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8:42:07

               日本遣唐使渡海来中国靠吃什么活命)

    1300多年前的日本,还处于相当落后的时代,大概与中国的三国时期相同。国家的税收主要依靠农业税。但是由于诸侯割据,中央财政十分贫乏。    因此,为了组织一次到中国的“遣唐使”活动,国家需要用3年的时间来筹备财力,因为打造4艘当时是“超级”的遣唐船,和筹划一支船员队伍,很需要花费一大笔国库资金。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6615_s290
当时的日本遣唐使的打扮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打造一艘长33米,宽9.2米的木帆船,实在是太过于简单的事。但是,当时日本科技很落后,尤其是金属加工技术水平很低,因此要用木板和木栓把一条船全部拼合起来,而且要做到不漏水,还要经得起东海巨浪的袭击,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6820_s290当时日本人画的遣唐使船画卷

    在上一篇的博客里,我已经讲到,当时四艘船组成的遣唐使船队,由于经不起风浪,往往有三艘船沉没或者到不了中国,因此,成为遣唐使船队的船员,是一件拼命的事情。为了征集船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个当时属于很优惠的政策,那就是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税。这一政策使得至少1万名日本男人在28次的遣唐活动中成了“拼命三郎”。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7024_s290一艘船上,总共有这么多的船员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7232_s290免除3年的租税的优惠条件,使得不少人加入了遣唐使船队。

    日本NHK电视台最近制作了一部介绍遣唐使历史的电视片,其中说到一个细节,当时因为日本纺织技术很落后,没有能力织出一个船帆来,因此当时使用的船帆,其实是竹帘做的帆。因为,竹帘帆漏风,因此,效果不是很好。为了保证船的航行速度,需要大量的船工来摇橹,因此,每一艘遣唐使船上配备的船工多大130人,加上遣唐使(分“大使”和“副使”),以及留学人员,一艘船上的人员多达150余人。150多人在这么一艘小小的船上怎么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7437_s290这么多人就是这样平排的躺在船舱里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7652_s290
睡的和盖的都是草席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除了遣唐使可以住在船的上层之外,其他的都睡在下层的船舱内,每个人所占的面积只有1.5平方米,也就是自己躺下的位置。    遣唐使船从奈良附近的大阪港出发,最后从长崎县的五岛列岛告别日本横渡东海,最终抵达中国的宁波,往往需要1个多余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海上飘泊的时间里,这么多人靠吃什么活命?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史书记载说,当时日本人发明了一种“方便饭”,也就是说,类似于现代的方面食品。先把大米蒸熟,然后晒干,需要吃的时候,再用水一泡,就变成了稀饭。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7856_s290这就是遣唐使船上吃的“方便米”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8060_s290
食品专家说,“方便米”是奈良时代发明的的“方便食品”
    因为船上无法生火,因此所有的食品都是干货和腌制的酱菜。史书记载说,当时遣唐使船队吃得食品,除了这“方便米”之外,还有鱼干、肉干、干海带、腌制酱菜、豆瓣酱、盐水饭团以及柿饼和大核桃。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8264_s290当时遣唐使和船员们吃的食物

   由于船小,能够携带的货物有限,因此,当时规定全船人员只能一天吃两顿。但是,由于没有机会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许多船员最后病倒,甚至病死。    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郑和的船队解决了这个船上没有蔬菜的问题,那就是用黄豆发芽,做成黄豆芽吃。再用黄豆磨成豆腐,满足了船员维生素与植物蛋白质的需要。这是别话。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8468_s290遣唐使船漂到越南,便成了“人肉”。

    史书记载,许多时候,遣唐使船偏离航向,漂流到越南等地,不仅船上是“弹尽粮绝”,而且还有不少的遣唐使者和船工遭到越南人的虏杀。(未完待续。下一篇介绍日本的遣唐使从中国学了什么)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8:43:36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8:47 编辑

                            遣唐使怎样把“中国”搬到日本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5062372.html

    日本遣唐使的故事写到这里,其实我是有些感动。唐僧到西天取经,最大的困难,只是遇到丛山峻岭,还有人家要吃他的肉。但是无论如何,还有观音菩萨和孙大猴子为其护驾保镖。但是,日本人当年来中国取经,不仅没有观音菩萨和孙悟空帮忙,更主要的是需要横渡沧海,一不小心,全船覆没,几百号人共赴鱼肚。所以,在当时海上交通如此险恶的情况下,日本人不仅耗尽财力,更是付出了大量宝贵的生命,依然前赴后继到中国来学习。这种顽强的意志和信念,铸就了大和民族勤奋好学的国民精神。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8057_s290日本遣唐使在长安学习的情景(NHK电视台专题片截屏)

    那么,在200多年的遣唐期间,日本人从中国学到了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在最近播出的一集《遣唐使》特别节目中,用了“把中国搬到日本”的比喻,也就是说,日本人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了去。    第一,日本人学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公元607年,日本圣德太子拍小野妹子第一次出使中国,把中国的律法原原本本的搬到日本,并因此制定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律法17条》。这部宪法的第一条就是日本国家的精神??“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圣德太子还同时参照中国的官僚管理体制,制定了《冠位十二等》,并因此建立起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8263_s290日本遣唐使从中国搬回了整套国家制度

    第二,日本人学了中国的城市建设方法。8世纪初,日本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严格讲起来,是日本人不知道“城市”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也不知道“城市”该怎样来建。派往中国的遣唐使和学问僧到了长安(今西安),看到长安城整个就傻了眼。当时的长安城已经是拥有1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也是那个时代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不仅城市周围建有高高的城墙可以御敌,而且城中的皇宫和商业区,以及住宅区和娱乐区布局井然,城中道路呈“井”字形,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学问僧们依样画葫芦,把长安城建设图带回日本,并随后开始建设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平城京”(今奈良)。后来又仿造长安模式,建设了京都。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8468_s290当时的长安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8672_s290
日本模仿长安,建造了第一座城市“平城京”,人口10万。

    第三,日本人学了中国的军事作战技术。公元717年,23岁的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一起,作为留学生随同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吉备在中国呆了18年,除了把中国的各种制度,包括科举制度引进日本后,还苦读了《孙子兵法》。据《东观汉记》记载,735年,吉备回国时,不仅携带了大量的儒学、天文学、音乐和兵法之书,而且还从中国带了当时最先进的兵器??弓箭,并一一献给天皇。吉备因此被任命为“右卫士监”(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此后,吉备指挥了对朝鲜入侵日本的防御战。764年,太正大臣(相当于宰相)藤原仲麻吕聚集重兵发动政变,企图杀死天皇篡夺国家。吉备授命组织官兵进行平叛。古书记载,吉备率讨伐军烧木桥,堵后路,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运用到了极点。尤其是在藤原仲麻吕固守城池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吉备拿出了一支弓箭部队,不仅攻下古城,而且砍了藤原仲麻吕的头。日本历史上称吉备是“救国英雄”,如果没有他,日本的天皇制度有可能就此毁灭。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753年,鉴真和尚最后一次东渡日本时,就是吉备亲自到中国迎接,并护送鉴真和尚抵达日本的。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8877_s290吉备在40岁的时候学成回国。而阿倍仲麻吕则一生留在中国,并当了唐朝的大臣。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9081_s290
传说,吉备与一名大唐美女相爱,并生下一子。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9286_s290
吉备回日本后,儿子想念父亲,坐在一条大鱼上来到日本寻父。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9490_s290
吉备运用《孙子兵法》平息叛乱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9694_s290
NHK说,遣唐使吉备拯救了日本
    第四,大量的中国食品和农作物被引进到日本。NHK电视台不久前在平城京遗址举行了一次现场直播节目,问日本观众:当年的遣唐使从中国引进了什么?自然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得上来。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开始流行的“乌冬面”就是当时日本的遣唐使从中国学去的。另外还有茶叶、柑桔、芥末,都是当年遣唐使们从中国带回日本的。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89899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0104_s290
用米粉做的“乌冬面”原来是中国人的发明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0309_s290
日本茶道也是最早从中国传过去的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0513_s290
遣唐使们把桔子树带进日本,开始在全国种植。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0718_s290
这种油炸糖果,日本人称之为“唐果”,说是从唐朝传入的,至今还很受人们欢迎。

    第五,日本人写了中国大量的文化。除唐朝的国家精髓儒学和佛学之外,还有中国的历法、计时器、天文学、音乐舞蹈、风水学。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汉字大量引进,并把中国汉字的读音也引进到日本,称作“吴音”,成为日本古代日语中最基本的一种发音。我在参观于奈良博物馆举办的《大遣唐使展》时发现,其实一直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写的还是标准的汉文,而没有现在这样的片假名日文。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0930_s290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佛教的日本学问僧最澄大师和空海大师,回国后开创了天台宗和真言宗。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1135_s290
留学生们把中国的教育制度也带回了日本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1340_s290
引起中国的汉语发音。左边的吴音是“nannv”,右边的汉音是“danjiao”。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1548_s290
唐朝的宫廷舞“林邑乐”传入日本后,至今还在日本各地上演。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1753_s290
笛子和钟磬都是遣唐使们带入日本的
    那位后来位居右大夫(右宰相)的遣唐留学生吉备,还把中国的围棋传入日本,一直到现在,日本每年都要在吉备的故乡举行一次“吉备真备杯”象棋赛来纪念他。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1956_s290在《吉备大臣入唐记》画卷中,有吉备和唐朝官吏下棋的画面。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8/1330262892161_s290
日本的鸟取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围棋大赛以纪念吉备引进中国围棋的功绩。
    所以,NHK电视台说的那一句“遣唐使把中国搬回了日本”,确实是275年间遣隋、遣唐使历史的真实写照。    公元874年,黄巢起义攻陷长安,并建立了齐朝,唐朝从此衰落。907年,唐朝灭亡,日本带着对大唐的无限爱恋,从此没有再派遣唐使赴中国。    我常常对日本人说这么一句话:“你们常常把母亲中国忘却,却崇拜打你的后爹美国,总有一天,你们会想起,天下还是中国母亲好,因为母亲给你的是无私,中国至今没有要你回报”。   (遣唐使的故事写了三篇,就此搁笔。谢谢各位网友的高览。)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8:52:31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8:55 编辑

                        环保国家日本为何消灭不了塑料袋?

    到上海出差,跑到24小时便利店买东西。买完东西,竟然不给塑料袋。向售货员要,告诉我:“三毛钱一个”。买东西装一个袋给顾客,是一种服务,为什么要收费?售货员说的很理直气壮:“现在讲究环保,国家有规定,塑料袋有害环境,所以要收钱”。既然塑料袋会破坏环境,那么给一个纸袋不行吗?纸袋总不会破坏环境吧?“没有”,售货员很不耐烦。    一大堆东西总不能抱在怀里回宾馆,于是硬着头皮给了三毛钱。嘿,没有想到,售货员给我的塑料袋不仅装不下一份报纸,而且薄如羽翼。有没有大一点?“没有”。再给我一个行不行?“再付三毛钱”。结果我付了6毛钱,还是不得不把东西抱在怀里回宾馆,因此拎着一定会破。    第二天,遇到一位搞塑料制品加工的朋友,问及塑料袋的价格,他说:“1分钱1个”。    回东京的时候,在上海浦东机场的候机厅商店里买了一瓶酒,售货员要收我五毛钱的塑料袋费。我也问她为什么要收塑料袋费,回答的理由很一致:“国家有规定,现在讲究环保”。于是我不要了这个袋,抱着这瓶酒上了飞机。    回到日本,我开始调查日本超市、便利店的塑料袋问题。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6/1330262790176_s290日本超市的许多新鲜商品,都是用无毒塑料膜包装起来的。

    日本政府从5年前开始,要求商业服务企业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减少使用塑料袋。但是,政府发出的只是呼吁,而不是行政命令,因为企业的行为必须由企业自己来决定。于是,一部分超市开始响应政府的号召,实行塑料袋的收费制。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6/1330262790384_s290日本超市收款处外面都有一排供顾客整理商品的台子,上面都放着卷筒的塑料袋供顾客随便取用,主要是便于顾客将生鲜食品,带水的食品与一般的商品隔开。如果你买了一袋洗衣粉和一瓶牛奶,超市一定会给两只塑料袋。
    永旺集团是第一家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的大型超市。我来到永旺超市,发现收款处挂着一个牌,上面写着:“需要塑料袋的,请打招呼,每只6日元”。我掏了6日元,买了一只塑料袋,发现这一只塑料袋不仅大,而且特厚实。问收款员:“可以装几斤东西?”收款员说:“一般情况的话,装5公斤东西没有问题”。6日元值多少人民币?大约值4毛钱。日本的一听易拉罐饮料的价钱是120日元,这6日元简直是属于礼节性收费。收款员说:“我们只收塑料袋的成本费”。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6/1330262790589_s290收款处的这一只塑料袋,每只6日元。
    但是,我惊奇的发现,其实顾客在永旺超市买了东西,并不需要掏钱买塑料袋,因为在收款处的边上,超市为顾客们免费准备了大量的各色纸板箱和包装盒,顾客可以用这些纸板箱装东西带回家。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6/1330262790794_s290
    陪同我考察的永旺超市的中村店长告诉我,其实我们向顾客收取塑料袋钱是很惭愧的,因为向顾客提供商品的包装,本来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政府有号召,我们企业也觉得做好环保工作有利于子孙后代,应该积极响应。所以,通过收取塑料袋的成本费,鼓励顾客自己带袋子来买东西,以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给顾客增加负担,所以我们把店里的各种纸板箱拿出来,免费提供给顾客使用,这样的话,许多顾客不需要购买塑料袋就可以把商品带回家。    我考察的第二家超市,是伊藤洋华堂。这一家超市的做法与永旺集团不同,它给顾客提供塑料袋不收取费用,完全是100%的免费。但是,假如你不需要塑料袋,那么,超市奖励你2日元,也就是说,少收你2日元。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6/21/26/1330262790998_s290
    我考察的第三家店,是24小时便利店“罗森”。“罗森”公司专门派了宣传部的人来陪同我考察,结果发现“罗森”公司根本就没有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宣传部的森本课长解释说:“其实不仅仅是我们这样做,日本所有的便利店几乎都没有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原因在哪里?森本介绍说,便利店与超市不同,便利店的顾客大多是单身生活的人,家庭主妇一般不会来。单身生活的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到便利店买一些东西。或者半夜饿的时候跑出来到便利店买些吃的,要求他们随身准备一个拎袋来,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因为,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塑料袋。至于我们为什么不收钱?到便利店来的人买的东西一般都很少,所需要的塑料袋也是不大,因此为了1日元2日元的塑料袋的成本费要顾客来负担,会伤害顾客的自尊心,同时也会显示我们服务的不周到。    一圈考察下来,我得出的三点结论:①日本超市即使收取塑料袋钱,也只是收取成本费,不会在塑料袋上谋利益。即使塑料袋实行收费制,但是,超市也尽可能的给顾客提供其他可替代的免费东西,譬如纸板箱。其实纸板箱一直是超市收益的一部分,但是,超市把这一部分收益放弃来为顾客提供服务。②日本超市实行塑料袋收费制,目的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消耗量,以此来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因为它不会腐烂,而且还带有有毒元素)。不是借“环保”的名义来变相的发“塑料袋财”。因此可以给不要塑料袋的顾客实行象征性的奖励③日本所有的24小时便利店都没有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只是为了满足顾客购物的便利。   从这三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环保国家的日本,为什么消灭不了塑料袋的原因,他们觉得,为顾客提供好的购物服务与购物环境才是第一需要,保护环境是需要国民自觉来做的,不是搞一刀切的强制性措施就可以做成的。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8:58:55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01 编辑

                              日本农民用直升机种水稻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382.html

        90年代中期,日本闹粮荒,从全世界各国进口了大量的稻米,结果一尝,发现最好吃的大米还是日本,排位第二的是中国的东北大米,最难吃的是泰国米。隔壁邻居老太太买了中国东北大米回来,告诉我说:“这米绝对好,都是当年日本人带到满洲去种的”。我哑口无言。    日本最好的大米,也都在日本的东北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土质良好,因为属于丘陵地带,水质特好,水稻是一年产一季。日本米以新泻县的“越光”米和秋田县的“秋田小町”米最为出名。    秋田县汤泽市议员斋藤久一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报纸《中国经济新闻》的老读者,他组织了一场讲演会要我去谈谈中国经济。于是我坐了4个小时的新干线,到了汤泽市。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3/1329834209175_s290
汤泽市不仅是著名稻米产区,也是日本著名的温泉旅游胜地,更是“秋田美人”出的最多的城市。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3/1329834209382_s290
汤泽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秋田美人”选美比赛,还要举行美人画灯赛。
    汤泽市刚好举行夏季的旅游文化节,因此整个城市十分的热闹,而且好多人都穿上了夏季浴衣。斋藤的太太特地为我准备了一套浴衣,还把她娘家做的一双很高级的木履送给我,那双木履是用樱花树的皮做的,花纹很是漂亮。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3/1329834209590_s290斋藤先生和他的两个宝贝孙儿
    讲演会放在汤泽市最好的酒店里,门口还树立一块牌。汤泽市产业部小松部长和市长办公室主任佐佐木先生,还有当地的企业家和一批议员聚集在一起听我讲演。因为参加会议的人中,有不少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老板,因此,在讲演会后的提问中,大家都提到了秋田的大米如何扩大对中国出口的问题。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3/1329834209799_s290这双用樱花树皮做的木履,后来才知道价格6000元(约450元人民币)。

    我说,这个很难也很容易。难的是,秋田的大米确实很好,但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奇贵,一公斤买到150元,一般的中国老百姓是享受不起。如果说容易,秋田大米的价格能够跌到中国最好大米价格的2-3倍,那么一定能够进入更多的中国人家庭。    他们说,我们提供给粮食出口部门的批发价格其实是很低的,但是在流通过程中,价格往往会往上翻好几倍,到了中国就成了“天价米”。    斋藤先生的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家,他有十几亩的稻田,还有很大的一片山林。我说他是“大地主”,他说:“这里的农家,有的有几十亩,我还算少了”。其实,斋藤先生自己不种地,他经营一家很大的再生资源加工企业。那么,稻田由谁在种呢?斋藤先生介绍说,是租给了其他的农户在种。    第二天,斋藤先生开车带我去看他的农田。那一片农田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丘陵地带,整片稻田估计有100多亩。当我们到达农田时,发现有一家轻型直升机在稻田上空盘旋。直升机有2米多长,不时的喷洒出雾剂。我问斋藤先生,直升机怎么会在稻田上?他说,这是在喷洒农药。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3/1329834210418_s290
    原来,这一片农田原来是十几户人家的,后来大家都转租给其中的两家。而这两家农户就把这一片农田承包起来,开始了规模化经营。这架直升机是农家自己买的,价格是1000万日元(约78万元人民币),除了喷洒农药之外,还能做低空巡视。因为飞机上有一套摄像系统,所以坐在家里就可以从监视屏上看到田野的风景。    从小对玩直升机有一种憧憬,所以我提出能否让我也遥控试一试飞行。斋藤先生说,那可不行,因为这架直升机的遥控手是需要经过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可驾驶。好遗憾。    日本农家种田的机械化程度显然很高,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运输车一应俱全,加上直升机,这活连我都想干。    种植管理这100多亩土地需要多少人?农家回答说,平时是2个人,农忙的时候是4个人。    在斋藤家吃了一顿饭,不知道是大米好,还是斋藤太太的做饭技术高超,饭粒都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味道又甜又香。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05:28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06 编辑

               日本人为什么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197.html

    我喜欢买地图,因为每一个国家发行的地图不一样。中国和日本出版的世界地图是以中国为中心,左边是亚欧大陆,右边是美洲大陆。到了美国,跑到书店一看,发现世界地图变了样,中间是美洲大陆,中国被挪到了左边,而欧洲大陆跑到了右边。这一种习惯了的视觉记忆被改变,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新鲜感??原来世界可以变成这样。    家里厕所的墙上就贴着一张世界地图,闲着没事就往上面瞧。渐渐发现,中国的形状像一只大公鸡,而日本的国土像一只袜子。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所以河流大多是从西往东流,所谓“水从高处流”。隋炀帝发现南方的粮食因此不能北运,于是修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从北京一直修到杭州。日本是一个岛国,岛是因为山被海淹而形成,所以,日本的地形是中间是高山,河流大多是往山下两边流,因此在过去,日本河流的最大功能是漂运木头,把山里的木头顺流运到沿海地区。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8351_s290

    我想很多的中国网友会和我一样,站在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前,会把日本看作是中国右手边的一双袜子。时间久了,你会犯一个视觉错误,会认为这一双袜子可有可无。或者说,你会觉得这一双袜子在地理位置上根本就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但是,如果你一旦把中国的地图倒过来看,那么,你的感觉就马上会变,因为你会发现,日本其实是横在中国家门前的一串铁链。    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的人,全世界只有一种,那就是日本的防卫省。    在日本防卫省出版的年度报告书《日本的防卫》中,中国地图就是倒过来放的。    前天,日本电视台邀请了几位记者谈中国问题,防卫省的这一张中国地图被放到了电视屏幕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一张中国地图,突然发现,你无法轻视日本,因为它是你出门必须跨越的一串铁链。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8555_s290
    于是,从中国看中日两国的关系,不再有“臭袜子想扔就扔”的感觉,而是你必须在乎它。    防卫省为什么要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显然不是为了提醒中国:我是你门前的铁链,你不要忘了我。而是想着如何来封锁中国的“出路”。这就是日本防卫的根本思路。    日本防卫省的年度报告书说,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的舰队多次演练如何突破“日本岛链”这一课题。但是,最让日本感到震惊的是,08年4月,中国四艘大型军舰组成的一支舰队,居然从日本本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穿过,实现了“日本岛链”的中间突破,而且还围绕日本列岛兜了一圈。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8760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8964_s290
    但是,中国军舰走津轻泽海峡毕竟只是一种对于日本防卫的试探,走出去的海道,主要还是在冲绳附近海域,日本称为“西南诸岛”。于是,日本正在制定中的新的防卫纲要里,“如何强化西南诸岛防卫”,成了最大的课题。    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有效突破“日本岛链”的阻拦,也是今后海上防卫的关键。    最近,日本媒体一直在强调中国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说。我一直很纳闷,这一“岛链说”到底是谁提出来的。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9169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1/1329834079374_s290
    昨晚和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的几位教授一起,与到访东京的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的张云方副会长一行共餐,请教了这一问题。张会长说,这是冷战时期美国提出的一个说法,原意是日美封锁中国的“岛链”防线。    但是,没有想到,现在这一“岛链说”却成了日本舆论认为是中国自己设定的海上防卫界线。日本舆论说,在这“第一岛链”内,石油天然气和鱼是“大大地”,所以中国要死守。话说得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建议中国国防部也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07:17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11 编辑

日本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当“啃老族”

    前几天飞回中国,在宁波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做了“如何看日本”的讲演。    宁波大学在宁波市,浙江海洋学院在舟山市,好在中间有一座几十公里长的海上大桥相连,开车距离也只有1个多小时,所以只花了两天的时间里,我就完成了此次“中国讲演之旅”,还吃到了大螃蟹。    两所大学加起来,总共有800多名师生听了我的报告。每一个报告厅的两侧走道都站满了人,我很感谢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他们为了听我的报告,2个多小时一直站在那里。

    我和这两所大学的学生们谈了些什么?其实什么都谈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还有日中关系和钓鱼岛问题、历史问题。每一场讲演,都是我讲一个小时,与学生们互动一个小时。我对学生们讲:“你们可以提任何问题,我也将不回避任何问题”。演讲结束后,学生们久久不肯离开,还继续留下来和我讨论。我感受到中国的大学生们太有思想,太有希望了。     无论是在宁波大学还是在浙江海洋学院,同学们都谈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的年轻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与我们中国的同龄人有什么区别?”可见中国的大学生很想知道,日本的同龄人的所思所想。     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一个是中日两国大学生之间的不同,另一个是日本的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当“啃老族”。我的回答如下:    我在日本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日本的大学生有许多方面和中国的大学生不同。首先是他们大多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因为日本的大学很少有学生宿舍,即使有的话,也大多提供给留学生住。 其二,几乎90%的大学生都在勤工俭学。有的在当家教,有的在餐馆里端盘子,也有在麦当劳和肯德基打工。在日本,不管你多有钱,你的父母是大款大官,如果自己的人生中没有这么一种勤工俭学的经历,你会被人看不起,因为你是“纨绔子弟”、“公子哥儿”。     其三,日本的大学生很喜欢组织学生社团,在校园里,到处可见学生社团活动广告和募集成员广告,但是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却少。     其四,日本的大学生独立性很强,许多人即使是在家乡上学,也想要搬出去一个人住,因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独立”的开始。这种独立还体现在经济上。东京学生协会的一项统计说,在东京读书的大学生中,拿父母亲的钱做学费的只有54%,剩下的人全是自己打工挣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而学费由父母支付的人中,80%的人的生活费,是靠自己打零工挣得。也就是说,读书全靠父母的人,不到总数的2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46449_s290

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过于“被保护”。好多人觉得拿父母亲的钱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更有人觉得,结婚时由父母亲买房子,也是父母的应尽义务。但是,在日本却不同,日本的大学生会认为,花父母亲的血汗钱是最大的不孝。因此,东京地区年轻人结婚时,85%都是租房子结婚,一般工作10年后,才会有能力支付头金买下自己的房子。我认识一位日本跨国公司的副社长,他的年薪是3000万日元(约240万元人民币)。他的独生女结婚,请我参加婚礼。我问他:“女儿结婚,你给了女儿多少钱?”他说:“一分钱都没有”。我很惊讶,去问他女儿,女儿说:“我和我爱人是积蓄够了办婚礼的钱,才办婚事”。我再去问这位副社长:“你为什么这样对待女儿?”他说:“孩子的生活应该由他们自己去筹划,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收入,没有理由要父母亲掏钱给他们办婚事,除非他们实在揭不开锅”。结果,她的宝贝女儿租了一间2室一厅的旧房子做了新房。这位副社长的做法有点不近人情,但是,我很欣赏日本社会有这么一种良好的风气。很希望中国的大学生们也能够从中学习些什么,因为,毕竟父母亲的钱大都是省吃俭用下来的,不容易啊。   我的以上回答,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相信,大家赞同我的观点,我也相信大家会努力地去做,毕竟是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有着比他们的父辈更高的素养和智慧。    今天起了一个大早,从羽田机场坐飞机到了北海道。枫叶都红了,从飞机上看北海道大地,真如一条五彩地毯。下午在札幌市,将给150多家日本企业讲解“中国市场现状与日本企业的良机”。半个月中,两次飞到北海道讲中国经济,可见日本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热心和期待。   现在坐在北海道的新千岁机场的荞麦面店里,整理完这一篇博客。明天又要赶回东京去横滨,忙亚太首脑峰会(APEC)了。(更多日本以及APEC新闻,请参阅日本新闻网http://www.ribenxinwen.com/)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12:22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16 编辑

                         日本女孩与父亲一起泡澡到几岁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121.html

    北海道已是深秋,前几天刚下了一场初雪,把满山的树枝全部染成了最后的五彩缤纷。    到北海道,最暇意的是泡上一次温泉,吃上一顿螃蟹海鲜,睡上一个纯和室的温泉旅馆。    北海道的温泉很出名,其中尤其以“登别温泉”诱人。    登别温泉位于北海道南部地区,从北海道最中心的城市??札幌坐列车,只需要1个小时。登别温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这么一个山坳里,温泉的品质多达10余种,可以说,家家的温泉都不一样。同时,温泉泉源很浅,就在地表自然冒出来,并汇流成河。或沉淀成池,变成温泉池。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7665_s290登别温泉的“大汤沼”是一泓温泉池,水温高达60度,谁也不敢跳进去。
    我到北海道讲演,主办单位特意安排我到登别温泉住一夜。    入住的温泉旅馆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最早是爱奴族人开拓的治疗中心。爱奴人是北海道的原住民,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时代,爱奴人把泡温泉,当作是最佳的治病良法。排汗去毒,或消除肌肤炎症,都依赖于这一泓温泉。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7878_s290登别温泉的地狱谷,是一座活火山,地下不断喷出高温温泉和热气。
    这一家旅馆的温泉有四池,分成室内室外各二池,男女有别。日本人习惯于吃饭前先泡温泉,于是我也跟着先下楼跳进了温泉。室内的温泉为硫磺质,很适合治疗皮肤炎症。室外的露天温泉是弱酸质,据说对于舒缓神经很有效。这几天手臂刚好有些酸疼,于是我就跑到露天温泉去泡。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8083_s290
    露天温泉位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式庭院中,池不大,最多能容10个人。水温在40度左右,人泡在里面,不会感到窒息。池边有两棵树,一棵树是五角枫树,如今正是枫叶流丹时,偶然掉下一片红叶来,煞有诗情画意。另一棵树是垂樱,可想樱花盛开时泡在池中的浪漫。日本人善于把一样东西做到精致,温泉也是一样,就这么一泓水,配以红枫垂樱和精巧庭院,就变成了世外桃源。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8495_s290
    温泉后,大家聚在一起用餐。晚餐也是精致的日本料理。酒喝多了,男人们自然会说起女人的事。    池田社长说,他的老家是在秋田县的一个山村,村里有一条山溪,溪边一个很大的露天温泉。村里也就50多户人家,这个露天温泉便成了整个村民的混浴之处。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每天傍晚时分跳进这个温泉去戏水。村里的人都像家人,没有什么忌讳,所以,男女都是不穿衣服在这一个温泉池里泡澡聊天,唯一掩盖的“武器”是,男人用一块小毛巾盖住私处,而女人们用一块大毛巾盖住三点。不过孩子们在池里跳来跳去,往往会把女人们的毛巾扯了,于是村里的男人们大多知道谁家的媳妇乳房长得怎样(哈哈)?池田社长的太太是她的邻家小妹,两人是光着屁股在温泉池里打闹长大的,也是看着她一天天发育,变成漂亮女孩。“从一开始,我和我家的女房(妻子)就是亲情多于爱情”,池田社长说。
    池田社长现在已经很少回老家,一年也就一两次回去看看父母。但是每次回去,都和儿时那样,会在村里的那一池温泉里等着伙伴的到来,然后看看以前邻座的女生一年年腰围变粗。“那一池温泉,维系着村民们所有的亲情,记录着所有人对于生活的记忆”。    土屋社长从小是在札幌市长大,札幌市内没有温泉,因此家里老小,都是泡浴缸。土屋社长说,家里泡浴缸是有规矩的,妈妈把浴缸水放好后,爸爸先泡。孩子小的话,爸爸和孩子一起泡,妈妈总归是最后一个泡。    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女儿和爸爸一起泡澡一般会泡到几岁?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9108_s290
    在座的都是爸爸。土屋社长说,自己和女儿一起泡澡,一直泡到女儿上初中二年级。自己是看着女儿慢慢发育,小乳房慢慢鼓起来。而女儿也是从小看着爸爸的身体长大,对于男人的身体是异常的熟悉。“那现在怎么样?”我好奇地问。土屋社长说:“现在女儿都25岁了,从浴室里出来,常常是光着身子什么也不穿,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叫她穿衣服,女儿还说‘在家,用不着那么讲究’”。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9313_s290

    我觉得土屋社长和他的女儿有些另类。问了其他爸爸,结果大家都说,一般会和女儿一起泡澡到小学毕业,或者到女儿开始发育为止。    池田社长说:“其实父母亲和孩子一起泡澡是一件很好的事,肌肤相亲,才会有很深的感情”。泡澡泡出亲情,这也许是 “温泉文化”之所以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一个要因。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16:5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20 编辑

                  日本人为红枫而痴狂的“凄美文化”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116.html

    日本一年当中,有两大景致是最诱人的,一是春天的樱花,二是秋天的红叶。     作为一个狭长的岛国,日本的南北温差很大,一年四季也十分的分明。日本的樱花是从南开到北,每年的3月份,樱花在最南端的冲绳开始烂漫,开到北海道漫山遍野时,已经是6月初夏。而红枫则是从北红到南,北海道已经是落叶缤纷,小雪纷飞,而九州地区还是枝叶初艳。
    看枫叶的最好去处是京都。京都的枫叶之美,美的精致,或者粗旷。这一座古都四周环山,生活在这一个城市里的人们,一早打开窗户就可欣赏到远处五彩缤纷的山景。而京都又多古寺,红枫是古寺中必不可少的点缀。中国的寺院大多种植苍松古柏或香樟,而日本的寺院则多种植红枫和樱花。跑进中国的古寺,一派庄严肃穆,除了赶紧磕头烧香,不会让自己在寺院里有过多时间的逗留。而走进日本的古寺,则可欣赏到墨瓦白墙之间倒垂的樱花柳枝,或伸出寺院山门的一叶红枫。每一个寺院都会有一座很精致的庭院,拉开殿宇的门扉,坐在榻榻米上端上一杯香溢清茶,望着庭院里盛开的樱花,或飞瀑而下的红枫,静思也罢,打禅也罢,哪怕是与僧侣聊上几句,总会让人平添留恋忘返的感觉。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19437_s290

    上周末,中国友人来日本,问什么地方最值得一去,我说“那当然是京都”。    上午把相机充足电,然后从东京坐新干线,二个半小时就到了这个古都。    在京都看枫叶,有两个地方值得一去,一是古寺,二是郊外。在过往一千多年间,京都一直是日本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古寺。佛教讲究“觉悟”,要觉悟就得有个清静的去处,所以日本的寺院大多建在野外或山间。许多古寺当年是在原野上,如今已被城市包围,因此成了“城中寺”,但是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和庭院,在城市里走访古寺,可以在古老的建筑与静寂的空间里,体味现代人回归过去的暇意。当然拿个相机在手,你会永远放不下,因为处处是景。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1065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1275_s290
    但是,如要看大自然的红枫的话,则必须往郊外走,京都的岚山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岚山有山,还有水。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夹杂着五色的百树枝叶,就如一幅浓彩油画。而倒影在溪水中,便有了别样的韵味。人在其中,就如画中走。如能划上一叶轻舟,荡漾溪池中,那绝对是会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愁。

    逛岚山,有日本京瓷公司海外广报课长吉川英里小姐给我们当导游。吉川小姐是京都人,又是毕业于女子大学,因此对于日本文化很有心得。    她说,日本人之所以钟情樱花和红枫,是因为这两种植物在最美丽的时候,都是以很纯洁的色彩奉献世间。樱花盛开时不见树叶,所以说“满树樱花”。而枫叶红透时,是艳丽似火,不夹杂其他的色彩。这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单一素朴唯美。同时,樱花和枫叶的美艳都是十分的短暂,前后也就一个多星期,过后就是缤纷凋零。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怜爱和珍惜。再说,樱花飘落和红叶落地,都会产生一种“凄美”,令人颇生伤感。“而这一种凄美最能够打动日本人的心,演歌便是如此。”吉川小姐说。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22952_s290
    我忽然大悟,原来“心”上“秋”,曰“愁”。而“愁”便是一份凄美。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21:14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24 编辑

                        “守家业”在日本人心中份量有多重?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074.html

    在秋田县汤泽市讲演完之后,斋藤市长特地举行了一场欢迎晚宴。宴会结束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市政府安排我去一处温泉旅馆入住,说那是汤泽市最有味道的一处温泉,叫“多郎兵卫旅馆”。    汽车在山坳里转悠,转悠了半个多小时,结果到那一家温泉旅馆时,已经是深夜10点多。我想这一家旅馆应该是在深山冷岙中,因为我听到了溪水“哗哗”流的声音。    旅馆里还亮着灯,店主在等着我。那是一个小老头,头发花白,戴着高度的近视眼镜。见了我很是热情,说一直期盼着我的到来。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7933_s290温泉的入口处有一幅秋田美女画,让人驻足让人浮想。

    送我的人走了后,他一手帮我提包,引领我到了2楼的客房。整个旅馆静悄悄的,不知是因为客人都睡了,还是因为客人不多,反正当我走在走廊上,没有听到任何的动静,似乎这一个小楼里,就我一位住客。    店主与我告别时,特意关照我:温泉在一楼,24小时都可以入浴。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8150_s290榻榻米的房间有多大,其实床就有多大。
    退去内衣,换上木履,拿了一块浴巾到了一楼的转角处,听到的潺潺的流水声,那边是温泉。    温泉分成男浴和女浴,走进男浴,果然只有我一人。除了流水声,在整个温泉的时空中只留下我的呼吸声。    温泉用黑色的石块铺就,很有高级感。加上柔然的的灯光,演绎出一份绝妙的时尚柔情。    我特意带了相机搁在洗浴台上,给自己拍下了几张在温泉池中的照片??典型的自恋举动。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8354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8559_s290
早上起来再入浴,补了一张更美的。
    也许因为太暇意,早上居然睡过了头。打开窗户,发现庭院里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雪花,原来凌晨下雪了。本来就在山间,一场冬雪让空气更为清丽,甚至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8769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8975_s290
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煞是好看。
    女主人已经在1楼的餐厅里给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说是餐厅,其实就是榻榻米的房间。早餐几乎都是野菜做成的各种料理,还有一块红鲑鱼,很有特色。女主人说,野菜都是附近山上采的,很新鲜。一吃,果然鲜味十足。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9180_s290
    女主人一直跪在边上,时刻准备着为我添饭。我感到别扭,因为女主人够得上我母亲的年龄,怎么说也用不着如此的恭敬。但是,女主人说,因为我是客人。    于是找话没话的与女主人唠嗑。女主人告诉我,自己是这一座温泉旅馆的第十二代女将(女老板),温泉是江户时代建造起来的。规模不大,只能接待30多位客人,但是泉水很好,所以全国各地的温泉爱好家们都会摸到这里来住上一个晚上。“如果你早半个月来的话,这附近漫山遍野都是美丽的枫叶”。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9387_s290
旅馆的进口颇有情调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9594_s290
第11代女将老太太,每天一早依然来旅馆巡查。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99799_s290
日本清酒吧的椅子是用原木做的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00006_s290
这是女主人的手工杰作
    吃完早饭,市政府来接我的人已经等在旅馆的茶坊中。茶坊中还坐着一位老太太,估计已经有80多岁。女主人说,这是这座旅馆的第十一代女将,也是自己的婆婆。老太太很和善地起身问候,我忙劝她坐下。老太太知道我是中国人,说自己的家人过去曾经到满洲去垦过荒,还在那里酿酒,苏联红军打进来时,是中国的老乡收留了她的家人。    我和这家旅馆的主人突然有了一种如故的感觉,也许因为她们内心感激着中国。    昨夜等我的店主,是这家旅馆的当家,名字叫“伊藤多郎兵卫”,名片上写着“第十二代当主”。    与伊藤先生的话题,就从这座旅馆的历史开始聊起。    伊藤先生说,这座温泉旅馆是自己的祖先创建的,代代相传,迄今已延续了近300年。“经济不景气,挣不了多少钱,有时还亏”,伊藤先生说。既然经营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坚持呢?伊藤先生回答我:“继承家业,是日本人的传统,也是一种荣耀,因为证明自己的家族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对于日本人来说,荣誉比金钱重要,守住家业比生命重要”。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00215_s290
第十二代当主伊藤先生和他的夫人这家旅馆的女将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00428_s290
“多郎兵卫旅馆”的外景
    听了伊藤先生的话,我肃然起敬。不仅仅因为他替祖先守住了这一份家业,更因为他对于继承家业的美学予以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伊藤先生把他的儿子介绍了给我。一位近40岁的男子,态度极其的谦恭。他现在还是一位政府公务员,但是命运注定他一定要成为这家旅馆的第十三代当主。他说他已经在修业,下班后回家就开始帮忙。一旦父亲决定要把家业传给他的时候,他将会辞去公务员的职务。    妻子是极为漂亮的秋田美女,瓜子脸白里透红。我问她:“当你决定嫁入这一家门的时候,是否知道自己的将来要做什么?”她轻声一笑说:“知道,我将成为第十三代女将”。    一座温泉,就这样,维系着十三代女人和男人的爱情与生命的故事,记录着一个家族300年兴衰的历史。离开旅馆的时候,我对女主人说,我还会来,等到明年樱花盛开时,因为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伊藤先生说:“最好能请一些中国的客人来”。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20/1329834000637_s290
我在榻榻米的客厅里留下一影
    在回东京的新干线上,掏出伊藤先生的名片,发现还有这座旅馆的一个网址,录下供网友们参考:http://www.tarobee.com想去的话,说上我的名字,或许还管用。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27:08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28 编辑

                            日本爸爸和中国儿子的故事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055.html

    日本有一位中国人篆刻大师,名叫马景泉。马景泉是黑龙江人,当过兵,没摸过枪。因为是文化干事,所以整天捣鼓书画篆刻。没有玉石的时候,马景泉刻砖头。后来,艺术大师韩天衡收他为弟子,马景泉得到韩派的不少真传。90年代初,忽然发现自己的岳父是日本残留孤儿,马景泉于是带了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了日本。别人在到处打工挣钱时,马景泉却在东京的书店门口租一个位子,摆摊刻印。
    日本人有一怪,就是相信印章,不相信签名。于是,印章成为一大产业,在任何文具店里都可以买到属于自己姓氏的大小印章,当然都是机械刻制,若劳手工,那要大价钱。日本的个人印章是圆的,公司印章是方的,正好与中国人相反。但是,书画印章却是遵循老祖宗的规矩,依然是玉石细琢,方型为多。    能够在玉石方寸之间刻出字来的日本人实在不多,于是马景泉有了用武之地。日本人看得神奇,爱的欢心,于是会写几个字的日本人都来找马景泉刻印,并求得马大师的落刀刻名。    偶有一天,一位老者来到马景泉的摊位前,细细看他用刀细琢。许久,掏出3万日元请马景泉刻制一方。马景泉拿过老先生写的名字,细细品味后,便提刀刻琢,仅仅15分钟,一方篆体印章雕刻而就。   老先生拿过印章,竖起大拇指,连说三个“素晴らしい”(太棒了)。   这位老者名叫“稻垣菘圃”,是日本著名的书法大家,即是日本中部地区书道会会长,也是日本有百年历史的全国最高书画展??“日展”的参与,更是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的后援会会长。   此后,稻垣先生把马景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逢人就称“那是我的中国孩子”。    马景泉在日本治印20年,已经成为一名大师,并有海部俊树前首相所题 “乐得印社”。海部俊树、村山富市等日本前首相的主要用印,均出自马景泉之手。而每一年的“日展”中,总会有10几幅书画作品用上马景泉刻的印。    不久前,马景泉获得了西泠印社2010年度国际书画篆刻大奖。稻垣先生从老家名古屋赶到东京来祝贺,马景泉打电话告诉了我。下班后,我也赶到马景泉家去聚会。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4691_s290一年多不见,稻垣先生消瘦许多。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4896_s290
稻垣先生去年为我写的“静能生智”四个字,我挂在家里的进门处。
    与稻垣先生已经有一年多未见,老先生瘦弱了很多。一问其因,告知为胰腺癌,动了手术,虽恢复很好,但是动作有些迟缓。    老先生每次到东京,都要到马景泉的家中小歇,为的是能够吃上一顿地道的东北水饺。包水饺是马景泉夫人的拿手好戏,皮儿薄,肉味鲜美,一咬一口汤汁,吃完了还可以带上一包回家。老先生满心欢喜。    当晚上桌的就有一大盆水饺,老先生一口气吃了15只,还喝了马景泉泡的药酒。脸有些微红,说起了当年认识马景泉的故事。“一个人在一处风口摆着一张桌子,不管来往的人有多少多,始终没有抬头,专心于那一把刀,一方章之间。我看了有半个多小时,感动啊,这个中国年轻人的那一股子劲很了不得。好像有一种吸引,我也让他刻一方试试,没有想到,刻出来的却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方印。这样水平的治印家,在日本可是老高的价钱,小马却在摆摊,心里有些不好受,我觉得应该帮他”。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5113_s290
稻垣先生和马景泉情同父子
    马景泉接过话题说:“老先生把自己的书画朋友统统介绍给我,还定高价钱,一路帮我。所以,他就是我的日本父亲。没有他,我在日本社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成绩”。    我借着酒劲,为两人的话题批了一个“横批”,叫“相互吹捧,共同提高”。把话译成日文后,老先生哈哈大笑。    落坐沙发,老先生迷糊了一会。醒来后却叫马景泉拿色纸来,要给我写几个字。我在边上细心研墨,老先生写下了“辛卯大吉”,说是马上要迎兔年,送我一个吉祥。马景泉当场刻了一方老先生的印,在色纸落款处盖上。马景泉说稻垣先生的一个字,至少20万日元,四个字就是80万日元了,新年该“发”了。我说:“新年的贺卡,就用先生的这四个字了”。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5528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5733_s290
    大凡写字的人都用气,用气久了,便有气功。今年85岁的稻垣先生写字60余年,气场很足。所以,即使病体在身,依然和我们聊天到深夜。因为第二天我要到上海和浙江出差,便提出告辞。老先生下榻东京九段下的酒店,于是马景泉开车送我们。我家近,车子先送我到家。和老先生告别时,我对他说,明年春天一定要陪他到绍兴的兰亭去看看王羲之的“鹅”碑。老先生满口答应。分别时,正是明月当空照。    昨天在上海,打开博客,看到一张“纸条”,是马景泉发来的,上面写着:稻垣先生已走,心脏病突发,在酒店里,凌晨走的,中午才被发现。“辛卯大吉”已成绝笔。    读完,胸很闷,好想落泪。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85937_s290
    后话:12月22日,稻垣先生的葬礼在名古屋市举行。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爱知县知事等各界人士1000余人出席了葬礼。各界送来的蝴蝶兰多达250多盆,将整个追悼会场装点成了一个洁白的鲜花世界。时事通讯社、《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发表了稻垣先生病逝的消息。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30:06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31 编辑

                      日本人过年买什么年货?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9033.html

    来日本十几年,都搞不清楚自己应该过什么年。    日本人过新年过的是元旦,全国都有一周的新年假期。当日本人都忙着过年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也应该趁机犒劳一下自己。于是,今天下午跑到东京“最老百姓”的商店街??上野的“阿美横丁”(アメ横),去哪里看看有什么好买,顺便了解一下日本人过年在准备什么样的年货。    “阿美横丁”有许多卖新鲜鱼和各类食品的商店,于是成了东京老百姓过年前最乐意去的一处购物天堂。今天,“阿美横丁”是人山人海。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3074_s290
    一年忙乎下来,“阿美横丁”的店家们并没有想到要趁过年敲一下客户们的竹杠,反而是连续几天搞“出血大折价”,称之为“年末大感谢”。我爱吃螃蟹,挤到买螃蟹的店,北海道帝王蟹一个半身的定价是8000日元(约640元人民币),店家在大喊“半价出血”。早听说“阿美横丁”的店家们在过年前都愿意让利给顾客,所以我也和螃蟹店的小老板讨价还价,2个半身居然最后以4000日元成交。付完钱,我和小老板握手,祝福他新年快乐。他一激动,又白送了一盒冰冻对虾给我,价值1000日元(约80元人民币)。结果,按理说应该是1万7000日元的海鲜,最终以5000日元成交。    突然发现,过年真好。    那么,日本人过年,都准备什么样的年货呢?
第一,是“御节料理”。    据说,“御节料理”是从中国传入的,但是,说实在,我在中国从来没有吃到过。可能是古代的宫廷料理,咱们老百姓无缘享受。    “御节料理”的配置很有讲究,有这么几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红鲷鱼。“鲷”在日文中念成“tai”,与“祝贺”的读音相近。二是?鱼,有“出世”的含义。三是龙虾,龙虾的身体是节节相连,寓言“长寿”和“代代相传”。四是鳗鱼,由于鳗鱼的形状如同龙,因此寓言“跳龙门”。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3278_s290
   “御节料理”是大年初一合家吃的“团圆饭”。以前,“御节料理”大多是自己做,最近,各大百货公司和高级宾馆都做起了“御节料理”,人们可以上网订购,并送货上门。但是,因为百货公司和宾馆的“御节料理”价格较贵,从3万日元到10万日元(约2400-8000元人民币不等),因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买得起的。
第二,是“年越荞麦面”。    “年越荞麦面”是大年三十(日本称“大晦日”)晚上吃的,“年越”是“跨越新年”的意思。大年三十晚上吃“荞麦面”,据说有三种意思,第一:荞麦面条长,寓意“长寿”和“永久”。第二,荞麦面容易割断,因此也寓意“一年的辛苦轻易割断”。第三,“荞麦面”的日语发音“soba”与“旁”的发音相同,寓意“全家人都在身旁”。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3483_s290
第三,门松    门松由毛竹和松树树枝,以及腊梅等构成。日本古代有一个说法,说神仙是居住在树上。因此在过年之前,扎一个门松放在家门口,便有“迎神”的意思。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3688_s290
第四,镜饼    “镜饼”是用糯米做成,形状如塔,好似中国的年糕饼。这种“镜饼”是用于祭神的。但是,供奉的日子很重要,最好的是12月28日,因为这个“八”字,脚下是广阔伸展,寓言“发展、发财”。29日的话就不行了,因为“九”的日语发音和“苦”是一样的。    这个“镜饼”一直要供到1月11日才“开镜”做成汤糕或烤成年糕饼给家人吃。
第五,螃蟹在日本,螃蟹是高级水产品,平时是很少吃的。日本的螃蟹有四种,一是北海道的帝王蟹,二是日本海楚蟹,三是毛蟹,四是梭子蟹。肉质最多的是帝王蟹,因此,过年买帝王蟹已经成为日本许多家庭的习惯。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4100_s290
第六,章鱼    章鱼是日本人十分喜爱吃的海鲜。由于平时能够吃到的章鱼肉比较少,因此,在过年时,许多家庭会买上整个的章鱼,吃上一个星期。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9/1329833964304_s290
第七,大白菜和萝卜    新年期间,日本出冲绳之外,都进入冬天。大部分地区是大雪纷飞,因此火锅是新年期间日本人最爱吃的家庭料理。大白菜和萝卜是火锅的必备蔬菜,所以在过年前,许多家庭都会买上几棵大白菜和白萝卜搁在家里随时享用。    以上是日本人过年时买的最多的年货,看看与中国人过年办的年货有什么不同。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37:22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40 编辑

                        日本残疾人坐地铁享受什么特殊礼遇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8984.html



    我一直认为,全世界的残疾人,幸福感最强的应该是在日本。    理由很简单,日本的残疾人不但可以拄着拐杖进百货公司,而且还可以坐着轮椅逛街和坐地铁。没有人会歧视你,而且各个公共场所和机构,都为残疾人预先设置了各种便利的专用通道和标识,残疾人几乎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外出工作和生活。    别的不说,就说残疾人坐着轮椅搭乘地铁的故事。    昨晚下班回家,在东京大手町的地铁车站里刚好看到一位坐轮椅的残疾女子进车站坐车。于是,我拿出相机,开始了一路跟拍,我想看看她如何下到地下几层的站台去坐车。    看得出这位20多少岁的女子是一只坐在轮椅上生活,因为她的腿是严重的萎缩。但是,看她在轮椅上挂了一只公文包,我想她应该在哪里上班。    轮椅是电动的,她把轮椅开到地铁进口处的垂直电梯,电梯有两排按钮,一排在高处,是给正常人使用的。另一排在低处,是供残疾人使用的。这位女子很顺利地打开电梯门,并驾驶轮椅进入了电梯。电梯关门的间隔时间很长,我想应该是为了照顾残疾人和老年人而特意设定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梯门会夹住人。    电梯下到地下一层,那是地铁的自动检票口。在检票口值班的地铁工作人员看到轮椅,立即走了过来,并请这位女性在边上等待。不一会儿,有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出来,推着这位女性的轮椅经过一个非自动检票口进入站内。入站后,刚好有10几个往下走的台阶,站台工作人员一人一边,把轮椅抬了起来,抬到台阶下。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8/1329833925238_s290
推车的车站工作人员是一位小伙子,推的还特小心。那一条凹凸的黄线,是给盲人的专用通道。
    大手町车站内,有6条地铁线相连,这位女子要坐的地铁是在地下3层。于是,一位车站工作人员推着女子的轮椅走,另外一位赶紧往前跑。我跟在跑步的那位后面,看看他为何要跑的这么快?到了前方才发现,前往站台的楼梯很长,为此车站专门为残疾人准备了特殊的下楼梯台阶的“电梯”。他得去把这个平时收起来的“电梯”放开,以便可以搭乘轮椅。    当轮椅到达这个“电梯”的时候,“电梯”也已经准备了差不多。于是这位女子坐着轮椅上了“电梯”,慢慢地被降下到地铁的站台上。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8/1329833925443_s290
这是专门供坐轮椅残疾人使用的下台阶“电梯”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8/1329833925647_s290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8/1329833925852_s290
从上面放下来到站台,需要2分钟时间,速度很慢。
    事情到此还没有完,车站工作人员得把她送上地铁列车。日本的地铁列车中,必定有一节车厢是设置了轮椅专用位置。于是,车站工作人员把轮椅推到那一节车厢的位置,等待列车进站。    我发现,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手里还拿了一块可折叠的垫板,原来站台的高度与列车车门的高度有一点距离,为了防止轮椅出意外,在推轮椅进车厢时,要用这一块垫板垫在车门与站台之间,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轮椅顺利地驶入车厢内,而且也可以减少进入车厢是的震动,防止残疾人受伤。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8/1329833926056_s290
乘客自动让出一个位置,让坐轮椅的残疾人候车。
    列车开走了,车站工作人员马上打开站台上的特别联络电话,通知这位残疾女子将要到达的车站站长:几点几分,在那一节车厢,有这么一位坐轮椅的残疾人需要接送。    于是,刚才的一幕将在那位女子将要到达的车站重新上演。    对于车站工作人员来说,每天做这样的事,是他们的义务。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50:11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53 编辑

               中国女人和日本女人哪一个漂亮?

    我的老家在浙江,浙江省侨联近日成立中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书画院,同时举行青年总会和名媛会的年会,邀请我出席。所以,我在忙完温总理访日的报道后,立马奔赴机场,搭上飞机就往杭州赶。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还有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等一批高官,我是第一次受邀出席国内如此正规的会议,因此,当全体起立唱国歌时,身体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眼睛该往哪里看。再加上身边还有一大群浙江省有钱有脸的名媛,在那几十秒钟内,知道了什么叫“紧张”。    来杭州之前,有关领导和我打了招呼,说要给我安排一些职务。当官看来是很容易令人兴奋的事,因为可以坐主席台,可以 ……等等。结果一天之内我连当三官,搞得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可是,直到会议结束,我就没有捞到最想当的一个官--名媛会的常务副会长。老鼠掉进米缸里的期待破灭了,很失落很伤感。    浙江是盛产美女的地方,即使是半老徐娘,也是风姿卓越,遇到有钱的会打扮的,更是耐看。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3/1329833623892_s290     没有掉进米缸,但是与美女们同吃同住了三天,混熟了,也渐渐的有了贼胆,敢把位子挪过去,套套近乎。事后才发现,名媛们也寂寞,也需要我们这些半老徐爹给她们捧捧场,说几句恭维的话。所谓“男女搭档,干活不累”。    知道我是从日本过去的,于是话题从大地震大海啸一直说到核泄露。末了,说到一个话题:“日本女人漂亮,还是中国女人漂亮?”    这个问题可真难倒了我。因为我知道,面前的这些名媛们最爱听到的一句话,绝对是“中国女人比日本女人漂亮,浙江女人比中国女人漂亮,而浙江女人中极品中的极品,全在了这里”。    但是我还是挺本份地问她们: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听假话?大家点头说还是要听真话。浙江女人还是很可爱的。于是我就把话说开了。    90年代初,我去日本之前对于日本女人的印象,全部来自于电影和电视剧。栗原小卷、中野良子、吉永小百合、松坂庆子、山口百惠这些明星,几乎都是那一代中国男人们的梦中情人。我刚到日本的时侯,到银座转一圈,哇,日本女人的胸好大。这是对日本女人的第一感叹。因为我们那一代人,是喝着泡饭长大的,没有尝过牛奶的味道,拿到几颗小白兔奶糖,也要咬成两块,把一块藏到睡觉时才舍得吃。因此没有牛奶的滋润,造成了我们中国几代人的营养不良。日本人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美国人教她们喝牛奶,吃面包。学生的课间餐就是从60年代开始,由饭团和酱汤,全部改成了面包和牛奶。
    对于日本女人的第二个惊叹,是“日本女人腿好短”。    其实到了日本,许多人还会注意到不少日本中老年妇女的腿都是罗圈腿。带着这个问题,我去问一位研究社会学的教授。他告诉我:以前的日本人大多是从小在榻榻米上屈膝或盘腿坐,因此而导致腿型歪曲。而中国和欧洲,都是“椅子文化”,孩子的两条腿总是被整理得直直的。但是,从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普及椅子和床文化,许多住在公寓楼里的家庭吃饭都用上了椅子,而且习惯于睡床而不是榻榻米。于是,如今20几岁、30几岁的日本女人,很少有罗圈腿。这让她们的腿型看起来比较美丽,开始接近于中国女人的秀腿。    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改良,“东洋矮子”不再成为日本人的代名词,在半个世纪中,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2.6厘米。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民族改良,全靠了饮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90年代后期,伊朗人在日本的街头卖假电话卡。把人们用完的电话卡拿来,贴上输入了磁的箔条,就可以打国际电话。伊朗人很聪明,站在东京街头的一个角落,专门与过往的外国人打招呼,而从来不与日本人打招呼,因为日本人不会买这种电话卡,知道是要犯罪。   我是分不清法国人和英国人有什么区别,但是,伊朗人居然能够分得清日本人和中国人,这个本事了不得。 我问一位伊朗人:“你是如何分别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他告诉我一个秘诀:“男人看头发,女人看眼睛”。日本男人总是会把头发梳理得干干净净,哪怕是长发,也不会耷拉在一起。而在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是留学生(当时),住的条件差,上学加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去打理头发,总是脏兮兮的感觉。而女人们,日本女人的眼睛总是细溜溜,给人感觉是害羞,妩媚多情。哪怕是大眼睛,也不会明晃晃的。而中国女人的眼睛,则讲究“明亮”,甚至充满有一种警惕,有的更是画上黑眼圈(当时挺流行),像只大熊猫。   我听了,哈哈大笑。伊朗人太牛了。   其实,伊朗人说到了一个点子上。日本女人的美,不是美在容颜上,而是美在气质上。这气质不是学来的,而是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乃至传统与文化酿造而成的。在一个相对和谐的日本社会里,很少需要要争要抢,需要防盗防骗的事,人的心境也许会变得祥和。日本社会培养不出一个“李宇春”,因为不需要女人具备男人的气质。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没有洗发水,是用咸肥皂或肥皂粉洗头,更谈不上用高档的化妆品。所以我很同情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女人们,生不逢时。但是,同一时代的日本女人们,是用资生堂的洗发水和化妆品长大的。再加上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气候,总体比较滋润不干燥,因此,皮肤相对就比我们中国女性来的好。到了东京生活的中国女人,为何大多不愿意回国生活,这可能是一大原因。    日本资生堂和高丝、佳丽宝等化妆品是搁在超市里卖的,很普通。但是在中国,是放在高级百货公司里卖的,属于高级品。我想,有一天,日本的这些高级化妆品也搁在中国的超市里卖,我们女同胞们的肤色一定会比日本女人们更美丽。   在中国驻在的日本公司职员,大多不太愿意再回日本生活。因为他们说,中国女孩子实在太漂亮,有身材有身材,要胸有胸,腿也比一般的日本女孩子漂亮。   这些日本男人们也许不知道,如今中国的女孩子是从小喝牛奶长大的,而且不是用肥皂粉洗头发的。加上在卡拉OK或酒吧里看到的中国女孩,那都是挑选过的美女。所以,在他们的眼里,中国女孩绝对比日本女孩漂亮。
   聊到这里,浙江的名媛们拍打着我的头:“你还是没有说清是日本女人漂亮,还是中国女人漂亮”。   我的总结是:如果拿中老年人相比,总体上中国女人会输给日本女人。但是,如果拿10几岁20几岁的年轻人相比,中国女孩的漂亮程度总体上要超过日本女孩。在东京,敢穿西装短裤上街的,总是来自中国的女学生,因为“我的腿比你漂亮”。但是,人们依然从气质上分得清,哪一位是日本女孩,哪一位是中国女孩。日本女孩可爱,中国女孩美丽却不怎么可爱(下这定义,希望中国美女们不要攻击我)。这一点,你坐了中国国航或东方航空的客机飞日本,在空姐中,你就能分辨出,哪一位是日本人空姐,哪一位是中国人空姐。原因在此。   中日两国的女人,输赢在气质上,而不是在外貌上。但是我绝对相信,再过20年,中国女人无论在容姿和气质上绝对可以超过日本女人。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55:02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09:56 编辑

             大地震后日本遭灾夫妻为何闹离婚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8560.html


    一眨眼,日本大地震就满了100天。    今天接到宫城县一位朋友的电话,说妻子正在和他闹离婚。大海啸把他家的房子卷走了,工厂也没了,幸存下来的是他自己,还有妻子,以及读小学五年级的宝贝女儿,外加一条“哈里”狗。    父亲和母亲因为住在港区,海啸来临时来不及逃走,至今还没有找到遗体。我是在地震后一个月,在避难所里见到他,40出头的人,头发一下子白了许多,可见内心的煎熬是我等常人难以想象。    朋友在地震前经营着一家工厂,专门做汽车零部件。20多名工人,厂子不大,却有令他自豪的东西??一个当家零部件不仅成了日本各大车商的必购品,而且占了日本市场份额的76%。    这家工厂是他父亲传给他的,因此父母的失踪和工厂被毁,让他伤心不已,总觉得对不起父亲,虽然不是他的责任。    没有想到,苦难还没过去,妻子却要与他离婚。一起躲过生命洗劫的夫妻本该恩爱有加,没想到要走上一条分手路。    问及离婚的原因,开始时他还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后来终于吐出口,说是因为一个电话问题。原来,地震发生后,他担心自己小情人的安危,立即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没有想到,妻子在他睡着的时候,调看了他的手机。从手机的通讯记录上,发现地震发生后,丈夫打出的第一个电话不是给自己,也不是给他的父母,而是给了一个陌生号码。    妻子记录了这一个电话号码,第二天打了过去,对方居然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我想劝劝他的妻子。朋友的妻子在电话那一头对我说:“徐先生,你不用劝我,地震发生后,男人心里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就决定了他生活的全部结果”。
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3/1329833592231_s290我曾经这般爱你……
    为这事,我打了一个电话给东京的一家婚姻相谈所,所长叫池内,也是我相识多年的好友。他说,最近忙坏了,电话整天没有停过,要求离婚的人实在太多。    听了我的述说,池内所长说,妻子可以容忍你平时小偷小摸,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男人如果不把妻子放在第一位,离婚可能就是必然了。他说,来自灾区的离婚商谈中,地震和海啸后,丈夫第一个电话打给谁?一定是妻子们内心最为关心的问题。刚开始时,大家的脑子还处于混乱中,如今慢慢地静下来,妻子在丈夫熟睡时把他的手机掏出来,查看一下他的通话记录,就一目了然了。“这第一个电话是致命伤,证据全在,没法辩解”。    不过,池内所长说,其实“手机问题”还不是日本灾民夫妻闹离婚的第一大原因。第一大原因是地震发生时,丈夫自己先夺门而逃,把妻子和孩子扔在了脑后。“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丈夫这么没有责任心”,这是妻子们强烈要求离婚的理由。    确实,地动山摇之际,男人们一时惊慌先夺门而逃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先抱上妻子或孩子,那就得分高高。如果再来一句“你先走,我顶着”,那绝对是白头到老。    池内所长说,根据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经验,出现离婚高峰期是在地震后的第二年。但是,这一次的东日本大地震的离婚高峰期却提前来临,都怪有了手机。    唉,手机………

美惠子 发表于 14-8-13 09:57:43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13 10:04 编辑

             中国高铁到底有没有抄袭日本新干线技术?

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4418538.html


    京沪高铁开通的第四天,我有机会坐了一段路。因为被安排在观光车厢,结果发现乘客只有我一人,还有一位陪我乘车的“高姐”。    我关注中国高铁建设已经很久,最早的报道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年,刚刚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日本,日本政府为了向中国推销新干线,特别安排了当时最新的500系列新干线从东京车站出发,送胡锦涛总书记去京都。作为随同采访的记者,我有幸搭乘了这一列新干线一起到京都。
    新干线是日本现代化的一个标志。1978年,邓小平先生访问日本时,也和后来的胡锦涛总书记一样,在东京车站坐上了日本的新干线去京都。当时中国列车的最高时速只有60公里,而日本的新干线是200公里。邓小平说,坐了日本的新干线,才知道我们的落后,才知道什么叫“现代化”。回到北京后不久,中央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    新干线也是日本人的骄傲。1964年,为了配合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第一列新干线投入运营,最初的时速为160公里。从那时到如今,日本新干线跑了将近50年,时速提高到300公里,没有闹出过颠覆或故障性出轨等问题,也没有死伤过一个人,一直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安全记录。
    2008年,中国举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开跑了中国第一条高铁,时速350公里。我在采访奥运会之余,特地坐了这一趟高铁去天津吃“狗不理”,体验到了“中国速度”之强劲。过了一年再到天津坐高铁,发现列车换了,由原来的日本新干线列车换成了德国的西门子列车。西门子列车与日本新干线列车相比,就好象桑塔纳轿车与奔驰的差别别无贬低之意,当时确是如此差距。     在引进日本新干线和德国西门子等高速列车之前,严格将来,中国没有高速列车的制造历史。2005,中国与日本川崎重工业集团签署协定,引进日本的新干线制造技术。此后购买60组日本“疾风”型新干线列车,在南方车辆集团青岛四方基地进行组装和制造。2007年5月,由青岛基地开出的第一列日本“疾风”型新干线列车投入上海至杭州之间的运营。当时中国铁道部宣布:“中国国产的动车投入运营”,时速为250公里。
   我也是在这一列“和谐号”动车开动后的一个星期,跟着从上海跑了一趟杭州,发现这一列“中国国产”的动车连座椅的外套都与日本新干线“疾风”一模一样。我为此写下了《中国为何要将日本新干线称之为“国产”》的文章,此后受到了中国铁道部有关官员的批判,差一点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我刚才提到过北京至天津高铁更换列车的问题。为什么日本的新干线后来不跑这一条线了呢?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中国铁道部赶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宣布世界上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中国国产”列车投入运营。这一宣布吓了一个人,那就是把新干线卖给中国的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社长。他赶到北京,直接面见中国铁道部高官,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研制的这一款新干线的最高时速只有220公里,中国把它开到350公里,实在是太可怕了,我们无法承担这一安全风险”。结果,中国铁道部把这列在青岛组装的日本新干线换了下来,换上了德国的西门子列车,照样开到350公里。http://img1.pp.sohu.com/images/blog/2009/2012/2/21/22/12/1329833574957_s290
    我一向认为,中国铁道部把青岛基地组装和制造的日本 “疾风”型新干线列车称为“中国国产的动车组”是有点不够谦虚的行为。虽然这一列动车中有中国自己改良的技术成份,或者根据国际惯例,可以把在中国组装和制造的商品称为“中国制造”,但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国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国产”应该是“中国自主研发”,把拿来主义的东西说成是“中国国产”,也只有刘志军先生这样的人才敢大言不惭。    2008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休息大厅,我遇到了当时还是中国铁道部部长的刘志军先生,我问的问题很直接:“和谐号动车组真的是国产的吗?”刘志军回答我:“在中国制造,而且相当一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这难道不是中国国产吗?”    后来我听说,中国铁道部对外宣布,继动车之后,高铁列车的中国国产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在我昨天坐上京沪高铁时,怎么都抹不掉日本新干线的影子。    那么,中国的高铁是否抄袭了日本的新干线?这一敏感话题触及的不仅仅是中国高铁能否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同时也触及中国人的面子与尊严。    这几天,中国有多家媒体采访我,叫我谈这一敏感问题。我的观点是,2007年,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CRH2”投入使用时,其技术基本上是采用了日本新干线的技术,因为这些列车都是从日本进口,在青岛组装和制造的。但是,后来中国在“CRH2”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时速350公里以上的“CRH380A”列车,应该有不少“中国独自的技术”,也就是说,现在奔跑在北京与上海之间、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高铁,可以说是“中国国产”。只是我们过于注重于速度,而没有在乎能耗和轮轨的运营成本。
    在日本研究中国高铁的拓殖大学教授朱炎先生告诉我这么一个内幕。中国在推出时速250公里的动车“CRH2”后,希望与日本一起研制时速在350公里以上的列车。但是,日本方面拒绝了中国的这一请求,因为担心自己拥有的最新技术被中国所利用。于是中国开始自己研发这一技术,并于2010年开发出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铁专用列车,在武汉与广州之间跑出了370公里的时速。朱炎教授的结论是“动车不是中国独创的技术,中国只是拥有日本新干线技术的使用权,但是高铁确实是中国自己独创的技术”。    日本没有想到,中国人这么快就研制出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并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中日本新干线的竞争对手。包括川崎重工业公司在内,应该有些后悔。    京沪高铁开通,日本人多少有些醋意。但是,这醋意的背后,也有中国人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是“速度第一还是安全第一?”刘志军当铁道部长,对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是,这位先生过于好大喜功,一味地追求“世界第一的中国速度”,要把高铁的速度从350公里再提高到430公里,想超过上海浦东的磁悬浮。要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走完日本人走了近50年的路。结果没把自己送进政治局,反倒进了牢房。中国铁道部新部长选择了“安全第一”,硬是把京沪高铁的时速从当初预定的350公里降到了300公里,虽然让北京与上海的行驶时间比原先多出了近一个小时,但是我想,安全系数大大增加,这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况且京沪高铁的铁路线还有许多偷工减料后的隐患。
第二,中国的高铁技术到底是日本新干线的技术还是中国自己独创的技术?或者是在日本新干线基础上的“提高版”?不是中国人自己喊口号可以成为事实的,必须经得起国际社会的鉴定和认可。在中国积极向海外推销自己的高铁技术时,这一技术也必须经得起国际专利审查机构的审定。如果国际专利审查机构认定这一项高铁技术是中国独创,而不是抄袭日本,那就可以让我们扬眉吐气。但是,万一国际专利机构认为中国的高铁技术包含了日本新干线或德国西门子高铁的技术的话,那么将对中国高铁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国必须准备充足的证据和材料来向更多的国家申请自己的专利。     第三,中国人应该从这一问题中学会谦虚。刘志军当部长的时候,中国铁道部死活不肯说出“我们引进了日本新干线和德国西门子高铁等的技术”,最多只是轻描淡写地哼了一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好象这“和谐号”一旦说出是学习了人家的东西就要丢了中国人的面子。京沪高铁开通后,终于有媒体提到了日本新干线和德国西门子的技术,这是一个进步。中国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造出了时速达35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中国铁道部应该学会谦虚学会感激,公开言明“感谢日本和德国给我们提供了最初的技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今,时速可达380公里的“CRH380A”高铁已经诞生,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大飞跃。但是,中国在引进与消化世界先进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创新,如何避免“抄袭嫌疑”,将是中国迈向“制造业大国”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需要中国人的智慧和谦虚精神。虽然我们可以用钱买到许多东西,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买到一切。多一点大国的宽广胸怀,少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害羞,对于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无好处。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