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4 14:37:47

似乎几乎宿舍的每一个人都在看我的笑话。

            我才知道自己把这个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的太简单了。

      我不想再倾诉我的无奈。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4 14:40:02

想请假。又怕父亲不答应。如果真是那样,整个家便布满了愁苦。我该怎麽办???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4 14:46:49

小童,你要坚强

   除了你自己,谁也帮不了你。

      想起一个词, 破釜沉舟

eutgoeru 发表于 07-11-4 17:19:28

原帖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2007/11/4 11:39 发表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会吗???真的会吗???因为我心里是未知数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
会的:loveliness:

eutgoeru 发表于 07-11-4 17:21:55

回复 #48 宛小童的十二月 的帖子

持之以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0 13:12:03

我的笑容很假吗???

是的。让它假吧!!!我越是不开心越想笑!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2:37:32

现在我愿意卧薪尝胆。

   等待的是一昭让所有曾经看低我的人后悔。

            我的泪,耻辱都不是白流,白受的。否则,就太轻贱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7-11-13 12:38 编辑 ]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3:14:41

一直很想读一些关于人格方面的书。

      好久没有读书了。其实我读的书是如此之少。

          把《生命的重建》摘一些过来吧。我喜欢看彩色的字。

                     第二章 你有什么问题            

  每当我问人:“你有什么问题?”很可能,他回这样回答我:“我年纪老了,身体有问
题,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痛得我一刻都不得安乐,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清楚,样
样机能都在衰退。”不错,这些问题的确很普遍,我很同情。

    也有人回这样说:“我和别人的关系,总搞不好。他们对我诸多要求,却从不给我支
持。他们批评我、诋毁我,一点都没有爱心。他们凡事都针对我,不理会我的困难,甚至从
来都不给我解释的机会。

    ”是的,这些问题,的确成问题,我很同意。又有人这样回答我:“我没有钱,所赚的
钱又少,不够用,要付出去的,总比辛苦收入的更多,令我收支不能平衡;仅仅金钱这方
面,已使我很仿徨。”的确,时常入不敷出,真的很成问题。

    还有人这样说:“我从来都没有机会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应该
做什么?我没有能力使人家高兴,而且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所有的需要和欲望都不能够实
现。没有人关怀我,帮助我能过得较好的生活,我太没有用,几乎做什么事情都做得不对。
又时常把应该去做的事情,拖延不做。”申述这类问题的人,我真见过不少。

    到我诊所来的病人,各有各的问题,所有他们的问题,大概和以上的几项问题差不多:
或是身体有病痛,或是与人难相处,再不就是缺少金钱,精神苦闷……,有些甚至几项问题
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并不是一个人只占一项那么简单。

    病人们知道自己有问题,却不知道他们的问题,都来自他们的思想,是因为思想不正
确,才产生那些问题的。我常常问这些病人:“你生活得好不好?”“你的身体怎么样?”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的钱够不够用?”

    “有关你的爱情方面,是怎么样的?”

    “你曾和多个爱人分手吗?我可以知道你每次分手的原因吗?”

    “请简简单单对我说一说你在孩童时的生活环境。”

    当我的病人回答我以上这些问题时,我留心听看他们用什么语气来做答,和他们的身体
姿势怎么样、面部表情怎么样。

    因为思想和语言会制造每一个人的将来,所以我对他们的所思所讲十分注意。而每当我
仔细聆听他们所说的话后,我总可以知道他们究竟存在有什么问题。“欲知心中事,且听口
中言”,我们每个人所说出来的话,分明这样却说成那样,用的语气又不对称,很多事都和
他们的经历不符合,那么我就可以确定:他们如果不是在说谎,就是和特们自己的生活,断
了联系。

    我也会给我的病人一人一本小册子和一枝笔,人他们在纸上写出五句到六句句子,说说
他们应该怎么样。有些人觉得这样写很困难,有些人则写得不愿停手。

    然后,我请他们把已经写下的句子读给我听。当他们读出“我应该怎么怎么”时,我会
立刻问:“为什么你觉得应该这样?”“我母亲说我应该这样。”“我怕不这样做不好。”

    “因为我要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要这样做嘛!”

    “因为我太懒,高矮肥瘦都不合标准,太蠢、太丑、太没有用。”

    我从他们的这些回答中,能知道他们的概念模式,究竟错在那里。他们读,我只静听,
不加批评。直到他们读完六句应该怎么怎么后,我才跟他们谈话,讨论“应该”这两个字。

    我认为“应该”这两个字,是文字中非常有害的两个字。当我们用“应该”这两个字
时,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自己“错了”;我们的过去“错了”,将来也“会错”。

    我们真的不需要这样说自己“错”。我们原来就可以有多种选择,不是一定要怎样。如
果我能,我真想把“应该”这两个字永远取消,把它变成“可以”两个字。“可以”这两个
字,表示我们有选择的余地,也表示我们从来都没有那种所谓的“错”。

    我叫我的病人作出改变,把“应该”两个字从纸上画掉,改写成“可以”这两个字,并
且请他们照这样读出:“我希望我可以怎样怎样……。”这么一来,很多黑暗都立刻变成光
明了。当他们每读完一句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怎么样时,我便问他们:“那你为什么不这样
呢?”他们的回答,和以前显然不同:“因为我不要。”

    “我想我会很害怕。”“我不知道怎样去做。”“我想我的能力不够。”

    这些回答,都已删除了“错”的涵义。

    很多很多的病人,多年来都在不必要的严责自己,批评自己没有做某一件事;其实在他
们的内心里,根本没有要做的,一点不合自己的旨趣。如果他们明白自己不必一定要由他人
摆布,那他们就可以把那样没有做好的事抛开不理,不必耿耿于怀,洒脱得痛痛快快。

    有些家长认为他们的儿女应该成为一个医生或者律师,就要儿女照着他们的意志去做。
如果他们的儿女对学医或者做律师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么学不好、做不好,就情有可原,大
可不必对父母抱歉,更不必因此责备自己。

    可以被痛快抛掉的自责,大家不妨立刻抛掉,不必等待日后。

    自从我和我的病人研究取消用“应该”两个字以后,我的病人们就开始重新检讨他们的
生命,同时发觉有很多他们一向希望能做好的事,其实并不是真出于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只
是为了要讨好他人的缘故,那是很愚蠢的。当他们这样一觉悟以后,那些因为心理负担而引
出来的疾病,便很快就有了转机,因为他们不再为了讨好他人,去做一些自己不需要做的
事,而且把达不到理想,当做是“自己的错误”,加苦于自己;如此,一切压力就此消失,
新的生命从此开始。

    我向他们讲解我的哲理,我相信生命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送出去的任何东西,转眼之
间,将以另一形式重回。佛的正知正见,引导我们的正确思想、正确行为,使我们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得到一切应有的果报。

    当然,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只会从成年人的启迪中,去学得怎样感受生命,
怎样感受自己,怎样产生信念。但是,不论我们小时候学到的是什么,在我们长大成人以
后,就不一定要把那些信念,重复放置在自己的生命之中。要知道,我们所有的过去都已一
混而过,真正对我们有用的,是在“当下”。

    我们要向佛学习改变自己,而且要由“当下”开始改变!喜爱自己不论我的病人有着多
大的问题,我都以同样的方法帮助他们,这方法就是教他们“喜爱自己”。

    爱是最奇妙的、最有效的医疗力量,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喜爱自己,生命一
定回充满奇迹。

    怎样才算是真正喜爱自己?真正喜爱自己,要离开虚荣、摆脱自大,因为虚荣和自大与
喜爱自己之道正好相反。虚荣和自大其实只是一种恐惧,而喜爱自己乃是要我们对自己有极
大的尊重心,以及对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意、身体有深深的感激之意。

    我认为“爱”是在内心中对自己、对人、对生命的热忱赏识,同时也赏识其他很多不同
的东西。以我自己来说,使我非常热爱的有:生命的种种历程能生活在世上的欢欣我所见到
的美另一个人知识心意的奇妙我们的身体动物鸟雀鱼所有的植物宇宙的伟大和奥秘佛的支持
与鼓励朋友们,请问你还可以在这些项目上,加多其他一些什么吗?

    现在,让我们来研究研究有关自己怎样不喜爱自己的一切:我们经常责备和批评自己。

    我们用不当的食物、烈酒、毒品来糟蹋自己的身体。我们坚信自己不被他人所爱。

    我们甚至害怕升职。我们使我们的身体产生疾病和痛苦。

对我们有益的事情,拖延不做。我们在混乱和没有规律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欠人金钱。

    我们接近不爱护我们的人。请试想一想,你有无如此的不喜爱你自己?

    记得有一位我的病人,她是配戴隐形眼镜的。有一天,我和她一起发现了她童年的恐
惧,那恐惧对她后来的日子影响很大,而她却浑然不知。经我向她讲解开导后,第二天她便
感到戴着的隐形眼镜不舒适。她把它们除了下来,结果发觉,自己的视力竟然比戴眼镜时更
好,根本没有再戴眼镜的需要。

    但即使如此,她还是对自己的眼睛毫无信心。一整天,她都在对自己说:“我不相信,
我真不相信,我真不相信,我完全无法相信。”她这样想了一整天以后,第二天她又把眼睛
戴上了,觉得自己一定要戴眼睛,戴了眼睛才感到安全。她的这种表现,可以证明人在对别
人没有信心的时候,竟会对自己都不信任,一双眼睛明明正常了,还不肯相信事实的真相。
其实,人的视力与他的身体精神都有关系,并不是只可以坏下去,不可以好起来的。

    又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也等于不喜爱自己。

    汤美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常替很多富有的人家作壁画,可是自己却毫无积蓄,而且时
常穷到连帐单都付不出。他以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替人在墙上画图,时间所费太多,导
致赚不了什么钱所致。其实谁都知道,汤美向人开出的价格太低,所以才收入不多,而那些
富有的人家,即使汤美多要些钱也不会拒绝的,甚至还会觉得墙上的图画更有价值呢!只是
汤美自己太看轻自己了,不敢多索取酬劳,以致辛苦工作都不能应付日常开支,令自己常在
贫穷中受罪。不懂得改善生活,只知道意味自苦的人,是很对不起自己的。

    又有些人,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在工作的地方,往往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以致同
事们都不爱他。

    还有些人,因为和异性有过一两次约会,以后对方就再没有约他,便以为自己有什么错
使对方不高兴,以致非常懊丧。其实,人和人在单独接触以后,容易发现双方不太合适,所
以不想再约会。这种情形非常平常,何必责怪自己?

    更有很多婚姻曾经失败的人,他们不再肯定自己的价值,把自己认为是一个永恒的失败
者,这也是不对的。婚姻的能否维持,全在夫妻双方的个性是否合适,谈不上什么胜和败,
用不着看轻自己。

    有些人连自己的身材不及模特儿的身材好看都感到难受;有些人凡事都不敢作主,怕有
差错;有些人为了息事宁人,放弃自己的原则……。

    你试想想,你是不是也常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婴儿的完美当我们还是一个小的婴孩的
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婴儿并不需要做什么事情来使自己完美,因为他们真的已
经十全十美。他们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他们有需要时,从不害怕发问和争取。他们很自
然地传达他们的感受。当一个婴孩身体不适的时候,家人一定会发现,而且几乎所有老老少
少的家人都会知道。而当他们快乐的时候,家人一定能看到,因为他们的笑容可以使整个家
都发出光亮。

    婴孩是充满着爱的。但是,假如你不爱你的婴儿,那你的婴儿就会无精打采,甚至可能
郁郁而亡。人在长大以后,才能学会怎样在没有爱的环境中生活,但婴儿却绝对办不到。婴
儿喜爱他们自己的身体,甚至连自己的粪便都不讨厌,他们有极大的喜爱自己的勇气。

    记着,我们都曾经是这样。但是,当我们开始听成年人说的话,而成年人说的话又常常
引起我们对一切恐惧时,我们就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勇气,不再像婴孩时期那样喜爱自己了。

    对镜作练习有时候,我会叫病人拿一面小镜子,望着镜子中自己的双眼,轻呼自己的名
字,同时说:"我喜爱你,我接受你。"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有不少病人却认为很
难做到,他们在对着镜子做练习的时候,都显得情绪不稳定,有些人会愤怒、有些人会哭,
有些人根本不肯做。有一次,一位病人还把镜子大力摔掉,立即离开了诊所,直到多月以
后,他才重新练习这种动作。

    对镜的练习,看来好像有些无稽,但事实上却真能帮助病人吐露心声,令我迅速了解病
人。

    当我和已做过练习的病人讨论他们的问题时,会比较容易把问题的中心发掘出来。除了
少数病人,大多数病人都害怕拿着镜子凝视自己的双眼,那是一种害怕面对现实的心理现
象。早期我也曾有过相同的经验,但后来我就可以对着镜子,毫无畏惧;有很多病人,也是
这样。

    所以,这种对镜的练习,是不可少的。问题有一个病人,非常注重她的容貌,尤其注重
她牙齿的美丽。她时常看牙医,而且看了一个又一个,看来看去,始终没有一个能使她满
意。她还去看整容医生,把鼻子也改变了,结果却认为自己比整容以前更丑,所以很懊丧。
她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容貌,而是在于她深信自己不及别人;她有这种信念,自然觉得自己
样样不对,这是她的牙医、整容师所无能为力的,并非他们的技术不高明,而是容貌根本不
是她的真正问题。

    另外有一位女士,他有口臭,臭得非常利害,谁在她的左右都会受不住,只能远远的避
开她。她很用功,一面读书一面工作,十分努力。她的目标是希望能成为一位女牧师。表面
上,她的精神修养很高,但在她的内心理,却不单要与人刻刻竞争,而且还充满妒忌和愤
怒,总以为别人要抢夺他的职位,因而表现的很难相处。她的内心中的这种错误思想,便是
造成她口臭的原因。事实上,她只是自己在恐吓自己,根本没有其他人想抢夺她的职位。她
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付别人方面,忽略了自己的饮食不当、消化不良、以及口腔牙齿的不清
洁才是令别人无法亲近她的原因,以至她更加觉得四周都是敌人,都对她不利。

    另外有一个年轻男子,才十五岁便患上了绝症。她的母亲带她来看我,因为家庭医生、
专科医生都说他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便要离开这个尘世。他的母亲非常歇斯底里,闻言更加乱
成一团,但这少年却头脑精明,他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他对我说他会听从我的指点,做
我要他做的事情,包括改变他的思想和言行。

    他的父母已经离婚,两人偶然相聚时,不是辩论、就是闹纠纷,使他生活在一个非常不
和谐的环境之中。而他,又急切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演员,可以快快得到名利,以为一定要
有名有利,人家才会接受他。他的这种念头,使他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欢欣。

    我教他喜爱自己、接受自己,授他以各种方法,他一一实行了;后来他的健康,完全恢
复正常。现在,他已长大成人,在百老会戏院表演他所饰演的角色,实现了他成为一位演员
的梦想。同时,他也能丢开名利心,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心愿,果真体验了生命的欢欣。

    过肥症是另外值得提出来讨论的一种病,它证明我们常常浪费很多时间,来对付一个不
是真正问题的问题。很多人花费很多的心思与方法来减肥,但是到后来却依然故我,并没有
任何改进。于是,他们有了更多其他的问题,而他们就将所有的一切问题都推在肥胖上,怨
恨不休。

    其实,他们的内心早已别有问题,所以才会过肥。他们真正的问题,通常都是太胆怯、
有恐惧心,需要得到特别保护。人在没有自信心、害怕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往往
就会变的十分肥胖。他们常常责骂自己,怪自己太肥胖,每吃一点东西就产生内疚心,这真
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如果他们继续这样做,就算在过二十年,仍然会一样那么肥胖,因为他
们并没有面对内在的真正问题,他们只把自己弄的更恐惧和更丧失自信。在恐惧和丧失自信
以后,他们又会体重增加,以发胖来做一切过失的掩护。

    因此,对待过胖的人,我从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肥胖上面,也不相信节食能真正帮
助他们。胖人节食往往不能持久,每次停止,肥胖依旧,所以节食全无用处。他们真正需要
的,可以说是要能做心理上的节食--把消极的思想逐一消除。

    我总对肥胖的人说:“让我们暂时把肥胖这件事情放在一边,我们先要面对另一些问
题!”

    他们时常都说无法喜爱自己,因为他们太肥胖,我向他们解释,说他们肥胖的原因完全
是因为没有喜爱自己,如果他们能够开始喜爱和接受自己的话,体重一定会减轻。道理很明
显,当一个人能喜爱自己的时候,自然就能保护自己,处处留心自己的健康,不吃过多的食
物、不做过多的睡眠,多吃蔬果、少吃肥腻,灵活思想、运动身体。而当人在精神焕发的时
候,身体机能自然旺盛,不致把脂肪囤积起来,形成过肥。一个人在憎恨自己的情况下想要
减肥成功,等于是在不愿助人的情况下,想要别人帮助一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我常常告诉我的病人——要重建生命。这本是很合理的建议,但有些病人在听到以后竟
然会发生愤怒,以为我不了解他们真正的问题。

    有一个女士非常忧郁,她对我说:“我来见你是因为有一篇论文写不出来,要你帮助,
并不是要来听你说怎样学习喜爱自己。”

    很明显的,这位女士非常自我憎恨,对自己的一切没有一样满意。她的这种自我憎恨,
以差不多渗透到她生命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她所写的论文在内。只要她继续这样自我憎恨下
去,那么她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她以在自己头上硬压上了一顶失败的帽子,把自己的耳
目都盖住了。

    我劝她别再自我憎恨,她不听,一面流泪,一面离去。一年以后,她又来见我,仍然这
样的自我憎恨,而且还带有很多新的问题,论文当然也没有写出。

    要一个人改变原本就不容易,就像我自己,也是到了四十岁以后才能做到。我相信人若
付出毅力,因缘就会聚合而得帮助;若仍自暴自弃,那么菩萨也对他没有办法。真正的问题
我时常都告诉别人,一定要喜爱自己。

    喜爱自己,第一样要记住的事,便是不要苛求自己、批评自己、责怪自己。我问一些病
人有没有批评自己,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当然我批评自己。”“我时常批评自己。”

    也有人说:“现在比以往较少批评自己。”“如果我不批评自己,我怎样可以改变
呢?”

    有一个病人说:“所有人都批评自己,对不对?”

    我对这个病人说:“我现在不是在谈所有人,我是在问你个人。你为什么批评自己?你
究竟有什么错?”

    当病人回答我的时候,我用笔把他们所说的话都记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嫌自己这样、
嫌自己那样,所嫌的一切大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高的觉得自己太高,矮的觉得自己太
矮,瘦的嫌自己太瘦,肥的嫌自己太肥,中等智力的嫌自己太蠢,不太年轻的嫌自己太老,
年轻的有恨自己太年轻,相貌平常的怨自己太丑,甚至有些根本很漂亮和英俊的,都会恨自
己不够漂亮、不够英俊。他们更会说自己做什么都太迟了,或者做得太早了,而且个个批评
自己太什么什么。总之,他们人人都喜欢用一个"太"字,而到最后,他们都会说出:“我
不够好,不及别人。”

    就是这样,我们终于谈到了问题的中心——他们批评自己,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不及别人完美,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如身体有什么不妥、与人
的关系怎样弄不好、缺钱等等,都没有这个问题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其他问
题都是有这个根本问题所产生的。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别的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人在
自暴自弃的时候,聪明的会变蠢,健康的会多病,福不至,心不灵。

    “自求多福”——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才有幸福。作一个人而竟不喜爱自己,这事
决不可以。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3:19:30

读后小感

现在,我就是坚信自己有问题,坚信自己不被他人所爱。

   一直以来,我就不接纳自己。更别提喜欢自己。

          我觉得自己有种种的缺点。没有价值。

                  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豁然了许多。:)

                  有许多语句我看了以后,像见了阳光一样。释然了许多。我标记成了橘红色。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3:33:28

假如我不幸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而又命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且无法保有其他书籍
的话;我会毫不迟疑选露意丝茜所著的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

    这本巨著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而且是由这位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写出,所以有非常
感人、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
样应付生命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露意丝茜在这本书里,写出心理
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述她自己的亲身经验,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因此,只要读到这
本书,我们便可以借鉴、学习,把我们的生命处理得既充实、又快乐。

    我的职业是帮助“爱滋病”的患者,由于需要,我认识了露意丝茜,采用了她对于医疗
疾病的种种理论和方法。

    我人每一个“爱滋病”患者听露意丝茜的演讲录音带“积极应付爱滋病”。病患们在听
了以后得到很大的帮助,有些病患每天都听一次来充实他们的信心,其中有一个病患名叫安
德鲁的,更每天睡觉前要听一次,早上起床后又听一次。

    我观察每一个病人,见到他们都因为听了露意丝茜的录音带而变得和平与充满爱心,因
此我对露意丝茜愈加敬佩。她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非常真诚地用她自己的亲身经验,
有效地使需要帮助的病患者,得到莫大的帮助。她可以说是一位现世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
萨。

    我很荣幸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和为她写这一篇序。我衷心希望大家把这本书中所教导
的,都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本书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十分有价值
的!

    自序我曾经写过一本小书,书名是《医疗自己的身体》,概述心理如何造成疾病,很得
医学界的好评。这以后我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大家一致地希望我能有一本更详尽的这类著
述。

    济世度众──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

    我很希望大家能够以我的亲身经验,跟我学习用自己的积极力量,来应付生命中的种种
波浪。只要你肯照著这本书里所说的去实行,就准定会改变你的坏习惯,转向积极的一面,
顺利前进。

    我提议大家先把全书读一遍,然后慢慢地再读第二遍。当你读到第二遍的时候,你一定
要小心地留意内容,小心地去理解它。如果方便,最好能够和一个朋友或家人,大家一起来
学习书里的课程,互相勉励。

    由于书里每一节都写出关于生命的某一个问题,给你的生命一积极的力量,所以你们应
该多花一两天的时间来熟读每一节,然后依著它的教导,一一实行。

    希望你们像信赖佛陀一样的信赖这本书。

    现在本书结尾忠实地叙述了我的一段自传──《我的故事》。各位在读了以后便可以知
道,无论我们的往事如何不如意,我们都有能力完全把生命扭转过来,使生命充满正气和快
乐。

    请你们一定要细读这一本书,佛菩萨将会庇佑你们。我的心意是和你们一致的!

    我的哲理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

    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

    每一个人都因为自我憎恨和内疚,产生出很多痛苦。

    很多人都认定自己“不够好”,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念头,念头是可以改变的。

    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评和内疚。如果把憎恨溶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

    如果我们真正地爱护自己,我们的生命便有成就。

    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我们一定要开始学习爱护自己。

    我们“当下”就应该接受自己,对自己满意;这样,我们便走向了积极的一面。

    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也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好的世界上,一切都很完美,只是生命却在不断地转变。

    我们可以说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也还没有完结;一切都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经
验。生命永不停滞,每一刻都新鲜。

    我们和佛的力量是一体的,这力量使我们能够从心所欲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心意可以创
造各式各样的事业。生命里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可以脱离陈旧的一切,让我们就在
“当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吧!在佛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4:00:15

小感

我渴望着完美的世界。友爱,美好。但这不现实。可如果一个人的心里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纯

净,高尚。我仍然为这个人,世界上有这样的人而欣喜。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3 14:13:03

一个自杀未遂的朋友¥%—……

他的空间里面放着他自杀前鲜血淋漓,让人毛骨悚然的手。还有他自杀用的刀。

                           
         

      
             我内心一阵翻滚。很想落泪。

                  朋友,为了你,我也要好起来。真的下决心要好起来。用尽各种方法。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4 12:57:06

继续

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         
    智慧的闸门随时开启着。
    生命非常简单,我们所贡献出去的,转眼间就会把它们都收回来。<br />

    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
和愉快,都完全有自己所造成。我们所思所想的“因”,就是在创造将来的“果”。别忽略
我们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那些我们所思所想,所说所做的,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

    我们决不可以把自己制造出来的事情,将责任推给他人,埋怨他人;我们应该知道──
如果有错,错在我们自己。我们的心意不可能被他人,他物,或任何力量所支配,我们应该
听从佛陀慈悲的训示,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和平、公证、友爱。人们常常讲以下的两句话,你
不妨想想,那一句话是你自己也常说的?这两句话是:“所有的人,对我都别有用心,不怀
好意。”“所有的人,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

    别轻视着两句不同句子的力量,它们往往会为你制造出不同的环境来;你自己一贯所相
信的,都会变成事实。
    我相信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左右指引我们,实现我们所思所想所相信的正道。同时,我们
的潜意识也常常在接受我们意识所相信的一切。既然我们所相信的总会变成现实,那么我们
当然应该选“所有的人,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行为准则;而不应该选“所有的人,对
我都别有用心,不怀好意”来指导自己的行止。

    佛菩萨有无边的力量,永远都不会舍弃我们。佛菩萨慈航普度,我们只要依教奉行,就
能解脱自在,随心所愿。

    如果你坚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没有人爱你,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真变成孤苦和没有
人爱──因为你自己躲在阴暗处,太阳自然照不到你。人唯有先能自助,然后佛才能助你。

    快快放弃所有消极的意念,把自己改变。如果你始终相信四处都是爱──你爱人们,人
们也爱你;我相信只要你坚决地这样想,过一段日子,这思想就一定会变成事实──你将得
到充满爱心的人,进入你的世界,而那些已经在你生命圈子里的人们,更会对你充满爱意;
而你,也会很容易对人们表示你的饿爱心。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有错误愚蠢的信念,对生命有顽强的执着。

    我不想指责任何人,因为确实大家都已尽力了。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将可以活得
更好,和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力,那么为什么不把自己改变一下,是自己做得更好更完美呢?
很多人把自己的现况看得一文不值,这又何必?既然我们有了这本书,就证明我们都有必要
改变自己了。所以,请把那些愚蠢的意念全部抛掉把!<br />

    早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受到在我们身边的所有成年人的影响,这影响和我们的
生命有着很大的关系。那时,我们依靠成年人,从他们那里学习怎样看自己,怎样看世界。
假使和你一起生活的成年人非常不快乐,常常恐惧、内疚、愤怒的话,你便会不知不觉地学
到很多这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失去自由。

    失去自信的孩子常常这样想:“我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这完全是我的错”、“我
愤怒,我是一个坏人。”即使在我们慢慢地长大成人以后,也还会不自觉地重复小时候所受
的影响,一时不能摆脱。

    我们并不是有意要这样,也不是故意要是非不分,这只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牢不可破
的“家”,不知不觉就重复了小时侯的习性,而无法挣脱那时候的种种经历。

    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现在已经不再是童年了,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
仍然向对待我们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一样。同时,我们对待自己也往往还象早年我们的家长对
待我们那般,既会责备,也会爱护,态度就像家长一模一样。我们可能时时都愤愤地对自己
说:“你做什么都做得不对!”“这完全是你的错!”也可能时时都柔和地对自己说:“你
做得很好呀!”“我真爱你!”这种种情形十分普遍,任何人都不必责怪自己的家长什么,
因为我们的家长也曾是同样的受害者,他们不可能以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教导我们。

    有些母亲和父亲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爱护自己,所以,他们便不会教导他们的子女怎样
爱护自己。他们只是尽全力,把他们在孩童时候学到的东西,依样画葫芦地教导给他们的孩
子。

    要了解我们的父母并不难,只要听听他们讲述孩童时代的经历,你便不难知道他们的恐
惧和保守是从那里来的了。当然,这要我们能用十分慈悲的情怀,方能领悟的。

    我相信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前世便已经注定。我们每一个人,注定要在某一个地点、
某一个时间,出生在这个地球上,做某一对夫妇的儿女。我们来到世上是因为我们有许多原
因要来到这个世上,包括我们的性别、国籍、肤色、智愚等等,都不是偶然形成的,甚至我
们的父母是好是坏、家庭环境是穷是富,也都一样,我们无法希望这已成定局的一切可以改
变,恰如自己理想的样子。

    所以,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不可以单方面的埋怨父母──埋怨他们这样、埋怨他们那
样,甚至把所有的过失,都推到他们身上,以为错都由父母引起。事实上,在我们未出生以
前,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父母,心甘情愿地要做他们子女的。

    我们每个人都与父母有缘。我们依赖父母,在做小孩的时候,一心一意地跟着父母,学
习他们的那一套信仰和制度。等到我们长大,遇上种种经历,便将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一套,
应用到生活中,不停地、重复地去实行。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根据我们以前的信念,以前的思想,以前的行为而造成。昨天,
前年,二十年前,四十年前所说的话,所有的思想,造成了我们今天的形态。但即使这样,
我们最大的力量,仍然是来自“当下”。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而重要的并不是过去,是
在“当下”。你“当下”所有的思想、所说的话,将会创造出你的将来,创造出你的明天、
下个星期,下一年……如果你中学毕业时立志要学医、依志而行,若干年后,你就是一个医
生了。我再重复一次──我们最大的力量,来自“当下”。

    你不妨去了解你自己现在所想的是什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是否希望现在的
理想,将来会成为事实,使你的生命有所改变?小心地照顾你的思想吧!同时要了解,我们
的思想,往往可以被自己所改变。不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问题的根本必然来自我们的思
想。
    有时候我们会憎恨自己,对不对?其实,这种感觉不过是一种思想,在令我们憎恨自己
罢了。道理很明显,如果我们常常想自己是一个坏人,那么这个思想就会制造出一种感受,
令我们失落在这种感受中。可是,假如我们并没有这个思想,那么便不会有那种感受了。沮
丧、无稽的思想不应该存在,应该把他改变,当它改变以后,感受自然就会大大不同。

    别让过去的事影响我们,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怎样的消极和痛苦。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非我们所能掌握,“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能把握“当下”。就能开始得到自
由!

    要怎样思想,可以由我们加以选择。虽然有时我们会习惯地把一个思想重复又重复,而
且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事实上,这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有能力选择某
些思想,也有能力拒绝某些思想。不信吗?只要想想我们有否拒绝去作一些积极的思想,就
可以明白了,那么当然也可以拒绝一些消极的思想,这是不用怀疑的。

    我认识很多人,在这些人里面,有不少人正承受着自我憎恨和内疚痛苦,是亟需改进
的。因为,这样子的生命怎么会幸福起来呢?

    很多人私下都相信自己“并不够好”。我们会这样说:“我做的事不够多”、“我没有
价值”。一个人如果时常这样想,试问又怎样会有一个充满着快乐、健康和爱的生命?如果
一个人在潜意识里拒绝自己有一个美好的生命,那他怎能去寻找一个美好的生命?当一个人
时常自怨自艾时,他的能力便减弱,而且容易处处遭遇困难。

    我认为“憎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四种最坏最坏的习
惯。这四种坏习惯,在我们身体和精神上,造成很大很大的问题。这些坏习惯来自我们喜欢
责怪他人,却从不勇于负责。如果我们承担所有的责任,那么我们就不会责怪任何人。即使
真有人值得我们批评,那也完全是我们自己把这种人引来自己身边的。我们自己的内心思想
不健康,分辨不出何者正确、何者不正确,以致招引来不好的人,做出错误的事,这有怎能
只怪别人?

    有人常常被别人批评、利用、摧残,那也是同样道理。是他的内心思想不正确,所以才
吸引那些批评他、利用他和摧残他的人前来和他一切生活。如果他能消灭这种不正确的思
想,那些可恶的人,便不会再来到他的身边,而会另找其他的人去批评、利用和摧残了。改
变思想,能使我们的行为改变,而影响未来的际遇;如果思想纯正、善良,好事自然接踵而
来。

    憎恨、批评、内疚和恐惧,引致我们的身体发生疾病。不快乐带来风湿症,长时期的憎
恨,更会带来癌症。

    很多病人来到诊所见我,诉说他们这里痛、那里痛,我一听就知道他们一定心里有很多
不快乐的事情。有些人整天都有紧张感,有些人很早便秃头,有些人患上胃溃疡,有些人无
端端脚底痛……这些疾病,以我的经验来说,只要病人能化解他们的憎恨心,病痛便能消
除,连癌症都可以化解。这说法听起来好像不太真实,但我却真有这种经验和事实。

    我们人人不但可以对往事改变态度,而且亟需改变态度。过去的造作已经成为事实,我
们无法再改变它,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对往事的态度和思想。有人以前曾经伤害过我
们,我们就此不断拿来使自己痛苦,伤害自己的身心,这是多么愚蠢啊!

    我时常向那些对别人怀有怨恨心的人说:“你现在就应该开始化解你的怨恨,因为现在
还不迟,还很容易。千万不要等到快要被医生开刀的时候,甚至在临死以前才开始,那便太
迟了。宽恕别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能够宽恕别人的过失,别人才可以宽恕你的过
失!”

    人要想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惧心,因为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很难把心中的意念集
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恐惧化解,凡事从从容容,自然能够产生力量帮助我们。如果我们
不加改变,只一味地以为自己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会再有希望;那么,即
使佛菩萨也无法和我们感应,帮助我们,我们便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反之,如果我
们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化解了所有恐惧和怨恨,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
支持力量,将使我们转败为胜,步步高升。惟有宽恕别人,才能把不快的往事化解。

    我们也要宽恕自己。

    我们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宽恕别人和宽恕自己,甚至根本不希望有宽恕,或不知道可以宽
恕。

    事实上,宽恕他人,宽恕自己,都是必须的。人谁无错?连圣人都有错,何况普通人?
宽恕就是给人机会,给自己机会,“化干戈为玉帛”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事之一,非常重要。

    在知道“宽恕”的重要后,便要能够去实行。我们可以下定决心,对一个害过我们的人
说:“我预备宽恕你,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
在。”──这就是“解怨解结”。这一句话很有份量,你不单解放了他人,也解放了自己,
不会再被怨恨所困。

    很多疾病都来自不能宽恕别人。如果你希望你的病快快好,那么当疾病来到的时候,你
便应该快快找出,在你的心里究竟有那一个人令你痛恨?当你找出后,你便应该宽恕他。

    要是你对这一个人感到很难宽恕,那就证明这一个人其实是你最需要去宽恕的。你不必
愁不知道怎样去宽恕他,只要你肯宽恕、准备宽恕,佛法自会教导你怎样去宽恕。

    一个人认识自己的痛苦容易,认识别人的痛苦较难。其实想通了就会知道,他们也已经
尽了全力,只是不自禁的做错事罢了。既然做错,他们的痛苦和需要被原谅是必然的。

    与宽恕别人同样重要的一件事是──自己应该喜爱自己。尽管我们健康不佳、缺少金
钱,或是婚姻关系不快乐,都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我们喜爱自己,种种不如意事,都会很快
过去。

    我发觉:人一旦接受自己,那么生命中的一切,自然都会流畅。只要我们真能喜爱自
己,我们的健康回好转,金钱会更多,与人的关系会改善,创造能力也会增强。当好的一切
自然来到时,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特别奋斗。喜爱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就够我们一生受用
不尽了。

    接受自己和喜爱自己,会制造出一种安全感、自信心,故此能使我们福至心灵,万事得
心应手。所以,“当下”我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改变,立刻接受和喜爱自己。一旦真做到
了,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而那些成绩,完全不是勉强的来的,而是自己自自然然发生的。

我们不应该鄙薄自己、看低自己,因为那样等于是在自己身上加锁,把自己锁在一个不
见天日的牢笼里,不能出来。要打开这把锁救自己,惟有喜爱自己、接受自己,不要对自己
妄加批评。

    多年来,我们可能一直都在苛责自己、批评自己。这样做对我们一点用处都没有,徒然
使自己傍徨无措,那又何必?当我们接受和喜爱自己时,我们的所有潜力,自然都被发挥出
来,会高明的连我们自己都惊奇。如果不信,不妨想想:是有人在一旁责骂你时,你做事做
得最好?还是有人在一旁鼓励你时,你做事做得最好呢?
    我常常觉得,在我们的无限生命中,一切都可以很完美,只要我们照着正确的指导去
做,佛的高超力量每天都在一旁帮助我们。

    我们要放下不必要的执着,以佛的知见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这样,所有我们不能解决
的问题,都会得到明确的答案,疑难自然迎刃而解。所有我们的病痛,都会得到医疗,豁然
而愈。

    智慧的力量无穷,它会显现让我们知道所有应该知道的一切,也会带来我们所有想得到
的东西,一到合适的时间,我们再没有缺乏,一切都那么美好。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7-11-14 13:31 编辑 ]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4 13:35:41

第三章 它来自哪里            

  我们已经作过讨,而且有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及别
人,因此对自己不满意,不喜爱自己。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人们如果有任何问题,都由于他
们的自怨子艾、自暴自弃而起。现在,且让我们来研究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

    我们研究怎么会从一个十全十美的婴儿,到长大成人时,反而充满难题,觉得自己没有
价值,和没有爱的呢?

    所幸大部分的人并不如此。他们很爱自己,也很爱别人,他们一天比一天有成就,而且
十分珍惜一。

    一朵玫瑰花蕾是非常美丽的,它的美丽始终一直保持,不单在花蕾盛开的时候,甚至落
下最后一片花瓣的时候也都如此。含苞未放时娇嫩可爱,花朵盛开时美艳可爱,落花片片时
凄艳可爱;它能在不停的变化中一直保持它的完美,真值得人深思。

    我们也和玫瑰花一样,随时都在变动中,应该也能随时都很完美、随时都很可爱,从婴
孩到青少年时期、从中年到老年时期,保持各阶段的完美。我们或已各自尽了自己的力量,
以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觉察力,和有限的理解力,来使我们的生命趋向美好;可是我们的知
识、觉察力和理解力都不足够,所以常出问题。但假如我们信佛,我们一定会以不同的态度
和行为来处世,达到完善的境界。清理思想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自己的过去,看一看究
竟是什么在操纵我们的信念。

    有些人认为这么清理自己的思想,过程一定会很痛苦;其实不需要害怕,在还没有清理
和收拾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看一看它们,认清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正如你希望要把屋子
收拾干净时,一定要把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先仔细的看一看一样。

    有些东西,你对它们充满爱意,会把它们擦抹一遍,甚至还用心的擦亮,使它们更加光
辉美丽。有些东西,你认为需要修理,你便会特别记着他,细想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它。还有
一些东西,你觉得它对你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你便要把它们抛弃,想看过的旧杂志、旧
报纸、用完的原子笔、残旧了的鞋袜等等,你都会习惯的把它们投入垃圾桶。

    我们的房间既然要清理,就不要拖延,因为要做的事,迟早都要做。我们清理思想也是
如此,清理时的态度也要这样。当你发觉有些旧思想应该被抛掉,你就抛掉;既不用珍惜,
也不用怨恨,像你把吃剩的饭粒,从碟子上刮去一样。

    想想,你会不会从垃圾桶里取出前天早已丢弃了的食物,再加品尝?清理思想也是一
样,你当然不会再要被弃在垃圾桶里的思想,在来指导你明天的生活。假如某一种思想和信
念早已证明对你毫无益处,那你便大可以把它们丢弃,像把垃圾到进垃圾桶里一样。没人规
定你信过一些什么便要永远信下去,绝对不可以改变;你大可破旧立新,改变一切,以簇新
的面貌得到新的收获。

    现在,我要拿我的一些病人来做例子,让大家看看他们那些不正确的信念,究竟是从哪
里来的?⊙有位病人相信他自己是:“我不够好。”

    那“我不够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从他父亲那里来的——他父亲常常说他很
蠢。他也曾希望事业成功,而且他的父亲也曾以他为荣,因为他有志气,还一次又一次的帮
助他;可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是他充满怨恨,终于他在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失
败。他的父亲一再支持他,给他一笔又一笔的钱,想使他转败为胜,但他都无法成功。原来
他在潜意识里,因为憎恨父亲常说他蠢,所以便不知不觉的用事业失败来向他的父亲报复,
使他损失金钱。

    结果,最大的失败者当然是他自己。他和他的父亲,没有能化解佛家所说的“求不的
苦”。

    ⊙又有一位女病人,也因为有错误的意念,不喜爱自己,而产生问题。

    她那错误的意念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她的父亲对她不赞许来的。

    她和她的父亲经常意见不合,她一点都不希望样样都向她父亲一样,只希望父亲能对她
加以赞许。但是,她的父亲不但不对她有任何赞许,而且还不停地批评她。

    她的身体明明无病,却各处都疼痛;她的父亲也是一样,他们相对,非常痛苦。她不明
白她和她的父亲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双方互相痛恨,不喜爱自己、不喜爱对方,因此一
切都百般不妥;她和她的父亲,没有能化解佛家所说的“怨憎会苦”。

    ⊙另有一位病人,认为生命充满危险。

    她这种意念是从哪里来的?她觉得四周都非常冷酷,别人都非常苛刻。她甚至不会欢
笑,因为每当她偶然欢笑的时候,她便会感到恐惧,以为“坏事”即将会发生。她从小便听
到父亲不断地警告她说:“不要太开心,因为当你太开心的时候,便会疏于防备一切,引致
别人乘机害你。”她听信父亲,失去欢乐,所以在她的生命中,不断发生问题。

    ⊙又有个病人的错误也是:“我不够好。”

    它从哪里来的?是因为他从小便被舍弃和忽视来的。

    他十分沉默,觉得说话很困难,常常都一言不发。有一段时期还吸毒和酗酒,所以无法
觉得自己好。原来,她的母亲在他很年幼的时候便去世了,他是由一个姑母所养大的。他的
这位姑母时常都不讲话,一旦开口必定是对他一顿训斥。

    他在寂静中长大,有时在屋中甚至一连几天都默不做声。

    后来他有了一位爱人,但他这位爱人竟也是一个非常沉默的女子,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
候常常都是彼此一言不发。他几乎一直都在饱尝佛家所说的“爱别离苦”,没有能化解这
苦。

    消极指示的练习我建议有问题的人作一个试验,那就是拿一张较大的纸,把他的父母所
说他的不是处都一一写出来。然后要他们再化大约半小时的时间,把父母给他们的消极指
示,也一起写下。

    “他们对金钱有什么意见?他们有没有说有关你身体的话?他们对爱情和人际关系,有
什么意见?他们对你的创作天才,有什么指示?他们对你说过什么消极的话?”我问他们。

    等他们写完以后,我要他们冷静的把那些写下的字句看一看,然后自己说:“原来我自
己的信念,很多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我还请他们另外再取一张纸,把很多问题再作一番更深入的研究。我请他们写下当他们
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曾经听过以下的人对他们说过些什么消极的话。那些人是:家人老
师朋友有权力的人物教会中人我要他们慢慢的,好不着急的,花一段时间来把这张纸写好。
并且注意当他们在书写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是什么样的状态。

    他们所写的这几张纸上面,都是人家对他们作的消极指示,我请他们把这些消极指示,
从他们的心中、思想中完全抹去,彻底消除它们。因为所有这些消极的指示都对他们无益,
徒然令他们以为自己很不好,毫无用处。当然,积极的指示并不包括在内。

    看见你内心中的童真如果我们把一个三岁大的小孩放在房间中央,然后几个人一起大声
地骂他,说他很蠢,说他做什么都做得不对,命令要他做那样,命令他别做那样,骂他把地
方弄脏了,或者再打他几下.这样我们会使这个小孩非常惊恐,他的可能反应或者是静静的
瑟缩在一角,或者变本加*鞯陌训胤脚?囊凰??俊*这就是打骂小孩子、不爱小孩子的结
果,也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小孩蕴藏的天分,内在的潜力。

    但是,假如我们同这个小孩和善地说话,告诉他我们怎样地爱他,怎样地关心他,怎样
地喜爱他的样貌、喜爱他的聪明、喜爱他的能干,更对他说在他学做什么事的时候是可以有
错的,无论他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会站在他的一边……这样一来,这个小孩所发挥的潜
力,一定会令我们大大的震惊!

    我们每一个成人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三岁时候的自己藏在里面。假如我们时常都对内
在的那个三岁的自己责骂,我们就会做出很多错事,或者瑟缩着什么都不敢放胆去做,是我
们的生命搞来搞去都搞不妥当。

    如果你时常批评自己,就好像你有一个朋友时常都在批评你,试问你还会不会喜欢他,
和他合作愉快?一个人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时常被人批评,这是很可惜和令人伤痛的事。
不过,这究竟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不是现在的事情。如果我们现在还这样无情的时常
批评自己,那才真叫人伤痛!

    看看我们面前自己在纸上所写下的字句吧!那里所写的,都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消极暗
示。

    想想他们和我们现在所认定自己的错处,是否吻合?是否几乎一样?

    答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童年时代所得的指示,常常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都是好小
孩,乖乖地接受“大人们”告诉我们的话,把它看成是真理、是不变的事实,因为这样,有
些人就不由得要责怪自己的父母,认定自己是永远的受害者。可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不单
徒然伤感情,而且并不能把问题解决。不可责怪你的家人如果我们只会责怪父母亲或者家中
其他人,那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还被缚在问题之中。责怪别人徒然令自己损失力量;
我们要能从问题中挣脱出来,掌握“当下”,开创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和了解一切。

    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父母或家人,只有有限度的理解、指示和觉察力,他们只能
持着这样有限的能力,来教导我们,而我们也不能改变过去。我们现在的思想,能塑造出我
们未来的一切,如果我们要想挣脱过去,得到自由,就从“当下”开始。

    我们责怪别人,其实是因为不想自己负责任,所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是很不应该
的。

    所有那些对我们有负面影响的,或者对我们采取过不良行为的家人,并不是不可以原
谅,因为他们各有他们的很多苦衷、很多恐惧,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应
付,也不知道怎样正确的去对待别人。他们只能以别人教导给他们的,在重复来教导我们。

    你有没有想过,你对你父母十岁大以前的往事知道多少?如果你现在仍然能够有机会问
问他们的话,我主张你问问他们、了解他们。当你能够知道你父母在童年时的环境状况是怎
样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后来的一切。当你了解了,你便会对他们兴起慈悲之心。

    假使你完全无法清楚知道你父母的童年境况是怎样的,那你便只能以你所知有关他们的
片断,来想象一下他们有一个怎样的童年,以明白何以会创造出像你父母这般个性的成年
人。

    你需要有些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使你身心自由。假如你不去了解同情你的父母,你便永
远不能够解放你自己。一个人如果要他们的父母都十全十美,那他就会同样的要求自己十全
十美,如此一来,一生都会极痛苦。因为十全十美属于一种苛求,而人生不应该如此苛求。

    选择我们的父母佛学告诉我们,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是有来由的,是非做
我们的父母不可的。

    他们好,是我们前生和他们有善缘;他们不好,是我们前生有了亏欠,所以受此业报。
我们既和父母有缘,他们的“弱点”,也正是我们必定要接受的;我们在接受以后,可以自
己来转化、改良。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走同一条永恒的路。我们来到人世,除了“了业”以外,还
要学习某些课程;这些课程学习以后,会帮助我们今世和下一世的进展。

    我们除了一定是我们父母的儿女以外,连我们的性别、肤色、国家,也都有定数。纵使
一切对我们来说并不如意,但这种种已经不可改变。能有好的父母,固然可以给我们作为模
范;就算他们多有不是,那也是给我们学习改善的机会。有父母才有我们,人身难得,我们
要感谢才对。至于父母的不是,我们认识了,就不该再犯;如果再犯,便是自己错,不是父
母错了——因为他们已经以他们的错误示范给你看了,也就等于教育了你。

    我们来到人世,就好像上学校一样: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医师,你要上医科学校;如果
你希望成为一个汽车修理师,你要上汽车修理学校;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律师,你要去学法
律。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又养大了你,长大以后,就要一切自己负责。

    很多失败的成人常会指责他们的父母,说他们不该生他们出来;那等于是说,他们不要
有生命、不要有责任,那是有违自然的,也极不正确。听他人说话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他人
影响,那是事实。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家中的哥哥和姊姊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是皇
帝皇后那样,至高无上,哥哥和姊姊常常使我们害怕,他们说:“你再这样,我就讲给爸妈
听,叫他们打你!”“你太小,所以不许你……。”

    “你太蠢了,我们不要再和你玩耍!”

    学校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的大。象我自己,就在小学五年级正想学舞的时
候,被一位老师说我长得太高,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舞蹈家,而我又因为年少,所以竟完全相
信了他,以至就此把我学舞的雄心抛开;等我醒悟时,我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从头开始学习
舞蹈了。

    人们应该知道,在我们上学的时候,那些成绩和分数,只是拿来表示我们在那一段时期
内得到了多少知识。但人们常在那个时候,以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自己价值的高低,这也
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我们早年都有同学和朋友,他们都和我们一般幼稚,有些同学常会取消别的同学,是这
些同学蒙受深刻持久的痛苦。

    我自己在小孩子的时候,就有过这种痛苦的经验。我的姓名因为有不大好的谐音,所以
常被同学取笑,领我无地自容,抬不起头,十分可怜。

    还有我们的邻居,也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影响。那些影响不但来自他们对我们曾说过些什
么话、作过些什么批评,同时更来自我们自己也常常顾虑到:“恐怕邻居会觉得我太……”

    我们仔细想想,只怕还有其他的权威人物,对我们的童年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当然,
有极大影响力的,还有广告、传播机构、电影、电视等等。他们每次宣传什么,都用心理战
术,是我们很难脱出诱惑,很难不听从他们。

    幸而我们现在长大了,可以超越出早年受到的一切影响了。并且还知道人人有佛性,人
人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不论我们早年听了多少消

宛小童的十二月 发表于 07-11-14 13:49:24

第三章 它来自哪里            

  我们已经作过讨,而且有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及别
人,因此对自己不满意,不喜爱自己。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人们如果有任何问题,都由于他
们的自怨子艾、自暴自弃而起。现在,且让我们来研究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

    我们研究怎么会从一个十全十美的婴儿,到长大成人时,反而充满难题,觉得自己没有
价值,和没有爱的呢?

    所幸大部分的人并不如此。他们很爱自己,也很爱别人,他们一天比一天有成就,而且
十分珍惜一。

    一朵玫瑰花蕾是非常美丽的,它的美丽始终一直保持,不单在花蕾盛开的时候,甚至落
下最后一片花瓣的时候也都如此。含苞未放时娇嫩可爱,花朵盛开时美艳可爱,落花片片时
凄艳可爱;它能在不停的变化中一直保持它的完美,真值得人深思。

我们也和玫瑰花一样,随时都在变动中,应该也能随时都很完美、随时都很可爱,从婴
孩到青少年时期、从中年到老年时期,保持各阶段的完美。我们或已各自尽了自己的力量,
以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觉察力,和有限的理解力,来使我们的生命趋向美好;可是我们的知
识、觉察力和理解力都不足够,所以常出问题。但假如我们信佛,我们一定会以不同的态度
和行为来处世,达到完善的境界。清理思想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自己的过去,看一看究
竟是什么在操纵我们的信念。

    有些人认为这么清理自己的思想,过程一定会很痛苦;其实不需要害怕,在还没有清理
和收拾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看一看它们,认清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正如你希望要把屋子
收拾干净时,一定要把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先仔细的看一看一样。

    有些东西,你对它们充满爱意,会把它们擦抹一遍,甚至还用心的擦亮,使它们更加光
辉美丽。有些东西,你认为需要修理,你便会特别记着他,细想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它。还有
一些东西,你觉得它对你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你便要把它们抛弃,想看过的旧杂志、旧
报纸、用完的原子笔、残旧了的鞋袜等等,你都会习惯的把它们投入垃圾桶。

    我们的房间既然要清理,就不要拖延,因为要做的事,迟早都要做。我们清理思想也是
如此,清理时的态度也要这样。当你发觉有些旧思想应该被抛掉,你就抛掉;既不用珍惜,
也不用怨恨,像你把吃剩的饭粒,从碟子上刮去一样。

    想想,你会不会从垃圾桶里取出前天早已丢弃了的食物,再加品尝?清理思想也是一
样,你当然不会再要被弃在垃圾桶里的思想,在来指导你明天的生活。假如某一种思想和信
念早已证明对你毫无益处,那你便大可以把它们丢弃,像把垃圾到进垃圾桶里一样。没人规
定你信过一些什么便要永远信下去,绝对不可以改变;你大可破旧立新,改变一切,以簇新
的面貌得到新的收获。

    现在,我要拿我的一些病人来做例子,让大家看看他们那些不正确的信念,究竟是从哪
里来的?⊙有位病人相信他自己是:“我不够好。”(我就相信我不够好。而且是很不好)

    那“我不够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从他父亲那里来的——他父亲常常说他很
蠢。他也曾希望事业成功,而且他的父亲也曾以他为荣,因为他有志气,还一次又一次的帮
助他;可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是他充满怨恨,终于他在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失
败。他的父亲一再支持他,给他一笔又一笔的钱,想使他转败为胜,但他都无法成功。原来
他在潜意识里,因为憎恨父亲常说他蠢,所以便不知不觉的用事业失败来向他的父亲报复,
使他损失金钱。

    结果,最大的失败者当然是他自己。他和他的父亲,没有能化解佛家所说的“求不的
苦”。

    ⊙又有一位女病人,也因为有错误的意念,不喜爱自己,而产生问题。

    她那错误的意念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她的父亲对她不赞许来的。

    她和她的父亲经常意见不合,她一点都不希望样样都向她父亲一样,只希望父亲能对她
加以赞许。但是,她的父亲不但不对她有任何赞许,而且还不停地批评她。(跟我父亲一样)

    她的身体明明无病,却各处都疼痛;她的父亲也是一样,他们相对,非常痛苦。她不明
白她和她的父亲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双方互相痛恨,不喜爱自己、不喜爱对方,因此一
切都百般不妥;她和她的父亲,没有能化解佛家所说的“怨憎会苦”。

    ⊙另有一位病人,认为生命充满危险。

    她这种意念是从哪里来的?她觉得四周都非常冷酷,别人都非常苛刻。她甚至不会欢
笑,因为每当她偶然欢笑的时候,她便会感到恐惧,以为“坏事”即将会发生。她从小便听
到父亲不断地警告她说:“不要太开心,因为当你太开心的时候,便会疏于防备一切,引致
别人乘机害你。”她听信父亲,失去欢乐,所以在她的生命中,不断发生问题。

    ⊙又有个病人的错误也是:“我不够好。”

    它从哪里来的?是因为他从小便被舍弃和忽视来的。

    他十分沉默,觉得说话很困难,常常都一言不发。有一段时期还吸毒和酗酒,所以无法
觉得自己好。原来,她的母亲在他很年幼的时候便去世了,他是由一个姑母所养大的。他的
这位姑母时常都不讲话,一旦开口必定是对他一顿训斥。

    他在寂静中长大,有时在屋中甚至一连几天都默不做声。

    后来他有了一位爱人,但他这位爱人竟也是一个非常沉默的女子,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
候常常都是彼此一言不发。他几乎一直都在饱尝佛家所说的“爱别离苦”,没有能化解这
苦。

    消极指示的练习我建议有问题的人作一个试验,那就是拿一张较大的纸,把他的父母所
说他的不是处都一一写出来。然后要他们再化大约半小时的时间,把父母给他们的消极指
示,也一起写下。

    “他们对金钱有什么意见?他们有没有说有关你身体的话?他们对爱情和人际关系,有
什么意见?他们对你的创作天才,有什么指示?他们对你说过什么消极的话?”我问他们。

    等他们写完以后,我要他们冷静的把那些写下的字句看一看,然后自己说:“原来我自
己的信念,很多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我还请他们另外再取一张纸,把很多问题再作一番更深入的研究。我请他们写下当他们
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曾经听过以下的人对他们说过些什么消极的话。那些人是:家人老
师朋友有权力的人物教会中人我要他们慢慢的,好不着急的,花一段时间来把这张纸写好。
并且注意当他们在书写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是什么样的状态。

    他们所写的这几张纸上面,都是人家对他们作的消极指示,我请他们把这些消极指示,
从他们的心中、思想中完全抹去,彻底消除它们。因为所有这些消极的指示都对他们无益,
徒然令他们以为自己很不好,毫无用处。当然,积极的指示并不包括在内。

    看见你内心中的童真如果我们把一个三岁大的小孩放在房间中央,然后几个人一起大声
地骂他,说他很蠢,说他做什么都做得不对,命令要他做那样,命令他别做那样,骂他把地
方弄脏了,或者再打他几下.这样我们会使这个小孩非常惊恐,他的可能反应或者是静静的
瑟缩在一角,或者变本加*鞯陌训胤脚?囊凰??俊*这就是打骂小孩子、不爱小孩子的结
果,也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小孩蕴藏的天分,内在的潜力。(我跟弟弟就是这样被对待的)

    但是,假如我们同这个小孩和善地说话,告诉他我们怎样地爱他,怎样地关心他,怎样
地喜爱他的样貌、喜爱他的聪明、喜爱他的能干,更对他说在他学做什么事的时候是可以有
错的,无论他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会站在他的一边……这样一来,这个小孩所发挥的潜
力,一定会令我们大大的震惊!

    我们每一个成人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三岁时候的自己藏在里面。假如我们时常都对内
在的那个三岁的自己责骂,我们就会做出很多错事,或者瑟缩着什么都不敢放胆去做,是我
们的生命搞来搞去都搞不妥当。

如果你时常批评自己,就好像你有一个朋友时常都在批评你,试问你还会不会喜欢他,
和他合作愉快?一个人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时常被人批评,这是很可惜和令人伤痛的事。
不过,这究竟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不是现在的事情。如果我们现在还这样无情的时常
批评自己,那才真叫人伤痛!

    看看我们面前自己在纸上所写下的字句吧!那里所写的,都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消极暗
示。

    想想他们和我们现在所认定自己的错处,是否吻合?是否几乎一样?

    答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童年时代所得的指示,常常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都是好小
孩,乖乖地接受“大人们”告诉我们的话,把它看成是真理、是不变的事实,因为这样,有
些人就不由得要责怪自己的父母,认定自己是永远的受害者。可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不单
徒然伤感情,而且并不能把问题解决。不可责怪你的家人如果我们只会责怪父母亲或者家中
其他人,那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还被缚在问题之中。责怪别人徒然令自己损失力量;
我们要能从问题中挣脱出来,掌握“当下”,开创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和了解一切。

    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父母或家人,只有有限度的理解、指示和觉察力,他们只能
持着这样有限的能力,来教导我们,而我们也不能改变过去。我们现在的思想,能塑造出我
们未来的一切,如果我们要想挣脱过去,得到自由,就从“当下”开始。

    我们责怪别人,其实是因为不想自己负责任,所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是很不应该
的。

    所有那些对我们有负面影响的,或者对我们采取过不良行为的家人,并不是不可以原
谅,因为他们各有他们的很多苦衷、很多恐惧,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应
付,也不知道怎样正确的去对待别人。他们只能以别人教导给他们的,在重复来教导我们。

    你有没有想过,你对你父母十岁大以前的往事知道多少?如果你现在仍然能够有机会问
问他们的话,我主张你问问他们、了解他们。当你能够知道你父母在童年时的环境状况是怎
样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后来的一切。当你了解了,你便会对他们兴起慈悲之心。

    假使你完全无法清楚知道你父母的童年境况是怎样的,那你便只能以你所知有关他们的
片断,来想象一下他们有一个怎样的童年,以明白何以会创造出像你父母这般个性的成年
人。

    你需要有些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使你身心自由。假如你不去了解同情你的父母,你便永
远不能够解放你自己。一个人如果要他们的父母都十全十美,那他就会同样的要求自己十全
十美,如此一来,一生都会极痛苦。因为十全十美属于一种苛求,而人生不应该如此苛求。

    选择我们的父母佛学告诉我们,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是有来由的,是非做
我们的父母不可的。

    他们好,是我们前生和他们有善缘;他们不好,是我们前生有了亏欠,所以受此业报。
我们既和父母有缘,他们的“弱点”,也正是我们必定要接受的;我们在接受以后,可以自
己来转化、改良。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走同一条永恒的路。我们来到人世,除了“了业”以外,还
要学习某些课程;这些课程学习以后,会帮助我们今世和下一世的进展。

    我们除了一定是我们父母的儿女以外,连我们的性别、肤色、国家,也都有定数。纵使
一切对我们来说并不如意,但这种种已经不可改变。能有好的父母,固然可以给我们作为模
范;就算他们多有不是,那也是给我们学习改善的机会。有父母才有我们,人身难得,我们
要感谢才对。至于父母的不是,我们认识了,就不该再犯;如果再犯,便是自己错,不是父
母错了——因为他们已经以他们的错误示范给你看了,也就等于教育了你。

    我们来到人世,就好像上学校一样: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医师,你要上医科学校;如果
你希望成为一个汽车修理师,你要上汽车修理学校;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律师,你要去学法
律。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又养大了你,长大以后,就要一切自己负责。

    很多失败的成人常会指责他们的父母,说他们不该生他们出来;那等于是说,他们不要
有生命、不要有责任,那是有违自然的,也极不正确。听他人说话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他人
影响,那是事实。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家中的哥哥和姊姊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是皇
帝皇后那样,至高无上,哥哥和姊姊常常使我们害怕,他们说:“你再这样,我就讲给爸妈
听,叫他们打你!”“你太小,所以不许你……。”

    “你太蠢了,我们不要再和你玩耍!”

    学校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的大。象我自己,就在小学五年级正想学舞的时
候,被一位老师说我长得太高,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舞蹈家,而我又因为年少,所以竟完全相
信了他,以至就此把我学舞的雄心抛开;等我醒悟时,我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从头开始学习
舞蹈了。

    人们应该知道,在我们上学的时候,那些成绩和分数,只是拿来表示我们在那一段时期
内得到了多少知识。但人们常在那个时候,以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自己价值的高低,这也
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我们早年都有同学和朋友,他们都和我们一般幼稚,有些同学常会取消别的同学,是这
些同学蒙受深刻持久的痛苦。

    我自己在小孩子的时候,就有过这种痛苦的经验。我的姓名因为有不大好的谐音,所以
常被同学取笑,领我无地自容,抬不起头,十分可怜。

    还有我们的邻居,也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影响。那些影响不但来自他们对我们曾说过些什
么话、作过些什么批评,同时更来自我们自己也常常顾虑到:“恐怕邻居会觉得我太……”

    我们仔细想想,只怕还有其他的权威人物,对我们的童年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当然,
有极大影响力的,还有广告、传播机构、电影、电视等等。他们每次宣传什么,都用心理战
术,是我们很难脱出诱惑,很难不听从他们。

    幸而我们现在长大了,可以超越出早年受到的一切影响了。并且还知道人人有佛性,人
人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不论我们早年听了多少消极的话,只要我们肯克服,就可以消除过
去的所有一切消极的信念。我们也曾经有过消极的信念,后来终于被克服。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像风像雨的日子(何时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