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110周年诞辰有何不同寻常? 今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从八月初到现在,举国上下的各种纪念活动络绎不绝。习近平20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如果仔细研究这些纪念活动,就会发现它们绝非一盘散沙,而是在密集呼应“改革”和“传承”两大主题,其中那些不同寻常的细节,更是意味深长,耐人琢磨。
2014.8.22/ Vol.1476
纪念紧扣改革主题 时间规格都不寻常提前两天进入“邓小平时间”
中共中央8月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七常委悉数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纪念邓小平的座谈会与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8月22日)相差2天,与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举行的座谈会时间有些许不同。这或许与习近平将于21日至22日外访蒙古有关。
情理之中的“超规格”纪念
就规格而言,中共中央纪念同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邓小平诞辰活动并无二致,均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七常委系数到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如果按照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的《关于举办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的通知》,只有对毛泽东的诞辰纪念活动,在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时由中共中央主办。 依照邓小平生前职位等衡量,他的“逢十”纪念,按照规定,应该是发表纪念文章;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纪念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讲话。但当初相关规定下发之时,邓小平还健在,因此,邓小平作为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为他举办“超规格”纪念仪式在情理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央不受以往条条框框的束缚的改革精神以及根据具体情况而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纪念”密集登场,紧扣改革主题
在中央纪念座谈会召开之际,48集大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这部纪念之作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是因为它对改革进程真实再现,对敏感人物不回避,华国锋、胡耀邦在里面都有所呈现。而重政治人物从“不可见”到“可见”,无疑预示着主流政治叙事至少在符号层面上,具有了比以往更大的包容性。这无疑具有改革与进步意义。 《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等官方媒体的纪念文章近日也络绎不绝,多缅怀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将国家带回正常发展道路,并奠定此后36年一系列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用意均在于肯定当下领导集体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日报》更是直白道出“不改革就死路一条”。 《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邓小平传(1904-1974)》等几年图书也紧跟纪念时间抢闸出版,地方举行纪念座谈会、展览、大型晚会等活动,无不紧跟“改革”的主题。有独立历史学者表示,如此高调纪念邓诞,体现当下领导集体希望创造“第三个30年”,“继往开来”。
习近平对邓小平做出了“新评价”地位:邓小平的两个“新角色”
对比之前国家领导人发表的纪念邓小平的讲话,此次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对邓小平的历史评价增加了两点:其一是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这一评价。其二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这一说法,调整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2013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就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而强调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说明对邓小平功绩的概括注重全面之余,也更加严谨客观。
功绩:首次提及“世界性的贡献”
此次习近平讲话中,在评价邓小平的贡献时,也有一处细微变化。他在讲话中提到,“邓小平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和“屹立于世界东方”是在纪念讲话中,新出现的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既强调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也说明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日益重要的位置。
重点:突出改革和政治勇气
在详述该如何纪念邓小平时,习近平用了六个排比段落: “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在排序上,习近平首次将“信仰”提到第一位,增加“政治勇气”部分内容,正是在这里,他展开关于改革的论述。并在很多地方直接引用邓小平的原话,如“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习近平在讲话中也加入了自己对改革的总结与思考。他说:“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提出要学习邓小平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不寻常的纪念只为“唤醒中国”两代最高领导人的传承正被大书特书
过去数日中,以邓小平、习近平这两代中共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传承关系为核心,中央媒体奉上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频次与力度创数十年以来之最。新华社在《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的稿件中,称“历史已经证明,30多年前开启的改革,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还将证明,30多年后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 而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没有公平就失败了》,将这一代际接力传承关系表达得更加清晰:“伟人未竟的事业,是后辈政治家建立历史功业的起点...今天,人们有理由期待,新一轮改革能够像36年前一样,凝聚亿万人心,释放改革红利,再一次激发出整个中国社会的强大内生动力。” 各大门户首页头条位置力推的外媒文章《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也同样在演绎这个主题,这篇由参考消息网带头转入内地的稿件,由周永康案说起,强调“反腐只是习近平所领导的这一届中央最能直接体现政绩的一个表象。在其背后,一个负载着宏大蓝图的庞大车轮正滚动前行”“在这样一个破旧立新、时代交替的‘艰难时刻’,中国需要一个魄力与使命感并存、坚毅与睿智兼具的新政治领袖式人物的出现,引领这个曾经几度辉煌的东方之国,在历史的又一个转折关口走向自己新的梦想。”
邓小平的“未竟之业”需要继承者
而“传承”这个主题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回顾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从现代化角度说,乃是使中国走向了国家发展的常态。邓小平作为这条道路的主要创立者,为它搭建了框架,并提出了方向。而由于年龄和实践的关系,以古稀之年出山的邓小平不可能去完成一场“完美改革”,改革只能留给他的继任者去完成和完善。 曾有声音指出邓小平当年改革步子迈得不够大,存在很多问题。但必须要看到,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从一个思想垄断、政治垄断的顶峰,转向一个正确的航道,而且没有翻船,这就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 中央此次高调纪念邓小平。在习近平的讲话中,评价邓小平留给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中共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对政治人物的纪念,从来都是“古为今用”,习近平纪念邓小平,更多的意涵是通过纪念,表明他决心完成邓未竟之业,带领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政治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