实也疑惑不定。
博望坡一战,夏侯惇中计深入狭道,孔明安排火攻。曹军死伤无数,夏侯惇冒烟突火而逃。关羽和张飞,这才口服心服,相对地说:“孔明真英杰也!”新野百姓,更是庆幸刘备获得贤士的襄助,而欢喜万分。
空降部队,并不是依赖老区的全力支持,便能够发挥所长。更重要的是,上任后的前三件事,必须处理得令众人满意。我们称为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火得不好,说不定烧掉自己的眉毛,惹大家笑话。孔明事先准备周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第一次的表演。赢得大家的掌声和信心,果然不同凡响!
19.刘表死后,为什么一片混乱?
人终会死,对自己来说,大可以不了了之。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事情办完才走,不如仿效英国首相邱吉尔的潇洒态度:“酒店打烊,我就走!”来去清白,何必挂虑?但是,对事业组织而言,则不能说走就走,撒手不管。因为群龙无首,势必引起各种争夺,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
刘表一死,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嘱,立次子刘琮为荆州主人,写降书向曹操投献。曹操大喜,派大军南下。先头部队又被刘备夹杀,关羽放水淹死很多曹兵。曹操一方面大军逼近,一方面派徐庶前来招降。刘备不为所动,曹操大怒,下令即日进兵。刘备不忍百姓受害,带领大家向江陵而逃。一路上行动十分缓慢,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关羽和孔明分头求取援兵,大家人心惶惶。又值秋末冬初,走得和天气一样凄冷。刘备爱护百姓,却又无力保护,内心更是悲伤!
曹操杀掉刘琮母子,又派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幸好孔明已先一步把家人迁往他处,才免遭毒手。
刘表生前,对次子有所偏爱。却又拿不定主意,对接班人并无妥善的处置。死后家人受害,乡土也守不住。可见这些严重的后果,是刘表未尽责任的后遗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像袁绍兄弟和刘表,如此庞大的带来,怎么可能说倒就倒呢?富不过三代的教训,比比皆是。重视家教,把下一代教养成人,慎选接班人,好好加以培育和引导,才是生生不息的必要措施。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8:1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