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一介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强迫症经历和治疗经验》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11-5-20 18:54:36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我可以理解宽容、暂时忽视病友的某些毛病,那么也可以理解宽容、暂时忽视佛友的某些毛病;既然病友可以理解宽容、暂时忽视我的某些毛病,没有因为某些想法与我不同而排斥而仍然来交流探讨,那么佛友应该也可以理 ...
六道解脱 发表于 11-5-16 22:33

好像绕口令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11-5-20 18:57:07 | 只看该作者
收到一个好消息,请上师打卦,问我想学炒股,过几年想辞去现在的工作,专职炒股,是否可行,回复可以。哈哈,早就不想干了,我要自由!如果以后出家,这样会比较方便;即使不出家,有个自由身好处多多,不能限制老死 ...
六道解脱 发表于 11-5-19 07:20

打卦有道理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11-5-20 20:11:2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绕口令啊
如是 发表于 11-5-20 18:54

可能因为我还需要想想,才做到理解宽容别人,才能想到别人也能理解宽容我,心里有些绕,所以说出来也绕。如果不用想就知道,也就不用说绕口令,心里是已经完全放平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11-5-20 20:13: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卦有道理吗?
如是 发表于 11-5-20 18:57
当然。这是成就上师的打卦,不同于世间算命打卦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11-5-23 09:47:58 | 只看该作者
摘抄网友群的讨论

●提问:为什么平时就算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我们也会赶快吃药?但却学了佛法,也知道贪嗔痴是三毒,却不觉得自己有烦恼重病呢?

回答:身体的病,是因为身体感到异常,或者不舒服或者痛苦就能知道。而贪嗔痴烦恼,却需要透过闻思佛法后,建立心中的法镜才能照出自己。除此别无他法可以了知。

●提问:如何依于法镜能照自己的染污?
    【必须为自身心抉择而听,譬如欲知自面有无垢秽,照镜知已。而除其垢,自行之过恶,于法镜中毕现,心生热恼,除过修德,须随法行。】

回答1:透过听闻后,由所闻诸义如理抉择,生起依他力的闻慧,此才能说生起“法镜”。
    然后依于闻慧,依自力周遍思维抉择,生起思慧,这是拿法镜开始照自己的时候,若知自己的心和行为,依于前所闻自力决定,又较量观察自己,发现有诸多过患,心生恐怖厌离自己的烦恼恶业之垢,即心才开始随法改变。
    此是法镜能照自己染污的内容。
    我们最初没有建立闻慧前,是不可能有“法镜”的,没有“法镜”谈何什么“现在心为何没改变,烦恼为何没断”之事。此是妄谈。
    若建立闻慧后,依于闻慧数数抉择自他,这时才能算可以刻烦恼较量一下,这是才能有法镜可照自己。
    故此即是宗大师说闻思为最要之理。

回答2:如果了知了自己为贪嗔痴烦恼重病所缠缚,对此产生坚固的定解,就会因此而生起寻医问药疗病等想,在此基础上,依善知识的教授听闻佛法建立闻慧,然后透过思维获得决定后,就会对烦恼的相状及生起的次第有了清晰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要生起依教修行如疗病想,这样就会对照自己的身心去抉择,认清烦恼垢染,对这些烦恼垢染深生厌恶,如法修行,对治烦恼,除过修善。假如认识不到自己得了烦恼重病,则虽建立了闻思二慧,手中有了法镜,却用来外照,照来照去,见到的全是他人的过失;或者虽得到法镜,却不殷重修习如疗病,即便教法学的再好,也对自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于自身安住病想

  于自身安住如病想,这是广论的听闻规理的内容,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须依医言,况长遭贪等,百过病所逼。”也就是说我已经生了延长难疗,能引发猛利苦的贪等惑病,于生死轮回中长时痛恼,故应于彼须了知是病。

  但是我们看到好的东西还是要贪,并不觉得贪是病。看到别人对我的利益有损时,马上眼睛就会睁大,显示自己的威猛之相,依靠愤怒来保护自我,这时也没有看到嗔恚是病,反而觉得依靠这些才能生活。

  自身住病想在修行中真的很重要吗?如广论云“由是于自作病者想,极为切要。如有此想,余想皆起。此若仅是空言,则亦不为除烦恼故,修教授义。”也就是说在六想中自身安住病想极为且要,如果没有在心中升起自己是病者想,其它的五想也不会升起来,如果在没有六想的情况下学习佛法,是不会受益的。

  不为除烦恼故而修教授义者,如社会上有很多学者他们在不断的研究,中观、唯识等等佛学知识,甚至他们发表各种论文,赞叹佛教或者怀疑佛教,但是他们并不信佛,他们不信佛的原因是啥?我想应该很多,但是我可以冒然的下一个结论,也就是说“这些学者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位有病的人。”虽然研究佛学多年,还是没有正确的信仰。 这是没有信仰的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自身没有安住病人想),那学习佛法多年的人也没有安住病人想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应该细细观察。

  观察如下:最初应该了解这个‘病’字的含义,我们知道自己有病,是因为我们感觉身上有痛,痛也就是苦,那就是说病与痛苦的是同义,为了解决这个痛苦我们去看病,其实也就是看痛苦,但是没有人这么说或者这么写。论云我等“长遭贪等百过病所逼。”也就是说贪嗔痴等是病,我们说病是有痛苦的,贪嗔痴等的痛苦是啥?我想大家都知道贪嗔痴的痛苦就是三苦、八苦、六苦这些就是是贪等病的痛苦。

  贪等是惑也就是集谛,痛等是苦也就是苦谛,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升起病人想,就必须学习思维苦集二谛,苦思维的越多,知道的痛也就越多,出离苦的心也就越强,寻找痛苦之因的心就越猛,对痛苦的因---贪等惑病也就有决定灭除之心,这个时候你会升起病人想的觉受了。

  透过这样的观察,你也可以找到世间的学者为什么不信佛?或者学佛多年没有升起病人想的原因了吧!也就是说他们不喜欢研究苦集二谛而喜欢研究灭道二谛。(世间学者喜欢灭谛,所以研究空性等,学习佛法多年者,喜欢道谛,所依修种种的仪归。)只有多思唯苦集二谛才会升起自己是病人的想法,这样才有可能趋入解脱之门。宗大师在广论的前十三卷主要解释苦集二谛,我想也就是叫我们升起病人想吧。

●提问:请问:您是如何在学法中生起自已是病人的想?请举一个实例

回答:烦恼四犯因中,首重是无知,无知即是最大的病。
   可在世间上,任何人都很难承认自己是愚痴者无知者,是笨蛋有心理病,因为要是这样说,会给自己带来现实极大困境,丢光脸面。
   但所有人都能无障碍的承认自己身体不好有病。只要自己身体有恙时,会逢人便说,勇悍而说,殷勤而说自己身体不好,或说自己很累,或说自己很苦等等。因为觉得如此说,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反是到处宣说自己龙体凤体欠安等是非常殊胜的事,因为这样能令他人因为知道自己是病者,而得宽容而得爱怜得到帮助等等利益。女众于此尤其炽盛。
   学法,依于六想,最初生病人想时,若不观察于此观察,了解问题所在,是会有障碍的。病人想者,非是于法仅体会自己往昔业障重而现在身体不好,财产受用困乏,眷属不合而觉得自己是病重者。若仅体会此,那么,即使能修也是仅解决现世问题而去,是现世凡夫而已,不能解决于我们无明上的重病。
   故病者想,首重观察自己是无知者,愚痴者,大笨蛋。而能观察,却非仅学一点掌许道理就能得知。因为一块小碎镜,不能清楚照出自己全身形象的。我们需要周遍闻思道体,深入细致的思维观察,这样于圆满法镜上,因为渐渐了知圣言智慧,就能渐渐照出自己的完全的愚痴相,于是病人相能真实生起。

●提问:假如能知道轮回就好了,这样就能修行了。

回答:这么打个比喻,比如你想依靠收藏来获得安乐,你和一个专业的古董专家同样看一件文物,但你就怎么也看不出真假来,而专业古董专家就能透过很多蛛丝马迹知道这个东西时代,来历,真假,价值。那他能依靠完整的了解获得财利,而你不能,你只能买到一堆赝品而痛苦。这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他能透过自己学习并掌握的系统知识,来观察这些事物,而你却是外行,无法观察。同样,我们老是觉得现在要是真实知道轮回的这个事实,那就能修行了。但你知道,这个能知道轮回的技术含量,比观察古董还要复杂,一定需要更为专业的知识作为能观,而这个知识一定需要系统完整的学习后才能获得。假如我们仅凭现在不去了解的心,缺乏各种技术的条件,打个比喻,如我们这样连简单的古董都难以观察真伪的心的无知能力,就别提什么希望获得真实观察轮回的能力了。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什么应该很清晰了,如想了解轮回是否真实存在,或者业果是否真实有,或者三宝是否真的能带来究竟安乐,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我们现在,并不是这些对境真实有无的问题,而是我们有没有能观察的能力,应此还是先闻思系统的学习,自然一定会了解。

●提问:追悔心如何才能生起的强大?

回答1:多思维恶趣苦,由苦果而思因,对比自己,无始来造的恶因无量,却又没有经过有力的对治,则将来必然会受极大苦果,由此而发起悔先防后的心。

回答2:比如同样两位杀母有情,一位缘于自己的利益,因为害怕被抓坐牢枪毙,而后悔自己的罪行。另一位缘于母亲过去养育之恩,而发起强烈的追悔。这两种状况,那种追悔力强?咋一看,似乎是前者强,因为害怕坐牢枪毙。而后者因为对自己的罪行发起真实追悔,而甘愿坐牢接受果报,故反而不太害怕。但前者因为缘于自己的利益的缘故,假如事情过去,他没有被抓后,可以预见他立即会有解脱之感而失去追悔自己的恶行之心。但后者却缘于对母亲罪行,而深深处于实质的内心追悔之中。
    这个比喻可以观察,若仅缘于自己的利益,虽然因为害怕后果(异熟果)也会后悔自己的罪行,但终归心非常弱,只是害怕心强,追悔心弱。而广论四力也上如此,若仅是限于下士道缘于自己利益的动机,思维异熟果而追悔恶行,虽不能说错,但终归心弱。而若缘于如母有情的上士道法类,从知母念恩报恩而缘自己伤害如母有情心生追悔,心将很强。并且还能改变自己恶心相续,生起防护之心。同时更能帮到较为难修难感受的异熟果思维。
    这是 整个佛法修行扼要的体现,即菩提心为中心而修习。可见菩提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强巴格西于四力忏悔一文的深刻开示,回忆写出)

●嫉妒心行相和过患:

  一、嫉妒体性:
    嫉者,耽着利养不耐他荣为体。妒者,瞋之一分心妒为体,其能令心忧戚不安隐住为业。
   【《阿毗达磨辞典》中释:谓有一类。见他获得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可爱五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作是思惟。彼既已获恭敬等事。而我不得。由此发生诸戚极戚。苦极苦。妒极妒。嫉极嫉。总名为嫉。】

  二、嫉妒过患:
    由嫉结所系故,爱重利养不尊敬法,重利养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
    又嫉妒重障,谓自是他非,见人修善反生嫉妒,而不能学如来正法。

  三、如何对治:

  1、依于共道断嫉除悭。
  如应数数修习死无常恶趣苦,乃至轮回诸苦,弃舍现世圆满耽着之心,转换于安乐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如是修习不乐现世名闻利养,视如扬尘空谷,则不起贪,由不起贪而不起悭,故他有情或现世五欲等名闻利养,不生耽着,自不易起嫉心。故此共道能断现世五欲名闻利养方面的嫉妒所缘境。

  2、依于上士道忍波罗密修习,断除“不喜怨敌富乐·喜其衰损者。”之心。

  a、断不喜怨敌富乐:
  我为自他究竟安乐的缘故,修习菩提心,若见有情自获安乐反起嫉妒嗔恚,见他有情略有下劣无常所摄之名闻利养,反正忧恼,是和自心修习的目的和道路极为相违的。故应于他见大富乐,断除嫉姤至心欢喜。若不尔者,则菩提心利乐有情唯假名故。

  b、断喜其衰损:
  若我为自他一切有情修菩提故,见他有情或怨家衰败而生欢喜,及心生暴恶,愿其衰败。事实这样的心,于他怨敌无损,唯是令自己受苦。假如能损他,然而也是相互俱害。故思维此过患,当于一切时处正灭除。
  故知此嫉妒心是周遍自损损他,无一丝自利之处。

  四:断除胜利:

    能灭由嫉妒而生嗔等极大过患胜利,于一切善法能修利益。
    于1障碍我的安乐,及我眷属安乐。2或他有情与我及眷属的安乐做损害。3并于怨家所有安乐盛事,一向视为不可乐相,由此生忧,忧增而发嗔。
    假如能断除此心,若能从最初破除于此一向不喜之心,则能遮止其嫉等之忧,由忧熄灭故,妒等之嗔则不生。故应以前所显正理·于此破其一向不喜·由从多门灭除嗔恚·以其过失最重大故。
  若能灭除此障,既能广行诸善,能修真随喜功德,能招后世极大义利,及解脱成佛极大资粮。

●思维修行如何结合生活的体会

师父在上次安1班讲课时,说道我们佛教徒生活上应该积极等教诫。但没有打开细说,于是激起我的思考,如何以三慧来结合我们居士修行的特点,暂时的体会如下,因为慧劣的缘故,真心期盼师父能赐予指正,来正确引导我的生活:

首先因为一切善妙之法的起点,是为利后世为利自己的心相续为开始,因此要求我们内心起码建立希求后世之心为基础。因为若心相续没有为利后世为利自己,那么周遍流于现世心。那么无论我们是投入积极的生活工作也好,或者选择躲避积极的生活工作也好,都是恶业。只要是心相续缘于现世的心,那么无论是选择离境,或选择入境,只要是这样的心为引导,都是恶业。

因此从这个决定上看,应该先生起闻思通达道体的闻慧,因为闻慧建立,才有可能生起缘于后世的心相续的思慧及修慧。而心相续上若要生起为利后世为利自己的闻慧,那么我想,在最初,积极生活的态度,就是努力专注于“闻”。而这个“闻”很有意思,其生起的特点,是需要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及专注,就像世间孩子学习,我们会要求孩子多花时间在学习上,不要被其他事情耽误。这是闻的特殊性----需要时间精力上的专注。在这个时间段上,我们所谓的积极生活,可能需要摒弃一些无义的世间事,而令自己专注在学习上,去听闻去了知,然后生起闻慧。

然后发现,若对于道体渐渐掌握了一定的闻慧,那么,“思”却不一定要专注在书上,以躲避一切外缘。像“闻”的时间段那样来学习。因为“思”是一种内心反复在闻慧上不断观察的过程,以此还要不断的观察世间外境和自己内心。这个不一定要仅在桌子前,台灯下,电脑上来进行。于是我想,“思”的活动范围很大,他所需要的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自己拥有掌握闻慧的基础,并养成思维的习惯,那么一切时处,一切地点,一切事业,皆是可以拿来观察思维的。就像那天我被要求去开行政会议,对境是领导的行政报告,但我却从中体会到很多世间的不净的内心触动,这个在离境的桌子前台灯下是不可能得到的。

那么这个阶段的确任何工作,无论我们做什么,或怎么做,事业大或事业小,只要我们内心拥有闻慧,并且有思维习惯,这些外境,工作,世俗事业都不会障碍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对境,都能依于闻慧而去观察,生起思慧。只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注意密护和正知。

然后,当未来内心对于道体获得闻思所成的慧后,内心发生希求思慧上坚固不退的修慧的道地功德时,那么,也许我们就要修习奢摩他和毗婆奢那。那时需要离境专修了。

我想,若是修行一味的选择离境,躲避现实生活,不想工作等,看起来好像很出世间的样子,但其实,出不出世,不是由做不做世间的事来决定,而是内心有没有厌离心,出离心,菩提心,正见来决定。而生起这些心的相续,应该包括随顺生起和决定生起二个阶段。若已决定生起,那一切时处皆无问题。但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一定是处于随顺生起,这就需要结合三慧特点,来辩证选择生活。只要合乎三慧特点,那么,都是积极的生活和修行。

●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生起出离心,其标准是:无论在轮回中见到什么样的快乐与财势等,都明白这些只是迷惑我们的事物,本质都是苦的,从而对之生起厌离心;如果只对轮回中一些不顺心的事,如被责骂、损失等,感到灰心,那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的假出离心罢了。只要生在轮回中,就逃不出纯苦的本性,若今後不想再受苦,就必须斩断生死之流。厌恶轮回而决意出离的意愿,就是出离心、求解脱心。宗喀巴大师说:

[修已於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惟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又说:[当他人为我铺设妙座、尊敬服侍时,我都会想到这一切是无常、这一切是苦,而生起不可抑制的厌恶感,过去至今向来如此。]

我们应该像这样对任何轮回盛事都生起厌离。

同样的,临死之时,因为必须与现世的友伴、财物等分离,会生起愁苦的感受,那也是一时的无常观,这不过是现世虚荣心的显现。因此,设法在心中生起清净的出离心极为重要。

我们所求的主要目标是佛位,成佛的前提是要有菩提心,菩提心的前提是悲心,而悲心的生起则以[知母]等为前提。由於在自己身上修轮回苦即生出离心,将出离心转移到他人身上即生悲心,所以在上士道中一定要修出离心,尤其在中士道中,更要以此出离心为主要之道。

出离心生起之後,所作的一切善事将成为解脱之因。

如果连造作的出离心都未能生起,那么,除了少数依福田力所作的善事外,绝大部分善事都将推动著轮回的流转。

如果没有认真修习[三主要道],纵然勤修脉风、本尊、诵咒等高深法门,也丝毫不会导向解脱与一切智之道。因此,我们不要做平白无谓的努力,应暂时放下那些所谓的甚深之法,努力勤修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三者,才是最重要的。

-------《掌中解脱》

●解决很多困惑的根本是闻思所成的慧---记一次交流心得

甲:节日过的好吗?
乙:不太好,家里出了好几个事。

甲:哦,能解决吧?
乙:是解决了,害的我嘴里都起了大泡,上火了

甲:这是心火的攻击。
乙:呵呵,我的佛友说我来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说佛法头头是道,一到用的时候,还没打仗就马上投降了。

甲:这是因为仅闻慧是不够的,要一切圣言要现为教授,能够轻松应付先前的事,内心必须依靠思及思慧。我个人体会,所谓能不能现教授,是对于所闻能不能把握思而生的思慧。若不能,依靠闻慧,这仅是净治对境的无知,并不能解决有境,只能等到依自力的思及思慧生起才能有作用。【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这句话,是有两个层面。
甲: 一个是对对境的无知解决,就是闻慧。这个时候可能会说的头头是道,但不能现为解决很多先在前的困惑之事,这是因为有境没有解决的缘故。只有依靠闻慧上的思,而渐成思慧,那么,就像自己内心穿上皮鞋,走哪里都很平坦。这是因为有境方面解决了疑惑的缘故。
乙:你说的很对。

甲:在这两个方面基础上,然后才有串习一说。
乙:是这么回事。

甲:我觉得我们要习惯把闻慧所得,拿来观察思维。这很多人不习惯,因为过去可能没有类似的经验。比如我过去学画的时候,老师从开始就一直是说,要我学会观察。我很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意思,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眼睛可以看到,为啥还是要我不断的观察。哈哈哈。但后来,渐渐的学问多了,高年级才知道而把握这个道理的关键,是因为一开始对于这个所学的艺术门类的闻慧还没有,仅依于眼睛看不能称为观察,而必须是依靠所学的闻慧,去重新对我观察的对象观察思维。才能被称为观察。就是依于闻慧去从新观察对境有境。再思维观察如何构图,如何理解表达光影,结构,形式等等。然后我不断的习作创作,每天每天的锻炼,五年六年乃至十年等等,结果显而易见。这就是世间工巧学习的观察,也需要如此,何况佛法。
乙:呵呵,去年和师父说的一件事,师父讲的道理我也明白了,你知道我花了多长时间才调过来吗。我到今年九月份才从真正调整过来

甲:就是啊。
乙:我很缺乏这个,我是属猪的,就是不喜欢动脑。

甲:哈哈哈,而佛法,闻慧一定要掌握,能说会道我觉得是好事,但假如不会继续的依靠这个好事,去再重新观察思维有境对境,对自己的认识及世界观价值观来重新洗牌的话,那么,就不是好事了。
  学画是观察眼前要描绘的外在景象,而学佛是观察是内在内心的境况和外在对境发生或呈现的境况。多观察后,更深的体会到了问题的所在,也更深的体会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观察过患胜利,心的力量也会有。那么,自然内心就转变,然后就有了闻思所做的皮鞋,对任何坑洼的境,都很平坦了。就不再会有嘴上的生泡泡了。哈哈哈
乙:哈哈哈哈,是的。

甲:你比如,师父的布置的作业,你可以观察一下,看看各类师兄们是如何做的。
乙:哦,我还真没仔细看过。

甲:有些是闻慧;有些仅是书上载下来,可能连闻慧都达不到;还有一些,也许有了思的成分。要学会养成观察的习惯啊师兄!
乙:是

甲:大概会观察的人,还很容易知道其他不观察的人的心,哈哈
乙:嗯。我先下了,出去办点事
甲:好的,88

●观察慧是一切修的根本

[故于圆具一切道分·应勤励力·如瀑流水·以观察慧·而正思惟]

四料简:

1、圆具一切道分,具观察慧,如佛菩萨
2、圆具一切道分,无观察慧,[唯诵药方]和[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的过患可能。
3、无具一切道分,有观察慧,是缺药,不能彻底疗病。最好的情况如二乘圣者。
4、即不具道分,也无观察慧,彻底不能疗病,如世间凡夫。

问此中为何没有止修,因为修包括止修举修。

答:[故于圆具一切道分·应勤励力·如瀑流水·以观察慧·而正思惟]这里的观察慧是指能修的根本是慧,比喻药(一切道分)服药根本方式(观察慧)。
观察慧是举修止修的根本,也就是慧是修的根本。不是说没有止修,是因为要破除认为那种一心死住于一所缘唯能成就止的偏狭理解。观察慧亦能成就止。

[ 略论释1138止修有二:(一)有分别止修,如缘佛像,分别其形量颜色。(二)无分别止修。此中又三应知:一、由观能引生止。须已得止後修观纯熟方能。二、将得胜观时,由轻安乐方能令止增长,故说由观生止。须将时间辨清,非谓一切时也。三、於自所缘境一心不乱,无沉无掉,专注一境,不余散乱,即称为止。非如余宗所说一心死住於黄色上,方称为止。]

故知:观察慧周遍能发起止修舍修,而那种一心死于一所缘镜的方式,唯是止修一分,因不周遍故,不能摄入发起的根本。

广论原文:[诸于修理见解极狭者·作如是言·若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此当宣说·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唯应止修·亦是我许。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11-5-23 09:48:32 | 只看该作者
夏坝仁波切讲:道次第与日常生活实修(共9集)

http://www.tibetcul.com/video/xlzx/ptdc/201011/24773.html

既然修行那么的重要,那么修行一般修的方式有多少种呢?当然这个分类的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比如说:身修行,意修行之类的,前行、正行、结行啊之类等等等等吧。总之,归根结底的说,我们的修行可以分成为座中修行和座间修行。为什么我们修行可以包含在座中修行和座间修行两个部分当中呢?原因非常简单,我们这一辈子自从入了佛门那天开始起,直到离开人世为止,只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在座中,一个在座间。何为座中呢?打坐修行的时候那就是座中。何为座间呢?不打坐的时候,行走坐卧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包括睡觉的时候,都属于是座间。也就是说打坐修行的中间。

当然,我们说座间还不如说座中,为什么呢?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就在这样的座间,所以说座间。本来嘛座中和座间的意思是座中是绝大多数的时间,而座间只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的缝隙,对吧?反过来说呢,对我们来说,修行变成了一种缝隙,而座间变成了绝大多数的时间了。正因为如此,对我们来说这个座中和座间只剩下了一个空的名字。实际座间和座中的这种时间的这个分布已经没有了。既然如此,平常我们绝大多数的大把的时间用在哪里呢?用在了讲座中如何修行,而今天呢,我反其道而行之,恰恰主要说一下座间的修行……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11-5-23 09:5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26 11:48 编辑

[转]关于一种特殊的瘾

【1楼】

我高中的时候,虽然成绩很好,但其实我的兴趣并没有强到可以一提到学习就振奋的地步,更多地是把它看作一种责任,我只是想把它做好而已。于是如果哪个周日放假了,从责任上来讲我觉得应当学习,但其实我从中并没有体会到快乐。于是我会一整天地看电视——但问题是我从中也得不到快乐,而且因为自责还会感到很痛苦,可还是会一直不停地看那些我一点都不喜欢的无意义的电视剧。这也算一种瘾了,一种从中其实得不到一点快乐的瘾。

这种瘾随着高考的结束而自然地消失,但是取而代之的是武侠小说,美国电影,以及论坛聊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电视有意思,因此也会有其快乐,但是通常我做了一两小时之后,这种快乐就没有了,又回到高中时看电视的情形——做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匹马在前面拉着我的意识飞快地跑,很痛苦,但又不能停下来想想自己在干什么。

我自己分析一下,有两种心理会触发这种瘾。一种是感觉无聊的时候,即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另一种则是真的很热切地想看电影、小说以及聊天——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都不会长久,一般都是没过几十分钟就体会到这些事情的无聊,从而又从第一种心理走上同样的道路。

想请教对唯识比较了解的师父,这种心行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应当如何对治?

明明是痛苦的事情,还是会持续地做而不能自拔,这种事情有同修会遇到吗?

===================================================
【3楼】

我不是师父,只是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思索,学习了三宝的开示,希望对您有所贡献:

我高中的时候,虽然成绩很好,但其实我的兴趣并没有强到可以一提到学习就振奋的地步,更多地是把它看作一种责任,我只是想把它做好而已。于是如果哪个周日放假了,从责任上来讲我觉得应当学习,但其实我从中并没有体会到快乐。
===〉这很好,是良好习气的培养过程。

于是我会一整天地看电视——但问题是我从中也得不到快乐,而且因为自责还会感到很痛苦,可还是会一直不停地看那些我一点都不喜欢的无意义的电视剧。这也算一种瘾了,一种从中其实得不到一点快乐的瘾。
===〉这是负面习气的串习,和进一步的“自觉”的培养过程,只是已经任运自如,所以已成为你的主人。

这种瘾随着高考的结束而自然地消失,但是取而代之的是武侠小说,美国电影,以及论坛聊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电视有意思,因此也会有其快乐,但是通常我做了一两小时之后,这种快乐就没有了,又回到高中时看电视的情形——做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匹马在前面拉着我的意识飞快地跑,很痛苦,但又不能停下来想想自己在干什么。
===〉同上。

我自己分析一下,有两种心理会触发这种瘾。一种是感觉无聊的时候,即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无明的蒙昧和躁动。

另一种则是真的很热切地想看电影、小说以及聊天——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都不会长久,一般都是没过几十分钟就体会到这些事情的无聊,从而又从第一种心理走上同样的道路。
===〉三有的快乐,成为使人轮回的因。

明明是痛苦的事情,还是会持续地做而不能自拔,这种事情有同修会遇到吗?
===〉三有的习气就是和你的智慧相悖的,所以,痛苦啊。。。

总结:

习气是长期形成的,无论善恶、圣贤凡夫,就象任何运动员的培训过程一样,不断重复动作,直至稳定和任运。

世间快乐是暂时的,实际是痛苦的缓解,这种苦就是三苦中的坏苦或行苦。
所有的快乐都是这样的,没有哪个是不依赖条件,没有哪个不是转瞬即逝,没有哪个不是继之以高昂代价的,财、色、名、食、睡等等,你可以分析你所知道的每一种快乐是否真实,因为都是建立在欲、惑、业的基础上。

比如商业社会就是充分利用这种法则,不断培养人们的兴趣或需求,继之给以短暂的虚假的快乐,就象吸毒的原理,那么这样很容易形成心理需求(实际是一种贪的培养),如果得不到满足,痛苦就开始。本来没有的痛苦,就这样的到了。这种习气、串习的培养它比正念的培养远远要容易得多,因为贪嗔痴已经无始以来熏习成熟,不需要作意而任运成熟。反之,佛菩萨就是正确的心行培养成熟而任运自如。

人生被四种瀑流所带动,无明瀑流、欲瀑流、业瀑流、见瀑流,几乎没有抬头的机会。所以,如果看不透世间快乐的本质,我们尽管一边修学佛法,一边又培养着无尽的轮回。呵呵,所以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以勇猛和无畏斩断三有的烦恼习气和贪著,而走向解脱和菩提之路。当然,没有三宝的护持是不可能的。其中念死无常、苦或轮回过患是很殊胜的。

===================================================
【5楼】

攀缘心!
这心一直在缘付外在善变的事物,心物互相熏习而造就楼主现在的情况。

===================================================
【6楼】

有关心理上的分析和引导,戒幢出的人世间杂志有专门的心理主题的一期,应该不错。而且听说已向各大院校心理学院等发送,影响很好,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的佛法正在给现代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以清新的面目和不同层次的引导。

5楼讲的事实是事实,不错,但是别顺其自然就认为要去断除这攀缘心,那当然也是一种修法,但不适合入世修行,靠自己抉择了。当然戒法是要去断除一些不善行乃至心理上的不善行,为解脱慧的作用做铺垫和引导,但重点也应该在慧上,佛法正见或正知正见,以此才有可能转迷为悟、转识成智、转染成净,也才真正能做到清净持戒、身心具和谐于佛法,而慧或正知见也是离不开定的。。。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慢慢修来快快到,是不必着急的。

===================================================
【7楼】

嗯,前些日子看到一个很精彩的影片,一下子又掉进去了。。。
这几天疯狂地找了好几部英国电影看。让自己随顺着习气迷失了一段时间,不过同时心里很清楚这种状态属非常态,不会持续很久,这不又回来了吗?
一味随顺习气固然不对,但一味抑制可能也不行,看透了追逐的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不受它的诱惑,也许是个办法。

各人有个人的情况,各人有个人的办法。
补充说明:也许这个办法只对我适用。没有推广的意思。

@@@@@@@@@@@@@@@@@@@@@@@@@@@@@@@@@@@@@@@@@@@@@@@@@@@

[转]一个讨论的引子:感觉精神空虚,有什么方法对治呢?

  【问者】
  活着没有一点意思,
  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啊
  有人说,你去死吧,
  我说,死也没有意思。
  空虚本身也那么的空虚,
  也没有意思
  活着没有意思
  死也没有意思
  空虚也没有意思
  没有意思也没有意思
  这种精神状态有什么好方法治疗吗?

  【*】
  这就叫闲的

  【问者】
  你怎么这么说啊
  我只是相信这里的人,所以才诚心发问的。

  【*】
  不好意思
  试了一个小偏方,看来这“没意思”的病还能治。
  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
  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问者】
  我什么都不欲
  产生欲望的欲望也没有,
  就是感觉特空虚

  【*】
  有人就象吃肉吃多了,觉得吃肉真没意思,
  但一段时间不吃肉了以后,觉得又想吃了。所以吃肉的欲望只是暂时没有了,而不是真正的无欲。当然您不一定属于这种情况。

  【*】
  我觉得您有点吹牛
  个人以为,空虚是欲望不能满足的一种表现

  【问者】
  看来你没有空虚过
  空虚其实是发现满足欲望也没什么意思
  大学中这种人还是比较多的,
  只是彻底的人比较少而已
  一般能和我聊下去的人都会这么说的
  回到主贴
  有人说,你去死吧

  【*】
  呵呵
  空虚其实是发现满足欲望也没什么意思
  ==》但其实更大的“欲望”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嘻嘻,俺觉得这才是所谓的“空虚”呐!

  【*】
  如果各个方面包括内心深处都很满足的话,就没什么可报怨的
  至少明显的,您就在对“没意思”表示不满呢。

  【问者】
  其实就是缺乏行动的动力
  如果满足的话,就不空虚了
  是吧。
  在佛法中,这叫做什么心理状态啊?

  【*】
  首先可能是缺目标
  佛教中有个说法,“八苦”。
  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也。
  你的心理状态也许能算做其中最后一种苦吧。
  五阴盛苦:(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五阴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

  【问者】
  太笼统了
  谁没有五阴呢?
  我是想知道算那种心所。

  【*】
  活着没有一点意思,
  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啊
  ===》为什么呢?

  【问者】
  要是知道为什么,就自己解决了

  【*】
  本有的活泼灵动的心态被如腐尸一般的业习烦恼所障
  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让你的心光显露出来。

  【*】
  恶取空见
  慈悲喜舍(对治)

  【问者】
  非恶取空见
  恶取空见是邪见之一种,
  属于见地方面的,
  偶乃不欲,非见地如何也....

  【*】
  勿執有邊﹐勿墮空裡。
  若實在覺得空虛﹐要多和人來往﹐要多些動。可以去游山玩水一番﹐或多些運動跳舞之類的活動﹐做些自己喜歡而能益人或不害人的事。再有可能﹐就做些能利益人之事﹐但不要太勉強﹐當成治病﹐不要看成自己在幫人。
  最忌獨自悶在家裡瞎想。

  【问者】
  呵呵,不是很明白
  勿勿什么那?

  【*】
  嘻嘻,请进
  1、了解到自己不快乐
  2、寻找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3、坚信修学佛法可以让自己快乐,最终离苦
  怀着以上的信心,修学佛法就会感到很有意义

  【问者】
  《楞严经》讲:欲要讨伐,先知贼所
  看了大家的回复,都挺热心的,
  可是没有指出根本原因......
  因缘所生法......
  有人知道这是属于那种心所吗?
  以何为性?
  以何为业?
  看了《百法名门论》,发现没有找到......

  【*】
  噢﹗敢情你老兄是閑著沒事干哪﹖
  我還真以為老兄有病需要幫忙呢﹗說實在的﹐不管是請問治病還是求法都不能用這樣的態度﹐這浪費彼此的寶貴時間嘛﹗
  你問這些問題也不先理清頭緒﹐到底自己想問什麼。什麼是“因緣”﹐如何“生”﹐什麼是“法”﹐什麼是“性”﹐什麼是“心所”﹐什麼是“業”﹖先把這些定義弄透了﹐問題也解決了﹐或許本來就沒這些問題。
  你看看﹐這是個什麼問題﹐“大海水屬於大海的哪一塊”﹖

  【问者】
  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可能很难体会这种心理
  我是问这种心理状态属于唯识里面的那种心所。
  什么是性?
  如念,以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
  嘻嘻,
  俺只知道念佛是有意义的事情,能引导俺最终解脱,并且俺念佛时感到很踏实.
  抱歉,您问的那些,俺目前顾不上,只知道肯定是性空,嘻嘻……

  【问者】
  嗯,已经很感谢了
  感觉你挺幸福的,就是心里有着落的感觉吧

  【*】

  说到寻找快乐的方法,
  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寻乐》,罗素写的,很好,对现代人的空虚症很有好处。看佛经,《楞严》什么的,希望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对于空虚不见得有什么好处,那是让你沉浸下一种幽秘渺远的宗教气氛中,当时可能有种超然清凉的感觉,可事后,这种情绪是很难维持很久的,这种情绪过后可能是更加空虚。

  【问者】
  发现你的建议不错
  谢谢老兄,我找找这本书去

  【*】
  多做点事儿,多点希望,多点追求。
  这样你的内心就充实了,感觉空虚了,就实着点,感觉烦恼了,那就是实过头了,那就淡着点,把握好虚实之间的火候,不温不火,中庸之道,人就生活得既有活力又不重滞。

  【*】
  仔细想来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人是细胞组成的,
  那您说到底是那颗细胞感到空虚?细胞感到空虚??细胞会感到空虚????
  我想都不敢想。。。
  如果一个细胞不会[感]到空虚,多个细胞聚在一起又怎么会[生]出个空虚的感觉,一个细胞不会感觉到空虚,3个30个就会有空虚?晕~ 呵呵。
  真是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这空虚从哪来的。。

  【*】
  想起gladness的一句话=====闲的
  有老百姓的话,是闲的。站在佛法的角度,是境界。
  我不懂佛法,但从我对字意的理解是:心空而身在力行正法。假如我们心处空界,而身也虚。那么我们就走在空的一端。
  心空而身不虚,我们就会活的充实,自在。我们的心空,也空的充实,身实,也实自在。
  假如我们行正法,心不动而下意识是去做,身力行,也没有时间去想生活有没有意思。

  【*】
  无语怨东风
  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经常都在烦恼之中。
  寻愁觅恨
  烦恼些什么呢?就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啊!「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贾宝玉的昏头昏脑境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无故」,没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叽的……这就是描写人生,描写得也非常恰当。所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被推崇得那么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厢记也有对人心理情绪描写的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就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侯,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写妙到极点。
  这是我们讲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

  【问者】
  写的好
  观察的真仔细,就是这么回事。
  呵呵,谢谢。
  解我心结啊

  【*】
  五种喜、喜觉支
  修止观是很快乐的事,会成就世俗的人所得不到的喜乐。喜也是成就圣道所必需的七个要素(七觉支)之一。 正是这种不依靠外力、从修行者内部生起的喜乐,给修行者力量,使之能放弃追求世俗的快乐,而安住于更高级的禅定之乐,甚至证得最究竟的涅盘之乐。如果一个人学佛多年也没有培养一点喜觉支,那是非常遗憾的事,就需要反省学佛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metta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 ... ticleID=364&age=3
  班迪达 禅师讲七觉支的喜觉支
  第 4 觉支 喜
  喜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快乐、欣喜﹞
  喜的特相是快乐、欣喜与满足,它本身就是拥有这些特相的心法。但喜另外的一个特相,是可以遍及相关的心法,让它们愉悦快乐,并带来深深的满足感。
  ﹝功能──轻快与敏捷﹞
  根据传统的分析,喜的功能是以轻快与敏捷充满身心。心变得轻快且精力充沛,身体也会觉得灵活、轻快,并适合工作。
  ﹝现起──身体轻快的感觉﹞
  喜的现起是身体实际轻快的感觉,它透过身体的感觉,十分清楚地显现出来。
  当喜生起时,粗重与不乐的感觉,都会被某些轻柔、温和、柔软、安详与轻快的感觉所取代,身体会感到如漂浮在空中般的轻盈。轻快的感觉时常是活动的,而非静止的,你会觉得好像被推过来、拉过去,摇摆、晃动,又如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浮一样,虽然有不平衡的感觉,但非常愉快。
  ◎五种喜
  喜有五种类型。第一种称为「小喜」,在禅修初期,五盖被镇伏一段足够的时间后,行者会开始感到快乐的颤动与震颤,有时会起鸡皮疙瘩。这是喜的初始感觉。
  第二种称为「剎那喜」,它快如闪电,比第一种类型还要强烈。
  第三种是「继起喜」,传统的比喻是某人坐在海边,突然看到巨浪把他吞噬。行者会经验被扫离地面的类似感觉,心中好像‘砰’地被击了一下,完全被怔住,讶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四种喜称为「踊跃喜」,有了踊跃喜,你会感到非常轻快,好像坐离地面好几呎一样,会觉得像在漂浮或飞行,而不像走在地面上。
  第五种喜称为「遍满喜」,这是最强烈的一种,它充满身体的每个毛孔。如果你坐着,会感到无以言喻的乐受,丝毫不想起身,只想一直坐着不动。
  前三种喜称为「悦」(pAmojja)──轻微的喜;后两者才称得上是「喜」(pIti)──强烈的喜。前三者是较强烈的后两者的起因,也可说是踏脚石。
  ﹝近因──如理作意﹞
  与精进一样,佛陀说喜的近因只有一种──如理作意,特别是在产生与佛、法、僧相应的善的喜受所作的努力上如理作意。
  舍弃我 禅师讲慈心禅时讲的五种喜
  当能这样的时候,通常喜(piti)就跟着生起。修行的这种进步能祛除疑盖,带来宁静。喜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愉快的心理的状态,它随着定力增加而出现。喜生起时,有时表现为起鸡皮疙瘩或愉悦(小喜),有时为一阵阵清凉在身中闪过或扫过(刹那喜),或者是象波浪起伏一样非常快乐的感受或晃动,令人感到势不可挡(继起喜),或者使人感到变得很轻或要蹦起来(踊跃喜),或者感到整个身心系统的每一个微粒都沉于快乐和舒适之中(遍满喜)。

  【问者】
  似乎写的不够详细和严禁
  比如喜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都写的很含混不清楚,还是喜欢玄奘大师的话
  更胜过鸠摩罗什,
  虽然有些罗嗦,但是明白
  比如,和轻安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另外,并没有说出升起的因。

  【*】
  涅盘乐
  明法比丘
  世间五欲之乐为世人所拥有、追求、耽溺、难分难舍的,但在佛法中,五欲之乐被认为是下下之乐,还有更高级之乐。佛经中提到四种乐:一、离欲乐 (nekkhammasukha出家乐),出家人脱离在家樊笼诸苦,受离欲之戒得清凉之乐。二、远离乐(pavivekasukha闲静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得初禅得离(五盖)生喜乐。三、寂静乐,指第二禅以上至灭尽定(灭受想定)。四、三菩提乐(sambodhasukha正觉乐),永断一切烦恼。三菩提是佛陀及阿罗汉弟子所共证的。三菩提就是指无上解脱(anuttara vimutti),最高级的乐、无上的乐,没有超过涅盘乐的快乐。《弥兰陀王问经》说:「涅盘是一向乐」。一向(ekanta)有「确实的、不断绝的、极端的」之意。
  四种乐属於「现法乐住」,证得禅那者或是涅盘乐者,可一再入定或入果定(phala-samappati涅盘的定),享受现法乐住。《律藏》大品记载:佛陀证悟之後,佛陀只静静享受「解脱乐」四星期(Vin. Mv.)。
  经中记载优陀夷(Udayi) 尊者与工匠五支(Pa?cakavga)辩论佛陀说了三受或二受,阿难尊者听到後,往诣世尊问此法。世尊告阿难尊者说:二受、三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都是方便说的。接著世尊从五欲乐、初禅乐、第二禅乐、第三禅乐、第四禅乐,一直说到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定之乐,一个比一个乐,最後结语是:「世尊说(=施设)乐,实不只关於乐受;无论於何时、何处得乐,即於该时该处,如来说乐。」(《相应部》S.36.19. Pabcakavga(五支或般奢康伽);《中部》M.59. Bahuvedaniya-suttanta(多受经)。S.36.19.及M.59,《杂阿含485经》(大正2.124中)经中所说的「乐」(sukha)指快乐、愉悦、舒适,或是快乐的、愉悦的,不一定包括快乐的感受。以世间的快乐感受来说,第三禅是最乐的,佛经有时说:「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第四禅以上,到非想非非想处,只有舍受,灭受想定,连心识都没有,当然没有乐的觉受,世尊也是说「乐」,那是依当时当地的(无苦或苦止息)状态来说的。
  在另一经,舍利弗尊者告诉诸比丘说:「诸友!涅盘是乐。诸友!涅盘是乐。」优陀夷尊者问舍利弗尊者说:「友!舍利弗!在此处无感受,怎么说此处有乐呢?」「友!此处无所受,此处正是有乐。」(《增支部》九集?第四.大品?三十四.涅盘)舍利弗尊者接著解释有五种欲,即眼所见之色、耳所听之声等,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若缘此五欲生喜乐,称为「欲乐」。若离诸欲,得初禅,而与欲结合之想、作意现行,就是「病」。世尊已说:「病者,此是苦。」依道理可知涅盘是乐。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一直说到非想非非想处,都有苦。达灭受想定,以慧观而诸漏尽,依道理可知涅盘是乐。
  本经优陀夷尊者问:「(涅盘之境)没有感受到快乐(的感受)」,是直接「以涅盘为所缘」所产生的无任何感受来问的。而舍利弗尊者的回答是以世尊说的:「病者,此是苦。」来推论「涅盘是乐」。
  触证涅盘者,也有由省思涅盘的证得而出离苦,息灭苦,而得到法喜(心的欢喜),并非表示直接感受涅盘的乐。《弥兰陀王问经》说:「证得涅盘时诸行不转起(生起),喜悦、欣喜、欢喜而说:『我得出离』」。
  涅盘是存在的,但不是直接以涅盘为所缘而得的喜、乐、法喜。当心(主)触证涅盘(客)时,最明显的心情是平静,不是法喜(有时有之),或有时有相伴的禅那之喜(piti心里喜欢那情境)、乐(somanassa感受的乐),在初禅、第二禅的果定,有喜、乐,第三禅的果定有乐,在第四禅触证涅盘,则无任何喜、乐。证得涅盘时,虽然是刹那间(「种姓心」一个心识刹那、「道心」一个心识刹那、「果心」两个心识刹那),修行观禅的力道可能一再的进入果定。即使是短暂的体证涅盘,那无为法、非因缘生法,完全与有为界不同。这个觉知一生中绝对不会忘记。出了果定之後,当时的心智,不但明白了无为法(涅盘),也明白了有为法,知道有为界的生命了无意义(因为随无明流转),不会为有生命而欢呼,也不会有「生死即涅盘」之见地;同时也反省到在世间的一切拥有如同粪土,心情寂静、寂静,甚至会持续很多天。《清净道论》说:「止息不安,甘露(涅盘)为所缘是乐,唾弃世间财(利得),是寂静最上的沙门果。」(《清净道论》第23章) 这就是为什么佛典中记载,不少闻法而见法的人後,可以马上可以舍弃在家的一切,而出家过梵行生活。

  【问者】
  非常感谢
  发现很适合自己,请多发些这个东西。

  【*】
  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
  摘自堪忍法师著<<打开满足之门>>:
  菩提心很不可思议。发了菩提心,其他任何事情都变得无聊、无法令人满意,除了饶益众生以外,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享受。其他任何事情都空洞、没有意义。
  一旦你开始为其他众生过活,就会享有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你为别人而闭关、修行、学习,为别人而办公、烹饪。当你扭转心态,做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要平息他们的苦难,使他们获得幸福,内心便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安宁。
  当你一直爱惜自己,只想到自己─‘怎么样我才会快乐?如何才不会有麻烦?’─内心不会快乐,只有忧虑和恐惧。你只看到问题,放不下心。但是在下一刻,你把关心的物件,转换为其他众生,即使只是另一个众生,内心顿时放下自我爱惜,好像四肢松绑。
  在你把关心的物件,从自己转换为其他众生的时候,内心便解脱自我爱惜思想的束缚。转换了爱惜的物件,内心最深处立即获得安宁。就在你的心从自我爱惜,转换为爱惜他人的那一刻,便获得解放、自由,摆脱了自私心紧紧的束缚。
  佛教行者体悟到,困境都是未调伏的自心迷信所致,就运用这些情境,摧破自己的迷信。你大可不受自我爱惜思想的摆布。你可以承担其他众生的苦难和麻烦。你不再任情适意地责怪别人,不让别人尝受痛苦、损失、不适、不快、艰辛、恶名、责难、处罚等等。你承受这一切困厄,把胜利奉献他人。这就是很实际的大乘教法,自他相换,舍己爱人。

  【问者】
  前面说的都很好,只是
  自他相换,舍己爱人。
  我总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
  那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但是并非实际情况,不是吗?
  如同修不净观,见饭是粪,实际并非粪。
  无论怎么自他相换,舍己爱人;
  自己还是自己,他人还是他人。
  至于舍己爱人,就更加荒谬了,
  一个人最爱的就是自己,
  如果不能爱自己,跑去爱别人,那么推论就很可怕.....
  比如不能爱己国,而爱他国....

  【*】
  给你点意思……
  从今儿开始,不吃饭,反正吃不吃饭对你来说都没意思……
  五天后,背上一袋米(以100斤为宜),找附近最高的一幢楼(二十层以上为宜,附近如没有,可背着米去找)爬上10个来回,记住,不能坐电梯。因为坐不坐电梯也都没意思。
  然后,如果你还活着的话,回家把饭做好给家里人吃……,而你,可以继续饿着。
  如此往复十回……
  嘻嘻,这么做,你会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你再也没功夫去想什么有意思没意思了。
  这个治疗方法不错吧。
  其实觉得你还是挺想有点意思的,否则就不急着想治没意思的病了。如果你觉得上面那个办法对你不太够意思,那就踏踏实实学佛,说不定能学出点意思来。

  【*】
  如果俺猜的没错
  俺也有过类似您的想法与感受,不过没有您的这麽严重(呵呵,至少是文字表达出来的好像很严重)。
  后来俺发现是在“为什么学佛”这个问题上含混不清造成的,所以就回到的起点,重新问了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学佛!
  嘿嘿,不知道是否对症,不过给您个建议而已!

  【问者】
  (为什么学佛?)JUST FOR FANS!

  【*】
  这样吧。
  你找个主人吧。把自己交给她。让她来负责你,你可以逃避一切了。

  【问者】
  馊主意
  已经够烦的了
  羡慕出家的师兄啊
  可是不喜欢出家的生活
  感觉不自由
  比如早课的时候入定三小时,
  主持会怎么说?

(供参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11-5-23 10:33:37 | 只看该作者
佛教说病

转一个好老的贴

●三病
  (一)就病之性质,类分为风、寒、气,或热、风、冷三种,乃世间之三大病。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载,可以酥对治热病,以油对治风病,以蜜对治冷病。[增一阿含经卷十二]
  (二)就病之治不治,类分为易治、难治、不可治,或重病、极重病、不可治病三种。
  此外,或以难治之三病比喻难化之三机。(一)诽谤大乘者,即不能信受如来之法,于大乘经典妄生谤毁,如世重病,实为难治。(二)五逆罪者,即杀父、弑母、害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如世极重之病,尤为难治。(三)一阐提,即拨无因果、颠倒邪见、不信现在未来业报、不亲善友知识、不听诸佛所说教诫,如世重病,终难治愈。[五分律卷五、显扬大戒论卷一]
  (三)就病之种类,分为业、鬼、四大三种。
  业病可以善根对治,鬼病以咒药对治,四大病以医药对治。
  药师如来即以理智教三业而灭此三病。[大藏法数卷十一、乳味钞卷八]
  (四)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所载之三病:(一)贪病,修不净观可对治。(二)嗔病,修慈悲观可对治。(三)痴病,修因缘观可对治。

●病苦
  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
  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
  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
  据五王经所言,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
  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膳美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
  (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有身病与心病之分,
  身病则有因水、因风、因热引起之病及杂病四种;
  心病则有踊跃、恐怖、忧愁、愚痴四种。
  [增一阿含经卷六、修行本起经卷下、摩诃僧祇律卷十]

●病起六缘
  摩诃止观卷八之上所言,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即:
  (一)四大不顺,
  (二)饮食不节,
  (三)坐禅不调,
  (四)鬼神得便,
  (五)魔神相扰,
  (六)恶业所起。

●得病十缘
  即得病之十种因缘。据佛医经载,即:
  (一)久坐不食,
  (二)饮食无节制,
  (三)多忧愁,
  (四)过度疲劳,
  (五)淫欲,
  (六)嗔恚,
  (七)忍大便,
  (八)忍小便,
  (九)制上风(忍呼吸),
  (十)制下风(忍放屁)。

●九病
  寒、热、饥、渴、大便、小便、欲、饕餮、老等九种疾病。
  出自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欲为贪淫欲,饕餮为贪食。
  人寿八万岁乃人类果报之最殊胜者,时人犹有此九病。
  经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有此九种之病也。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热毒所中。则成一切病也。三饥病谓人必假饮食以资其身。则诸根强健。若不得食。则虚弱而成一切病也。四渴病谓人必假浆水以养其体。若不得浆水之饮。则肠胃枯焦而成一切病也。五大便病谓人必假饮食资益诸根。入腹变坏。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六小便病谓人必得汤水资润色身。入腹之后。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七欲病谓人贪于淫欲。则能成痨怯虚弱一切病也。八饕餮病(饕。他刀切。餮。他结切。)饕餮即贪食也。谓人必须饮食以养其身。若贪食过度。即能生一切病也。九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

●魔病
  天魔使人所生的病恼。止观说:‘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无异。’

●女病
  (譬喻)女色害人,故以病譬之。智度论十四曰:‘众病之中女病最重。’

●问:为什么妄念,知道是不好,却偏偏要想。目前后学的办法是,顺其自然,任由它发展,看它长成什么样子,请问这样会不会不可收拾。多谢!
  回:应当追根问底,不听任其发展。任其发展可能类似修行四病中的“任”病,没有益处。追妄念的根底,寻其起处,就能找到无明,然后才能打破无明,明心见性。详细的方法请参考楞严经和圆觉经。

●业病
  又作业障病。指由宿业所感之疾病。
  因宿昔之恶业而感恶疾、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乃罪过之所招,殃咎之所引,非药石所能治愈。惟须忏悔业障,读诵书写经典,供养赞叹诸佛菩萨,布施法界众生,以其功德消业除病。

●鬼病
  (杂语)鬼魅着人而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鬼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鬼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

●四大病相
  有情众生之身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体内四大之组合结构若不协调,必令身体感觉不适,呈现病相,如:
  (一)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属地大之病相。
  (二)全身膨肿,肤肉浮满,属水大之病相。
  (三)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属火大之病相。
  (四)心神恍惚,懊闷忘失,属风大之病相。
  此谓四大病相。[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法苑珠林卷九十五]

●问:法师所说的情况,他人念佛回向是否会有效果?望各位不吝赐教!
  回:如地藏经等经典所说,诵经念佛回向众生,功德利益广大。
  地藏经说,回向给病者亡者,其获利七分之一,其余功德诵经供养者自受,所以他人诵经虽然功德广大,比不上自己同时也认真修行。

●四病
  指欲求圆满觉性者之四种病态。
  (一)作病,作,生心造作之意。即欲于本心作种种行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之性,非‘作’可致。
  (二)任病,任,随缘任性之意。即不欲断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非‘任有’而致。
  (三)止病,止,止妄即真之意。即欲永息诸念,寂然平等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非‘止’可得。
  (四)灭病,灭,寂灭之意。即欲永灭一切烦恼心身,令根尘永寂以求圆觉之病;盖圆觉之性非‘灭’可得。
  [圆觉经]

●问:如何对治?这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
  回:修习奢摩他,三摩,禅那。如楞严经、圆觉经所说,修习明心见性的般若法门,就不是作止任灭四病。待明心见性后,一切从自性自然流露,更无四病。 奢摩他,三摩,禅那,修行的方法请详细阅读楞严经其他部分,以及圆觉经等经典。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11-5-23 10:3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六道解脱 于 11-7-6 20:17 编辑

网友:〖爱情即**,这个问题几乎东西方哲学的共识,所以柏拉图提倡精神恋爱,但对于凡夫俗子,**是多么的难以化解,就像我一样,清楚的认识到所谓爱情的本质,但我放不下,我觉得放下这个情欲,一切便可放下,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女病:(譬喻)女色害人,故以病譬之。智度论十四曰:‘众病之中女病最重。’

通通寻思一遍后,发现根本找不到我所想的那种人,你可以和TA发展出爱情。因为可能和你发展出爱情的,恰恰是凡夫俗子的颠倒妄想错觉,不能给你真正的安慰,不是你想要的。并且此种妄想,正是低级污浊的东西。从自心感受可知,它是在你的智能、生命能量降低时,心灵浑浊不清时,犹如患病一样,产生的一种病态的寻求慰藉的趋向。

通通寻思一遍后,你知道真正你想要的,是圣者的情怀,那里不可能有谁和你发展出“爱情”,没有凡夫俗子的颠倒妄想,究竟涅盘。其他人,既然不可能是“爱情”,那么只能视为家人,乃至视一切众生皆如父母。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於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心。

观无常,观不净,思维轮回苦。看到年轻的就想到老时皱巴巴行动不便的样子,看到外表的光鲜就想到里面的污秽,想到一时的快慰就想到生命的艰难、轮回的痛苦。你要做的事很多、很重要。这样去思维,是目前对我比较有用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11-5-23 10:3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六道解脱 于 11-5-31 15:53 编辑

网友:〖我不断忏悔(也许不是发自真心的),不断找出自己的问题,对于自身的缺陷从不逃避,于是我抑郁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没用的人,以前的我或者一个正常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没用的。
  我相信这个强迫症是命中注定的,痛苦也是命中注定的,比如这个**,其实其他人也和我一样有的,但他们过得不痛苦,为什么我却要承受痛苦?所以把一个心理问题归结为道德问题有它的道理,也不完全是这样,这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命,是业力造成的,我相信这一点。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化解呢,宗教是一条道路,但不一定是最好的道路,这与整个社会环境和个人的悟性有关,现代心理学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药物更不可靠,现在我感觉比较有效的就是催眠了,但这需要十分高明的催眠师,也是条危险的道路。〗

>>>看到年轻的就想到老时皱巴巴行动不便的样子,看到外表的光鲜就想到里面的污秽,想到一时的快慰就想到生活的艰难、轮回的苦难。

为什么会这样想?不是单单出于某种道德说教(说教是必要的,但单有说教是不充分的)而故意去压制、故意这样想。它的背后有一种探究的心理。看到年轻的就只知道年轻的样子,乃至贪著这副样子,内心是一种执常、执取、执有。当执取的念头升起时,你注意到这种念头。考察这种心理,发现它是不可靠的,是颠倒妄想错觉。并且把思路打开,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理由,比如无常、不净、轮回苦等,表明你原先的那个执取是错误的、狭隘的、颠倒的、不真实的、愚蠢的,和你寻求“真实”的渴望相违。于是厌弃了,出离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11-5-23 12:4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14 10:00 编辑

昨夜一梦,梦见一老同学,当时是个青涩的小伙子,如今已开始步入中年,神情举止、处事办法开始变得老到起来。梦见他开了一间小公司,买了一套大房子,装修漂亮,娶了媳妇,还把他父母接过去和他一起住,日子过得很平淡。。。。。。我心中生起一种难以忍受的囚牢感和厌离心。世事无常,庸俗不堪,那不是我的归宿。我要去寻找我的精神家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11-5-23 14:0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14 10:02 编辑

银子是毒

  有一次,巴珠在一个山谷停留,那儿的人们对他格外恭敬。有一天,几位博学的堪布(即方丈住持),以及岩藏大师秋吉林巴之子侧旺诺布,到他单独闭关处来领受教法。所有的人围绕着巴珠,坐在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原上。

  山谷中有个老人,他很热切地希望能供养巴珠一块像石头大小、蹄型的银子,但是他知道巴珠很少接受供养。

  老人骑着马突然到来,下了马,三顶礼后将银块放置在巴珠脚边,他叫着:“这是供养您的,请保护我免于投生地狱道啊!”然后就跃上马背,疾驰而去,他知道如果停下来,巴珠就会退回他的供养。

  侧旺诺布心想:“巴珠可能会把这份供养用在善事上。”

  然而,巴珠始终不曾拾起那块银子。当他结束教学后,就站起来离开了。弟子们一个个回到自己的家和寺庙,而银块仍留在那儿,圆又亮,如满月般躺在草地上。侧旺诺布忍不住地想:若是用它来做善事,不是比丢弃在那里要好一些?

  但他只是自己这样想。

  当他走离开时,他一再回头看,银块仍在那儿,一个闪闪发亮的小点在如茵的草原上。下山途中,这幕影像一直停留在他脑海,一股强烈的厌世感,与真正的出离心,在他心中生起。

  侧旺诺布心想:“当我想到我的尊贵上师和上师周遭的人,他们都已经完全舍弃对此浮生的虚幻执著,我想昔时佛陀的生活与自在的阿罗汉们必定也是如此。”接着他忆起一个故事:曾经,佛陀和弟子,包括阿难、迦叶等人正行走时,他们看到一大块金子在地上。当他们经过金子时,一个接一个地叫道:“毒啊!”

  有个小女孩在附近捡柴听到了,在他们走离开后,她看见金块,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她想:“真奇怪,这是一块漂亮、鲜明的黄色石头,而所有尊贵的阿罗汉,却都闪到一旁,避免碰到它,还叫着:‘毒啊!’那一定是某种我也不该碰触的东西。”

  小孩跑回家告诉母亲说:“今天我看见很奇怪的一种毒。”她开始叙述所发生的事情。她母亲立刻亲自去探个究竟,她发现了那金块,拿了回家,并用来做宗教上的供养。

  消息如野火般传开了,人们都说佛陀和他那些出世的弟子们,刻意绕过一块金子,留它在草地上,并且唤它是毒。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现代,他的上师巴珠仁波切,是如此自然地遵循圣人的风范,侧旺诺布目睹此事大受教化和感动。

──《The Snow Lion's Turquoise Mane》(雪狮的蓝绿色鬃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11-6-14 12:0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13 09:20 编辑

关于恢复童心、观察体会童年经验的意义说明
  
  有人认为这玩意派不上用场,请参考“强迫症的治疗”中的“童心”一节,及“如何化解心理症结,谈谈我的经验和思路”中的相关问答。再摘几个例子说明。

  (1)耕云先生关于忏悔的几段开示
  如果你过去没有发露、忏悔,它还记得。你若是发露忏悔,而且很由衷、很诚恳,那就会忘记了,它就把你那个档案给你洗掉了。洗掉了以后,将来阎罗王调档案,也调不出来了,是空的。如果有空,你反省得很认真,那么一次就够了。你内心很安祥、很不动摇,你想那一年,你做过的事,它自动就浮现,它会帮助你调档案、找资料,马上就出来了。假如你反省想了老半天,只想了一点点,那只好第二次再想了。实际上你若反省得好,一次就够了,不要再去反省了。但是反省是很慢的,不要求快,不要说「我今天下午休半天假,从现在到我妈妈刚生我的时候,都反省出来」,那不可能。你只管去反省,假如说你很有福气,只吃饭,不必工作,不需要赚钱养家,可以专门反省,那是大福报;像这样的话,你不需要修学别的行,你专门反省,就可以见性了。这个话怎么讲?你由现在反省到五岁,五岁反省到四岁,四岁反省到三岁,三岁反省到二岁,二岁反省到一岁,都可以反省得出来,再突破一下,「父母未出生前的本来面目」就摸到了,就大彻大悟了。因此,要不要再反省?端看你自己反省的程度够不够。如果够了,就不要再反省;若不够,就要再反省,可以来无数次。
  不但是佛教各宗派讲究反省忏悔,我们不妨看佛讲的经典或菩萨作的论 —— 《大智度论》、《天台止观》,都是讲“你要修学止观也好,修学般若也好,你先要忏悔。”你不反省,就不能认识你是谁,你这个人究竟是怎么一个人。我们真正反省了以后,反省得很由衷、很彻底,我们就会很清楚地认清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好到什么程度?是坏人坏到什么程度?我们究竟比一般的动物高明多少?你就清楚了。你那个我慢、执着、自以为是,就会降低。所以你先做一次彻底的反省跟忏悔。
  我们要提升我们的心力,就必须秒秒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且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说我们这个念头不好把它丢掉,我们反省过的坏念头应该不再浮现。我坦白跟各位讲:“我今天讲的话,是可以求证的,通得过实验的,不是随便信口开河。”你若是反省很由衷,反省得很好,而你该反省的,它自己会流露出来,不要你去慢慢思索,你只要写下来,就对了。为什么要写呢?写下来才见光。而且凡是你很彻底、很由衷反省忏悔过的,以后这个念头不会浮现,同类的念头也都不会浮现。
  心垢由反省而知,由忏悔而除,修行人如果心垢去掉百分之八十,你在他面前都会感到如沐春风。……
  “佛法不是小儿戏”。你若诚心学禅,必须先消业障,否则绝缘体是不会导电的。消障最好的方法是由衷地反省过去,正确地认知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找出个性偏颇的所在,行为想念黑暗的部分,彻底的、真诚地忏悔,誓死不重犯;尔后,把生活的理念基础,建立在“唯求心安”上,才有相应的可能,否则只求知道是没有用的。

  【笔者按】
  往幼儿、婴儿、出生前去反省,就能摸到「父母未出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应该不是指记起前世就能见到本来面目。据藏密说法,人死亡时会经历死光明(即法尔光明),死光明为母光明,心光明为子光明,倘若人的心光明能与死光明的配合,即是子母光明会。如果能反省回想到那个时候,住于此光明境界中,无疑即得解脱。道理上是说得通的。
  就神经症而言,无需那么深奥的东西,但若能深切反省,虽然未必就能认识到「父母未出生前的本来面目」,但能认清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是无疑。如果诚恳反省,心无杂虑,有些早年的经历、经验,连同自己当下的状况,存在什么纠结,的确也会自动浮现出来。隐晦、覆藏、含混不清的,才搞不清楚始终纠结;浮现出来了,心里明了了,就容易解决或已经解决了。经由这样的反省忏悔,回复内心的安祥,亦是无疑。我本人的经验,有时在焦躁不安混乱不堪的时候,倏然想起某种儿时的情景,回想和反省到这一生走过的人生道路,心里立刻会变得异常明了,原先的种种烦恼缠缚此时全部卸下,头痛也得以暂时忘却,整个身心有一种脱落感、脱滞感,出离、虔诚、悲悯之心油然生起,同时会对接下来该做什么,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2)《治疗密码:修复潜意识,开启正能量》
  1.以困扰你的程度为事情打分。0~10,10是痛苦程度最高。
  2.确认与你的问题相关的感受和(或)不健康的信念。
  3.记忆追溯:回想你人生中是否在另一个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尽管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所寻找的是相同类型的“感受”。用不着绞尽脑汁去想——只是花点儿时间问问自己人生中是否有过和现在同样感受的时候。我们要找的是感受上的相似,而不是处境上的。如果你为了即将进行的一次医学测试而感到焦虑,你要问的是当你年纪更小的时候有没有也曾感受过同样的焦虑,而不是你是否此前也进行过医学测试。要锁定浮现出来的最早的记忆,然后对它进行优先治疗。
  4.给这段最早的记忆评分,0~10。也许还有别的记忆,但是你要找的是最强烈的或出现时间最早的记忆,然后先治疗它。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麻烦,主要就是因为它可以连接到以前一段未治愈的记忆并由其引发。当你治愈了最早或最强烈的核心记忆之后,其他所有附于其后的记忆都会同时被治愈。
  5.说出治疗的祷文,在其中插入所有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某时的记忆”,“我的恐惧”,“我的**问题”,随便什么)
  “我祈祷,所有已知和未知的负面图像,不健康的信念,有害的细胞记忆和所有身体上的疾病,只要是与(你的问题)相关的,我都可以发现、打开并治愈。上帝会赐予我光芒、生命和慈爱,在我的体内流传。同时,我也祈祷治疗效果成百倍增长。”(这是为了告诉身体将治疗作为优先的事来做。)
  6.然后就开始进入手势练习,每个手势做30秒,重复对不健康信念有治疗作用或特别针对你的问题的“事实真言”。当你做“治疗密码”时,重点不在于负面的东西,而在于正面的东西。……

  【笔者按】
  这里也说到记忆追溯。实际需要回忆体会的,有负面信息,有正面信息,有所有你印象深刻的经验,包括可能已经遗忘的童年经验,曾经有过的种种感受、心情、思考、困惑,重新体味,重新审视。

  (3)《无尽的疗愈·祥和的心》
  当我十岁、十一岁的时候,我和我的私人老师及几个朋友做了一次旅行,离开寺庙。这种机会很少,我多么期盼到离我们寺庙两天行程的山谷中,去拜访伟大的修行者昆桑宁马仁波切。虽然我非常喜欢在寺庙中的生活,但能够骑着一匹马,穿过宽广的塞尔山谷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骑了好多好多里路,走过那不曾被污染的大地,欣赏着美丽动物安祥的景象。天空中到处都是蝴蝶,飞过草原的绿色大地毯,鸟儿自由自在的歌唱玩耍,那是一个超越时间的自然美景。对于一个小孩而言,那是给予感官最伟大的飨宴,对于一个多年来居住在寺庙之内的小孩而言,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大探险。
  在晚上我们来到一个小小、宁静的山谷,周围都是柔和的绿山坡。远方,魁梧的塞尔山似乎主宰着所有眼下的生命。
  我们在一个美丽的草原上搭起帐篷,它离仁波切的大黑帐篷有一点距离。第二天一清早,我们穿过草原去见仁波切。他的脸既美丽又充满能量,有着一双宽广、会微笑的眼睛,皮肤略带棕色,长发绕在头上,用一块丝巾绑着。他看来五十多岁,身体强壮、充满活力。他用一种像花开一样的微笑欢迎我们,好像找到他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他所写下的宝藏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大约有四十大册,大部分都是他以神秘方式所得到的启示。当时我感觉到他心中散发出一种无条件而不做作的爱,不只是对我,而是给周围所有人。虽然他的声音非常宏亮,也传播得很远,他的语言却像是一条柔和的溪流,令人舒适。他以最深的满足感来享受这份最单纯的生命献礼。当时我是一个很被保护、很害羞的孩子,但是在阳光般的仁波切面前,我变得多么的自然,没有任何黑暗或焦虑可以被隐藏。
  仁波切的喜悦和宁静似乎充满一切。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以及我在那边的所有时间,世界对我而言变成一个非常祥和的地方。当我看四周,我深刻感觉到他的存在,不知道如何已经转化了我的环境,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这份祥和感。树、山、我的同伴们、我自己——一切都被统一在宁静及祥和之中。并不是山或人改变了,而是我的心看他们、感觉他们的方法变了。就因为他存在的力量,让我的心能够享受到更大程度的祥和及喜悦,几乎已经到达一种无止尽的境界。那个感觉让我在观看心中所有景象时,都具有这份祥和的特质。好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吸引我,或者令我失望。直到今天,当我想起那四十多年前的经验时,依然会感到喜悦和完整。那个回忆的热量能够帮助我化解生命旅程中所现起如冰般的障碍。
  创造祥和的是心。以这个例子而言,我的心把焦点放在它自己之外的一个对象,那位慈祥的心灵上师——然后扩大了那种祥和的感觉。我们可以从类似这样的经验中受益,因为这些经验让我们尝到祥和的味道,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心希望成为什么样子。我们也不需要走到塞尔山谷之中才能够经验这种祥和。透过禅定,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自己更快乐、更祥和,并且鼓励这种祥和的感觉。
  真正的治疗和健康就是来自对祥和觉性的享受,安享究竟祥和的存在。我们的心不是在一种半睡状态的被动中,反而它是主动开放迎向全然祥和的感受和念头。这种毫无局限、毫无污染的祥和觉性,是最终的喜悦和力量。当我们对祥和培养出真正的觉性,我们的本性即以完整的活力绽放出来。

  (4)《哪个是我的「自我」?》
  有时候当第一次经验到禅那时,我们可能记得小时候已经历过。小孩子通常都会很自然经验禅那,这比想像中普遍。在成长的过程中,上学、家庭、xing爱都会干扰他们,于是这些经历便会被淡忘。成长后,当我们受众苦煎迫而去禅修,并达至初禅,那些记忆又会重现。
  当佛陀仍然是菩萨悉达多·乔达摩时,他离开了皇官和家人到森林学习禅修。他从一位导师处学到了首七种禅那,并且一进入禅那就记起在他十二岁时曾无意中进入过初禅。
  故事是这样的: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个小国的统治者。他们在春天来临时有春耕节,习俗上是由国王首先耙田。净饭王带着十二岁的太子打算和太子一起拿着犁耙来耙第一把泥。可是典礼时间到了却一直找不到太子。净饭王马上令其中一位大臣去找太子。终于发现太子正在一棵树下打坐,而且非常专注。为了不想打扰太子入定,那位大臣便回去告诉净饭王,国王知道后便独自耙田去了。
  在十二岁至二十九岁期间,太子沉迷在各种形式的欲乐中。他结了婚并且育有一子。不过他最后也下定决心去解决人类普遍受苦这个困境,并进入森林学禅。由于他在前生和小时候都有初禅的经验,所以很容易便进入禅定。不一定每个人有太子般的善业,但是事实上是小孩时曾有禅那经验的行者的确是较容易进入禅定。我们其余的人就要努力上一些训练耐性和坚毅的课。
  一些人认为初禅会引起执着,与之相反,佛陀自己从不曾提到这个可能性。执着禅定这个意念是佛涅槃后数百年经论所提出的。
  禅那的体验非但不会引发执着,反而可以激发行者燃起充沛的活力和急需去继续修持下去,因为我们已经亲身体验过禅那和世俗的心境不同之处。即使急切的需求没有升起,也必然会有一窥全豹的劲头。所有智者都应该立刻知道禅修的目的不止是获得乐受而已。虽然感到快乐,可是我们直觉地知道禅修不止于此,所以会继续有兴趣修持下去。

  【笔者按】
  引前文“童心”一节:〖所谓童心不是要故意装成小孩那样无知无识,以为眼前的生活状态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而是学小孩那样少染着心。小孩是有福的,因为他后天染污少,没有很多“我”、“我是”的想法,没有是非得失的计较,也没什么男女相的执着,不会被境界所牵引,因而内心十分安祥平和,所以据说有的人好像不用费很多力气,自然就会有些定力,可能是福德的作用?〗
  上文中说:〖禅那的体验非但不会引发执着,反而可以激发行者燃起充沛的活力和急需去继续修持下去,因为我们已经亲身体验过禅那和世俗的心境不同之处。〗
  类比:忆念回想、观察体会童年时期的某些经验,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志向,活跃我们的思维和感知,去除我们的障碍。

  (5)《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6)原来“童心”史上是有一说的。李贽《童心说》: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11-6-14 12: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13 09:20 编辑

  (7)森田先生有说到“纯真的心”,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所言“纯真的心”,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心”的提法。不过我说的体会童心不单指一种纯真的感情、坦诚的心理,而是早年有过的经验、想法、感受、志向等等,它们对你印象深刻,是个方便入手的地方,现在将它们重新体验,重新阅读审视。回顾以前有过的经验,可以帮助打破僵直的状态,进而找到正确的方向,知道怎样改进。可能在回顾以往经验的过程中自己就能发现正确的方向,也可能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知道。而通过进一步学习才知道的,并不会和以前有过的经验相违。

  (8)忆念童年经验和活在当下没有矛盾。就像可以/需要忆念回想、观察体会“活在当下”的经验,同样可以/需要忆念回想、观察体会童年时期的某些经验(实际不限于只在遥远的童年时期,也不限于一般人所想的某种童年心理,也不一定只关注于一种“活在当下”的经验),否则一大堆的所谓“活在当下”的经验引导是怎么写出来的?而写出来也是无用的,因为只是一种幻想的引导?实际上没有矛盾。如果认为矛盾,大概出于不知道所说的忆念回想、观察体会童年经验是什么意思,或者不知道忆念回想、观察体会“活在当下”的经验是什么意思?或者由于首先就不明白出离心、菩提心是怎样的发心与心情,不具备这样的感情和素质。
  道次第的觉受就是在当下现实身心发生对治力,而觉受的引导需要利用已有的经验作素材,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个“已有的经验”,比如出离世间八法的经验觉受,无常的感受,看破放下的感受,慈悲心量的感受,如果你有过这个经验,能直接回想体会到那个经验,则练习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没有过或现在想不到那种经验感受,可以从当前生活能够感受体会得到的方面去思维和练习,一步一步有次第地引导,循序渐进,而达到最终目标。这是人人可行的,不会因为以前没有过那种要求达到的最终经验,于是现在就不能通过次第训练来达到了。实际童年经验人人都有,相对容易想起来,是个方便的入手处。如果真的认为无用,或者是在幻想中的,让人偏离生活,要么是由于不知道此种经验引导的含义,要么他本身就对“活在当下”产生的原因考察不够,缺少对治的方便,或是出于这个问题以外的非理性原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11-6-14 12:1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诸行无常 于 13-12-13 09:21 编辑

  (9)心网和佛网的很多信佛人对佛教往往只关注片面,如诵经持咒、放生布施、戒邪淫、孝亲、感恩、忏悔,都不错,都好。可这个心相续如何转化呢?系统、完整、深入的修法乃在于类似菩提道次第觉受引导,这是修心的精要,离开这个修什么法都没用。我看到他们所转贴的一些东西,不是没用,有好的,但可能之前我已经看过很多,所以觉得没什么新内容,而且粗糙了些,需要多一些视野,多一些反省,多一些思考和体会,经过筛选、汇集、提炼,然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我的东西。就像道次第是整个修行之道的凝炼总结,任何修行的教授都可以纳入道次第的教授,这是一条圆满的道路,我的路子也是在阅读学习实践以后,对其中心理转换过程、修心之道的一点体会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好了,很多教授、方法都可以纳入这条修心之路。并不是我有能力发现的这个路子,而是佛教里面本来就有的路。为什么别人不了解呢?一则我自己都没掌握好,只有零散体会,没有贯串起来形成系统,而且心理知识和文字水平很有限,觉得很难讲,有些重要的东西讲不出来。二则它本身就不容易被了解。一般学佛不久的人(或是没有真的学佛,只当知识了解的非信佛人)当中有几个知道菩提道次第的重要,乃至把菩提道次第作为修学的主干的?即使在佛网也只有很少比例,可能只把它当成某种小道,或是某种比较庞杂费劲的东西,不愿去搞。那么不了解是可以想见的。
  而那些专门佛网的信佛人以及学佛“先进”们,很多人的言论姿态,大概认为我这样的病患只合放放生、戒戒淫、诵诵经、忏忏悔什么的,要么去找心理医生,是联系不上什么“高级”东西,或是不该搞什么童心之类旁门左道小孩玩意的东西的。离开他们的设想,他们是搞不清的。他们不会知道我说的意义,不会相信其中的心路,由于本身是外行,又没亲身经历过,且有先入之见,所以同样不了解,却自以为懂。这类人的心理状态,好用他们一贯的泡佛网沾染来的习气去充当裁判,文中所说的重要的东西看了和没看一个样,只是好评判别人,却不知躬身反省,什么都不会知道。
  其实我如果不是做什么都只有头痛,念经都念到头里去,我猜想,很可能也会和其他信佛人一样,在开始学佛后,不会多想其它,只要认真念经忏悔,就可以好大部分(比如不一定要专门找师父调理,大致可以省去松垮混日子的步骤,念经忏悔也会相对顺利很多,但我的认识、态度不可能和他们一样),从而不会有我后来的经历,也根本不会写下这样长篇的文章。但我不是他们,由于我的状况,以及本身的性格、思维感情的特点,还有个人的心愿,决定了我要走的路必定和他们不同。

  (10)我写的治疗经验,是给患者参考的,外人不知道就算了。对于有疑问和质疑的患者(信佛患者),曾有康复者说,他有不少学佛教的朋友,念经、念佛等等没问题,可内观就是修不下去,感叹摸索出来的方法虽好,可是没有普及的可能。我心里颇有同感,方法是好的,但不是什么人都学得来。这方面我对他们那些学佛人的心态了解更多,感受很深,知道有很多基本的东西他们是无法认识、改正的。
  但总之,治疗办法有很多,觉得这种没用,可以找其它方法,只要用心尝试,总能摸索出自己的道路。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却不应囿于自己的经验、观念而草率否定别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