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ote="marco"]to wan1388兄弟:
很可惜,我没有达到那个效果,我依然再一次陷入了抑郁,我和心理医生谈了,他说我的压抑太深了,阻抗太打,所以不是很有效,我只能靠药物维持,其实精神分析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我是失去信心了,其实我觉得我是够幸运的,医生非常认真,但是没有太多效果,也比较遗憾的[/quote5]
marco兄弟,也好,一边吃药,一边学会去接纳,对过去的伤痕抱着接纳的心态,坏事也未必是坏事,苦难的同时也会带给你另外的祝福。
wan1388认为,任何心理疾病,认真接纳它,就是最好的心理治疖。,,
深海弟,无须找到包袱才肯放下,你在走很多人都走过的弯路。四大皆空, 何来包袱呢?因为不能放下,所以就有包袱,放下什么? 因为本来就应该放下,一切皆无,该不该放下?
顺便找来一文,兄等共亨之: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千秋尘缘梦 文
有一天,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宣布要传授衣钵,选付继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一位首席的上座师神秀,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个槽厂舂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语以后,也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这个苦工就继承了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刚十七岁,当时只觉得如能达到六祖慧能的境界,便可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今日再读此故事,想起当年的想法,不由觉得好笑,想那慧能实非常人,他的境界,我等俗人如何达到。心向往之,实不能至。反观神秀的境界,我辈俗人若有心,竟可做到的。
慧能的偈语,是一种“高超脱俗”,即便在古圣贤那里,也是难以企及,若是容易,佛家也不会说:人生即“痛苦”,人世即“地狱”,要超脱只有到“天国”;道家也不会言人生本“无谓”,“无为”即“超脱”;孔老二更不会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于我辈俗人像是一种反思。生活在熙熙攘攘、磕磕绊绊、为生存忙得不可开交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个偈语实在是战胜自身烦恼、解除心灵痛苦、获得自我解脱的一剂良药。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在现实的泥溷中偶然昂起头来喘几口气的超脱,是在对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质有了充分把握之后作出的一种抉择。
人生活在世上,对同一事物,由于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同是花鸟,你可以感觉是“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也可以感觉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那杜甫正处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都快家破人亡了,这花鸟竟使人伤心流泪了。心境好时,会觉得万事顺利,就连普通的天气,也会变的阳光明媚;心境差时,明月光也会成为伤心色,风铃声变成断肠音。
生活如境,花鸟天气万物皆因心情不同而不同。“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有了这样的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宁静坦然心态,不患得患失,不为名利所扰,便可得永年。
唐朝有位禅师赵州,曾向老师南泉请教:“什么是道?”南泉引用马祖禅师的话答曰“平常心是道”。如此高深玄妙的“道”竟被“平常心”淡淡化出,始于复杂,归于简单。如何拥有平常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便可得。
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人,能够拥有平常心,这样的人应该是永远幸福快乐的,他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处世清楚、为人豁达,虽宠辱不惊,虽毁誉而不计。他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舒畅地呼吸,以愉快的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展云舒,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无需刻意寻求,就像是一股清泉,弯弯曲曲最终汇入大海一样自然。“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使你真正进入“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的虚静状态,进而达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澄明境界。
人生悠悠,
从容如烟,
无忧无虑无求。
清风明月随意取,
半亩桑田随缘。
一壶酒,
竟忘年。
半人半佛半仙,
青山绿水谈笑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