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10-10-30 07:47:47
|
只看该作者
显然,颜回之乐并不是因为贫贱本身有什么可乐之处,而是指他已经超越了贫贱与富贵,达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个体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有着人所不堪的贫贱或唾手可得的富贵也不能使其心身失衡或丧失心境的愉悦。由此可知,周敦颐所言之乐实与世俗所言的满足物欲的快乐不同,它是一种内心自足的快乐。《通书》多处言及此乐,如:“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通书·富贵第三十三》,第38页)概而言之,“孔颜乐处”是一种为追求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生理想信念而超越物质欲求的崇高精神境界。程颢后来回忆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册第16页)。受此教导,二程不仅“慨然有求道之志”,而且最终达到了“吟风弄月 ”、“吾与点也”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孔颜乐处”。
在周敦颐看来,人如果要实现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就要以伊尹为榜样致力于国家的治理,要像颜子一样去追求圣人的精神境界与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前者是外王之道,后者是内圣之道。外王内圣就是圣人的品格,就是圣人之道和圣人之学的主要内容,“孔颜乐处”的基本要旨和最后归宿就在于此。而且这个“乐”不是要等到成了圣贤后才能拥有,而是拥有圣人境界的人所固有的精神状态,因而它是存在于追求成圣成贤的过程之中的。换言之,“孔颜乐处”既是通向身心和谐的出发点,也是身心和谐的最后归宿,体现的是一个身心和谐程度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个“乐”也不完全是通常所说的安贫乐道,若个体仅仅停留于“ 安贫乐道”,则他的主观和客观还是分离的;而拥有圣人境界的人是与道合为一体的,乐的主体和乐的客体是完全融合的。
周敦颐之所以教人寻“孔颜乐处”,是有其独到的体会和创见的。因为传统儒学认为孔子是所谓的“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通书·孔子下第三十九》,第40页)的圣人。自唐代韩愈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成圣成贤逐渐成了儒家人士的理想。周敦颐认为,作为理想人格和心身高度和谐之典范的孔圣人是一般普通士子所应当学习的榜样,因而他提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这样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梯级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而外王内圣是与当时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明体达用”的口号相一致的。在“明体”方面,核心则是寻“孔颜乐处”,即通过提高精神境界来寻找“身心和谐” 的支点和归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