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剧优秀视频集锦

[复制链接]
226#
 楼主| 发表于 14-9-7 20:13:56 | 只看该作者
视频: 青少年心理团体辅导课——童航教育 宾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 ... zXzEwMDAwMl8wMV8wM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14-9-7 20:15:50 | 只看该作者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之“无敌风火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l8wMV8wM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2:57 | 只看该作者
团体暖身期设计素材示例 (2010-03-29 09:10:43)
标签: 杂谈        分类: 素材超市

心理辅导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在于班级气氛是否和谐,学生之间是否互相信任,学生在团体中能否打消自己的防卫心理。而这一切,与团体暖身期的活动设计与实施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动作类热身游戏示例
活动1   进化论
活动目的
用于随机分组,以打破原有的人际圈子,更广泛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如果在小学实施此活动,可准备适量的动物头饰,以活跃气氛,并给最后形成的各小组一个形象的标志。
活动流程
1、先和学生讨论进化论中出现的进化种类,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人类,依次分成组,决定增减种类的数目。
2、向学生征求各类动物的代表动作。
3、请学生们就近找人猜拳,皆以鱼的身份为始,赢者进化,输者退化。
4、再以猜拳后的新身份,表演代表动作,继续寻找同类猜拳。
5、约进行两分钟后,停止活动,同类为一组。
6、若每组人数有差距,再征求自愿者进货或是退化,直到每组人数达到约略同为止。
注意事项
整个活动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活动2   拼图大考验
活动目的
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如灌篮高手、NBA或卡通图片等)实施拼图活动,进而达到分组的目的。
活动准备
1、与图片相同大小的空白纸、胶水(欲分几组就准备几份)。2、把每张图片剪成若干小张(假如学生共有48人,分成8组,则要8张图片,每张图片剪成6小张。
活动流程
2、出示8张原图(投影或贴图),让学生对图片有一定的印象。
3、把事先剪好的小张图片放在袋子里让学生抽取。
4、播放欢快的音乐,请学生们举起手中的小块图片,不许说话,只凭眼神、表情和动作去寻找自己的“伙伴”。
5、拼好图片的6人立即将图片用胶水粘贴在空白纸上,高高举起,以示胜利,并自然成为活动小组。
注意事项
图片既要有区分度,又不能太复杂,以免拖延活动时间。
活动3   大风吹
活动目的
突破旧有的人际圈子,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习惯性人际组合。
活动流程
1、学生进教室后可自由组成若干个4人小组(或6人、8人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小圆圈,多余的1—2位学生担任主持人(如果分组没有余数,则由辅导教师担任),立于中央。
2、主持人一开始说:“西伯利亚过来的大风吹呀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穿白色球鞋的人。”则凡是穿白球鞋者,均要移动,换到其他小组里去。主持人要尽快抢到某小组一个位置,于是使得另外的1—2人没有了位置,由他们担任新主持人,再接着“吹”,直至小组新的组合基本形成为止。
注意事项
1、可“吹”之对象应随机确定:扎辫子的人、戴眼镜的人、剃平头的人、双眼皮的人、穿某颜色衣服的人、戴团徽的人、剪短发的人、圆圆脸蛋的人……
2、只要达到分组目的(例如,打破了分组时的男生女生界限),即可停止。
活动4   抓手指
活动目的
活跃团体气氛,打消防卫心理。
活动流程
1、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如果场地较小,也可以围成两圈,里外各一圈,内外圈学生相向而立。
2、伸出每个人的右手,将掌心向下;再伸出左手,食指向上。将左手食指顶住你左边同学的右掌心,而你的右手掌心则与你右边同学的左手食指尖相接触。
3、辅导老师可以设计一段引导语,话里面会间隔出现“××”两个字,当教师一说到“××”两个字的时候,学生便用自己的右手掌去抓旁边同学的左手食指,而自己左手的食指则争取快速逃脱,不让别人的右掌抓住。例如以“情绪”二字为“抓手指”动作信号的一段引导语:
说起“情绪”,我就想起了许多有关的词语:像“怒发冲冠”、“勃然大怒”,那是形容一个人愤怒情绪的;“眉开眼笑”、“喜笑颜开”、“喜上眉梢”,那是表现一个人的情绪如何快乐的;像“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则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一定非常紧张;如果书中出现了“悲痛欲绝”这个词,说明那个人正在极度伤心之中;“热泪盈眶”这个词,看似写悲,其实写喜;而像“破涕为笑”这个词,那描写的就是我们小孩子情绪的变化了!
注意事项
教师的引导语要混杂设置一些接近动作口令的反义词或读音相近的词语,以便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有意造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失误。
活动5  一边倒
活动目的
活跃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活动流程
1、让每个同学伸出双手,握拳,使拳心朝向自己的胸前,当教师喊口令“一边倒”的时候,左手伸大拇指,右手伸出小指头。
2、教师再喊“一边倒”的时候,收回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小指头,同时伸出右手大拇指和左手小指头。
3、如此反复,喊口令的速度不断加快,直至学生乱了阵脚为止。
注意事项
1、可选一位同学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与全体学生相反。
2、口令应先慢后快。
活动6    万花筒
活动目的
1、本游戏适合于新组建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打破尴尬时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拘谨情绪,增进沟通。
2、也可以用于随机分组。
活动准备
小鼓一面
活动流程
1、让所有的学生务必记住以下的7条口诀:
牵牛花1瓣恩成圈;杜鹃花2瓣好作伴;
山茶花3瓣结兄弟;马兰花4瓣手拉手;
野梅花5瓣力气大;茉莉花6瓣好亲热;
水仙花7瓣是一家。
2、让所有的学生随意站立在指定的圈内,游戏开始,主持人随机击鼓念口诀,主持人的口诀随时会停止,当主持人喊到“山茶花”时,场内的参赛者,必须迅速包成3个人的圈,当喊到“水仙花”时,要结成7个人的圈,“牵牛花”只要1个人站好就可以。
注意事项
1、主持人的口诀不要按原文顺序来喊,而应该是随机的。
2、语速要适中。
活动7   大西瓜  小西瓜
活动目的
激活团体气氛,打消成员的防卫心理
活动流程
1、首先说明游戏规则,即:“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要用双手比划出“小西瓜”的样子;教师“小西瓜”,学生则要用双手比划出“大西瓜”的样子。
2、教师随机(无规律地)说出“大西瓜”或“小西瓜”这两个词,学生跟着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3、语速可以先慢一些,等学生的双手动作基本熟悉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快语速,直至学生屡屡出错、哄堂大笑为止。
注意事项
1、做“大西瓜”的手势时,动作幅度要稍大一些,以便与“小西瓜”的动作形成较大的反差,并增加游戏的难度。
2、活动时间为2分钟左右。
活动8    飞飞跑跑
活动目的
激活团体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流程
1、首先宣布游戏规则(出示投影):
(1)老师有四个口令,喊“1”,做“飞飞”的动作;喊“2”,做“跑跑”的动作,喊“3”,做“跳跳”的动作;喊“4”,原地不动。除“4”之外每个动作只做三次。
(2)在听到口令后,学生如没有反应或者做错了,高举右手大声喊道:“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坐到座位上。
(3)游戏做到最后始终没有错的同学获胜为止。
注意事项
1、老师喊口令不能喊得太快。
2、在喊出口令7、8次后,宣布暂停。
3、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4、本活动适合在小学使用。
活动9    红黄牌
活动目的
集中学生注意力,迅速领会意思并执行动作,活跃团体气氛。
活动准备
道具:红牌、黄牌
活动流程
两人一组,一人举红牌,一人举黄牌,并排站立。
2、学生听口令举牌,并排站立
3、口令及动作要求示例:

老师口令 学生动作   
举起红牌 举起红牌   
放下黄牌 放下黄牌   
不要放下黄牌 举起黄牌   
放下红牌 放下红牌   
不要放下红牌 放下红牌   
举起黄牌 举起黄牌   
千万不要不举起黄牌 举起黄牌   
不要放下红牌 举起红牌   
不要不放下黄牌 放下黄牌   
千万不要不举起红牌 举起红牌   
举起双手,原地跳一下,放下黄牌 放下黄牌,举起红牌   
我喊一声就放下红牌 举起黄牌   
不要不放下黄牌 放下黄牌   
造成不要不举起黄牌 举起黄牌   
不要不举起黄牌 举起黄牌
注意事项
1、本活动适合在小学中段或高段学生中进行。
2、口令速度要短适中,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太慢就失动了活动的挑战性。
3、红牌与黄牌的道具设计最好与本节心理辅导课的其他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道具的使用效率。
活动10   扑克分组
活动目的
随机分组,以促进团体成员的广泛交往。
活动准备
1、根据分组的人数需要准备扑克牌1—2副。若是分为4人小组,1副扑克正好;右是分成6—8人小组,则需要2副扑克。
2、将课桌按小组数拼好,每一组可放一块名牌卡,上面按扑克牌的点数写出小组的代号,以作为小组所在地标志。
活动流程
1、将扑克牌洗好,发给每人1张。
2、持同一种点或花的同学立即根据自己的扑克点数或花色,尽快聚集到相对应的小组所在地桌号。
3、如果教师需要额外指定几个人来参加某项活动,那就指定拿“大王”的人走到前排。
注意事项
可适当播放音乐以活跃气氛。
活动11   春夏秋冬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熟悉使用肢体评议进行沟通。
2、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给学生指令:全体同学以自己出生月份来进行同类组合。
2、每个学生只能以自己的手势表示自己的出生, 不能出声。
3、当学生以月份同类组合后,辅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指示的春夏秋冬四季进行小组合并。
4、“春”、“夏”、“秋”、“冬”四大组形成后,再快速按男女性别各分为两小组,可称为“春X组”、“春Y组”等等(用手势表示)。   
5、然后在各自组内讨论“出生在春季的男孩子(或女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注意事项
此活动可与青春期辅导内容结合起来。
活动12    白菜与兔子
活动目的
训练具人的集中注意的能力和反应能力,活跃气氛
活动流程
1、每小组6人,分成甲、乙两排面对面坐下,每排3人,并各选出一个领袖。
2、每个学生都将双手平放在桌上、掌心向上。
3、由双方的领袖轮流叫出植物(如白菜)或动物(如兔子)的名称,叫到植物时,对方的人要将双手上举,叫到动物时则放下,例如:芹菜(上举),兔子(放下),狐狸(放下),菊花(上举)……
4、两排领袖轮流叫名,节奏要快。当一方动作出现错误时,另一方就要大声说“错!”
注意事项
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一旦气氛激活,即可适时叫停。
活动13   兔子舞
活动目的
营造欢乐气氛,打消防卫心理
活动准备
快节奏东曲和音响器材。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为几个6人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队。
2、小组后面一位学员双手搭在前一位学员的双肩上。
3、辅导教师随着音乐的节拍喊出动作指令:左二(左脚跳两下),右二(右脚跳两下),并前(双脚合并,向前跳一下),并后(双脚合并,向后跳一下),开前(两脚开立,向前跳一下),开后(两脚开立,向后跳一下),等等。
注意事项
1、辅导教师事先应将口令与动作练习几次,以体会学生完成动作的节奏感与协调性。
2、音乐的选择要注意节奏强烈,但其节拍的速度要控制在学生能够“合拍”的范围之内。
活动14    志趣相投
活动目的
帮助新班级成员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地认识新朋友。
活动准备
印制一张“志趣相投”卡片,每人一份,样式如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喜欢红色 喜欢踢足球 心直口快 爱广交朋友 喜欢旅游   
会一种乐器 性格开朗 不喜欢说话 我从不传闲话 爱看军事杂志   
不喜欢吃肉 喜欢打篮球 爱看名著 喜欢独处 喜欢制作网页   
喜欢小制作 喜欢画画 喜欢唱歌 爱看连续剧 爱看NBA赛   
骑自行车上学 喜欢外语 爱写作 喜欢跳舞 坚持长跑
活动流程
1、发给每一个人一张“兴趣相投”卡片,先圈出最符合自己主要特征的那一项。
2、让学生拿着卡片在教室里随便走动,去寻找符合自己志趣的同学,请那个同学在符合要求的格子里面签字(每个人可能有数项符合,但只需在最符合自己的那个格子里签名)。
3、根据教师发出的信号,请相同志趣的同学聚在一起聊几句,相互熟悉一下。
注意事项
整个活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活动15   一元五角
活动目的
用于分组,并激活团体气氛。
活动准备
1、制作代币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元”或“五角”,数量上应该是“五角”居多。
2、音乐磁带
3、教室里撤去课桌,只留椅子。
活动流程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在教室里随便走动。
2、教师下达口令:“两元!”“三元五角!”“一元五角!”等等。学生立即按照规定的钱款数额,手持代币寻找伙伴,凑齐数额,不能多也不能少。凑齐后立即围成一圈,并且手拉手。而“落单者”则只好等待下一轮口令时再抓机会组合。
3、如此活动几轮后,辅导教师可视各小组人数较为合理时,结束活动。
注意事项
1、此活动的变式是:男生为“一元”,女生为“五角”;也可以再反过来,做二次变式,即女生为“一元”,男生为“五角”。
2、此活动也可以用在团体转换阶段,作为提出问题的游戏。若是转换阶段的活动,则可以提出来以下问题分组讨论:
(1)当你能找到伙伴并拉起他们的手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当你找不到伙伴或者被别人拒绝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3)当你看到有人“落单”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境遇呢?你是怎样对待的?
活动16    面对面的自我介绍
活动目的
促进人际沟通,营造团体气氛。
活动准备
所有人围成两大圈,里圈的学生面朝外,外圈的学生面朝里,呈“鱼缸式”排列。
活动流程
1、当所有人围成两个同心圆时,开始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同心圆转动,也可以边唱边转,内外圈的旋转方向相反。
2、音乐一停,面对面的两个人要彼此握手寒暄并相互自我介绍。
3、音乐声再起时游戏继续进行。
注意事项
1、学生可以击掌而歌,以营造气氛。
2、每次相互自我介绍的总时间为1分钟左右,整个活动控制在5分钟左右。
活动17    雨点变奏曲
活动目的
感受团体气氛,激活团体动力
活动流程
1、让学生利用身体的任何部分碰撞发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发现学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出来,场面一片混乱)。
2、让所有学生用最擅长的方式(不午用口)发出声音(这时,会发现学生已经形成几个主流的声音,如鼓掌)。
3、辅导教师引导大家渐渐形成四种声音发出的方式:
手指互相敲击——两手轮拍大腿——大力鼓掌——跺脚
4、问学生如何将我们发出的声音变成有节奏的声音呢?是不是可以利用一种自然界的现象来使我们发出的声音变得美妙动听?
想象一下,我们发出的声音和下雨会不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小雨”——手指互相敲击
(2)“中雨”——两手轮拍大腿
(3)“大雨”——大力鼓掌
(4)“暴雨”——跺脚
5、辅导教师说:“让我们用声音来描绘一曲《雨点变奏曲》。现在开始下小雨,小雨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雨,暴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渐渐变成小雨……”
注意事项
辅导教师应注意引导并控制场面,使其热烈而不混乱。
活动18    爱的鼓励
活动目的
营造活跃的团体气氛
活动流程
1、请每个学生站起来并张开双臂,保持水平(人与人之间空出大约一臂的距离)。
2、请全体学生迅速拍手,然后再张开双臂。
3、把这两个动作连续做十次,动作要快。
4、做出结论,告诉全体学生,相信大家确实感觉良好,因为在这热烈的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个人快乐的心声,感受到一种爱的鼓励。
5、教师可以和学生约定:以后我们每一次心理辅导课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让我们大家给自己一次爱的鼓励吧!
注意事项
教师语气、语周和表情都应充满快乐的激情。
二、语言类热身游戏示例
活动19    可怜的小猫
活动目的
活跃团体气氛,降低防卫心理。
活动流程
1、各小组(6—8人为宜)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站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若抚摸者不笑,则“小猫”要叫第二次;仍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注意事项
1、扮“小猫”者可以装模作样,以逗对方笑。
2、此活动很容易引起欢笑,使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此时,辅导教师应及时叫停。
活动20    青蛙跳水
活动目的
活跃团体气氛,降低防卫心理。
活动流程
1、8—10人一组,各组围坐成。
2、每小组由一名主持人开始说:“一只青蛙——”第二人:“一张嘴!”第三人:“两只眼睛——”第四人:“四条腿!”第五人:“扑通一声——”第六人:“跳下水!”
3、继续下个人紧接:“两只青蛙——”再一下一个人:“两张嘴!”再下一个人:“四只眼睛——”再下一个人:“八条腿!”再下一个人:“扑通扑通——”再下一个人:“跳下水!”……如此层层将数字叠加上去,直至某一成员出错,再从头开始。
注意事项
1、这本是喝酒时候,用筷子击碗的游戏。看似简单,但玩的时候,要越说越快,结果往往是说成“二条嘴”、“四张腿”的笑话。
2、分组人数不能是6或12,否则容易重复同一句式,以致“熟能生巧”,不易出错。
活动21    开火车
活动目的
激活团体动力,打消拘谨气氛。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为6—8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2、在开始之前,小组内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名不能重复。
3、游戏开始后,假设甲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乙来自上海,甲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全组同学一起问:“往哪开?”甲说:“往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乙就要马上快速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乙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算输了。输者应受罚,例如可以学猫叫。
4、上述程序结束后,可进行游戏的变式: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地名,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应答,输的小组集体受罚,则气氛会更加活跃。
注意事项
1、各小组应关注本组游戏,不要相互干扰。
2、输者受罚,应以活跃气氛为目的,不能伤害受罚者的自尊。
活动22  绕口令
活动目的
激活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活动流程
1、教师以投影片示范口令内容。
2、先慢后快进行练习。
3、正式操作可按小组循环“绕口令”,哪一组出错,哪一组受罚。
4、口令参考:
(1)车上有个盆,盆里有个瓶,乓乓乓乓,乒乒乒乒,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2)金瓜瓜,银瓜瓜,地里瓜棚结南瓜。瓜瓜落下来,打着小娃娃。娃娃叫妈妈,妈妈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小娃娃。
(3)肩扛一匹布,手提一瓶醋,看见一只兔。放下布摆好醋,去捉兔,跑了兔,丢了布,泼了醋。
(4)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5)西关村种冬瓜,东关村种西瓜,西关村夸东关村的西瓜大,东关村夸西关村的冬瓜大,西关村教东关村的人种冬瓜,东关村教西关村的人种西瓜。冬瓜大,西瓜大,两个村的瓜果个个大。
(6)毛毛和涛涛,跳高又赛跑。毛毛跳不过涛涛,涛涛跑不过毛毛。毛毛教涛涛练跑,涛涛教毛毛跳高,毛毛学会了跳高,涛涛学会了赛跑。
(7)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8)灰化肥发灰,黑化肥发黑。
注意事项
先慢后快,一定要做到口齿清楚。
活动23    星座物语
活动目的
用于新的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一个学生属于什么星座,星座相同的人是否会有相同的性格,这些虽然不是什么科学的东西,却可以让初次见面的学生拉近距离。
活动准备
印有星座的挂图和一些相关内容的资料。
活动流程
1、将12星相图挂在教室的四面墙上,让该星座的人全部围坐到该图的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让每一个星座的人在其内部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自我介绍,他们各自与星座相关的特点。
2、挑选几个小组,让其报告一下他们的发现。
注意事项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教师事先应简单介绍星座的有关常识。
活动24  言不由衷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活跃现场气氛,同时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
活动流程
1、此游戏是用“是”、“不是”回答的游戏。但回答必须要言不由衷、颠倒事实。
2、如:对一位男生说:“你长穿裙子?”男生必须回答:“是”。
3、指定一个人当“鬼”,由“鬼”依次对小组成员发问,答错的人就换当“鬼”。
4、如果对每个人各问两个问题,则会相当有趣。
注意事项
1、当“鬼”的学生必须反应快,机智而有分寸,用词得当。
2、不能提出有伤于对方自尊的问题。
3、男女混合编组可以防止过度的调侃。
活动25  初次见面
活动目的
消除新班级成员之间的陌生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将每个学生的姓名牌收上来,如果学校还未将姓名牌发到学生手里,则可以让每位学生自己做一个规格一致的姓名牌,活动前也收上来。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姓名牌随机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如果有人领到了自己的姓名牌,就立即与别人交换一下。
2、要求所有学生在1分钟之内找到姓名牌上的同学,相互说一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然后相互做自我介绍。
注意事项
整个活动控制在5分钟左右。
活动26 模拟采访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背景,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方的闪光点抓住,这有助于新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活动流程
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再两两自由结合。但是每小组的2个人必须是来自不同的背景,相互之间互不相识的。
2、每小组中一人充当记者,另一个人充当被采访者,采访的内容和形式自由决定。时间为2分钟,但是注意不要涉及隐私问题等。
3、小记者在2分钟内尽量地获取被采访者的信息。然后互相调换角色,再进行一次采访。
4、在所有的采访进行完毕之后,要求每位学生将采访的信息在4人小组内做一次1分钟的演讲,将你的搭档的信息介绍给大家,可以让大家在最后评判出最好的陈述。
注意事项
辅导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

活动27  粉丝大盘点
活动目的
激发兴趣,为活动主题“偶像崇拜”引出话题。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说明游戏要求:请快速说出下列青春偶像“粉丝团”的名称。
2、宣布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答对1题加10分,答错1题倒扣10分,最终分值最高的小组获胜。
3、投影逐题出示抢答题目:

   

题目 答案   
(1)超女 谭维维
REBORN
唐笑
厉娜
许飞 维生素
冰棒
蜜糖
雪梨
飞碟   
(2)好男儿 蒲巴甲
宋晓波
吴建飞
巫迪文
马天宇 甲壳虫
菠菜
鼠迷
笛子
羽毛
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学生中流行的青春偶像人物对题目加以适当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3:33 | 只看该作者
团体转换期活动课的设计素材2 (2010-04-01 11:16:34)
标签: 杂谈        分类: 素材超市

     活动98   图形想象与声音想象
活动目的
    发展小学生想象能力
活动流程
1.   根据形状进行想象活动
(1)   出示“”。可能的答案:电视机、报纸、电脑、桌面、篮球框、操场••••••
(2)   出示“”。可能的答案:洞、圆桌面、眼睛、管子、碗、纽扣、盖、瓶••••••
(3)   出示“”。可能的答案:竹、雨、斑马线、血滴、珠子、字行、眼泪••••••
(4)   出示“—”。可能的答案:路、绳、竹竿、被子、木板、地面、床、电线、树••••••
(5)   出示“”。可能的答案:波浪、滑板、鞋子、跷跷板、驼峰、桥、云••••••
(建议:可以采用自己思考并回答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和比赛的形式。教师用一些红花、五角星等作奖品,以鼓励学生。)
2.   根据声音进行想象活动
录音机先放一段抒情的音乐,接着突然转折,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推断可能发生的事情。
(1)   狗叫声。推断:看见了陌生人、有小偷、发现了奇特的现象、求救、追逐、挨打••••••
(2)   尖叫声。推断:害怕、求救、高兴、惊慌、挨打、被烫伤、骨折、小孩打针、恶作剧••••••
(3)   咳嗽声。推断:生病、提醒别人、掩饰自己的窘态、心虚、动脑筋想办法••••••
(4)   脚步声。推断:夜深人静时,心里烦躁或生气时故意跺脚,为吸引人的注意力……
(5)   玻璃打碎的声音。推断: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吓了一跳杯子掉在地上、故意破坏、引起别人的注意,发脾气……
(建议:可以逐个播放一种声音,让学生自由想象发表言论,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再回答)
3、教师点拨
想象力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经常展开想象还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答案,只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鼓励更有创意的想法,切忌批评与比较。

六、    行为训练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99  时间的主人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对放学后的宝贵时光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引言如果你在某一天晚上七点才吃完饭却有11想事情要你利用这一晚上来做而你又必须在十点之前上床睡觉,请问你如何进行?
2 分组讨论:可以照你的经验或你的意愿自由回答。
3 训练:在下面的11项事情后面,均列有三种时间选择,请先就你需要的时间在三者中择一,然后将所有选择的事,依照你的意思排列出实施的先后次序,并将次序号码填入事项前之空格,例如你认为“写日记”当最先做即排在(1)。以此类推,一一填好,在十分钟内作答完毕。
请注意:若时间不够分配,在11项事情中,你最多可删去三项,至少要选出8项,而所有事情运用的时间,总数不得超出三个半小时。
( )准备第二天的小考(10分,40分,60分)
   ()写第二天要交的作业(                    )
   ()写日记(                )
   ()协助做家事(                    )
   ()预习第二天上课的教材内容(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和父母谈话(             )
   ()看电视(             )
(  ) 阅读课外书籍,包括报纸、杂志(                )
   ()逛街(                  )
   ()玩游戏(                   )
       4 进行小组协调讨论
注意事项
所列出的事项与时间可依各学校生活情况的不同,加以增删修改。
活动100    生活馅饼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安排作具体的、客观的、系统的分析与检查。
活动流程
1 辅导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说:“这个大圆圈代表你们生活的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你怎样使用你的时间。这个圆圈代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现在请各位估计一下,在下列各项中每项所占用的时间,然后把你自己的‘馅饼’按各项的比例加以分割,画在个人的纸张上。”
(1)睡眠
(2)上学
(3)上网
(4)家庭作业
(5)体育锻炼
(6)帮妈妈做家务
(7)看电视
(8)吃饭
(9)复习功课
2、等每个学生都画好自己的“生活馅饼”后,小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你对你目前使用时间的情形满意吗?
(2)在你的理想何总,应该怎样使用时间?现在画一个圆圈代表你的理想的“生活馅饼”。
注意事项
这种方法不但可应用于时间的分配,亦可应用在金钱、精力的使用上。
活动101   巧用婉语
活动目的
   初步懂得用词的重要性,学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沟通技巧
活动过程
1.   每两个人分成一组。
2.   第一轮练习。
(1)   甲提出一个建议。例如:“咱们周六去打游戏吧。”
(2)   乙采用“好吧,但是——”的语句回答。例如:“好吧,但是我还是想去打球。”
(3)   甲也继续用“好吧,但是——”的语句回答。例如:“好吧,但是咱么还是先把作业写完吧!”
(4)   一直照这样的谈话方式进行下去,直到规定的时间结束为止。
3.   第二轮练习
(1)   甲用同样的建议开始这段谈话,如:“咱们去吃饭吧。”
(2)   这一次双方的回答都要使用“好吧,而且——”的句式。例如,乙的回答可以是:“好吧,而且我们还可以去操场散散步。”
(3)   2分钟以后游戏结束。
4.   讨论
(1)   使用“好吧,但是——”的语句是,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对方是否能考虑你的不同意见?
(2)   即使你不同意某个人的观点,用“好吧,而且——”是否会让大家的心情好一些,并容易达成共识?
(3)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会遇到一些难以拒绝的事情,你能否使用上述句式来尝试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
注意事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经常遇到的难题,作为典型情境在全班征集“最佳拒绝方式”。  
                              活动102  进搜界限
活动目的
  通过行为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四级界限的设置模式,能自信的向他人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也能在沟通中维护他人的原则。
活动准备
  制作投影片:四级自信模式
  第一级:通过有礼貌的提出请求,设定你个人的界限。
  注意:这不是宣称你的到的高尚!只是对你的需要的简单、诚实表达。为了使它能得到尊重,使用下面的表述“你介意吗(顿一下)?我觉得……”。
  第二级:有礼貌的再重申一次你的界限或边界。
  注意:你可以不得罪任何人,而坚持你需要!事实上,你不必出言不逊就可以做到。你可以考虑这么说:“很抱歉,我真的需要……”(提示:你第一次请求之后没有退让的是实,将会给第二次请求增加许多力量,尽管它还是乙和善的方式展开。)
第三级:描述不尊重你的界限的后果。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你不能……我就不得不……”
  注意:你的后果也许只是简单的走开,否则将会更难堪。但要注意: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通常会放弃的,即使这个需要对他们的健康和心态至关重要!我们大多熟人害怕取坚持的态度。然而,有时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界限,这是事实。
第四级:坚持并实施自己的容忍底线。
“我明白,你选择不接受我。正如刚刚所说的,这意味着我叫采取行动……”
   活动流程
1.   第一轮训练
(1)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以人为A,另一人为B。请他们面对面站着,间隔1.5米左右。
(2)   请每个小组的A主动向B靠拢,一次一小步,直到A觉得他们够近了。
(2)A不答应B的请求,B有什么感受?
(3)当他人不接受我们的请求时,我们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这些想法和感受?对我们寻求一种必胜的解决办法有什么影响?
(4)B中是否有人发现,在站多远的距离这个问题上,他们愿意让步?你们看到了不喜欢和不能忍受之间的不同吗?
(5)当你们设定界限时,有多少人使用了自信模式的全部等级?有人只采用了一级,然后就让步了吗?有人甚至忽略了一级到三级,直接跳到了第四级,那样做合适吗?
注意事项
1.   这个游戏中的有些学生会感到不舒适,这并不是坏事,因为有一点儿消极情绪事实上能提高训练效果。
2.   如果男女生搭配,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此时应女生扮演B  
                     活动103   打招呼

活动目的
学会打招呼的技巧,增进团体的温暖。
活动流程
1.   全班分为八人小组
2.   辅导教师请每组中的第一个学生对右边的同学说“你好”或“我真喜欢你的声音”等问候语。
3.   旁边的同学要回答说“你好”或“谢谢!我也很高兴”,也可以用其他应对语言。
4.   一个个依次轮流下去。
注意事项
打招呼时,眼睛要注视对方,声音要肯定,柔和
活动104 快乐大转盘
活动目的
训练人际沟通技巧,体会表情、动作和语言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说:“我只想靠这么近,并停下来不动。
(3)此时,请B继续向前走,达到自己的舒适限度(注意:这会引起不舒适的笑声,那没什么。辅导教师可告诉学生,有时探索本身就是不舒适的,并且他们相信你,再忍受一小会儿。
(4)当每个小组的B都不再向前走的时候,辅导老师说:“我们现在有一屋子的组合,每组的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觉得不舒适。对不对?(这会带来笑声)“事实上,现在,每组的两个人都可能有点不舒服,语文B确切的知道他已经闯入A的舒适区了。没有人愿意会这样。我们马上就要解除你们所有的痛苦。但你们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儿。(通常,这又会带来笑声)请B向你的搭档有好的道歉:“对不起!现在请大家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
2、第二轮训练
(1)辅导老师出示投影片、讲解“四级自信模式“。
(2)请A先向B走近,直到B感到不太自在时为止。
(3)告诉B进入自信模式的第一级。他可以很有礼貌的要求她们的搭档退后一点,无论她们怎么说都可以,例如:“对不起,我们站的距离再远一些,你不会介意吧?我不习惯和人靠的很近。这使我不自在。
(4)请A对自己的搭档笑一笑,但要站在原地不动。(这会带来笑声,当A那么做时,B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
(5)辅导老师询问:“B,现在,你们有多少人对你们的搭档有点恼火。”请他们举起手示意,随意的笑一笑,然后继续告诉他们:“如果你们确实是,那你们需要进入第二级训练——坚持你们的界限。有礼貌的重复你们刚刚的请求,请你们的搭档退后一点,并保持尊敬和坚定的态度。”(如:“很抱歉,我真的需要远一点的距离。”)
(6)让B这么做。然后让A有礼貌的回答或微笑,但仍呆在远处。
(7)告诉每个小组:“现在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及控制能力,自己选择四级自信模式的步骤,继续这个过程,也就是按照我们刚才提出的要求来进行下面的第三级、第四级训练。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请一定要提示自己的不快或不满,尽量做到互相了解。如果你们完成整个过程请握握手,请求互相了解并坐下。”
3、分享
(1)对B来说,设计自己的最后底线是容易还是难?  
活动准备
教室里撤去课桌,椅子靠墙。
活动流程
1.   全班同学在教室里随意站立,保持安静,准备按辅导教师的口令行动。口令参考:
(1)   每人脸朝天花板,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2)   每人脸朝自己脚尖,面无表情的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3)   每人脸看他人脸,面无表情的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4)   每人脸看他人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点头。
(5)   每人脸看他人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握手。
(6)   每人脸看他人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握手,心中说:“我欣赏你。”
(7)   每人脸看他人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握手,口中说:“你很棒!
2.   相关讨论
(1)   当大家都面无表情的随意走动时,你是否感觉不自在?希望别人能冲你笑一笑吗?
(2)   当别人主动向你打招呼或握手时,你是否很感动?
(3)   从这个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道理?对你在班级里的人际交往有帮助吗?                     
                   活动105  倾听解密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领悟到不良的听人讲话的习惯会直接影响与他人亲密关系。
2.   通过角色扮演,改变自己不良的听人讲话的习惯。
活动流程
1.   录像展示倾听是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
(1)   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脚无节奏地敲着地面。(传递信息:我不想听你再说下去了。)
(2)   整个人都坐在椅子里,身体后仰,头靠在椅背上。(传递信息:听你说话好累噢!)
(3)   俩脚交叉或脚跷起来,并不时地来回晃动。(传递信息:抖动的腿会分散说话者的注意力,让他觉得你没有在专心听他讲话。)
(4)   不停的看表或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传递信息:明显的逐客令——你是不是该走了?)
(5)   手里一直在转笔。(传递信息:你的说话内容真无聊。)
(6)   打哈欠,皱眉,叹气,伸懒腰。(传递信息:我对你所说的没什么兴趣。怪不得有人说:“杀死相声家不需刀刃,只需打三个哈欠即可。”)
2.   分组讨论:面对这样的倾听行为时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倾听行为在向说话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3.   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说话者,一人扮演倾听着。2分钟后互换角色。说话内容:谈谈你最近的一件开心事或烦恼事。
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前要注意营造良好团体氛围,防止学生出现调侃现象。  
                  活动106   体检放松
活动目的
让学生集体体检放松的感觉,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活动准备
放松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1.   热身:“抓手指”游戏
全体同学以圈形站立,伸出左手手心向下,伸出右手食指向上与相邻同学的左手手心接触。辅导教师随机喊一些数字,当喊道尾数是7的数字(如27,37,47……107……)时,每个学生要设法左手抓别人的手指,而右手逃脱别人的手掌。这一游戏可以体验心里紧张的感觉,可反复做几次。
2.   让学生先体验肢体紧张的感觉
体验的顺序依次为手臂部、头部、躯干部和腿部。
(1)   手臂部的紧张:伸出右手,握紧拳,紧张右前臂;伸出左手,握紧拳,紧张左前臂;双臂伸直,两手同时握紧拳,紧张手和臂部。
(2)   头部的紧张:皱起前额部肌肉,向老人那样皱眉头;皱起鼻子和脸颊(可咬紧牙关,使嘴角尽量向两边咧,鼓起两腮,仿佛在极痛苦状态下使劲一样。)
躯干部位的紧张:耸起双肩,紧张肩部肌肉;挺起胸膛,紧张胸部肌肉;拱起背部,紧张背部肌肉;屏住呼吸,紧张腹部肌肉。
(4)腿部的紧张。伸出右腿,右腿向前用力像在登一堵墙,紧张右腿;伸出左腿,左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紧张左腿。
3、让学生进行想象放松
播放轻柔的音乐,根据辅导教师的指导语让学生进行想象放松: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感到舒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耳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吹来,使我有说不出的舒畅感觉。微风带走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思维随着节奏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来,又离去,带走了心中的思绪。我感到细沙柔软、阳光温暖、海风轻缓,只有蓝色天空和大海笼罩我的心。阳光照着我全身,身体感到暖洋洋。阳光照着我的头,感到温暖与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右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右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我右臂,感到温暖轻松。又流进我后背,感到温暖轻松,从后背转到脖子,脖子感到温暖和轻松。
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左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了左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左臂感到温暖和轻松。
我呼吸变慢、变得越轻松。心跳也慢,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右脚,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右腿,感到温暖轻松。
呼吸变慢,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轻松暖流流进腹部,感到温暖轻松,流到胃部,感到温暖轻松,最后流到心脏,感到温暖轻松。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四周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躺卧在大自然中;十分自在。(静默几分钟后结束,音乐停止)
4、学生分享体验感觉
注意事项:
1、教师的语调要缓慢,声音要轻柔,语句尽量口语化
2、  时间在15分钟左右。
活动107  天籁之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验心静的感觉,学会集中注意力,懂得聆听。
2感受通过眼神和身体接触(如手.背),彼此间传递及交流信息。
活动准备
   《天籁之声》等班德瑞系列音乐磁带或CD(或其他放松音乐)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围成两个同心圆,里圈和外圈的人面对面坐好。轻轻闭上眼睛,做5个深呼吸,慢慢地放松,静静感受来自首位的声音••••••2分钟后睁开眼睛,交流听到的声音。
  2让所有的学生面对面坐好,轻轻的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聆听《天籁之声》慢慢睁开眼睛注视对方,默默地去体会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想要表达的心境••••••
  3让里圈和外圈所有的学生面对面坐好,轻轻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聆听《天籁之声》,慢慢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的手轻轻地贴在一起,去感受对方要传达的信息••••••
  4让里圈和外圈所有的学生背对背坐好,轻轻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聆听《天籁之声》,慢慢地背对背,去体会对方通过背脊要传达的信息••••••
5全班交流,分享感受。
注意事项
1本游戏需要有非常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要在温度.湿度十分舒适的情况下,才能让人用心聆听.用心说话.用心体验的境界。
2本活动的感觉是细微和敏感的,所以对中学生来说,以同性学生一组为宜。
3音乐的选择非常关键,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为宜,如流水声.雨声.涛声.虫鸟鸣叫声等。
第四节 团体结束期活动素材实例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结束阶段”与小组团体辅导的“团体结束期”有很大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学生在心里辅导课结束前更的不同。一般来说,作为小组团体辅导,整个过程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成员往往由陌生到相识,由相知到依恋。因此,当团体进入尾声阶段时,成员之间难免会有依依不舍或者是如释重负的感觉。此时,作为辅导教师,在设计活动上可能重在帮助团体成员自我评估成长幅度与团体的运作情况,并处理好离开团体时的惆怅情绪以及其他未完成事件,让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情感交流机会,例如可以设计图书会.谈心会.联欢会甚至是野外郊游等等活动。而学校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因为受到课时的严格限制,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比较细致地处理上述问题,所以,在最后短短的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主要的任务还是在于概括总结、澄清意义、升华主题,并布置一些课外延伸的辅导练习,以促使学生将讨论的结果、认知的提升加以生活化和行动化。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一些时间较短的能够营造热烈气氛、增进团体凝聚力、激发学生正向情绪的小型活动,例如:团体康乐活动或音乐类活动等。
一、     团康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108   大团圆
活动目的
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获得支持与信心。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1、       请全班同学站立,面对面围成内外两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
2、       然后随着音乐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旋律自由摇摆。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境中结束本节课的活动,留下一个美好的、既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注意事项
这一活动也应有前几个阶段良好的团体氛围作铺垫,方可水到渠成。
活动109  喊出自信来
活动目的
自我激励,增强自信。
活动流程
1.       每人写出两句自己最满意的自我激励口号,然后熟读,默默背诵。
2.       辅导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在教师里(或室外)列队,队形为U形。举起右手,用尽全力把自己的口号喊出来。要大声.坚定.自信,重复三遍,然后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3.       教师现场小结赠言(根据具体情况拟定)。
注意事项
心理辅导课开始之时,就应注意将课桌撤去。
                            活动110   传递祝福
活动目的
增进团体成员的感情,进行相互勉励。
活动流程
1.   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祝福卡”,样式如下:
     姓名:                 班级:                  
     请各位同学写出对我(       )的祝福,谢谢!
      
1.

2.
3.
福卡内容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这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音乐声中,各小组学生围坐在一起,写下对他人的祝福,并将祝福卡继续传递给自己右边的同学,依次一一增添对每位同学的祝福语,直至大家写给自己的祝福卡传回到自己手里为止。
3.学生在小组内收到他人对自己的祝福语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在小组内作简短发言。
注意事项
1.   只有在团体氛围非常好的前提下才可使用“祝福卡”,绝不可勉强使用。
2.   祝福卡的设计应该尽可能新颖、活泼,例如可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
活动111  送七彩苹果
活动目的
营造团体结束时的热烈气氛,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良好祝愿。
活动准备
给每个学生发7张七种颜色的苹果形卡片,大小适中。
活动流程
1.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结束之前,让每个学生想一想,我这“七个苹果”准备送给谁,然后在每张苹果卡上写下一句祝福语,祝福语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2.背景音乐《七色花》的乐曲声中,学生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把代表不同祝福的色彩鲜艳的“苹果”送给自己最想送的同学,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3.全班分享:你得到了几个“苹果”?别人对你有什么样的良好祝愿?
注意事项
1.教师事先准备若干个“七彩苹果”,写上对班里几位后进学生或者有特殊心理需要的学生的祝福语,在赠送“苹果”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将自己的祝福送给这些特殊的学生,以防止某些学生因人际关系疏远或其他原因而收不到别人的祝福。
2.教师也可事先叮嘱班里的骨干学生,注意到结束活动时一些可能显得比较孤独的同学,给他们也送上一份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4:39 | 只看该作者
团体转换期活动课的设计素材1 (2010-04-01 11:2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素材超市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进入团体转换期之后,辅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辅导目标,指明本节心理辅导课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启动团体动力,激活学生思维,进一步营造信任、安全与开放的氛围,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后面的团体工作阶段将要直面的问题,为他们将要做出的观念与行为上的改变或抉择做好必要的铺垫。因此,这一阶段活动素材的选择必须是紧紧围绕辅导主题和辅导目标的。

一、案例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30  天亮了
活动目的
通过典型案例营造浓情氛围,引发学生内心强烈的震撼和思考,为深入探讨“父母之爱“奠定情感基础。
活动流程
    1介绍歌曲《天亮了》的由来
    辅导教师: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一个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有24名游客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的一刹那,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对父母却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个被媒体称为“伟大的父母之爱”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也深深地震撼了歌手韩红,她不仅认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为“儿子”,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天亮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模拟情景,播放歌曲FLASH《天亮了》。
    3分组讨论:假设,现在你和妈妈就坐在这个缆车上,灭顶之灾就要降临在你们的身边,你和妈妈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你和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最后的结局将会怎样?
注意事项
    这一活动重在催化情感,倾听学生内心的感受,营造一种凝重的团体气氛,教师不必忙于抒发自己的感想,也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例如,下面这样的说教就显然是不恰当的——
   “同学们,你们能听出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意思吗?是的,它就是在赞美这世间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之爱。他们不会因为你的一点过失就不再爱你。我们是否也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一些误会而否认了他们的爱呢?正如太阳也有黑子,但这并不能抹杀它哺育万物的功劳。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错,可世界毕竟充满爱。”  
二、表演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33  “我能行”与“我不行”
活动目的
形象地展示一些小学生缺乏自信的具体想法,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
活动流程
1.辅导老师引言:有一个小朋友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能行,另一个小朋友却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行,有一天他们碰到了一起,请看角色扮演《“我能行”与“我不行”》。
2.角色扮演《“我能行”与“我不行”》:
我能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能行”!
我不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不行”。
我能行:我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我朗读课文可棒了,经常得到同学的称赞;我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会照顾邻居家的小弟弟;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爬山、游泳,样样都难不倒我。
我不行:可我什么都干不好,做事总是不会成功:写作业时,老是会有错误;帮妈妈洗碗时还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真不高兴;本来唱歌是最拿手的,可一到了台上,心里就紧张,连歌词都忘了……唉,我这人,做什么都不行!
我能行:其实我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我总是想,我肯定行,我准能做好这件事!有时候,虽然事情并没有做得很成功,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去做了,已经是进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仍旧很高兴。(蹦蹦跳跳地下场)
我不行:有时候,我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那又有什么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的是呢!(垂头丧气地下场)
3.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这两个小朋友,你遇到过吗?你觉得自己有些像谁呢?
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生动有趣。比如可以用卡通画做两个头饰,一个愁眉苦脸,上书“我不行”;另一个充满自信,上书“我能行”。

三、音像类活动素材事例
  
活动36  他像我的好朋友吗?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感知倾听的正确方式,了解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提前制作校园心理剧《他像我的好朋友吗?》的录像片。
活动流程
1老师引言:我们先看一个校园心理剧《他像我的好朋友吗?》的录像。请大牢在观看短剧时,要仔细观察剧中主人公的两个好朋友在倾听主人公讲述他的遭遇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行为,告别要注意他们的眼神、表情、动作、身体姿势以及他们给予的相应的回应。
2播放校园心理剧《他像我的好朋友吗?》,,短剧内容梗概如下:
一天下午,小石在课外中与同学打篮球,扭伤了脚,心里很懊恼。他一瘸一拐地回到班级后,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小焦,小石对他说起关于自己受伤的事情,想让好朋友安慰一下自己。而小焦却一会儿转笔、抖脚,一会儿低头看书,一会儿与别的同学打招呼,总是心不在焉似的。小石对小焦的这种态度很失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石遇到了小韩,小韩赶紧走过来扶着他。于是小石就对小韩说起关于自己受伤的话题,说起打球时对方前卫是如何把自己撞倒在地的,自己心里又如何感到窝火等等。小韩认真地倾听小的讲述,并不时地拍拍他的肩膀,说着安慰的话语。
3播放录像之后,请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剧中的主人公,你更喜欢与哪个同学成为好朋友?为什么?
朋友倾听表现
小焦
小韩
态度


语气


眼神


动作


身体姿势


4老师小结:通过短剧,我们不难看出倾听的重要性。立于不败之地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为你赢得好人缘的重要条件。
  
四、游戏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37  采蘑菇
活动目的
形象地为小学生提出情绪的话题。
活动准备
1事先制作彩色蘑菇的图片数十个(情绪类型可以重复),贴在教室的四周。
2准备音乐磁带《采蘑菇的小姑娘》。
活动流程
1老师说明游戏规则:在每一个蘑菇上,都写着表示我们小朋友情绪的词语,如:高兴、愤怒、伤心、喜悦、苦闷、激动、沮丧等。请同学们采摘符合自己这一周里情绪状态的蘑菇,然后回到自己的小组里。
2学生在《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乐曲声中采摘“情绪蘑菇”。
3分组说说:自己为什么要采这几朵蘑菇?最近这一周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使你有这些情绪?
注意事项
1要活动适合小学生四、五年级学生实施。
2小学生的情绪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在回顾自己的情绪状态时,要限定在最近一周的时间内,避免泛泛而谈。

活动38  抢凳子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自己情绪的变化,以便为一步的情绪辅导奠定基础。
活动流程
1老师说明游戏规则:全班选出16人,分为2组,每组8人,一个组为红队,另一个组为蓝队,(各佩戴红蓝记号)交错站立,围成一个圈,圈中为15张凳子。在音乐声中参赛者绕着圈子走动,音乐停时,立即抢凳子坐下,未抢到凳子者被淘汰,同时撤去一把椅子。然后依次重担进行,最后抢到凳子的小队获胜。大家对规则无疑义之后即开始活动。
2游戏结束,老师宣布比赛结果,请一位同学扮演:“小记者”采访“做游戏者”:
(1)当你被推选为参赛选手时,你的心情怎样?
(2)在游戏过程中,你的心情怎样
(3)在游戏结束时,你的心情又怎样?
(4)在你所在的队取得了胜利或遭到失败时,你又有什么感受?
采访“旁观者”:
(1)    在观看游戏的整个过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    面对比赛结果,你又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游戏中表现得很好,从游戏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情绪是多变的,有时失望,有时高兴,有时生气,有时喜悦,它如同天上的彩虹焕发着七彩的光芒。

活动40   自我比拟
活动目的
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并帮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
活动准备
1准备一面鼓,7朵红绸花
2事先选定一名学生为游戏的击鼓者。
活动流程
1每个学生用一样东西(动物、植物、矿物或自然现象)来比拟自己。要求:
(1)有“我好像      ,因为      ”的这样的句式,每人至少要想出3个比拟句。
(2)比拟的事物能代表自己个性中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例如:牛_健壮,吃苦耐劳;小草_平凡、自由自在;响雷_声音洪亮、脾气暴躁……
(3)比拟应该是积极的,防止消极的,庸俗的或不恰当的比拟。
2全班分为8人小组,每组围坐成一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决定发言者,如果比拟恰当,低一级同学相互击掌,高喊“嗨!”“嗨嗨!”,然后继续击鼓传花。
注意事项
事先应创设良好的团体氛围,防止出现调侃搞笑等行为。

活动41  七彩图
活动目的
交流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出培养兴趣的话题。
活动准备
1准备本色小花100朵(多则更好)。
2准备本彩图








爱好
下棋运动
器乐
表演
电脑
游戏
唱歌
舞蹈
读书听故事
绘画书法
收藏
集邮
纺织手工
旅游烹饪
绿化养殖

            七彩图样式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引言: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请你来告诉大家好吗一?(出示七彩图)要求:全班同学交流,分组上台完成七彩图。 人用七色小花贴在自己喜爱的项目上。如果图中没有,可以自己补充。
2每人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的爱好。如:我喜欢的是集邮,现在已经收集了四百多张了,从这小小的邮票中我了解了世界。
3教师小结:从这幅“七彩图”中可看出同学们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才是觉得你们都很棒。注意事项
完成七彩图时,要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同时可以播放快乐的音乐。
第三节 团体工作期活动素材示例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进入到团体工作期时,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激活团体动力,提高团体内部的凝聚力,以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为主要策略,针对具体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多重回馈。这时,学生会发现团体内每个人的观点有同有异,也会发现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处理问题的邪恶略自然千差万别。当然,每个学生更会因为受到他人观点的启发而产生新的想法,也会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改变认知和行为方式可供借鉴的榜样。可见,这一阶段活动素材的选择应注意问题解决的方向、方式与方法,这些活动大体上可分为“情感体验式活动”、“认知调整式活动”和“行为训练式活动”三大类。  
五、   体验类活动素材示例  
活动42  各行其是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单向交流”和“双向交流”两种交流方式的利弊,引发他们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两种人际交流方式。
活动准备
全班学生每人两张8开白纸。
活动流程
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8开白纸。然后,辅导教师发出单项指令:“请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睁开眼睛也不许发问——将纸对折­­——再对折——把左上角撕下来——将纸旋转180度——再把右下角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打开。”
2、小组交流:
(1)    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会发现,他们撕出来的纸的形状五花八门)
(2)    为什么会有这样千差万别的形状?
3、辅导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
辅导教师重复上述指令,只是这位学生可以提问。
4、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8开白纸,全班学生重复上述游戏,同样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问,但是不能睁开眼睛。
5、为什么允许双向交流后还存在误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必须强调闭眼,必要时可发给学生每人一个简单眼罩。

活动43  穿越雷区
活动目的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互相信任、互相协作的重要性,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杯若干,眼罩若干;教室里的课桌要撤到外面。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成6-8人小组。
2、用纸杯在游戏区内设置很多障碍,在游戏场地的中间有一个用3个杯子垒成的杯塔(底部的杯子正放,第二个倒放,第三个杯子盛水放在第二个杯子上)。
3、每组选出一个指挥员站在雷区的这一面, 他的任务就是指导其他被蒙上眼睛的组员跨过雷区。
4、每次只能有一个人通过雷区,碰到杯塔者为“阵亡”,退出游戏。通过雷区人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5、通过雷区的组员可以解下眼罩,在一旁指导,但尚未参加游戏的组员的眼罩不能解下。
6、讨论:
(1)    你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指挥员是如何同蒙眼睛的组员进行交流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你们的沟通呢?
(2)    在现实生活中,班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是否也有沟通不畅、协调不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注意事项
游戏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共组,防止出现无序现象。
  
活动44 分享时刻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向他人讲出赞美之辞,用语言与他人分享良好品质。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强调每一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同和赞扬。
2、两人一组,让每一位学生都给他的搭档以下几方面的评价:
(1)    长相方面特别漂亮的地方。
(2)    一个或两个特别令人欣赏的性格特征。
(3)    一个或两个特别的才能。
3、每位被赞扬的同学都要仔细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反应。
4、分享:
(1)    为什么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给予他人赞扬是困难的?
(2)    为什么人们总是会很快给负面评价,而正面的赞扬却少之又少?
(3)    今天听了你的同学由衷赞扬你的话,你的内心有何感受?
注意事项
事先要有良好的团体氛围,赞扬必须是真诚而实事求是的,防止不负责任的调侃。  
活动45 了解父母
活动目的
加深对自己父母的了解,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歌曲《感恩的心》,每个同学一份《我所了解的父母》的问卷。
活动流程
1、
爸爸的生日                 妈妈的生日
爸爸最喜欢的食品           妈妈最喜欢的食品
爸爸所穿鞋子的尺码         妈妈所穿鞋子的尺码
爸爸的兴趣爱好             妈妈的兴趣爱好
爸爸年轻时的理想           妈妈年轻时的理想
爸爸最得意的一件事         妈妈最得意的一件事
爸爸最后悔的一件事         妈妈最后悔的一件事
爸爸最大的优点             妈妈最大的优点
爸爸对我的期望             妈妈对我的期望

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填写下面的空白处;(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2、学生填完后,让一部分同学起来分享他(她)对父母的了解。
注意事项
1、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找几个学生家长亲临现场,和自己的子女互动,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2、在游戏分享的时候,一定要向学生说明要本着真诚认真的态度。有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又害怕同坐或周围的同学看不起自己,就随便填一个生日数字。对于有些问题,个别学生觉得自己家的隐私问题,不愿意回答,此时辅导教师就不要强求学生回答。

活动46 同心协力

活动目的
增进学生互助合作的情操与乐于助人的习性,感受合作的快乐,加深对团体和他人的信任。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2、辅导教师可选择下列方式之一来练习和体验彼此的信任与合作:
(1)    让莫格学生被大家扶持、高举或推转。
(2)    瞎子走路。跛子在其背上指挥。
(3)    合作性的游戏或竞赛,例如:搭桥、三组赛跑。
3、讨论刚才的经验与感受。
  活动47 叠棋子
活动目的:
探索个人与团体的成就动机与决定目标的过程,感受失败与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将全班分为4人小组,个选一名组长。每小组准备两盒象棋,棋子大小适中,太大或太小均不合适。
活动流程:
1、各小组将所有的棋子放在桌子上,让每个成员猜他们自己能叠起几个棋子而不会倒下来。
2、然后就让每个同学轮流去叠棋子,自己在心里计算实际叠的数目和先前预计的正负差距有多少。
3、组长接着要组长把棋子推到,然后宣布再来一次。不过这一次要组员大声说出自己预计的数目并记在纸上,谁预计堆得高而且成功的话,作为本组优胜者。如果有相同成绩的还要在比一次。
4、各组优胜者在全班面前进行决赛。
5、比赛结果揭晓后,颁发奖品。
6、小组讨论:
(1)    你觉得自己刚才制定的目标与你的实际水平相符吗?
(2)    你的目标达成或未达成时,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
(3)    从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注意事项:
每组2盒棋子是为了提高难度,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49传球
活动目的:
体会合作精神与创造精神。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划分成4—5个小组,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个组的成员必须在一起,不能错开。
2、然后讲一个小球交给第一组第一名队员,要求小球必须传给每一个人,不能落地,并规定在30秒的时间内传完5圈。
3、当规定时间到了,若没完成5圈,则小球在哪组队员手中,该组全体就受罚(俯卧撑等)。
4、游戏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直到有人想出办法传完5圈为止。
5、分享: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悟?
注意事项:
   开始后,第一轮他们发现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传5圈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第二轮中,有的小组可能会故意放慢节奏“陷害”其他组。这时候辅导教师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陷害”其他队并不可取,因为这是随机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共同努力创造纪录。如此,最终会有人想到:大家把手伸出形成平面,让球在上面滚过去。
有的学生可能因受罚而产生情绪,认为不公平。所以每轮应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并在开始前大好预防针。


活动50  我错了
活动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勇于认错对团队的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成2组,甲组在撤去课桌的教室中间围成一圈参与游戏,乙组坐在四周观察游戏。
2、游戏组应注意:辅导教师喊“一”时,全体举起左手;喊“二”时,举起右手;喊“三”时,抬起左脚;喊“四”时,抬起右脚;喊“五”时,全体不动。
3、当有人出错时,出错的人要做出来占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4、游戏重新开始,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兑换角色。如此循环,适可而止。
5、分享:
(1)    当你站在中间向大家说“我错了”的时候,内心有何感受?
(2)    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注意事项:
有的学生肯能会拒绝说“我错了”,此时教师不要勉强,只需略加正面指导即可。

活动 51    夹玻璃弹子
活动目的
体验合作技巧。
活动准备
5人一组,每人一双筷子,每组有玻璃胆子若干,装入一个小盆里;每组再发一只纸杯。如果玻璃弹子数量不多,可分出一部分学生充当观察员,监督有无违规者。
活动流程
1.教师引言:咱们来做个“夹玻璃弹子”的游戏,看了这里的场面,你肯定猜到了这个游戏是一次比赛。先说明有戏规则:
(1)要求将盆里的玻璃弹子用筷子夹到纸杯里去,哪一组快、夹的弹子多,哪一组取胜。如果动手去拿,就是犯规,取消该组参赛资格。
(2)每组5个人,每人一双筷子,必须人人动手参与,有1个没有参与的小组就取消比赛资格。
2.在强节奏的音乐声中,游戏开始,教师观察学生合作情况。
3.时间一到(1分钟)。活动结束。教师请观众评价,看哪个组夹的玻璃弹子多。然后请参加者谈感受。(教师肯定他们的评价意见,重在谈体验。强调人人参与不等于争先恐后、互不配合。)
注意事项
此活动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实施。
  
活动53    解开千千结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感悟到:不管事情多么复杂,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2.    使学生体会到: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它。
活动流程
1.每组8~16人,让每个小组围成一圈。
2.请大家按辅导教师的指示做:看清你的左手和右手边上是谁,确认之后松手,在音乐声中自由走动。当辅导教师叫“停”时,原地不动,伸手去拉住你原来左右手两边的伙伴,从而形成许多交互错杂的“手结”。
3.现在要求不能松手,但可以钻、跨、绕、转。请大家想想办法,如何回复到起始状态。
4.变式:举起你的左右手交叉放在胸前,握住身边两个人的左右手。再不松手的情况下,把这张人网张开,成为一个之间手拉手的圆。
5.相关讨论:
(1)在开始时。你们是否觉得思路混乱?
(2)当解开一点后,你们的想法是否改变?
(3)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注意事项
要强调:最重要的规则是不允许松开手,否则算犯规。
活动55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体验合作与团队精神。
活动流程
1.全班分成6人小组,发给每组7张4开报纸,每人脚下踩一张,每个小组最后的一个人手里再拿一张。
2.7人排成纵队站好,在口令“开始”发出后,最后一人把手里的报纸马上传给第五个人,第五个人马上传给第四个,一直传到第一个人。
3.第一个人拿到报纸后,立刻放在前方自己的脚能跨到的地方,然后踩上去;第二个人则赶快站到第一个人刚刚空出的纸上;第三、四、五、六个人依次进行。
4.第六个人站好后,立刻拿起他身后地上的纸传给前面的人……并重复上述活动,看哪个组最先到达终点。
5.游戏结束后,请分组讨论:几个人怎样才能共同做好一件事?然后全班交流。
注意事项
1.传纸时不可以跳过任何一个人;脚不可落到纸的外面;不可以跳,只能夸。
2.如果场地不够,可分出一半学生做“拉拉队”。

活动56  人椅
活动目的
感悟团队成员彼此协调的重要性。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学生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轮流在教室中央参与游戏。
2.每组学生围成一圈,每位学生将双手放在前面一位学生的双肩上。然后听从辅导教师的命令,缓缓的坐在身后学生的大腿上。
3.坐下后,辅导教师再给出指令,让学生叫出相应的口号,例如“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4.男女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看看哪个小组可以坚持最长时间不松垮。
5.讨论分享:你们从这游戏中感受到哪些可贵的的东西?
注意事项
1.坐在别人腿上和被人所坐都不是好受的,需要彼此的容忍与配合,还要有一个明确坚定的目标——比别的组坚持的时间长。
2.辅导教师要在旁给学生们以鼓励,比如告诉他们已经坚持了多长时间了,以鼓舞学生的士气。
3.同组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们能互相鼓励以及随时让队友知道自己的状况将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由此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同伴的重要性,也能增进他们的互相了解。

活动57  逃生游戏
活动目的
感悟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智慧、有序与服从指挥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玻璃颈瓶一个,小于瓶口的瓶塞7个,80厘米的塑料绳7根。
活动流程
1.全班分3~4组进行活动,每一组选7人做实验者,其余为观察和记录者。
2.游戏开始:
(1)用7跟塑料绳分别穿过7 个瓶塞的中心处,并将绳固定在瓶塞上。
(2)将7个瓶塞一起至于颈瓶中。
(3)7位实验同学以玻璃颈瓶为中心围在四周,并各自拿一根瓶塞绳。
(4)要求各小组的同学尽快将玻璃颈瓶中的7个瓶塞取出。
(5)记录者发“开始”信号并记录实验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
(6)其余观察者观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评判哪一小组完成的最好。
3.游戏后交流:
(1)如果你是参与者,请说说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
(2)如果你是观察者,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注意事项
辅导教师应注意营造竞赛时的热烈气氛。
  
活动58  众志成城
活动目的
体会团队中合作与思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报纸数张。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分成几组,每组约十人。
2.辅导教师分别在不同的角落(依组数而定)地上铺一张全开的报纸,请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3.各组完成后,将报纸对折,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若成功,则再将报纸对折,让全组再尝试站立。某组若有成员被挤出报纸外,则该组被淘汰,不得再参加下一回合。
4.上述程序进行至淘汰到最后一组结束,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5.分享:请各位成员围坐成一圈,讨论刚才的过程并分享心得。
注意事项
1.注意成员活动时的安全,身上的金属及其他尖锐物品均应取下。
2.考虑异性学生一起参与的可能性,必要时可男女分组进行。

活动59  组合滑雪队
活动目的
在相互配合的合作行动中,感受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活动准备
准备脚蹬、木板、绳子或布条若干,在木板上设置一系列放脚的脚蹬;并选择较大的空地(最好是草地或草地)。
活动流程
1.每组4人,各自站在两条长木板上,每个人一只脚在一条木板上而另一只脚在另一条木板上;所有队员的脚都绑在木板上(或套在木板上的脚蹬里)。
2.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某个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各组成员不能离开木板。在规定时间内到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小组为胜利者。可以用小礼物奖励获胜小组。
3.如果安排其中2人身体朝下与其他2人相反,可使活动更具趣味性。
4.分享:
(1)尽快到达目的地需具备什么条件?
(2)有个人单独进行是否速度更快?为何团队参加却会产生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注意事项
必须确保安全第一。
  
活动60  时间管理
活动目的
体验时间是可以在科学管理中增加其效度的。
活动准备
两个储物桶(其中一个同装了半桶豆子)、水果果干。
活动流程
1.桌子上有一个装了半桶小豆子的储物箱及若干水果。
2.请一位学生上台,请他把水果尽可能多的放入桶内,并把桶盖儿盖好。
3.当桌上还有几个水果时,储物桶已经装满,这几个水果无法放进去。
4.启发学生再选用另外一种方法:先将水果全部放入箱内,再将小豆子放入。这时,全部的水果和小豆子都被放进了桶内。
5.小组讨论:这个过程使你感悟到了什么?
注意事项
本活动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实施。

活动61  双臂交叉与十指交叉
活动目的
体会人们与生俱来的对变化或被改变的抗拒心理。
活动流程
1.请每个学生快速将双臂在胸前交叉,然后看一看自己到底是那只手臂在上。
2.让他们立即放下手臂,重新交叉。但是刚才左手在上的改成右手在上,右手在上的改成左手在上。
3.请学生快速将十指交叉,然后看看自己到底是右手拇指在上还是左手拇指在上。
4.让学生松开手,再立即将十指交叉,但这一次要把原来在上面的左手拇指改为右手拇指,而原来在上面的右手拇指改为左手拇指。
5.小组讨论:你觉得改变自己的习惯容易吗?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6.辅导教师归纳:
(1)如果人们改变了早已养成的习惯姿势,会感到不舒服。
(2)很多时候,人并不是不喜欢改变,而是不习惯于改变。
(3)如果只是这么小小的姿势改变都可能引起一些内在的抗拒心理,那么实质上的身体甚或思想意识方面的变化会带来更大的反弹情绪,这些情况是不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呢?
注意事项
教师的归纳应尽量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得出,点到为止。

活动62  坐地起身
活动目的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流程
1.首先要大家4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正常情况下,一个坐在地上的人,是无法手不着物的站起来的。)
2.4人胳膊挎胳膊,然后要他们一同站起来。
3.将4人小组变为8人小组,重复游戏。
4.将8人小组合并为16人小组,重复游戏。
5.分享:谈谈你在游戏中感悟到了什么?
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让男女生分开做游戏,以打消拘谨心理。

活动63  拣棋子
活动目的
体验母亲的辛劳。
活动准备
生鸡蛋若干,围棋子若干,装满20斤书本的书包若干。
活动流程
1.事先将许多围棋子杂乱的洒在地上,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拣棋子比赛。
2.参赛同学将约20斤重的书包绑在腰前,书包中放置一只生鸡蛋。要求参赛者在3分钟之内,尽可能多的捡起地上的棋子,同时必须保护好书包中的那只生鸡蛋,拣多者为胜。
3.比赛结束后,评选获胜的人(既保护了鸡蛋,又拣得多者;或者虽拣得不多,但保护了鸡蛋者)。
4.请参赛同学谈谈感受。
注意事项
为防止鸡蛋破碎后弄脏书本,可将鸡蛋装入塑料袋,并扎紧。
如果时间充足,可轮流让学生参与游戏。  
活动64  不能没有母亲
活动目的
体验亲情,感受母爱。
活动流程
1.学生写下自己认为对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五项内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其中必须包括“我”和“母亲”。
2.学生写完后,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活动。
(1)指导语:现在要请你忍痛割爱了,五项内容中只能保留四项。请你慎重考虑,从五项内容中去掉一项,去掉的这一想要用比笔划去。注意,一旦划去,就意味着它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划去之前,你要不断回忆它在平日里给你带来的欢乐。可现在,它就要消失了,想到这些,你会很难过,但你还是要坚决的把它划去。
(2)以此类推,让学生一项项地划去所写内容。当大多数学生只留下“我”与“”
“母亲”时,教师要继续激化矛盾:现在,你和妈妈就坐在船上,遇到了海上风暴,灭顶之灾就要降临在你身边,你和妈妈只有一人能活下来,你怎么办?请你在一两分钟内做出选择(同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以渲染气氛)
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再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中,面对两难选择,情绪很激动,迟迟不能作出决定。
3教师不用逼迫学生一定要做出选择,而是适时地将学生从虚设的情境中拉回来,让学生交流一下刚才的真实感受。
(1)    你为什么迟迟不能下狠心做最后的抉择?
(2)    刚才的那一刻里,你想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注意事项:
活动进行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情绪失控,痛哭失声。此时辅导教师要把握好现场的秩序,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问题的讨论上来。
二、认知类活动素材实例
活动67   个性名片

活动目的
    1、把自己最想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简洁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肯定自己。
2、通过“个性名片”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并较为客观地了解他人。
活动准备
给每人准备1个胸卡,空白名片纸1盒,彩色笔若干。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个空白的胸卡,彩色笔每组若干。
2、在5分钟时间内,每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插入胸卡。
3、“个性名片”要求:
(1)    不少于5条个人信息
(2)    除文字外可用图形等多种形式表示。
(3)    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
4、小组交流,集体分享。(活动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注意事项
1、5条个人信息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含蓄的,但要求是个性的。
2、主持人发现典型名片要进行交流并重点提问,深入挖掘个性特质,帮助当事人进一步了解自己。  
活动68  照“镜子”
活动目的
    提供回馈,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
活动准备
每组准备一面镜子。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说明活动性质及注意事项
(1)团体中每个人对他人而言都像一面“镜子”,本活动即要求每个同学主动地请其他同学作为自己的“镜子”,从不同角度,客观地反映出自己,因而能更全面地人生自己。
(2)提供的回馈包括有关iuangeren言行举止、观念态度、性格或优缺点,但不得设计人身攻击。
(3)作为“镜子”者必须尽量做最忠实的反映,不可推测。
2、全班分为4人小组,以轮流的方式,由一位组员将镜子传到所要邀请者的手中,请他作“镜子”来反映自己。每人各邀请另三名同学发言,此时该成员只需静听。若有必要,可于对方反映后,加以补充或解说。
3、全体组员轮完后,讨论彼此的感受。
注意事项
教师应注意深入小组巡视,若发现有人身攻击现象应及时加以解决。  
活动69   价值阶梯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与同龄人比较彼此的价值阶梯。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印有阶梯形线条的白纸。
将课桌撤出教室,使室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
活动流程
    1、辅导教师让全班学生面对十几样不同事物,按个人的想法,依优先次序加以排列,最优先者在最上面,最无关紧要者在最下面,如此排列成阶梯。例如:
(1)想提高学业成绩——分数
(2)想结交更多朋友——友谊
(3)想学习改变自己——进步
(4)想能为别人做一些事情——充实
(5)想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快乐
(6)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外表
(7)想考到全市第一名——荣誉
(8)想有很多钱——富有
(9)想将来能成为有地位的公务员——权力
(10)想让所有的疾病远离自己——健康
(11)想长大后做一番大事业——成就
(12)想有很多的书供自己阅读——知识
……
2、学生在组里排好个人的优先等级后,辅导教师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一阶梯(阶梯数是12级),教师每喊出一个选项(例如“想有很多钱”),就让学生依个人排列之优先等级站在相应的阶梯前面(纵向排列)。
3、排在同一个阶梯里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然后,环顾左右,看看别人站在什么地方,听听排在其他等级里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
4、以此类推,辅导教师每喊出一个选项,全体学生的队列就要变动一次。
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情况,选项和黑板上所画等级的多少可以随即调整。  
活动70  人生画像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别人目前学习和生活中问题。
活动流程
    1、领导者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请其画一张能表现目前的“生活世界”和“自我角色”的图画。
2、画完后,在6人小组内分享图画并说明其意义,其余同学可给予回馈、反问,以便对这位同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3、每位组员依次说出自己所画图画的意义。
4、全组发言之后,再分享彼此对这一活动的感受。
注意事项
辅导教师要注意营造团体安全氛围,防止调侃或攻击。
活动71    猜猜他是谁
活动目的
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加融洽,也使每个人体会被人认识的感受。
活动流程
1.      发一张白纸给每位学生,让他们五个描叙自己的句子,“我是一个——的人”,不必具名。
2.      将每个人写的白纸投入一只小盒子内。
3.      辅导老师收齐后,从盒子中抽出一张念出来,让大家猜猜这一张是谁写的。
4.      被猜中的人说出他们猜对的理由(集体陈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5.      最后引导大家谈谈被猜中时及猜中别人时的感受。
注意事项
辅导老师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凡是内容不适合大家来猜的纸条应搁置一边,等课后个别处理。
活动72    请描述我
活动目的
提供客体自我的信息,增进交流和自我了解。
活动流程
1.      辅导老师说明活动规则,并举例说明。
2.      在4-6人小组内,用轮流的方式,使用比喻的方式描叙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可以用某种动物、家具、汽车、植物或自然现象作比喻,如“我觉得你好像一部摩托车……”,然后说明为什么他会得到这种对你的印象。
3.      轮流实施(20分钟),自某人开始,等到大家都把他描叙完毕之后,再换一人,逐一实施。
4.      最后分享被描绘的感受。
注意事项
必须有良好的团体氛围,大家感觉到安全、和谐、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5: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开发活动素材的研讨 (2010-04-06 14:31:01)
标签: 杂谈        分类: 研讨沙龙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上什么?怎么上?一直是广大心理健康教师普遍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有幸的是,市教研中心的心育团队开发了课程资源包,为心理健康老师提供了一个范本,让大家在模仿和参考的过程中明确了心育课堂的基本模式,从而保证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规范和有效。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阶段,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和二次创造,让活动方案充满个性的光辉。为此,学校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素材超市”,为老师们提供了111个小游戏、小活动,一方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需要,尝试着将活动素材巧妙地运用于教学环节之中,使之更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大家还有更好的小游戏、小故事、小活动,也可以提供给我们,不断扩充素材,为我们下一步自主设计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依据。
为了使开发的活动素材更加实用有效,大家可以就以下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1、你认为这些素材对你的课堂设计是否有帮助?你愿意参与到素材的开发和创编活动中吗?
2、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一员,我们都肩负着发展课程的一份责任。请你围绕活动素材如何开发好,操作好,应用好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心育加油站是我们共同学习、讨论、倾诉心声的平台,如果你对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写下来。
希望大家针对每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写观点的时候请注明题号。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5:58 | 只看该作者

有种捷径叫“倾听”
景雪中
斯坦姆发现了一只大河龟正趴在康涅狄格河畔的马路上。在斯坦姆看来,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将继续前进,可它并不清楚这段路的实际情况,它随时都有被车辆轧死的危险。想到这里,她不禁行动起来,放下手中的行李,连拉带拽,费了好大劲才总算把这只大乌龟带回岸边。她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一位水产专家走过来阻止了她,这位专家说:“你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这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被你给带了回来,并要推回河里。”斯坦姆当时懊悔极了……这件事给她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有时“倾听”就是一条捷径。
其实,在教育实践中像斯坦姆这种尴尬也是随处可见,有的育人者在语言上习惯于抱怨“稀泥扶不上墙”:“这孩子真让人头疼,昨天还信誓旦旦,言犹在耳,今天却依然如故”;“激励的方式试光了,批评的话语狠透了,这孩子却毫无起色”……有的育人者在行动上总是热衷于上演“牛不吃水强按头”:孩子完不成练习自己一定要看着写;孩子不想学的特长自己总要陪着练;为了避免孩子看电视影响学习自己也从不去看……结果呢,“稀泥”愈向四处泛滥,一点儿不滋生“上墙”的倾向;“按进河的牛儿”更是叛逆十足,丝毫不理睬“喝水”的期望。
既然倾听就是一条“捷径”,育人者何不做好做足“倾听的功夫”,借此判断孩子的意愿在不在“墙”、需要的是不是“水”,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做“扶上墙”和“强按头”的无用功。
首先,“选准”倾听的位置才能找到打开捷径的“金钥匙”。育人者只有选择和“稀泥”、“犟牛”一样的视角,站到这些“不成器”、“不入流”孩子的“位置”上尝试着看他们愿意看的,尝试着听他们喜欢听的,尝试着想他们所想的,才能真正体验到他们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和成长需求,才会及时打开“捷径之门”,知道抓住什么时机施教最恰当,采取何种方式沟通最畅通,借助哪种形式激励最见效。如果只知道死抱着老办法,习惯于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忽略不同时期孩子认知的差异,热衷于自身赏识的情境而疏忽孩子们欣赏口味的不同,迟早会走进育人工作的“死胡同”。
其次,“扮好”倾听的角色才能拿到经历捷径的“过关卡”。育人者要尝试着走出“师道尊严”固有的各种束缚,尝试着走出施教模式的“条条框框”,在实际育人过程中,装出“稀泥的一无是处”或者“犟牛的不可理喻”,以他们的身份尝试着去做一做学生学习中的任务、想一想学生交往中的困惑。在育人实践中以学生的身份为自己选择、创造条件,设身处地地学着学生的样子去做事情。只有这样,育人者才会让自己最快地滋生出茅塞顿开的特别感觉。
再者,“融进”倾听的意境才能踏上“育人的快车道”。倾听的情境随着施教过程的变化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育人者要准确把握不同育人环节中学生内心需求的具体变化,就必须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孩子成长的意境中,和“稀泥一样思考”,与“犟牛一样固执”,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在具体事件的想法上努力做到“与稀泥同面对,和犟牛共饥渴”,尝试着去修正、去改进自己的行为,尽力让自己的一举一动融进“稀泥”的意愿,一念一想烙上“渴牛”的印痕,努力让自己的育人实践不再肆意捎带自己过气的观点,即使有时要让自己多受一些委屈也要坚持。
有种捷径叫“倾听”。我们“曾经”、“正在”也许“正要”像斯坦姆一样“一厢情愿”地对待自己所教育的孩子,虽然内心里充斥着强烈的善意、责任、关爱,甚至毫无私心杂念,但这都不会成为我们徘徊在“教育弯路上”的借口。既然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梦想种子,育人者需要做的就是用心倾听,遵循需求给其“温度的关爱”、“水分的支持”和“空气的呵护”。有个这样的捷径,他们才会在鲜花和果实的簇拥下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转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下半月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6: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第一块被打破的玻璃
----浅谈"破窗"效应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
方慧科
〔关键词〕班级建设;破窗效应;应用
  
  一、走近“破窗”
  
  班级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成员,:他们在集体中表现出一些与班级文化不相协调的现象:爱撒谎,爱捣乱,小偷小摸,自私自利,懒惰成性……如果班主任对这些学生没有及时处理好、教育好,那么阶段性的状况就会发展成根深蒂固的长期状况。不但会耽搁这些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带动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形成不良习惯,影响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这样,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会成倍增加……
  我们还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今天班级中有几张桌椅被碰歪了,班主任如果不追查原因、落实责任,过几天就可能有一排桌椅七零八落了,再接着学生抽屉里的物品也乱七八糟了;班里有一个学生带口香糖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吃,班主任没有严肃批评这种现象,那么一段时间后,学生书包里会出现一个又一个零食袋,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说悄悄话,班主任如不及时加以制止,过不了几天整个班级就会像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这就是“破窗理论”在班级建设中的演绎!
  班级建设中一旦出现“破窗效应”,这个班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校、老师乃至其他班的学生便会对这个班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个班的学生也会逐渐认同这种印象,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慢慢地,在这种氛围下,坏风气、坏习惯、坏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蔓延开来,于是这个班真的就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不行了。这不得不提示我们的班主任要深入关注“破窗”问题。
  
  二、解密“破窗”
  
  那么,何为“破窗效应”呢?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特意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后,就被人偷走了。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没被人偷走的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无影无踪了。以这个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社会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第一块窗户玻璃,如果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必须慎重对待并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这扇破窗在传递着会导致不良现象无限扩展的信息。我们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很小的“过错”,认真分析其实质,如果对第一块破窗不闻不问、反映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种有损班集体利益的行为就会滋生出来,甚至导致某种程度上的无序状态。中国古语中“一粒老鼠屎,害了一锅白米饭”、“防微杜渐”,俗话说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表达的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他应懂得,一个班级如果在建设初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班级风气、成绩也会每况愈下,即使以后花很大的精力也难以把它纠正过来。这样的班级就会逐渐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问题会层出不穷。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作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破窗效应”的出现。
  
  三、寻找“破窗”
  
  1.第一次活动不谨慎
  在班级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第一次”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是无穷的。第一次班会,第一次集体活动,第一次值日……如果每一个“第一次”班主任都能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让每一个“第一次”都能获得成功,那么整个班级就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反之,如果设计不够严密,或者管理不够规范到位,活动效果就会打折扣,以后再想补救,难度就大得多了,而且活动的负面影响又会辐射到其他类型的活动中,形成“破窗”的源头。
  2.对错误行为处理不及时
  有时,学生的错误行为本身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班主任由于事务繁忙,事情发生几天之后,甚至是几个星期之后才对其进行处理;有些班主任则把学生的错误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就了事。殊不知,教育有效期已过,这种不及时的教育就像隔夜的陈饭,一旦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学生们心中引起共鸣,说多了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以后的教育设置路障,为新的、更大的错误的发生提供沃土。
  3.课堂常规放松
  课堂常规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改错习惯等。这一点对于班级学风的形成非常关键,并且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学生中有拖欠作业、上课坐姿不正确、错了不改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则会在其他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破窗效应”。
  班级建设中其他可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还有很多,只要其可能形成规模,班主任就应引起充分重视。
  
  四、及时“修窗”
  
  “破窗”会在“量”的积累中产生“质”的变化,但是,“破窗效应”的最终质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破窗“得不到及时的修补”,所以防止“破窗效应”的产生,也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及时动手修理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1.预防为先导
  有些班主任常常喜欢等事情发生后或者事情闹大了,才来做大文章。事实上,这样一方面既伤害了学生,影响了师生关系,同时也使班级管理陷入相当的被动。因此,平时的预防才是最为根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到有事无事勤蹲班,勤管理,多督促,及时提醒那些有犯错误苗头的人,把他们的冲动和不良趋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有制度作保证。
  严格的班规班纪是防止“破窗效应”出现的重要保障。古语说:“篱牢犬不入”。要用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纪律来扎紧班级管理这道篱笆,使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果班级中有这样一整套完善的、大家认可的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能够严格执行的话,良好的风气必定会蔚然凸现,即使出现“破窗”,也难成“效应”。
  其次,要高度重视“心理暗示”的作用。
  例如,破损的物品要及时修缮,环境要保持卫生、整洁、有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容易发生过错行为。又比如,作为班主任应以正面的表扬鼓励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晨会、班会上大力表扬,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其问题和缺点,不应采用粗暴恐吓、怒骂的方式,而应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健康地成长。同样一个班级,如果一开始便告诉学生这个班的同学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与告诉学生这个班属于差的班级,那么在相同的班主任、相同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所培养出来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心理暗示其实总是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再次,要充分重视班队活动的各种“第一次”。用良好的开端为班级建设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有了平时的预防,“破窗效应”就无机可乘了。
  2.及时修理“破窗”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有“破洞”不要紧,重要的是“堵洞”要及时。俗语说,打蛇要打七寸,处理事故也要做到快、准、狠。对待问题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听之任之。班主任应该通过平时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工作,尽量在事故发生的源头处就将其扼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有时候,对于一些影响深远的小毛病、“小过错”,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有必要进行“小题大做”“杀鸡用牛刀”式处理,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同时,处理问题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出于公心,对事不对人,不能掺杂个人情绪和个人喜好,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标本兼治,以达到班级管理的“长治久安”。
  3.关爱是根本
  爱的教育,是班级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关爱更是一剂长效药。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们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们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并产生自我教育的巨大内驱力,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对过错的惩罚要有一定力度,应体现阶梯性、教育性及可弥补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把过错学生一竿子打死。相反,我们应以“爱心”为原则,在教育中始终要以最终能使过错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教育的本质。后进生和问题生是班级这辆汽车最“破旧”的地方,只有把他们转化好了,班级才能给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感觉,才是一辆真正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的汽车。辅导员、科任老师、班干部应花大力气帮助他们,利用多种形式关心、爱护他们,改其恶习,促其发展,最终使整个班级风气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用心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班级建设中的“破窗”,平时要强化班级的制度建设和道德培养,用制度去规范行为,用道德去教育孩子,从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不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及时修补好每一扇将破和已经破的窗户,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扇扇明亮的窗户,我们的班级才会阳光灿烂!(稿件编号:090719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14-9-8 08:4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9-8 08:59 编辑

                   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作者:韩 萍
  〔关键词〕改变自己;改变别人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多年来,一直走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行业的路上。由于这一新领域自己以前是空白的,所以免不了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常常走访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种培训班、各种学术会议、各个工作坊。自己不断地接触新领域,看问题不断地有新视角,眼界也越发开阔,感觉到自身能量的日益增强。
  老公,一直在银行从事着他按部就班的工作,在家里也一直循规蹈矩地守候着他的生活状态。他没有变化。而我自己越学习,越有新的变化,也就越发觉得和老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平日生活里,就免不了流露出对他不满、批评、指责、教训甚至嫌弃和轻视的口吻和态度。老公既不接受、不认同,也不肯改变。这样就困扰着我们的关系,烦恼着我。当然极大地影响着夫妻之间的恩爱与家庭的和谐,更谈不上婚姻的幸福与美满。
  生活这样继续着。
  去年暑期,飞了两次上海,参加了一些心灵成长课程。这样就更加觉得自己提升了,自己和老公之间的距离越远了,也就更加强烈地想着,等回去好好地指导他怎样做人、做事了。当时还在上海学习期间,一天晚上给家里打电话。开始打电话时,还在跟老公汇报自己几天来学习的收获和改变,等回去以后要怎样好好教育孩子、怎样对他更好,等等。电话到后来就不自觉地开始教训他了。记得很清楚,刚通电话时,感觉老公说话还是比较欣喜的,到后来声调就有些变味儿了,到最后说了一句:“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有的我爱听,有的我就不爱听。”我当时觉得很泄气,电话就挂了。放下电话以后,一下子就清醒了:自己不应该再教训他了。虽然学习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提升了很多,感觉自己更懂得怎样对老公好、怎样经营幸福婚姻、怎样教育孩子,可是没必要说出来呀。最主要的是去做,而不是说,要在生活中做,做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到他。
  心里暗暗这样想着,学习回来以后,就开始这样试着改变自己,改变以前的态度和做法。
  以前在和老公的生活中,我经常纠缠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里。比如,挑剔他洗碗洗得不净、烧完菜不收拾灶台、洗完脸不刷洗手盆、拿东西不能放回原处等。还嫌弃他跟孩子说话时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平日说话也不注意讲究知性。每次有应酬喝多酒回来就对他失望,指责他不上进,有那工夫怎么不看点儿书,学习知识?等等。
  但改变后的我不一样了。他依然那样做的时候,我看到,也平静多了,没那样大的反应了,而且也不再那样要求高了,不再计较是否一定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他晚上在外面喝酒,告诉了我,我也不再那样感到厌烦。而是早早地在家里带着孩子吃完晚饭、洗漱完,在自己房间里安静地看书,孩子也在书房写着他的作业。家里的气氛安宁多了,也稳定多了。格外有一种踏实和定力感。
  突然有一天,老公问我:“老婆,你变了,变得宽容了,你怎么不像以前那样爱生气了呢?要是以前我这样做事,你早就看不上,跟我发火了!”我当然心里明白,是我的转变初见效果了。我就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呀?我觉得你有的地方做得是不太合适,但你不是有意的,如果我不再挑剔、计较了,你以后就会注意了,因为人都是有心的。再说,我也不是做得全部都对呀。”
  又一天,老公上班走时,问我:“你那天让我看的那本书,叫什么名来着?我有空时也翻翻。”“哦,《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去给你拿!”我飞快地跑到卧室,从书箱里抽出那本书(我家书过于多,书架没地方放了,在地板上一个大纸箱子里委屈着好多自己心爱的书)。心里别提多欢喜了,老公开始要看书了,老公接受我啦!要知道,以前我近乎逼迫一样地让他读书,要求他上进,他从来不搭理我的!
  老公开始改变了,他要学习了,要提高自己了……是我的默默改变,悄无声息地影响了他。由此,我深刻领悟到:
  1.指责的背后是脆弱的内在
  一个人,爱发火、爱指责和教训别人,表面上看好像自己比别人高,比别人强势,事实上自己也没比对方高到哪里去——那样不谦逊的做人态度。而且当一个人指责别人时,其实自己内在是不够饱满的,是虚弱的,潜意识里是想通过居高临下于别人来加强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而效果恰恰相反,别人反过来更不服气你,更抗拒你。以致于对方要么讨好你(也有这种态度的人),要么也反过来指责你,这就造成了双方关系的不平等。这样,是不可能达到双方关系的和谐和融洽,自己也不会有快乐和幸福感。
  2.自信就会宽容
  当一个人对自己是自信的,有自我能量感的,有自我价值的,就会变得不再计较、不再在意很多东西了,也就是变得容纳和平和了。人这个时候,内心是充满爱意的,也是爱自己和接纳自己的。内心能量比较足的时候,当然就不会需要靠指责和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了。这样对待身边的人,就会是充满爱意和包容心的,就会接纳、理解对方,甚至会培养起来欣赏和感恩之心。《宽恕就是爱》书中就强调,要允许对方犯错误,对方在看到自己被宽容的时候,心中自然会升起收敛和反思。
  3.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
  没有人愿意接受被指责和教训,这本身就是不平等。就算是自己比对方多一些知识,多一些智慧,也不要流露出教训人、指导人的痕迹,这样会显得我们很骄傲。人和人之间交往,需要平等和真诚的交流,尤其夫妻之间更应是平等的。那么夫妻之间最好的影响就是,我们什么也不说,我们只是悄悄地做。把我们的改变在行为中呈现出来,慢慢对方就感到你不同了,比以前好了。人都是向上的,对方自然也就愿意随之去成长和改变。
  4.人,要让自己有事情做
  一个人,当自己不够独立,不够充实的时候,就容易把心思分散在别人身上。一些小毛病也会不入眼,平日生活的很多琐事很容易诱惑到自己。整天把很多精力和时间都耗费在一些琐事和纠缠之中,让自己不能清醒,白白耗费了精力和能量,以致于不能用在更有效的事情上。还互相内耗,影响着关系和感情。让自己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比如看书,会在书里找到安定感、充实感。同时专心致志于做事,把事情做好,自己会体验到价值感。当自己有很多事忙起来、有很重要的事情做的时候,就会不屑于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会觉得很无聊。同时也给对方留有空间,留有自由的余地,对方会回转心思去反思自己。否则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和对方较劲儿上,就都不肯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2:04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健康课评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 “告别小马虎”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认识到马虎是一种不良习惯,它给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从活动中懂得消除马虎的办法,以实际行动告别小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好习惯。这节课从二年级学生当前自我需求和自我行为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体验到自我调节给自己产生的积极感受,使学生产生自己能够不断完善自我的感受。

    陈老师这节课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首先,教学目标明确。陈老师这节课活动目标的确立,是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确定的,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其次,教学思路清晰。本课活动由小故事“马虎的来历”---- 谈身边马虎的事---- 克服的好办法----送宝物“聪”字来帮忙---勇闯三关:第一关,寻宝(整理书包)、第二关,火眼金睛(找不同)、第三关,打电话(传话)----放飞纸飞机远离小马虎几个环节组成,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愉快的游戏中提高认识,感悟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童话故事,游戏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第三,活动设计目的性强。本节课的活动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活动开展扎实深入,给学生充分的感悟空间。活动中,陈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景,灵活多样地开展各项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健康地发展。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形成内化的品质,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第四,关注每个学生。陈老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使孩子能够亲自体验和感悟,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形成内化的品质,并在活动中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第五,本节课陈老师没有用过多负面的事例强化马虎行为,而是从如何克服马虎的方法、有意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用心的良好意志品质,给孩子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陈老师这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

    1、谈身边马虎的事环节中,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经历,但老师只给两个学生讲了自己做过的马虎事的机会。这一环节应该给更多的学生机会,充分说出自己的马虎事,找出共性问题,并相互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克服马虎的坏习惯。教师不必顾忌学生不愿谈,让学生认识到,马虎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人或许都有过马虎的经历。老师也可以从自己的经历谈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顾忌,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马虎给自己带来哪些烦恼,什么样的情绪,是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产生要克服马虎坏习惯的强烈欲望,为下面的找客服马虎方法的教学环节做铺垫,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送宝物“聪”字来帮忙环节,可以调整到勇闯三关环节之后,让学生在活动后自己体会到克服马虎的好方法,而不是老是说教,教给学生方法。

    3、放飞纸飞机远离小马虎,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给学生列举了几条学生容易出现的马虎事,欠慎重考虑例如鞋带钮扣系不好可能是学生能力问题,不会系,而并非属于马虎。最好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做过的马虎事,而不是老师给出去选择。

    4、教师还需要多学习心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能力。

    此外,心理辅导课的根本取向并不是要让学生懂得几条心理原理,或掌握调节心态的方法技巧,而是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帮助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在某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那就是一种成长,一种发展。

    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2:48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健康之评课  2009-11-13 20:35:2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小 订阅
对于如何去评价一堂心理健康课,可谓是众说芸芸,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1.多个环节是否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目标明确,主题挖掘深,逐层递进。

2、选材是否贴近学生实际,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教师是否较熟练地驾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是否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语言是否精炼、幽默,点评是否及时、到位。能不能为学生创设心理相容的良好氛围。

5、课堂中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

6、课堂中能不能使学生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情”的因素挖掘深,具有感染力。

7、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平等,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参与积极。

学生是否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活动,并能获得丰富的体验,颇多的感悟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应用合理。(

8、教学中是否 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总体效果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3:15 | 只看该作者
评王晓芬老师的《学会合作》心理健康课
   今天听了王晓芬老师执教的一节《学会合作》的心理健康课,让我备受启迪。本节课由案例“假如只有5本书,要求每位都看到12页的内容,请同学们上来拿书。”根据学生的表现导入课题,充分体现学习这堂课的重要性,也摸清学生平时合作意识的浅薄。再由案例《瘸子和瞎子》引出理论知识,然后在《紧急逃生》、《记忆快车》运用理论知识,使得整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效果好。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点拨到位,思路开阔,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合作”层面让学生在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即生活中通过合作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举例,深刻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前的准备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方法的可操作性,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现合作后的快乐情感。每一项小活动的目标也都是具体、明确的,实施中好操作、易实现,赢得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没有为了活动而活动所呈现出的假热闹的场面,体现了活动的目的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的观摩学习,我初步知道心理健康课的模型,也知道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每次参加教研活动总是让我很开心,因为从别人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总之,王老师的课上得实际、实在、实用,没有一点常见公开课的花架子,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是一节有效的公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4:21 | 只看该作者
拥抱未来》心理辅导课评课稿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那么究竟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根据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与教研实践,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昨天下午第三节, 我在学校报告厅聆听了我校名师翁晓菁老师上的心理辅导课《拥抱挫折》。以下是我的评课稿:
    首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要得法。这是一堂很成功的心理辅导课, 因为达到了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得法。这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选题合适,适合学生的阶段需求,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选题合适,成功了一半。
    2、从整理上讲,  主题明确,活动层次分明,围绕着“挫折”这个主题,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引入高潮。一堂好的心理课,就应该简洁、内容不复杂,只围绕一个主题有层次地开展活动。
    3、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这堂课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注重体验,尊重学生的人生体验,,善于利用学生资源;教师价值保持中立, 体现了心理辅导课“关注--倾听--民主--同感”的特点。关注每一位学生是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的最基本特点。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个个都有体验。
    4、重实践, 重分享交流。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所用,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达到了心理辅导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心理活动课要真正坚持活动为主,注重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 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愿意说出心声。哪怕学生说出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的,教师也能认真聆听。
    5、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手段运用合理,与教学环境相得益彰, 锦上添花!
    6、主讲教师心理素质好,课堂掌控能力很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配合融洽。我认为,一位阳光的老师才能带出阳光的班集体!
    总之,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会思考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标志。
    另外, 这堂有三个方面值得商榷:
    1、挫折的特征以及小结部分更适宜让学生来总结和归纳,而且教师的引领部分的文字并不适宜用文字打出来, 而更适宜通过口头的方式表述出来。
    2、心理辅导教师上课时, 怄气中要少些班主任味, 多些心理辅导教师味。班主任上心理辅导课时需要做好角色转换, 正确定位, 放下身段, 蹲下身子, 靠近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学生心灵健康的守护神!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时常会遇到困扰,这些困扰的解决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将所感悟到的方法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以上是我对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些认识和感受。在心理辅导的教学中,或许我们很难面面俱到,但至少应成为我们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努力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9:21 | 只看该作者
《张开隐形的翅膀》评课稿
听了#老师的《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谢老师的成长是很快的。谢老师把《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有关自信心的心理课演绎得很精彩。在课堂上,谢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信心之旅。
一.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当一个人处于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时,他的心情就会比较放松,用这种放松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一开始就要注意与学生拉近距离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上,谢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谢老师怀着愉快的心情,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学生,真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课伊始,谢老师对学生说:“今天开始上课前,我们要完成一件重要的大事,我们有几支新组建的营队要来招募队员了,我很好奇他们需要怎样的人呢?你们好奇吗?快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吧!谢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招募新成员的游戏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新奇感,感到老师很亲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开来。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当然是相当活跃的,这就是积极情绪带来的课堂效果。其次是学生的积极行为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课中,谢老师让学生写下自身的优点,每个人至少要写一个优点。每写好一个就用彩笔画上一轮翅膀,你找到的优点越多,你的翅膀就会张得越大。谢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生写的优点很多,老师及时表扬了他。后来在汇报的时候,学生踊跃、快乐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看着一双双美丽的翅膀贴到黑板的大翅膀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骄傲、喝彩。还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学生写自身优点的时候,老师配以愉快的轻音乐,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精神愉悦。以及结尾入营仪式,播放歌曲的旋律,呈现一段文字,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声中朗诵《为自己喝彩》。自然而然,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能调动起来了。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学习同一内容,教师不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心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很丰富,让学生听一听——《韦尔奇的故事》;找一找——发掘自身的优点;说一说——互相分享优点;写一写——张开隐形的翅膀;诵一诵——为自己喝彩。谢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内容相互动静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情绪。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很好地感知、学习。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一直是贯穿课堂始终的。
三.设置悬念让学生自主探索 
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情绪才能铺展开来。谢老师用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体验积极的情绪,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如:“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你猜他是谁呢?”
“多么了不起的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而小时候的他曾经默默无闻,也曾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成,想知道是什么让他发生改变吗?”
“同学们,他犹豫什么呢?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同学们,你说男孩子心里会怎样想呢?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韦尔奇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交给学生听猜的任务,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集中,以此来继续提高积极学习的情绪。
  总而言之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有效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积极情绪点燃积极情绪,以自信生命影响自信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14-9-16 17:29:44 | 只看该作者
《珍爱自我》心理健康评课稿
    贝克和艾利斯认为不是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导致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而是我们的不良信念导致我们产生了的不良情绪进而产生不良行为。我们容易产生的中的不合理信念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者不充分的情况下便草率地作出结论。         2、选择地概括。即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3、过度引申。即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即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5、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没有中间色 。                     6、把间接的原因当成直接原因。有时把导火索看成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而林钮老师在这节课中,就是以小兔萝莉的故事为切入点。小兔萝莉因为自己的短尾巴而觉得自卑,这就是不合理信念。而由于短尾巴而自卑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小兔萝莉种种逃避现实与否定自我的行为,然而在最后,当它回归兔子群中时却发现没人看不起它的短尾巴,相反,短尾巴成了它的特色。
可以说,林老师的设计本意是用故事让孩子明白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是会导致情绪低落状态以及自卑的原因,不同的根本在于人的信念不同,如果一旦持有不合理信念带来的将是不良情绪和不恰当的行为选择,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寻找小兔萝莉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代偿学习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说,就设计意图而言,这是一堂好课。
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林老师能够把这种设计意图与理念融入课堂中,那就更棒了。
如:在夸夸身边的小伙伴时,学生把受到老师喜爱当成了一种优点,似乎只要受到老师的表扬就是一种优点,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偏差的认识,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此时,如果林老师进行深入地引导:如为什么老师会喜欢他呢?肯定是因为有他的优点,那是什么优点?把学生从老师的关注点引到自身上来,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就能够通过课堂生成有所体现了,可惜的是林老师并没有抓住这一细节。
再如:有学生认为成绩好就是一种值得夸的地方,这事实也是一种偏差,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所引起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会让孩子有一种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的信念产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假如这时林老师能够及时引导,为什么学生成绩会好?他平时是怎么做的?当他碰到不如别人的地方时是怎么想的?假如好学生一次成绩考不好时又会怎么做?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成绩好是优点转移到好学生是如何想如何做才会成为好学生的话,那么我想这节课就差不多成功了。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林钮老师的课,设计得非常好,过程有层次,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环节中感受提升,可以说,单纯就教案来说,的确是一堂好课,但是一堂课无论设计得有多好出发点总是学生,如果学生无收获,那么哪怕暂停一下教学,我想也是有必要的。
如在学生起来回到问题时,一生说,其他生都没听,这时林老师如果改变一下教学语言,把“同学们太吵了,老师听不见,你能大声点好吗?”变成,“我发现,有同学能够专心致志的听别人回答问题,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把对回答问题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认真听课的学生身上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些,毕竟一个班这么多学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起来回答问题,这时会听的孩子也会在听的过程中随着别人的回答仔细地、认真地组织过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一起获得了提升。所以,如果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而其他同学没认真听的话,那么停下来矫正一下是很必要的,毕竟,学会听是学生是否会学习,是否有所收获的关键。
孩子由于自身思维,阅历以及情绪的两极化特点,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这是个普遍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对待孩子,努力与孩子共情而不是评价,让孩子以合理的信念看世界,从而帮助孩子心灵成长。
    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在学校常犯错误,因而时常要面对老师的批评。而现在的独生子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半点挫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造成师生之间不和谐的现象。通过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意在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我,与老师和谐相处。
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能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的问题,通过典型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由现象而本质,层层深入,站在学生的角度,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懂得的一些道理,掌握疏导内心不良情绪的方法。这节课总的说来实现了我的初衷,能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课的设计活动还不够丰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多地说教,而缺少活动游戏等形式。
   心理健康活动课应是广义的心理。多从积极的角度去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由内向外的表达。再让学生交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你有什么好的见解?”这一环节,分析多层次去考虑。应该再引导学生讲一下自己正面的成功对待批评的事例。这样对其他学生更有说服力。
宋老师紧紧围绕让学生倾听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故事——接着披析——然后疏导——最后升情的一系列活动展开主题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地谆谆教导,让更多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懂得了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总之,此次班队会上得相当精彩,的确令人交口称赞。细细品味感触颇深。
一、主题明确、组织严密
宋老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实际、思想实际精心来选材,设计多个环节,但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目标明确,主题挖掘深,逐层递进,组织严密。
在明确主题之后,宋老师课件显示师生交往中的几种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对号入座,看看在这里是否曾有过你的影子?步步引导学生剖析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都能及时点评、而且到位,为学生们创设心理相容的良好氛围。
二、参与面广、体验真实       
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在宋老师的课堂上不难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有多大。在疏导环节中,教师配乐朗诵自己的真心告白后,有的孩子动情的流下了眼泪,此时此刻,感情达到最高点,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这时侯学生们会畅所欲言,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情”的因素挖掘很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气氛宽松、寓教于乐   
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活动,并能获得丰富的体验,颇多的感悟。
但是在本节课中活动——体验——享受的模式不太明显。如果在披析环节中适当加入一些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效果会更好。
总之,通过本次班队会观摩活动,五年级组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上好心理健康班队会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