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碧水清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每天寻找一件快乐的事-----在路上

[复制链接]
1426#
 楼主| 发表于 14-3-2 16:17:55 | 只看该作者
我突然明白了一点,不是只有我脆弱,不是只有有病的脆弱,是人都脆弱,只是他们不说出来,男人装强悍以此来自信,女人回家给家里人说和哭,在外面不哭,只是别人脆弱了就出去交朋友,依靠大家的力量彼此帮助和壮胆,只是我们比较孤僻,越是孤独就越觉得脆弱无力,未必是单个的力量我们一定比别人小太多,只是我们迷糊了眼睛,看不透,以为就自己最脆弱,这样一觉得,一暗示就分外的孤独脆弱了,如果我们看透了人本来脆弱的道理,想明白许多事情我们未必是最脆弱的那一个
   今天看新闻,新疆独立的来昆明暴动砍人,相信有那些男人也被砍死的,刀子不会认有病,没有病,大家其实在这巨大的地球上都是卑微的生命,面对很多很多,我们敏感点罢了
   嗯嗯,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
发表于 14-3-2 19:00:53 | 只看该作者
活着就足以感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8#
发表于 14-3-3 12:3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9#
 楼主| 发表于 14-3-3 19:51:39 | 只看该作者
活着就足以感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0#
 楼主| 发表于 14-3-5 18:02:12 | 只看该作者
做人的六字诀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1-6-26 11:02:51 繁體版
一、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缓

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我已经尝过“缓于行”的甜头了。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三、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

四、让

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

五、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六、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有句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网络时髦语言:“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在事业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最长。人要活得精彩,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朋友说“对工作,要信奉唯物主义;对生活,要信奉唯心主义。”因此,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1#
 楼主| 发表于 14-3-5 18:58:52 | 只看该作者
老公说了一句话,父母搬过去了有点距离也好,是的,很好很舒服,很自由自在想起他们和看见他们都特别亲切,距离是美丽呀。。。。阿弥陀佛。。。还经常回门和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2#
 楼主| 发表于 14-3-5 19:02:23 | 只看该作者
一切没有我想的艰难,或许磨合期过了,幺儿很好带,比较配合我,或许是我没有婆婆公公严厉,他很开心的模样,唯一不足点就是早上好困,有时候很累,一般在起床时候,越晚上越舒服,快中午就恢复了。最近父母等来得比较勤,以后慢慢会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3#
 楼主| 发表于 14-3-5 19:04:49 | 只看该作者
象是熬了快20年的苦日子,就等现在的生活一样,似乎这一辈子现在最好,最快乐,网上乱找了个算命的,他说我会越来越好的,我也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4#
 楼主| 发表于 14-3-5 19:06:5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宽运法师 发布时间:2014-2-28 12:47:30 繁體版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得过且过,甚至是敷衍了事,这样的话,人生又怎可能会有成就?相反地,有些人,对人对己,要求十分严苛,做事过度认真,这样的话,同样是难以成功的,为什么?因为,凡事太紧张、太执着,无形中令自己增加太多的压力,结果事情还没做好,就把自己累垮了;身心得不到正常的平衡与发展,如此的人生是不可能会幸福、不可能会快乐的,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在积极进取的同时,要有一颗平淡的心,柔软的心,也就是虚心学习、不自满、不自傲的心。

追求完美,可以说是大部份人的人生目标与愿望,但是世间上怎可能有一事、有一物是绝对完美的?所以,问题就在于你如何去看这个所谓「完美」。

就在离城镇不处,有一间清严寺,寺中有一位小和尚非常喜欢绘画,每天在诵经、拜佛之余就铺上画纸,研好墨,提笔划起来,尤其爱画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颇有造诣;可是他还不是很有自信,觉得自己尚欠功夫,于是便不辞千里跋涉,到各地名山大川拜了几位高人为师,虚心学习绘画的技法。所以画技更趋圆满成熟。

可是即使这样,小和尚仍嫌不足够,还想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藉以提高自己的作品水平。于是就把自己最近所画的一幅山水《秋趣》拿到市集上展出,并在画作旁边放上一张小桌;桌上放着笔墨,写着一个征求意见的说明,希望行家及爱好者们,给此画提出意见,求得画技臻于完善,可将意见直接写在画面上。

第一天下来,只见画面上到处所提的文字,几乎全是一无是处的批评。小和尚看了之后,内心感到非常难过、痛苦,怀疑自己的画技竟然低劣到这样的地步,深感失望。

他的师父看出了他的心事,平淡地对他说道:「你不必着急,就把这幅画再临摹一次,还是放在同样的地方;不过你在征求意见时换个说法:「请行家、爱好者们,给此画值得肯定的地方写上几句美言。」

小和尚按师父的说话去做了,第二天之后,结果画纸上到处都是赞美之词。小和尚内心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再次向师父请教。

师父微笑着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没有绝对完美的,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永恒的真理;就拿你这幅画来说,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艺术修养不同,他们的看法必然就不一样;所以做任何事情不必追求尽善尽美,只要令大部分人满意就可以了。」

「啊,原来是这样!」小和尚终于领悟了。

以上的故事,师父教弟子要以平常、平淡的心去做事、去看问题,这无疑是一种自求自得的生命态度,而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生的价值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靠自己来肯定──虽然说「尽善尽美」是难以做到的,但「尽心尽力」却是首要的前提,只要我们在人生中真正努力过、尽力过,即使得到的结果、成效不是十分之完美,但是,我们毕竟没有辜负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5#
 楼主| 发表于 14-3-5 19:23:36 | 只看该作者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10-10-19 15:12:08 繁體版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

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

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 、不顺利,全都叫关卡。

大致上说,人生的关卡有五种:第一是生活的问题,第二是感情的问题,第三是失业的问题,第四是健康的问题,最后一个是生死的问题。

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要糊口,一个家庭之中,有大有小有老,如果作为家中经济支柱的人病倒了,又没有银行存款,是不是生活就成了问题?

爱情也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希望有下一代的传承,因此要恋爱、要结婚,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是那么简单。人的感情很微妙,并不是说他娶不到太太、她嫁不了人,两个人就可以在一起、结婚了。

曾经有一个老太太,女儿要嫁人,她不同意,结果她跑来跟我说:‘我的女儿很不孝顺,她要嫁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后来,她的儿子要娶媳妇,她也不喜欢女方。结婚之后,这位母亲就和儿女断绝关系,直到下一代出生,老太太又来跟我讲,‘孙子是我儿子的,外孙是女儿的,我都要;但是女婿、媳妇,我不要。’‘结婚是儿女的事,不是你非管不可的事。佛教徒是让人欢喜的,要慈悲喜舍,把你的女儿舍给女婿,把儿子舍给媳妇,不就快乐了。’她听了我的话,现在全家过得非常和乐。

很多人都知道男女之间的关系叫因缘,却不知如何解释‘因缘’两个字。其实,因缘是互相的,互相共同努力才成因缘,只有因没有缘,是无法建立情感的。

第三种失业的问题。高失业率是今日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如果失业了还有饭吃,不影响生计,还不至于痛苦;失业后还可以试着找其它工作,或者做一些非营利性的工作,象是当义工;也可以趁机多学点技艺,总是会有事情做。

第四种有关健康的问题。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身体的、环境的,也有心理的,假如因为环境不好,导致身体有病痛,可是心理非常健康,那还算是健康的人;但如果因此感到不幸福、痛苦,埋怨社会不公平,就是心理不健康。

在汉文里,‘痛苦’两个字通常连在一起,好像说会痛就会苦。事实上,痛是生理现象,苦是心理现象,痛不一定会苦。心理不快乐、不平衡,所以会苦,可能连带也使生理机能害病;而有的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心理很健康,这样的人不会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也不会影响他人的;如果身体健康,心理却不平衡、不健康,就会影响到自己,甚至连累到周遭其它人。

第五种是生死问题。凡是有出生,就注定必然会死亡,如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便是生命中最大的关卡;如果能将死亡视为永恒时空中的一个片段,死亡并不等于生命的中断,而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并是充满希望的另一个起点,就不会成为关卡了。

是不是所有人都公平?

结的好缘越多,我们所得到的福报越好;

结的恶缘越多,所得到的恶报也就越多,

如果相信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到:

所有人实际上都是公平的。

世界上是不是所有人都公平?同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是否得到父母相同的对待?夫妇生活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个人食量是不是相同?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人生在世,绝对不可能完全平等。

曾有一个母亲带两个女儿来见我,大女儿长得很漂亮,二女儿长得很丑。她的二女儿对我说:‘师父,我的母亲不公平,把我生得这么丑,把我的姐姐生得那么漂亮!’她的母亲则说:‘我是被冤枉的,你本来就丑,跟我有什么关系?’

一九九九年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有的家庭全部罹难,有的只留下一个人。我到灾区慰问,有一位先生问我:‘师父,佛教不是讲因果吗?可是我和家人一生从没害过人,为什么会家破人亡?’

有位法师曾说过,假如你愿意相信,我们人有这一生、有未来生、也有过去生,就不会认为生命不公平。我们在这一生以前,曾经也有生命的过程,在过去生之前,尚有许多的过去生;这一生,只是生命过程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非常短。而从这一生到未来生,如果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到天国,一定还会转生为人,或者是投生到其它众生道去。

这就象是我们过去生借了债、欠了钱,这一生要偿还,这一生不还,下一生还是要还。或者我们过去生中,曾与其它人结缘,结的好缘越多,我们所得到的福报越好;结的恶缘越多,所得到的恶报也就 越多。如果相信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所有人实际上都是公平的。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过去生许了愿,愿意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包括健康、生命、财富等等资源来帮助人,而且愿意生生世世奉献,这是发菩提心、菩萨愿。从大乘佛法讲,发菩萨愿、菩提心的,都是从凡夫开始。凡夫在这一生或过去生发了助人的愿,可是转生之后,记不得过去曾经发的愿,而愿的力量,还是持续到这一生来。所以有一些人受苦受难来帮助其它人,自己觉得不公平,事实上这是他们自己发的愿,但是忘掉了。

我有一个在家弟子,当年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必须剖腹,孩子生出来以后非常难带,病多且常常吵闹。他的母亲跟我讲:‘师父,这是讨债鬼,我不知道过去世欠了他多少?’

‘错了,这是小菩萨,你也是菩萨。’我说:‘小菩萨是来度你的,是来成就你修忍辱波罗蜜,成就你能够有更多的慈悲心,所以是菩萨;而你过去世发了愿,要度众生,而且是度难度的众生,所以是大菩萨。’

担心,多余的折磨

当我们遇到各种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时候,

如果懂得佛法、相信因果,就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是要我们得到两种利益,第一种叫做‘现法乐’,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身在哪里,只要用佛法就能得到平安、喜悦,这叫‘现法乐’。

第二种是‘解脱乐’。所谓解脱,是指从烦恼中释放、从生死中出离,进而得到解脱。若从广义地去解释,不一定涅槃之后才得到解脱,生活之中,只要运用佛法的方法和观念,一时间不受烦恼的困扰,就是一时间得到解脱。

当我们遇到各种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时候,如果懂得佛法、相信因果,就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有一次,一位居士为我开车,他的驾驶技术很好,车开得很安稳,但是在途中遇到一辆飞车,差一点被撞到,还好他反应很快,赶紧闪躲。当时全车的人都在尖叫,但他们看我没反应,于是问我:‘师父,您看到没有啊?您怎么不怕啊!’

‘怕有什么用!已经撞到了,怕也来不及;没有撞到,也已经过去了,还需要惊怕什么呢?’

小心谨慎是需要的,担心恐惧是多余的。前年(二○○三年)底,我到了以色列,当地经常发生巴勒斯坦激 进份子的恐怖攻击事件。我在那里有一位弟子,我问他:‘你们生活在这里,觉得恐怖吗?’他说,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自杀炸弹的攻击,所以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我告诉他不必恐惧,‘并不是每一个以色列人民都死于恐怖事件,在医院病死的人,反而比在恐怖事件中死亡的人数更多,对不对?’他说:‘是。’

几年前,台湾曾有一架飞机在空中发生爆炸,但幸运地只炸了一个洞。当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非常恐慌,因为人在半空中,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其中有位乘客刚参加完法鼓山的禅七,就跟大家讲:‘紧张没有用,大家赶快念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就没事了。’他自己念观世音菩萨,全飞机的人在紧张之中,也跟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像喊救命似的。结果,飞机平安地降落在机场。

其实,念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或者是祷告你们所信仰宗教的神,也都有用,那能使我们的心一时间安定下来,不致于那么恐惧,就可以比较平安。如果大家心有恐惧,以致张惶失措、盲目逃生,那飞机上的乘客可能就麻烦了。

我们出生的时候,大致上就注定了什么时候会死亡、在何种情况下死亡,这是因果。不必担心死亡,担心是多余的折磨。没有错,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但是死亡没有临到之前,不必担心;果真临到的时候,担心也没有用啊!

一时超越,一时得解脱

我们应尽力避免发生不愉快的身心状况,但是不必担心,

如果能这样,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如果能这样子,就能从危险、烦恼、痛苦等种种关卡超越过去。

另一个例子,也是一位太太,检查也是癌症末期,医生判断她只剩下二、三个月的生命。我告诉她说:‘医生告诉你没希望了,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不要等待死亡,也不要恐惧死亡,你就发一个愿,好好运用剩下时间修行佛法。’

她问我怎么修,我告诉她,只要拿着念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的光明,也是无量的寿命。你一边养病、一边念佛;念佛时不需出声,默默地想:我跟阿弥陀佛在一起,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光明,我的生命在光明之中;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寿命,我念阿弥陀佛,就是念的无量寿。念佛心是佛,我跟佛在一起。’一直到现在,这位太太都还活得好好的。

中国禅宗讲‘见佛性’、‘即心即佛’、‘即心是佛’,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见到佛性,我们就会有智慧、有安全感;又说‘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意思是说,每天早上我们跟佛一同醒来,晚上和佛一起同眠,我们从没离开过佛,佛也不曾离开过我们,所以,平常念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佛菩萨是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的,这样子,我们还会不平安吗?

至于如何体验到跟佛菩萨在一起呢?佛讲的道理之中,除了因果之外,还有因缘法,了解因缘法,就能真正体验到佛说的法,体验到佛说的法是什么,就等于自己见到佛。《阿含经》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即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因缘所产生的。

第一个最早的‘因’是‘无明’,就是愚痴、没有智慧;因为愚痴、没有智慧,所以有自私的我执,因此造了种种的恶业和有漏的善业。造了各种的业后,于是有‘缘’的事实。‘缘’出现以后,我们又继续造业,而造业之后,就要受报。在造业、受报的因果之间,我们不断地出生、死亡,在生和死之间,我们受种种的苦难之果,又生起种种的烦恼,制造种种的业因。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无明、有愚痴;发现自己有烦恼、有痛苦、不快乐,就告诉自己:‘我们不需要自讨苦吃、自寻烦恼。我们可以没有烦恼,可以不要恐惧、不要忧虑。’

我们应尽力避免发生不愉快的身心状况,但是不必担心,如果能这样,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能这样子,就能从危险、烦恼、痛苦等种种关卡超越过去。若能一时间超越,你就一时间得解脱;若能常常超越,乃至永远超越,你就是常常解脱、永远解脱的人,就是能超越生命关卡的人了。

如何达到解脱

中国禅宗所说的‘悟道’或‘明心见性’, 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受环境、自己身体状况的影响, 而活得很快乐、很自在,这就是菩萨的解脱。

佛教具有三种功能,第一是信仰的,第二是生活的,第三是原则的,这三种功能都有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方法。

首先说信仰的功能。所有宗教都重视信仰,比如久旱未雨、发生流行的疾病、遇到危险的困难,很多宗教告诉人们用祈祷、祷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佛教也同样重视信仰,比方有人希望求长寿,就念‘药师佛’;希望平安,就念‘观世音菩萨’;希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念‘阿弥陀佛’。

其次说到生活的功能。学佛人可以随时运用佛法,调整日常生活中的观念和行为,得到安身、安心的效果。例如当我们遇到了困扰,可能会产生愤怒、忧愁的情绪,佛教徒如何运用佛法,去处理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遇上无可奈何、啼笑皆非的事,或蛮横不讲理的人,当下不能做任何事,就念‘阿弥陀佛’。至于这样是不是能把问题给解决呢?不一定,但至少自己不会那么生气。

再说到原则的功能。身为佛教徒,有许多事必须做,也有许多事不能做,这当中的标准就是原则。一个信仰佛教的人,首先不能杀人;第二不可以做强盗土匪;第三不可以有混乱的性关系;第四不可以用言语去伤害人、欺骗人;第五不可以酗酒、吸毒、赌博,这些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生活规范。

因此,做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具备三种条件:虔敬的信仰、调心的方法,以及道德的生活标准。

佛法最深的目的,是要我们从生死中解脱。生死的解脱有两种不同状况,一种是这一生结束以后,再也不到娑婆世界来投生,从此不生不死。这是一种解脱,也叫做小乘的涅槃。

另一种是大乘菩萨的解脱,是从对生死的恐惧得自在、从对生死的烦恼得自由。他们既不恋生死,亦不畏生死,在此生结束以后还是会到人间来,跟众生生活在一起,来度烦恼生死中的众生,这叫做大乘菩萨的解脱。

中国禅宗所说的‘悟道’或‘明心见性’,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受环境、自己身体状况的影响,而活得很快乐、很自在,这就是菩萨的解脱。我们的生命看起来有‘我’,事实上这个‘我’是五蕴的临时组合,随时都在改变之中。如果能体验到我们的自我,只是一个临时组合的假我,我们就不会有烦恼,既然没有烦恼,就是解脱了。

至于如何达到解脱?那就要修行,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佛法。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同时要参加修行佛法的团体;而进入佛门的做法,就是三皈依。佛说:‘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念一次,就有一次的功德;常常的念,自然就会用佛法来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也就不会堕落、恐惧了。

佛法,又叫做安心的法门,心安就有平安。如果自心不平安,而希望环境平安,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如果自心平安,自然不会受到环境现象的影响了。

祝福大家永远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6#
 楼主| 发表于 14-3-5 19:25:2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上辈子自己发愿度人才受磨难的哦,如果俺真不吃药,俺真去做心理咨询师,帮助很多很多的人,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7#
 楼主| 发表于 14-3-7 20:42: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接孩子,不许进校门,所有人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昨天前天等了一个小时,昨天等了一个小时十七分钟,我平生最怕等待的,偏偏只有我去,等我绝望来,又冷,还好我穿得不算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8#
 楼主| 发表于 14-3-8 15:34:38 | 只看该作者
一屋子的事情,我才帮老公满是泥巴的皮鞋弄干干净净放好,他就换了一双脏的,跑工地的鞋哦,我生气了,他自己刷吧,做人真累,父母搬过去才几天,我觉得自己也没有偷懒,事情就都冒出来了,也似乎没有去田里割草,怎么手就粗糙了,我跟孩子再三告诫了他不要动煤气炉的也不听父母主动过来过三八节带了菜,我还连忙劳动了下,他们还帮我打扫了卫 生,我做了饭菜,老公好,打电话叫给父母点钱过节,他们帮我给娃娃洗澡洗衣服回去了,父母真好,以前不觉得他们做啥事情呀,怎么会有那么多事情,怎么我扫地就没有他们干净,亏我以前做过劳动委员琐事快淹没我了,现在才上网,书也不能看,孩子还老不听话,,,,可能,生活就是这样的吧???或许,我快接近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9#
 楼主| 发表于 14-3-8 15:44:41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2005-03-18 18:49:27)转载▼
分类: 感性温柔
很多人说生活是平淡的。如果真是一直平淡倒好了,可以一直温馨过下去。
我觉得说生活是琐碎的,反倒更贴切。
昨天所有遇到我的朋友都提到房贷利息上涨的事情,连退休在家的妈妈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May发牢骚说,要是隔三岔五的涨,让人怎么活啊?生活真是烦啊!
谁说不是呢,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这些繁琐又现实的组合么?
每个人都是如此生活着,与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学会寻找乐趣,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套用电影里的话说就是:你就没事偷着乐吧!


晚上看成方圆的采访,她离婚过两次。她说婚姻本来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但是如果有一天在婚姻徒有完整的躯壳,那就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了。离婚不是失败,是一次重新选择。
爱情总是美好,但婚姻中现实、琐碎的生活总在消磨相爱人的意志。如果两个人都不能努力从中寻找到乐趣的话,那婚姻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如做朋友来得更合适些。
人都追求快乐,但快乐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来获得或者判定的,她来源于每个人的心底。
很多人无奈的时候选择出家,可是寺院的高墙未必挡得住尘世的烦恼。佛说:回头是岸!其实那岸不在寺院的高墙里,就在你自己的心里。
所以快乐还是不快乐,选择权在你,决定权也在于你!
同样,生活该怎样继续,选择权在你,决定权还是在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0#
 楼主| 发表于 14-3-8 15:5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4-3-8 15:54 编辑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http://bbs.local.163.com/bbs/localgd/31017662,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