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信谷睿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全集种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07-1-18 19:56:29 | 只看该作者
“过犹不及”,这是孔子的观点。再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07-1-18 19:57:37 | 只看该作者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说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07-1-20 08:13: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2)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人如何达到这样一种一切为我所用的融合境界呢?

    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

    前一种方式需要皓首穷经,等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才可以去给经典作注解。

    而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境界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

    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不是与很多外在的事物形成对立,而是形成一种融合与相互提升。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作“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以苍天为岸,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说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

    其实这就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境界。

    孔子一直在教学生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

    我们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之所以不愿意提及神、鬼这些东西,其实也是他着眼于现实的表现。

    比如子路问鬼神之事,孔子淡淡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活人的事你还没弄明白,怎么先想着去侍奉死人?就是说,学习还是要先朴素一点,从眼前开始,别去考虑虚无玄远的东西。

    子路不甘心,说:“敢问死。”死亡是怎么回事?

    老师又淡淡地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连生的道理还不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

    孔子的这个态度对我们今天仍很有启发,在学习的时候,先要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先不要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或者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才真正可以立起来。

    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

    柳宗元笔下的蓑笠翁,在严冬时节“独钓寒江雪”,完全是为了垂钓而垂钓;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戴逵,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转身走了。为什么?他因为想念这个朋友,乘兴而来;到了朋友门前,兴尽而返。这就是“雪夜访戴”的故事。这些古人,都忠于自己的心灵,心灵的指向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从三十到四十,人们就从“而立”之年步入了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这应当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

    但每个人到四十岁时都能做到不惑吗?在现代社会,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已经成为骨干、压力又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惶惑呢?

    关于“惑”这个概念,《论语》中有过多次阐述。人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

    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着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反而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物质的东西奴役了。

    而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

    那么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中庸”,是中国古代一个至高的行为标准,它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但现在往往被大家理解为平庸和圆滑,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和稀泥。

    其实,对于一种行事方法的判断,无所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只有什么是合适的方法,而合适往往不是走到极端的。“四书”里面有《中庸》这本书,《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它的特点正如中国古人所说,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在你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曾经风发扬厉过;走到不惑的时候,才表现为淡定而从容。而当走到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人的很多标准都会发生变化。那么,再过十年,等到五十岁的时候,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指的什么呢?是人们常说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吗?是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听天由命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话,但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做到吗?一个人不去抱怨,就意味着他硬生生地把很多可以宣泄出去的怨气、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不再向他人推卸的同时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这多么难啊!

    那么孔子为什么可以做到呢?就是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都要重要得多。

    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而君子则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文章引用自: http://bbs.bokee.com/ThreadTree.next.354.6787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07-1-20 08:13:28 | 只看该作者
“不怨天,不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07-1-20 08:21:30 | 只看该作者
孔子一直在教学生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07-1-20 08:22:43 | 只看该作者
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

严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07-1-20 08:30:33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说的对,我现在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07-1-20 10:48: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3)

    知命,知礼,知言,这三个境界在人生中的顺序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与人交谈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他人;但是知言还不够,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你懂得礼仪,能够充分尊重他人。多一分尊重,就会少一分抱怨。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知命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境界,他已经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庄子的《逍遥游》中也有类似的一个表述,它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就是说,当全世界的人都在夸赞你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这种鼓舞而多往前走一步;而当全世界都在指责你,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的时候,你的内心并不泄气,依旧会坚持你认定的想法。这样才叫做认清了“内”与“外”,明白了“荣”与“辱”。

    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我们谈论“知天命”这个境界的时候,很自然会联想起金庸武侠小说中写到的独孤求败的境界。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一个少年剑侠初出道之时,往往用的是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宝剑,那萧萧剑气、舞动的风采真是绚烂之极;等到他武艺精进,真正安身立命,成为一个门派的掌门人,或者在江湖上成为一个有名的剑客的时候,这个人用的武器反而可能是一口不开刃的钝剑。因为锋利现在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得沉浑雄厚;等到这个人已经成为名动江湖的大侠,他的武功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的流派划分而出于其上的时候,这个人可能只用一根木棍。就是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和那种质地对他来讲也不重要了,他的手里只要随便拿个东西就够了;而等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也就是独孤求败的境界,求一败而不可得,这个时候他的手中是没有兵器的,他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所有的武艺都融会贯通在他的内心里。此时敌人已经不能和他对招,因他已经到了“无招”的境界,因为他的无招,故而对手不能破解。

    融会贯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的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了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

    耳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好听的话。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耳顺呢?

    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这种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悲天悯人”,在真正了解所有人的利益与出发点的前提下,实现理解和包容。

    也就是说,当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看待其他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知道他带着什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就是你的这个体系能够进入到他的体系,也许就会多了一些谅解。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其实耳顺之人是什么呢?就是不管这个云在五千米还是五百米,他总能感知到这个高度。这就是孔夫子面对那么多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因材施教的道理。

    一个人要想做到耳顺,就要使自己无比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在某一个高度。

    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中庸”也许更为恰当。中庸其实是学习了所有外在知识之后,经过内心的陶冶与熔铸,达到的一个融会贯通的境界。

    这就好像我们小学、中学的时候经常做的一个物理实验:老师给一支铅笔,一个圆,将圆画成七等份,再分别涂上七种颜色,然后戳在笔尖上快速旋转,结果呈现的是白色。这种白就是七种颜色绚烂之极之后融合而成的一种颜色。

    孔子“耳顺”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

    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啊?

    那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我们看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从十五到七十的人生历程,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参照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以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

    同时还要看到,在当今这样一个加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率的生活。

    其实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英国的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

    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这是一个什么实验呢?其实就是一个生命实验,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处的外在环境跟我们内在反张力最好的写照。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只争朝夕”这句话用在今天是再合适不过了,一万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文章引用自: http://bbs.bokee.com/ThreadTree.next.354.6787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07-1-20 10:49:31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07-1-20 10:50: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07-1-20 10:51: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说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07-1-21 09:13:57 | 只看该作者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半部论语〉也可以治疗我们的心理疾病!都来好好读读《论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07-1-24 17:50:06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说得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07-2-6 10:05:36 | 只看该作者

于丹讲《论语》的启示 (转自百家讲坛吧)

今天凌晨大约3点钟,突然醒了,而且脑子也特别清醒。在看了会儿亚运会比赛后,强迫自己睡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天,也没有丝毫的睡意。索性起床、冲澡,然后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书。信手拿起了那本于丹《论语》心得,边看边做笔记。不知不觉中,竟然在一个小时内看完了七讲中的四讲。更恐怖的是,点缀期间的名言警句和鲜活事例我也竟能记住大半。

  想想也不意外,还是要归功于熟能生巧之古训。从国庆长假就在百家讲坛看到了首播的于丹《论语》心得,当时就觉得相见恨晚。坦率地讲,我看她的讲座很亲切,有种默契和欣然的感觉。真是没有会意,欣然而忘食。因为,她所引述的大部分警句和事例,我几乎都在自己先前的阅读中有所体味和领悟。特别是引述诸如刺猬的人际交往哲学——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程度的温暖;小和尚对老和尚抱女子过河的久久不能释怀;包括一只聋青蛙爬到烟囱顶端的坚持和毅力,信手拈来的这几个例子其实都不新鲜,在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中都可以寻觅到踪迹。除了事例的例子,引述的名言也大都耳熟能详如:苏东坡所称匹夫受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非大勇也。所谓之大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天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相信许多朋友和我都有同感,随着她的讲述,就象用一根项链将以往偶得知识珍珠串联起来,很有成就和收获感。  

    除了内容的丰富和朴实外,也欣赏她讲述的风格,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当时,我就有预感,这个师奶级人物会因这次讲座而大红大紫。听说,这本书首印就达到了55万册,超过了先前红极一时的易中天品三国。为了更好的品味,我在已有其讲座视频并玩味再三情形下,还是买了本书。由于曾反复看过她的讲座,而她的这本书其实就是讲座的文字稿,基本上是原汁原味。所以看这本书,会觉得轻松自如。  

    于丹的讲述,给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所谓厚积而薄发,所谓不问收获,但勤精进。于丹师奶的走红看似突兀,其实每朵鲜艳明媚的花朵欣然绽放的背后,都浸透了牺牲的血泪和奋斗的泪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于丹老师必然经历了一个艰辛异常的知识积累和储备过程,同时经过自我人生的提炼和升华,终于内化为自身夺人耳目的知识和素质。古人说,求学可以疗俗、治愚、养气和怡情。我深切体味到于丹艰辛求学求知后羽化成蝶正印证了先贤的睿智。

    其次,她的讲述也契合了当下国人的精神需求。社会急遽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庸俗和货币化,各种冲突和不和谐纷至沓来,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寻着自我的坐标和定位,都在寻求着心灵的寓所和慰籍。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和正在发出这样的呼唤,我那漂泊不安的心啊,我如何将你安放?于丹恰逢其时,横空出世,用汩汩清泉滋润着国人焦渴的心灵。是啊,从《红楼梦》中阿凤惊世骇俗的一句“我这人就不怕阴司地狱报应”后,我们可敬而又可悲的国人,失却了对因果报应的恐惧,失去了对诸恶莫作,诸善笃行的信奉,在经历了曾经的政治大变动后,又骤然失却了人生信仰,怀疑一切成了社会的主色调。还好,在于丹的讲述下,温柔敦厚的孔老夫子鲜活起来,他的大智慧正如和煦的春风化解着曾经的寒冰。  

   感谢于丹,感谢论语,终于我开始将眼光从纷扰复杂的外部世界投回了自己的内心,从迷失在惶惶然不知所终的未来,开始关注当下,关注眼前,关注自身。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07-2-6 10:08:42 | 只看该作者

马千里批于丹:“侏儒式”的处世之道




在“处世之道”篇里,于丹劝我们,当面对“社会不公”和“处世艰难”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这就是于丹的“处世之道”。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于丹“天地人之道”的核心是“安”,“心灵之道”的核心是“忍”。而 “处世之道”篇,在增加了小市民式的“圆滑”的处世方式外,仍然是在继续宣扬“安”和“忍”。   

于丹开篇设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然后自答:“《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论语》中诚然有着很多章句涉及到“人际关系”,但这正如孔子所讲的“修身”一样,只不过是实现更大的志向的基础。孔学的“修身”,是“济世”的前提,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这个顺序不可逆,而且后者也是前者的目的。也就是说,“修身”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平天下”。如果离开了这个目标,为“修身”而“修身”,仅仅做一个道德高尚的“隐士”,那就进入孔子所反对的“小人儒”的范畴了。   

孔子有个叫子夏的学生,是个在典籍文物方面很下功夫并且颇有成就的人。孔子提醒他不要做书呆子,把平生所学用于社会实际才有价值:“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有一段诸葛亮关于“君子儒”与“小人儒”的精彩论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离开了治国安邦的志向去谈论《论语》中的任何“心得”,都难以触及孔学的核心。   

孔子的学说有着明确的实际用途,他倡导的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问用来经国济世。孔子的“处世之道”也是这样,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大原则就是以这一个大的目标为参照的。如果脱离治国大的原则,就好像修身失去“平天下”治国目标而成为“小人儒”一样,所谓的“处世之道”也讲成为小市民式的处世之道,我们不好称其为“小人儒”,但这种处世哲学至少称得上是“侏儒式的处世之道”。而于丹全书对《论语》的理解,包括后面的“君子之道”、“人生之道”之类,到处都体现着对孔子思想的这种矮化。   

我相信这不是于丹的有意矮化,我宁可相信于丹压根儿就是这么理解的,她的认识水平,就从来没有达到从孔子整体思想来解读《论语》的章句的高度。于丹不承认自己认识的肤浅,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肤浅使得她所“心得”的这些“处世之道”从一开始沦为小市民式的小聪明。在她的解读里,孔子的思想处处透着丧失原则的圆滑世故。   

于丹很善于曲解《论语》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她把“以怨报怨”解释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一把“以德报怨”解释成“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用这种极端化地描述把读者的思维逼向唯一可取的“以直报怨”,而又把“以直报怨”解释成“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以直报怨”那种恩怨分明、决不姑息的斗争精神哪里去了?早已经被一个“高尚”、一个“坦然”忽悠得烟消云散。更不可思议的是,于丹把“以德报怨”说成是对感情的浪费也就罢了,居然还引申到对“才华”的浪费、进而是对“资源”、“生命”的浪费。在这种措手不及的逐级放大“浪费”之后,她要求你“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很显然,面对“有负于你的人和事”,你应该“坦然”地放弃,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这和“莫名其妙地被暴打一顿”之后的“不怒”是何其一致!   

在被这番“洗脑”之后,又把毫无人情事理的保持距离、明哲保身强加给孔子。对待领导,对待朋友,甚至对待家庭,都成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对待朋友的错误,也要点到为止。孔子的“事君”之道,《论语•八佾篇第三》中孔子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说法,如果是唯求自保的“保持距离”、当言而止,这个“忠”字如何解释?《礼记》更记载:“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更说“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这种“臣有死于其言”的精神才是儒家对待国家大事的一贯态度;对待朋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等现成的《论语》章句都在昭示着孔子在处理朋友关系时的严格原则。于丹所宣扬的那种“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式的人间心灵隔阂,早已把儒家精心营造的温情脉脉打得粉碎。还讲什么“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呢?   

至于在工作中,于丹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为“先把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鼓吹的是“各扫门前雪”的处世哲学,更可笑地是完全不顾现代企业一再强调的“团队精神”,把这种企业界批判的各自为政的做法说成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不仅对《论语》一知半解,对企业管理更是门外汉,真是典型的以讹“证”讹、一错又错。于丹随后引用了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话,倒可以正好给自己上了一课。   

在崇尚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理论之后,于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并以这种“和事老”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或许在于丹看来,这样就天下太平,扣上了“和谐社会”的主题。   

用孔子的幌子来宣扬孔子反对的东西,是于丹的一贯手法。并且她能够做得看似天衣无缝,甚至乍一听让人觉得头头是道,原因何在?这就是于丹掌握的一大法宝:曲解《论语》。我们将继续分析于丹自以为得之的一系列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