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资透过南下风潮有望令港股投资风格渐转
路透中文新闻部 林琦
有评论指出,中国大陆资金南下潮依然汹涌,港股通净流入本周再创17个月新高;而保险资金获准参与沪港通,以及深港通年底即将开通,将有望为这波南下资金潮推波助澜。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陆资金集结南下,无疑给国际资本为主导的港股带来一股生力军,大陆资本与国际资本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碰撞。大陆游资偏好成长股和小盘股的特征,可能令香港股市投资风格出现转换。
“最近大部分增量资金都是来自大陆的,应该说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都会慢慢受大陆投资者影响。”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称。
他指出,大陆投资者占港股每日成交的比例,去年已由前年的5%增至9%,今年估计在12-13%,有时甚至达到20%。如果大陆资金占比超过15%,对港股市场就会有较明显的影响。
“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两三年内大陆投资者成交量占到三分之一是很正常的。”他说。
自2014年11月17日开通沪港通以来,通过港股通机制的南下资金规模已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今年以来资金南下速度加快,最近两周连续刷新17个月来的港股通单周净流入纪录,上周为176.6亿元,本周为248.97亿元。
中国保监会周四发布险资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允许保险资管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 这是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后,中国再度放开机构投资者试点港股通,大量保险资金未来可以正式投资港股。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南向资金的增加,显示这种长期结构性变化尚处于初期,参与者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当市场热度上升后,个人投资者参与应会增加。
港股受宠
私募基金常春藤资产投资经理沈维正表示,人民币贬值预期、国内资产荒、各类投资品的收益率下行,都使得长线机构加大了对海外资产的配置;而且今年A股没有行情,且国内题材类个股估值高高在上,使得一些私募基金也加大了对港股的投资。
他并透露,深港通开通在即,有些私募基金已开始针对有望入选港股通标的且估值较低的中小盘港股提前建仓。
陆文杰认为,此次资金南下持续性较强。其一是国内出现资产荒,投资者对海外配置资产有长期需求,也有汇率避险需求;其二是近期发行了不少沪港深公募基金产品,未来有计划发行的还有十多个,这些基金的建仓会给港股带来持续买盘。
其三则是国内机构和个人的海外资产占比过低,如保险公司对海外资产的配置需求就有很大空间。
“就像以前开通旅游自由行,很多人会先选择去香港转一圈,之后再选择欧美。投资也是类似,毕竟香港相对熟悉一些吧。”他说。
野村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刘鸣镝指出,大陆南下资金将持续推动港股估值修复,缩窄A股与H股的溢价差距。港股估值修复行情的展开,将会使全球相当多的亚太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及发达市场基金被动加仓,不得不调高港股配置比例。
“目前港股在全球股市中,是少有的便宜,是明显的估值洼地,所以我们对下半年的建议是逢低买。”她说。
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公司A+H股差价近期正不断缩小,恒生AH股溢价指数.HSCAHPI显示,A股相对H股的最新加权平均溢价仅18%左右,而两个多月前还超过35%。
投资风格渐转
大量陆资注入港股市场,必然会令其出现明显的变化。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表示,目前国际资本在香港股市占主导,一旦形势变差,他们集体撤离会给港股带来很大的波动性;而在大量陆资南下后,这种情形将逐步改变。
陆文杰指出,大陆南下的机构有两类,一类可称之为价值投资者,他们会选择分红收益率高、估值低、整体资产负债较好、表现较稳定的股票,例如银行股。
港股市场上,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汇丰银行、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经常成为陆资买入的热门股,中资银行股近日亦创出年内新高。据中金公司最新报告,最近南向港股通的资金流向中,约有三分之二流入银行股。
陆文杰表示,另一类机构则偏好成长股,这对港股影响更大。在香港市场上,小股票因流动性差、历史记录不明确,估值反而不如大市值股票。但陆资更看重成长性,小盘股可享受较高的估值,而且陆资还喜欢炒概念。
“公司五年后的盈利增长潜力常常一周内反应完,而港股若是五年的故事,需要一步一步来反应。大陆投资者的这种风格带到香港,会给港股带来很大的影响。”他说。
他认为,整个香港的上市公司有两千多家,比A股少不了多少,但是香港机构投资者真正关注的可能也就150-250家,大部分公司是有沙里淘金的机会。
美银美林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南下资金可能比较喜欢小市值股票,目前中小盘港股每天平均交易额仅200万美元左右,仅是A股同类公司的一成。目前在陆资持有10%以上股权的27家港股公司中,主要也是中小盘公司。(文章来源:路透中文)
(责任编辑:李士英 HN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