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14-12-15 04:22:57
亲爱的家人们,早上好!
学习……钱没了,
不学习……前途没了;
改变……过去的你没了;
不改变……未来的你没了;
富不学习富不长、穷不学习穷不尽。学习与不学习的人,
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
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
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
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每五年来看的时候,
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别。
改变观念,从我做起。
做智慧的父母,我们一起加油!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15 12:34:5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您启航,久了就是一片死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自己不去实现,没人替您绽放,久了心中就没了寄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自己不浇水,没人帮着芳香,久了心中就会充满荒凉!
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让积极打败消极,让快乐打败忧郁,
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
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告诉自己:
努力,就总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15 12:39:23
美国家庭加强对孩子的“爱劳动”教育(转贴)
虽说美国已步入了机器人时代,但时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的“爱劳动”教育却仍在不断加强。在不同的种族、政治和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目光远大的家长们普遍要求自家的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先是让儿童乐于与父母分担家务。学龄前的孩子大多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学会卖报纸,或帮助修剪园子里的花木,至于大些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利用周末和假期打点短工。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富翁的孩子,大多在家中也是干家务的能手,在外打工挣钱也并不鲜见。
这是因为美国人深信:勤劳的童年是帮助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块“跳板”,换句话说,即是儿童时代培养的勤劳习惯将是富裕未来的保证。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了一项“马拉松”式的长期跟踪研究,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的成长过程作了认真的观察和详尽的记录,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不少孩子还出身于贫穷家庭或离异家庭。如今,这些孩子早已立业,其中大多已有了孙辈。当专家将他们的童年和成年作对照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对比明显的事实:当年不论智力高低、家庭贫富,那些从小就接受了“爱劳动”教育的“勤快人”,比起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骨头”来,事业成功的几率要高出至少3倍!
该研究组负责人、行为心理学家乔奇维兰特分析说:这倒并不足为怪?孩子通过做家务或社会服务不但培养了才干,而且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了包括自家在内的每个人,都须对社会和他人负起一定的责任,于是他们普遍都会奋发向上;此外这还可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良性循环”?正因为他们努力上进,他们便容易得到大人和成人社会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反过来又必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上进,直至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研究组曾在被调查对象25岁、31岁、47岁和60岁时共四次跟他们见面。专家们对被调查对象当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与其童年时代的劳动习惯、体育运动水平、学习成绩、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记录作了对比,结果惊讶地发现:童年时代是否养成了勤劳习惯竟然与成年是否幸福、收入是否丰厚最为息息相关。
和童年最勤劳者相比,在童年时“四体不勤”者中,中年时“失业风险”平均要高15倍,被捕入狱者比例要高9倍,罹患精神病者的比例要高8倍,英年早逝者的比例要高3倍,退休时财富总额只有对照组平均水平的25%,自感“幸福”者的比例则只有对照组的10%。专家们还证实,相对而言,被调查者童年时代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当时家庭的贫富对其是否顺利成才反倒并不那么关键。
儿童教育专家格兰则在全美各地开设了专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儿童车间”。格兰指出:喜欢把孩子的一切“包办”下来的家长必将“培养”出一个“窝囊废”。家长对孩子只需记住三点??别打得太多,别骂得太多,也别为他们做得太多!
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时,不少美国家长大都遵循如下“原则”?
★目的明确。让孩子干点家务,其实主要并不是为减轻大人的家务负担,甚至也不是为让孩子学会一些实用本领或增强动手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家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自尊和独立自主能力??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所必需的保障。
★早早开始。刚刚学步的孩子都有帮助妈妈的愿望。两岁的幼儿会帮助妈妈取一些小东西,能干的还能为妈妈在洗衣时将脏衣服分门别类。
★要求不宜太高。当然,一般来说大人干活要比孩子省事省力。但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干活有点笨拙,就不耐烦地取而代之。因为这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不谈金钱。美国家长大多认为:对孩子完成任务的最好报酬是微笑、拥抱和说声“谢谢”,或是当面表扬。相反用金钱作奖励多少会引导孩子“一切向钱看”,从而降低了孩子参加劳动本来的价值。
★走出家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与时俱进”。走出小小家庭上大街当报童,或在为社区中的孤寡老人义务门前扫雪,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社会,并从中品尝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同时对进一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独立工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唐若水)
个人感悟:我认为我们中国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教育方面更需要向美国人学习,培养我们的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16 17:59:06
阿里巴巴马云的一段励志话。 “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是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5 04:28:07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7:32
生活的禅法,在于心地的运用,化解那些泪水与感伤的纠葛,充实内心的美好和光明,不要让那些过去的悲伤还在折磨现在的自己,更不可以深陷其中,照顾好自己的心地,为生命道一声珍重,安置好自己的心态,不辜负自己的每一次坚强,还有未来的一地月光。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7:56
人生在世间,穿梭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生过往,更是一场心路的历程,有承诺,有误解,有波折,有叹息,也有脆弱,更有乐观,是劫是缘,都在自己怎么活。漫步人生路,这风景是青天辽阔,还是憋屈寂寞,都在于一个人彬彬有礼的去面对,谦虚恭敬的去协调。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8:13
对生活的认识,来自于对生活的积极、认可和负责,人生路上谁也避免不了折磨,用生活的信念,改变生活的质量,用幸福的信心,实现幸福的价值。俗话这么说,既不奢望,也不苛求,乐天为本,量力而行。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8:33
简约一些对待生活,又有多少值得牵肠挂肚,那些了犹未了的纠缠何不放下,就说人生活是一场感悟,那些所有的浮躁忧伤,对人生也提供不了多少营养,人生向前,总在乐观豁达中成就积淀,让那些回忆不是那么苦涩孤独,也就是了,恪守生活向前的方向,就算不能看透,总也没有背离。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8:50
生活的禅法,在于心地回归简约和质朴,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宽容承诺,也是人生的一种坚强支撑,治愈自我内心的疲惫、脆弱和浮躁,让内心平和,安静,慈悲。经历人世间的浮浮沉沉,所有的过往风轻云淡,活出生命的禅意,并且守候身边的世界。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9:11
平安喜乐是对人生最好的祝福,一声平安是对朋友最亲切的叮嘱,用最快的时间治愈那些生活的伤痛,你若安好,世界便好,你若安好,岁月未老。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9:24
人生是什么?用心地的温暖和宽阔,活好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曾经存活,相逢一笑,低头刹那,世界在我眼前,我在世界中间。生命如何经过,来去满心欢喜。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19:39
不要在意身边的是是非非,活好心地的宽阔和清纯,往事随它远去,随我三十未满。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20:00
生活的禅法,在于一种新的宽阔、客观、平衡,化解烦恼的沉重,更是一种人生光明的勇气,善待着生活,善待着一切,这也是改造生命的必然因果。
美惠子
发表于 14-12-26 04:20:12
慈悲是一种心地平和的氛围,它更是对生命一种清醒地认识,让心地恪守一种平淡,克服我执的困扰,改善生命里所有的负面因素,在人生经历所有痛苦中,去感受,去觉悟,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