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9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能老人的老无所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7-25 15:4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称,我国护理服务压力超过任何国家

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我国3300万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失落”重重。


“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

在我们这个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失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正在考验养老体系的建设,也使得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不少专家建议,应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确保“老有所养”。

生活自顾不暇 生命不知所终

“唉……我实在没力气给他换尿布了,但又没有任何办法。”72岁的贾治莲唉声叹气地说,自己还患高血压、风湿病,有时候晕得什么都不知道,照顾丈夫真是力不从心。

贾治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居民,大她7岁的丈夫李世英因患肠癌已卧病在床1年多。老两口膝下只有一个养女,女婿已过世,女儿在外边打工边照顾14岁的外孙,无法长时间照顾父亲,所有重担全落在了母亲身上。

《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李世英的床尾放着一大包成人尿不湿。贾治莲解释说,用尿不湿虽然贵点,但省得换洗。她无奈地说,丈夫大小便失禁,加之长期起不了床,脾气也大,很难照顾,“我自己千万不敢再生病,我要是病了,丈夫就更没办法了”。
记者近日在宁夏、山东、吉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许多失能老人的护理压力主要压在家庭成员身上,不少“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

除卧床的失能老人外,一些高龄空巢老人尽管没有卧床,但已没法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实际上已半失能,他们往往靠自己苦撑着和社区、邻居的帮助而生活。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西街社区居民李仲英今年78岁,她的老伴得帕金森症瘫痪多年。“老伴病成这样,自己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幸好有政府免费提供的每月30个小时居家养老服务,能减轻点压力,但更多还是得靠我照顾。”李仲英说。

还有部分高龄老人,则承担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对生活没有一点希望,面临的是重重失落。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公山湾村今年84岁的白和老人,不光享受不到子孙的照料,反而还承担着照顾儿子的重担。老人老伴去世多年,今年43岁的儿子白雨兵3年前因车祸脊椎粉碎性骨折,儿媳5年前因车祸身亡,14岁的孙子在50多公里外的旗里上初中。因儿子伤势严重,行动也已不便的老人每天得为儿子做饭、服侍饮食起居。白和老人摸着眼泪说,眼下全家3口人靠他每月204元养老金和儿子每年4000元低保金维持生活,“我这把老骨头如果不在了,真不知道儿子和孙子怎么生活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7:35 | 只看该作者
护理难度较大 养老院不愿接收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接收他们入住。

吉林省长春市华宇老年公寓负责人张亚军表示,养老院会“酌情选择”入住老人,对于那些“可留可不留”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一般不会接收。养老院本来护理人员就少,工作量大,照顾失能老人根本就忙不过来。现在他们的老年公寓里40多名入住者基本都是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广州研究员说,失能老人养护收费相对要高,这原本是不错的商机,然而养老机构普遍不愿接手这“烫手的山芋”,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危险性太大。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且会对养老机构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入住率,养老机构得不偿失。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些患有疾病的老人常年“蜗居”家中,生活质量偏低,日子过得较为苦闷。

今年64岁的赵秀英,家住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的金达莱小区。记者来到她家时,正赶巧碰到她和老伴吃晚饭,房间的灯光很暗,屋里的家具显得很旧,地上铺着地板革。两人的饭菜十分简单,一份粥一份咸菜。

赵秀英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待在家中。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平常在家和老伴之间“也没啥好说的”,也看不到外人,再加上两人靠低保生活的日子十分拮据,让她觉得非常孤独、苦闷,晚上经常睡不着。她说“就想找个人说说话。”

“安度晚年”难保证 社会支持网络须构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宁夏、陕西、山东等省区的一些山村了解到,60岁以下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许多高龄老人生活水平较低,且不少空巢老人饮食水准多年未改善,有的甚至仍吃着与30年前没啥区别的饭。

两块馍,一碗开水,是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胭粉台村73岁的孙广玉老人的午餐。曾接连遭遇次子、三子和老伴去世的他,5年前因脑中风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唯有右手能动,勉强做些家务。

“好几年没闻到肉香味了。”孙大爷说,他一年四季主要靠馍和开水度日,靠捡破烂为生的大儿媳妇隔十天八天前来帮他蒸一两锅馍,自己偶尔煮点面条和稀饭。如今他自己全靠每月60元的低保金生活,穿的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每月还需花30多元药费。“农村人混一天是一天,将来的事情不敢想了。”

不少专家表示,空巢老人特别是失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凸显,应及早着手构建失能老人养老社会支持网络,确保失能老人老有所养。首先,政府应建立失能老人特别是失能空巢老人重点保障机制。其次,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再次,建立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另外,还应制定相关标准,以使相关服务的发展专业化、规范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8:01 | 只看该作者
独居老人“空巢”又“空心”生活无滋味

“精神空巢”造成心情压抑易引发意外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老年人比例较高,而老年事业开展较晚、投入不足,一些城市的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生活水平偏低、医疗条件较差、常年心情郁闷等困难。“空巢又空心”往往使老人了无生趣,甚至濒临绝望。面对20年后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1亿人的现实,我国“社区养老业”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形式,亟须加速发展。

蜗居生活索然无味

“每天像窝在鸽子笼里一样。”患有心脏病的吕奶奶说,她平常很少出门,怕在外面晕倒。自己在家每天用一个舀水大铝勺做两顿面条,“吃罢就干坐着”。子女经常给她钱,送来的食品总也吃不完,不受饿也挨不着冻,只是无尽的“寂寞难以打发”。

今年83岁的吕奶奶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1号街坊,她有四子三女,大儿子今年65岁,小儿子也已44岁,共有9个孙子孙女,去年又添一曾孙,可谓“四世同堂”。不过,24年前老伴去世后,她就独自生活。“孩子们倒是经常来,但看一看很快就忙自己的去了。”吕奶奶说,当年家里人多,搭了两个上下铺,三儿子还常年打地铺。现在家里空空落落的,46平方米的房子她觉得“大得不得了”。

“最盼望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吕奶奶苦笑道。只有每年春节期间子女们才能回来聚一聚,但往往正月初五六开始,“家在外地的要回去,本地也要忙他们的工作,又剩下我一个人”,刚刚“热乎”起来的心窝又复归寂寞。

“空巢”又“空心”,是许多独居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天盛社区76岁的汪秋菊老人,独子常年在外地开油罐车,三四个月才回来一次。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严重糖尿病引发了白内障,她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路,去年因此摔断了腿,钢板至今还没取出来。为此,她很少出门,只是偶尔出去买点菜和馍馍回来。儿子担心她再出意外,每天下午都会打电话问她身体如何、吃啥了。“我现在每天就等着儿子5点钟的电话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孤独,然而待不住也要待,没事就在屋里转圈圈,人真是老不得!”

缺乏子女关怀,已是空巢老人难言的心病。吉林省长春市78岁退休职工苏振成告诉记者,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与女儿每年回来一次,每次都待不了几天“儿女一走,屋子一空,就犯了心病,活着真没啥滋味”。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8:16 | 只看该作者
“常年没有好的活动场所”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一些老工业城市和建城区有点儿年头的地方,不少老社区成为老年人的集中居住地。这些社区内,往往楼房陈旧、院落破损,基础设施多年没有增补,缺乏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与设备。

1984年建成的银川市兴庆区清河社区6000多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74个。一些老人说,他们平时玩扑克牌、下象棋都没个地方去,只能在树荫下进行,而一到漫长的冬季所有的活动进行不了,过得很郁闷。喜欢唱秦腔的空巢老人康进民说,他经常去附近民办秦腔剧场听戏,一次花10元钱。他说,听戏只能过过“干瘾”,社区一些有同样爱好的老年人更希望能组建自己的团体,但缺乏场地。居委会主任欧学锐介绍,社区里群众可活动的场地仅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居委会会议室,许多活动没法开展,社区每逢国庆节、元旦开展居民联欢会时都得到附近租场地。

“由于缺少文化娱乐活动,老人们心里压抑、孤独,离婚率和自杀率比较高,经常发生意外。”吉林省长春市正阳街道互助社区党委书记梁艾林说,近几年社区空巢老人明显增多,这一群体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梁艾林介绍,去年社区的张大爷曾试图自杀。70多岁的张大爷家庭条件不错,退休金每月2000多元,但由于孩子不在身边,经常和老伴常发生争执。后来,两人矛盾越来越大,办理了离婚手续。因无倾诉对象,张大爷逐渐患上抑郁症。一天晚上,他用剪刀使劲剪手腕上的血管。获救后的张大爷表示,精神极度空虚,每天没人说话,和老伴离婚后,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除了缺少活动场所,使得不少空巢老人精神上感到没有乐趣之外,物价上涨影响生活,也是城市空巢老人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海南省三亚市朝阳社区72岁的老人陈荣春,多年独自一人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陈荣春说,平常生活主要靠每月330元的低保和每月100元的遗属费。“现在什么都贵,连粉汤都涨到5元一碗了。虽然住在城里,但我从来不舍得去外面吃早餐,都是在家煮点稀饭。”

“生活上问题大家一般都能克服,关键是精神上没有依托很难熬。”苏振成老人说,儿女在云南和辽宁工作。为打发时间,他参加了社区艺术团,负责乐器伴奏。“一周几次活动是我感觉最充实的时候,希望政府能多建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他说,别小看这些活动“它能给人宽心呀”。

社区养老业须加速发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一些基层街道办事处干部认为,关爱“空巢”老人,应当广泛动员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力量,上门帮助老人们排遣寂寞、干一些家务活儿。另外,政府应在社区建立适当规模的场所,组织老人活动,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家政等服务,也可以引进企业开展公益性老年人综合服务项目。最终,让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进养老院,4%的老人能得到特殊护理,这样的结构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研究员说,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均寿命增加了,但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没有太多延长。目前,全国80岁以上丧偶的老人大约占到一半,生活不能自理的也大约占一半。估计20年以内,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要达到1亿人以上。这必然会加大社会医疗保障压力,而且会是“无底洞”式的。当前,我国应对老龄化加速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因此,应当及早动手谋划健全养老体系。

不少党政机关干部表示,老年人事业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这必然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就我国庞大的老人群体而言,最适合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眼下,最需要干的工作是,完善居家养老体系,应当将居家养老场地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本版除署名稿件外均由记者贾立君、宗巍、曹健、杨一苗、潘林青、周慧敏采写)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8:30 | 只看该作者
剩饭就是家常饭 病痛无人问

“上顿多做点儿,下一顿就省心了。”80岁的李喜鹅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她往往每天只做一顿饭,“剩饭就是家常饭”,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5年。  李喜鹅老人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甲尔石墕村。这里属于黄河“几”字湾北侧的丘陵沟壑区,一条柏油马路蜿蜒绕村而过,排排窑洞错落在黄土山梁上,远远望去感觉是个不小的村子,但进村一看,许多窑洞杳无人影。54岁的村民杨文小说,原先全村有160多人,现在除搬走和出外打工者,常住的只有60多人,“我就算村里最年轻的了”。

李奶奶家有一排5孔窑洞,她独自一人住了一孔,其余窑洞都空着。54岁的长子家住5公里外的另一个山村,靠农闲打工供养着两个女儿上学,自顾不暇;44岁的二儿子家住山下1公里外的山沟里,儿子上大学、女儿读高中,自己农闲外出打工,也很少能照顾到老人。

“二小子可能快回来了。”李奶奶摇摇晃晃地从土炕上下来,拉开一个大水缸的盖子说:“这瓮水又快吃完了。”原来,老人每个月使用一瓮水,二儿子估计水快用完时回来再挑满。她每天吃小米粥,有时加点儿土豆,没什么蔬菜,粥是她的常年食物。

与李奶奶相同境遇的不在少数。目前,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特别是西北地区山村里,60岁以下的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许多高龄老人生活水平较低,不少空巢老人饮食水准多年未改善。

“最怕得病”,是农村许多空巢老人的“心病”。他们担心自己病倒无人照料,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治疗。

“我已经好多天没看到人了。”李喜鹅老奶奶见到记者一行进屋后显得有点儿激动。“前几天感冒,躺在炕上起不来,这两天刚刚好了一些,能下地走动了。”李奶奶说,她以为自己这次就要“悄悄地走了”,没想到“硬扛了几天又活了过来”。

与城市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我国一些乡镇尚无养老院等机构,有养老院的地方又不接收有子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有符合条件的人,却因患病等原因不愿去养老院。

清水河县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只有100多公里,全县共有14.3万人,其中农村9.3万人中5万人外出打工,其余4万多人中的一半以上是超过60岁的老人,这些老人中的20%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

“特别是农村高龄空巢老人缺乏关怀,病痛无人过问,生活难以自我料理,是一个大问题。”清水河县民政局局长杨德明说,全县目前约有5000名高龄空巢老人生存艰难,甚至有的老人离世时身边都没人“很凄惨”。

“我们连五保户也不如。”一些农村空巢老人对记者说,五保户有民政部门的救助,衣、食、住和基本的医疗问题有保障,而他们想进养老院但不够条件。

许多基层干部和专家表示,如今农村养老硬件设施严重不足、许多服务几近空白;一些乡镇此前所设立的养老院,基本上接收的都是五保老人和智障人员,且大多条件较差,处于“饿不死,冻不死”的水平。各地政府应在提升基层公共养老机构层次的同时,因地制宜创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格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8:33 | 只看该作者
剩饭就是家常饭 病痛无人问

“上顿多做点儿,下一顿就省心了。”80岁的李喜鹅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她往往每天只做一顿饭,“剩饭就是家常饭”,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5年。  李喜鹅老人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甲尔石墕村。这里属于黄河“几”字湾北侧的丘陵沟壑区,一条柏油马路蜿蜒绕村而过,排排窑洞错落在黄土山梁上,远远望去感觉是个不小的村子,但进村一看,许多窑洞杳无人影。54岁的村民杨文小说,原先全村有160多人,现在除搬走和出外打工者,常住的只有60多人,“我就算村里最年轻的了”。

李奶奶家有一排5孔窑洞,她独自一人住了一孔,其余窑洞都空着。54岁的长子家住5公里外的另一个山村,靠农闲打工供养着两个女儿上学,自顾不暇;44岁的二儿子家住山下1公里外的山沟里,儿子上大学、女儿读高中,自己农闲外出打工,也很少能照顾到老人。

“二小子可能快回来了。”李奶奶摇摇晃晃地从土炕上下来,拉开一个大水缸的盖子说:“这瓮水又快吃完了。”原来,老人每个月使用一瓮水,二儿子估计水快用完时回来再挑满。她每天吃小米粥,有时加点儿土豆,没什么蔬菜,粥是她的常年食物。

与李奶奶相同境遇的不在少数。目前,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特别是西北地区山村里,60岁以下的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许多高龄老人生活水平较低,不少空巢老人饮食水准多年未改善。

“最怕得病”,是农村许多空巢老人的“心病”。他们担心自己病倒无人照料,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治疗。

“我已经好多天没看到人了。”李喜鹅老奶奶见到记者一行进屋后显得有点儿激动。“前几天感冒,躺在炕上起不来,这两天刚刚好了一些,能下地走动了。”李奶奶说,她以为自己这次就要“悄悄地走了”,没想到“硬扛了几天又活了过来”。

与城市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我国一些乡镇尚无养老院等机构,有养老院的地方又不接收有子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有符合条件的人,却因患病等原因不愿去养老院。

清水河县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只有100多公里,全县共有14.3万人,其中农村9.3万人中5万人外出打工,其余4万多人中的一半以上是超过60岁的老人,这些老人中的20%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

“特别是农村高龄空巢老人缺乏关怀,病痛无人过问,生活难以自我料理,是一个大问题。”清水河县民政局局长杨德明说,全县目前约有5000名高龄空巢老人生存艰难,甚至有的老人离世时身边都没人“很凄惨”。

“我们连五保户也不如。”一些农村空巢老人对记者说,五保户有民政部门的救助,衣、食、住和基本的医疗问题有保障,而他们想进养老院但不够条件。

许多基层干部和专家表示,如今农村养老硬件设施严重不足、许多服务几近空白;一些乡镇此前所设立的养老院,基本上接收的都是五保老人和智障人员,且大多条件较差,处于“饿不死,冻不死”的水平。各地政府应在提升基层公共养老机构层次的同时,因地制宜创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格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9:49 | 只看该作者
“空账”倒逼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养老保险“空账”正在以25%左右的速度扩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我国养老保险账户的缺口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给出的数字,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经超过2 .2万亿元,较2010年增加约5000亿元。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虽然有关养老金缺口的说法各异,但缺口日益加大这一共识已不容回避。养老金缺口形成有因,并非只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填补缺口须多管齐下。与备受争议的延迟退休相比,破除积弊已久的养老金双轨制显得更为迫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49:59 | 只看该作者
 养老金缺口凸显老龄化之痛

  有网民称,我国目前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还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是因为每年社会统筹账户的赤字还不大。然而,现在问题不大,不等于以后问题不大。城市的新移民现在交着养老金,将来要领退休金的,现在交费的人多意味着将来领取养老金的人多。

  网民“林双林”认为,我国今后面临几个重大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二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速度放缓。三是领取养老金人口的增加。将来年轻人相对少了,移民少了,交费的人少了,养老基金统筹账户赤字就会增大,就要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可能全部挪用了都不够。据预测,几十年后,养老保障个人账户的缺口相当大。

  网民“邓聿文”说,中国目前的养老金缺口,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设计有问题,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果。一般来说,养老金的缺口能够通过国家的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以解决,但问题是,中国的养老金缺口一直在不断扩大,有限的财政补贴无法跟上其扩张速度。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我们现在之所以并没有发生现实的支付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还不是很严重,人口红利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50:08 | 只看该作者
延迟退休并非治本之策

  人保部日前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不过,多数网民认为,寄望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巨大缺口并不现实。

  网民“盛翔”指出,无论延迟退休的说辞多么动听,最根本的理由无非是要弥补养老金缺口,减少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风险。暂且不论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究竟能否药到病除,首先一条,这不公平。

  网民“余子非”称,中国现行养老金体制存在多重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但却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更迫切的还是打破现行的养老金双轨制,建立公平的养老金缴纳和支付体系,不然,任何有关养老的改革都会遭遇民意的强力反弹。延迟退休年龄在世界范围内或许是个趋势,但并非解决中国现行养老金体制的当务之急。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50:17 | 只看该作者
 破除养老金双轨制不宜再拖

  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个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在养老金缺口加大的背景下,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已是网民共同的呼声。

  有网民认为,必须首先进行养老金并轨改革,像取消公费医疗一样取消机关养老金,让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人都一样地缴费,并在退休后获取数额相对公平的养老金,以此来弥补养老金现有巨大亏空。

  还有网民认为,除了要透明运行养老等社保资金,加强民众的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抛弃部门利益,痛下决心破除养老金双轨制。

  网民“王超”提出,我们应该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缺口问题的途径,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养老金投入、提升养老金基本起征点、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社保保值增值、充实社保基金、拓宽资金来源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网民“林双林”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尽快做实个人账户,避免缺口越来越大;第二,管理好个人账户养老金,让其保值增值;第三,改善教育,提高子孙后代的人力资本;第四,坚定不移致力于经济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记者陈伟 整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5:5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2-7-25 17:28:2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上午9时许,浦东新区一名八旬独居老太被发现猝死家中,据推测,死亡时间可能是一周前。  事发地点位于浦东新区红枫路108弄金桥酒店公寓。小区保安称,老太太生前独自居住,儿女均在国外,“她每天都下楼散步,和邻居聊天。” 上周开始,小区保安连续几天看不到老太太下楼,敲她家门也没有反应,于是联系死者身在国外的子女,后者托付上海的亲戚报警。
  昨天上午9时左右,警察打开房门,发现老人死于浴室。小区居委会推测,死者当时可能正准备洗澡。
  警方透露,死者今年82岁,儿子在美国,女儿在澳大利亚。死者家中没有物品翻动痕迹,排除他杀

http://bbs.online.sh.cn/thread-3426905-1-1.html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2-8-3 11:22:24 | 只看该作者
风版是不是也担心我们老了以后的境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2-8-9 13:18:34 | 只看该作者
13# yzplq

没想那么多,只是每次看到类似的报道总感到心里面有些堵。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6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