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2-7-10 11:03 编辑
三登九顶铁槎山
终于盼到放暑假了,看到我们环翠登协这个周的活动是去荣成铁槎山,对铁槎山我在去年已经登过两次,但都没有为这座山留下自己的感想,看看这次活动的路线和前两次不同,又激起了我重登这座山的兴趣,加上班上有两个家长带着孩子要报名参加,我就决定和她们一起再上铁槎山。
7月8日这一天凑巧还是我们萝卜户外群主萝卜姐的生日,在车上小朋友们为萝卜姐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萝卜姐,大宝、东分别给大家演唱了自己拿手的歌曲,我们大家一起打着拍子,让欢声笑语充满了车厢。
第一次登铁槎山是去年的三月,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从景区攀登的铁槎山,第一次来铁槎山时,我就很奇怪这座山名的来历,在网上看了相关资料得知: “槎”就是古代的“筏”,即船。槎山地处山东半岛东端的黄海之滨,春夏秋三季,海上多雾,漫至山间,在山坳沟壑间聚集,此时的槎山,宛如仙境,大部分隐入雾海之中,只有清凉顶等九座峰顶(清凉顶、茶叶顶、凤凰顶、香炉顶、大刀顶、红花顶、龙泉顶、浪虎顶、桌子顶),漂浮在雾海之上,宛如叶叶扁舟,浮游于茫茫大海间,“山如海上槎”,加上槎山整体为花岗岩构造,色如铁似黛,故被称为“九顶铁槎山”。
我每爬一座名山,都喜欢探究这座名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槎山有悠久的道、佛历史和人文景观,第一次跟学校的同事们走的是景区台阶,在景区里我们见到了大名鼎鼎的云光洞,槎山历史上就是道家的72名山与36洞天之一。商末周初时,度厄真人就居于槎山的云光洞,道家全真教王玉阳在槎山云光洞修炼九年,著《云光集》,创嵛山派。槎山被奉为嵛山派祖庭。尽管时代久远,但云光洞前岩石上凿刻的“云光洞”三个大字仍然十分清晰。因此说,云光洞是道教全真教昆山派的发祥地。游览云光洞,对了解中国道教历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后来,听说因为云光洞游人越来越多,王玉阳不堪其扰,看中清凉顶这块宝地,便率领众道徒迁往此地,在其北石壁上开凿一洞,名曰”全真洞“。明朝道教衰落,佛教兴起,万历年间,有僧人云游至此,见全真洞景致非凡,便在洞内石壁上刻下了一千尊佛像,于是“全真洞”便更名“千真洞”或“千佛洞”。千真洞洞口朝南,有一间房子大小,洞壁上刻满密密麻麻的佛像,大者如人,小的盈拳,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佛像雕刻有序,左侧九行,右侧八行,洞门两旁各有一尊大佛像,共是九百九十八尊。另外两尊在北山坡一处称为“上天梯”的侧壁上。传说,小佛可避难消灾,增加智慧和力量。在这个清净的处所之中,佛教和道教共处一隅,修炼的人,不在了,神仙们却仍旧安身立命,若闲云,若野鹤,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听松涛,沐清风,逍遥自得,怡然自乐。
千真洞我在去年秋天第二次跟着萝卜户外走驴道爬铁槎山时有几位驴友翻墙进入看过,在暑假我的第三次槎山行中大家也想进去看看,遇到了看守院落的老大爷,说什么也不让进了,大家只能失望而归。
所谓“沧海桑田是蓬莱,山盟海誓在槎山”。“山盟海誓”之词源于槎山,中外第一山盟海誓亭就建在槎山之上。也是在景区的路线上,槎山自古原是海底,历经变迁而成为高山。许多情侣、仁人志士把未到山盟海誓亭,则看成是一生的悬念和遗憾。
到过荣成槎山风景区的游客都知道槎山的石头是最有特色的,我一直很奇怪这样的石头是怎样形成的。看了有关资料才知道是由正常花岗岩组成,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晚期,其同位素年龄值为82.3-144.7ma。荣成槎山风景区是地球内多层次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的,其岩体不断隆升,接受外营力的侵蚀、剥蚀,在中国海岸带上形成了极具独特的海蚀地貌。它是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裂谷作用大背景下的鬼斧神工,它是地质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是中国海岸带上极具特色的海蚀地貌,它具有原始地迹遗产和生态组合的稀有性与保留的完整性,是地质科考、科研、科普的重要基地。
我们在院夼村下了车,院夼村倚山傍海,所倚的山,就是远近闻名的荣城槎山。山不很高,却极突兀,几乎没有过渡,就直接从海岸拨高到山巅。山是岩石山,全为赤红色的花岗岩;路是石阶路,曲曲折折地盘桓在谷中。路很陡,却极静,我们这次要走的是铁槎山的南线,今天和我们一起同行的最小的驴友是我班学生金焕的小妹妹,还不到四周岁,一路上表现的确实非常出色,在大家的鼓励下,一路都是自己爬上来,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坚持爬上来,确实让人佩服孩子的坚持力。前两次爬铁槎山都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今天我们遇到了大雾。槎山不高,却极有大山的风范。嶙峋的岩石,耸立山崖;苍劲的松树,布满山坡;潺潺的水声,响彻山谷;渐浓的云雾,缠绕山巅;悠扬的阿弥陀佛声,从半山的寺里传来,似梵音一般,飘荡在云里雾间。徜徉在这幽静的山中,几乎每一个毛孔,都露着舒坦,山下的暑热,早已经随风而逝,真真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难怪人称“大东圣境”。我们大家一路走走,停停,照照,喊喊,不觉间,我们已到达第一处休憩点。山风拂面,无限清爽;举目四望,豁然开朗。看,那边的石头真奇呀,有的像蟾蜍,有的像老鼠,有的像巨人,形态万千,引人遐想;瞧,这边的山林真秀呀,树木茂密,花草丛生,似翠绿的屏障。每至险处,身强力壮并富有爱心的管理员们便自觉担任起了“护花使者”,每易疏忽时,萝卜姐、大宝等爬山健将就会有温馨的提示。置身于这样一个温馨互助的和谐团队,我怎能不暖意融融,潇洒自如?
就这样走了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半山之中的槎山禅寺。禅寺不大,位于幽谷台地,前殿已经落成,后殿却还只具雏形。我们大家在这里停留了禅寺前放下背包,纷纷进殿去拜佛,作为一个佛家弟子,对槎山禅寺有所了解,但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了解的还是太少,槎山禅寺就修建在这群雄美的群山之间,主持心成伽照法师乃中国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七代传人。师承中国大九华山百岁宫上慧下庆方丈,九华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之地藏道场,上伽下照法师一心弘法利生,荷担如来家业,发愿将槎山建成北方的地藏道场,形成“南有九华,北有九顶”的南北呼应的大格局。法师虽说很年轻,30多岁,但他的苦修行的态度很令人钦佩。“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听师兄们说,早年上伽下照、上伽下明两位师父在此修行,不为外人所知,吃住都十分困难。但绝不向外界攀缘、化缘、求缘。直至有人发现才引来众佛友共发宏心,捐助修建槎山禅寺。现在寺庙有些荒凉,但伽照法师有信心建成一个佛教圣地!很佩服这位年轻的法师,据伽照法师说,这个道场非常殊胜,很多瑞象都在周围。寺庙山门前有一山峰,上面有一尊巨石,远观巍然,如伽蓝护法菩萨。不远处还有一巨石,犹如一背负行囊,远来求法拜佛的信众。象征着在此地建寺弘法,有伽蓝菩萨护法护寺,更有众生前来亲近佛法。现场我们看到不少大型机械正在施工,我们都期盼着这个殊胜的道场早日建成。
由寺而上,早没了台阶。所谓的路径,也早已没处花丛之中。山上的云雾,已为浓雾所替代。雾里的水珠,密密麻麻,随风而动,直向山巅上拥去。行走其中,十米之外,树影模糊,难辩路径。好在山径两旁的树枝上,早有善男信女们所系的红布条,不时为我们等指点迷津。由于饱受云雾浸淫,这槎山比别处绿了许多,而且,越接近山顶,花儿越多。最突出的,莫过于满山遍野的合欢。合欢是花,也是树,又名绒花树、夜合花,是一种北方常见的观赏花木。不仅威海的大街小巷多有种植,合欢树被选为我们威海的市树,由于合欢树叶昼开夜合,两两相对,人们便常以其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沿着槎山的后脊背被山泉和雨水冲刷而成的天然石径向“清凉顶”主峰登攀,虽然时而蜿蜒急转,时而稍显料峭,但是,路旁少有荆棘作绊,没有青苔打滑,脚下所踏之处,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安全感还是蛮强的。尤其那满目景象全由石岩花岗打造,哪怕你无心留忆,它都会蓦然撞入你的眼帘,让你过目不忘。不用说什么怪石嶙峋,不用说什么天然屏障,只要你想借助一个依靠稍作喘息,不经意间,你的手臂就会触摸到身边的巨石那裸露的胸膛,你甚至会感觉到阳光下那群大大小小的石块们,正散发着暖人的气息,伴随着你的脚步向上。
当我到达山顶时,前行的兄弟姐妹已经在饱览这灵山秀水了。和她们一样,我也快乐地舒展于山间。贪婪地吮吸几口新鲜的空气,享受沁透心脾的惬意;深情地凝视着连绵的群山,感受伟岸峻拔的豪迈;轻轻地拍下缠绕轻纱的山尖,想象飘若神仙的美妙。
不知不觉已到午饭的时间,我们选了个比较平坦的巨大石块,午饭就在这里解决了;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午饭,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相互分享起来,场面非常热闹,非常和谐。
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如此,虽然下山不会消耗很多体能,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还真是问题。面对陡峭的岩石,迟迟不敢挪步,强壮而勇敢的男士们马上英雄救美的精神,搀的搀、扶的扶、拉的拉,大家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一路前行,胜利而归。
浏览铁荣成槎山风景区,就能全面体验到荣成槎山风景区似泰山的雄伟,衡山的云烟,庐山的瀑布,雁荡山的巧石,峨嵋山的秀丽。同时,荣成槎山风景区还有自己的天下奇泉,历史名洞,到了荣成槎山风景区,也真不亚于去了一趟黄山,所以,中国著名书画家、书画评论家谢稚柳先生等人挥毫著称荣成槎山风景区为“东黄山”。
返回的路上我们去了温泉的开心农场,采摘了很多新鲜的蔬菜,为我们一天的快乐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