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瑕不成玉
2009年06月
“弱水三千,我太渺小,故只做那一滴;珠石耀眼,难辩真伪,请给我有瑕的真玉!做不了文字的巨人,只做它的女人。 色,因纯而正,水,因清而明;莲,因洁而尊;鸟,因雅而高。 如果,人生需要一种色彩,我选择纯白,它代表了高洁; 如果,人生是河流,我愿做小溪,它舒缓潺潺,明澈见底; 如果,人生似花朵,我愿做莲荷,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人生如飞鸟,我愿做凤凰,非梧桐而不栖、遇贪泉而不饮。”
以上文字不知出处,喻义本人整理如下:
“有暇的才是真玉,无暇为玻璃也。”
“其身自在,其意安详。作弱水一滴,也是弱水;珠石何多,真伪难辨,宁是返璞归真,作有瑕真玉,也胜过一切虚假的幻美。”
“每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要量力而行,宁愿要有瑕疵的真正的东西,也不能要假的东西。”
又想起“完美”的宝钗和“真实”的黛玉,太完美的都不太真实。所以宝玉是打心里喜欢黛玉的,这是悲剧的结局之外最让我为黛玉深感欣慰之处。
宝钗虽费尽心机赢得了婚姻,却未有真爱,空守着寂寞。这样的人生不是如黛玉、宝玉一样的人所想要的。他们原本就是天生玉质,心如琉璃,即便形离也是心有灵犀。那么,宝玉最终离家入寺,其情自然,其心自然,何悲之有?和宝钗在一起,人虽不寂寞,可心却孤独,换作是我,也宁愿不要这貌合神离的婚姻。
人生一世,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如玉的宝玉和黛玉,相知亦相惜,复有何求?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义”,以上也许不是曹公真义,只是作为读者的我的所感而已。
但是学佛以后,我自认为尚可解曹公之义。如若没有这一趟富贵乡里因缘际会的悲欢离合,宝玉何以开悟?宝玉厌恶世俗、淡泊功名,宝玉怜惜每一位有着悲惨命运的姐妹。宝玉之心便是曹公之心,综观全书,作者皆以悲心一视同仁地书写着每一个人物坎坷的命运。在曹公眼中,人性也是没有纯善亦没有纯恶,唯有觉与迷的区别,觉悟者自能返璞归真!
若曹公在天之灵有知,愿不再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