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芬 雪洞
本帖最后由 xlhljp 于 10-11-4 20:45 编辑
你难道还在追寻娑婆世界的快乐吗?
我在旅经纽约的饭店中,初阅《雪洞──丹津、葩默悟道历程》这一本书。国际大都会的璀璨繁华包围着这个幽邃的阅读,在我心里,形成震撼的内外反差,全书读至三分之二处,我感动至极,泪流满面。
《雪洞》是英籍作家维琪、麦肯基(Vicke Mackenzie)的作品,她书写葩默(Tenzin Palmo)这位西方女性,在上师坎初仁波切的教导下,独自於喜马拉雅山的覆雪洞穴中,寻求开悟的修练历程。
高海拔一万三千两百尺,低气温零下三十五度,极目无人闭关十二年,只有白雪、山脉、风声。广大的宁静,环抱着一个进入深邃冥思的心灵。葩默的雪洞意象,跃然纸上,也闪耀在我内心,隐隐连结着我生命深处长久以来的召唤。
我多次旅行尼泊尔、西藏,在尼泊尔山巅亲睹修行者闭关於小小的屋居里,一个榻榻米大的方寸之地,就是二十四小时处身的空间,在其中打坐、冥想,进入深沈的内在世界。每日饮食由人从小门送进,只有中午短暂地踏出户外,在阳光下。
这样的日子,一般人过上三天都难以忍受,修行者必须经历三年,我对他们的佩服,无法言喻。
所以我曾经想像,如果有一个宁谧的修行环境,而我可以暂离一切外在的接触,闭关三个月,清理心上的垃圾思想,打开身上的种种缚结,那么,我的性情、心地、思维,应该会有一些进境。
洞穴中的哲思
但我的生活现实无法做到,「闭关」成为我心中幽微闪烁的光。读到《雪洞》,这个光,洞然明亮。
书中有一段叙述,让我真切看到葩默在修行中的心念转变──有一年春天,冬雪开始融化,她的雪洞接着开始淹大水。她说,「墙壁与地面越来越湿,为了某些原因,我的身体也不大舒服。我想着,『天啊!人们对洞穴的看法一点也没错。』我开始觉得非常沮丧。」
突然间,佛陀教导的四圣谛的第一义谛袭上她的心头,这是她开始学佛就接触的教导,然而此刻,这项教导似乎携带着更新的力量。她说,「我想着,『你难道还在追寻娑婆世界的快乐吗?』我的意念一下子就转变了。没有错,娑婆世界的本质是苦,苦是生命中根本的不满足状态。外面是在下雪,我也在生病,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这就是娑婆世界的本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事情转好,很好;如果事情没有转好,也很好。两者没有什么差别。虽然这只是很基本的道理,当时,真正是我的一个突破。从此,我对外在的环境再也不在乎了。因此,洞穴对我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因为它不太完美。」
人生处处是道场
洞穴对葩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那么我想,公寓也可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市场也可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车站、人群、图书馆……,一切可以进入内心空间的探测、得到启悟的地方,伟大的教育就存在着。
我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闭关,直心是道场,红尘之中可修行,我又何需执着於在某一个宁静之地,在某一段无扰之时,不言不动,足不出户,才算是在修行呢?所以,我每天给自己一小段冥思时光,视之如进入心灵高峰上的雪洞,在其间潜思、默会。
心灵的思考,安静中的智慧,并不是言语文字所可以完全道尽,所以我在演讲中一再强调每日静思的重要,给自己有机会洗涤心灵尘埃,内在的通风管才会越来越乾净,思维清晰,了了分明。
我非常喜爱书中对闭关的看法,「人为何要闭关?人进入闭关,目的是认识自己的真面目,并且了解事情的真相。当人开始了解自己,就可以真正了解他人,因为所有人类都是彼此相连的。当人仍然陷於自己情感牵绊的混乱中,他很难了解别人,因为,我们永远依照自己的标准来解读他人。因此,当你遇见闭关多次的隐士,譬如经过了二十五年的闭关,他们并不使人感觉冰冷又遥远。相反地,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他们对你的爱完全没有批判性,因为这份爱并不是根据着你的身分或是地位,与你如何对待他们也毫不相关。这是一种完全公平无私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