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少年志高不言败
两次落榜,第三次终入北大——
“留学教父”俞敏洪:少年志高不言败
俞敏洪,45岁,睿智而谦和,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在国内享有“留学教父”之称,在大学生中享有盛誉。谁能想到,他也曾是千万高考落榜生中的一员。
1978年和1979年,俞敏洪两次高考都失败,在这期间他务过农、教过农村小学,但这些都没有磨灭他的大学梦想。1980年的三次参加高考,他终于梦圆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离开北大。1993年在北京开办了“新东方学校”。
如今,新东方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语培训教育机构,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
对落榜生朋友,俞敏洪有哪些寄语?在武汉新东方学校的帮助下,记者连线北京,与这位曾经的落榜生进行对话。
【关于坚持】梦想让我坚持三次高考
记者:是什么让您坚持三次参加高考的?
俞敏洪:梦想。那时我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是我有我的梦想。作为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在父母的教导下,树立了离开农村到城市去生活,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学习基础薄弱等原因,我第一次高考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三十三分;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英语虽然得了五十五分,但却以五分差距与大学失之交臂,再次名落孙山。两度失利之后,我拿着母亲从牙缝里挤出的钱,报名参加了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最终考进北大。
记者:在落榜的日子里,您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俞敏洪:那三年,母亲的支持是我复读路上最大的动力。本来第三年我已经不打算考了,一是家庭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二是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一般的农村孩子就放弃了。但在高考这条路上,我母亲比我更坚定,她想方设法为我联系了城里的补习班。去城里补习之前,母亲对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考上最好,考不上也不吃亏。”
【关于复读】三年做了上千份考卷
记者:当时和您一样复读的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习状态?
俞敏洪:那时连电灯都没有,我就点着煤油灯学。早上五点就起来背课文,但没有累的感觉,也不管别人学的怎么样,就是自己拼命学。好像比现在的孩子,互相较量,看谁更强,看谁进步更快。
记者:听说第三次高考时,您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英语试卷,最后还取得了95分的高分。前两次高考,您不都是被英语拖了后腿吗?
俞敏洪:学了三年,第三次参加高考时,我已经做了上千份考卷。我觉得还是勤奋练出来的,水到渠成。
【关于落榜】要忍受孤独与失败
记者:您认为高考落榜生要想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俞敏洪: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第一是忍受孤独的能力,人是孤单地奋斗的,不管有多少人在你身边,要真正达到成功,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第二是忍受失败的能力,要能够经受得住失败,并且从失败中学会奋进。第三是忍受屈辱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屈辱,我们要将它当作动力,而不是就此沉沦。
【寄语落榜生】少年志高不言败
记者:除了复读外,您认为落榜生还可以怎样选择未来之路?
俞敏洪:其实高考之外,人生还有别样精彩。一个人要懂得看到高考之外的世界,看到多元社会下人生可能的斑斓多彩,在万千可能中点取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发挥所长,寻找到自己的“最好出路”。比如,你可以选择去写作,可以选择去做销售,可以选择去做程序开发,也可以选择去创立一家企业。每一个高考落榜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要关注的根本应该是,我既然不擅长书本学习,应付考试,我的比较优势到底在哪里?我怎么跟哪些名校的毕业生竞争?或者,我怎么样找到一个他们根本无法跟我想比的领域。
记者:您对落榜生有什么寄语?
俞敏洪:少年志高不言败,没有失败的青年人。对于十八、九岁的人而言,生命才刚刚开始,就像花含苞而未放,我们还没法判断鲜花盛开后到底是什么颜色。考试失败算什么,补考就是了;高考失败怕什么,再考几次就是了;全班最后一名怕什么,在你面前有几十个人可以追赶,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