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lackey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嘴八舌

[复制链接]
541#
发表于 11-12-7 11:54:15 | 只看该作者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下面的这篇,当时留了下来:

罗杰在某一所著名的大学念到大二了,他所有进阶的课程都得到优等。他是个优秀的音乐家,也是个不错的演员,篮球也打得逻不赖;他是个长得挺好看的年轻人,也很有幽默感。他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非常优异,他的语调正常,富有感情。我的非临床专家同事一定无法诊断出,他是个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
    罗杰小时候没有任何朋友。他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但是,一旦他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做时,会立刻忽略被他请来家里的朋友;而即使他不断地找其他东西玩,也都玩不久。约莫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罗杰,他是个没有情绪的年轻人,他唯一最要好的朋友是他的任天堂游乐器。在一次家庭会谈过后,我告诉他,他必须在他的父母和任天堂游乐器中,两者只能择一,选这个就不能有另一个,他为此大哭了一整晚。他父亲后来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和妻子也同样失眠了,满心期待儿子会选择他们。
    五年后,罗杰自己跑来拜访我。他当时着迷于摇滚歌星库特·柯班(Kun Cobain)唱片中的歌词。库特·柯班在他歌唱事业的最高峰自杀身亡。罗杰常常整晚睡不着,那些歌词在他脑海里盘旋不去。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一起读这些歌词,解读出歌词中隐密的只字片语。这首歌是关于一个人完全隔绝了与他人的情绪,即使别人想关心他,他人的关心却怎么也无法穿透到这个人的心里。罗杰了解到这首歌词对他个人状况的意义,似乎带给他某种程度上的安慰。我鼓励罗杰——这个有天分的音乐家—创作出他自己的歌词,来表达他的感受,并且鼓励他加入乐团。
    两年后,罗杰再次与我联络。这次,他听起来沮丧到我不得不加班到很晚,来与他面谈。我很惊讶地感受到罗杰往『常态』发展的进步,他表现出来的社交善意简直无懈可击,与他人谈话时,保持非常良好的眼神接触,说话语调也十分正常。在我们的对话过程中,他耐心地等待我的回答,仔细倾听,也非常贴近地回应我的问题。
    罗杰向我谈到他的空虚,他认真地考虑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伪装『正常』的专家,但是,这样又有何意义?罗杰处理社交活动上的公式就罗杰处理社交活动上的公式就是,不断去分析他人对此社交互动的期待,然后,罗杰会尽他所能地达到对方的期待。罗杰已经学会精准地解读他人的脸部表情与肢体语言,他已经成功地『融入』;现在没有人会觉得他怪,也没有人像从前一样残酷地取笑他。然而,没有情感的回馈,这样的成功对他来说只是空洞,尽管罗杰能成功融入正常的社交模式,但他还是觉得似乎还缺少某种东西……不在于他所使用的方式,而是他与他人互动的最根本原因。
    试着融入社会的努力,使罗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罗杰认为,他自己一定得随时保持警觉,因为如果他忘了保持警觉,他会被人发现他原来的本性,然后又像小时候一样,变成大家的笑柄。因此,罗杰把他的社交行为当作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无意义而扭曲的磨难。他告诉我,他渐渐又从同侪关系中撤退到自己的世界里。然而,每撤退一步,他就更担心,自己多年来努力为自己开启的一扇门,又会渐渐关上。
    就像其他高功能自闭症患者,根据知名的神经学家奥利佛·萨克斯的观察,我看到罗杰也慢慢变成像是一个生活在外星文明的人类学家。他不顾一切地试着融入,像个忍耐的观察家,罗杰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个文明中众人瞩目的怪异焦点,但怎样都无法全然融入。由于他的病,他无法筑起一座桥梁,来跨越自己与他人日益加深的情感鸿沟。尽管大部份的亚斯伯格症专家都会认为,罗杰的进步已经是一大胜利,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究竟还是功败垂成。他的沮丧来自于了解到,无论再怎么适当的社交行为,都无法缩短他与别人之间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因为缺乏发自内心的感受,聪明的罗杰知道,这是伴随情感关系而来的东西,但他面对着自己人生中各式各样空洞的社交伪装——他想,自杀可能是个理智的抉择。
    对罗杰来说,他无法想像自己会再回到没有经验分享的世界。他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早期自闭的『心盲』阶段,也无法接受过去处处封闭的人生,现在他把这段人生称为『黑白无彩的人生』。讽刺的是,在罗杰的绝望中,存在着他最终战胜病魔的希望种子。因为罗杰现在有能力辨识出自己所缺乏的东西,因为他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他想要找到人生中亲密的友伴。这样的他,已经比他所能理解的,更加接近他的梦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2#
发表于 11-12-7 12:1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12-7 12:15 编辑

这是RDI书里的一段。

最终是一个生命意义的问题,要不自杀,要不为了一个目标活着。

这个例子,和上次那个24岁男自杀的例子,都给我一个印象,就是太过于希望融入,最后导致的肯定是失望,并伴随着感觉自己技巧足够好了,还融入不了,结果就是感觉生活毫无意义。

从根子来说,学技巧不是为了融入,只是为了生存;生命的意义也不要建立在融入和分享上,才能过了这个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楼主| 发表于 11-12-7 18:36: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解读和燕原不同,这不是“太过希望融入而造成失望”,罗杰并没有停留在“希望”上,他已经把希望变成了行动,他的社交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可是他内心里感受的却是巨大的痛苦和空虚,这说明与情感不一致的技巧救不了他。不论是AS还是NT,谁也受不了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假面具下。虽然这是他清醒的自主的选择而不是家长的强行培养,但是结论还是:此路不通。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来我们版块里亲亲的那个帖子:或许你们也不是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
 楼主| 发表于 11-12-7 19:5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12-7 11:54 编辑
我们决不能把孩子的生存意义,从小就建立在是否和人相处有愉悦感,是否真正融入了社会。这种无形的压力,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
燕原 发表于 11-12-7 00:24


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不要给孩子融入的压力,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对社交有愉悦感,没有愉悦感也可以做表面文章,可以通过技巧去对付社交,而内心里还是我行我素。可我觉得这样也是不行的,这等于教孩子伪装,如果是教NT孩子伪装,那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教ASD孩子伪装后果很严重,这种伪装本身就是很大的压力,是与他们的天性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觉得对ASD孩子来说,一定要跟着他的愉悦感走,不要以社会上的标准来纠正他。很多东西不是他没有,不是他发展不出来,只是他慢,或者他需要走一条不同的路径。我们强行的纠正很可能就把他的路堵死了,最后只能发展出人工的伪装或者我们所认可的面具,而面具下的那个人已经被窒息,这个代价太大了。

老虎贴的这段文章,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求罗杰在父母和任天堂中只能选一个,我认为这样做非常残酷,为什么不可以两个都有?谁规定的这是二选一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楼主| 发表于 11-12-7 20:32:38 | 只看该作者
还得加一句,要不沉静不干了。我说跟着孩子的愉悦感走,我并没有假设孩子能够发展出NT一样的社会性,孩子的社会性程度肯定有高有低,没有关系,我只希望孩子能够首先做他自己,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环境做出调适,适应不了的时候还有一个真实的自己可以回归。

我虽然属于NT,但是我的社交技巧是很缺乏的,所以我的朋友们都是特别能包容的人,不能包容我的人也就成不了我的朋友。随着年龄增长我的社交技巧也在改善,但是和大多数NT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但是,让我违心地去学习社交技巧,违心地去迎合别人,我是坚决不干的。所以,我也不认为ASD应当学习超出他们意愿的社交技巧。我相信随着年龄长大他们的社交技巧也是会增加的,这里面有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因素,有经验的因素,这是自然的有机的成长,而不是机械的无意义的人工的堆积。有机的成长需要等,需要合适的环境,任何的教育(不论是社会性的还是非社会性的)都应当是有机的,是以人为本的。无机的教育如果不能被接受者有机化,最后都是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发表于 11-12-7 21:30:3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为伪装会窒息真实的自我。

社交技巧完全可以当作伪装来学习,只要孩子有这个需要。他独处的时候,依然是真实的,只不过和人在一起的时候伪装出些技巧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发表于 11-12-7 21:3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12-7 21:33 编辑

你的前提还是发育迟缓,不是发育障碍。

也许你孩子是社会性发育迟缓,你可以这么做。但是我的经验是,对于发育障碍,大多数原始社会性能力是没办法等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楼主| 发表于 11-12-7 21:54:26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了,社会性的程度有高有低,我不是说ASD孩子有NT孩子一样的社会性,只要等就能等来。我只是说我们不要去窒息孩子本来具有的东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不具备的东西就永远也不会具备。你不是说你是30几岁才开窍,天宝是40岁才开窍的吗?你说这是迟缓还是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9#
发表于 11-12-7 22: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12-7 22:17 编辑

这不是原始社会性,这种开窍是理性逻辑的那种。

也就是说,我突然发现原来NT是这样的,我是那样的。之后需要通过大量细节学习和练习,找到我能够使用的社交技巧。

最终,我能够让对方感觉良好,同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我是否在对方感觉良好的同时,自己也感觉良好?我认为有些时候是的,不过这种感觉良好更多建立在我做“对”了事情,而不是同理心。

虽然我一直尝试去理解同理心,但是从来没有能够同理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发表于 11-12-7 22:2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12-7 22:25 编辑

为什么和NT交往中没有愉悦感,我认为一方面是我无法同理,一方面是NT们大多数没有逻辑性,做“错”的时候比做“对”的时候多。而我的价值观偏偏比较重视事情的对错,而不是情感的共振。

也就是说,当我学会的技巧越来越多,能够做对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NT们在我眼里错得就越来越多,价值度降低,很多我原来特别敬仰的人,现在我能看出他们的细微错误了。而我也能看出一些他们情感对于做事的影响,自然往往是负面的,所以我对于NT的群体情感更加没有兴趣。

这也是大众心理学里面写的,群体的智慧是里面智商最低的那个个体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1#
发表于 11-12-7 22:25:5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去学校旁观课堂了。。忙到现在。
来不及仔细看了,黑眼睛完全说出了我的担忧,但是我也理解燕原和沉静的意思。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个人,ASD内部差异也很大,比如目前看来羊羊就对他人很有兴趣,而且他也享受和人在一起的愉悦感(适度的在一起)。
燕原和沉静这么说,是因为看来她们好像没有这个需要,或者需要不强。而羊羊现在身上经历的某些东西,在她们两位的身上没有显现出来,这也是我上次和黑眼睛说到的,好像每个ASD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不太像是RDI说的都是NT的缩减版本。

所以,不断地观察,不断的询问,不断的修正。。。就这么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发表于 11-12-7 22:29:0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种感觉良好更多建立在我做“对”了事情,而不是同理心。


羊羊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但是有时候不是,能很清楚的感觉到,他是因为分享情感链接产生的喜悦。
比如他越来越爱说笑话,他还会故意逗我,听写的时候假装不会写骗我玩。

来不及了。。只好改天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发表于 11-12-7 22:29:25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不强,是因为我们是成人了,理性思维发展得比较充分之后,那些就不重要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青春期结束之前,必然还会是很感性的,和不够逻辑的。

我一直认为感性AS是更难的,比天宝难。一个人是感性还是理性,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发表于 11-12-7 22:31:04 | 只看该作者
他现在讲完笑话,有时会期待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默不作声,他会问:“怎么,不好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发表于 11-12-7 22:48:36 | 只看该作者
也不排除青春期结束后,弱势的感性部分再度被大幅删减,从此完全奔向理性和逻辑的那条路去。
所以现在咱们唯有“一颗红心,几手准备”,既要有等待的耐心,也要做好一夜之间推翻重来的打算。

就目前看来,我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了。敌不动,我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0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