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xlhl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对森田的感悟——一个受益于森田并治愈的患者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06-11-10 23:45:06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精神生活的六个忠告

曾奇峰先生的“六个忠告”

                   
一、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理解他人的困难自不消说,即使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也是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人们往往都喜欢相信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感觉和行动,但精神分析却坚持说,我们所想、所感觉、所做的事,有许多时候是我们所不知道、不理解的,它们受着潜意识的指挥和控制。比如(这也是曾老师在讲课中讲到的事例),做父母的拼命督促孩子刻苦学习,不厌其烦的给孩子讲学不好将来没有工作云云,以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更加不好,还产生了诸如强迫等神经症的症状。表面上看,做父母的是希望孩子好,但他们的真实思想是害怕孩子将来学不好,考不上好大学,自己没有面子,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是做父母的不愿意承受失败的焦虑,就借督促孩子学习,将这种焦虑推卸给了孩子。这是“虽曰爱之,实则害之”的典型事例。

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文明和社会的要求下,我们必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当内心的想法与这些规则冲突时,我们习惯上的做法是将其压抑下去,以致后来连自己也不认识或不承认了。

一个人见了异性脸红,不自在,他(她)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内心里对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位女性,总是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心,虽经过观察、考验并无实据,但却摆脱不了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她自己对某位丈夫以外的男性有强烈的爱慕,内心接受和抵抗两种情感的冲突,投射到了丈夫身上。

一位强迫症患者,是摆脱不了对于童年时代性游戏的内疚。

一对婚姻不和的年轻夫妇,潜意识里,女性总有着男方家庭等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而产生对丈夫的轻视,而做丈夫的也总有很强的自卑感,他的潜意识里试图通过对妻子全部的征服来摆脱自卑。于是他们总是争吵不断。

一个年轻女孩,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挥之不去。她害怕自己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知道,这是她生活中压力过大而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的象征性的表达。

每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都有许许多多案例,充分说明着这一点。即使心理咨询师自己,有时也不免跌入潜意识的泥淖。我们也必须时时儆醒自己,当对来访者产生了过于强烈的爱恨等情感时,是不是我们将过去对于生活中某人的印象,投射到来访者身上?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的自负心理遭受过科学的三次重大打击。一次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让我们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创立“进化论”,证明我们人类仅是动物界的物种之一,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第三就是精神分析,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二、我们内在精神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先从动机方面说。人生的目的在于物质、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但何者为先,何者为重,个个人却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人对于物质(除精神分外的东西,包括权势、地位等)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沿着这条道路想找到人生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唯有将精神的追求置于物质之上,沿着追求精神和道德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这条道路,才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不论你的命运如何、成就大小,就会“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就会活得充实和幸福。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虽与致力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不以说教为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方法。但却不是不关心人的人生观。它是要将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于潜移默化中,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言语和行动,影响来访者。从这个方面来讲,心理咨询师正是以自己对他人的广大的爱心,发挥着治疗的终极作用。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说过,心理治疗是“一种爱的教育”,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个人更喜欢用“人文主义”来定义心理咨询师的道德操守和对来访者所持的态度。无论你持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但只要尊重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尊重生命的价值,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保持着兴趣和谦虚的态度,生活就会幸福。

人的一生,时时处处摆脱不了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要求、与道德标准要求的冲突。用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来说,就是本我、自我、超我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本我代表了人的本能要求,自我代表现实性,超我代表我们内心中良心和道德。在这三者之中,自我是最辛苦的,它要适当地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接受超我严厉的监督,还要衡量现实世界的形势,然后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心理咨询的对象,往往是自我产生了问题,它不够坚定,不够宽广,以至在本我或超我,或二者的联合作用下,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不能再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援助自我,使它通过调整,坚强起来,在各种要求和困难面前,勇于发挥主动性和适应性,在生活的诸多种选择中,拣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来走。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哀莫大于心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会更加认识到精神充实、心理健康在人的幸福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是自己对自己态度的投射。

中国古代的孔子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并不自知何以会常常将自己的想法“投射”于他人。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动发挥着作用的保护自己心理不受过大伤害的措施。

“投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分为“外投射”和“内投射”两种。“外投射”指的是当自己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某种欲望、冲动或意念时,就把它投射到别人的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欲望、冲动或想法。比如一个人自己很迷恋别人的妻子,但是无法接受这样不该有的情欲,心里就(改变)现实认为是某同事有这样想入非非的情形,对同事责骂谴责,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行动来抵御自己内心里无法接受的欲望。
自己的超我过于强大,则对他人也往往不能宽容。明明自己总是怀着对他人很强的攻击欲,那么,他(她)也总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攻击。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善意地对待同事、朋友时,他(她)也总是得到相同的回报。

“外投射”严重起来就是一种妄想,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当比较轻微时,自己不觉察,就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偏见。明白了这个道理,则当我们对某人有一种情绪很重的判断时,总应该想一想这是否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投射,而不要为假象所迷惑。
四、只有保持了恰当的人际距离,才能够拥有和享受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淹没的一员。

这一条是讲与人交往的。包括与亲人、朋友、同事等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把别人作为一个参照,才会发现和调整自我的。这样说,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说一个人不能离群索居,如果不是他精神有问题的话。二是说与人应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失掉自己的独立性。若即若离,不远不近,也可以说这就叫中庸之道。

心理咨询中,常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为不善于与人交往而苦恼,他们缺少朋友,缺少爱情,感到十分寂寞和孤独,可又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局面。

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素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过去的生活中,没有向周围的人学到这种技能。比如很可能他们的父母就不喜欢结交朋友,他们的性格过于内向和孤僻,容易看到人与人之间具有的竞争的一面,没有或极少看到人们之间的合作,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学得热情好客,广泛交游。他们见了人不知道如何说话,不适应别人与自己在性格、处事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内心里有强烈的对别人的拒绝心理,不愿意接纳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这样朋友只能越来越少。这也用得着上一条忠告,对他人的态度是对自己态度的投射。他们自己就是封闭的,不向别人开放,也不向自己开放。他们也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尽力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缺点掩盖起来,在幻想中麻醉自己、欺骗自己,而不愿到现实的生活中锻炼成长。

对这样的朋友的劝告是自己要有决心与过去的自我决裂,重新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忍受学习过程的失败和痛苦,一步一步地成长成熟起来。想让别人理解自己、帮助自己、接纳自己,应该先去理解帮助接纳别人,这样才能尽快融入集体中。
另外一方面,人也要有恰当的自信和自知。在原则问题上,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够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越是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人在从众这个问题上,越能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应该从众的地方从众,不应该从众的地方就不从众。政治家最需要这种素质。他们的这种坚定性来源于对时局的前瞻性判断,他们能够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关键时刻,常常能超出一般人的判断,做出重要的决策。从当时看,可能赞成的人不一定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决策的正确性就显现出来。这虽然与人际交往是不同的范围的事,但用于说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自我的坚定性,还是适合的。

伟大人物的内心常常是孤独的。所以一定程度上的忍受孤独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成熟和内心坚定的表现。孤独会令人伤感,但它同时为人的独立思考提供了合适的情境。他使人能够远离尘嚣,更加注重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唯这样才能够将这个世界看的更清楚、更深刻。

五、培养细腻的情感。任何简单的情感都可能会是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

情感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无比复杂。从心理学上看,没有一种感情是纯而又纯的。多种感情往往互相交叉、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个人及他人的情感,做一个复杂的估计,才不至于落入简单化的看法中。用曾老师的话来说,情感应该是一个谱系。不能只有两端,更多的是中间的部分。

比如爱这种情感。当我们说着爱、产生爱的时候。首先是内心里调动起了一种激动或力量,它急于得到释放和保证。它必须指向一个对象。我们向对方投射这种能量,我们期望将全部自我都消失在与对方的认同和统一中。这时我们可能失掉了自我。留下的可能就是空虚与无助。这个时候我们的自我很难说是坚强了还是软弱了。而且当我们向别人投射着爱的时候,可能还同时具有一种力图控制对方、掌握对方的欲望。“我爱你”背后的潜台词是“我要控制你,你必须属于我”。在听到别人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们无疑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压力。这也就是爱为什么常常或说很容易转变成恨的原因吧。
当我们能对一种感情做细腻的把握和理解时,就不再简单地对待它了。看一看人类创造的关于爱的一组词就可以知道它的丰富和复杂了。喜欢、好感、羡慕、爱恋、留恋、爱情、性爱、友谊、友情、吸引、思念、相思、伤感、痛苦、遗憾等。
在这些情感面前我们需要思索、辨认、体味、理解、接受或改变。

一个没有细腻情感的人,好象一具只雕出了轮廓的石像,没有精神,没有光泽,没有生气。相反,一个能产生、感受、理解并对他人的情感会做出合适反应的人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一个对人有吸引力的人。

从这个角度说,多愁善感也没有什么不好。当然,感情是一回事,而采取何种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六、活在当下。在时间的坐标上,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好好地活在当下,既可以修复过去,也可以制作美好的将来。
有人说,精神分析是一个哀悼的过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精神分析这种方法注重的是“现在是过去的重现”。它认为一个人现在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乃至心理疾病,都可以从过去的创伤中找到根源。

但精神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让一个人永远沉浸于过去的辉煌或痛苦之中。它是带领人完成过去不曾完成的彻底的哀悼,向过去的情感告别,为生活掀开新的一页。

许多人自认为过去的创伤早已忘记,过去的生活也早已成为过去。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事件已过去,但也许情感并没有消失,还在时时地附着于新近的事物或人物上,让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重演着现在变成过去的戏剧。

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就是指导人如何分辨在心理的内容中,哪些是过去的东西,哪些地现在的东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是对人的一种再教育。

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精神分析的术语叫“见诸行动”。憧憬、伤感、内疚、谴责、后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行动,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和他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心理咨询与治疗鼓励每一位向它寻求帮助的人,希望总在面前,一切都可以改变,也来得及改变。

[ 本帖最后由 xlhljp 于 06-11-17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06-11-11 20:02:07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06-11-12 13:08:10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是啊,我就连自己的思维都控制不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06-11-12 21:16: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F3582895 于 06-11-12 13:08 发表
“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是啊,我就连自己的思维都控制不住。

是要学习、认知和实践。记得我第一个帖子结尾的结论就是讲我的理智在施旺红教授的帮助下又从新回到了主导地位,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06-11-15 22:26:22 | 只看该作者

人间真情

下面是一篇摘自感恩中国网站的连接
http://bbs.owecn.com/showthread.php?t=6349 身家千万女富豪放弃生意 3年照顾350艾滋孤儿

"张颖低声向丈夫解释和央求道:“毕竟是条鲜活的生命啊!孩子太小了,我不救她,她可能熬不过这个春节呀!”听着丈夫的愤怒与咆哮,她尽量压低嗓音,害怕楠楠听到产生想法。丈夫没容她说完就挂了电话。

  张颖安静下来后,与北京地坛医院取得联系,安排紧急抢救楠楠。这是张颖第一次跟艾滋病人这么近距离接触,她既要安慰心灵遭受重创的楠楠,还得不时表现出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姿态。张颖一边给楠楠喂牛奶一边给她讲述北京的长城与故宫。楠楠似乎忘记了病痛,清澈的双眸充满了期待。

  在医院里,楠楠上厕所要扶着她,吃住还在一块儿。张颖既紧张又害怕,每次双手接触过孩子后,紧张得头皮发麻,她迅速偷偷跑到厕所洗手,擦掉好几张纸。 "

看了上面的连接我的感悟是:我们更需要的爱心行动而不是抱怨,哪怕只是点点滴滴。

[ 本帖最后由 xlhljp 于 06-11-15 22: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06-11-16 20:23:13 | 只看该作者

三种境界

一、不安常在
不安心即安心 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
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 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不安常在 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二、坦诚
坦诚 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纯真的心 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三、无所住心
无 最近这一阶段,主要感到能够带走的体验就是个“无”字。50天的休养─不想叫作什么治疗─所获得的,也就是这个“无”字。今后,我还有可能出现迷惑的情况。但是,唯独在这个“无”字上,再也没有什么迷惑了。
心随万境变,变化之处实幽玄 意思是:人的心境随着境遇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说:这种现象实在是玄妙。在森田疗法中它赋予的含义是“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容易变化;情绪恶劣时不要悲观,情况顺利时也不要高枕无忧,要着眼于行动努力去干。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06-11-16 20:27:4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的准则
情绪为准则 是指注意情绪的生活态度。情绪本来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种看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是神经质患者所共有的。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当患者认为自己有病,并对症状感到精神负担时,医生就告诉患者:“这不是症状,只是一种情绪”,能体现你的价值的是—行动和达到的效果。
目的为准则 指不受情绪影响,注重于实现自己目的的生活态度。譬如外出去买竹子回来,当时的心情如何无关紧要,只要把竹子买回来,也就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买来竹子,心情好与不好都是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森田努力创造一种办法,让患者尽量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
行动为准则 惟有行动和这种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即使想法有多么高尚,若是偷窃他人的东西,那就是盗窃;反之,即使多少想过坏事,若肯帮助别人,就会被看成好人。舆论的评价就是如此。这就是“与其想,不如做”。从这个意义省,森田对情绪要求即来之则安之,要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称作行动为准则。
天天是好日 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06-11-16 20:28:37 | 只看该作者

为所当为

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只是思考什么也不会产生,要行动,要不断做出成绩,要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
要不断干点什么 正如先生所说的“要不断干点什么”这句话,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某种什么精神劳动,或注意些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而必须让手足不断地活动。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突发的事变,都可以间不容发地立即转换并指向新的事物。
去掉预先的考虑 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
不需要什么勇气 患者说“已经决定我自一月份开始必须到学校去上班,可是真不知道我是否有了去学校的勇气”。森田说“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 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外表自然,内心健康 意思是说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睬,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06-11-16 20:29: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森田理论

顺应自然
自然 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奇怪的观点。大自然确实永远是纯真的美丽的。动物界的现象也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自然,物价昂贵也是一种自然,为什么只把干枯的贝壳、远远眺望到的山与大海等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东西看作自然呢。不但不断冲刷岩壁,反复流动着的波涛属于大自然,不论宏观的或微观的,在观察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时,看到的那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们,也是自然。
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即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
不要努力 贵函有所谓“努力把痛苦当作痛苦来接受”的说法,倘真这样努力,就又使痛苦成为双重了。实际上即使不努力,痛苦终究还是痛苦。所以,想特意设法取消痛苦这是多余的。降临在身的灾难,涌现心头的痛苦,除了承认事实、听之任之,别无它法。就像禅家所说“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那样,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若再专心致志的祈求听其自然,或用上力气去灭却心头杂念的话,那就已经既不能顺应自然,也不能灭却心头杂念了。
不必刻意安排 我们只要能照朴素的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不必害怕心身的消耗或毙命。因为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象安全阀那样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死按那些机械的理论去休息或休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调剂急缓,自然进行工作上的变化,通过它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随机应变 “人是思维的芦苇。”这是我们人类心里活动的一种事实。人是一种必须思维的动物,这是人自身的一种本性。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因为认为不思考不行,便不断努力对自己和自己的心思进行鞭策,这样的做法,就像企图拿手来推动电机,帮助电机加快速度那样,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劳而无功是它的必然结果。人们如果都能适应各自现实的境遇,听其自然地与之相碰撞、相接触顺应其时态随机应变,就会发挥出火花迸发似地思维功能的作用。如果企图硬性地勉强去思考,就像把炉膛里塞满劈材那样,只是一味冒烟却烧不出火焰。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06-11-17 20:23:05 | 只看该作者
周一准备出差一周,感谢森田,感谢施旺红教授。

让我明白了“不安常在”“为所当为”
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 !

焦虑恐怖还有森田伴我同行,呵呵行李很多,物质极大丰富吗,幸福!

[ 本帖最后由 xlhljp 于 06-11-24 21: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06-11-17 20:30:22 | 只看该作者
方便的时候欢迎来西安,专门参加一次我的森田集团疗法! 祝愿旅途快乐!
羡慕呀, 我最近连续两个月,连周末都要上课! 充实又疲劳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06-11-17 21:5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iwanghong 于 06-11-17 20:30 发表
方便的时候欢迎来西安,专门参加一次我的森田集团疗法! 祝愿旅途快乐!
羡慕呀, 我最近连续两个月,连周末都要上课! 充实又疲劳呀!


谢谢您的邀请,有机会一定,您将注定是我生命中的浓墨重彩。

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您春风化雨的森田疗法。
然法度有缘人,好一个“缘”子阿。还是顺其自然吧。
向您学习,努力实践森田,实现自我。
下面我写了个帖子,想让大家有效的利用网上资源。也许我心太急了。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18035-1-1.html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06-11-21 17:08:38 | 只看该作者
4年来第一次出差,10小时火车到青岛,乘轮船到黄岛,真高兴啊!
于青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06-11-21 18:00:10 | 只看该作者
真为你高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06-11-22 07:09:26 | 只看该作者
森田理论目前只读施旺红教授的《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其他的忙于补充相关知识的文章。
实践方面不停的想向外跑,另外与网友交流。
而交流中意识到只有有共同的背景知识,交流的效果才有明显变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