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民间祭灶“潜规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1-17 08: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到了阴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各地便陆续过小年了,即所谓祭灶。这是春节前最重要的节日,从这天开始,就算开始“过年”了,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浓浓的年味。所以古往今来,民间都很重视祭灶节。   祭灶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存在,《礼记·祭法》称,“王为群姓立七祀”,其中就有祭灶,说明在先秦时代,祭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祭祀项目和活动之一,马虎不得,万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告黑状,那就麻烦了。正因为怕灶神,所以过去家家都很重视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其实就是讨好灶神,取悦灶神,让他心情愉快地上西天“汇报工作”,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贿赂现象在民俗学上的反映。



图:祭灶

  祭灶的日期各地并不一致,但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主,即所谓“金三银四”;也有少数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这便是“官三民四旦家五”一说。据明代《北京岁华记》,北京人多在二十三日“祀灶”,这与皇城根儿多官宦之家有关。而像我老家苏北泗阳这类小地方,祭灶日则不集中,据民国《泗阳县志》,当地既有二十三祭灶,也有二十四行祀,但如果说谁家二十五祭灶,就是骂人了,因为“官三民四王八蛋二十五”。
  但是,不论选在哪一天过小年,有一个“潜规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让女人主祭,各家都会心照不宣地执行,即所谓“女不祭灶”。
  “女不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宋诗人范成大《祭灶词》中写道——
古傅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词将南宋时期民间祭灶的情形交代得十分清楚,其中就提到“女儿避”。这证明,至少在南宋,祭灶时便要求女人回避了。为什么不能让女人祭灶?一般认为,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个很有范儿的小白脸,用今天的话来说,灶神是位美男子、帅哥。试想,一个女人拜到在如此对异性有绝对杀伤力的男人脚下,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女人出轨的兆头么?


图:灶神

  我认为这是过去民间“性禁忌”的一种外延,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礼俗在祭祀活动中的应用。同样,与“女不祭灶”相对应的——“男不拜月”,也是这个原因,月神嫦娥是个绝色美女,一个纯爷们儿向漂亮女子献殷勤,怀的是什么念头,便不言而喻了。
  “女不祭灶”到底实行于何时?说法不一,反正很有历史了。但到宋代被进一步强化,则是事实。这又是什么原因?我对比、分析了相关史料,发现这很可能与避“扒灰”之嫌有关系。
  “扒灰”是过去公公与儿媳妇通奸、搞家庭乱伦的俗称,据说此词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弄出来的:他的傻儿子病死后,他与年轻守寡的儿媳妇勾搭成奸。王安石勾搭儿媳妇很有一手,传他当时写了一首求欢情诗,埋在儿媳妇经常上香的香炉灰下面,儿媳妇从灰中扒出后和诗一首,也埋于其中。王安石扒出后知道儿媳妇心已有意,夜里偷偷地摸进了儿媳妇的闺房。
  有关王安石“扒灰”的版本很多,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其政治对手抹黑,实际上王安石作为高官是很怕弄出绯闻来,不只如此还担心门风被弄坏,为防止儿媳妇年轻守不住,红可出墙,在儿子死后,他专门在后院给儿媳妇盖房另居,翁媳分开以避嫌。时常还悄悄监视儿媳妇的行为,这让儿媳妇产生了误会,遂在墙上题写“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觉得不妥,便将诗句擦掉,因为是灰墙,时人笑称是“扒灰”。



图:民间结婚闹喜,还会以“扒灰”拿公公开玩笑(图源网络)

  但据清在王有光《吴下谚联》一书中考证,将王安石与“扒灰”联系起来,实是一个误会:“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虽然王安石扒灰一说真伪不辨,但却让后世女人多了顾忌,女人此后更不方便祭灶了。范成大《吴郡志》说“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预”说的就是这种风俗现象。到了明代,对祭灶的要求更严,《帝京景物略》称“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
  从实际行为来看,女人祭灶确是不雅的,行祭时必要扒开灰烬,将祭食埋入其中,女人如此“扒灰”,传出去是颇为难听的。但是“女不祭灶”是为避男女瓜田李下之嫌一说,很可能是世人的一种想像。因为,灶神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至少在早期灶神还是一位老妇,头上挽髻,“著赤衣,状如美女”。
  灶神在民间的叫法多多,或称灶王,或称灶君,或称灶王爷,但在年画上出现的形象却是“灶公灶母”,这又传出一种信息,灶神是一对夫妻神。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证明,“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如果灶神真是一对夫妻神,那又有说头了,难道后来“女不祭灶”是因灶母担心灶公有外遇,而闹出的“妻管严”风俗?


图:年画祭灶,上面是灶公灶母夫妻神形象

  实际上,早期的祭灶风俗与后来是有很大区别的,祭灶不是放在腊月,而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因为灶神是火神的化身,夏天正是火神显威的季节。当时,是由女人主持祭的,恰恰是“男不祭灶”。在过去的惠安,一直女子有在除夕置米于灶上卜年的习俗,学术界便认为是远古时女人祭灶的变异。而在鄂温克族人中间,妇女祭灶也并不犯嫌。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祭灶节存在这种没有道理的“潜规则”,但是祭灶之后的讲究却没有了,都是好日子,一直到灶神从西天回到人间的除夕,这些天都没有禁忌的,想做什么做什么,嫁娶动土都不考虑宜与不宜、吉与不吉。为什么?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乱岁》中是这样解释的:“廿五至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多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2-1-17 08:58:03 | 只看该作者
灶神 祭灶与祭灶诗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在我国民间是一种源远流长、影响很广泛的习俗。过去,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据《礼记·礼器篇》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也有研究者认为灶神就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为“黄帝作灶”的“苏吉利”。史书中对灶神的记载说法不一,总之,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因为“民以食为天”,早在夏代就出现了祭祀灶神,正如朱熹所言:“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关于灶神的形象《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这与李贤注《后汉书》所言“衣黄衣”又不一样了。在民间有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为灶王爷“状若美女”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灶王爷,神不大,只管一家,权不小,什么都能管,所以又称“灶君司命”。道家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作一家的保护神和监督神。周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作工作汇报,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和恶行。所以“祭灶”仪式又称为“送灶王”。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定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遇到的吉凶祸福命运。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关于为什么重视祭灶神,中国历代圣人皆有妙论,周代《论语·八佾》就记载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孔子的回答竟然是:“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根据朱熹注解“室西南隅为奥,为尊者所居之处。”祭祀时要迎神主(尸)祭于奥。但是,因为“尊者不执政柄,无益于人也”。故如君主一样虽尊重而无需“媚”之。而灶神就不一样了,“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由来已久且不说,更关键的是:“灶者,饮食之所由,虽处卑亵,为家之急用,以喻国之执政位,虽卑下而执赏罚之柄,有益于人也。”因而当时俗语就说,与其媚于奥,不如媚于灶。
  既然“祭灶”犹如“阿附权臣”,行贿赂于官员,所以就不能在白天进行,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其仪式: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用酒糟涂抹灶门,并在灶神嘴上抹酒,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供上剪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这些供品和祭祀方式都很有来历和讲究。在唐人著作《辇下岁时记》中,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其灶门,谓之‘醉司命’”。喝醉了就别胡乱汇报。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别说坏话。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二十四日“祀灶,用花饧、米饵”。都是带有黏性的食品。为什么用带有黏性的饧糖作供品呢?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二十四日,不以贫富,皆备蔬食,饧,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胶牙饧’”。《吴县志》也记载:“二十四日祀灶,名‘送灶’,用糯米团、糖饼,云灶神以是日上天,言人过失,用此二物粘其口。” 原来这带有黏性的食品和饧糖相当于送的“封口费”,所以称“胶牙糖”。
  行过礼,敬过酒,上过供,让灶王爷喝醉了,嘴也用胶牙糖封住了,便将神像揭下,将供了一年的灶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种体现贿赂神仙的民族文化心理习俗“送灶”,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极为普遍,而且大致相同。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诗中提到“黄羊”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於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阴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到东汉阴识之后几代为皇亲国戚,四世封侯。从此,杀黄羊祭灶成为著名典故,宰“黄羊”祭灶神作为富人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古人过年祭灶神是很讲究的。特别在唐宋时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宋元明清写祭灶的诗很多,如元代程文海有一首《祭灶诗》写道:“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 深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 本来是十分郑重严肃的祭灶,在诗人笔下一反其意,用大不恭的言语对这种迷信活动予以辛辣讽刺。笔者读到的祭灶诗中写得最有趣的还是清代顾禄《清嘉录》所引蔡云的《吴歈》:“媚灶家家治酒筵,妇司祭侧莫教前,剁柴洒豆倭神马,小小篮舆飞上天!”诗中写祭灶酒筵,妇人不让近前,剁柴洒豆喂神马等风俗。更有趣的是郭麐的《送灶词》,给灶王爷封了侯爵,称灶王神为“侯”,诙谐风趣,写出了文人坦荡的胸怀。
  写祭灶的诗词很多,但一般都是“祀灶人家好语多!”乞讨利市求福份。诗人文人写得文皱皱的,而民间祷词多如大白话:例如:“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这正应了一句俗话,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神仙也是如此。不过民间也有一首题名《灶君怨》的打油诗,以灶王口气生动地说:“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家好人家,叫我咋给玉帝夸?”
  灶神给玉皇大帝汇报完工作,除夕时要与其他视察凡间的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迎灶”。迎灶仪式要简单得多,家家户户只是在除夕时焚香祭诸神时,换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就算完事,能不能保平安也不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1-17 11:15: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惠姐姐。新年幸福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2-1-17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觉得很有意思。还听了段野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2-8-18 12:46:45 | 只看该作者
美惠子的文章,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