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刚在《知音》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本想懒一点直接扫描成图片,但发现看不清。我就辛苦一下打印出来吧。
希望对因抑郁、焦虑等心理痛苦的朋友有所帮助。
下面是看到的原文: 让爱赶走抑郁!留美硕士勇破【家族魔咒】 舅舅木讷呆滞,小姨焦躁不安,早年服毒自杀的母亲更被村里人称为“疯子”——在“家族魔咒”的笼罩下,身为公务员的他竟隐隐有了“人生崩盘”的恐惧。12年前,已年近不惑的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旁人艳羡的公职,“逃”到美国! 此行,他本想借助国外的先进科学,来破解这可怕的“家族魔咒”。可他还没来得及拯救家族,恐慌,焦虑,噩梦,疼痛,崩溃,已牢牢将他绑紧,令他一度窒息。而他深爱的妻子也险些离他而去…… 异乡绝境,谁来拯救他,甚至拯救他那整个家族?
放弃公职去美国,是“炼狱”还是自救?
2001年春节刚过,一纸辞职报告引得重庆市政府某部门内部炸开了锅:37岁的处级干部冯大荣,放着好生生的科长不干,要自费留学出国!一时间,各种猜测夹杂着惋惜声纷至沓来。 唯独冯大荣自己,却是如释重负。他深知,美国不是天堂,但他已“走投无路”—— 冯大荣1965年出生在江西九江市郊的农村,父母务农,他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充斥着父母无休止的争吵。那时,母亲常常躁动不安,成天嚷嚷着要寻死,村里人甚至在背地里喊她“疯子”,兄妹几个总是抱着哭成一团。他清楚地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总是半夜惊醒,随即马上跳下床去找母亲,唯恐她真的不告而别。
1987年,冯大荣从长沙工程兵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历任图书管理员、工程师、连长、书记、教导员等职务,1998年作为部队转业干部被分配至重庆市政府某部门工作。1990年,他与市邮政局的会计蒋红梅结为夫妻,2年后,儿子出生。1994年,母亲服毒自杀的噩耗传来,冯大荣痛哭流涕。
1998年,冯大荣晋升为科长,享受处级待遇。然而,炫目的光环下,前所未有的恐慌感却突如其来。他越发“谨小慎微”,唯恐工作不出色会被领导责备;而偶尔被领导叫去谈话,他更会忐忑许久。白天他坐卧不安,夜里他辗转反侧。他变得敏感而焦虑,常因丁点小事就怀疑妻子不再爱自己,从而对妻子挑三练四,引起冷战。半夜惊醒,他第一反应就是去摸摸身旁的妻子是否还在,他总神经质地觉得妻子会去“寻死”。于是,原本幸福的婚姻,也裂痕顿生。
当冯大荣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病态”时,他突然想到已经过世的母亲,还有精神“不正常”的舅舅和小姨——舅舅双目紧闭,木讷呆滞,眼皮却又不停跳动;小姨焦躁不安,动不动就与人吵架。症状是如此地相似!难道自己是中了所谓的“家族魔咒”?“不,我绝不能让自己滑向崩溃的深渊!更不能让我更多的亲人们赴我的后程!”他暗自发誓道。这之后,他悄悄查阅了很多资料,但都一无所获。重重压力之下,他想到了“逃离”,或者说去往“西天取经”……
2001年7月25日,不顾妻子反对,冯大荣毅然放弃了光鲜而安逸的国内生活,带着十万元钱积蓄抵达美国罗德岛州。他将在艾伦肖恩研究生院攻读金融学硕士,然而,学业还未开始,生存却更是迫在眉睫,在交完学费和购买汽车后,钱已所剩无几。
很快,冯大荣在中餐馆找到工作。端盘子、刷盘子、送外卖,从早10点到晚9点,他足足要干满11个小时。当身为一介书生的他托着大托盘,来回穿梭于餐桌之间时,常感到体力透支手直发抖。他咬牙坚持,但依然会被老板以手脚太慢为由而狠狠训斥。
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里,冯大荣开着餐馆的车去送外卖。由于温度太低,为了保持车内温度。他下车时并未熄火。谁知就一转身的功夫,车已被人开跑。他吓傻了,奋力直追,但最终仍眼睁睁地看着车绝尘而去。本来就因为高昂的学费而让自己头疼不已,车辆的丢失无疑让捉襟见肘的经济雪上加霜。
10天后,警方将车送回,但老板仍不依不饶地数落,让冯大荣直感头皮发麻。他终于彻底爆发,与老板大吵一架后辞职走人。从此,冯大荣脾气大变,遇事极易发火,每晚他噩梦连连,夜不能寐。在极不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面前,学业也停滞不前。偶尔打电话给妻子,他甚至发出了歇斯底里地吼叫。
2002年6月,由于不放心丈夫,蒋红梅办理了停薪留职,将儿子托付给爸妈照顾后,飞到了罗德岛州。
见到丈夫第一眼,蒋红梅简直不忍辨认。眼前的冯大荣两眼无神,说话有气无力,动不动就嗜睡,有时能睡一整天,有时白天四周稍有动静他都会吓得一震。“老公,我来了,一切有我在!”稍作镇定后,她上前拥抱住丈夫,温柔地说道。伴随一声沉重的叹息,她感到,一行无言的清泪已悄然落在了自己肩头。
蒋红梅倾心照顾着丈夫的饮食起居。起初,她仅仅以为是丈夫太累所致,便想方设法地为他烹制可口的菜肴。可冯大荣哪有胃口可言?他哪怕只闻到气味就厌恶得不行,好几次都直接把一桌饭菜掀倒在地,接着大发脾气,而每次发完火,冯大荣又会很后悔。面对丈夫的反复无常,蒋红梅只能默默收拾着残局,眼泪止不住地掉落。
就这样,冯大荣的心理乃至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着。有一天在家看书时,他觉得心简直要从喉咙跳出来,非常惴惴不安,感觉大难临头,任凭妻子极力安慰,他都无法平静下来,甚至冲着她大吼大叫。
接下来几天,他的心情就像被扔在大海里的浮木,完全无法自控。伴随着焦躁的情绪,睡眠也出现问题,一天、两天、三天,连续一周他竟未曾入睡一秒,这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哪怕只是微微合上眼,身体都会不由自主的抽动。他感到极度恐惧,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他甚至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而掐死她。
那一年,美国罗德岛州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月下旬就已是漫天飞雪。对身在异乡的冯大荣而言,那个冬天注定异常艰难。
深情妻子从不别离,让我们一起自我救赎
这天,冯大荣和妻子一前一后行走在城中央的河边时,绝望和恐惧的情绪扑面而来。蒋红梅见丈夫走路时捂住自己的心口,便上前来搀扶他。万没想到,冯大荣就像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抽出手使劲打过去,将她的手狠狠甩开。“我还年轻,不是废物,不需要女人扶!”他恶狠狠地说。蒋红梅当即失声痛哭。
回到住处,蒋红梅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见状,冯大荣只觉脑袋轰地一声巨响,声嘶力竭地吼道:“你走啊!你走啊!你走了咱们就离婚!”话音未落,他竟瘫软在沙发上,大口地喘着气,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蒋红梅的心软了下来。“我走了,大荣就完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完蛋啊!”她紧咬着嘴唇,默默地把刚叠好的衣物又一件件放回到衣柜。
接下来的日子里,蒋红梅行动起来。她先用四川的土方子给丈夫刮痧,还尝试着为他进行食疗,为此她专门从波士顿买来酸菜熬汤为他祛寒。可一切仍是枉然。她心急如焚。
又是持续一周的失眠,冯大荣感到腹部到腿部之间无端出现针刺感,如幻觉却又真实无比。身体的任何零件似乎都不对劲,眼红、腹胀、手脚酸胀、背部发热。人更是变成热锅上的蚂蚁,极度恐慌。束手无策的蒋红梅,只能整夜陪伴在他身旁。他不说话自己也沉默,他情绪稍好就给他讲讲笑话,他恐惧时就让他握紧自己的手,或拥他入怀,听他如孩童般啜泣。
“炼狱”般的时光里,冯大荣根本无法工作和学习,甚至连洗脸刷牙的力气都没有。家里最常见的画面是,蓬头垢面的他颓唐地坐在木地板上,呆望着窗外的飞雪,眼神空洞而可怖。
为了维持生存,不会开车、不懂英语的蒋红梅只能挺身而出,拼命速成这两项基本技能。不久,她在离家20公里外的中餐馆找到了工作。白天,她忙碌地理菜、炸鸡翅,还要牵挂在家中的丈夫;晚上,她紧紧守护在丈夫身边。
这年春节,老家又传来消息,说他们村里的一个亲戚,已被确诊为精神分裂。冯大荣濒临绝望,他觉得自己再也逃不脱“魔咒”的掌心。在跟亲人通电话时,他几乎歇斯底里:“魔咒啊魔咒!我们都要完了,都要完了啊!”惹得人心惶惶。
2003年8月的一天晚上,冯大荣的心情就像钢丝断裂的起重机般急剧下降。山崩地裂的错觉,瞬间在他脑海里形成巨大磁场。他抱着妻子放声痛哭:“我不行了!我要死了!你赶快回国啊!”说话间,他已红了眼,一个劲地用头猛烈撞击着墙壁。蒋红梅连忙死死拽住他,声泪俱下地央求着,才让他略有平静。
夜里,蒋红梅与冯大荣的哥姐通电话。他们一再劝说她:“红梅,大荣‘疯’了!我们冯家不想误了你,你就回来吧!”可她却回答得斩钉截铁:“不,我要留在这里,直到大荣恢复到从前的那一天!”
第二晚,蒋红梅与丈夫长谈了一夜。她对冯大荣说:“老公,咱去医院吧!无论结果如何,我都陪着你!今生我只有你一个丈夫,所以你要为了我,还有咱儿子,好好活下去啊!”望着妻子鼓励的眼神,冯大荣重重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冯大荣在妻子陪伴下,走进了医院。诊断结果为重度抑郁症。天啊,这是什么病?抑郁也能成病,还是重度?在这不久,在华人报刊上看到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和陈宝莲因抑郁而相继自杀身亡,让冯大荣毛骨悚然。
“老公,我总相信这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你好好治病,别为钱担心,还有我呢!先拿一万美金去治病!”面对妻子的理解和宽慰,冯大荣泪湿了眼眶,他紧紧搂住了她,认真地说:“我是一个男人,我应该有所担当!”
自此,一场与抑郁症抗争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通过医生的描述,冯大荣得知在心理学上,抑郁被列为各种心理问题的最高等级,一般会伴随焦虑、恐惧和强迫等情绪。所以,抑郁症又被称之为心理疾病中的癌症。而医生介绍的症状与他,与母亲、舅舅和小姨都不谋而合。原来困扰自己家族那么多年的“魔咒”就是这可怕的抑郁症!冯大荣更下定决心要以身试法,一举攻克这恐怖的心理癌魔。
刚开始,冯大荣在医生指导下开始了药物治疗。然而,一般抗抑郁的药物副作用都非常大。服下药物后,他的嘴唇很快就干裂出血,并伴随着全身哆嗦的现象。而换另一种药后,他的大脑又会莫名地出现如保险丝燃烧般“啪啪啪”的断裂声,并伴有短暂的记忆消失。痛苦的折磨之下,他只好选择放弃。
冯大荣分外沮丧,认为连药都没效用,自己肯定没救了。蒋红梅便“激将”他道:“老公,你身上肩负着拯救你们整个家族的责任,你就这么甘心放弃?”
一席话又让他重新抖擞了精神。他继而决定尝试心理治疗,便先去考察了布朗大学的团体心理治疗。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的团体治疗仅局限于组织大家一起散步、打牌,这种单一而普通的治疗模式与他的想象有很大出入,而也并未获得突出的效果。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冯大荣又相继接受了多名心理医生的治疗,但仍无作用。百般无奈下,他痛下决心,决定自救!于是,他跑遍了当地的图书馆和书店,在浩瀚的心理文献中寻找线索。然而,查阅文献对正常人来说都意味着枯燥和乏味,更不用说对一个阅读能力极为低下的抑郁症患者。每天下午4点过后,恐惧感总会准时降临,冯大荣的眼睛动不动就变得模糊,几乎失去了阅读能力。
有一段时间,冯大荣甚至焦虑到认为妻子也抑郁了。当时,蒋红梅上网查询抑郁症的资料,都被他喝止了。“全家人都抑郁还有什么意义?不如死了算了。”悲观的情绪浓烈而炽热。
这场与癌魔的争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眼见就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心理癌症何惧何畏!“家族魔咒”终被驱散
一天逛书店时,一本叫做《生命的重建》的心理学著作,当即吸引住冯大荣的眼球。这本书曾创《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0周冠军,他翻开一看,发现书中提出了一些“怪诞”的观念,比如“你相信就能变成现实”,“疾病往往预示内心存在某种心理驱动”等。这些观念他均闻所未闻。
《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丝•海曾患有癌症,她也是在他人指导下,彻底改变了她的心理,终于战胜癌症,成为美国有名的大师级人物。书中每个章节都配有练习课程,冯大荣买回家后,开始认真体验这些练习。最初,他天天做着宣誓练习:“我放弃在意识中制造担心和害怕的旧思想,我现在接受我完全的安全。”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奇迹出现了,他感觉到那种困扰了自己许久的恐惧感似乎变少了。
接着,他又开始练习“大脑是我的工具,它随时接受我的控制,我现在每天晚上睡得特别的熟,特别的香”,以此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过了不久,他的睡眠果真有了很大的改善。
心理再生练习也给了他极大的触动。这是模拟人生在母体子宫内的情形,从心理上重建人生。第一次体验,冯大荣就情不自禁地整整哭泣了一个小时,大量的负面情绪得以成功释放。
后来,冯大荣又找到《创造性冥想》一书。按照书中授意,他想象自己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世界有一个入口,入口安装了高科技的射线装置,可以把心理的所有恐惧都杀死,然后进入到这个安全的世界,再想象这个世界不断地延伸,直至涵盖到整个地球。经过一周的练习后,他发现自己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
就这样,让冯大荣倍感绝望的抑郁症,经历三个月左右的心灵成长,内心得到平复,经历一年左右时间的持续心理治疗,他彻底告别了抑郁。
从此,冯大荣决定终身从事心理研究与实践,特别是健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他首先要让自己健康起来。其时,积极思想心理学已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科目之一。这个理论融合了各种技术,又被称之为“重塑生命”或“自我成长”,美国所有书店里都有这类书记的专柜。由于冯大荣是华人中第一个研究积极思想心理学的人,毫无任何中文资料可以借鉴,他只能一切从头开始。
第一个碰到的问题就是宣誓法的运用问题。为了把它翻译成最准确的中文宣誓,冯大荣苦思冥想,后来有了这样的宣誓句子:“我释放过去的,我爱和接受自己就是我现在的样子。”可练习时他又担心如果他释放了他所有压抑的过去,而过去的压抑又没有离开他的话,这将多么恐怖!最终,他用了“放弃”这个词义,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之后,冯大荣又开始研究詹姆帕尔司基的《让爱赶走害怕》,舒克蔓和塞福特的《奇迹课程》,这是美国从事积极思维心理研究的经典之作。这些理论让他遁入醍醐灌顶般地通彻。
2004年底,亲人打电话告诉冯大荣,说他的二姐冯秋霞也快“疯”了!他震惊万分,当即给二姐打去电话。电话接通后,二姐第一句话就吓了他一大跳:“大荣啊,我不行了,活不过今年了!你要帮我看着家里,家里马上要出大事了!”他顿觉,这种无缘无故的恐惧不是最典型的抑郁前兆吗?果然,“家族魔咒”如期降临!
冯大荣信心十足地安慰着二姐:“姐,你听我说,咱们家是被‘抑郁症’这个恶魔给缠住了,我已经打败了它,所以你要相信我,好吗?”
电话那头,二姐迟疑着表示了信任。于是,冯大荣决定通过越洋电话,来拯救他最爱的至亲。
“姐,你为何总怀疑姐夫有外遇?”
“我老觉得他跟别的女人眉来眼去……”
“姐,我们害怕或需要什么,其实都是我们童年遭遇的投射。父亲没有给母亲爱,所以你潜意识里害怕姐夫会像父亲对母亲一样对你,是吗?如果是这样,你必须暗示自己,我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别人理解和关爱,我一样能独立。让自己自由出来,好吗?”……
渐渐的,二姐在电话里的语气越来越轻松。三个月后,家人告诉冯大荣,她已经不再乱发脾气,情绪完全恢复正常。在与“家族魔咒”的战斗中,他们又一次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2004年10月,克兰斯顿市公用图书馆,讲台上迎来了一位东方小伙子。一场名为“让抑郁离开人类”精彩演讲,为冯大荣的美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听了他的演讲,老师纷纷建议他把研究成果交由美国出版社出版,他却毅然将研究成果带回了国。
2005年春天,获得硕士学位学成归来的冯大荣,带着妻儿来到母亲坟前,摆上饭菜,放上母亲生前喜欢的纸烟,郑重地鞠了三个躬:“妈妈,我回来了,请原谅儿子的不孝,没有让您老人家享受到儿子的研究成果,让您饱受抑郁的磨难。” 在场亲人无不落泪。
回国后,为了拯救更多的抑郁病患者,冯大荣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亲身战胜抑郁症的经历,整理成书稿《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并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著作出版后,来自全国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不断,有的汇报读书体会,有的想同他交流,更多的则是对理念的不解并希望得到帮助,很多求助者甚至千里迢迢来到重庆寻求心理咨询。
面对全国各地学生迫切需要,2005年,冯大荣在重庆一手创办了“重塑人生心理咨询”,接受全国各地、甚至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的心理求助。
冯大荣的心理咨询方法给国内心理咨询带来一股清风,每次给求助者咨询完,他都会布置一些心理练习,或“大声宣誓”、或“快乐冥想”、或“静心禅坐”、或“净化练习”……
8年来,前来“重塑人生心理咨询”咨询和求助的访者一直络绎不绝。安徽六安的王芳,两个女儿的妈妈,九年抑郁,自杀上百次,走南闯北寻求心理咨询,直到找到这里,她的心理问题才终于划上句号,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邓莉娇,5年的“心理炼狱”让她几近崩溃,是他的父亲邓世敏带她找到冯大荣,帮她重塑了人生。如今,她也步入心理咨询师的行列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截止目前,冯大荣的团队已帮助数千名抑郁症患者成功走出困境,走向新生,而冯大荣本人已经被抑郁求助者冠以“抑郁症的精神领袖”称号。
而冯大荣和他的重塑人生理念也迅速在国内和海外华人社区口口相传着。2007年11月,他荣幸地接受清华大学心理学会的邀请,给学生做了一场关于重塑人生理念的专题讲座,收到了热烈反响。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又作为志愿者带队前赴震区,义务为灾民进行了大量的心理疏导。
2013年春天的脚步中,笼罩在冯氏家族上空中的恐怖“魔咒”终于被彻底驱散,而其“始作俑者”——冯大荣的人生,也正演绎着更多的精彩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