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楼上这位仁兄的提醒。
我昨晚想了很久,原因可能有几个,我不知道到底哪个重要一点:
初三以前我的生活都是很美好的,一切变化从初三开始的,可能一些事情忘了,但是我尽量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来,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1,我小时候有些自卑,总觉得自己被别人忽视了,所以我靠成绩来显示我的重要性,所以我读书很努力,成绩很好,这让我很有自尊,小时候看了雷锋的故事,觉得他是我的榜样,觉得这个社会很美好,所以我要好好读书,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每天生活都很美好,我把同学当作我的兄弟姐妹,每天都很想去学校,很想跟他们在一起,每当周末的时候我就为有两天不能跟这些同学在一起学习而感到遗憾。
2,上了初三以后,总是听一位我很尊重的老师批评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所以觉得我以前很幼稚,为了社会而读书的想法太幼稚了,所以只是觉得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考个好高中,将来找个工作,然后生活。但是想到这样的将来,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读书是为了自己,于是我每天都拼命读书,整天两点一线,什么兴趣都放弃了,好像从那个时候自己开始感到麻木的,不知是否因为自己生活太单调的缘故。
去教室的时候不把那些同学当作兄弟姐妹了,当作对手,我很担心他们赶超过我。
3,前面说了我以前被人忽视,所以我很想有人能重视我,虽然成绩好,但是这还是无法弥补我对其它方面取得认同的渴望,所以初三时我跟一位比较幽默的同学同桌,我学他拼命地说笑,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同时他跟我的那位老师一样,也是一个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对谁好像都看不顺眼,都想挑一两个缺点出来,我以前挺羡慕他的,因为他口才不错,很受欢迎,所以我不知不觉地把他吹毛求疵的毛病也学来了,对待别人不再宽容了。
第二点跟第三点发生在初三开始后两个月左右,
4,初三第一次大考时我考砸了,于是决定下次继续努力,一定要挽回“面子”,结果下一次考的时候自己很紧张,发挥更差,于是觉得自己的将来没什么希望了,整天悲观叹气,但以前看过一些书,书上说人悲观的时候会更加失败。所以我又对自己说不能悲观不能悲观,于是极力避免自己去想这些问题。
看到自己变成这样子,自己难以置信,以前那个阳光的自己不知哪去了,如果初三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同学那该多好,我的生活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所以当时自己很难接受现实,觉得像做梦一般,也许醒过来就没事了,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这是现实。
第四点发生在初三学期末那段时间。
现在,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想该明白的道理都明白了,我觉得做人还是要像以前那样,那种纯真,那种对世间万物的热爱才是真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根本,那种活法才是真正的生活,可能那种生活态度很幼稚,但是如果结合一些更实际的方法,我相信是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的。但是自己的内心好像都没有怎么真正地去接受过这些道理,心里还是无法对这个世界热爱起来,也许我的思维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惯性了,转不过弯来。
各位,能不能帮帮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