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从哪里来1 发表于 12-1-13 18:51:42

需要别人的关爱 发表于 12-1-14 13:00:16

嗯 谢谢。
没看医生之前,我以为自己是个和别人不同的“怪胎”,
别人没办法明白我是怎么回事,我对他人也不感兴趣。仿佛和现实世界是隔绝的。
后来,在医院看到很多求医的病友,有着和我相同的焦虑不安,以及我没 ...
小F 发表于 12-1-13 17:15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恩,艰难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

小F 发表于 12-1-19 18:43:54

记得第一次和医生面对时,都不知道说什么,连头都不敢抬,为了掩饰慌张,把挂号单拿在手里反复对折。。

这周和心理医生聊天时,说到我小时候的成长和与父母的关系,说着说着我就开始眼角湿润。。。
忽然发现自己是可以向陌生人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多向人诉说,寻求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小F 发表于 12-1-28 18:34:01

以前一到逢年过节我就郁闷。
那些电视里制造的欢乐很虚假,也和我无关。吃饺子贴春联到底有什么意思呢?过不过年又如何?
现在体会到,当时的自己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其实已经是在生病状态中了,而并非我生来性格如此。

今年过年,与往年所做的事没什么不同,但心情已是大不一样。

小F 发表于 12-2-4 17:14:39

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美国女作家 苏姗 俄兹

希望每一件事情都完美,当不完美的时候就懊恼不已,恨不得人生能重来一遍。
希望自己能活的有意义,可在对生命的感慨矛盾中,青春已悄然溜走。
人生无法重来,发生的就发生了。好的坏的都让它们过去吧。
每一刻,每一妙,做自己该做的就好。

a5415246 发表于 12-2-6 00:07:38

习惯成自然lz加油

小F 发表于 12-2-20 17:42:37

符合逻辑的事情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定别人是那样想的,但其实别人却没有那样想”。

很多的压力与挫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活在自己构想出的世界里,那不是真实的人生。

小F 发表于 12-2-20 17:48:26

据调查,多数时候我们在别人眼里的评价其实都比自我评价要高很多。
是我们内心要求凡事完美的那个水平线设得太高了。

小F 发表于 12-2-24 21:18:51

做一些事情,哪怕是给花浇水,或是到公园走走。
逃避后退让我们与这个世界离得越来越远。
只停留在内心,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呢?

小F 发表于 12-2-24 21:26:22

终于练熟了肚皮舞的基础动作,
从网上买了散件,自己组装了电脑,
英语学习有进步,可以读懂一些简易读物了,
感受到压力时,会调节与放松了。{QQ0}

mnd2008 发表于 12-2-25 21:24:20

29# 需要别人的关爱
每天分析记录是好习惯,就像一般人写日记一样 ,不但能把压力宣泄出去,而且是个很好的总结 。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每一个阶段回头看一看,前面记的东西就不适宜现在了,说明你又进步了 。我有种感觉,一天不写都找不到北,到现在都坚持,没办法,对痛苦的逃避行为

mnd2008 发表于 12-2-25 21:32:41

30# 小F
有个美国好莱坞金球奖提名电影叫《社交网络》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心理学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
【临床表现】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2010年)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大名鼎鼎的社交网站Facebook在全球拥有数不清的拥趸,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更是个26岁就成了亿万富翁的牛人。大卫-林奇的新片《社交网络》正围绕着直指Facebook原罪的两场官司,在听证会和凌乱的过去间跳跃闪回,叙述了马克的发迹史,讲述了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大男生如何成为网络社交教主,并且众叛亲离的故事。
  这部讲述技术宅男(时髦一点的称呼,叫极客)的传奇故事,在我们这些非极客的普通观众看来,其实就是一个试图证明“俺们宅男也有璀璨春天”的电影。片中男主角马克,对如何与人正常交往完全一窍不通,拥有上亿粉丝却没有了朋友。虽然他是个年轻有为的亿万富翁,但是心中有个妞不敢泡、身边全是妞却不能泡,但这样的人生,怎么能说不是悲剧呢?

mnd2008 发表于 12-2-25 21:33:58

33# 小F
支持

mnd2008 发表于 12-2-25 21:35:56

35# 小F
我们只做“一般”的人生打算来要求自己,而不是以“完美”要求自己,当你时时与人比较的时候,已经离抑郁不远了

mnd2008 发表于 12-2-25 21:43:44

37# 小F
你们的前提不同,推理过程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

致意礼节:点头礼注目礼(原来注目也是行礼,不是侵犯) 举手礼握手

礼鞠躬礼故障礼等。点头也是一种致意方式,是礼节 ,你当自己注目是非礼,还要想着:谁怕谁啊 ,把自己的正当行为当做恶狠狠的盯人,就会别扭 。

我们的观念中有态度的错误的东西,所以,需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改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记录我的一点小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