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日本来说是战后70年,对日本人来说,这是引以自豪的70年,或许可以说是日本的黄金时代、太平盛世。这期间,日本远离战争,没有一颗子弹出膛,没有一位日本人战死,对外没有表露出军事野心,以和平主义的精神,一心一意搞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实现了日本的奇迹。而如今,以战后70年为起点,日本的政治、外交、经济又将何去何从,是否转而向政治军事大国、地区霸权国家发展,这是世人所关注的。
以“认命思想”从废墟中站起来
实现高度经济成长
战败国,日本人心灵深处的“认命思想”成了精神支柱,为了保护自己,就得接受眼下的事实,就要忍气吞声……起初支撑日本人从废墟上站起来的是“认命思想”,接受美国的安排,迎合美国的价值观,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连美国人都感到奇怪,日本人对于在二战中打得你死我活的美国,为何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日本民众之前对“鬼畜美英”痛恨有加,战后似乎一下子置之脑后,对美国大兵笑脸相迎。当然日本人对战败现实的“认命”不是颓废悲观,而是与卧薪尝胆相似的思维,默默忍受,埋头苦干,由此创造了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
有一部电影很好地描绘了经济高度成长时代的日本社会风情,那就是2005年上映的《三丁目的夕阳》,影片说的是50年代末东京的人情世故,电影中打出了“爱、希望、梦想”这一大主题。三丁目是个带着梦幻色彩的小世界,体现了战后充满青春朝气的日本人的生活趣味和精神底力,整条街的居民都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兴高采烈地看节目,邻居们凑到一起研究电冰箱,大家一起仰望蓝天看奥运彩虹……看起来整个国家洋溢着快乐与活力,在那个高速经济成长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工作,为身边的人做奉献,整个世间都充满着热情向上的力量,难怪现在日本人还常怀念“昭和时代”。
1960年,由经济学者下村治提案、池田勇人内阁制定并实施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是日本实现经济增长的里程碑性质的经济发展计划。主要内容是:充实社会资本、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缓和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主要是通过增加出口取得外汇而增加国民生产总量,扩大雇佣,解决失业问题,进而提高生活水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除地域间产业间的所得差异。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小企业现代化、开发经济落后地区。
日本政府原定1970年完成“倍增计划”,实际上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之所以能够专心致志于经济,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缔结,日本把国土防卫完全交给美国,军事费用得以抑制,贯彻了经济一边倒的政策。政治上、外交上完全依附于美国。
模仿、创新、知识产权三部曲
让日本科技领先
1957年,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设立,1961年又设立了新技术事业团(JRDC),1996年,两者合并为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2003年改组为独立行政法人, 2015年4月,名称改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如此变革意味着,这一科技统筹机构在不断地升格。
70年代,日本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发展战略,简称“科技立国”。这一战略模式,就是以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世界加工工厂,以克服资源上的缺陷,从而保证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大体可以表述为: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入手,在应用中模仿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改良和创新,进而开发自主的尖端科学技术,使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1995年,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推动科技进步有法可依。
“科技立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把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服务体系化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强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和空间、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使投资经费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5~3%。建立高技术密集型的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多样化商品输出和资本以及技术输出。
日本产品走的是模仿——创新——知识产权的三部曲。1950年至1980年,日本共引进30006项技术,花费115.98亿美元,但创造了2000-3000亿美元的价值。如今,日本每年的专利和实用新型申请件数世界第一,占全世界的40%。
日本还成为诺贝尔奖大国,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在提出这一目标前,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日本仅有9位得主。但在这一目标提出后的14年内,日本一共产生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从1949年至今,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达到了22人。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还推出了享誉世界的有代表性的日本制造产品,如新干线、机器人等。来过日本的外国旅游者,无不赞叹日本交通的发达。新干线于东京奥运会召开的1964年开通,快速又安全的新干线象征着日本进入经济发展全盛时期。
日本是否向
政治军事大国、地区霸权国家发展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极力要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可以说,这是他执政的重要理念,他主张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和修改宪法。在去年12月众议院选举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表示:“修正宪法是我的夙愿,是自民党结党以来的目标。”按照规定,有了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再进行全民投票,过半数就可以修改宪法了。按照安倍的时间表,他欲在明年的参议院选举后力推修改宪法。
安倍的所为实际上基于新一轮的“脱亚入欧”心态,安倍老是喊口号“要找回强大的日本”,于是,现在的日本不时与中韩政治上对峙,正是再度欲与亚洲拉开距离的表现。但是,可以想见,东亚已是今非昔比,中国和韩国的经济都在突飞猛进,而日本则被经济上“失去的20年”所困扰。与19世纪末,日本渴望走向文明和强大的心态不同,今日日本欲离开亚洲毋宁是一种逃避,抑或是承认自己正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
在日本,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依然有很大分歧。战后70年之际,日本是否还需要为历史问题道歉?这是日本政界和学者很纠结的问题,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70年的时间过去了,日本为何还要不停地道歉,道歉一次就够了,因此日本该停止道歉了。中韩等国家也没有理由要求日本没完没了地道歉。
今年安倍将要发表“安倍谈话”,是否将明确地提到“道歉”的词句,引人关注。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6月9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会见记者,就安倍将于今夏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表示,希望安倍明确继承战后50周年“村山谈话”中对以往“殖民统治及侵略”的反省与道歉。村山表示:“如果要切实继承‘村山谈话’,那就该坦率地表示出来。应消除国际社会的疑问与误解。”
前众院议长河野洋平亦是公开要求安倍和历代内阁一样继承以前的谈话,但是不知道这些提醒安倍是否能够接受。 政界元老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眼下日本政坛“鹰派”唱主角,“鸽派”的影响力欠缺。
近来日本的一些宪法学者纷纷提出安保相关法案“违宪”。日前在日本众院宪法审查会上指出安保相关法案“违宪”的宪法学者、早稻田大学教授长谷部恭男和庆应大学名誉教授小林节6月15日一同在驻日外国记者协会召开了记者会。长谷部重申“行使集体自卫权显然违反宪法”,称“政府应当撤回法案”。他同时表示:“应有超过95%的宪法学者都认为法案违宪。”长谷部指责道:“内阁法制局此前一再指出行使集体自卫权违宪。但迫于本届内阁的压力而修改了解释。”
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最近发言称“按照宪法学者所言行事就无法守卫日本的和平与安全”,长谷部为此反驳道:“法案将威胁到日本的安全。要想切实守卫安全,务必倾听学者的意见。”长谷部和小林分别应自民党和民主党的推荐出席了本月4日的宪法审查会。自民党推荐的宪法学者亦是认为安保相关法案“违宪”,让民间舆论哗然,民众认为自民党确实有一意孤行的迹象。
近日来,日本民众以东京为中心开展反对安全保障关联法案的集会和游行,6月14日在国会议事堂周边2.5万多民众举着“反对战争”,“不要破坏(和平宪法)9条”等牌子进行示威抗议活动。让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日本媒体近日热衷报道香港的所谓民主活动,但是对自家门口的示威却充耳不闻,只有少数网站给予报道。
安倍政权若是我行我素地实现修改宪法,周边国家该如何对应?之前在中日首脑会谈中,虽然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谅解和共识,但中日在领土问题上的争端依然存在,随时有升级的可能。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是安倍为首的日本鹰派之梦。今后,如何对应“正常国家日本”,对应“不道歉的日本”,这是中国很可能要面临的课题。两国经济上的密切合作是否能解消政治和军事上的对峙,还是个未知数。大量中国游客到日本观光,中日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在增多,但是两国民间舆论对立情况依然严重,对对方国家没有好感的大有人在,在网络舆论上可见一斑。(黄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