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森田疗法语录 一日一句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14-9-29 18: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9 01:38 编辑


药物只能解决生理问题,心理要靠森田疗法。我会把最好给你。加强运动锻炼。把三个月不用的东西全丢掉。常清洁。爱劳动。肯定会好。真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14-9-30 01:2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9 01:38 编辑


这儿好文章太多了,高手如云,逼得我要写点厉害才行,读小鱼鱼的文章,我很有感觉,那股生命不屈的力量,太有感染力,读得我都充满斗志。真希望月光也是这种风格,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14-9-30 08:46:57 | 只看该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9-30 01:25
这儿好文章太多了,高手如云,逼得我要写点厉害才行,读小鱼鱼的文章,我很有感觉,那股生命不屈的力量, ...

月光是谁?给个链接看看他的帖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4-9-30 08:47:35 | 只看该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9-29 18:19
药物只能解决生理问题,心理要靠森田疗法。我会把最好给你。加强运动锻炼。把三个月不用的东西全丢掉。常 ...

嗯,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14-9-30 08:47:36 | 只看该作者
阿兰那行者 发表于 14-9-30 08:46
月光是谁?给个链接看看他的帖子

moonlight9801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14-10-1 01:1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2:11 编辑

我接着写,我对佛法运用到心理学上的理解。
巴利语佛典里有大量的文献显示,对感觉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感觉的无常理解是佛祖开悟一种修行活动。
西方心理学以此作为原理治疗酒精成瘾和药物乱用的问题。佛认为渴求的真正根源在于感觉,通过对感觉持续关注,就可以铲除渴求感觉。这个是和森田疗法联系要点。情感的规律。
佛在开示中说,体验事物真实样子,包括感觉的潮起潮落,接受它,我们不必反抗自己的感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体验到痛苦是变化和无常的。这句话很少。
用现代心理学来解读他
学会体验不舒服的感觉,随后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消失,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不要排斥它不要逃跑,你要考虑到你的不舒服的感觉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当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的时候,你必须等待体验它,尽管等待对你来说极其漫长,但是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必然消失。如果你想从身体或思想上逃脱,你的不舒服的感觉会增加,你必须去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不舒服的感觉会随着时间变小。你应该学会即使有不舒服的感觉也要继续进行正常的活动,我们无法取消不舒服的感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体验他。就像我们体验任何其他感觉一样,我们不必反抗自己不舒服的感觉。
森田情感规律
要顺从感觉的自然发生,任感觉自然发展。感觉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14-10-5 17:1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2:12 编辑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10-1 01:17
我接着写,我对佛法运用到心理学上的理解。
巴利语佛典里有大量的文献显示,对感觉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感觉 ...

应该觉悟到一件事,就是有了苦恼感觉的事情的时候,你心里面先专心一处下来,把这件事的始终的事情全面地观察一下,应该怎么处理,就是这样决定了;然后你的心就不再同这苦恼感觉的事情连系在一起,心就没有苦恼了,心情感觉就正常了、就没有苦恼感觉。这件事如果没有专心一处经验的人不行,这个心同那苦恼的境界想要分开,分不开的,他心里总是和那个事情在一起,有忧苦。若是你有专心一处功夫的人,就容易了!
自己心的变化,命运的变化就是心的变化。你对事情的处理,处理的适当,那么你就是很平稳地过去了;你处理错误了,那么你的命运就差了一点,都是自己处理的对、不对。
什么专心一处的力量?
如果注意力连续九十九次
从正在考虑的问题游荡到其它东西上,
那么一连九十九次次都要把它找回来。
一个人没有天才一半的天分,
但如果总是一心一意,
他的成就也许比天才更为突出。
我或者屈服或者抵抗,任我所愿,只要我的意志能够忍受,我会长久地集中在其中的一点,只要我的意志需要,我会把它导向若干个点。因为注意力服从于自我的绝对权威。
----------------《哲学词典》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14-10-5 18: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2:12 编辑

如果等待感觉好了再去工作学习,那就不是顺其自然态度。感觉的好坏是不断变化的,带着不好的感觉坚持工作。出现什么感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做到,不管出现什么感觉都坚持工作学习。有很多人说顺其自然,做不到,只要按照这句话去做必成。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是做不到?因为没有耐心。
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你有耐心的按照这句话去做去用功去做久了,神经质的各种症状,它就会慢慢消失。逃避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烦恼即解脱的体验,是这个原因造成久治不愈。按照这句话去做去用功去做久了,久了这个心就会非常专注当下每一时刻,,它感觉也不紧张、感觉和想法自然回归自然,它就会很自在。所以你要有耐心,不断地用功,好境界就会来的。不要因为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做工作,人生有痛苦有烦恼,如果因此不工作,才是真正痛苦。如果想要人生痛苦和烦恼变得舒服,认为学习森田可以消除痛苦烦恼,那就不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想排除痛苦和烦恼再去工作,这就构成强迫观念的最重要条件。努力工作,让症状归于自然。人生的幸福全在工作中。不工作,神经质永远都不会好。
「我感觉痛苦,我不要工作!」不要工作,永久都是不行的。你还是得工作,工作、工作,拼命工作,不为什么,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拼命工作。终究会有一点成就。我们什么美好的梦,在拼命工作中去实现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14-10-5 21:4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2:12 编辑

内观禅修是怎样训练对感觉的接受能力?这是内观禅修优于森田疗法秘密。也是现今,风靡西方正念疗法秘诀
让心专注在某个境界,对这颗不安的、不听话的心,进行强制训练,训练到能够听话为止,并在生活中自然起用。专注程度的能力越深,接受能力也越强。这也即森田描述,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心头无杂念也即专注程度的能力很深。置心一处,使心不乱。

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还有生死在,不过在生死当头能够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业障牵连,随业受报了。

怎样理解禅宗这句话,这就是森田疗法源自佛学原因。上面是禅宗修心要诀。
还有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14-10-5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5-3-18 22:12 编辑

要默默无闻地去干某项工作。失败之后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去做。哪怕是再笨拙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一旦掌握住窍门,就不会落后于任何人。这就是耐心。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带着不好的感觉坚持工作这句话,就能明白顺其自然。对于神经质的人开始肯定做不到。
那就失败之后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去做。哪怕是再笨拙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一旦掌握住窍门,就不会落后于任何人。这就是耐心。这是我做任何工作的秘诀和绝招。其实除了,非常努力,神经质的人很难解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1: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2 00:47 编辑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10-5 22:38
要默默无闻地去干某项工作。失败之后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去做。哪怕是再笨拙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 ...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的人一样,不要跟杂念为敌。杂念生起了,不要想:「唉呀!杂念又来了!」然后又想:「最好它不要来!」这种坐禅是很痛苦的。他不能在禅定里得到喜悦轻安,因为他的打坐是挣扎、搏斗的世界,而不是「落花任凭风去扫,柴门且待月来关」的自在、任运;不是「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随它、任它、不管它、不理它的境界。佛教是「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即使对待妄念都不采取暴力,一切来随他来,去随他去。这个是把握「活在眼前一瞬」的说明。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1:4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2:13 编辑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10-8 21:10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 ...

                                                   「  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    李元松老师写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我们的背后好像一直有个东西在推着我们往前冲,不管冲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都是不安的表现。人如果已经到达安心境界,是不会再有激情的。就好比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再也不会去计较一些小得小失一样。追求就是不安的表现 。
  佛陀曾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任何事物的形成和消散都有一定的原因。人之所以会生病是有原因的,人之所以爱生气也是有原因的,什么事都有其原因。今天人们之所以焦虑、自卑、不安是有原因的,这引起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有这样的主张:「人的不安,是由于五种需求的匮乏。」第一种需求是饥渴,以及性的部分不能得到满足。第二种则是安全的需要,希望能获得保证,确定自己能够得到安全。第三则是需要爱,希望能够被人爱。深一层的又需要被别人尊重,希望从别人的眼中获得肯定与赞赏。第五项则是自我实现,往真、善、美、乐、爱、智发展的需要。当以上这五种需求碰到挫折的时候,人就会不安痛苦。
  以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这些原因,我们都持同样肯定的立场,这些的确都是让现代人不安的原因。换句话说,现代人如果想获得快乐,他的确应该去追求及满足这些需要,并且从中获得「安心」。
  不过,事实上,不安的原因,并不只这些原因。透过佛法的修行,我们更会发现,人的痛苦跟欠缺意志力有关,人一直活在前瞻后顾的世界里面,并且无法自由运用自己的心力,也是使人痛苦的原因。例如:明明知道没有做亏心事,不须怕鬼,但还是会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起来,尤其到了晚上或无人烟的地方。明知道生气不好,却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虽知明天的痛苦让明天的我去承担,今天不须为明天的痛苦而烦恼,但就是做不到。由于薄弱的意志力,使得人们平白遭受许多痛苦。
我们有一颗残废的心
  如果我们的手只能伸不能缩,我们的脚只能跨出去而不能收回来,那么这四肢可以说是残废了。对于自己的心,没办法自作主:不想生气,偏偏要生气;不想后悔,偏偏要后悔;不想紧张,偏偏要紧张。想想看,这样的心不也等于残废了吗?不安的原因除了也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所追求的东西是可变的、无常的。譬如,一个想藉财富使自己安心的人,注定一辈子痛苦;一个想抓着感情让自己幸褔的人,也注定一辈子不安。为什么呢?因为那些都是不可控的,并不是可以由你自己决定的。事业、感情、健康还没来的时候希望它来,希望它来的心情就是一种苦、紧、罣碍的现象。其次,当想追求的健康、事业、感情,果真如愿捕捉到了,希望它不要离开,谨慎的保护它,这又是另一种负担。而且有一天这些东西注定会离开,它的离开不是你能阻止的,一旦离开的时候,对它产生种种依恋、怀念和悔恨,则又是另外一种苦。总之,只要我们追求的,是无常、可变的事物,则注定要痛苦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在他有生之年,去追求、创造一种不需要依赖任何事物也能够让他安然自在的幸褔。人类由于所追求的事物是无常的,不确定的,因此产生不安。
无明是一切不安的根本原因
  不安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还有更根源性的,那就是无明。无明是不安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无明是什么呢?无明是一股盲目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人类很久以来就有的一种业。我们没办法知道这个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也不知道这个业到底从哪里来,佛经称之为「无始无明」——无始以来、不知所以、冥暗的冲动。这股冲动就像风一样,当它还没发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一旦发生的时候,也只能从它的作用——贪瞋和邪见反推它的存在,除非人已经彻底解脱、证入涅盘了,不然就无法确切明白无明是什么。
解脱的原理在于亲证涅盘
  以上简略列举人类不安的原因。那么解脱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人要怎么样才能解脱呢?当然根本之道是亲证涅盘——念念现观时间、空间、运动,乃至一切存在的人、事、理、物皆如梦、如幻、无常、无住、无核、无主。届时不仅得以超越人世间一切的不安和畏怖,开阔的胸襟更如太虚穹空,无限的自在、安详、宁谧。
  证入涅盘固然为远离忧怖、罣碍、不安最彻底的办法,但证入涅盘的前提是见涅盘,也就是见道。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特别提到「今天的学佛人,当务之急,唯一的目标,应该是初果。」也就是必须先要亲见涅盘。就好像牧牛者,倘要驯服野牛,必先见牛、得牛。在解脱道上,如果没办法先确定、认明何者是涅盘的话,那么修行将缺少明确的目标,工夫也将缺少汇集点,而总是在涅盘边缘游荡。为了要彻底止息不安和忧怖,必须证入涅盘;为了证入涅盘,必先亲见涅盘、破除分别戏论,证入初果。但是破除戏论,对时空万有如梦幻般的存在这一事实,具真知灼见的确认,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具备禅定是不可能获得这种称之为「般若」的智慧的。为什么呢?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我们的心太乱了,观察不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种种执念。
禅定是体验涅盘不可或缺的要门
  古人曾说:「水清鱼自现,心静思自明。」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情绪如果很浮躁,对事情的判断也就不会客观、公正。一般常人的心虽比脾气暴躁的人平静,可是常人的心却比打坐修定者浮躁。心情浮躁则不容易看清真相、认识自已。一个定力深的人,反省能力也会深,当他打电话给朋友,他会反省是不是有不甘寂寞的成分存在?当他为事业忙碌时,名义上虽是为了一家大小,但他会反省其中是否也有个己的欲望?当他批评别人是不究竟的外道时,他会反省是否心中藏有嫉妒的愤怼?定力不强的人,一般反省力也差,总会不自觉地自欺欺人(非蓄意的),既不认识自己,又把自己并不认识的「道理」告诉别人。表面上是为了破邪显正,其实内心是嫉妒他人的名利;名义上是关心朋友,其实只是自己不甘寂寞。我的意思不是说不应该去关心朋友,而是要认识自己,如果有不甘寂寞的情形,有嫉妒的心,自己要明白。人只有对自己没有武装,没有防卫,才有办法看清并净化自己的意识。而无明则是更深极甚深,我们真正的动机和企图,尚且不易察觉,何况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时空实在感?人类的执着、恐惧、不安……,到底从哪里来呢?除非自己的心经常处在禅定的状态——「如密室里的烛光,明亮、清晰、稳定、不摇、不动」,不然就无法观察到。日常生活,为了想清楚一件小事,尚得让自己先静下来,何况是观照宇宙人生的道理呢!
  第二,则是因为佛教的涅盘智慧,本质是经由反复地修正身心行为、淬炼身心行为才完成的。如果缺少禅定,则将使人根本无力去执行透过内省、观察而确认某些劣根恶习必须立即加以扬弃的这件工作。这种困难,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说明:例如想好好孝顺父母、善待妻儿、不再打小孩的人,如果对于这些已知的「真理」,都没办法有效地贯彻执行。或者明知道酗酒、赌博、吸食麻醉药品是不好的,但却改不过来。类似这种明显的恶习,如果都无法立即修正改进,那么如何能指望他扬弃微细、隐晦、深固的人性劣根呢?已知的易行的真理都做不到,对于艰苦难行的真理会做得到吗?今天学佛的人,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没有力量去实践道理。我们没办法去实践它,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而是因为业力强大,它拉住我们,让我们心有余力不足,我们想做却做不来,我们就是这样被业力牵引着。所以要顿见涅盘,一定要有禅定的训练。古代祖师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定力强的人,反省力、意志力、忍耐力、愿力都强,只有具备强大的心力、愿力和定力才能扭转业的方向。
  古代的人,由于藏经大都贮放在宫廷支持的庙寺里面,要读经典很不容易,所以一般的修行人智慧较浅,但定力很强;当他们听到一言半句的真理,马上就能贯彻到底。原始佛教的那些人,他们虽然没读什么经典,但因为定力很强,一听到苦、空、无常、无我、如梦、如幻等道理时,就能立刻做到,所以那时证果者多。
  今天经典普及,一般学佛的人几乎都读过三五部经典;但尽管知道得多,却因为心力不强,定力不足,所以大都流于慧解,甚少有亲证道果者。诵读经典当然有必要,但必须透过定力,才能悟入空性。不然,就会像口渴的人,只在河边细数三千流水一样,是无法止渴的。反之,只要在三藏十二部里找到一、两句真理,而能真正去实践去贯彻,就能得到解脱乐。
  由上所说,我们知道解脱应先亲见涅盘;而亲见涅盘,应先锻炼禅定。那么,禅定要如何锻炼呢?
真正的禅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首先,提醒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要领:一般人修禅定,经常注重打坐的禅定;其实禅定的修习,更应该利用上班时、炒菜时、陪小孩玩时、在履行责任和义务时加以锻炼。为什么?一个人如果一天只打坐一小时,剩下的二十三小时都不修禅定,那就好比烧一壸开水,烧一分钟,剩下的二十三分钟都在休息,这样水不容易烧开。反之,如果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修禅定,那就像烧开水烧了二十三分钟,即使没有打坐——少烧一分钟,水也容易煮开。如果进而再透过打坐加强修习禅定,那么就等于二六时中都在修定,这样很快就可以锻炼起禅定,于未到地定或于初禅得自在。这种境界的达成,花费几个星期就能达成,所以极精进的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那么禅定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呢?有三个方法,都相当有效。第一个方法是谨记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不管什么时候,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佛来斩佛,魔来斩魔,一切时地永远活在现量,永远活在眼前一瞬间。明日可能的困难和痛苦,让明日的我去承担,现在只管活在当下、活在眼前。不要前瞻后顾,前瞻后顾会使人心志怯弱、软弱、不果断。一个人如果能永远活在眼前一瞬间,这个人就能体会什么是「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能够活在眼前一瞬的人,一旦工夫成片,就有办法在眼前一瞬间体现涅盘的奥妙。
  我们举一个故事来补充说明。以前有一个人,扛着一壸百年的「女儿红」好酒,走啊走的,一不小心系酒的绳子断了,他听到「ㄎㄨㄤ」的一声,却继续往前走,头连回也不回——已成事实的, 毋须回顾懊悔!一般人常是回头过来看一看,自我抚慰一番之后才放下,这是人们很难解脱的原因。我们能不能对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已经过去的东西,马上放下,继续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能够这样的人,就能逐渐体验什么是「只管打坐」。
  若把这种心态融入打坐中会怎么样呢?一般人打坐之所以不能很快的在三分钟以内进入定心的状态,是因为老是前瞻后顾,不能活在当下。打坐时常想:「槽糕!我又起杂念了!」「糟糕!我又坐得不好!」人一直在追问过去和未来,其实妄念、杂念就在被你察觉时已成为过去,已经不存在了。人不须为了不存在的事忧恼,还没来到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人也不必为它忧恼。一个修禅的人是具高度理性、高度自制的人。什么是高度理性?就是超越人类前瞻后顾的习性,勇敢的面对现实,注视现实,观察它,究明它,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勇士。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的人一样,不要跟杂念为敌。杂念生起了,不要想:「唉呀!杂念又来了!」然后又想:「最好它不要来!」这种坐禅是很痛苦的。他不能在禅定里得到喜悦轻安,因为他的打坐是挣扎、搏斗的世界,而不是「落花任凭风去扫,柴门且待月来关」的自在、任运;不是「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随它、任它、不管它、不理它的境界。佛教是「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即使对待妄念都不采取暴力,一切来随他来,去随他去。这个是把握「活在眼前一瞬」的说明。
  第二个方法,或许更适合一般人,它所要把握的着重点和上一个不太一样。这个方法只是记住并确实去实践一句话——「活在过程」而已。我们一般人常活在目标里,而忽略过程。例如赶搭火车,到火车站是目的,人就急急忙忙的,心里只想到火车站而已,而过程中的景致他都忽略了。口渴喝茶,就只是想喝茶,而煮茶、取杯、饮下的过程他都忽略了。到公司上班,目的是赚钱,但工作的乐趣他都忽略了。这样的人活得「很辛苦」。一个能够欣赏眼前片刻之美的人,必然是活在过程的人。虽然是要去台北搭车没错,但我活在过程里;虽然想喝茶,但是手伸出去以及动个念头,都不要放肆;炒菜时,把菜端上桌请大家品尝是目的,但是可以慢慢来。又如我站在这里,要把心情、感受讲出来是我的目的,但表达的过程也不可放逸;你的点头虽然是给我的回馈,但是点头的时候仍然要留意安详。能活在过程之中,将目的和手段、目标跟过程合为一体,浑然活在「一」的世界里面,是很美妙的。活在「一」的世界里面,才有可能去体验「零」的世界。一个没有达到「一」的世界的人,对于「零」是什么、「空」是什么,永远都是在理论上、观念上捕捉而已,不能有现量的经验。
  关于活在过程里的要领,我也说一个故事,方便大家去体会。佛陀灭后一百年,有一个修行者,他因为没有看过佛,不晓得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就去拜访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比丘尼,请她告诉以前看到的佛陀身相是如何的庄严。那老比丘尼对他说:「好啊!明天这个时候你来找我,我告诉你。」于是他就回去了。隔天,他真的来找那位老比丘尼,当修行者敲门时,老比丘尼说:「请进来!」他门一推,进去就跟她顶礼,老比丘尼对他说:「你起来!回去吧!」他说:「可是妳还没告诉我。」老比丘尼说:「我说啊!你没有资格问我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一百年前我用这个方法考验舍利弗,他可没弄翻我的油。你一推开门,就把我门后那满满一碟子的油泼了一地。回去吧!」那个修行者听到这番话,感到很惭愧,并且也有所体会,回去之后努力修行,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想想看,这只是敲门请进而已,如果是我们,可能连门板也推倒了。那修行人把油泼到地上,表示他「活在过程」的工夫还没到家。
  接着,我们来谈第三种锻炼禅定的方法,那就是要经常发愿。可是如果发这样的愿效果是不好的,例如有人跪在佛前说:「我如果没有把禅定锻炼成功,没证入解脱的话,永远堕入阿鼻地狱。」像这种愿就没有多大用处。或有人跟他的朋友说:「如果我骗你的话,会遭天打雷劈。」这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人发愿要具体,并且要循序渐进。例如经常打小孩,他就可以在朋友或在佛的面前发愿说:「我某某从今天开始,如果再打小孩,我罚自己一个月不看电影。」如果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就发这样的愿:「如果我在背地里批评朋友,我罚自己一个星期不能看书。」这样的人,他的意志力会慢慢增强;但是注意的是,如果你违反本愿的话,要依愿而行。你不能在违背誓言之后,又不去履行你自己许诺的惩罚,这样禅定的锻炼就不会成功,你一定要切实遵守自己的诺言。人透过这样的锻炼,对自己也会越来越有信心,身旁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喜欢他,他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意志力会越来愈强,连带着禅定力也会与日俱增。
静中修定与动中修定的原理不二
  以上皆属动中定的修法,至于怎样在静中修定呢?兹利用几分钟,一并介绍:其实静中的禅定,只要运用动中的原理就可以了。换句话说,静中修定与动中修定的原理不二。如果你在动中采取「活在过程」,那么你就在观察呼吸起伏时运用「活在过程」的原理,吸是你的目的,呼也是你的目的,但是过程要放松、安详,不要急躁,这样就可以。
  如果你采取「活在眼前」的方法,以我的经验来讲,有三种所缘境可以为观想的对象:
  第一、是眼睛闭起来,双眼垂帘的境界。我们眼睛闭着以后,自然就看到眼前一片黑暗,就将眼前的黑暗作为我们观察的境界。如果起妄想杂念时,我们不要理它,因为活在眼前的人,「百年好酒坛破掉」是不回顾的,你只管继续看着「这个」。如果你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仍然把他拉回来,不要再想:「唉呀!我刚又去别的地方了!」就不要管这些,只管眼前的「这个」就好了。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方法。
  第二个所缘境是「呼吸」。我们坐下来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动,就只有呼吸在动而已。吸的时候知道吸,呼的时候知道呼,呼吸急的时候知道急,呼吸缓慢的时候知道缓慢,呼吸停止的时候知道停止,就是这样,知道就好。如果想到别的地方,就把它拉回来,不要回顾:「唉呀!我刚刚又去那边了!」如果能够把这个个性锻炼成功,那就不得了!一个打坐能够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相当能够活在眼前;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相当活在眼前的人,打坐时也一定能在三分钟以内就得定心。不管呼吸是急还是慢,也不管呼吸停止或是怎么样,息就是心,心就是息,心息不二,一直这样,至于以后的演变只有实际去体验的人才知道。总而言之,就是要不断地活在眼前。这是第二个所缘。
  第三个所缘是丹田。打坐熟练的人,通常已经变成丹田呼吸法了。他打坐的时候不是用胸部呼吸,也不是用喉头呼吸,而是已经变成丹田在起伏而已。丹田伏的时候他知道伏,丹田起的时候他知道起,停止时知道停止;起伏很快知道起伏很快,起伏很慢知道起伏很慢。就是这样,心跟丹田合一,化为一体,这也是我所谓的未到地定。
  事实上,打坐时,突然想到别的地方去,并不会十分障碍修定;什么最障碍入定?是「悔箭入心」,也就是对于不存在的东西产生追悔心。追悔不只是起一个念头,而是心态上有焦虑。悔箭入心,才大大障碍禅定。一个活在眼前的人,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便是他的宇宙;看到墙壁时,墙壁则变成他的宇宙。其实你打坐时眼睛闭起来东想西想,也等于眼睛张开看这里又看那里,正好可以继续用功。如果你能这样,你就能掌握「不与妄念为敌」的心态。继之,再进一步把妄念捉回来,不会看东看西,飘来飘去,唯是住于所缘境而已,如此则是入定的前兆。
  谈到这里,我想各位对禅定已经稍有具体概念了。禅定的锻炼可能三天锻炼成功,也可能三年、三十年才锻炼成功,这是以「道心」强不强为决定因素。道心强的人,一听到这样的道理,他就像流水相续一般不停地修行,没有中断。又像石头丢入水中,一直往下沈,除非到底,不然就不停止地修定。因此禅定也好,般若慧也好,都不须花费很多时间就能习得。
现代人修定的基础条件
  禅定的锻炼虽然如上所说,有诸种具体的步骤,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专心一志立即去修习。而且就好像桌子有四只脚一般,学习禅定的现代人,还有更基础的条件需要培养。这当中包括要建立理性的信仰态度、学习科学的观察精神、民主平权的性格以及开放心灵、疏导情欲等等。为什么这些涵养可以做为修定的基础呢?我们不如反过来说,没有散乱就是禅定,减少散乱也等于在修定。一个人的心之所以浮躁、散乱、难得片刻平静,除了是心志本身未经训练之外,往往也因为导致浮躁、散乱的因素太多。譬如迷信、主观、成见、专断、自大、记恨、虚伪、撒谎、爱面子、好谈是非、生活圈狭隘、缺乏正当娱乐、过度压抑情绪,以及不规律的生活和过多的欲望、不切实际的理想等等,都会使人的心志更怯弱、更散乱。倘能先充实理性、人道的现代思想,并落实在生活中;对于未知的真理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诚实态度;对于不同见解、信仰的人,抱着尊重、包容的民主胸襟;对社会保持适度的关心和热情;已有的情欲(包括嗜好和兴趣)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没有伤害别人,尽量发挥,无论是看电视、下象棋、品茗或聊天,都应给予满足, 毋须理会种种宗教禁戒……凡此等等,都将成为道心不退的保障,和修习禅定良好的基础。
  不安的现代人经由开放心灵、充实现代思想、培养理性民主的性格,于日常生活中,摄心不放逸地活在眼前一瞬,进而打坐深入禅定,让自己于禅定之境得自在,欲入则能入、欲出则能出,至此解脱也就完成一大半了。因为一个定力深、禅定已成就的人,只要三藏还在,那么对他而言,佛陀就好像还在人间一样,他自己去诵读阿含、般若或禅典,都可以自己开悟、亲见涅盘,不需要他人引导,而他身旁的人也就快要有褔了。
【即席问答】
问:李老师,我有三个问题请教您:
第一是,您刚刚在演讲中提到加强意志力,可不可以以您自己的几个例子告诉我们,你如何加强意志力?
第二个问题是,你刚刚谈话中提到「只管打坐」,可不可以请您解释这个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我接触到一些学佛长辈,他们几乎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人对我说:「如果你要修行,最好是出家,因为在家有种种的牵累、罣碍。」这点我想请老师说明一下。
答:好,我举自己的例子谈一下。
三年多前的七月二十一日,我开始写修行日记那一天起我发了一个愿:「我李某某从今天开始不再发脾气,如果我再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小指头剁掉。」从我发这样的愿,到今天为止,我没有再发过脾气。另外,我也发过这样的愿:「我从今天起绝对不在背后批评任一个朋友或任一个善知识。」从我这样发愿,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不曾在背后指名道姓批评任何一个善知识、任何一个朋友。这是具体培养意志力的例子。
第二个问题关于只管打坐。什么是「只管打坐」?可以说初果以后的打坐,就是只管打坐;初果以前的打坐,是不安分、不老实的打坐。什么叫「只管打坐」?「只管」这两个字,相当于净土宗的「老实」,所以「只管打坐」就相当于净土宗的「老实念佛」。「只管打坐」的意思是什么?是没有目的、没有企图、没有所求、没有观念、没有动机、没有盼望,不管它、不理它、随它、任它、随便、不在乎、无所谓地活在眼前一瞬间,这样便是只管打坐。另外有一种人,他是打坐,不是只管打坐。「打坐」是他的手段,他偷心未死,想要开悟、想要证入涅盘,就是有一个偷心,所以他不能「我只是这样而已」,他仍然有所企求,所以不是三轮体空的只管打坐。有人问一个禅师说:「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他说:「因为我在这里啊!」这些都隐含有只管打坐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只管」的意思,就是一切不管、一切不理,老实安分,只是继续这样做而已。
第三个问题是修行是不是出家比较好。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这样问:「修行是不是换一件衣服比较好修行?」真正的出家是指禅定个性的锻炼,对物欲的淡泊,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并表现在具体的修养上。例如怎么跟同事相处?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能不能保持清醒、平静的心志?能不能体谅对方是身不由己的被业力所推动。真正的出家表现在如何孝养父母,体谅他们的困难;真正的出家表现在怎么样没有目的的去关爱别人。不然的话,出家只是搬家而已,从台北搬到乌来,从乌来搬到南部而已,他没有真正出家。佛经上说:「心离三界才是出家。」,心远离贪爱染着,而身可能是在士、农、工、商,乃至可能在七情六欲之中。当然这牵涉到对七情六欲的看法,这些都满微细的,我们暂且不谈。在此只想说,真正的出家、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婚姻生活里面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上班当中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炒菜、走路、投入社会运动、关爱社会里面体会的。换句话说,我认为,人只要能够没有企图的关爱别人,能够认识自己、体谅别人,这个人不管有没有剃头发,不管穿洋装或是印度装,都是出家;如果不能的话,走到哪里都是在家。
问:关于您刚刚所谈的「只管打坐」,是不是只要抱着「只管打坐」的目的就好了,其它不要去想;这一种跟印度有一种叫「无想」的打坐方法又有何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在修行路上,如果没有一个好师父在旁指导,我们如何纠正自己修行上的错误?
第三个问题,就是您刚刚所提到的出家问题,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我。一般都认为,要修行的话,出家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出家是很难修到某一个程度;但是如果出不出家只是外表上的差别的话,那小乘的阿含经典就不会一直赞叹阿罗汉出家的功德?
答:第一个问题,「无想定」我没有经验,无法置评。你所说的「只管打坐」,如果是不为什么,只是这样打坐而已,那还不是只管打坐,这样已经是为了「我要这样」而打坐了。真正的「只管打坐」,是能、所、主、客分离意识瓦解,活在现量、活在默照、活在不可言说的世界里面,那个是涅盘境界,不是什么无记定。如果说「只管」等于「解脱」的话,你是为了解脱而去打坐的,还是落入有所求,不是真正的「只管」。
第二个问题是修行没有老师如何修?
其实修行不一定要有老师,我们很多人都过分的依赖善知识,其实应该以自为光。
特别是经论还存在的今天,一个真正采取实践立场的人,鲜少不能在经论上得到无限的法喜以及真知灼见的引导。
我的意思是说修行的方法是否正确要问自己,修行走对的话,通常会跟乐、定、安、明、爱相应;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检验自己的修行对不对,可用这五件事情来衡量衡量。只要跟其中之一相应,就表示可以继续;跟二件事相应,更可以继续;跟三件事相应,更应该继续;跟五件相应的话,那绝对错不了。
第一个是乐。你自己乐不乐,你比你的师父更清楚,就好像病人比医生更了解自己痛的部位,医生替你治病还要问你哪里不舒服?你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靠医生。
凡是修行走对路的人,第一跟「乐」相应,第二跟「定」相应。「定」表现在稳重的个性上;你的个性越来越稳重,你对于自己的心、自己的意志力越来越有驾驭的能力,收发自如,这是定。
第三要跟「安」相应。「安」表现在没有自卑感上。你在善知识的面前会不会紧张?你在大众场合会不会紧张?在大修行者的面前会不会自卑?所谓自卑就是想变成他,有一短句这样写:「万物各安其位而嘲笑人类。」杯子是杯子,手表是手表,万物各安其位,人却一直不安,一直想变,这就是「渴爱」。
第四是要跟「明」相应,什么是「明」?能够体谅别人,了解别人的苦衷,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所以你如果能够跟「明」相应,越来越了解别人,越来越认识善知识,越来越能从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感受到他的心情,这表示你修行已经走对,你要继续。
第五个要跟「爱」相应,什么是「爱」?爱跟喜欢不一样。「我喜欢喝茶」,这个是喜欢,不是爱;爱的内容是给予、给他。爱跟喜欢不一样,喜欢是把他捉来给我;爱是让我给他。如果你对人、事、物能给予,而不是支配操纵,是真正的帮助他,没有目的没有企图的给予,这就表示你修行的路走对了。
我们可以用这五项来自我衡量,何必一定靠善知识呢?
第三个问题是出家、阿罗汉果的问题。我至少可以确定,初果、二果不需要出家也有办法证到!阿罗汉果离我们太远了,就不要说;因为凡是没有亲证到的事,我们都会有疑惑的。例如,现在是九点三十二分,我手上拿一只表,当你看到的时候,你回去敢跟人家打赌:「九点三十二分李某某手上拿一只表。」你敢跟人家打赌,因为是你自己亲证的。但如果我跟你说我口袋里有一个铜板,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了解或不了解,你的疑惑永远存在。真知灼见的智慧是建立在「证」,而不是建立在「信」之上。凡是没有亲证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去辩解它、探讨它、研究它、信仰它,你一定会疑惑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去争辩他没有亲证的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14-10-9 00:2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3:07 编辑

马哈希尊者:禅修时不能逃避和排斥愤怒、焦虑与各种负面念头        转贴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为什么要专注这些情绪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触,不排斥也不逃避,禅修者才有机会了知心的本质。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具体谈到了这个修习的要领:“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如何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修行原则呢?
当贪、焦虑、愤怒等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不能逃避和排斥,而是要贴近它们。如果禅修者对这些心理现象关注不够,他就无法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修行原则。

    现实的情形是,当禅修者感知到焦虑或愤怒时,他可能只是不断地抗拒或回避。如果只是抗拒而不是贴近它,那就失去了观察它们的时机。所以,
当贪爱、嗔愤、焦虑、昏沉等现起的时候,禅修者能否在那段较短的时间内定住在当中而不抗拒,则是禅修的关键。

    定住、观察而不抗拒回避,训练出这种能力非常困难,但它对禅修至关重要。修行者能否与当下生起的各种情绪和平相处,并能保持谨慎细心的态度去观察,则是修习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这项能力被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善加利用它,贴近身心,这给进一步的修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会障碍修行者贴近身心,例如,当遇到生气时,修行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情形,修行人不应该如此;可以想见,一位修行者如果这样认识,接着他一定会采取回避掩饰的态度;大多数时候,这种回避掩饰的态度他自己并不完全意识。如果禅修者如此处理情绪,他就很难与真正的负面情绪直接相处;如果一直不能贴近内心生起的情绪,只是一味地回避与抗拒,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原则就无法落实在禅修中。

    对于修行者而言,当生气出现的时候,应当采取直接面对它的态度。不能让这种情绪一再的膨胀,最终引发愤怒;也不能回避生气,而采取压抑逃避的态度。当你能真正面对负面情绪时,它会在那里停止下来,这时,就给观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只是习惯性地抗拒与回避,禅修者就没有时间观察这些情绪,他的心只会随着这些情绪在爱与恨之间起舞——这就是所谓的贪嗔模式。

    生气(我们以生气为例)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安于其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些禅修者修习了很长时间,他依然会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
不论当下内心展现的是什么状态,禅修者必须安住于其中,这是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前提,但是,安于负面情绪之中,既不符合一般人的理念,也不是稍加修习就可以达到。然而,对于实际的修行者来说,安住于当下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者安住于当下的能力越强,他就有能力进入更深的禅修,这种能力可以引领他接近心的本质,进而体验心的真相,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禅修的本质是与身心相处,藉此看清它们的究竟实质。贴近身心,是为了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贴近身心的标准是,你能够接纳身心的各种情形,而不排斥——这是进一步禅观的前提。

一旦能安驻在身心的当下,你就有条件进入更深的禅修领域。放松地与当下的感受相处,而不做任何主动分析——禅修就成为了解身心本质的过程。你面对的只是原本的东西,而不是以心造心,假造出来的事物。例如情绪,我们不说它们是什么,也不排斥它们,我们安住在其中,了知它们,然后会发现它只是无常的事物: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当你能看到这一点——无常,你的执着就开始松动,你才可能开始放下那些与生俱来的错误认知。

    当禅修者能够时时刻刻留意到当下的诸多内心情形,即他能做到“留意当下”,他才可能会体验到情绪的“无常”特性,留意当下的能力中含有定力的成分。有些禅修者会认为,定力就是紧闭双目,安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其实,
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是指面对禅修对象时的安住能力。

    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在他所要观察的目标上,这种面对五蕴身心时的稳定度乃是真正的定力。不论生起什么现象,昏沉、睡眠、生气、愤怒、焦虑与各种念头,禅修者都有能力安稳地定住在那里,如实面对,这是定力的本质展现。

禅修时,如果感知到情绪生起,必须专注于它,即使最强烈最难以忍受的情绪,禅修者也应该竭尽全力,以精进而勇猛的精神定住于其中,并进行觉知。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与超乎常人的定力。当情绪、感受、念头等来临时,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其中,不排斥不回避,只要有能力稳定在这一点上,他就可以进入更深入的身心领域,以了解实相。

    我们多以负面情绪为例,因为人们的内心最容易排斥负面情绪。例如,当焦虑出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担忧,然后找出理由,要消除这个情绪。我们可以看到,稳定地安住在这些情绪当中是多么困难的事。表面上,我们是在对治它,其实,这是禅修者不能面对它而采取的逃跑策略。多数情况下,禅修者一再地采用回避或逃跑,或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不但错失了观察身心的好时机,也是修行一再地与身心的本来面目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当不喜欢某些情绪时,人们会给自己找出诸多借口,然后理所当然地产生排斥心理,人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模式。当禅修者很有经验时,他才能看到自己内心一贯采用的手段,它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然后采取行动。不找理由,只是安住在原本的身心现象当中,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越有经验的禅修者,越能发现完全安住在当下的能力很不容易获得。

与自己的理念不合时,人们会自然地生起抵抗,或者回避逃跑,这已经是人类潜在的本能,禅修,正是要离开这两种情形。对于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修行者,首先要发展出安住当下的能力。

如果不能摆脱拒抗与回避这两种力量,禅修者就无法真正接近心的本质,也就无法纠正对身心的错误认知。如果禅修者持续地重复着对身心的错误认知模式,他就无法从痛苦烦恼中完全摆脱出来。

    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即使安在当下的时间很短,也是与身心共处的时刻,这种时刻才是真正发现真理的时刻。在禅修时,心理上清净与否,情绪上有没有波澜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禅修者是否真正平稳的安住在各种心理状态之中。各种感受层出不穷,念头不断涌现,而禅修者能够在这些情形中安住不动,这是一项重要的禅修能力。希望自己在今生有所成就的修行者,需要长期磨练这项能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4-10-9 00:3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中的宇宙 于 14-10-10 13:08 编辑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有许多丑陋的部分:嫉妒、愤怒、暴力、没有爱。我试着去体验痛苦,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当我看到这些负面性时,我想改变它,但我发现没用……」 觉知是毫不费力的努力
    巴关说:「去了解头脑的内容一点都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如实如是地去体验。」因此,不需试图改变,改变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不去改变,问题怎么解决?其实,觉知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即可,其他没有什么你可以做或应该做的。觉知是毫不费力的努力。

    请了解觉知不会将你带到任何地方,它不会使你从嫉妒中解脱、从愤怒中解脱,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位圣人。所有的觉知只会给你与嫉妒同在的解脱、与愤怒同在的解脱、与憎恨同在的解脱。

    因此,不要试图到达任何地方,就从你所在之处开始,强烈地觉知到你没有连接、没有体验到无条件的爱,你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所有的喜悦都是有条件的、所有的感情都是有条件的,这都是事实。不要因此觉得不好,不要回避,不要试图解释,这都是事实,而跟事实共处,就是你必须做的事。

    开始是觉知,中旬是觉知,结束也是觉知;觉知是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当你觉知时,你就全然觉醒了;当你觉醒时,你就能生活,而不仅是生存了。

    生活是一部你可以享受的美丽电影或美好的书,没有比这更好的电影,也没有比这更棒的书了。但你若没有觉知,就无法阅读它。觉知即是一切,是在你之内拥有临在。随着你的觉知加深,临在就加深了。而当你觉知时,经验会自动发生,你就能如实地体验实相。

   巴关说: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关照自己的呼吸。深呼吸,让气息进入腹部,放慢呼吸,然后开始观照身体的感觉,最后观照头脑。在这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努力;在这之后,它必须自动发生,这就是我们称为「沉思」的时刻。在这个点之后,它开始带给你喜悦,仅仅看见就可以带给你喜悦,这就是「静心」。并不是「你在静心」,而是静心开始发生。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但你往往习惯继续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静心变得非常痛苦,因为努力就是痛苦。

    如果任何灵性活动带给你痛苦或苦难,必然有些事情出错了。它必须是喜悦的、无痛苦的,必须是自动发生的。头脑很快就会了解,这段旅程是有好处的,它非常令人喜悦、有利可图。然后,头脑就会放下。而要学会放掉努力,放下判断、谴责和评判的就习惯,通常需要21天左右。文章来源:《巴关的教导:觉醒时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14-10-10 17:16:24 | 只看该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发表于 14-10-9 00:36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有许多丑陋的部分:嫉妒、愤怒、暴力、没有爱。我试着去体验痛苦,却什么也没 ...

洪启嵩居士:数息心要
此段数息法是2006年10月洪启嵩老师于纽约大觉寺主持禅七时,因应学人于禅七使用数息法门提出的问题之答复,为禅修者切身实用的数息心要!
数息常见的问题
问:数息是观照或是内观的法门?
答:数息就是数息,数一呼一吸算一个数字,也可以只数出息,当出息的时候就数一,第二个出息的时候数二,如此渐次数到十,再从一开始数。
问:一个呼吸要多长?
答:不必控制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你可以数「一」,也可以数「一…」。只要看着呼吸,不要控制呼吸。
问:拉长一点,拉细一点不是比较好吗?
答:刻意拉长或拉细,就是控制呼吸。控制呼吸的结果,有些人会产生气闷、胸闷的现象,所以自然呼吸就好。当你自然呼吸时,心越细,自然呼吸也会越细。呼吸更细,当然数会更长。但是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控制的结果。
问:数息时,意念是不是放在数字上,来使意念专注?
答:没错,但是不要一面数息,一面观息,顺便再念个佛,…这样保证你心会很乱。重点是,一次只用一个方法。当你使用数息法时,心就有个东西靠着。数息是一个方法,像一根绳子,把你纷飞的妄念,先用数息这根绳子把它绑在一起,最后是要把这绳子连同整捆妄念丢掉的。用绳子去套时,要专心用一根绳子,好好绑好,不要右手拿绳子去套,左手也拿绳子去套,那样套得上吗?很难。就专心用一根绳子。
问:如果感到气闷时怎么办?
答:气闷应该是控制呼吸所致。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将身心放松,尽量不要控制呼吸。也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控制呼吸,呼吸长就数长,短就数短,不要控制呼吸。
问:那先不要数,纯任自然是不是比较好?
答:如果不用方法,心思就会到处去玩。有时候你们会感觉到,不用方法好象比较好一点。就像一个久病在床的人,有一天想起来活动,于是他用拐杖支撑着站起来,但是他一站起来又摔倒了。但是你能说:那就不要用拐杖比较好吗?不是的,要多练习才能慢慢复健。所以,有些人说:「我不数息也坐得很好啊!」其实那是他的念头太粗,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
所以,开始坐禅时要用方法。当然方法有很多种,一般而言,效果最好的是数息。如果一开始不用方法,不容易摄心。当然,如果有一天你们成佛时,就不必用方法了。因为佛陀是不必用方法的。
在数息的过程中如果感到气闷时,可以先停止数息,自然呼吸,等气不闷了,再重新数。
这里要注意!大家要练习把呼吸当作生命中客观的事实,而不是我控制的事实,这样气闷的现象就会抒解。如果数息到心念很细时,到时呼吸自然会变细,不是经由控制而达到的。像我自己平常呼吸的长度,大约一分钟五次,如果是控制而形成的,那岂不气闷而死?但是我是身心专注自然呼吸入定所形成,而不是控制呼吸,就是长时任长,短时任短。
问:坐禅的境界到达什么阶段会没有呼吸呢?
答:那是四禅的境界,进入四禅的定境就没有呼吸了。但是进入四禅之前,不要强力控制呼吸,这是很危险的。
我在高二的时候,就有类似的经验,因为过度控制心跳,差点死去。当时神识都要飞出去了,因为极力忆念阿弥陀佛,神识才没脱出,又活了过来。
由于这次的经验,我在教学时,都会特别强调不要控制呼吸。我们的心脏宛如一部机器,需要基本的力量运作,如果空气少过他的运作量,很可能就停摆了,那时就危险啦。
数息的七个境界
问:数呼吸数到什么时候就不用数了?
答:我来跟大家讲一下数息的境界。
数息有其阶段性。中国坐禅传统上很多是用数息,现在很多南传的法门则是强调「观呼吸」。「观呼吸」是什么?是把数息当作身念处的禅观。其实,南、北传的禅观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所显现的是单独一个、一个的方法,可以单独修练,而每一个方法也都可以相互摄受。现在有些人以为,南传的禅观方法很特别,但是如果是对南传、北传、密教等禅法都很清楚的人,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很常见的禅观法门。
但是对其他法门体系不了解的人,常以为自己所学的法门是最特别的,只有自家有,别人都没有,这是对佛教禅观法门缺乏整体了解所致。
南传佛教的禅观法门,就是用身念处的方法,把呼吸放在里面,也是一种身念处观法的辅助。南传常用的「观呼吸」法门,其实就是阿含的「随息」,也就是「观呼吸」,随息就是观呼吸,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所以,现在很多的禅观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但是鲜少人了解。例如有人说:内观禅法在印度失传,后来再传回印度。是的,这个法门在印度是失传了,但是在中国并没失传。也有人说,这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方法,或失传久远的方法,其实不然。不但佛教经论中常见这个方法,我几年前也教授内观禅法,并著述成《内观禅法》一书。
首先和大家讲数息的七个阶段。
首先讲「数息」,也就是数呼吸。数呼吸有三个主体,一是能数的主体,二是呼吸,三是用来数息的数字。这个叫做「三轮」。在这三轮中,数字是介面,把三者联结在一起。所以佛教认为这也是三轮,三者合在一起运作。
数息、数呼吸有很多数法,有单纯数出息或入息的方法,也有很复杂的数法,譬如有一种胜进算数,十个呼吸算一个数字,到最后一百个呼吸算一个数字,这种方法太复杂了,一般人很难使用。
在《瑜伽师地论》里有很多复杂的数息法,但是一般我不建议大家用那么复杂的数法。因为基本上数一到十就够了,证得禅观用这种数法就够了,不需要练到那么复杂。像密教有些修法,是数自己一天有多少呼吸。一般人能记得吗?因此,用数一到十的方法就够了。
数息,「息」和「心」有着密切的关联。很多人开始数的时候,数不到十就忘了数,有的人则是数超过了,有数到二十、三十的。数息时,从一数到十,不管少于十就忘了,或数多于十,只要一发现,就从头开始数。为什么要用「一呼一吸」算一个呼吸呢?为什么不「一呼」算一个数字,「一吸」算一个数字呢?古德说,这样数会有「息梗在喉」的现象,也就是说,气会堵在喉咙而患病,所以不采用这样的数法。数的时候,「一呼一吸」数入息,或是「一吸一呼」数出息都可以,看大家的需要。
数息的第一个阶段:妄念纷飞
数息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混乱的阶段,数目、你的念头、妄念的力量都一样强,力量均等,所以心念时忘时续,数息也是时忘时续。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会想:「老师,你不教我数息还好,我一数息之后,才发觉妄念特别多,不数息时妄念还不会这么多,用数息会扰乱我的心念。」其实,讲这种话并不公平,因为你本来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没办法觉察,而数息则让你发觉到自己的妄念很多,并不是数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门口有一条臭水沟,你每天进进出出,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来你家,被臭水沟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么那么臭!」这时你才察觉这水沟真的很臭。结果你却怪人家让你发觉到你家前面有一条臭水沟,这不是很莫名其妙吗?
数息的第二个阶段:正念与妄念均等
数息的第二个阶段,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慢慢的从一到十,可以数清楚了。这时代表你摄心的主体力量增长了,正念的力量跟妄念不一样了,现在这条心念的主力比较增强了,但是随着这心念主力比较增强的时候,从一到十不断的数,这在心里面有一条主力,慢慢成形了。这条主力,宛如一条绳子,你现在把心念所显现的力量,用这条绳子来绑其他的东西(绑其他的妄念)。
数息的第三个阶段:数息不断
好!心的正念慢慢成形了,你会发觉到妄念依旧纷飞,同时发觉到:起先妄念也不大清楚,很多、很乱,渐渐地这妄念也慢慢成形了,你一面从一数到十,结果你会发觉到自己,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
一开始数息的时候,念头是乱七八糟的,现在慢慢怎么样呢?正念和妄念都成形了。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婆跟禅师学禅坐,三个月之后,她跟师父说:「师父啊!你教我的方法太好了,为什么呢?我一坐,几个月前,张三欠我三斗米的事都记起来了!」
大家注意一下念头的发展,老太太打坐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这个心念起来,接着作什么?又一个念头:「我明天去跟他要。」她一面数息,妄念还是很清楚!接着又想:「明天去跟他要,他若不还怎么办?就骂他,反正就是要到为止。」然后又想:「他如果再赖怎么办?」于是开始想象各种对策,一面在数息,一面妄念成形。
大家来这里打禅,有的人可能很想去看正在上演的「达文西密码」,坐的时候想:「我要看电影,但是现在在打禅,不行,打完禅七之后再去看。」「跟谁去看好呢?啊!老王有车,找他去好了。」于是接续着想下去,连车子都准备好了,这就是一面数息,一面兼任妄念的导演。
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数息成片
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你的妄念主轴清楚了,但是许多旁边的纷纷瀑流,线索这样一线、一线地连在一起。从一到十,十分清楚,你们看过鱼缸,鱼缸里面要放氧气,当氧气放得很快时,气泡就会连在一起,看起来像条状一样。我告诉大家,事实上,没有念头是连在一起的,是我们把他连在一起,所以看起来是连在一起而已,但是现在大家心念的状况是这样,是串连且会当导演。
这时该怎么办呢?当你把这气泡放小一点,气泡和气泡之间就会分开一点,也就是说,妄念虽然会生起,但是不会串连了。第三个和第三个阶段都是这样。到了第四个阶段,妄念变成个自独立,就不会续想了。就像那位老太太一样,想到:「张三欠我三斗米」,没了。你想到:「打完禅七去看达文西密码」,没了。妄念就变成单独冒泡。这代表什么?那妄念之间的间隙出现了,为什么?因为你心的主体变强了。
数息的第五个阶段:心、数字、呼吸三者清楚分明
第五个阶段是你从一数到十,很清楚明白,没有妄念。那这时候入定了没有?也可以算是入定,但是这种不是深定。从一到十很清楚,这时候你想一想:能数的、所数的,还有个媒介,一个数目字的形成需要这三个。这是三个心在一起,才会形成这个数目字,而且这个数目字,有时数得很清楚,有时你感觉到呼吸很清楚,有时是感觉我在数的那种感觉很清楚。但是这个从一到十数得很清楚,但还是有三心的。
数息的第六个阶段:定心
这时候你会发觉到,慢慢的越修到最后越数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心很定,比这三个心定,最后三心合成一心。这时候你要开始转入随息,或有时候就入定了。如果入定就会定在那边。如果入定下去,没有开悟怎么办?这就叫「冷水泡石头,万年不开悟」,所以接着要讲第七个阶段—无心的境界,也就是开悟的境界,这必须将第六个境界打破。
数息的第七个阶段:无心
所以,最后要将定心的境界打破,就像打破玻璃一样,打破定心,才能超越,达到开悟的境界。
以上是数息的六个阶段,这是用数息观来看。这些阶段是让大家了解的,但这些阶段也是虚妄的。
智者大师的六妙门
数息观发展出完整的教法,数息观在印度佛教形成,中国的智者大师更把他发挥到最极致。智者大师将数息观汇整成六妙门的观法,有十种六妙门。但是现在我们只讲「次第相生六妙门」。
六妙门是六种妙门,六个门,这六个门我们叫六妙门,六妙门有十种,现在是第二种次第相生六妙门,当然每一个门都可以摄一切禅法,但是次第相生是由浅至深,将数息观分成:数息、随息、止、观、还、净等六个次第。这是一套完整的修数息的法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息」是数呼吸,「随息」是观呼吸,「止」是止定,「观」是以止定的心来生起观照力,这时候的止观只破外,不破内是不行的。这时就要还观自心,也就是「还」的境界。还观自心到最后是「净」,净就是开悟。
 六个修法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阶段,一是「修」,一是「证」,也就是修学和任运。每一个阶段都可能直接开悟,或进入另一个次第。
 先说「修」和「证」两个阶段。打个比方大家就容易了解。平常大家开车启动时会开几档?一档。遇到红灯时就三档变空档,所以平常是换换停停的。那上高速公路时要用几档?四档。在高速公路是不必换档的。所以第一种情况好象是「修」的阶段,上了高速公路之后,一路顺畅,则是「证」的阶段,也就是任运的阶段。
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大家容易听懂。所以,在修息的阶段,首先要「以心摄数」,以心来摄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让你的心完全了解呼吸,从一数到十,跟呼吸相应,完全清楚,所以「以心摄数」是用心做主体来控制,他有种种状况,因此必须开、停,开、停的,作调整。
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会坐得很好,有时坐得差一点,不太稳定。但是最后你以心摄数,就像用一根绳子把「妄念」绑起来,妄念全部绑起来,到最后是什么?忽然之间感觉数不下去了。
我曾经有一种经验跟大家分享:在打坐数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忽然数不下去了,三…,就是三,这时候勉强把他改成四,四……,很辛苦,要改变数字很辛苦,感觉到你的心不愿意去数,这是心比数息还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数三要数四时,就像人睡得正熟,勉强被叫起来。好不容易换数四,要很勉强才能数五…,如人睡中被叫起来,这个时候怎么办?这时要「弃修而行任运」,就是任运而数,现在不去用心摄数了,而是任运而数。
这时候任运而数,不去算呼吸,而是随息。随息是什么?这时数字相对于你的心念而言,是变粗了,所以现在「弃数修随」,随着呼吸,知息长短、知息出入、知息冷暖。所以呼吸一进去就知道,心息相依,心到何处,息就到何处,息到何处,心就到何处。习武的人,坐禅到这种阶段,练内功、练武术就是第一流的了。但是我们学禅观是要求开悟,不是以练内功、练武术为主。
心到那里息就到那里,息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如果你心到手指头,息就到手指头。但是大家不要玩这个游戏,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而玩的一个游戏而已。这时候你完全弃这个数,到达任运的阶段,这个随也不要随息了,因为这时候你数息已经完全任运。
再讲一次,你数息到以心摄息,到最后心息合在一起,任运而数。任运而数到最后,要数下一个数字时,你就会感觉好象睡觉被人叫起来一样,所以这个阶段到最后,接着要「弃数修随」,也就是进入「随息」的阶段。
「随」也有「修学」与「任运」的阶段,也就是「修随」与「证随」的阶段。
六妙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修」、「证」两个阶段。所以随息也一样,弃数修随,心息相依,你的心就跟着呼吸走,气到那里,心就到那里,出进,出进,出进,到时候任运而随,不必用功,不必以心来摄这个随,是任运而随,结果到最后也会碰到这种状况,你的心比这个随息还细。这时候修随感觉很扰乱就要修「止」。
「止」是什么?就是心定下来,不再跟着呼吸走。「止」也有「修」和「证」两个阶段,你要把心定在那边,到最后变成自然的定在那边。但是自然的定在那边,只有定没有慧,也是没办法开悟的,所以这时候要用定力来产生观照的力量,也就是进入「观」的阶段。
首先用观照的力量,观察微细的呼吸出入。在这个阶段,还有呼吸出入。你观察一切的心境、外境,但是你的心是由内往外看的,不管是观照呼吸或妄念,都是看外境,也就是由内往外看,所以你会发觉呼吸的出入是无常,入无积聚,出无方所。同样的,中间出入无常,所以这时你会看到这个,因为你的心很定了。所以「七依处」或在「未到地定」的时候,你的心很定,啊!忽然心慧开发,这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无常,看一切都是无常观。
但是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一种现象:当你的观慧生起的时候好厉害,什么事情你都看得清清楚楚,跟别人讲话辩才无碍,好象拿着一把金刚宝剑,这把宝剑可以破坏一切,但却没办法破坏金刚王宝剑,无法破除自己的无明。
所以很多人辩才无碍,好象空得很厉害,但是那空是破别人的。这样就没办法开悟,所以接着要「还」──还观自心,用这个观力来回观自心。
这用心观照外面,现在观照力量回来自观。就像观话头一样,看自己的心,心根本是无常、无我、是空的,什么叫「心」?根本无心可得。
到达这种境界的人,有一种现象—「一语双破」。「一语双破」就是破别人、破自己。所以,讲话如果光破别人而没破自己的话,那是有问题的。
我教大家这些方法,现在又说这些话都是废话,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老师讲半天讲废话给我听作什么?」对啊!因为我讲这些话的作用,是要大家放下执着,如果老是想着这些话,那不就完了吗?因此,这些话是要你们放下执着,而不是要你们记得我的话。所以「还」,还观自心,破掉自心,就进入开悟的境界。
你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我会建议你们,从一数到十数得很清楚而数不下去时再说。数不去有几种状况,一种是烦得数不下去了,那要继续练习。
真的入定,心是很清楚的。坐禅时有两种状况要调整:一是「过明」,一是「过暗」。定力有一点太过,称为「过明」。「过暗」是心思暗钝不明,这两种的定是不好的定。
好的定是清楚得很清楚,明白得很明白,放松得很放松,快乐得恨快乐,这才是正确的禅定。如果禅定里面没涵盖能够让你身心愉悦、轻松,又清楚明白,那么这样的境界本身,这种定也只是轻昏的一种境界。
大家不要以为一柱香可以坐很久就代表定力很好。有些人很厉害,可以坐很久,但是坐很久都是近于昏沉的状况。所以定要有用,没有用的定力,坐再久都是石头。有用是什么?能有智慧才是有用。能够带来是心里轻安,让你心里明白、清楚,这才是有用的境界。所以,你们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必数息?这是给大家的几个建议。
问:一开始可不可以就用随息?
答:当然可以。你也可以用止、用观,这每一个都可以摄心,也可以摄其他法门。
但是因为现在我教你们的是数息,这个方法用熟了,就先用这个方法。我自己本身是靠数息得力的。
我第一次打禅,是用数息法直接趣入而得力的。数息可以直接开悟,数息可以直接解脱成阿罗汉,不一定要参话头或其他的方法。但是以后大家也可以透过六妙门这六个阶段来修学。当然,如果要修菩萨行,可以专修一法,但要广学多闻。
第二,你们在进入数息的第四个阶段或第五个阶段,修到妄念很少很少的时候,这时候身心会产生宁静的作用,这时候会产生欲界定,会产生「有法持身」的现象,但是你们目前可能还不是很纯熟,所以力量没办法上来,偶而一次,已经很好了。其实,禅定的路径是越来越熟。
以上,基本的方法和体系都讲了,接着再讲两种坐禅的现象:「善根发相」与「恶根发相」。
「根」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你的潜意识,也就是埋藏在你潜意识中的东西,现在透过禅定,潜意识的东西会发出来,好的称为「善根发相」,不好的称为「恶根发相」。
这跟你现在的好坏无关,而是你透过禅定,可能引发善也可能引发恶。这两者其实是很中性的,它是从潜意识里面出来的,只是一般人碰到善的境界容易执着,碰到恶的境界会生起瞋心或恐惧心。
「善根发相」又有所谓的「外善根发相」与「内善根发相」。「外善根发相」是由于宿世善根,常行布施、孝顺父母、供养三宝等所发起的善相。像有人在坐禅时,忽然发现种种衣服、饮食、珍宝…等,这是由于过去、今生布施之因所发起的善相。「内善根发相」则是指修习诸禅法门所开发证得的善根诸相。像数息、随息、不净观等各有不同的善根发相。有些人碰到善的境界,不是执着,而是吓坏了,以前又没有这种经验。所以,即使是善根发相,如果你执着这种现象,反而会让障碍你禅定的进展。
其实,无论是「善根发相」或「恶根发相」,这些境界的现起,都表示你修行的过程有进展,定力开发,如果执着了,就不好了。所以要像《金刚经》所说的:「见一切诸相非相」,这是所有禅观里面最好的一个指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3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