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的应用:
|
通过浏览抑郁症板块,发现有部分是“新抑郁”一族或“焦虑强迫”一族,并非过去经典的抑郁。这些疾病的治疗方式实际上心理调整也很重要。下面为一复制的科普文章。
医学科普
轻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调整很重要
全网发布:2013-01-19 23:50 发表者:余金龙 (访问人次:1990)
临床上,精神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脑器质性精神疾病和脑功能性精神疾病。
脑功能性精神疾病又主要分为两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和轻性精神疾病。
重性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等。
轻性精神疾病有: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神经衰弱、厌食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慢性失眠、慢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癔症等。
轻性并不等于病情不严重,有些轻性精神疾病可以痛苦到让病人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轻性也不等于容易治疗,通常是比重性精神疾病更考验医生的临床水平,更需要患者和家人积极的配合和坚持。
轻性与重性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病因和病机。任何脑功能性精神疾病都是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重性精神疾病以内因为主,轻性精神疾病以外因为主。
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调整大脑中失衡的脑神经递质,辅助心理治疗、自我调整、家庭支持等。
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治疗和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很重要。我个人特别重视患者的自我调整,每次患者来看病,我通常都会花些时间来指导患者如何自我调整。
这种自我调整当然不是患者随意去调整,而应是遵循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结合患者的病情特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去积极的自我调整。
这种类型的自我调整,其本质也是一种心理治疗。对于各类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医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治疗的这一部分最反映医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自我调整的,不只是患者,还有家人,尤其是父母或配偶等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的家人。
自我调整意味着放弃,放弃意味着痛苦(注:参考文章: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在患者积极自我调整的基础上,再配合药物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物治疗可为患者的自我调整创造条件。
对于各种轻性精神疾病,如果只是用药物治疗,势必药量大,疗程长,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反而增加以后治疗的难度,导致病情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广东某超大型三甲医院有一位神经科教授,找他看病的病人也是超多,有一次他跟我说:“我看的病人很多都是你们精神科的,我看半天门诊,要看到50个抑郁症病人。”
很多焦虑症病人,因为有头痛失眠等躯体症状,不先来看我们精神科医生,而是先去看神经科医生(注:也看其它内外各科,因为焦虑症的躯体症状可以遍布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余金龙),而神经科医生通常又分不清焦虑症与抑郁症,将焦虑症误诊为抑郁症,将轻性精神疾病误诊为重性精神疾病,猛开药物来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安定类药物,有时还开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目前综合医院开出的抗抑郁药物,由精神科医生开出的只占少部分,大部分由其它科的医生,尤其是神经科的医生开出。),却没有指导病人如何去自我调整,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久而久之,很多神经科医生的后面就跟着一大堆精神科的病人,主要是焦虑症这类轻性精神疾病。当最终转来看我们精神科医生时,有的已经治疗了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中很多已经药物依赖或成瘾,病情复杂性及治疗难度都增加了。
参考文章:1、焦虑症可以“模仿”很多种躯体疾病的症状 ;2、目前我国焦虑症治疗现状堪忧;3、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4、为何焦虑严重时常有孤单无力无助的感觉?
(余金龙)
发表于:2012-12-08 19: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