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3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去看心理医生(曾奇峰)转自心理咨询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5-1-31 09: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载:与克林顿闹绯闻的莱温斯基,一家四口每月请心理医生调整心态的心理保健费就是好几百美元,且她家几口人心理均属正常。这种情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家庭里,是极其正常和普遍的。

  如今中国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改革开放中人们的旧有生活方式与观念不断受到冲击与碰撞,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大家在忙学习、忙事业、忙挣钱中,又拿不出太多的精力来分析、研究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难题。于是,应运而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部门在大、中型医院中到处可见。去看心理医生,已渐渐被许多人所接受,心理保健问题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

  那么,与心理医生打交道,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想好开头说什么。一些求医者见到医生后情绪波动很大,不知从何谈起,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先想好“开场白”,几句话就能进入主题,给医生一个好感觉。

  把心理医生看作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心理问题,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倾诉,这是“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愿望,一点儿也不矛盾,且医生会对你的“泄密”给予绝对的保密。因此,面对心理医生,尽可能敞开心扉。

  倾诉要有所节制。人在激动时易失控,一肚子的烦恼和苦水恨不得全都倒出来,从时间上考虑,你的倾诉在10~30分钟即可。

  “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一些求医者存在种种顾虑,有的人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对医生的提问最好是有问必答,使医生的分析、判断更准确。

  不必过分地关注自我的表现与形象。求医不是求职或与上级领导谈话。医生并不太关心你表层的东西,而是更注重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在与医生的谈话中,你要尽可能地放松一些,不要在说话中过多考虑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话直说,“开门见山”为最好。

  防止就事论事地纠缠于细节之中。有些人生怕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经历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用大量时间去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医生更关注你的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先可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医生提问再说。

  不要期望由心理医生给你“决策”。比如说离不离婚,与恋爱对象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等问题,不少咨询者希望医生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心理医生的职业准则恰恰是避免这种不能完全负责的“硬性指导”。他们只能给你讲些观点和道理,启发、疏导你的“症结”,最后的“大主意”还得由你自己拿。

  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根治”。解决心理问题往往要有一个过程,那种希望“一点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与医生面谈不便,还可以电话交流。

  心理问题不要等成了“心病”时才去求医。现实中,心病不算病的观念还很有市场,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似乎还不愿与心理医生打交道。其实预防心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疗更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还未发高烧”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了。

  对于有关“性”的问题,最好能找同性别的医生。尽管心理医生在诊治病人时有严格、严肃的科学态度,但涉及到”性“的问题,同性之间说话更为方便和深入些。退一步说,如果找不到同性医生,向异性心理医生谈“性”的问题也是可以的,不必过分紧张。在医生眼里,患者的性别是无关紧要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3:35 | 只看该作者
曾奇峰:中国先锋派心理治疗师、最具才情心理医生。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德国威滕--海德克大学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1988年)。《心理辅导》杂志高级顾问、专栏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4:26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与心理咨询(曾奇峰)   

--------------------------------------------------------------------------------

  出于职业爱好,我对互联网上的心理咨询的内容十分关注,经常访问相关的站点。总的说来,利用互联网做心理咨询,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也是在高科技时代人们仍然注重精神生活质量的象征。

  九九年十二月十日,我用武汉热线提供的十二个中文搜索器的前三个,即中文Yahoo、华页指南和新浪,对“心理咨询” 进行搜索,结果如下:

  中文Yahoo:共六个网站,内容涉及对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的心理咨询、企业心理咨询,两个福利咨询站点也位列其中;

  华页指南:只有一个网站,是某妇联办的,内容有心理咨询;

  新浪:搜索到的网站最多,有三十个,内容涉及中小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性教育、养生、自杀干预等等,十分全面。另有几个交友和金融方面的网站,大概是搜索器在分类上的错误。

  以上三个搜索结果显示,心理咨询网站的创办者来自许多不同的行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哪些人才有资格为他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颁布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资格:

  学历: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学士以上学位并从事相应工作;或者医学院校毕业获学士以上学位并从事相应工作;……

  理论知识:各种心理治疗理论知识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病学、变态心理学(或精神病学) 、人格心理学、会谈及心理诊断技术、心理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非医学专业者应补修有关医学知识(如内科、儿科和神经科等) .

  临床实践:须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下,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至少半年以上,方可独立从事此项工作。

  以上只摘抄了该条例的一部分,仅仅这一部分,相对于许多网站主人的专业背景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且据我所知,为了规范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更为严格的条例正在制定中,估计近期就会出台。

  我实在不愿意在那些原意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的头上淋上一盆冷水。但是,根据我从业十三年的经验,我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项工作,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严肃也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十三年来,我一直不断地在这一领域学习和工作,但至今仍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巴尔扎克说:对心灵而言,没有任何事情是小事。很希望在互联网这块沃土之上,心理咨询这棵树能长得高大而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5:32 | 只看该作者
轻视论(曾奇峰)   


  在一次心理治疗培训班上,主持人请每个学员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有人提议是否也连同介绍一下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机构工作等等,主持人没有同意。她说:介绍姓名就足够了。

  那是一次学习如何理解他人的培训班,办得很成功。很多参训的人感到,他们不仅学会了一些交流的技巧,而且还在心中增加了几分爱心。

  事后有人问主持人,为什么当初只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呢?

  主持人回答说:介绍的内容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轻视与被轻视,比如我们中间有人来自大城市,有人来自小城镇,前者也许会不知不觉地轻视后者,这显然对学员间的交流不利。

  原来是这样!这位主持人对人心的揣摩真是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了。

  凭心而论,不管我们是多么崇尚众生平等,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些高与低、贵与贱的评判,都会在一生之中因为某些原因轻视过他人或者被他人轻视过。这些原因,可以是我们理智层面不在乎、但非理智层面却很在乎的东西。

  轻视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城里人对乡下人、劳心者对劳力者、开汽车的对踩三轮的、有钱的对贫穷的、世袭贵族对暴发户等等。任何人和任何与人有关的物事都可能是轻视链中的一环。

  没有人愿意被人轻视,也没有任何一个善良的人愿意轻视他人。但问题是我们可能已经轻视了他人而不自知。而且,所有的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在轻视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变成了孤岛。

  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他才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只鹰的生命,所以他的信奉者才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的坦然和勇气。

  众生平等不仅仅是一种信念,还应该是一种持久的情感和终身的实践。

  一个人哪怕有一点轻视之心,那他若不是被泥潭所淹没,就会变成淹没他人的泥潭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6:17 | 只看该作者
善良是一种能力(曾奇峰)   


  好多年前,在医学院念书时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地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有机化学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三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寒假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过年的好东西全无心思去品尝。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

  刚过完年,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好转;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或被动或主动地用过类似的方法调整过自己的心情。这个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

  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我一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我意识到我以上的心理时,我对我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他们的言行看,他们都不折不扣地是善良的人。

  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祖祖辈辈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刽子手,若是在行刑前想到磨快屠刀,让受刑者少一点死前的痛苦,那一念就是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幸的人而生比较之心而不是同情之心,那一念就是恶。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些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偷窥与人性(曾奇峰)   


  前一段时间,有几本涉及隐私的书卖得非常好,洛阳纸贵,阅者无数。六年以前,一部好来坞名为<<偷窥>>的电影,也是风靡全球,获得了创纪录的房票收入,影片的内容也涉及到隐私。隐私的卖点如此之好,其原因也许比隐私本身更加精彩有趣。

  《偷窥》叙述了一个偷窥者的故事:他叫洛纪,男性,年龄大约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一幢供出租用的柱形大厦的主人。他花费巨资秘密地在大厦的每一套房间的客厅、卧室甚至厕所内安装了摄影机镜头,他则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着数十个电视机的荧光屏,将任何一个家庭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尽收眼底。

  这是一幅典型的心理变态者的形象。但我们如果说偷窥是洛纪一个人特有的爱好,那实在是冤枉他了。影片里有两个情节可以证明,偷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爱好或者说需求。一是在女主人公嘉丽的房间里,一位看上去绝不象喜欢偷看他人隐私的淑女,用望远镜看见另一幢楼房里一对夫妻的“写实”镜头时,竟然高兴得大声惊叫起来,其他人也是蜂涌而上,抢着去看这精彩的一幕,生怕错过了机会;虽然有人在此时高喊这样做是变态的,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他是如此地不合时宜,倒反而显得不正常了。正常和不正常往往就是这样转换的。二是当嘉丽象洛纪一样坐在数十个荧光屏前目睹芸芸众生的家庭生活时,她的表情变化无常,时而忧伤,时而喜悦,时而愤怒,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化,就是她自始至终都很投入。这无可争辩地证明,她也“好这一口。”

  但毕竟洛纪是变态的,我们可以戏称其为“职业偷窥者”,因为他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偷窥上,远远多于象嘉丽这样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偷窥的“业余选手”。

  能偷窥到的内容是决定偷窥者动机强弱的关键因素。如果偷看到的全是吃饭聊天、洗脸刷牙之类的琐事,那偷窥的愿望就会大打折扣了。只有在能偷看到那些每个人都会做、但没有一个人会在别人面前做甚至在别人面前谈都不会谈的情节时,偷窥者才会乐此不疲,如影片中的夫妻性生活、年轻女人自慰、继父调戏继女等等。

  偷窥的内容往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据说在文革期间,大家的生活都很清贫,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好一点的东西吃,所以一些无事可做的老太太们就常常把她们的偷窥的镜头聚焦在左邻右舍的炉灶和餐桌之上。在有所发现时,她们也会或小声或大声地互相转告:“李家屋里又在煨汤” ,或者“张家屋里又在烧鸡” (这些话用黄陂方言念,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语气中混有艳羡、嫉妒、惊奇甚至仇恨等多种情感,仿佛要将这些情感作为作料加到汤或鸡中,以便为不那么有名的湖北菜系增加几道比豆皮更有名的地方名吃。

  好在这一切已经是往事了,现在你只要不把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摆上餐桌,没有人会对你吃什么感兴趣。

  但人对性的内容的偷窥兴趣,却从来没有减弱过。从人的需要的阶梯形结构图看,对性的需要位于最低层,在此之上依次为安全、归属感与相爱、尊重的需要,最高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而言,越是底层的需要越接近动物性的需求。也就是说,人对性的需求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是造物主在我们的身体里安装了指向性的发动机。千万年来,这台发动机的马力从来没有下降过。这当然是人类能够繁衍至今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性绝对不仅仅是生理结构决定的,人类在性的问题上打印下的时代和文化的烙印,比在其它任何事物上都鲜明深刻得多。

  几百年以前,居于深闺的女子的脸蛋是绝对不可以让外人看见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使脸也成了偷窥者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让偷窥者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就象女性在夏天穿的衣服一样,越来越少了。在比基尼岛上的蘑菇云升起后不久,偷窥者的兴趣就集中在三个点上了。如此下去,不知道偷窥作为一门“职业”会不会最终消失。

  偷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果。影片中那位调戏未成年继女的男人,就是因为洛纪的揭露而停止了他的罪恶。洛纪因此洋洋得意地说,“应该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家庭都装上摄影机镜头” ,以便减少暴力和犯罪。

  但是,不论偷窥有多么广泛的人性基础,也不论它能产生多少积极的社会效果,洛纪式的偷窥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影片的最后,嘉丽用手枪将所有的荧光屏都打碎,在偷窥和保留隐私之间,她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洛纪之所以成为那样的病态偷窥者,原因在他的母亲身上。他母亲是一个肥皂剧演员,长期在外演出,很少有时间陪他。后来他爱上的两个女人,在外表上都很象他的母亲,这是他潜意识里想寻回童年期缺少母爱的表现。洛纪说,他偷窥到的内容,是世界上最好的、最真实的肥皂剧,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他对母亲的关注。这些情节说明,该片的编剧和导演受弗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很深。

  我们也可以从安全感的角度来理解偷窥癖的成因。一般说来,偷窥者处于主动的、安全的位置上,而被偷窥者则处于被动的、不安全的位置上。安全需求是仅次于性的强大的力量,缺少它的人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它。洛纪获得安全感的手段就是偷窥。面对在那幢大楼的所有男人、女人和孩子,他都可以在心里充满安全感地说:我知道你们的一切,而你们对我却一无所知;我可以在任何时候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我想达到的任何目的;你们都是我镜头下的臣民。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会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偷窥癖的成因。该理论认为,任何人一出生,就与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他面对的第一个客体,就是母亲和母亲的乳房。如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过早地与客体分开,那在他成年以后,就会下意识地、强迫性地寻找那个在幼年失去了的客体。对大多数这样的人来说,寻找客体的方式会被限定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比如他们也许会全力地追求金钱、地位、权力等等来替代童年丧失的客体。但对洛纪来说,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要在超越社会规则的情形下,同时面对数十个投射了他人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荧光屏,以无比精密、无比实在的方式与此时此刻的客体发生关联时,他才有重新拥有童年时期的客体的感觉。

  人性的确是太复杂了。心理变态的种类多不胜数,而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所有这些变态的种子,一遇适当的条件就可能发芽生长。或者换句话说,没有任何心理问题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独有的。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增加几分对他人的同情和爱心。分别变态与正常,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个人的行为符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我们寄希望于这些规范象前面提到的那样逐渐变得宽容一些,以给人性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与时同时,我们也希望人为的悲剧会因为我们对人性的了解的增多而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一生的烦恼和一滴油(曾奇峰)   


曾奇峰

  刘老汉是一个典型的庄稼人。他一生中有一个不大但也绝对不小的烦恼,就是他家的木门在开和关的时候都会发出响声。那响声又尖锐又干燥,常令他心烦意乱,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响声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从考证,但肯定是在刘老汉娶媳妇之前。他记得很清楚,他的父母早亡,诺大的房子他一个人住,娶媳妇儿以前只要忍受自己一个人开关门的尖叫声就可以了,媳妇儿进门以后就开始忍受别人制造的声音。尤为恼火的是,别人开关门的时间和快慢无法预料,冷不防来一阵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的怪音,刘老汉半天都恢复不了常态。

  媳妇儿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门的响声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孙辈们出世以后,响声增加了几个几何数级,刘老汉的烦恼也增加了同样多。

  他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儿孙们都害怕接近他。对他来说,一方面,那种声音是恼人的,另一方面,没有烦恼的生活又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刘老汉病了,成天躺在床上。一次正在念初中的孙子进门,在门的响声结束以后,他叹着气说:我一听见门响就难受。于是孙子就从厨房拿了一瓶油,往门轴上下摩擦处各倒了一滴。几次开合之后,响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月以后,刘老汉去逝了。他在去逝前才明白,是什么带给了他一生的烦恼,以及消除这个烦恼本来是何等的容易。

  这个听起来荒唐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而且在以另外的形式时时处处发生着。比如曾在街上见到一位衣着如时的漂亮女郎,鼻子上长着一颗突出来的比黄豆略大的黑痣。那当然不是一颗美人痣了。相信她曾千百次地照镜子,也曾千百次地为之烦恼过,但就是没有为消除这个烦恼做点什么。既使在一般的医院里,去掉这样一颗痣对医生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几分钟就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疤痕都不会留下。

  还有我们心灵深处的“噪声”和个性上的“黑痣”呢?想必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吧。如果我们不设法针对它们做些什么,烦恼就会终身与我们为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8:42 | 只看该作者
温和的自大(曾奇峰)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自大的和自卑的。既不自大也不自卑的人可能并不存在。至于既自大又自卑的人就多了,这些人骨子里可能还是自卑,自大不过是掩饰自卑而已。
跟自大的人打交道,你要么会因为这样的人全无自知之明而瞧不起他,要么会被他狂妄的语气或举止而伤害,总之你一见到这样的人就会很不舒服。
而跟自卑的人打交道,你可能需要十分谨小慎微,生怕一不注意就伤害了他,而且,自卑的人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反而会经常贬低他人,这也会让你难受。
自大或者自卑,这都是问题。
据说,佛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古往今来,上下四维,惟我独尊。
佛传法49年,他说的很多话都被追随者视为通往觉悟彼岸的明灯。而他说的第一句话,完全有可能是所有明灯中最亮的那一盏。
“惟我独尊”,这是一种很自大的说法。如果说佛性人人都有,那自大也应该是很人性的,或者说是人的一种先天需要。但是,过度的自大,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品质。即便是释迦牟尼这样法力无边的人,一自大可能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我们这里要提倡的,是一种温和的自大。它来自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一员的骄傲,也来自我之所以是我的独特性,而不是因为对他人的忽略或藐视。
温和的自大是一种人格的核心之气,它打不死、拖不垮、揉不烂、捏不碎,浑然天成,无需借助任何外在证据,就在那里顽强地存在着。人格中具有这样的特质的人不会让人感到威胁,也不会惹人讨厌,反而有超凡的魅力,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这样的人同样会更经得起人世间的风吹雨打。入世越深,就越会感觉到身外之物的无常和虚妄,也许只有自己对自己的那一份满足和坚守,才是真正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东西。
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傲气是伤人的,而傲骨是我们认真地和坚强地生活的决心。
给自己一点时间和勇气,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温和的自大感的人。
如果你要问:我凭什么自大呢?
回答是:因为你是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曾奇峰的文章,读他写的文章非常受启发。做一个温和而自大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3:48 | 只看该作者
过客与客栈老板--心理治疗中的医生与咨客的关系( 曾奇峰)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一位女性来访者,与我在十几次的访谈中建立了较好的治疗关系。有一次治疗中,她突然伤感地说:我知道,你有很多来访者,他们都需要你的帮助,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

  她的情绪感染了我。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说,在她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以后,我们就不会再见面了。于是我说:过客这个比方很好。与这个比方相应,我觉得我象一个客栈老板一样,守着我的治疗室,有人旅途疲惫了,就到我这里来歇一歇,洗涤风尘,打点粮草,然后又重新上路。我总会在这里做着这样的迎来送往的事,年年月月,风雨无阻。也许伤感的应该是我。但是,我们都可以不那么伤感。过客与客栈老板见面了又说再见,实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路在朝远方延伸,任何停留都可能错过更美丽的风景。更何况客栈并不是家。

  她想了一会儿,然后表示同意我的话,再后来我们就结束了治疗关系。

  过客与客栈老板,的确是描述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与心理医生的关系的很恰当的比方。

  每个人在旅行时都需要客栈,尤其那些已经很劳累的人。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心灵之旅,从出生开始,一路上的曲折坎坷真的难以数计。有谁能保证自己能一路顺当地走下去呢?饿了、渴了,或者天色晚了,或者要等上一段时间才有下一班的车船,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客栈。

  在心理医生开设的心灵的客栈里,你可以回顾你已经走过的路,明确自己现在的处境,制定下一个旅行的目标。还可以卸下一些有碍远行的包袱,并且带上一些更有利于长途拔涉的行装。当然还有挡风遮雨的伞,防冻防滑的鞋,止痛止血的药;等等。

  人在旅途,找一个客栈休整一下,可以走更远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4:44 | 只看该作者
我所犯过的错误(曾奇峰)     


  我的优越感是在拿自己跟弱小者比较之后产生的;与此相应,我曾经分别以自己能够察觉和不能够察觉的方式讨好过强者。比较而言,不能察觉的讨好是更大的错误。

  我的自卑感来自于我对他人的苛刻要求,这些要求后来反回到了我自己身上;结果是他人和自己都不能令自己满意。

  我的意志经常受到我的内在需求的某一种单一力量的主宰,而且经常变幻不定,这使我即使在任何事情不做时都心神难定,冒头的那种力量会不间断地受到其它力量的批判与围剿。

  在面临人际间的危险时,我经常采取欺骗性手段,欺骗别人,主要的还是欺骗自己。我会在最紧张的时候显得很从容,想得到的时候就故意付出,想与人亲近时就表现出独特和孤傲。其结果是在许多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明白我自己真正的需求,也使得别人无法面对一个稳定统一的我。

  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某一部分,所以那些全身心爱我的人就变成了我厌恶和仇恨的对象;而对那些远离我的人,他们对我的支言片语、若有若无的关注或关心,均能令我感激涕零。

  我把属于我的物和离我很近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还把那些想要的物和想亲近的人看成是自己更好的那一部分。我经常会为了后者而伤害或者牺牲前者。

  我象嗜血腥的动物一样,嗜好从他人对自己的恶意和恶行中获得乐趣,我将这种行径美其名曰修养或者牺牲精神。与此同时,我之所以爱他人,是因为我爱我自己,爱他人只是我爱自己的扩大化而已。

  我在懦弱或卑鄙之时,会找一些可以掩饰懦弱或冲淡卑鄙的借口,这些借口可以是来自另一些懦弱者或卑鄙者的教授,也可以是我自己的独创。

  我究竟是谁呢?

  ——我可以是我,或者是你,或者是他。

  ——我的名字有时候叫做男人,有时候叫做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7:10 | 只看该作者
最宝贵的情感(曾奇峰)     



  在我的心理治疗室里,经常发生一些很动人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之一,也是与父母看孩子的日记有关:

  一家三口,即父母和他们的16岁的女儿,来到我的治疗室。女儿愤怒地告诉我,她母亲曾经偷看她的日记。我问她的母亲对女儿的愤怒有什么看法,母亲回答说:作为父母,自然很关心女儿的一切。女儿现在大了,好多话都不跟我们说,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也就不知道怎么样去帮助她。看她的日记,就是想了解她,以便能及时地对她进行正确的指导。现在我知道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大了就更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心理空间,不论是出于什么善意的动机,都不能侵犯它。我们就只有一个女儿,我们也是在学习为人之父、为人之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希望女儿能原谅。

  听了这些话,我立即对这位母亲肃然起敬。回头再看她的女儿,刚才还充满愤怒的脸上,有大滴大滴的泪水在滚落。我心想,在这个家庭里,与偷看日记有关的问题将不复存在了。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持久的情感。物质上的关心,大家都已经知道并非越多越好,钟鸣鼎食之家出来的孩子,未必能够经受得住这个世界上的风风雨雨。而心理上的关心,很多人还是以为多多益善。他们的看法是: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爱都是对的;在爱的前提下,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

  其实不然。

  爱有理性的爱和非理性的爱。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独立的人之间的情感,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可宝贵的。独立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物质的和心理的空间,不容受到侵犯;每个人都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事情,并相应地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等等。非理性的爱是受生物性本能驱动的,其中混有被弗洛伊德称之为“死亡本能”的力量,可能对爱的对象造成很深的情感伤害。在非理性的爱中,父母“以爱伤人”,孩子“因爱受伤”。既然有伤害,就必然造成仇恨。很多在青春期的孩子都仇恨甚至厌恶自己的父母。这并非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对他们“太好”。仇恨有时会变成眼泪甚至鲜血和生命,报刊杂志上登载的那些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惨剧,经常是从所谓的“爱”开始的,如浙江金华一高中生杀害他母亲的事件。

  父母对孩子的非理性的爱经常是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具体表现是:代替孩子做本应该孩子自己做的某些事,使孩子缺少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对孩子期望过高,用孩子的所谓前途来打压孩子;与孩子在空间上和心理上距离过近;表面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实际上是想通过关心来控制孩子;等等。在前面的案例消息中,许志的父亲经常到他房间里来,问他喝不喝水,这连貌似关心都不是了,成了赤裸裸的监视和控制。他父亲心里想的是:我进去看看他在做什么,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而实际上呢,他自己正在做的就已经很出格了: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侮辱性地低估了许志的判断力(他以为许志看不出他另有所图),把许志看成是渴了都不知道喝水的傻瓜。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伤害了许志作为人的自尊。

  过度关注孩子,可以是父母缓解自己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孩子的成长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成长的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的估计往往会落后于孩子的实际状况成长意味着独立。意味着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由于父母已经习惯于对孩子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巴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支柱,所以孩子的任何想自己独立处事的愿望都会在父母亲的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失望和焦虑。为对抗这些失望和焦虑,他们会以他们自己可能都难以察觉的方式,加强对孩子在很多方面的关注和控制。看孩子的日记,可以获得孩子的“绝密情报”,这对实现“控制”当然是非常有用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报警当然不是好办法。警力主要是对付在动机和效果上都会伤害他人的行为的。许志的父亲的动机是“善意”的,虽然在效果上伤害了他人,但警察却管不了他。而且,这也不是一个有没有人管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事人自己能不能觉悟的问题。如果他知道了这样做会明确无误地造成儿子心灵上的创伤,他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做了。而且,他说不定还会对以前做过的事后悔,请求儿子的原谅,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一样。但若他总不觉悟,那他就还会不择手段地继续做下去,让儿子永远地成为他以爱的名义监管的囚犯。

  一对德国夫妇曾经写过一本书,可惜没有译成汉语。书名叫做《孩子是到我们家来问路的客人》。这是我读到的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感人的描述,比描述为朋友关系更加精彩。既然孩子是客人,那偷看客人的日记显然就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了。

  客人是迟早要上路的。做主人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让客人在你的家里过得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7:48 | 只看该作者
修补人生(曾奇峰)     

--------------------------------------------------------------------------------

曾奇峰

  家里铝质锅盖中心的手柄经常在使用时脱落,今天在地摊上花了一元钱买了一个新的,装上以后再用,便不用再经历高温时用摸布揭盖子的惊险了。

  前一段时间洗脸池的水龙头出了问题,老关不紧,滴滴答答漏水,既浪费,又制造恼人的噪音。一个中午没睡午觉,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还有关不严的门窗,不好用的插座,破损了的家具,等等。在修修补补中,新的和旧的问题更替,岁月也就慢慢变得老了。很遗憾岁月本身是不可以修补的。

  门前的那条城市的主干道,也是几经修整。现在宽敞而明亮,过去的泥泞以及行驶其上的颠簸感早已被人遗忘。在稍远处的立交桥周围,出现了一处街心公园。绿色的草地和点缀其中的各色的花朵为冰冷的钢筋水泥架构营造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背景。整个城市都在人们的视野里迅速地洁净亮堂起来。

  还有另一种修补发生在数以百计的各类学校里,那就是知识的修补。从小学到大学,从文化补习班到高级学术研讨会,各个年龄层的人们都在聚集着知识的材料,来装修他们的知识的殿堂。毕竟这是一个知识的年代,毕竟知识是一切可以对人进行修饰的色彩中的最亮丽的色彩。

  然而最重要的对人生的修补却是看不见的。它发生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一颗心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必须面对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所以每颗心都可能受到了挤压或者腐蚀,都可能有冻伤、烫伤或者破损。更令人伤感的也许是,我们的心灵从造化那里获得的许多力量中,有一种或者几种是自毁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心灵常常有无风三尺浪的动荡与不安。用那首著名的歌曲中的话来说,就是:当我们看着这座城市,想着在这座城市里一定有许多破碎的心吧。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教堂与寺庙,所以才有牧师、出家人和心理医生。当一个人需要修补心灵时,自然会想到他们。

  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虽然我们没有初始的和现在的完整,但我们有修补的愿望和决心。相信有一天,破损的会再复原,而经过了修补的心灵会更加成熟和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8:32 | 只看该作者
智者的四句箴言(曾奇峰)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儒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5-1-31 10:29:45 | 只看该作者
心理治疗断想(曾奇峰)     

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

  从修正性情感体验谈起

  美国一位心理治疗师讲过这这样一个故事:几十年以前,一位匈牙利裔的治疗师在美国写了一本书,书中谈到了要给病人以修正性的情感体验(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也就是说,病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什么情感体验,治疗师就应该在治疗过程中给他相应的情感。这一观点一出台,立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以至于在其后的学术争论上,攻击对方给病人以修正性情感体验,成了一个心理治疗师能够使用的最为恶毒的语言。

  这一故事给我万千感慨。主要的有三点。一是别人的心理治疗确实比我们先进很多。如果是想当然式地想想,给病人以修正性情感体验,绝对是医者无私奉献、道德高尚的表现。其实大谬不然。因为这种施舍式的方法缺乏建设性,不利于患者的人格的成长。但是这种错误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被发现,如仅仅在理论框架里争论,那位匈压利医生绝不会落到被众人喊打的田地。纯理论上的争论的阵型经常是一对一的。

  第二点。如果我们全都没有听说过这段历史,如果没有与西方国家在心理治疗领域的交流,在将来的某一天,说不定就会有中国的心理治疗师提出要给患者以修正性情感体验的观点来。因为这一观点有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比如我们经常说,要把病人当亲人,对病人的广泛关怀要无微不至,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等等。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与修正性情感体验沾边。在武汉市的一家大医院门口,一整块墙壁上写着斗大的字:“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话是写得很有气魄,但稍嫌大包大揽了一点,把医生的主动性夸大了,把病人完全弄被动了。我们可以试试在每一句话前面加上“我们”二字,即变成:“我们一切为了病人,我们为了病人一切,我们为了一切病人”。这是典型的以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修正性医疗服务”。

  第三点。我最羡慕的还是他们那种百家争鸣的热闹劲儿。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出来,不断地听到赞成或者反对的声音;在理论上曾经被基本肯定的东西,又可能被新的实践所推翻。如此反反复复,水涨船高,造就了一大批响当当的人物,心理治疗事业也得以长足发展。而我们呢,很少有人弄出点新东西,即使有人弄出来了,如湖南杨、张二教授的道家心理治疗理论,却欢呼的和挑毛病的都很稀少。人烟稀少或者人心淡漠到了架都吵不起来的程度,实在可悲可叹!

  这是我第二次谈到“吵架”。我是一个好战分子吗?不是。我工作十二年来,几乎没有跟人红过脸。少纯说,他不认为目前有什么好争论的。我懂他的意思。打个比方说,我们是在一个大篓子里装了可怜的几只思想的螃蟹,各只之间都有诺大的空间,互相敬而远之,当然不会有冲突。但是如若再放几十或者几百只螃蟹进去呢?恐怕想不打架都不行。那时候我说不准要呼吁和平共处了。让虚的上火,让上了火的拉拉肚子,这有点中医的味道。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的希望争论的想法是错误的。争与不争,也许均应顺其自然。

  荣格和“他的”东方思想

  一般认为,荣格是西方心理治疗大师中受东方思想影响最深的。但是我最近重读了他的一些论著以后觉得,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也许我们应该说,荣格只是受了东方思想中与他本人的思想相近的东西的影响。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这样做的潜在的功利主义的动机。也就是说,他可能只是为了证明他的思想的正确性而利用了东方思想。

  以上所说的荣格式的东方思想,指的是东方思想中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部分,如道教、佛教、易经等。但是东方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儒学而不是其它东西。我实在是想不起来,荣格是否在他的哪一本书中谈到过儒学。也许他根本没办法谈,因为儒学的思想与荣格的思想完全是格格不入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怎么能够认为荣格受东方思想的影响很深呢?

  聪明睿智如荣格者,在对东方思想的理解上尚有如此片面之处,其他的凡夫俗子对东方文化有如此等等的误解,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之事了。如果我们对容格有一点点失望的话,那我们对其他一些西方人对东方思想的误解则可能表现为极大的愤怒了。那些来中国的西方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对中国的一切表示惊讶。中国似乎应该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在这种情形下,而且在其他很多情形中,他们是主动的观察者,而我们是被观察的某种物体。我个人所经历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位刚到武汉五天的搞血液研究的西方人来我们医院参观,在交谈中他说,他一到中国就觉得中国人有很多的性方面的问题。我问他有什么证据没有,他说他是凭的感觉。看到他那种自以为发现了某种真理样子,我的想与他争论的冲动完全被我的愤怒和鄙视所淹没。即使在事隔一年之后的今天,我也不屑于用我所学过的一些心理学知识来分析他这些看法的背后的个人的变态的原因,甚至不想通过解释让如此愚昧无知之人变得聪慧一些,我只是想说,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民族的和个体的主体意识,而不仅仅成为被别人观察的对象或者客体。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必太在乎别人观察的某种结果。总有一天,当然最好是此时此刻,我们也作为主体来观察一下他们,并且也说说我们对他们的看法。

  另一个相关的感觉是,他们对中医的态度和我们对中医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我总觉得,西方人对中医的好奇心,跟我们对耍猴把戏或者各类奇巧淫计的好奇心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每次有人问我一些中医问题时,我总是只说一句话:I don’t know,我觉得说的越多,隔阂可能越深,我自己被看成怪物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谁认为我的感觉错了,请告诉。

  关于概念

  有人说,心理治疗的操作性概念还很有限(所谓的话语空间狭窄),以至于不足以描述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病人心理的和治疗师心理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不知要有多少操作性概念或者要多宽的话语空间才足以描述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而从心理治疗过程的复杂性来看,似乎再多的概念亦不足以将其精确地描述,更何况生产太多的专业概念,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并非是好事。

  还不如将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进行一次非常专业化的处理,使心理学拥有跟一般语言同样宽广的话语空间,这一话语空间几乎是无限宽广的。这样做应该更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也利于大众对心理治疗理论的接受。过于繁复的术语概念体系也是优秀临床治疗师无法推广他们的经验的重要原因。

  在心理治疗领域,我们应该防止概念肢解了我们的思维,捆绑了我们的感受,限制了我们的情感,以及僵化了我们的行为。

  古代中国是一个过度文明的社会

  我所认为的过度文明的标志是:

  1.社会规则的数量和强度超过了它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2.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超过个人作为人(仅仅作为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而非圣人)而应具备的标准;

  3.个人会因为他的在思想意识上符合某一些社会标准而得到物质上的奖赏;

  4.过多的人从事非生产性的工作。

  如果用以上标准来套,中国古代社会无一不符合。这里我们也许不需一一论证。作为心理治疗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是,过度的社会文明给个人带来了何种幸福与灾难。从感觉上来说,我至少认为灾难多于幸福。

  鲁迅曾经用他独特的犀利的风格给文化下过一个定义,说“文化就是限定”。在很多情形下,文化和文明可以通用。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过度限定的社会。这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显然是“过度”不利的。把鲁迅的文化的定义推而广之,我们也许可以说,中医是限定的医学。想想中医里那么多的毫无根据的禁忌,就会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理解和体会

  理解是在你疼痛的时候给你一颗止痛药,体会是陪着你一起疼痛,一起流泪;

  十五岁的时候读唐诗是理解,四十五岁读唐诗是体会;

  理解万岁,而体会的生命犹如昙花,因为体会了太多就会累死;

  我们理解了一个人,就为操纵这个人提供了前提,而我们体会了一个人,我们就会与这个人融为了一体;

  与理解对应的功能器官是大脑,与体会对应的是整个身心;

  理解象一把手术刀,把对象肢解开来,体会则把所有的部分连成整体;

  理解是逻辑,体会是情感;

  物理学需要的是理解,心理学需要的是体会;

  自我分析的超越

  要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自我分析是必需的一个过程。在西方国家,自我分析的时间大约是六百到八百小时。绝大部分搞心理治疗的同行认为,缺乏有自我分析经历的心理治疗师是我国心理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个人也持这种观点。但是,这一问题从目在前的情况来看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而我们的患者不能等,心理治疗的事业不能等。我们应该也必须找到一种相当于自我分析、甚至可以替代自我分析的方法。

  我曾经问过德国资深精神分析师、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班教员贝克教授:弗洛伊德也没有在别的治疗师那里做过自我分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分析大师,这是为什么呢?她回答说,弗洛伊德通过长时间不间断地分析自己的梦理解了自己的潜意识,从而达到了与在其他心理治疗那里做自我分析同样的效果。这一回答不仅很巧妙,而且也是事实。这个事实对中国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几乎是乌云缝里透出的一丝希望的阳光,因为这一来,我们就至少有两种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了:一种是现在在各个国家通行的作自我分析的方法,另一种是象弗洛伊德一样分析自己的梦。后一种方法,想做的人都可以做,不必飞越千山万水、背井离乡,也不必付高昂的费用。当然心灵需要付出的艰辛很可能要稍大一些。盛晓春曾经记过几年时间的梦,听说写满了几个笔记本。至于他是否是用弗洛伊德的方式来解析梦,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第三种方法吗?我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出来。最近我的女儿出生,使我终于想到了第三种方法。这一方法就是,观察我的女儿的成长,并且与我自己的成长做反复的比较,使自己重新过一次童年,重新走一次人格成长的路。我坚信这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不是最好的方法的话。

  更进一步说,如果对一个问题有了三种解决方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找到更多的方法抱有信心。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定能够找到很多的自我分析的替代品。

  道不远人,是我们要镌刻在我们潜意识之上的一句话。

  心理治疗魔鬼辞典之一

  潜意识——犯错误以后的最后借口;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文化的敌人。

  移情——人类唯一的情感,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

  防御机制——新的战争理论,主要关于核潜艇战役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童年经历——你曾经住过的旅馆和吃过的菜,那些旅馆的服务质量和菜的口味决定了你现在愿意去哪些地方和不愿意去哪些地方。

  阻抗——全盘接受对你的诬陷是你唯一的选择。

  梦——另一种精神胜利法,其数量与做梦者白天对自己的忠诚度成反比。

  精神科诊断标准——顺我者昌,逆我者有病。

  神经症——聪明人的自娱自乐。

  自由联想——混淆黑白以及使风马牛相及的一种方法。

  患者中心疗法——让你不好意思再病下去。

  行为治疗——看你还敢不敢病!

  系统式家庭治疗——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趁打群架混水摸鱼。

  精神分析理论——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人是从零岁活到八十岁而不是从八十岁活到零岁。

  认知治疗——本来是阿Q发明的,却被别人申请了专利。

  精神科医生——极有可能是开痔漏科诊所的痔漏患者,再不然就是预言别人会飞黄腾达而自己却穷途潦倒的街头算命者。

  个性——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直到别人不再认为那是错误的一种境界。

  心理学领域的统计学方法——现代巫术的一种,其最高目标是把人变成文昌鱼。文昌鱼的数量较人少,物以稀为贵,所以我们不必怀疑这些巫师们保护珍稀动物和建立全新产业的良苦用心。

  个案报告——把人变成人的努力,但遭到了人的嘲笑。

  心理健康的标准——同流合污能力。

  电话心理咨询——在硬件设施上与御医给后宫妃子拿脉类似,软件用的是最新的IE5.0。只是不知道带宽够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3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