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情来自大脑深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9-5 08: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神经内分泌学家休·卡特就在研究中发现,大草原田鼠是一种“忠贞”的动物,雄鼠一旦与雌鼠交配,它就会恪守一条原则:不再与
“第三者”发生性关系。经过进一步研究,卡特发现,田鼠的爱情来自大脑脑下
垂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后叶催产素?oxytocin 。为了证实他的推
论,卡特给田鼠的大脑注入一种抑制后叶催产素产生的化学物质,以阻断其分泌
。结果,田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它们立即抛弃了曾经深爱过的伴侣,开始
滥交。与此相反,那些大脑中被注入后叶催产素的雌田鼠,它们的择偶习惯也发
生了变化,不再象以前那么挑剔,一旦确定关系,就对“丈夫”忠心耿耿,对其
他田鼠视而不见,颇有点“我的眼中只有你”的味道。
  
   当然,田鼠与人不同,它的感情是否专一与道德或宗教无关,因为田鼠就是
田鼠,它的选择皆出自天性。但是,田鼠这种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一夫一妻”的
生活方式,还是激起了研究者的强烈兴趣。他们通过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发现,人
类的情爱活动与三种基因有关,这三种基因分别负责指令人体内多巴胺、苯乙胺
和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其中,后叶催产素与人体天然产生的“鸦片”——内啡肽
有协同作用,后叶催产素启动依恋他人的愿望,内啡肽则提供与爱人在一起时的
那种陶醉感。因而,有人把后叶催产素称为“爱情激素”、“恋爱兴奋剂”。  
 
  
  爱情也有保鲜期  
  
   许多人期望的爱情是“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然而,神经科学家们经过反
复研究和论证后,得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一对情侣之间的爱情最多只能持续
30个月左右,再往后发展,爱情就会“变质”为亲情。
  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多巴胺、苯乙胺、后叶催产素等爱情化学物质大量释
放,会给人以巅峰般的体验,极度欣快。但是,我们的大脑不可能长期不断地大
量释放这些物质,因为神经细胞只有在受到新异刺激时才会兴奋。而固定的两性
关系时间一长,相互间就再无新鲜感可言,也就再难以兴奋起来,那种刻骨铭心
、神魂飘荡的爱情也随之消失了。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化博士辛迪·奈克斯在过去两年曾调查了37种不同文化
背景下生活的5000对夫妇,并对他们进行医学测试,他得到的结论是,18
至30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男女相识、约会乃至结合和生子。在这些过程结束
后,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奈克斯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
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组成,时间长了,人
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鸡尾酒”便会“过期”,这个时间大概在2年
左右。之后,男女要不分手,要不便让爱成为习惯。反映婚外恋的国产电影《一
声叹息》有一段台词,它出自一个有婚外恋的中年男子之口,大抵是说他和妻子
在一起的感觉已经变成自己左右手相握的感觉(也就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如
果把那只“手”砍了,他仍会觉得痛。这虽然只是那些喜新不厌旧的已婚男人的
个人体验(其实女人的感觉也差不多),但也不失为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动实
例。奈克斯就说过,爱情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几年后,爱情走了,但你可能仍
然喜欢他。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功地跨越了30个月的爱情,将其婚姻维持到
50年以上。
  
   既然有人为爱情“变质”找到了科学解释,那么,挽救爱情和家庭危机是否
也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加以解决呢?从现实情况来看,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家们还
真的研制出了“爱情保鲜剂”。据德国《时代精神》月刊消息,2001年英国
研制并生产了女人专用的“爱情药水”,它含有苯乙胺和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女
人的魅力和感性。它的出现着实吸引了不少对爱情心灰意冷的女人们,以至于在
伦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类似的产品也出现于2002年的德国,它是汉诺威
医学院研制出的“爱情保鲜剂”,号称对男女都有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苯乙胺、
多巴胺(男用型)或苯乙胺、多巴胺及催产素(女用型)。第一位接受“爱情保
鲜剂”的试验者是25岁珍妮特·莎燕,她是一名化验员。据说,她就是因为身
体中缺乏3种“爱情化学物质”而对丈夫冷漠,并最终导致分居。
    
  爱情是有气味的   
  
   过去,人们把男女一见钟情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男女方对相互相貌、气质的认
同,而现在一些专家认为,他(她)们身上的体味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著
有《性与嗅觉》一书的阿兰·赫思克博士说:“与其说‘一见钟情’,不如改成
‘一闻钟情’更为贴切些。”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研究者也在《自然基因》刊物上
发表文章,指出女性更喜欢体味与自己的遗传体味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男子。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基因搭配系统”,它出现于人类漫长的进
化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相同基因带来的病变,以确保后代拥有健康的免疫系
统。从宏观上看,它可以降低人类过度繁殖或趋于灭绝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一见钟情”的这组基因一般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以下简称MHC),它所制造的蛋白质能够确保体内细胞对免疫系统没有排斥性
。MHC还是人体气味的来源,不同的MHC基因在人体上表现为不同的体味,
而体味本身又等于一种信号,反过来通过择偶偏好去影响MHC在后代的生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男女之间爱情的产生深受嗅觉的影响。例如
,让男士嗅闻女性分泌物可以提高男性的激素分泌;对不同的女性分泌物,男性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激素分泌量;女性倾向于选择喷洒过含有男性激素气味的座位
,而男性则排斥带有其他男性体味的座位;一般人皆倾向排斥带有近亲体味的物
品。
  从上述的一系列实验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来电事件”的确事出有因,至
少,它说明人类不单单是个纯情动物或精神动物,而是与大多数其他动物一样,
要受到生物化学因素的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说,爱情也不过是生物化学的奴隶之
一。很多专家们就认为,干净的头发和清新的皮肤所散发和分泌出的气味最具有
性诱惑力,这些天然的气味可以激发人们的性欲。  
  
   对于这一非凡现象最为敏感的是那些生产香水的制造商们,事实上,这也是
他们事业的基础和赚钱的不二法门。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有麝香气味的香水涂
抹在女性的腋窝下会产生反应,散发出“爱情气味”,所以早在30年前的欧洲
,他们就生产出了一种含有男性雄甾酮信息素的喷雾剂。除了香水,体味还可能
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对此,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威廉姆·奥古斯特期
望甚高,他相信包含体味的“信息素”将会成为21世纪治疗多种性功能障碍的
最好的药物,甚至还可帮助人们利用化学的方法研制春药。不过,他同时承认,
体味固然影响了择偶偏好,但现代社会中却有更多其他影响力强大的外在择偶条
件,比如财富、社会地位等等,这些外在条件也许会令来自体味的诱惑黯然失色
。他说:“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今天的离婚率会这么高!”  
  
   爱情的基础是基因   
  
   浪漫的爱情竟然和天生的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的这个结论足以
震惊所有人。
    
   美国人类学家戴维和吉文斯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
藏着一些更为基本的基因法则:那些有优秀基因的人更容易成为异性追求的目标
。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与一个产生多病后代或在把后代养大前就死去的生物
配对无异于自取灭亡。只有爱上健康的人体,我们通过子女把基因留传下去的机
会才最大。
  
   激素含量是一个人免疫系统是否强大的标志,尤其是雄性睾丸激素和雌激素
。但激素的具体情况通常难以检测,因而人们只好通过外部标志来判断。对于男
性来说,他们的面部会反映出睾丸激素的含量。那些睾丸激素水平最高的男孩在
成年后往往下巴更宽,额头更粗犷。而男性注意的则是雌激素塑造出的女性体态
,其注意焦点主要集中在臀部积聚脂肪的多少,以及腰部相对于臀部的比例。  
  
   有趣的是,戴维和吉文斯还在老鼠身上发现了“忠诚”基因。他们将有“忠
贞”荣誉的大草原田鼠的一个基因植入“生性风流”的雄性小家鼠体内,使后者
变成了更忠诚的丈夫和更有“爱心”的父亲。而正常的雄性小家鼠通常在交配完
成后,会立即抛弃其伴侣,并且一点也不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
  
   注入了“忠诚”基因的老鼠尚且可以如此自律,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当然就
不用说了。这样,有一个可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既然有不少人饱受配偶不忠的
痛苦,既然在伦理上人们认为配偶就是今生今世再也不愿离开的人,那么是否可
以给人注入“忠诚”基因呢 ?想必大多数人会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尽管基因的作
用很重要,但人类在爱情方面并不完全受到古老本能的支配。世界上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夫妻,基因仅仅是他们婚姻的本能基础,在此之上还覆盖着他们层层叠叠
的个人经历,所以即便基因完全相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后天因素在
人类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中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的看法
  
  爱情=多巴胺
  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
对异性情感的产生。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
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
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
可挡地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品尝巧克力时或瘾君子们在“
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
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
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
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在身陷爱中,并促使我们进
行交配,以此繁衍后代。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
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
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那些化学成分
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新陈代谢。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三年。随着
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平静。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狂热爱情的短暂而感到悲观,不是所有的人因为多巴胺
的减少就会选择分手,大多数的人因为责任、诺言、情谊等等因素选择了坚守爱
情与婚姻,还有为数不少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爱情注入着新的活力、新的内
容,为爱情的天长地久做着不懈的努力,这是尤为可敬的,这种超越了生理期限
以及科学定义的更广阔意义上的爱,或许就是我们人类身上最可贵最可爱的地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6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