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片《四百击》解读欣赏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2-18 20: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战胜法西斯之后,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却产生了偏左的思潮。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运动是由政府发起的,为了让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前吃上同一样的饭,大概允许的饭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掀起了所谓的狂飙运动,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这场运动是由一群年轻人所引发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饭碗。
  世界电影向来有两大派系的对峙,即美国的顺从电影与欧洲的反抗电影。在上述的那个年代,这个局面是极为突出的。由于西欧青年学生的反叛精神,使那个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打破常规,反映的主题也极具个性,我们认为是新浪潮艺术中的代表。其中,具有开山意义的影片就是法国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为》,他的编导是科索瓦.特吕弗。接触过电影史的人都会知道,特吕弗是个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度过了很糟糕的少年时代,年轻的特吕弗追随着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并于1959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这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影片也是他献给自己导师巴赞的礼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并没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为线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该片讲述了一个少年人在学校、家庭、流浪、监狱时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则是从监狱逃出的瞬间,看见一片蓝天和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虽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拥有自由的感觉毕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压抑的学堂,无能的老师和破败的家庭,仿佛是一场噩梦,当然也可能是地狱,一个摧残人性,灭绝创造力的狭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间则是广阔的,影片结尾处的碧海蓝天自然不必再说,即便在他那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欢乐,猎奇,自信等充满创造力的情绪始终在体显着,走过街道与跑过楼群都是令人欣慰的,这时的心胸也自然开阔。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点是镜头的运用。该片运用了相当多的长镜头,当然,这与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开的。影片开始,镜头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扫拍了一遍,这里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说离家出走的地点,指出本片的主要情节在于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结束时,有一个著名的跟拍的长镜头,主人公足足跑了几分钟之多。我们在观影时会体会到,人物运动的镜头采用切换的手法比较多,但是若碰到这么一个长镜头的跟拍,观众会从心底提出质疑,我们虽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为什么要拍这么长的时间?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跑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叙述情节的发展,也是表达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吕弗打破了观众的习惯,强迫地调动了观众的思考能力,所以这个镜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镜头。另外一个长镜头比较有意思,观众们往往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这个镜头是老师带学生们跑在巴黎的街头,孩子们悄悄地三两成伴地溜走了。这个镜头与主人公的情节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以被称为单一镜头,但它声明了一种生活状态,具有对环境客观再现的作用。该片的镜头运用似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现父子关系时,永远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全包括进去,而表现母子关系时则永远采用对切的镜头,母与子从未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样,人物间情感的远近关系就展现无遗了。一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有关于剧情的深层寓意,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求叙事,这才是电影艺术的真谛。
  总之,《四百下》这部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之作,即便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这部影片依然是属于非常前卫的先锋派作品,足以伴随着特吕弗的名字一起被载入史册。
  
  2000年于颐和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2-18 20:46:49 | 只看该作者
少年残酷忧伤
十二岁的安托万,是一个眼神清澈、内心温柔的少年。但他私生子的身份、母亲与继父的冷漠,学校老师的排斥,一并把他推到了叛逆的路上。他先是不忍老师的谩骂,和好友勒内逃学游荡,却碰见了母亲与情人的约会。这份复杂的心思对于少年的创痛我们无法想像。接着,撒了谎的安托万被继父扇耳光,负气离家到印刷厂偷宿,母亲话里有话的利诱和威吓让安托万体味了成人世界的阴暗。
  
  他热爱巴尔扎克,作文却被老师诬陷为剽窃;他把从继父公司偷出的打印机送还,却被父母亲手送进了教导所。母亲终于不再忍耐自己亲生儿子的无辜与挣扎,她在教导所面对安托万时决绝的眼神让我们看得齿冷。教导员残酷无情的耳光扇木了安托万,也扇的我们冷不及防。只有在面对心理医生的追问时,我们才又看清了一个安静却满身伤痕的少年的孱弱的灵魂。
  
  电影史家有一个公论,《四百击》几乎就是特吕福自己少年的写照。他把此片献给安德烈•巴赞——新浪潮运动的先行者,也是将特吕福从少年的困顿中带到电影世界的人——正是在追忆少年往事之余,用电影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巴赞和电影的致敬。
  
  这语言中没有炫耀的技巧,只有让人心碎的忧伤。少年在残酷中成长,你我都不曾逃脱。离家出走的安托万在天未亮的街头游荡,他想要偷一瓶等待运走的牛奶,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试探,得手后慢慢喝光的满足,看的让人唏嘘。他被警车带到教导所时天色依然暗淡,在昏暗的路灯映照下,我们看到了一脸安静的安托万无声的眼泪。那一刻显得如此漫长,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特吕福对于安托万也有特别的感情,他让他在他的电影中成长,并成就了著名的“安托万五部曲”。五部电影涵盖了安托万的少年、青年与成年,安托万在电影中完成着自己的成长,他热爱音乐、陷入爱情、失去爱情、走入婚姻……他是另一个特吕福在电影中的映像。
  
  这个映像当然也属于让-皮艾尔•李奥,安托万的扮演者,一个无比清澈的演员。对于这样一个为安托万而生的人,我们无法区分谁是谁的替身。虽然李奥也为戈达尔或新浪潮的其他导演拍戏并因此成为新浪潮最著名的一张脸,但只要我们看到他干净的眼睛,我们就会相信,他只是安托万。
  
  四百击是法语中的俚语,大概的意思是对待孩子要时常敲打,恨不得打上四百下才能听话。然而在特吕福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在成长的路上,美好被一点点摧毁,光亮在一丝丝暗淡,内心中承受的残酷现实是每一个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这代价催促着我们成长,疼痛只有自己忍受。当安托万逃离教导所奔向海边时,我们没有看到自由的幸福,只有迎向镜头的满眼的迷茫。这个被无数人激赏和解读的结尾,像是在提醒我们成长是一种一沉再沉的承受,也是一种一忘再忘的解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2-18 20:48:44 | 只看该作者
看这部影片有一个镜头在蔡明亮的电影《你那边几点》出现过,就是偷牛奶喝的那一个镜头。。应该说蔡电影剪贴了四百击的镜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1-2-18 21:33:41 | 只看该作者
大海的方向,或为时1分27秒的快乐
特吕佛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是大一的时候《白天不懂夜的黑》,第二次是大二时候《男欢女爱》,第三次是上个学期《柔肤》,第四次,则是今天晚上深深的《四百击》。其实说来很巧,本来是准备步某斑鱼的后尘看看一直很好奇的《两生花》的,无意中却发现很久以前下的这部《四百击》,片头冷峻的低角度黑白长镜头,还有献给安德烈巴赞的字幕,让我好奇地往下面看。
  
   说实话,上学期看《柔肤》给我带来了后遗症,那是部有些沉闷的片子,由法国国宝凯瑟琳德纳芙早逝的胞姐卡特林那德纳芙主演,但是我依然是看了几次才看完,可能是看的时间不对吧。但是现在,我居然很想再看一遍,因为这部半自传体的《四百击》给我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或许是60年代的法国与80年代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吧,都是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经济有些萧条,人们都丢掉了温文尔雅的面具,世界赤裸裸得可怕,我所说的是万分的可怕。一九五九年里13岁男孩的无知,敏感,卤莽,对成长的向往等等都表现得到位。安东尼走路时耸着肩膀偶尔紧一下衣服的的样子甚至让我觉得象极了教父2的德尼罗。看不出是否经过特吕佛设计,总之很出彩。
  
   在那个著名的片尾,出于节奏的考虑,导演采取了长镜头的手法,让主人公和影片积累的情绪来一次彻底宣泄。采取长镜头之前的一个镜头是安东尼躲在桥下面,看到没人追过来,于是向画面深处跑几步,然后向左拐。第一个长镜头长约一分二十秒,安东尼从左面出画,跳轴,强调情绪的变化。中全景,然后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范围,声音是同期跑步声,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个镜头,安东尼全景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出画,这时背景配乐起,镜头开始向左摇,能听到海浪声。当摇到海上的景色时,音乐声很大,用力的煽了一会儿情,照常理这时候电影就可以结束了,但摄像机还在向左摇,一直摇到岸边,出现安东尼的背影,刚才跑向镜头方向的安东尼现在是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这个运动方向的转变十分自然,而且美妙,这个镜头一共大概50秒钟。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多分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跑,全景,安东尼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继续向画面右方跑,镜头开始慢慢向右后方移动,摇。安东尼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横着向右走了几步,却回过头向镜头走来,画面定格并推向了他那双迷茫、忧郁的双眼,特写,音乐和海浪声仍在继续,剧终。这三个一组的长镜头,从视听角度看拍得真是炉火纯青。
    
   十三岁的安东尼能看到大海,却看不到自由。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我记得崔健在《花房姑娘》里面用他嘶哑的嗓子唱到:“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当我看到传说中一分二十七秒的安东尼逃出少管所向着大海奔跑的长镜头时,这是我仅仅能想到的。奔跑,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宣泄,而大海,是十三岁的安东尼一直向往的所在,或者可以这么说,大海寄托着他对于未来的梦想,那是一种虚无的理想,可最后片尾,安东尼站在海滩上,双脚被潮水浸湿,他的表情却是很奇怪地永远那么凝固了下来,他并不快乐,但是他也并不是忧郁的,我想,这最终还是迷茫困扰着他,同样的,每个人在这一时段的生活都会被打破,否则,就无法完成成长。
  
   所谓《四百击》,在法国有句谚语,我只记得大概意思是要鞭打调皮孩子的屁股四百下,才能驱赶走邪恶,让他听话走上正路。而实际上,成人世界却是对孩子进行了一场异常残酷的阉割手术,我们每个人都在所难免,没有什么人能够例外。片中那些孩子总是让我想起了自己一直试图遗忘的童年时代,对大人们厌恶的原因令人惊讶地一致,只不过我很幸运(很有可能也是种不幸),回到了所谓的正路上,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却被无情地阉割掉了,今天晚上,还跟一个朋友在感叹,我们这些人都是一些表里不一的畸形儿,我们早已习惯了去做那些心里不想做的事情,渐渐的,终于有一天会麻木得跟那些可耻的成年人一样。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却这一辈子都做不到,生活就是这么残忍的修行。芥川龙之介说过,一个人最大的苦难是成为别人的子女。而事实上,不论子女好,父母也好,都只是被社会玩弄的傀儡,就像片中给小孩子们看的木偶戏,我们中间没有谁能够彻底逃离出去。
  
   窗户外面开始发白了。当这个城市决然的选择了繁华、喧嚣、浮躁、冷漠、欲望以后,我们也只有百无聊赖作着无数个没有选择的选择。真是凑巧,中午看了重师影像工程一个同学拍的一个记录片,题材很相似,是讲一个流浪儿的,当这个忠县来的小孩子一脸认真的说出,他希望他得了精神病的爸爸早点死去的时候,我在想生活真的是***狗娘样的。不好意思,我又说脏话了,以后不再会了,我保证。因为大人们不允许我们这么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1-2-18 23:54:53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四百   
击   原片名   Les Quatre Cents Coups   更多中文片名   四百下   四百声   更多外文片名   Quatre cents coups, Les   The Four Hundred Blows   The 400 Blows   400 coups, Les .....(France) (alternative spelling)   400 golpes, Los .....Argentina / Spain   Cuatrocientos golpes, Los .....Spain   Ung flugt .....Denmark   Vierhonderd slagen, De .....Netherlands (informal literal title)   Sie küßten und sie schlugen ihn .....West Germany   片名解释   “四百击”译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后者又译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该俚语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强烈叛逆”。(引自“百度知道”)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孩子不听话,打上四百下”。这和中国“不打不成材”的思路是相同的,强调通过家长在孩子少年时期的严格管束,来塑造孩子的性格,使孩子“听话”,更“乖”,消磨孩子的个性,以达到使其更加符合既定的行为规范的目的。   影片类型   剧情 / 犯《四百击》海报(1张)罪   片长   99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对白语言   法语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AustraliaG SingaporeG Finland:K-8 Argentina:13 Sweden:15 Finland:K-12 UKG West Germany:16 UK:A Germany:12   版权所有   Les Films du Carosse   制作日期   1958年11月10日 - 1959年1月5日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编剧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scenario)   Marcel Moussy .....(adaptation) (as M. Moussy) &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adaptation) (as F. Truffaut)   Marcel Moussy .....(dialogue)   演员   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 .....Antoine Doinel   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Jean-Claude Brialy .....Man in Street   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Woman with dog (as Mademoiselle Jeanne Moreau)   菲利普·德·普劳加 Philippe de Broca .....Man in Funfair (uncredited)   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 .....Policeman (uncredited)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Man in Funfair (uncredited)   Claire Maurier .....Gilberte Doinel, the Mother   Albert Rémy .....Julien Doinel   Guy Decomble .....'Petite Feuille', the French teacher   Georges Flamant .....Mr. Bigey   Patrick Auffay .....René   Daniel Couturier .....Les enfants   制作人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producer (uncredited)   原创音乐   Jean Constantin   摄影   Henri Decaë   剪辑   Marie-Josèphe Yoyotte   布景师   Bernard Evein   副导演/助理导演   Robert Bober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菲利普·德·普劳加 Philippe de Broca .....Man in Funfair (uncredited)   Francis Cognan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lain Jeanne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摄影机   Chevereau Camera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Les Films du Carrosse [法国]   Sédif Productions [法国]   发行公司   Cocinor [法国] ..... (1959) (France) (theatrical)   Altomedia. Co. Ltd. [韩国] ..... (Korea) (DVD)   ClassicLine [巴西] ..... (Brazil) (DVD)   Fox Lorber [美国] ..... (USA) (DVD)   Rosebud [希腊] ..... (Greece) (theatrical re-release)   标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国] ..... (USA) (DVD)   Zenith International Films Inc. [美国] ..... (USA) (subtitled)   其它公司   Auditorium S.I.M.O. ..... auditorium   L'Ecole Technique de Photographie et de Cinématographie [法国] ..... thanks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59年5月4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西德   West Germany   1959年10月20日   美国   USA   1959年11月16日   瑞典   Sweden   1960年2月26日   英国   UK   1960年3月3日   西班牙   Spain   1960年8月29日 ..... (Madrid)   丹麦   Denmark   1967年7月7日 ..... (re-release)   东德   East Germany   1969年11月28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8年4月19日 .....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希腊   Greece   2002年6月14日 ..... (re-release)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3年11月25日 ..... (re-release)   法国   France   2004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巴黎某一学校里,某班学生在考试时,一些男生互相传阅着一副美女画片,传到安托万·多尼尔时被老师发现并受到了的惩罚。回到家后,父母都不在,安托万正准备写作业时,母亲回家了,她粗声粗气地叫安东尼去买面粉。他买了面粉后,和继父一起回家并吃晚饭,但父母似乎对他都不怎么温柔,而且父母之间关系也并不十分融洽。   第二天早上,安托万起得较迟,他正要跑去学校时碰到一个同学雷纳,两人突然决定逃课到街上玩。但他却在街上看到母亲和另外一个男人接吻。回到家,他和父亲共进了晚餐后,而当母亲回来后,父母俩则吵了一架。第二天,父母得知安东尼昨天没去上学,非常生气。而安托万回到学校时,谎称昨天没上学是因为母亲去世了。不久,父母来学校找到了安东尼,并打了他。安东尼一气之下决定不回家,雷纳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去他叔叔的一家旧印刷厂过夜。嘈杂的厂房使安托万无法入睡,于是他走到街上逛。母亲在第二天接他回家,并且很温柔的对待他,而目的只想让他不要将自己在外偷情的事《四百击》剧照(17张)告诉父亲。   安托万借用巴尔扎克的小说语言写了一篇文章,但被老师斥责为“剽窃”,并要惩罚他。他逃了出去,住到了雷纳的家中,每天和他在一起玩。因为缺钱,安托万决定偷他继父的打字机来换钱,打字机虽然偷到了,但是卖不出去。于是他又将打字机放回原处,但却在那时被人抓住。继父很是生气,于是将他送进警察局。在警察局里呆上一晚后,他又被送到了少年管教所。少年管教所的管理非常严厉,而父母也对他置之不理,安东尼再也不想呆下去了,在一次踢球时跑了出去。他摆脱了追他的人,一路奔跑,朝着大海的方向。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一句话评论   Angel faces hell-bent for violence.   Det franske mesterværk om de unge i lømmelalderen[Denmark]   特吕福在《四百击》中叙述了他悲惨的少年时代。   ——乔治·萨杜尔   干净、简洁、清晰,我们被这部电影重重包围,深深打动。   ——reel电影评论   特吕弗在拍摄一种生活,一种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生活。   ——reel电影评论   《四百击》正是以安东尼的成长中琐碎的细节表露那个时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DVD评论   《四百击》平直的叙述方式中蕴藏着一种博大的张力。   ——戈达尔   精彩影评   《The 400 Blows》(四百击,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 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1959年拍摄,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了国际声誉。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问题的影片,主人公——小男孩Antoine Doinel因无法忍受学校、家庭、社会的重压而走上叛逆的道路,寻找自己的自由。   “四百击”译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后者又译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该俚语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强烈叛逆”。也许译作“无因的反叛”更好。   Antoine被自己的父亲送进警察局,和罪犯与妓女一起被压上警车时,黑夜中他脸庞上闪闪的泪水。这一幕另人难忘。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片名在法语中是“奋力抗议”的意思,指主人公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他经历的少年痛苦乃非常典型的人生历程,没有丝毫矫饰和夸大,因此能引起广泛共鸣。本片最早的构思是一部20分钟的短片,后被特吕弗从四部短片方案中选择处理成完整的故事片。当年一经问世,立即成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亦得到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的殊荣,是艺术电影史上一座丰碑。   关于电影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或者就算是看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的人不明白这部呈述一个少年生活琐事的电影为何取名为《四百击》。然而,只要略懂法语,或查查法汉词典,就会明白,“四百击”原来是法语中一个固定的短语,其意思就是把不听话的孩子打上400下,以便他能变成好孩子。这与中国的“黄荆棍下出好人”基本上一模一样。这部电影的片名有时也被译为“胡作非为”,如果说“四百击”就是挨揍本身,那么,“胡作非为”就是挨揍的原因了。   在这部以特吕福自身童年经历为底色的电影中,小主人安东尼·达尼万不好好听课,在课堂上传阅美女图片,在墙上涂抹咒骂老师的坏话,……总之,他不讨人喜欢,这使得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只会说谎,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他偷了他父亲单位的打字机,没有卖掉,反而被抓获,于是被送到少管所。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分析,因为缺乏关心和爱,小孩子常常借助这些所谓的“胡作非为”来释放内在的天真,来表达无声的反抗,然而等待他却也常常不是关心和爱的出现,而是“黄荆棍”的“四百击”,是布满铁丝网的少管所。《四百击》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控诉。   《四百击》是二十世纪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其叙事手法简单、直接,有一种穿透心扉的力量。这种简洁、朴实的电影手法在“新浪潮”初期甚至是一种必需的标记。这既是因为二战之后各国有良知有追求的电影人都对电影制造幻觉带来的邪恶在不断地反思,也与当时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有关,而且,新浪潮的那一代导演大都是影迷出身,在手执导筒之前,这些人都曾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猛磕先前电影史上的各种好影片,并撰写精彩影评呈现自己的电影主张。毫无疑问,这些导演既受到二、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技术的深刻影响,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们以反抗法国“优质电影”为名,发展出自己的电影观念,并在自己的电影实践中发展出新的电影风格,从而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新风尚。《四百击》作为揭竿起义之作,毫无疑问排在这一“浪潮”的浪尖之上。   关于导演   特吕福原本是一个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孤儿,也曾因为偷窃而被关进了少年犯的监狱。幸运的是,一个名叫安德烈·巴赞的人把他从那里领了出来,并抚养他长大成人。这个安德烈·巴赞,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来“新浪潮”。是巴赞,这个思想敏锐见解独到并且心怀悲悯的人,把特吕福培育成了一名电影迷,尔后,成为世界级导演。在巴赞的提携帮助之下,特吕福一直为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撰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后,到了1958年,特吕福在妻子娘家的慷慨赞助之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极强自传性质的“处男作”,从而一炮走红。这部电影也是他后来一系列以安东尼·达诺这个角色为剧情中心的开端之作。从1959年到1979年,特吕福拍摄了五部这样的电影,在影片中,安东尼·达诺不断成长、恋爱、结婚、发生婚外情、离婚,然后衰老。从这些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堪称“新浪潮”之“脸面”的尚皮耶·李奥的成长,也可以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特吕福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生活的所思所感。特吕福后来拍过很多电影,从形式上看更趋近于商业电影,这也导致了同为“电影手册”影评人和“新浪潮”大导演的戈达尔对他的激烈抨击,他们原本深厚的友谊彻底碎裂。然而,现在看来,戈达尔那些关于下层阶级反抗的电影的观众肯定不可能是下层阶级,反倒是特吕福的电影的温情和感伤更能投合下层阶级的心理。因此,特吕福的电影受到普遍的推崇和喜爱。在港台地区,特吕福也被译为楚浮,似乎更符合他的名字的法语发音。   经典镜头   提到这部片子,一般人都能想到最后有关奔跑的经典长镜头,这已被列入教科书中,其实本片还有很多精彩的段落。   导演选取了学校、家、警察局、少管所等地点做为对少年Doinel的施压场所,在这些地方Doinel永远处于被动的角色,镜头很少给人物全景。只有在街道或广场等室内的地方,镜头才放得开些,而且表达的内容也相对乐观。如片头低角度仰拍的巴黎街景,或体育老师带领众学生慢跑,跑到后来学生全都溜走的那个俯拍远景镜头,还在配乐上加了轻松的元素,在内容上也洗掉了一些压抑感。   但这并不说明在室外或街上Doinel就都很快乐,从一场在饥寒交迫的深夜偷牛奶的戏就可以看出。Doinel先起从印刷厂的“临时床”上起身,向镜头纵深走出,到街上后,向镜头右边走,通过跳轴又转到左边边,然后在偷牛奶的时候,更是左右反复走了好几次,最后走左边出镜,然后是从画面纵深处走到前景,摄像机摇到一个黑与白交界的街角落,被黑色淹没的Doinel大口喝着白色的牛奶,对比分明。这段戏充满了阴暗、落寞的气息,哪怕在后面Doinel跑入人流滚滚的大街里都挡不住那种孤独的意味。   本片特写镜头比较少,有种说法是特写镜头过于强调个体本身,就割裂了与环境的关系,相对于整部影片而言这个镜头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这也反映出导演对与环境与纪实的表达方式和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影片中Doinel有很多跑的镜头,但都跑不远,镜头时长也很短。而压抑的氛围一直在持续,直到最后进入少管所达到一个高潮,Doinel在与心理医生的对话,通过迭画跳接来积累情绪上的不流畅,而Doinel的母亲探访更是通过对话把这种压抑发展到新的高峰。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出于节奏的考虑,导演采取了长镜头的手法,让主人公和影片积累的情绪来一次彻底宣泄。   采取长镜头之前的一个镜头是Doinel躲在桥下面,看到没人追过来,于是向画面深处跑几步,然后向左拐。第一个长镜头长约一分二十秒,Doinel从左面出画,跳轴,强调情绪的变化。中全景,然后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范围,声音是同期跑步声,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个镜头,Doinel全景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出画,这时背景配乐起,镜头开始向左摇,能听到海浪声。当摇到海上的景色时,音乐声很大,用力的煽了一会儿情,照常理这时候电影就可以结束了,但摄像机还在向左摇,一直摇到岸边,出现Doinel的背影,刚才跑向镜头方向的Doinel现在是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这个运动方向的转变十分自然,而且美妙,这个镜头一共大概50秒钟。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多分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跑,全景,Doinel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继续向画面右方跑,镜头开始慢慢向右后方移动,摇。Doinel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横着向右走了几步,却回过头向镜头走来,画面定格并推向了他那双迷茫、忧郁的双眼,特写,音乐和海浪声仍在继续,剧终。   这三个一组的长镜头,从视听角度看拍得真是炉火纯青,影片的配乐也十分到位。像这样的影片,无论在哪年诞生,最佳导演奖都会有Truffaut的位置。   Doinel能看到大海,却看不到自由。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除了经典二字,还是经典二字。看完这部电影就能知道蔡明亮为什么要在「你那边几点」对本片致敬,也明白那个与陈湘琪在巴黎街头对坐的老男人尚皮耶李奥,对整个电影史来说有多么重要。楚浮从这部电影揭开「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序幕,也倾泻了他青春年少时的怒火与喟叹,即使现在看来,这部片对儿童心理与教育制度的针砭依然铿锵有力,让人热血澎湃;却也献尽楚浮除了是个创作者外,自己不讳言同时身为一个影迷的温柔心情。   至于末尾那段经典得要命的长跑,则是所有关于反叛和逃离的隐喻里最明显的一个。当然最最精彩的,还是Antoine面对大海的浪潮来袭时那著名的眼神。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新浪潮运动开始的1959年期间,有24位法国导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其中,特吕福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精疲力竭》是其中的顶尖之作。   ·在《四百击》中,当安东尼和他的小伙伴莱内逃学,在街上闲荡之际,他们经过一睹贴着海报的墙时,他们撕下了一张女人的海报,那个女人是哈利特•安德森,海报上的图片是她在英格玛·伯格曼一九五三年拍摄的电影《不良少女莫尼卡》中的镜头,这部电影是关于一对年轻恋人离家出走“去寻求自己的生活”的故事。   ·本片题名来自于法国的俗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意思是“揍四百下”。   ·安东尼喜吸纸烟,这与特吕福生活中的习惯一模一样。   穿帮镜头   ·在重力旋转机那个段落结束时,当摄影机摇向观看的人群,录音话筒出现在了银幕上。   ·当安东尼和莱内到电影院去的时候,莱内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但是在下一个镜头中,他却只穿了一件夹克。   ·当安东尼照镜子的时候,他的父亲站在他身后,摄影机也在镜子中被反映出来了。   ·电影快结束时,当安东尼到达水边,工作人员的影子出现在了沙滩上。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吉尔伯特·达诺:我心情还行。   朱丽叶·达诺:我心情糟透了。   安东尼·达诺:我需要一点钱吃午饭,爸爸。我是要1000法郎。   朱利耶·达诺:所以你想要的是500,实际上你需要300。给你100。   吉尔伯特·达诺:到月底,好东西都吃光了。   朱利耶·达诺:所以,我需要一件新T恤。   英语老师:最后一个简单问题:where is your father?   莱内:Ze fazer.   英语老师:错了。The father。   莱内:Ze fazer.   英语老师:错了。舌尖放在牙齿之间,仿佛你口齿不清。Father。   莱内:Fazer。   英语老师:错。.   莱内:老师啊,我真得不能。没有人有你那样的舌头。   法官:我想,我们应该把你们的孩子放在一个特别地方进行观察。   吉尔伯特:是海边么,长官?   心理学家:你父母说你总是撒谎。   安东尼·达诺:哦,我是偶尔撒谎。有时候,我说真的他们还是不相信我,因此我就更愿意撒谎了。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四百击》海报(1张)
《四百击》剧照(17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1-2-19 00:05:49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信息
   除了经典二字,还是经典二字。看完这部电影就能知道蔡明亮为什么要在「你那边几点」对本片致敬,也明白那个与陈湘琪在巴黎街头对坐的老男人,对整个电影史来说有多么重要。花开花落 发表于 11-2-18 23:54
台湾导演蔡明亮执导的第10部影片《脸》成为卢浮宫典藏电影的第一部片子。该片情节晦涩、沉闷,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备受争议。接受专访时,蔡明亮表示:“我每次经过金字塔时,都压力好大!其实贝聿铭当年一样压力很大,因为那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焦点、文化地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1-2-19 00:13:10 | 只看该作者
《外滩画报》上蔡明亮关于《脸》的访谈,专门讲雷欧的只有一小段。不过讲Jeanne Moreau的一段很有意思。

---------------------------------------------------------------------------------------
蔡明亮专访--被卢浮宫收藏电影的第一人
台湾导演蔡明亮执导的第10部影片《脸》成为卢浮宫典藏电影的第一部片子。该片情节晦涩、沉闷,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备受争议。接受专访时,蔡明亮表示:“我每次经过金字塔时,都压力好大!其实贝聿铭当年一样压力很大,因为那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焦点、文化地标。”

文/ 张靓蓓 张一阳

“我们要典藏你”,5 年前,台湾导演蔡明亮接到一个来自卢浮宫的电话,他被这句话、这个概念吸引了。

卢浮宫影像部门的负责人凯瑟琳.宝吉说,在200 多人的名单里,最终挑选出了蔡明亮,让他拍摄一部关于卢浮宫的电影。蔡明亮成为卢浮宫典藏电影的全世界第一人。他在台湾接受本报特约撰述采访时表示:“卢浮宫找到我,可能是觉得当全世界都在堕落,我还在做电影,完全没有妥协。”

5 年后,蔡明亮带着这部个人历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脸》,给卢浮宫一个体面的交代。

据本报戛纳特派记者透露,《脸》成为本届竞赛单元中最为晦涩、最难看懂的影片。一开场,影片《脸》就是李康生修水管长达5 分钟的长镜头,静静地看着水管从爆裂到水漫厨房的整个过程。10 分钟之后,在能容纳300 人的电影放映厅内,陆续有记者开始退场。这是蔡明亮一贯缓慢、迟滞的影像风格,考验记者的观赏惯性。影片中,还有大段长达四五分钟的舞蹈场面,让很多观众如坠云中。

蔡明亮告诉特约撰述:“《脸》几乎是有一点自传性的影片”。影片剧情与现实极尽雷同,御用演员李康生俨然就是导演蔡明亮的变身:导演李康生计划在卢浮宫拍摄电影,邀来心仪已久的法国演员,但遭遇母亲病逝、拍摄受阻等重重困境,现实和电影间的种种荒谬,让他接近疯狂。

法国《联合报》发表评论,认为该片完全反映不出任何蔡明亮的电影风格,“蔡明亮在卢浮宫拍了什么?”在他们看来,这位台湾导演用“在电影里再嵌入一部电影” 的手法,来表现对法国电影的敬意;如果非要去探究这部电影的主题,“我们可以说它是由一个外国导演想象中的博物馆来表现法国电影。”不过,法国《电影笔记》一位著名影评人看完后,欣喜地写道:“这是一个梦吗?这是哪一个梦呢”?他说:“力量是在看完电影、走出戏院之后。”

在戛纳的海滩边,有内地媒体的记者问蔡明亮,怎么看待两成观众退场的局面。艺术家蔡明亮显然有点生气了,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个很无趣的问题”。

蔡明亮告诉特约撰述,卢浮宫请他来拍这部电影,是看重他电影里的创造精神、空间,“也就是法国新浪潮一路下来的精神”。其实这种精神就是自由,就是绝对自我的创作,而不在乎任何世俗的观念。

《脸》有向法国新浪潮大师朗索瓦.特吕弗致敬的意味。甚至在法国演员的选择上,也都起用了特吕弗的御用演员。片中另一位男主角让.皮埃尔.雷欧,便是特吕弗名作《四百击》里男主人公安托万的扮演者,而女演员让娜.莫罗同样参与了特吕弗多部早期作品的演出。扮演希律王后的芳妮.亚当,更是因主演特吕弗的最后两部作品而登上国际影坛,同时,她也是导演最后的亲密爱人。

卢浮宫出资420万欧元拍摄该片,却从没有提出要拍摄多少卢浮宫镜头的要求,但博物馆要重重设限保护馆藏品。三年来,蔡明亮发脾气,用台语、英语骂工作人员,软硬兼施,冲撞体制,才让他能够畅通无阻。以至于后来整个卢浮宫内哪里有暗道,哪里有楼梯,他都一清二楚。在蔡明亮看来,只有自由到一种自在的状态,才可以演戏。

法国国宝级演员让娜.莫罗演过法斯宾德的电影,被蔡明亮称为“是属于水银灯下生活的人”。在拍摄现场,她受不了在化妆间里等待,就走出来,一屁股坐在拿破仑厅那张古董椅子上。馆内的工作人员立马紧张地过来,说:“这个椅子不能坐,它是个宝物!”

“你觉得我会把它坐脏吗?”让娜.莫罗用很低沉的声音说,“我也是国宝。”

拍摄完成之后,馆方开会,得出结论是:“100 年之内再不准任何人进来拍戏。”

台湾有位官员曾问过蔡明亮,“你为什么给罗浮宫拍电影,却不给台湾的故宫拍?”“故宫没有请我啊!”说完,蔡明亮大笑起来。


卢浮宫只是一个隐藏的角色


B=《外滩画报》C= 蔡明亮
文/ 张靓蓓
B:典藏要经得起千百年考验的,卢浮宫要典藏你的作品,等于他们是认同你的创作。《脸》前后弄了三年,你压力很大吧?



小康跟蕾蒂莎在卢浮宫下水道

C:是啊。在做的时候,我也很清楚,因为我是第一个。卢浮宫除了《蒙娜丽莎》外,镇馆之宝是什么?是金字塔,那是中国人做的。所以我每次经过金字塔时,都压力好大!其实贝聿铭当年一样压力很大,因为那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焦点、文化地标。我到卢浮宫时,曾经遇到当时在馆内工作的人,提及当年的情形,他说当时也是很多人反对贝聿铭,只有少数人赞成。

B:据说卢浮宫馆长看完《脸》的初剪后,他很喜欢?

C:他当着我的面说:“它等同于我馆里的收藏品!”第二天,他又写了一封信来,说他非常幸福!其实在处理我这个事情时,他们这组人也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卢浮宫馆长是法国文化部的要员之一,等同于文化部长。但法国文化部并不太赞成在卢浮宫拍片,因为卢浮宫毕竟不是一个电影制片厂;他们有拍片的部门,都是纪录片,这是他们第一次做一个剧情片。到底出来会是什么样,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我的作品、熟悉我的作品。作品出来之后,在得到戛纳参赛邀请之前,他们就觉得影片很棒、很好。

B:《脸》融合了法国新浪潮电影、卢浮宫,成为“现代与古典”的一个交会,但是由你来代言时,你怎么找到自己的观点看法?

C:这都是一个因缘,就是跟电影的因缘。我从来不忌讳说我受谁影响,基本上,我受了大量的欧洲影片的影响,不是形式上,而是精神上的。我觉得,欧洲新导演也没太多人像我这样,会去追寻欧洲电影以往的创作路线,认为电影应该是纯粹的创作,它的市场面应该是第二位。市场是做出来的,不是用创作来迎合的;用创作来创造市场,这是我一路以来的做法。我只是做创作,然后去“面对”这个市场。我相信,一直以来被视为艺术家的人,都是这个态度,这是不会改变的。

B:这几年在卢浮宫找灵感、拍摄,你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C:老实说,卢浮宫我认真地去逛了几次,很想逃走,因为你的思想会被那些画完全占据。于是,我要求去看我们所不认识的卢浮宫,包括地下室、阁楼、屋顶,甚至墙壁之间??我甚至把卢浮宫反过来走过很多遍。在走的过程里,我开始把卢浮宫当成一个隐藏的角色放进电影。我这部作品是要用绘画的精神,我想画一幅很大的画,这幅画里有什么?有让.皮埃尔.利奥德、有李康生、有宗教??慢慢就看到《施洗者约翰》,想到莎乐美,再想怎么样把这些人放在同一幅画里面??这就是拍电影。时间、空间都可以同时出现在这个地方,有一些东西被打破了,当然我本来就不太拘泥在剧情里。我开始思考,这个电影跟现实的差异是什么?它的界限在哪里?它的模糊地带在哪里?所以,影片慢慢浮现出一种感受,其实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这也反映了我目前对人生的一个态度。刚好,那时候遇到我妈妈过世,给我冲击很大。直到她去世之后,我才写完这个剧本,把整个串了起来,之前我不知道怎么写。所以现在会出现一个妈妈的角色,陆弈静扮演,也就是鬼魂的角色。对我来讲,这几乎是有一点自传性的影片了。

B: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片名会是《脸》?

C:一开始是想用让.皮埃尔.雷欧的脸和小康的脸。这两张脸有意思的是,特吕弗把14 岁的让.皮埃尔.雷欧拉进他的银幕,他的青年、壮年,几乎都在特吕弗的电影里度过的。以后我每次去见让.皮埃尔.雷欧,他一天比一天老。当时我就觉得,这张脸让人迫不及待地焦虑。他对我来说,就是胶卷里的人。在我的影片里,李康生也是这样,他从20 岁到现在40岁,我的观众也是这样来看他的。我有个心态,就是要把李康生拍到老,直到以后,他都是我的男主角。可是在银幕的世界里,有段时间让.皮埃尔. 雷欧消失了。如果特吕弗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继续拍他,而且还是自传性地拍他。

B:所以电影里,李康生变成了导演,他也变成你的代言?

C:这是他最难演的一个角色,他也不能学我。小康说,“反正我就把头剃一剃,就能来演了(注:蔡明亮是光头)”。我说:“不要不要,还是你的样子,某些地方是重叠的。”

B:卢浮宫的馆长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但戛纳的记者可能是挑剔的,你是否担心媒体对影片的理解有差异?

C:我要避掉大家熟悉的那个部分。电影圈讲究拍电影的趣味或灾难,我把全部的灾难都放回到人的内心深处:比如演员的焦虑、导演的焦虑,一些突发的、不能控制命运的操纵,或者人和人之间的因缘。为什么这群人会聚在一起?因为电影是一个梦,然后大家在一起做。我好像很努力地要去看清生命的真相:透过一个作假的、仪式性的行为来看一个人生的表象。我这个电影到后来是有一点佛教“镜花水月”的概念。它包括生命的残酷、岁月、死亡、挫败感、孤独、焦虑??《脸》是非常标准的我的电影,只是我觉得用“镜花水月”来表达,会更准确。

B:《脸》在你的创作生涯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C:我可以退休了!主要是有点累了。其实我更自由了!有一天,我坐在混音室里,看着我的影片。那时候,我刚刚知道入围戛纳影展,很开心,可是又开始紧张,担心会不会得奖。这种电影得奖不容易,可是后来又想,管他的,已经进到卢浮宫典藏了,大概也没有人可以这样做了,这就是我的一个心情。我觉得命运、老天爷还是对我非常好的,给我这样的一个礼物,让我拍电影不是白白走一趟。电影就像画,画家最大的追求是可以进到一个大美术馆被收藏,我的作品能被卢浮宫典藏,而且是外国人请我去的,哈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1-4-20 20:51:55 | 只看该作者
有木有同好电影的童鞋们?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