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041|回复: 1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强迫症经历和治疗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3-5 14: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3-11 19:53 编辑

本文作者:六道解脱

为《不完美的故事——记我的强迫症经历和治疗经验》的简化版,因为感到原先的帖子字数较多,不易为网友阅读,特
[url=http://www.ocdcn.com/read.php?tid-9048.html]http://www.ocdcn.com/read.php?tid-9048.html[/url]转载,以飨网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14:1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强迫症经历和治疗经验》

  
  一、强迫经过
  二、强迫症状
  三、强迫症/神经症的成因
  四、强迫症的治疗
  (一)锻炼身体
  (二)请具德师父调理
  (三)童心
  (四)斋戒
  (五)皈依与忏悔
  (六)认知与实践
  (七)忆念初发心
  (八)去医院治疗
  (九)耐心与坚持
  五、与强迫症治疗相关的问题
  (一)心理疾病与道德行为
  ●神经症致病的精神因素
  ●神经症与发心的因果联系
  (二)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
  ●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的两篇探讨
  ●关于反省、忏悔的几段问答
  ●有关礼敬与忏悔
  (三)如何面对轻谤毁辱/如何面对病态医生
  (四)几点感想
  ●“发心”对治心理疾病?
  ●出离心与悲悯的体验
  ●亲近善知识
  六、结语
  
  本人是一名多年的强迫症患者,从十三岁开始由焦虑而引起深度失眠,并伴有社恐症状,后更导致严重的强迫症,至今已过去二十年。期间由于不明问题的原因,摸索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多少改观,后来经网友提醒才得知自己的情况是强迫症。以下是根据本人回忆以及网上资料、网友意见整理出来的经过。由于本人信佛学佛,叙述过程自然是与此密切相关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15:05 | 只看该作者
一、强迫经过
  
  本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家里只有奶奶有时会念一念佛,其他人都不信佛,也没有别的宗教信仰。在我幼年和小学时期,非常喜欢看科普读物,尤其是天文知识方面的书籍,还立志要当天文学家或宇航员之类,亲身触摸太空的奥秘。年龄稍大时,感到那种做法似乎不对,那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向外驰求的方法,它对更基本的作为探求者本身的人似乎完全忽略了,我感到它不能使我从中得到真正的满足;而且科学思维是一种二元分立的割裂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索只是人想出来的东西,与真理没有关系的。不过这是近几年才清楚意识到,在当时只是有点模糊的感受,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好像那里面没有我想要的东西。那时开始觉得中医和传统文化讲的道理更贴近真理。不久又觉得中医等不究竟,真正的奥秘应该到道教和佛教学说中去找。在这以前我对宗教是看不上眼的,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因为这与我对宗教的印象相差很大。但我知道自己没有看错,这条路是我未曾想到过的,那时我也很兴奋。就这样,出于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思考,我开始有心接触宗教和传统文化知识。那年是1989-1990年,我在读初二的时候。
  
  说起来我家里书倒是挺多的,可有关宗教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却几乎一本都没有,书店里也找不到这类图书。那时候我对寺院的印象只是一个老头老太烧香磕头求保佑的地方,没想过去寺院问师父要,所以没有人指导我。同时因为我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辞,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也认为自己的问题别人不可能解答,便没有和别人询问探讨,只是自己一个人钻研玄想。那段时间我终日沉默,几乎不说一句话,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想着一些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期间身体有过一点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口中唾液经常清软香甜充满两颊。这个其实在以前平时基本上也都有点,只是我没怎么注意它,后来因为看到气功书上总这样讲到,又和家里人说起,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这样的。那时候心情也比较平静祥和,偶尔吃饭时会觉得即使吃白饭味道也十分甜美,走在水泥地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不过这些不常有,只是偶尔才发生。有时思维很清晰,反应特别敏捷。家里几个子女中我哥是最聪明的,我比他差了一个档次,下棋打牌心算能力都不如他,但在这时却可以比较容易地赢过他,这一情况出现时可以持续十几天。也曾有过一点明显的奇异的和可称作特异功能的体验。这些事我从来没有向别人提起过,后来看到气功书时,觉得书上的一些描述和我的感受有点像。那时我爸见我整天低着头不说话,不理睬别人,认为我有抑郁症,要带我看心理医生。我知道自己是有一些心理问题,因为我怕接触外面的世界,怕与人打交道,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有逃避的意思。后来情况要好一些,但对世事还是懵懂,并且仍然有些心理障碍,不愿且有些怕与人打交道。那时也是我心智渐开的时候,考虑的人和事渐渐多起来,可能由于我性格的缺陷,分别心很重不能放下,思虑过多过乱,感到未来生活压力很大,很快失去了内心的清明。每经历的人和事,总要把事情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回放,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头晕脑涨也不肯罢休,导致了严重的失眠,每天都要到快天亮了才能迷迷糊糊睡一会儿。整天都感到疲惫不堪,心力衰竭,特别是头部又昏又痛,后脑勺好像韧带被撕裂了一般难受。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高中一年级后有所好转,但还是比较严重,每天只有五六个小时浅睡眠。直到大学三年级后变成轻度的失眠和轻度神经衰弱。原来我身体和学习都很好,后来思维能力便严重衰退,记忆力很差,反应迟钝,别人说一句话常常半天才反应过来,身体机能紊乱,经常出虚汗。虽然没有其它疾病,但畏寒畏热,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整天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以前深度失眠时昏沉很严重,后来轻度失眠则无时不刻地胡思乱想。这些我同样没有和别人说起。家里人也没有多问,他们只感到我睡眠不大好,性情沉闷孤僻,学习成绩比以前下降了,其它情况并不清楚。
  
  1991年在书店找到一本佛经,含《金刚经》、《坛经》、《普贤行愿品》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四部经典。《金刚经》等几部经什么也没看懂,只认真读了其中的《地藏经》,虽然不相信经上说的是真事,但非常感动。后来又读了一些老庄书籍。那时我对上学读书已经很厌倦,因为课本上没有我需要的东西,有的已经知道根本是错误的,所以很多只是应付着学习,只有在晚上一个人坐在床上看老庄书看到深夜,深深地被它吸引,才感到自己还是个活人。那时我觉得老庄的语言更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更容易懂,佛经却完全不知所云;而且道家学说更近于科学而比科学深刻,佛教则过多宗教迷信色彩,所以更喜欢道家的东西。当时对一些科普知识读物遇到了还是会翻一翻,有些小说之类看看也会觉得有启发。如《西厢记》这样的,看的时候觉得人生真是苦,只有在心里顶礼祈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你告诉我什么才是真实,怎样才是究竟安乐?《红楼梦》是大学里看的,这些东西看了会让人生起求道心。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总的说来对其它类书已没什么心思再看,只是喜欢沉浸在人生和宗教问题的思考里。但是心情很繁杂沉重,而且毕竟是不懂,老庄之类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在行动上带来人生路上的指导。在1989-1991年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我尽可能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通常是上下学走在路上的时候,又或者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每天都很努力地思索:为什么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我?未来的日子应该怎样过呢?如果人死了真的就“没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此等等。那时候反正我也睡不着,也不想读书,时常在晚上到家附近的河堤边上来来回回地走,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想着。如果感到灰心失望而欲放弃,就想倘若人生不过一世,又何必在乎眼前的一点困顿,就让我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探究宇宙身心和人生的真义上,假设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现在所谓的痛苦又算什么呢?何况究竟是否死了就“没了”并不知道,且又是谁在感受痛苦?而倘若人不只眼前这短暂的一生,我的努力应当不会白费,哪怕是在久远久远的将来。如果非常疲倦想去休息一会儿,就想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睡什么觉,况且疲倦又是怎么回事,它和睡眠有何关系?如果很累很累想斜着身子在墙上靠一下,就想莫现放逸相,提起正念要紧。如此约束自己倾注所有心力都扑在这些问题上。那段时间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一面感觉不对(可能是对世俗生活的某种没有根的、庸俗的感觉),一面又想“和光同尘”和其他人一样生活;一面对学校学习很厌倦乃至厌恶,一面又逼着自己去学,心想既然是学校规定要学的或许还是有道理的,想试试是不是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可是终究想不出什么来,直感到胸口很闷很闷,心头像受到锥击般一阵一阵地疼痛。有时脸面之前出现一个巨大压力的黑洞,对人事产生一种很恶心呕吐的感觉,感觉整个身心都要陷入无底的深渊一般。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认为这是抑郁症,但并不是,因为不会陷进去。我只是很沉默,不是心里没有活力,也不是悲观沮丧,但压抑的心情是有的,看起来很沉闷。可能还有人会想这是强迫性穷思竭虑,那主要还是后来的事,在当时,对于这类有意义的问题,我更多只是想得迷迷蒙蒙的而不是强迫性的或者狂乱的。后来就没有再拼命想了,大概因为实在受不了,身心过于紧张疲惫,已经很难作出什么有益的思考,只是白白地损耗心力,极端的行为不是我的性格。然而整个人已今非昔比,心力体力都大大衰退,且无法自然融入生活。当我走在大街上,感到街上人车嘈杂,两边店门大开,我望着眼前喧嚣的景象,无法理解这一切的一切。为什么就会是这样的情景?这一切是怎么起来的?我又是什么呢?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感到大脑极其迟钝和沉重,心里一片空白又像乱如麻。当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闲聊时,我仔细倾听他们发出的每一个句子,却不知道他们在交流些什么,为什么这个人要在这个时候忽然说到这个事情、吐出这样的语调来,为什么那个人要在那个时候看起来自然地把手挥一挥、莫明其妙笑起来?当看到一位老人步态安祥地走过和别人打招呼时,我会流泪,也许生活在告诉我什么是什么、怎样去行动。
  
  1993年去学气功,当时一个直接原因是想治疗失眠,结果不但没治好,反而更严重。那是门道家功法,气功老师教我意守丹田。但我心思非常乱,经常想入非非做白日梦,而且自己觉察不到,打坐时心绪非常混乱且长时间回不过神来,根本没有效果。那位气功师见了我,说我神光散乱,精神外驰,魂不守舍,叫我更要注意不要胡思乱想。后来散乱心倒是收敛了一些,但由于强制地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某一部位的感受上,产生了后来跟随我十几年的头痛毛病——不管做什么,只要一“想”到要做,头上就很难受。但这并不完全是练气功造成的,很早以前就有这个问题的苗头了。我在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边想问题本身,一边还会想到底是谁在想问题?问题是怎么出来的?这里面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可能是机械唯物的概念比较深,觉得想好像是脑子里面在想,处理过程只是在脑子里进行的一堆生化反应,我想“看”清楚这个反应过程,所以总是注意到脑部。这个毛病从初中时就开始了,比如看书看入神的时候,注意力就会转到自己身上来,尤其是脑部,看得血往上涌,脸上红红的,不过那时候并不觉得难受,过一会儿就没有了。后来练气功,头上非常难受,感觉好像脑子里塞了一团棉花,又像额头上贴了一块膏药,又或者像有根木棍撑住,里面哪根神经像要被充气爆裂了一样。这在高三、大一、大二时很严重,甚至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因为一“想”到要做,就会想手要怎么移,脚要怎么动。可是通过什么来控制手移脚动?当然还是脑子控制。于是又想感受一下脑子是怎么控制手脚移动的,于是注意力都集中在脑部,结果甚至连走路都走不好。常常感到心悸、呕吐。大三时有所减轻。后来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个气功班,同样没有效果,就再也不练了。虽然不练,但总是想到头部的毛病一直延续了下来,只是不那么严重。此事我曾问过几位师父应该怎么办,得到的回答记得都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脚下,或观想脚下的莲花。可是我一“想”到要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或者一“想”到要集中精神不要胡思乱想,就会先想到头上,这已经成固习了,根本观不了。
  
  十几年来我每天都是疲惫昏沉混乱不堪。如果偶尔地睡得好,白天精神就比较好,可精神一好就胡思乱想,自己都能觉察到精力在向外流失,可是我不能收摄心神。因为一“想”收摄心神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头部,就会难受,越想摄心越难受,结果根本不能摄心。我也不敢去想什么集中精神,乱就让它乱,有时会碰到心情平和顺畅的情况,心念比较清晰,头上也不会很难受。但这种情况很少,而且当我注意到这种状态时,又会习惯性地想到脑部,持续不了几分钟头上的感受就变得越来越重,于是我便有意识地想些其他东西或者活动活动分散注意力,这样头上就不会太难受。可是精神好的时候这样混乱不堪,晚上就会睡不着;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就差,就昏昏沉沉的(同时也胡思乱想);等到一连几天都没睡好,非常疲倦的时候,那时候就能睡个好觉了(相对平时失眠来说),但一有精力又是乱想。就这样每天重复昏沉散乱,多年来在实修上一直没有进步。这也是自己太懒惰造成的,如果我每天坚持按时休息,按时起床煅炼身体,失眠问题应该会好一些,但我没有做到。
  
  在大学期间,我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一些学者写的宗教方面的著述。原来我对佛教道教有种很深的神秘兮兮的观念,通过对它们历史、教义、典故等知识的了解,消除了神秘感,这大概是我在图书馆阅读最大的收获。稍后又读了很多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很吸引人。南老不仅是我学佛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为人处世方面的恩师,过去一些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南老的书中都很受教益。但看多了以后发现,其实我只是看个热闹而已,究竟南老书中说了些什么,我并不知道。那段时期整个人都变了很多,视力上急剧下降,最差时不到0.2;还有些小毛病如鼻炎之类,十多年都没好,手腕脚腕常有湿疹且总不能痊愈;头发皮肤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油脂性的,以前可能一两个月才会想到洗头,现在三天就必须洗,因为头皮会发痒,而且头发也掉很多;精神提不起来,以前失眠严重时还能打起精神,现在即使睡得好有精神也只是一会儿,很快就又身心疲惫昏沉嗜睡;思维极度迟钝如同白痴,每天只有剧烈头痛,无法正常阅读和思考,课本也看不进去,我感到整个人都蜕化了。能让自己稍微舒服一点的时候就是晚上抄图书馆借来的佛经道典,抄了有厚厚一本笔记本,附带效果是由此认识了繁体字。当时我已不再打坐,又深受失眠和头部胀痛的困扰,什么东西都学不了,觉得生活前景很灰暗,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进入学佛的门径。
  
  1999年家里上网(此时我已参加工作),通过浏览网上的佛学资料和大德开示,对佛教和世间宗教的区别有了一些了解。基督教等造物主的观念我无法接受,而且觉得实际并无道理可言,只要信则得救,与佛教的理论和修持相比差得很远。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道教而皈依了佛教,这很难说清楚。举例说明,在我小学和初中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会对当时的处境产生某种怀疑:为什么会有一具肉体走在大街上,为什么会听到、看到外面的事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种怀疑很难描述。后来看到佛教一些“唯心所现”的说法,虽然很不明白,但感到正好针对那种问题作出了解答,而且相当彻底。也只有在佛教中才见过此类问题的阐述。有几次在小学和初中时,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忽然产生一种很奇特的想法:我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能听到这种情景,是什么在听,为什么那里一说就能使我了解别人的思想?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很快就安静下来,身形也定住不动,只是沉浸在这种奇特的想法之中试图追踪观察其中的原因。不过只是片刻,一会儿被课堂的声音吵醒,老师会向大家表扬我上课专心听讲,实际我什么都没听到。后来看到佛经上说耳根圆通,心想“入流亡所”是否和这种情况有关?再如思考问题过程中,会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感到需要采用某种新鲜的譬喻或者词句才能更好地描述事物的现象或本质。后来则发现,原来你冥思苦想出的譬喻、词句,在佛教里早已有表述,而且更加准确和生动,使你从中受到启发。这使你感到佛法的道理确实很深,不是你的心智所能揣测到的,因而也就多了许多景仰之情。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念也一样,通过生活中许多细致入微的体察,包括一些梦境中的体认,以及看到的许多因果感应、轮回转世实例的描述,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慢慢地便接受了这种说法。相比其它学说,也只有这种说法是最完善而有说服力的。而一旦从因果观念看待世间的人和事,一切似乎都已一目了然,这时候看问题便有了一种沉静而长远的心态,不会局限于眼前表面的一点情况,判断事物往往比别人更准确。此外还有许多细致又重要的问题,难以细说。佛教把我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体会串连了起来,给出了看起来很系统很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为后人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和解脱的实践道路。其它学说的世界观和伦理观念远不如佛教深刻而圆满。尤其佛教对人生是苦、生命无常的阐述、佛教慈悲喜舍的心量,都使我有很多的共鸣。慢慢地,我觉得佛经不是那么拗口难懂,感到佛经文辞简洁而含义隽永,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有时不经意间,在想某件事情的时候,心头浮上一句佛经里的语言,正好对治当时的心境,让人深起敬服。就这样,我对佛教渐渐生起了亲切和皈投之心。
  
  网上的信息芜杂不齐,既有很好的资料,也充斥着大量淫秽色情的东西。那时我上网经常看佛学资料,也受益很多,但很多时候只是无聊才上网打发时间,这时就会瞎逛,看到一些淫秽或带有淫秽色彩的图片动画电影等,2000-2001年特别严重,经常手淫,而且形成了意淫的习惯,常常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本身我体质就很差,这一来更加虚弱,稍感风寒就全身酸痛,一发烧就烧到40℃,可手脚却是冰凉的。后惊觉,感到自己完全忘了早年立志追求真理发愿成为圣贤之人的理想,完全堕落在普通世间之人都唾弃的淫欲之中,又看到网上一些邪淫果报的文章和网友们对邪淫的忏悔和改过经历,才开始改悔,渐渐断除手淫恶习。
  
  再以后,随着我在佛教方面的知识渐渐增多,心里自认为有一个常识性的轮廓的了解了,尤其是读到了菩提道次第的开示,心里极为震动,感到真正只有佛法才是我要寻找的,只有依靠佛法才能带领我达到“真实”的境地。皈依的念头便渐渐清晰和强烈起来。我所在的城市附近有两座寺院,但印象不是太好,不像清修的道场。2002年时我很想皈依,一开始是想去一座藏传寺院求授皈依的,因为我觉得藏传佛教的佛法开示比较能启发我。但去之前打了个电话,得知上师并不在寺中。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则寺院传授皈依和居士戒的消息,又查了一下该寺院的情况,觉得不错,就这样去了。在此之前我从未在寺院住宿过,拜佛也只是随众游览磕个头,说实话还不很习惯,也没有很多的恭敬心。然而僧团是有加持力的,随着大众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声声庄严清净的唱念之声敲击着我心灵的门扉,想起了无始以来所作的罪业,想起了生命于世轮转不息的悲哀,想起了有生以来的种种痛苦和无奈,而今好似游子归家,听到了来自故乡的悲心切切的呼唤,泪水便如泉似的涌出,犹如飘泊多年又回到了这熟悉的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以后,末学便终于有幸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佛弟子。
  
  2002年底读到《占察善恶业报经》,很欢喜。经上说:“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那时我就想,我就是经上说的业深障重之人,之所以不能入门就是因为业障太重了,应该先修忏悔,待得三业清净后再考虑修其它法门。不久又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此时距第一次读《地藏经》已隔十一年了,心里很有感触。经上说:“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看到这里,便决定每天诵《地藏经》、每天礼拜忏悔。但后来我很懈怠,功课不能连续坚持,这是我的堕落。也有失眠和脑袋胀痛的原因,早上睡眠不足不能早起,没时间做功课,晚上很疲倦没有精神,而且心思散乱头上难受,诵经没有效果。这期间我经常放生,或布施印经,或捐助寺庙。对这个最严重的头痛问题我曾占察过,问头痛的毛病能不能好,得“求离病得除愈”。我大喜。转念一想,这个好像不能算是病吧?如果是医院能检查出来的,四大不调的病,那个可以叫病,这个头痛好像只是自作自受而已?后来又占过几次相关问题,得到一些回答。可是究竟怎样才能除去这个毛病、什么时候才能除去这个毛病,还是不清楚。
  
  如此晃荡了两年,后来在网上发了个求助帖,经一名同样的患者告知是强迫症。那时我并不怎么在意,也不认为这是强迫症,但比较之下,也只有一些病友们的(不是书上简略的)强迫症的描述与我的情况较为相似。后来继续查阅了很多资料,听病友们的叙述,通过自己摸索,加上头痛失眠也好些了,考虑问题比以前心思清楚了些,对心理疾病开始有些了解,并询问过病友,才确认自己是强迫症,而这大约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这个情况说明我对自己和心理问题的认识的确非常欠缺,本身的学习理解能力也非常之差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15:25 | 只看该作者
二、强迫症状
  
  经查网上资料和征询病友意见,确认我的强迫症状有这么几项:
  
  1、强迫动作
  
  强迫动作通常是强迫洗手、强迫检查门有没有关好、强迫要求事物的一些无意义的完整性和对称性等等。我的强迫动作是第三种,并且是在自己身上。最多的动作是在鼻炎上,总是擤鼻涕,总是擤不完,总是吐口水,因为总觉得口鼻腔里没弄干净。比如准备开始做功课时,忽然觉得鼻涕口水没搞干净,或者觉得鼻腔呼吸不畅,于是一搞搞了十来分钟,终于觉得应该干净顺畅了,可以开始做功课了,这时头已经有些晕了,刚才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睱满无常恭敬皈依忏悔之类的心情此时早已荡然无存。再一想到要做功课,马上产生很大的厌烦和“恶心”感,就好比晕车严重的人想到要钻进小轿车似的感受。勉强支撑下去,这些小动作仍旧不断,有时会占去做功课1/3或1/2的时间,因而静不下心来,并且显得很拖沓,效果可想而知。原来我只以为是鼻炎造成的,后来知道自己有强迫症后,才知道这里面有强迫动作,鼻炎虽有却没那么严重。又如身体哪里感觉不对,就要用手摩一摩、捶一捶,这在做功课时有时会在这些极烦碎的事情上浪费很多时间。比如礼拜诵经,如对圣容,应以至诚心礼拜念诵,但我总是觉得身上哪里感觉不对。比如看到手臂,手臂有一些感受,我觉得不对头,于是这里搞搞那里搞搞,总觉得状态没有准备好。又比如念经,念一会儿觉得舌头不对,于是在口腔里伸一伸舔一舔。而通常这些动作不会表现出来,只是在心里模拟怎样平衡、空掉这些感觉,这会贯穿于做功课的整个过程。这种情况我想注意观察身体感受并没有错,之所以有这种病态是心里不安因素过多的反映,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想像的人和事,所有的恐惧和不安都潜伏起来了,导致身心僵硬,此时通过外在的强迫动作释放出来。不过只在做功课的时候表现稍多一些,平时可以说没有。
  
  2、强迫回忆
  
  根据网上资料,强迫回忆是指对过往的经历或刚刚发生的事情反复回忆,回忆内容通常是极琐碎的、生活中不重要和缺乏积极价值的事情,如已讲过的话用词、语气是否恰当等。患者整天陷入这些不必要的回忆,明知没有意义,心里也感到很厌烦,却总是不能控制地反复回萦于脑中,从而迅速消耗心力,并严重损伤大脑。强迫回忆也是为了消除心里的不安,但它是通过思考来消除,没有表现于外的动作。这种情况我早年比较严重,因而成为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强迫回忆的内容未必全无意义,有的时候里面含有一种自我检查,不过它是强迫性的。比如我把自己这么些犄角旮旯的事情一点点回忆写出来,并反复体会其中描绘的字句语气是否贴切,其中不排除强迫回忆的因素。
  
  3、强迫性穷思竭虑
  
  (1)思考极端问题。一件简单的事情像买个车票什么的都会想得很复杂,怕被骗或受欺或者更加严重的伤害。虽然知道一般没可能发生,但心里总是带着恐惧,他希望知道假如事情发生了应该怎么办,于是努力思考这些极端问题,一定要考虑透而且结果要让人满意才能舒缓,而极端问题好多年甚至更久的考虑也很难有结果,所以导致会产生脑袋无止境的考虑一个困难问题,结果身心极度疲惫,考虑是痛苦,让自己停下来将来再想亦是痛苦。由此导致强迫症(症状之一),脑袋不知觉地考虑,考虑任何问题无论大小都不能放下来,总是不能休息,睡眠也不好。这是病友说起的。据说强迫症患者20%有社交恐怖,我属于其中之一,早年在中重度之间,后来是轻微的。
  
  (2)分析某一种念头或思维某一种意境。比方说对音乐的感觉,得出某事结论的逻辑过程,对人物的探究,对诗歌的意境把握,或者对某个课程解题思路自己是如何能够想到的进行反复推究等。所有这些都认为有能力把握,可常常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会思维停滞,因为害怕自己又太紧张而无力理清,不能顺利思考。害怕出现一转而过的念头,而后便有想要细致深入分析它的想法,很强烈的愿望使他紧张,紧张使得头脑简单而停滞,不能深入,而后更紧张,开始恶性循环,即:永远也想不透彻、想不明了。于是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头晕。但他会坚定地认为以自己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想到踏实、使自己满意的清晰的境界的,于是开始束缚自己的思考。——最后的结果是无法思考。这也是其他人说起的。本人类似的情况是从初中开始的,和其他患者比不算严重,但也够呛,对学习方面影响比较大。
  
  (3)观察思维的本质。比如看书的时候,看着看着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一“看”就“知道”书里的意思了?举个例子,比如眼前有一台闹钟,你看到这个闹钟。可你为什么能看到这个闹钟,是什么在看,看到的是什么?按照通常说法,是因物体反射光进入你的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过视神经传达至大脑,再经大脑加工处理形成一个闹钟的感觉。这种说法乍听之下好像还真的对问题作出了解答,其实什么都没答。真正的问题是这个闹钟的“感觉”是怎么来的?类似如小孩问人从哪里来的,有人会说是从娘胎里来的,或从类人猿进化来的,可实际上小孩要问的并不是这种知识,而是他的“自我”与“他人”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强迫症患者怎么看书的呢?在刚开始与这种想法有关系。他会对阅读、理解、记忆的现象感到奇怪,试图体会清楚其间作用的过程。为什么他要这么想呢?既是人的习性,好专研的精神,也是出于生存的压力、内心的恐惧,他希望找出其中的原因,并训练自己以更好、更快、更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好比一个人开着一辆车在路上跑,他必须对车子的性能、构造、原理、开车技巧有深入了解,并且他希望对车子加以改进,以便能更快更稳地开车,而当车子出了故障的时候,自己也能够知道处理,最重要的是,试图从中了解存在的意义。
  
  然而他又带着焦虑和不安,心里怀着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或者害怕失去什么,他不允许放过每一个细节,想要用理性把周围事物的每一个细节都抓在自己手中,一种“我”来“控制”的自主感,这样才能感到踏实,否则很不安。当然他同样会想为什么会恐惧焦虑,焦虑什么,何必焦虑,这种思路做法对不对等等,但他根本想不清楚,却被一些负面情绪牵引搅扰得焦燥不安。虽然道理上听说过,认知只是认知,这是因缘聚合产生的现象,可强迫思维都是偏执急燥的,为了安抚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他一定要搞出一个可供触摸、抓取的实体的感觉来,也就是突出“我”的意识,我要“我”在思考,我要“我”在学习,这是头上安头,结果总是注意到那个造出来的“我”的自主感上,不能静心专注地做事情,并且头上会发紧、发胀、疼痛,所以无法思考。这是我的情况。
  
  不单是看书,只要他能注意到的思维活动,以至呼吸和行走,他都试图保持意识,这使得他很多活动都变得有些“困难”,乃至失去了正常思维的能力,在旁人看来就感觉很不自然、紧张、反应迟钝。他一定得抓住/感觉到一样东西,做事情心里才能有踏实感、安全感、尊严感等等,也就是“我”感,他不敢放弃这个感觉,所以强迫症的原因根本上是“我执”。从这里可以看出强迫症其实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还有一种看书情景,即看书时对看过去的字句感觉好像没有看“进”心里去,理解也好记忆也好,他需要清楚地摸到那种“印”进去了、到里面去了的“作用”过程和实在感,否则放不下心来接着往下看,于是回过头来反复地盯着某些字句看,这使他不能正常阅读,乃至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本人曾经有过较轻的这种表现,那还是小学的时候,有时背课本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可还是背不熟,也不敢确认是否已经背下来了。初中时曾有过一年时间,在看书时会用手始终掀起一页揉搓,别人看到以为我把书都翻烂了,我心想是我厌恶读这种书,才把书揉躏一番,并且喜欢新的硬的书页在手指肚上揉搓变软变粗糙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焦虑和躁进心理,我不明白眼前这么多东西我是怎么记得下来的,为什么我能记下来,不能安静看书却总是掀起一页希望一口气把这页书的内容吞下赶快看到后面去,并用新的书页在手指上揉搓的一点快感来转移烦躁情绪,又好象变旧了、烂了,就记住了。后来觉得这个习惯不好,就没搞了。
  
  不知道别人怎样,我这种看书情况和快速阅读有关。因为在看的时候他会注意到这样的情景,即通过默“念”来理解记忆,而由于他反复地“看”某些字句,在渐渐地精神专注之下,“念”的动作弱下去了,“看”的动作增强显现出来了,结果就是他可以把书中的某些小段落当作一幅图像来看,而仍然可以知道其中的意思。应该说我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试着体会这种看书方式的不同,可能因为本身不爱开口和新鲜的缘故,喜欢这样专注又无声的状态。所以以前读书的时候要我默写可以,但要和大家一起通过大声朗读来背诵则不很适应。这个事说明了我很早就有一点强迫倾向。如果没有强迫的毛病能不能真的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这就难说,假以时日,或许会有提高吧。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患者的敏感细心,他会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动作中发现问题,并且由于他惯有的探求未知和追求完美的性格,会自觉地摸索训练自己的起心动念,可是由于他的紧张与不安,使得事情不能继续开展下去,并且还远远不如普通人,因而经常不伦不类,做什么都不是。这个问题当时在我应该只是有强迫的倾向,算不上强迫症状。在有些病友,可能不单是看书,乃至思考一件简单的事情,或者说话的时候,都非要在大脑里想像出有一张图,一定要就着这张图才能思考好问题,说出正确的话,否则就不能思考、不能说。稍重些的,便会引起躯体化症状,比如头上也会发紧疼痛,两耳后侧好像有东西塞住,诸如此类,越思考越难受,越想不思考还是越难受,严重干扰思维。结果就是目光呆滞,思维停滞,像个傻子。
  
  4、失眠、头痛、思维能力的丧失和感知障碍
  
  这三样是我症状表现出来的主要障碍。
  
  (1)失眠。焦虑、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都会引起失眠,这里要说的是这么一个强迫因素:试图观察睡眠过程。失眠是怎样开始的?我记得从小学开始有了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强迫症患者对生活观察都比较细致,并且都是追求完美的,不仅表现在做事力求严谨无误,也表现在对自身道德和智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上。他会发现每天睡眠自己是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中的,这在他是不允许的。出于宗教的情怀,他要求做到完全的“觉醒”;同时由于内心的紧张冲突与无知,虽然他觉得那种试图摸索出方法以掌握周围事物的每一个过程环节的做法不一定正确,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可想。事实上,他是身不由己的。他不允许自己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何况这么大的疏漏,于是试图观察睡眠过程。当然他无法做到。他的年龄在渐渐增长,所面对的人和事也渐渐增多,感到未来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和人事关系负担很重,不知道怎样应对,焦虑感也与日俱增。诚然这种焦虑是没有必要的,于是他想通过理性将这些情绪和想法理清楚和控制住,这使他外表看起来安静,心里却一塌糊涂。并且他不去从行动上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是采取回避策略,自己一个人琢磨着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心想把这些搞清楚了或许就可以更好地去面对外来的人和事了。这种态度不可能真的解决什么问题。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乃至几年过去了,而他的观察毫无进展,只是入睡时间越来越延长,从10分钟、20分钟开始,到1小时、2小时……,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2)头痛。强迫症普遍都很头痛,我可能特别严重些。其中原因仔细区分:一是失眠造成的头痛,失眠里有强迫因素;二是反复极力地想到清晰、踏实的感觉,或要求一种清醒自主感而造成头痛,这属于强迫回忆和强迫性穷思竭虑;三是练气功不当造成的偏差,这是我头痛最主要的原因。第三点本身并不是强迫。前面说了:他试图抓住思维的全过程,试图体会到那种像手里握住一根木棒似的实在感觉。从道理上知道,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根本无我可得。但他既不会善观无我,只是自己瞎琢磨,且有机械唯物的执着,心想意识活动是在脑子里的一堆生化反应,他试图看清这个反应过程,于是注意力总在头部,所以就头痛。不管做什么总是注意到头上,头上神经很紧张,想放松可是不能放松,因为想放松他会想怎样放松,他一定要“清楚”放松的过程是怎样的,于是还是注意到头上,越搞越糟。
  
  但并不是因为一个什么错误想法(想在脑子里找到意识主体,或寻找思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载体)而导致的强迫症,实际上是自己思虑过多,心绪非常混乱,他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相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好像被卷入了湍流中一样紧张、慌乱,急于抓住一样东西使自己能安身立命,他抓住了头上的感觉,就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放,头痛就这样开始了。
  
  在练气功之前我头上就已经很难受了,那个时候看书喜欢用手扶住头部,这样头上感觉舒服些,便于思考问题。练功时手不能扶住头,我就设想把头摆正固定到一个位置,把心思集中在头摆放的姿势上,不去胡思乱想,似乎脑子里的思绪就可以稳定一些了。不过这是暂时的,时间一长精神越来越集中于脑部,加上那时观念不正确,以为练功很神秘,希图进入什么状态,期待自己得到什么比如起码不要心思这么乱之类,因而总是注意到头上,最后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习惯,即不管做什么,或是不要做什么,都会“想”到脑子里面去,于是持续地胀痛。
  
  (3)思维能力的丧失和感知障碍。这个不是强迫症状,而是强迫引起的后果。失眠和神经衰弱会造成思维能力衰退,这里要说的是强迫因素:不管考虑什么都习惯性地想到脑子里,乃至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头部,无法正常思维,头以下都是“虚”的。当他举手落足时,似乎不是在直接指挥手脚移动,而是自己在这个身体的脑子部位,身体则像一部机器,他通过操纵一些操纵杆来指挥身体的移动。那是怎样的情景?人和这个世界有一种不明所以的隔膜,似乎自己和周围事物不在同一个世界。当他看东西、听声音、触摸物体、思考问题时,似乎不能从事物本身攫取第一手信息,而是获得从另一个世界传过来的第二手信息,他必须通过某种努力,仔细分辨这些看上去飘乎不定的第二手信息,并经过某种思索,才能了解第一手信息的原貌。这种情景旁人不好想像,本人早已深得个中三昧,最厉害的是在大一大二的一段时间,看不进任何东西,也不能想任何东西,听别人说话也感到费力,并且还有点怕听别人讲话,因为一听就头痛(当然不听头也痛),所以句子稍微复杂或多讲几句就听不懂了。整天就是剧烈的头痛、恶心,整天拖着一副尸体像个白痴、鬼魂一样挪来挪去,有时候就呕吐,这是神经中枢强迫错乱了。对于这种思维能力丧失和感知障碍的状态,曾见心理学上有种称作“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的症相,其中的某些描述和我的感受有些相似,我想大约可以归入这一类。
  
  据说有一类最重患者近似瘫痪加白痴,以我体会可以打个比方,试着自己原地转圈,转到想呕吐的时候忍着,强迫自己接着转,所谓瘫痪就好比摔倒了,不是真的不能动。看到这些病友的情况,我心里很难过,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别人不可能理解其中的难处(换了我自己可能也不会),而且首先自己跟个废物一样,能自食其力已经不容易,也只有自食其力才有开口说话的地位。和这些病友比较起来,我觉得自己的境遇是很好了。
  
  5、说话障碍
  
  有这种症状的患者估计性格比较沉默,在症状发作时,一件简单的事、几句简单的话,已经在心里重复叙述了很多遍,在心里叙述是很快的,他反复体会其中表述语气、思想情绪的变化,但总感到这个过程没有达到一个完整、平满、踏实的程度,并且他无法把心里的话与开口说联系起来,于是话在嘴边转了很多圈却总是吐不出来,造成开口说话的障碍。这有点像一个人身体悬在半空是不能举起东西的,必须脚踩到地上站稳了才能把东西举起来一样,强迫症患者必须心里有了那种踏实感、实质感、操纵感才能把话吐出来。这种类似语言表达困难的现象与怯场无关,是强迫因素导致的。本人有一段时间有过这种表现,这在有时候是很耽误事的。如果平时话比较多的,可能就不是在心里重复,而是不停地重复说一句话,就像电影《飞行者》里的霍华德·休斯那样。这个症状不仅是强迫思维,还伴有言语重复,更合适的称呼也许是强迫言语或强迫沉默,类似强迫动作中的强迫缓慢。
  
  以上就是我的强迫症表现。现在再回想过去生活中那些不明了的烦恼痛苦,都已清楚。对于强迫症之前我只听说过关门洗手之类,没想过自己也是,还是经网友提醒,再到网上查资料,并且对照一些患者的详细自述,才确认困扰自己多年的情况是强迫症。这个曾做过多次专业测试。早在念初二时我曾怀疑是不是抑郁症,当时翻过心理学书籍,拿里面的叙述和自测对照过,没一条对得上,但看强迫症之类又不像,可能当时没什么症状表现吧,即使到后来症状也不典型。而且我觉得这种心理测试有的问题无法选择,因为题目设计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与你不同,你可以想到问题要问的是什么,但提供的答案对你都不适合,只能模糊回答,那么这类测试反映的结果就未必很准确。所以我是经过了很久,在对神经症有一定理解了,查了资料问了病友才能判断的。(不过长年黯淡和压抑的感受是有的,那主要是因为强迫多年了,什么希望、精神都消磨掉了,心情很难开朗起来。)这是因为缺少与人交流,也说明局外人的报道没有反映出强迫症的真实面貌。比如阅读困难、“感知障碍”这类,虽然引起的原因不一定都相同,这个结果却是很多人都有的表现,但我好像没见一般的心理文章里提到过,可能是外人不理解忽略了。
  
  再想自己小时候有过的一点思考和身心感受,路子对不对呢?当时的情景已经记不清,而且也不知道正确的究竟怎样。我只是根据后来的回忆,觉得和书上看到的有些相似,但这可能只是比附,要说是负负得正完全有理由,我想应该基本上是的。以前我曾说过自己的情况,包括某些身心感受、某些邪淫习气等等,都有些夸大,反映出我虚浮的习气,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紧张和僵化,且本身也搞不清楚(比如某些情况是感想?还是一点强迫倾向?还是真有什么觉受?),有些急于给自己的情况套上某种概念、套上一个角色,急于给自己的状况找个解释,似乎这样可以找到一点安心感,但那并不确切。然而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伴随着这么些的感触,对也好错也好,伴随着头痛和失眠,乃至伴随着上网看一些不该看的东西的杂乱状态,慢慢摸清楚方向,一点点走过来的。生理上的效验是有过一点点。后来就有些变形,比如初中看书看入神时注意到自己身上来,尤其是脑子部位,看到头重脚轻,这是强迫症的前奏,那时就已经出现思维障碍,感到专注的困难。面红耳赤,是心火上炎,心里焦躁的反应。那时候我基本没有任何活动,整天都在傻想,体质下降很多,生理就不调,并且思虑过多,加上还有强迫因素,不失眠也不可能。还有“观察思维的本质”,是我自己称呼的,这类想法本来不属于强迫思维,问题出在焦虑不安:因为焦虑不安而失去清明的心境从而已经不能真正地提出问题,并且在焦虑不安驱使下产生希图有所得、急于抓住一样东西的心态,思绪也混乱不能自制,这才是强迫思维。而为了使思绪稳固下来,产生不自主的身心僵直的状态,于是在看书过程中造就/抓住了头上生理上的一点感受。高中时由于练气功不当,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强迫症。
  
  另外,有咨询师认为把症状说得这么仔细没有用处,也有病友说看了别人症状的描述,自己会加重症状,或者本来没有的症状看过后也出现了,我本人基本没有这种情况。我觉得叙述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心灵对话的过程,而且写在纸上,可以帮助理清头绪,让人体会到:原来困扰的问题是这样的。比如我当初就是从许多患者的经历和症状的详细叙述及经验分析中明白了许多,相信其他患者也会从我的经历和症状的详细叙述及经验分析中有所收益。事实上当初有人提醒我这是强迫症时,我并不这么认为,也不怎么在意。正是在病友们的自述经历和切身痛苦体会中(即使并没有说到成因和治疗过程),才使我逐渐认识到我和大家是一样的,才逐渐对自己是怎样的问题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然后才慢慢摸到一点心理学的门路,了解到强迫症是怎么回事。并且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正是在体会病友们自述的经历和切身痛苦中获得的,只有在这个时侯,才能慢慢理清一些东西,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启发了我、帮助了我。后来已经能够自己思考,所以再看了更多的其他患者咨询师和心理学专著里所说的一些东西的时候,虽然花费了更多功夫,得到更好的恢复,但对我意义倒没开始那么大了。
  
  事实上我还想,我开始看心理学不得受用,之所以只有在病友们自述的经历和切身痛苦中,才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是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的过程。如果痛苦不算痛苦,付出不算付出,牺牲不算牺牲,忍耐不算忍耐,总是自己在那给自己瞎绕乎,瞎谦虚,瞎圆融,那是不实事求是,不听其自然,不愿、不敢、甚至于不知道怎么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里有个“次第”问题。参见本文后面“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如何面对轻谤毁辱/如何面对病态医生”等若干小节。
  
  不仅是这些经历的叙述和症状的描述,连同下文的成因分析、治疗过程的叙述,连同无知者的态度和说法,都明白地陈述清楚,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写下来,已经渗入接纳;明白了,就可以扔掉/忘却了。我觉得这可能与催眠的治疗作用相似:对我而言,每一次看到别人的经历叙述,对我就是一次“完整”的体验;每想起自己某种儿时的情景,就会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脉络展现出某种清晰的景象,就是一次“完整”的心灵修补,只要想起来,甚至都不需要其它方法,就已经可以达成某种治疗的效果。
  
  据专家说,叙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强行转移焦虑和压抑,而是藉由分析与表达过程的疏导,将其提升至意识层面,并成功地予以转换升华。这话用在这里正好合适。我学习写下这些东西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身也是一种练习。而对于后来人,看过以后,了解到原来还有人有和自己一样的古怪问题,了解到也许还有人症状更严重处境更困难,了解到原来自己不是孤身一人,了解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帮助,并且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问题,心里会多一份启发,多一份释然,这也是我看了其他病友的强迫症叙述后的收获。
  
  同样,有些外行人、学佛人或者灵修的人,认为心理学的分析烦琐庸俗,让人分别心过重,越分析越精神走偏,越是引人心里着魔。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要看分析给你带来的是烦恼还是清凉。刚看进一点心理学时,觉得周围世界见谁都有心理问题,没一个正常人,好像眼神变得神经兮兮了,时间久了有一定的整体了解,便觉得没有怎样偏颇,是正确的。带着烦恼的心、“年轻”的心看心理学乃至任何事物,越搞越增长烦恼;带着探求的心、悲悯的心去学习反省,于己于人都将成为有益。因为,从心理学来考察种种世间情态,是人间正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15:53 | 只看该作者
三、强迫症/神经症的成因
  
  强迫症患者大都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按照一类学说,它是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造成的心理障碍疾病,会随着经验增长、人格完善、环境与角色的转换以及对病痛的适应而逐渐减轻乃至痊愈。要说我强迫症的成因,得从社恐开始说起。强迫症都有其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因素,我也同样,但在现实生活中没遇到过什么难事,至少在别人眼里看来一向都很顺利,但自己感到很压抑,比如畏惧世事,比如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并且会担忧想像一些极端情景自作障碍,导致了强迫性地思考极端问题。这是原因之一。
  
  也会思考有意义的问题:小时候心里没什么固定想法,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相信他是友善的、有经验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都说给我听了那一定是有把握的,肯定比自己的想法靠得住,应该他做的才是对的(当然不包括有违道德纪律的事情)。小时心思单纯,大了想得很复杂想不通又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理不清头绪又竭力想理清,却又不敢面对现实的人和事,只是自个儿使劲想。自己的优点或特点自己不敢肯定,而缺点又不愿承认,因而总是犹豫不定,且不能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采取躲避、压制的行为。强迫也有这个原因,试图以理智强行要求自己按照别人眼里的要求去做到。有一篇《欢喜菩萨真人真事》,其中所说的情况,有些事情如果我遇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会和欢喜菩萨一样做法,但肯定还掺杂了很多其它想法。比如邻居占田,欢喜菩萨可以很高兴地接受,并且还感化了占田的邻居。但是我会想:如果不让着邻居,我会不会挨揍?如果任由邻居这样做,是不是纵容别人犯错误?如果其他人阻止我怎么办?对方得寸进尺又怎么办?这种做法仅是一种处理方式,目前看来是不大适合我的,有没有其它处理方式?应该怎样做才能不伤到自己又能逐渐消磨私心培养慈悲心打开智慧心并使整个事情利益达到最大化?还有怎样才是真正无我?等等、等等。我就是这样整天胡思乱想。现在不会多想了,因为想也想不出什么,并且已经没有精力去想了。好比佛本生传里的布施故事,我做不到,有些方面也不大理解,所知道的对我可行的只是:慢慢来,如此而已。这些问题大多数生活中都是遇不到的,即使遇到也远没有原先自己所想的那么极端,不需要把什么都往自己身上套。现在已经不想了,包括不想自己和不想别人,照样日子过得好好的。但还是不明白,听说如果一件事只是对自己有害而对别人无害并且是有益的,那么这件事应该就是可以做的,最重要的是看住自己当下一念的发心。听说而已。我只有说自己障深慧浅,那就把它们暂时搁置一边。这是个小小的例子。
  
  更多诸如有关身心世界及人与周遭环境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当时给我感受都互相关联,但我本身思路不清,现在已记不起具体是怎么想的了,没法把当时的心理发展过程清楚地记叙下来。虽然多年的穷想没有从中得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收获是有的。通过对这类有意义的问题,即有关人生观、价值观、身心世界等问题的周遍寻思,我只有感到世俗问题是一个无解的死结,世俗世界一个灰暗的支离破碎的世界,世俗生活是一潭毫无意义没有活力的死水,而只有在佛的无上智慧和无限慈悲当中,才使人感到究竟和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可能有人认为这是神经质式的看问题方式,但我想没有错,这是打开世界两把钥匙。大概这才是我皈依佛门最主要的原因。(到这里可以说,这个世界原本就是神经症的,“大多数人麻木而已”,一方面人们生活在神经症之中,且彼此积极制造着神经症,一方面又排斥、鄙视神经症,大概正是神经症的一个表现。如何化解这类心病?告诉他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事物也有美好的一面,你们不要那么神经?如果这话出自咨询师之口,是零分的。要是这样还强迫什么?那只是个谎言,因为他们和一般凡夫众生一样,看不见人生的出路,看不见因果的道理,迷惑于纷繁的境相,为了给自己莫明其妙生活一个理由,只好拿些没头没脑的东西来哄哄自己。这种因为空虚无聊,出于无可奈何,为了逃避内心根本性的恐惧和焦虑,而发展出所谓生活事业爱情,或者所谓叛逆之类,通过这样世俗生活的不断重复和刺激的模式而暂时麻痹自己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强迫动作、强迫思维的神经官能症,是一回事。一名通达空性具足悲心的贤哲大概不会给出如此教诫。要疗愈这种病态,也只有佛法才是根本的治疗药方。)
  
  不仅是这类事情,更重要的是某些错误的社会教育带来的压力,当事人处于弱势不能予以抵制抗争和回话。比如说,告诉你要怎样潇洒举止得体侃侃而谈,要获得怎样事业上的成就才算一个成功人士,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功人士。可我怎么也做不到,这不符合我的性格,并且也确实没有这方面的才能。记忆里若是自己主动付出较多心力完成了一件事,好像很少有什么成就感,只是深深地感到生命的虚妄无常和失落,所以像我这种人要努力去经营什么俗务是不可能。对于某些惯有的强势宣传,如宣扬竞争、祟尚优胜劣汰的社会风气,早年顺着这个思路体会下去,展现在我面前是一幅黑暗、肮脏、混乱、暴力的末世景象,是在脸面前出现一个巨大引力的黑洞,要把人吸进去碾得粉碎,是让人呕吐反胃的感觉,现在可以说这种风气是神经症的,是空虚、恐慌、懦弱、无聊的反面展现,是没有长大的表现。可是由于自己心里也有一样愚昧无知的东西,并且由于从来就惯于听取旁人的意见(而在很多事情上不能接受自己),于是试图通过理智强行要求自己按照别人眼里的要求去做到。很多神经症由此产生,这是专家意见。由于不接受自己的性格能力表现,从而发展出焦虑、社恐、失眠、强迫等等之类。
  
  这样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缺点:没有勇于承担当断则断的魄力/谦虚过头而自卑且无主见/虚妄不实且自恋(因而放不下自己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就是好面子)。由于这些性格缺陷,使得一些本来可以成为优点的特点,比如:敏感细心/谦和自律/追求完美/某些方面很有毅力,这些优点不能发挥出来,却扭曲成了强迫症的助缘。这应该是强迫症患者共通的体验。
  
  补充个人资料:关于我和周围人的关系,是考察问题的重要方面,在此作个说明。一般别人对我印象都不会差。在小学时期以前,很多时候是属于不用开口只要在那里就会吸引人的情况,我印象中如此。小学时一直担任班干部,学校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唱歌跳舞之类的文艺演出,我个人说不上从中得到什么快乐,也都一起参加。小学高年级时,因为班主任很喜欢我,班上一些活动都让我组织,文艺晚会也让我主持,学校外出活动也让我带队。那个时候不只是我,家里几个子女在学校都有点小名。我想自己当时的心情,大概是有些好奇,有些胆怯,有些腼腆,有些坦然,但更多的心情还是懵懂和迟疑,不知道为什么,脚下的路会把我引向何方呢?因为老师让我做的,我才去做,没觉得兴奋。初中也有点这样的情况,有时自己也不清楚,发现还挺受欢迎的。那时候已经很严重了,虽然学习成绩没有下降,但已经没有精力,再加上没有能力和兴趣,一些活动我都推辞了。高中后没这种吸引人的现象了。在高中时班干部是同学自己推选的,我也担任了一个职务,印象不好自然选不上。班上有的有点“打罗汉的”同学,平时从未主动接近过他们,后来有事情私下交往时觉得也挺友善的,可能那时我对他们并不了解的缘故。那些学校霸王或其他什么创伤性事件没有遇到过。后来发现班上受欺负的同学也乐意和我在一起,可能是觉得我这个人很随和,没有威胁性,并且从来不搞任何无聊的事情,也从来没有任何恶口妄语绮语,因此对方在我面前会感到受尊重、没有压力,还可能对方感到彼此性情有共通之处。大学里是班上的优秀团员,支持率除了最高的那位就是我,不过这只有一次,算是运气好碰上的。一位室友对我说:你好像没脾气,跟谁都合得来,如果能开朗一些,会很受欢迎的。也许吧。但我和大家的感觉是模糊的、陌生的,或许因为没有正常的思维和感知。这从高中就已开始了,即使是和最要好的同学在一起。旁人对我也许会感到亲切和尊重,也许会感到陌生和隔阂,也许会感到嫌恶和鄙视,但都不会了解,我也不了解他们。参加工作后环境不同了,但和同事关系都不错,也称得上“好”字,聪明细心是其中部分人的评价,老实厚道谁都看得出来,做事踏实、让人放心是两位领导在我面前对我说过的话。评过两次个人先进,领导曾经比较赏识本人。不过对于工作本人毫无兴致,并且由于一些缺点,也做不到怎样好,即看起来比较沉默/沉闷,有些不通世务,不懂与人打交道。忧虑则不一定,因我多数时候都是带着笑的,以前高中时有同学送我称号“笑面佛”,原因就是我一天到晚都是笑的,好像都没什么烦恼。和陌生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会有紧张,对熟人不会,但对方可能会觉得有的地方行事比较刻板、幼稚、糊涂。家里人从来没觉得我有紧张,倒像一直很放松似的,这是他们自己对我说的。所以也有人认为我心情轻松愉快,只是温和文静不善言辞。现在的情况,通常别人对我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刚接触时可能会有少数人喜欢或嫌恶,相处久了则觉得什么都不是,只是个很平常/平庸的人。我的感觉如此。
  
  关于家庭环境问题,也是与神经症形成有关的重要背景资料。许多强迫患者都有严厉的父母,受到严格的家庭管制,家长对子女在学习或其它事情上可能有着错误的教育方式和心理不正常的要求。本人应该说不存在这方面问题。听家里人说我自小沉默寡言,但小时候很喜欢活动(运动)。曾送我去市武术队练过一年武,因为表现不错老师建议我去高级班进修,但家里人觉得占用时间而放弃了,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事情,我记得很清楚。更早时候省杂技团来招生,爸爸想送我去学习,被爷爷阻止了,多年后爸爸和我提起。听姐姐说再早时家人一度怀疑我有多动症,因而查阅过儿童医疗方面的书籍,对此我不大了解。父母总的说来是比较开明的人,没有传说中的家长专制作风。他们并不大管我,对我的学习也很少过问,考得好坏似乎不太在意,包括我自己也不太在意。(这点我觉得是一个好处,学校课程本来就不喜欢,也就有点无所谓,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在失眠强迫严重的时候,虽然成绩下降很多,却由于带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学习,反而能学进一点东西,不似一些强迫患者越努力越强迫得痛苦越是无法学习。其它问题同样,部分由于这样不在意、无所谓的心态而没有陷得多深。)即使在今天,对我要不要出家的问题,父母也是同样的态度。他们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只要是不违反道德法律的事,如果你一定决定去做,我们也不阻止,人生的路你自己走,我管不着。我并没有明确地与父母讨论过出家的事情,但父母已经对此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在像我父亲那样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我想应该说是唯“生活”者)来说是很难得的,假如换作我自己,恐怕未必能做到。同时他们也明白地告诉我:不管你想做什么,在与人打交道方面需要改进。所以面对父母我只有感佩和惭愧。那么是否不存在家庭环境问题?我想不能说没有。在我幼年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妈妈常和爸爸吵架,也会把我们子女赶出家门,对此我有清楚的印象。也正因为有清楚的印象,所以觉得当时自己心里清楚,从来没有童年阴影之类。不过爸爸有时好好的状况,忽然会说出你怎么不说话、怎么不去做、怎么这么胆小之类的意见,让我摸不着头脑,这是小时候的事;或者妈妈一看到电视上有小孩在唱歌跳舞拿个话筒讲话之类,就说看人家小孩多能干,有前途,我们家里的人都不行!我只好在心里说看来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差太大,这种态度表明需要依赖外界动荡不安的声色犬马来填补和支配自己,是内心空虚软弱浮躁、没有中心思想的表现,我不予认同。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是纯粹功利的,无论为了大众利益还是为了个人功利,可以不择手段,不是没有是非曲直,只是无所谓(当然道德限度还是有的,就是自己不去做,但不反对乃至会称赞别人去做的“能力”),只要你有能力按自己的意图改变、影响别人的生活,就是“了不起”的。其他哲学宗教什么的,他们不懂也毫无兴趣,最多认为要研究出点名堂(影响)来,或者能让人们生活过好一点才有意义,这是我入大学以后才发现的。又如原本应该是常规处理的事物,如上学读书、医院就医乃至单位分福利之类的小事,往往要走人情、拉关系、看人脸色,还关系到自己面子问题,我无法接受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还有像某些电影反映的八十年代人们以在街面上有个“靠”为荣耀和本事,诸如此类小市民心态。这些东西对我社恐影响很大。但并不是父母的过错,他们自己虽然观念不太对,但自己都正常(不过如果要从心理学角度仔细考察起来,是有问题的),他们自身工作中口碑都不错,而且生活以身作则,我的家庭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个人无力抵抗,家庭只是其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环节,要说有什么外界压力不是来自家庭,而是来自社会大环境。父母并不大管我,只是有时会这么说一说,家里其他几个子女都好,只有我一人有神经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有的,但主要是我自己散乱污秽的习气造成的。
  
  由此可以了解,神经症都是很在意自己的感受,也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看法,患得患失。社恐是这样,强迫也是这样,他们都很僵硬,被心里种种的“应该怎样”,“怎样做到好”,“一定要镇定、轻松、自然”,“不准害怕、不准紧张”等等心思捆绑住了。他们非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好,生怕说错话做错事,并且因为好面子而畏畏缩缩,或者因为恐惧而非常要求自己做到很好,唯恐忽略了哪个细节,结果就更加做不好。所以他们经常会僵化,反应慢,眼神呆滞。这是一位病友说到的,我觉得用来描述神经症所言恰当。神经症的共同点是都很狭促,其心志意气都很萎缩/畏缩/固着,过度注重自身感受,所谓自我中心主要是从这个意义来说的,需要放松心情,打开心量,放下执着。
  
  不过似乎有些外人认为什么大公无私利益他人,可以作为症状的对治,我感觉基本上不是。一方面他们处处迁就别人,不会争先争胜什么的,或在自己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自我中心地去强烈反对什么,一切都以他人为主,就连自己的性格观念都要放弃,何况其它。一方面很大程度也是出于不敢承担和首肯自己,遇到什么事都自我否定,这种思想观念的冲突会导致内心的混乱。(不过神经症的表现千差万别,这种应该只是一类,并非所有人都属于这种类型。)大体上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得神经症,一个遇到问题只考虑自己的人是不会得神经症的。比如社恐,当我们站在高处没有凭栏的地方,心里会发毛,可杂技演员不会,这是训练出来的,不能说这种害怕是因为自我中心,而杂技演员不自我中心所以不害怕。又如常人面对老虎会生恐怖心,可饲养员就不会,因为他和老虎熟悉有感情交流。更有人恐狗的,害怕程度远超出常人了,可归入神经症范畴。恐高恐狗是恐,恐人也是恐,为什么会有社恐的恐惧焦虑不安呢?我不太满意性格缺陷、自卑、不接受自己之类的原因分析,觉得不透彻不圆满,还是佛教业力因果的解释更有说服力。我执微薄的人应该不会有严重的神经症,但就像杂技演员或饲养员的熟悉与训练一样,患者需要的是实践的练习和用心调心的方法,大公无私利益他人之类的话不是对症之药。
  
  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间接推动神经症的原因:犯了邪淫,戕身败德,心里染著很重,心情很浑浊杂乱,再也没有清明寂静的心境了。
  
  以上是从现世考察。因果通三世,师父告诉我前世毁谤三宝,还盗用常住财物,还有其它杀生邪淫方面的恶业也说到一些,这些问题与多生有关。师父说,毁谤三宝是地狱果报,轻的先受盲聋喑哑,也可能会在来生感得精神疾病如癫痫之类,如药师经说的白癞“癫狂”种种病苦。我问师父:我想我前世应该也是个修行人,怎么会毁谤三宝?师父说:我们凡夫心性不定,什么都不知道,不知不觉就造下恶业,所以要恒时忏悔,师父也每天忏悔,忏悔文已经传给你了,你每天都要念啊。师父说,不要把这当作病,这是业障;也因为你曾经毁谤三宝,所以今生心多疑不定,对三宝难起信心,疑己、疑师、疑法,未能如理依止上师,传给你的法不好好修,也修不起来。(当时我想,或许也因为毁谤三宝,破坏自己善根因缘,所以今生需要耗费十几年的周折才能走入佛门。)并告言:以往的事都是过去了,现在你也不知道,就从现在开始,从心里诚心诚意忏悔,努力用功,会好起来的。师父并提到我将来的情况。当时入夜渐深,天空月光朗照,清凉的山风徐徐吹过,我与师父对面而立。师父慈悲地看着我,谆谆叮咛嘱咐,轻柔温暖的话语,也随风缓缓流入我的心田。我心中悲痛莫名,看到一个人便是这样如同一支羽毛般,随着业风飘忽不定,在轮回的大海中升沉流转,身不由己,也感到师父和佛菩萨的慈爱之心,我知道师父理解其中原委和我心里所想。那一刻我对因果业力和求取解脱生起了坚实的信心。
  
  有一段佛经记载,与神经症非常像,我觉得把神经症形成的心理过程指出来了。在《饿鬼报应经》里有这么一段:“一鬼问言。言我受此身。性多恐怖。常畏人来。收闭系缚。枷锁楚毒。初无欢心。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行邪淫。犯人妇女。常畏发觉。心不自宁。今受花报果在地狱。或卧铁床或抱铜柱。如是之苦。不可称计。”这说的好像神经症。
  “汝为人时。好行邪淫。犯人妇女。”——这是宿世业因。
  “常畏发觉。心不自宁。”——这是当下的果报。到了后世感得神经症:
  “性多恐怖。常畏人来。”——这情形像是社恐。但不一定都会是社交恐怖,也可能是其它恐怖(至于有没有到恐怖症的程度则不一定)。我猜想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畏惧人的,可能就有社交恐怖,这有可能会成为社恐的一类原因。如果是成年或者事业有成以后才开始的,即使有社恐大概也不会严重,但内心深处的某种恐怖感受必定是有的。比如怕挨揍、怕受欺、怕被骗、怕人嘲笑、怕丢面子,怕“收闭系缚。枷锁楚毒”……,怕“我”受到伤害,怕“我”会消失。
  所有神经症都由恐惧和焦虑而来,强迫同样。心里焦灼不安(“心不自宁”,或许就会导致焦虑症),思虑乱七八糟,不敢肯定自己(“好行邪淫。犯人妇女”,如何能肯定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是光明正大的?所以他们会变得不能安心地接受自己。社恐、抑郁、强迫都是如此,不接受自己,有自卑感,并且神经质地自责),因而到后来发展成做什么事情都不敢确认(没有安全感、没有踏实感。“常畏发觉。心不自宁。”最典型的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之类,其它强迫症状也是一样的),并且“初无欢心”(或许就有抑郁、抑郁症。不过这种情况是由恐怖、强迫引起的抑郁,不是真正原发性的抑郁症)。
  
  我想自己以前犯过邪淫是肯定了,否则不会在小时候有恶因缘染上手淫恶习。曾在心理咨询案例中看到过,有因为青少年时期手淫的影响而导致社恐,也有由社恐发展而导致强迫的,或许可谓现世报的例子。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邪淫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做了什么虚妄高慢不实诳惑众生伤害他人的事情,毁谤三宝也有可能,总之是亏心事,这个检点自己今生内心的习气是可以知道的。(这是不敢肯定自己、不能坦然自处的一个原因。)这是我自己对神经症宿世成因的猜想。对我本人的情况,师父说是前世造成的,不是今世因果。
  
  有些患者把老实聪明善良为别人着想乃至孝顺父母也当成自己强迫的原因,此等“观心”的功夫令人匪夷所思。那是针对外人的胡乱批评和猜测,偶尔说一说无妨。但是患者自己需要检点内心的习气。比如得病前喜欢做白日梦之类,常常沉浸在幻想中,显然是虚浮不实自恋的习气,成为日后滋长失眠多虑强迫的土壤。所谓的关心他人也只是热衷自己的成就,期盼世人尊敬羡慕的眼光。比如一心想要为人民服务,不能说是假的,但那掺杂了太多的“我”要为人民服务,背后意识总在想“我”应该是什么什么,“我”必须做到怎样怎样,然后幻想“我”成为什么什么、“我”被赋予什么什么,贪名贪色,自恋成癖。还有其它事例,都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如对自己要求过高所谓追求完美而导致强迫等,如果不去攀缘计较,便不会焦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得失,日子自然过得安稳。再如“成功人士”的例子,就更明显,这个问题既有错误的家庭管制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压力,同时也是自己虚浮自恋贪着名闻妄自计度的习气造成的,试想一个不接受自己的人还能叫老实人吗?(这是不敢肯定自己、不能安份守己的另一个原因。)
  
  这个问题在心坛时不时会看到,好像想说自己忧国忧民才会忧郁成疾,或者极度拷问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才会得的神经症,并引例证说明道德和疾病的关系。我想这样的人也许有,但假如成了神经症了显然不是问题的初衷。这里摘一段“忧国不忧心”: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可爱的个性。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这是《论语别裁》的一段话。虽然心理学也认为神经症是社会病,但我这样想:自己不应该把问题过多归咎于社会的病态人格、家庭的错误教育上,即使曾经为此受到过多少压抑和扭曲,曾经谁有过过失,但是大家都是一般的无知,都是业力牵缠身不由己。现在既然已经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自己承但起责任。这类问题患者心里应该都很清楚,只是做起来有难度,我自己也是同样。总之神经症的社会原因只是外来的助缘,可外缘还得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更多毛病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忧虑思考的只是神经症的内容,并非就是由这些内容而导致的神经症。心里有恐怖、挂碍,当情感意志得不到正常疏解时转而向自身内部释放,精神萎缩,畏于行动而“勤”于思考,这样才会导致神经症。
  
  再比如那个“农夫和衣服”的例子,大家都看过,我摘录《论语别裁》的一段内容对照一下:
  〖下面是讲学问之道,除了知识以外,要注意气节的培养。气节是人格的中心。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说一个人中心思想的养成。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讨论过的,佛家、儒家都主张作人要作到无我,这无我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处理事情则要有我,要有正确的意志思想,用现代话说,便是主义的中心思想。“三军可夺帅也”,古代作战,如果把对方主帅抓住了,三军失去了领导人,就整个崩溃了。对人而言,“匹夫不可夺志也”,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
  因此孔子讲到个人“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节,表现于日常生活上的情形: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减?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孔子说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者”,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通常穿一件蹩脚的衣服,到一个豪华的场所,心理上立即会觉得自己扁了。这就要有真正学问的气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个华丽的地方,和那些西装笔挺的人站在一起,内心中能真正的满不在乎,不觉得人家富贵自己穷,实在要有真正的修养。孔子说这种气度,这种修养,只有子路做到。如孟子所说“说大人则藐之”,见到了不起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下面孔子引用《诗经·邶风·雄雉章》中两句诗称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忮不求”。“不求”,大家都知道,你官大,我不想作官;你钱多,我并不以为钱是了不起的东西,我并没有觉得穷是悲哀,对你无所求嘛! 什么是“不忮”?以现代观念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你地位高,有钱,但你是人,我也是人,并没有把功名富贵与贫贱之间分等,都一样看得很平淡。对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作人做事,“何用不臧”?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因此孔子的结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我的感想:农夫和衣服的故事是虚构的,现实中不会有人因为这种事导致神经症,顶多只是个导火索,一般人过一段时间就忘了,谈不上症状。但这个故事说明了神经症的某些劣根性特点:内心虚妄浮躁,华而不实,虽然知道要老实做人,要做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却根本做不到,好攀外缘,妄自计度。遗憾的是不知道生惭愧心,却把心思放在为了外表形相的事而强做掩饰,机械僵硬地试图表现出有涵养的样子,内心混乱不堪,导致感知麻木僵化,乃至诸如惭愧心是怎样的都体会不到了,也无法惭愧忏悔这混乱的状态,恶性循环。可是一个小孩大概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患者却会有?如上面引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自己杂乱攀缘的心思太重绊住了自己。所谓事事反省迁就别人,那是守不住原则。古人说“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比较起来我们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是没有中心思想的软弱。
  
  不过,如果就此认为农夫的道德怎样差却不是。在《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一书里,有一节是“一位大学生的遗恨恐怖”。其中说道:“然而这位患者之所以历经数载却仍遭受同一遗恨的痛苦,是因为在他尚未形成这种怨恨的时候,就已陷入了想方设法丢掉这种苦恼的思想矛盾之中。从道德或宗教作为一种恶智,即反倒使他如此祸事缠事。……按照我的理论,并不要去讲求宽恕他人的德行或爱护敌对者的宗教道规。怨恨就是怨恨。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总之,只要切断思想矛盾,无论多么痛苦也能消解。……然而这里所说的无牵无挂,自我消解,绝不意味着要求本人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或满不在乎。虽说实现以上要求稍有困难,但其实无非就是要回到自己那自然的状态。”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遗恨恐怖和那个农夫的强迫观念具有某一方面的相同性质。农夫(我们)现在忽然冒出个念头,自己被这个念头“震”住了,感到有什么东西往上冒,想要把它压下去,但越想越乱。我本人没有这种情况,但我体会其中心理状态,实际不是因为对件衣服羡慕嫉妒什么的,而是因为对社会无知、对这种知识架构无知、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无知,并且因而也不得不和别人攀缘比较,背后是种恐慌连带贪欲心理。就像《他心通·大肥猪》里,按我的理解,那名师兄对佛教的某种知识架构无知,不了解上师和他自己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因而对偶尔冒出的不净念头产生很大恐慌。当他升起某个念头,还来不及明白这个念头背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还不清楚那往上冒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出于某种道德心理感到不好,而急于想要消灭掉那种念头,使自己做到是干净的。倘若他真形成了什么不好的心理状态,那么问题是明确的、有目标的,是容易解决的,但现在这样只能混乱不清了,放也放不下。
  
  这个问题在后面还会说到,包括某种宣泄的心理。根据我的理解,这类问题涵盖面很广,性质是相通的。
  
  据说心理咨询一般不作道德裁判,简单给人定性之类。然而似乎有人认为自己很老实做人才会得神经症,并把忏悔的良药当作宗教愚昧灭人性神经病无意义的东西来看待,这我并不赞同。不管有什么原因,患者就是不具备一个正常人的修养和气度。好像子路那样,修养、气度是寻常的流露,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觉得穿件衣服有什么大不了,不像我们一般水平很差的人,需要靠装酷、装风度或者装作清纯和善良,来掩饰道德的浮躁和内心的虚乏。听过一句话: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要以值得人尊敬的样子去做到,而事实是很多事情患者没有做好。
  
  执着于自己的烦恼当然痛苦,有慈心悲心欢喜之心,特别是“舍”的心量,则自然快乐。强迫症患者总是执着又自我中心,他们应该都有些单纯的梦想,却始终沉溺于自己的梦想,也许在某些事情上是很关心别人,但更多时候将外界是非与痛苦的矛头刺向(关注)自己,不满于世俗,却又受环境的压抑和自身的懵懂和怯懦而有扭曲的心灵,患者大多是些这样的人。其他什么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忧国忧民之类天上的话,基本上离我们差得很远,不必拿来给自己作粉饰。老实善良是美德,善的因不会结出恶的果。自大自恋固然错误,自卑不接受自己也并非谦虚。愚痴怖畏的因才会导致痛苦的果,贪心猛利才是今天强迫症产生的根源。
  
  转一篇我喜欢的文章:《欢喜菩萨真人真事》boruo.goodweb.cn/books/0274.htm。末学没有欢喜菩萨的智慧与福德,做不到这样的修养境界,但看这篇文章很受感染,让人心生欢喜。
  
  所以强迫症的成因:因着内心隐藏着的贪心(贪着名闻自大自恋的心、贪着淫欲情欲的心、贪生怕死的心)、执着心、虚妄不实的心,以及过去由此而造下的恶业,这是病的因;家庭、社会的环境与文化等问题,这是病的缘;因缘成熟,果报现行。强迫症的相貌:基于恐怖心,借助贪心(贪着名闻自大自恋的心、贪着淫欲情欲的心、贪生怕死的心)、执着心、虚妄不实的心,配合着用错地方的被扭曲和萎缩了的敏感细心和谦忍毅力,顽强地占据着强迫者全部的生活,消磨强迫者全部的精神。那么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解决了症状的因,症状的果也就消散了。我在想,就像《饿鬼报应经》里的那个鬼一样,他还心不自宁,说明还知道自己事情不对,是违背社会道德法律的,或许就因为这点悔改之心,先受饿鬼的花报,倘若是个愚痴顽劣之人,犯了错误还大大咧咧的,一点愧悔的心都没有,大概就直接受下地狱的果报了。我猜想强迫症可能也是如此。心理学的某种观点,强迫症是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造成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冲突呢?因为你曾做过严重的亏心事,或许是由于被环境逼迫怕死而不得不做,但一般应该是由于自己骄慢自大好面子才去做的。做过之后,幸好患者还有善良的品质,做错事还知道是自己错了,可是仍然由于被环境逼迫或者骄慢自大好面子之类,心里总是矛盾冲突,悔改不力,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带着矛盾冲突的心情继续造恶。大概由于宿世还有些福德,所以能够再生为人,却要遭受神经症的痛苦。倘若今生励力忏悔,必能早日康复。若是今生恶业没有消除干净,来生恐怕还要遭受同样的痛苦,甚至更糟,因为现在是“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并且由于今生没有修福,却更造恶业,比如哀怨仇恨报复之心,或者甚至自杀了,那么前业未了,更造新业,越来越糟,越来越堕落,了无出期。
  
  这个猜想似乎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一些佐证。比如据说强迫症患者多数福报还好,比较聪明,据说很多漂亮帅气的。这个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据网上调查,这是旁人给予的评价,不是自己想的。依因果律来看,可能因为强迫者前世忍辱持戒,所以感得今生相貌庄严(不过好像庄严和漂亮不都是一回事,而且有点奇怪都强迫得半死不活的人怎么还帅得起来)),并且依然有谦和安忍的品性;可或许由于生起了严重的高慢不实的心,或者做过严重的诳惑众生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今生于外界环境多生恐怖,又有虚妄自恋的习气,并且估计有不少个子不高的,因为在青春期严重失眠强迫缺少运动会影响到发育。强迫症和我慢心虽然未必有密切联系,但这种心态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神经症者自卑与自大的妄想总是混杂在一起的。若从这一生来看,可以说个子不高是因为青春期严重失眠强迫缺少运动而影响发育,但因果不限于这一世,按佛教说法,轻慢别人的人会感得身材矮小,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说:“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但同样按照佛教说法,骄慢自大还会感得身份地位卑微低下,如《地藏经》说:“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可强迫症患者虽有自卑心理,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贱毁辱,物质生活水平却大多还可以,据说一般在中、上层(这个没有严格的统计资料,只有这方面的专业治疗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但能去看治疗师的患者生活水平应该就不差了,所以这个说法未必有普遍意义?),可能是福报较好的缘故。然而强迫症患者同样有谦和恭敬安忍的品性,而谦下者会感得身相庄严地位尊贵,这与我慢心感果是相反的。(也许应当说明,看的人不要从一个人身相高低随便反推,原命题成立不表示逆命题一定成立。)总之,一件事情的发生是诸多原因共同演绎的结果,我没有神通智慧可以去辨别其中是否存在什么深远复杂的缘由,并且所说的调查也只是网友自己在网上做的调查,按比例还是少数人参与,其中大概少不了神经症自恋的成分,实际上也有很多生活困难相貌平平而身材高大的,所以这种网上“调查”也许并不反映真实情况,那我就是在瞎掰。但或许存在着一类这样的现象,对其中的原因我有这样的猜想。因为我正是在生活中注意到,当遇到某些冲突错误时,若自己坦然接受、勇于改正,会感到一身正气,乃至走路举止都很端正安详,若明知有错却又不肯承认,当再次面对这件错误事情时,心里就会变得有些混乱和神经质。这一点大家在生活中稍加留意都可以体会到。
  
  有一次我在寺院留宿的时候,那天正在整理行李包。房间里只有我一人,房门是开的。走廊里传来其他居士说话的声音。我忽然感到些许恐慌:我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四周是很开阔平坦的广场,只有我一人在中间整理包裹,周围有很多看不见的眼光在看着我,我感到不安,不自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为什么要整理包裹……。那一刻我心里生起一个念头:我要把房门关上!我不要听到这些声音!我想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注意到这种情形,我想,恐怖症的感觉就是这样,也是引发自己后来失眠强迫的主要原因。这个事情也说明了我的什么安忍毕竟是假的,若真有安忍功夫就不会陷于胡思乱想。小时候的一个梦:我独自一人走在古旧的大街上,两边来往的行人影影绰绰,天空中没有任何景象,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明亮也没有暗淡。两边的行人似乎在不时地看着我,议论和指责着什么。一会儿有人从四面围拢过来,阻住了我的去路。我停立下来。人数比先前更多了,气氛紧张了起来。开始有人挥拳头了。我心里感到慌张和害怕。可是奇怪为什么要慌张害怕呢?害怕什么呢?我一向堂堂正正,为什么这时候要变得慌乱?因为怕死吗?既然堂堂正正,死又何惧?这时心里陡然升起一念,从脚底下升起一股正气感,在心里大喝一声,空气中凝聚的慌张压抑的气氛一时都被震开了,四周的人影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我一人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心里什么也没想。这是小时候的一个梦境。那个时候并没有社恐,但由于心里还比较清明,有什么感触即使白天不明了,晚上梦里也会展现出事情的脉络,长大了烦恼浊重,什么事都搞不清楚,倒不得自在了。但在那一天,就在寺院整理行李包的时候,记忆里是我多年来较少有的一次,在大白天就体会到了两种心境的不同,想到了在光明坦荡轻松开阔的心情下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也感到了我的毛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痊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4-20 06:26 编辑

四、强迫症的治疗
  
  根据自己经验和其他人的意见,我认为需要从几方面调理:
  
  (一)锻炼身体
  
  估计强迫症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身体都不好,因为他总在那里想,几乎没有任何活动,对康复不利。建议去学学打拳,比礼拜要好。因为礼拜需要有恭敬忏悔的心情,而强迫症患者基本不可能生起来,所以只能当体操动作来做,这样姿势单调乏味,效果还不如打拳。把打拳当作散散心就行,不求什么效果,锻炼身体本非几天就能见效的。我练过几个月,感觉略有帮助。打拳一般都是集体活动,时间一到不去不行,还可以帮助养成良好的作息;而且打拳的地方环境都不错的,去走一走也好。或者学学瑜珈,这个我也练习,对调身很有好处。这比什么拉皮筋的好,如果陷入强迫状态时还能去拉皮筋,也就应该能去做其它事情。另外有些重症患者说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要不就躺在床上做强迫功夫,和家里人关系也不好,需要起来活动活动。其它事情做不了,分担些家务活还是可以的,把这点做好了,纵使其它方面别人认为这个人没出息,家里人应该会给予支持,并且符合为所当为的原则。
  
  (二)请具德师父调理
  
  看属于哪种情况。如果是有严重思维感知障碍的那种,自己用功几乎不可能。可能有的信佛的人会认为首先应该自己勇猛精进礼拜忏悔发愿念佛,但顺序不是这样。
    ①忏悔:忏悔要有忏悔之心,强迫症患者会忏到头上去,所以他会头痛;
    ②发愿:发愿要真生起愿心,强迫症患者会生到头里面去,所以他的头更痛;
    ③念佛:念佛者,佛号声声从心发出,强迫症患者只会从脑发出,所以他还是头痛;
        声声印入心田,强迫症患者只会印入脑子里,所以他非常头痛;
        都摄六根,强迫症患者于是全部摄到脑子里,所以他只剩了头痛。
  
  事实上不管做什么,以至呼吸和行走,只要一“想”就是强迫,看强迫泛化到哪里了。特别对于要生起觉受的,更是只有头痛。这个头痛白天随时随地都缠着你,即使晚上做梦梦里也在头痛,梦中梦到上师佛菩萨想到难过流泪依然头痛,可能只有在熟睡无梦时是没有头痛的。我的建议是先去找师父调理。不要以为神经症是心病做法事就一定没用处,如果治疗对路很快就可以减轻不少。我本人大部分是靠师父加持才得以好转,当时在几天之内头痛便感到减轻了一些,三个月后全身都轻松了许多,头痛差不多减轻一半了。这时平时生活工作已没有很多影响,但是在修法上仍然障碍很大,难以静心专注地做事情,因为会想到头上,这是长期的习惯,需要时间慢慢转化。我曾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好的,可能是病这么久一下子轻松起来产生的错觉,而且对问题的认识也不足。
  
  关于佛法治病的道理,在《小止观》里对疾病有分类,分成三种:①四大不调病,这个通常医院可以治好。②鬼神所作病,这个一般是冤业所致,也就是过去曾经与其它众生结怨,现在它们来纠缠报复。如果病是由鬼神作祟引发的,那么与这些怨亲债主解怨释仇,请它们离去或超度往生善道或净土就好了;也可能是先自身有病,或者生理不调精神不振也会影响心理,鬼神干扰使得病情加重,那么先修法加持就会减轻很多,再去治疗就容易了,有的可能也只有靠佛法才能治愈。③业报病,这个是往昔恶业所感,只有忏悔业障才能治好。
  
  强迫症这样的心身疾病往往三种情况都有,比如我的情况:①因为是四大不调病,所以需要到医院去治。原来我认为是不需要去医院的,但后来几位大德都明确告诉我要去医院治,所以我想该去的时候还得去,可以省受很多折磨。医院不单是医四大不调的,也包括心理咨询,但对我个人的作用主要是在这方面。②因为是鬼神所作病,有非人干扰,修法也不一定是超度之类,包括息灾增福,都会使得障碍减轻。而且还有些精神疾病完全是鬼神作祟造成的,如果拖的时间不长,对身心没有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马上请具德师父修法加持,很快就会好的。③因为是业报病,所以要忏悔。忏悔的问题后面再说。
  
  (三)童心
  
  非常重要。我认为是首要的。强迫思维总因某种不安全感、不踏实感而起,也是因为攀缘计度的心过重,目的性太强,才会身心紧张僵硬,不是因强迫思维所想的问题本身导致的。所以先学少思虑,把心情放轻松些,回想体会自己小时候做事情的心情是怎样的。所谓童心不是指要故意装成小孩那样无知无识,以为眼前的生活状态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而是学小孩那样少染着心。小孩是有福的,因为他后天染污少,没有很多“我”、“我是”的想法,没有是非得失的计较,也没什么男女相的执着,不会被境界所牵引,因而心态十分安祥平和,所以据说有的人好像不用费很多力气,自然就会有些定力,可能是福德的作用?
  
  在《心灵神医》的“正念”一节里写道:
  〖正念的练习不应导致焦虑。如果真的有焦虑产生,也许表示用功太猛——执着于“正念”本身;我们需要稍微放松,不要那么在意自我。罗槃罗法师(Ven.W.Rahul)写道:
  “正念或觉醒并不表示你必须思惟或意识到:‘我正在做这个’或‘我正在做那个’。绝不是!事实正好完全相反。在你思惟‘我正在做这个’的当下,你已经产生自我意识,你不是活在动作之中,而是活在‘我是’的观念之中,因而你的用功也受到污损。你必须完全忘记你自己,把你自己遗失在你所做的事情上。”
  安住在放松和开阔的氛围中,可以让我们当下就活在正念和觉醒之中。我们的心将变得越来越稳定,不再像过去一般总是碎裂成散乱的思想,并疯狂地追逐过去或未来。不久之后,我们的专注将有所进步,并会发现比较容易禅修。学习如何享受生活在当下,可以导向开放和忘掉一切时间。保持正念就可以让我们发现内心的安祥。〗
  
  神经症不是生来就有的,我的经验,看一看别人的叙述,包括专家的论述,可以帮助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回想我小时候的情景,有件事印象比较深,每年过年的时候,大人会问我:几岁啦?我答:几岁了。说着转过头,望着门外灯火阑珊,时而传来街市的人声和鞭炮声。现在想想,为什么会对这个事印象较深?除了每年都会重复之外,大概因为它蕴含了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常迅速,重复的、没有止歇的感受,或许里面还含有着成长的困惑、对前路的忧愁。不过这是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付予的解读,但当时的感受原本就是模糊的,如果现在一定要说就是怎样,也是片面和不确切的。这些事情从小一直也都知道,只是没有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有意识地反复仔细体察过。我推荐大家到怀旧网站去看看,使人想起很多往事。
  
  现在有叫电影疗法的,我算是疗过很多了。最初找电影来看只是出于无聊、无法可想,但后来发现,电影里有些东西能给你不少启发。看书或做其他实地事情,强迫症患者也许会较难正常进行,因为感觉隔了一层,不能去感受和省察眼前正在从事的事情,而看电影的情景鲜明生动,而且放电影不会停下来让你和翻书一样老盯着一个地方检查,只要接着往下看就可以,融入体会相对容易很多。以前我很少看电影,觉得啰啰唆唆很琐碎,或者离我比较远,没什么兴趣,特别是现在的一些所谓大片,看到想吐,一点意思都没有,而且会不知不觉染上一些诲淫诲盗的东西。现在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去看,发现有意义的影片还是有不少,是讲人性、讲人生、讲生活的东西。看的目的不是像有的电影疗法介绍里说的为了换心情,也不是就要为了找出什么恐惧焦虑的根源之类,而是为了体会不同的心情,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帮助整理所有曾经有过的思考、思绪和记忆。我喜欢80年代以前的国外经典老片,还有所有我能想到的从小看过的影片,只要找得到,全部拿来重新回味过,包括老早70年代以前的国产动画片,也喜欢拿来重新温习。有的反复地观摩,附带效果是电影鉴赏水平提高了很多。看的过程中,有时候只是因为几句台词、几秒钟的场景,也许并非特意与电影主题有关联的,却使你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勾起你尘封多年的却依旧熟悉的记忆,仿佛一下子时光倒流,其中蕴含的东西,使你早已僵化不能正常感知的心灵,又能够回想起来,过去自己曾经有过的感受、思考与困惑,当时是怎样的,有时不禁使你泪流满面。还有的BBC大型纪录片,令人叹为观止,并且是极好的思维暇满难得的素材,每当看到影片中的情景,心里就会升起难以言状的感受,仿佛影片再现的就是我轮回中的情景:我从亿万年的原始人还是外星异形的蛮荒时代走过来,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生之挣扎,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到现在都已经毫无意义了,剩下的只有生生世世的对生命孤独轮回不止的痛苦印记,和延续着的生生世世的对生命本质、生死意义的追问。
  
  还有些古董游戏、老旧书籍,有时也会玩一玩、看一看,仔细品味幼年、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感受。
  
  有时特意游走外地或远郊,到早年玩耍活动的地方,在蓝天碧水之间静静坐着,长久地回味当时的感受,使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在你心间缓缓地、生动地再现起来,再与混乱不安的状态比较,从中开始感到一种自我的沟通与交融,有了一种对人格、对人生的“完整”性的体验,你的心灵对事物的感知开始渐渐舒缓、流动、活跃起来。又或者一次次的午夜梦回,心里感到一种广大、开阔的舒缓和醒觉。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因为这样的心情是在你心灵深处的,亲身经历的,由内而发的,比起书上看来的、别人口中听来的,要直接而有力。
  
  还有如《亲友书》《二规教言论》等讲述做人和修行基本道理的,也很喜欢。这里推荐智悲佛网的一个视频讲座:zhibeifw.com/study/erguijy.htm
  
  读这些东西使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情景,想起了早年的心情和志向。当时这类书籍极度匮乏,能找到的仅有《菜根谭》和《弟子规》,再就是散在其他杂书里的几句话了。那时候读起来可说是废寝忘食、茶饭不思(夸张了点),满心都是对古时圣贤的思慕与渴求。到晚上别人都睡了,只有我一人独坐灯下,沉浸在那些修身养性的圣贤之言里,用我仅有一点知识和思考,努力揣摩体会圣贤心性是怎样的,有时就这样歪睡过去,笔从手上滑落下来,被老爸发现了,以为我学习学得这么用功和吃力,第二天再问我怎么回事。不过现在再读《菜根谭》之类,有些东西已不适合了,因为观点不同、理路不同,有些也觉未必得当,读起来不免磕磕碰碰,不似当初那样很美好的感觉,所以现在要回想体会早年的那种心情,有时还是读佛教的格言更好。
  
  我本人起先是从其他患者的亲身经历和经验的详细叙述开始,才能够对自身的情况有所体会、有所认识、有所改善,然后才能慢慢理解到生活周遭的一些事物,其中看的一些电影电视杂书佛书等等都给过我紧要的启发,然后才能够慢慢理解到专业人士的论述和专家大师的观点,这使你感觉好像开窍了。刚开始看专家的东西很多也能看明白一些,但和自身状况联系不起来,不知道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是慢慢地,把这些零碎的、生动的、贴切的、不成体系的东西经常在心里回忆体会,逐渐就会清晰起来,实际从中受益很多。有关心理学的著作,不单是病态心理学的,还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如有关儿童教育、学校教育的,也有收获。阅读这些可以帮助了解回忆自己儿时的情景,与自己青少年、童年、幼儿时期有过的经验进行验证比较。前世情况不太清楚,但多少也能猜到一点。通过各个方面的生动贴切的资料,把你曾经有过的各种感受渐渐点滴润湿成片了,并且体会到其中的运作和发展规律,你感到大致没什么遗漏了。小时自己糊涂,别人也糊涂,以盲引盲,现在自己具备学习和适应能力了,使你感觉好像一切又重新开始,自己正在着手哺育和培养自己。
  
  如果说你以前是浮在河面上瞎扑腾,从各个方向冲来的水流把你激得四下漂散,现在则感到你的脚踩到了河底的鹅卵石上,虽然你整个人还是常常感到比较漂浮,但确是脚踏实地在一步步往前走。通过这样的反复回忆和体认,可以让人清楚地看到一个人一生发展的脉络,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自己当初的想法是怎样的,了解到以后大致应该怎么做。绝大多数患者小时候是没有强迫的,那么后来问题怎么一点点产生的,之前和之后心情是如何的不同,可以慢慢体会,并从中学习温柔地对待自己——这就是一点慈悲心。而回忆给我最大的感受只是“无常”,以及“业与因果”,由此心里坦然很多——这或许就是一点舍心、一点虔敬心。问题来自细节,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细节的梳理。所言“发心”,陈义不用太高。架空而发,不仅空洞,而且是幼稚的,就如有人说的,不懂而且回避问题,越发越远,越来越糊涂,只是浑浑噩噩,却没什么意义。
  
  (四)斋戒
  
  斋戒的功德很多经典上都有叙述。如《优婆塞戒经》说:“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药师经》说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受持八分斋戒,礼拜供养药师如来,读诵药师经等,是灭罪积福、除障治病的殊胜法。又有:“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所以我想,药师经应该多念。
  
  在《百业经》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某人在迦叶佛时出家修行,守持净戒,临终时他发愿,虽然此生修行没得到什么境界,但一生守持净戒,愿以此功德,将来在释迦佛时证果,然后在释迦佛时他的愿力成熟,果然证果了。有时我想,如果我此生一直都是没有长进地老死过去了,别的我不希求,但愿此生能够守持净戒(来生也愿此习气延续下去,继续终生奉持斋戒),以此斋戒功德,回向投生到香巴拉净土;或者在将来,也不用等到弥勒佛出世,只要等到香巴拉国出现于世时,愿我能在人间出生,修行证果。曾把这个愿望告诉给上师,上师称赞非常好,同时也告诉我要考虑身体是否吃得消。现在我持午没觉得有什么不习惯的,不过有时礼拜较多,体力消耗大,这样长期下去可能需要注意身体是否吃得消。
  
  我从自身体会来说说斋戒对康复的意义:
  
  第一,恢复“童心”,需要人心轻轻地、淡淡地、柔和地去思维和体会,需要慢慢地把早年的想法和心情一丝丝地寻找回忆出来,需要长时间守住安静,如果经常去找点刺激(来麻痹自己),就很难在生活中捕捉到那转瞬即逝的淡然、安祥、淳朴的心情,即使有片刻安宁,也不能持续,从而延长了恢复的过程,乃至长年都在原地徘徊。而斋戒可以摒弃干扰,使身心宁静下来,对恢复“童心”、恢复正常的思维和感知,是有利的。
  
  第二,斋戒的清净行持本身就是你童年的向往,就像早年那样满心都是对古时圣贤的思慕与渴求,它是你的精神归宿,是你发自心灵深处真正想要的。现在摒弃内心的浮躁与喧哗,摒弃这些后天的染污,奉持斋戒,回归早年向往的境地,只是在做你真实的自己。
  
  第三,似乎不少患者淫欲心重,或者食欲强烈,至少是有不少人都有这方面的倾向。对此我体会其中一个原因是,强迫思维是“理性”的,身心僵硬,常人的喜怒哀乐都已不真切,所以身上没有活力,加上强迫久了思维空虚无聊没有依托,而在吃东西、性欲上却容易使人暂时感到活力的流动,并且也是在麻痹痛苦。可能由于这些原因,有的人这方面的欲望会较重,同时也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引诱。这也是本人的经验猜想之谈。少上网多运动,应该会有改观的。从医学角度看,淫欲心重,长期沉溺于此,会导致心肾不交,身心失调,睡眠质量肯定不好。暴食更对身体有害,生理不调也会影响心理。现在通过斋戒的守持,使人身心渐渐安定下来。身心澄静了,才会有清明的、稳定的、持续的力量走出强迫的烂泥潭。
  
  并且犯邪淫和强迫症是有关联的,这个问题有不少人说到了。曾有人说,强迫症本身就是冲突,任何冲突也可能影响和加重强迫症。我在这里再说明一下它和神经症的联系。比如手淫,有的还是强迫性的手淫。我早年也很严重,但不是强迫性的,只是空虚无聊、习惯、惰性,现在早已断除。手淫只是个恶劣习惯,如果认为改个习惯也会成为强迫症,那是自己吓自己,使得本来不会是强迫的也变成了强迫,又或者仅仅是自甘墮落,然后又找些“自然”、“强迫”之类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手淫除了当时的一点快感,没有任何好处,之后的空虚感、后悔的心情紧随而来,连同脏兮兮不舒服的感觉也一直跟着你,可下次还要搞,这种矛盾的、不安的心情就是病态的、神经症的。又比如关起门来看色情网站的情景,看着又觉得不该看,不该看又想看,对自己没信心,时刻注意着周围动静,稍微有点声响就全身紧张一下,担心是不是有人来了,或者担心检查门有没有关好,与强迫症、神经症何其相似。兴奋又抑制,抑制又兴奋,这会使精神拮抗作用非正常地增强,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刺激,形成某种错乱兴奋或木僵状态,类似肌肉的间歇性或强直性痉挛(森田的比喻);时刻注意着周围动静,所以总是对外界没有安全感,这样会成为导致神经症的原因。
  
  第四,少上网很重要。虽然斋戒没这条要求,但网络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引人堕落。也许开始是想找点有用的资料,但顺带就会看到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下心里打岔就被引诱过去陷进去了,然后消磨了一个晚上,然后发现刚才看的什么意思都没有。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的,看多了没有实际受用,而且心散乱浮躁。像我这样,在网上一段时间变得很浮躁,发言也很可笑,无端造了很多恶业,所以远离为上。如果有点网瘾的,可以找点其他有兴趣的事情打发时间,或者睡觉去。我就是这样,觉得无聊干什么都没心情,不要上网或看电影什么的,而是睡觉去,并不费什么力。只要阻隔了一段时间,离网络电影什么的就感觉陌生遥远了。这样慢慢把心收回,才能有心情去考虑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从而把心转移到正轨上来。有一篇我看过的最好的开示《我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虽然标题是指学佛人的,但对所有人都适用,在显密佛网上有下载:xianmifw.com/bbs/viewthread.php?tid=3645
  
  一个问题:守戒不是导致强迫症的原因。我想举个例子,曾见有人说佛门有套人们一般不采用的拨念珠的规矩,持咒时正常一路往前拨,如果跟人说了句话则要往后退多少颗念珠,打嗝了又要往后退多少颗念珠,打妄想了又要往后退多少颗念珠,结果人们会发现自己一圈也拨不过去。这种属于强迫行为,和我诵经礼拜时为了“如对圣容”的庄严而这里搞搞那里搞搞以至功课不能继续,性质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行为是否属于强迫症,则要看是否给当事人造成了痛苦。很多患者回想起来发现儿时就有一些强迫行为,那时没把它当回事,也就过去了,而且有时因为这种强迫性格还能使事情做得更出色。长大后在焦虑心情驱使下,时时在意,强迫性格才导致强迫症。我想那套拨念珠的规矩也是一样,要看用在什么人身上。也许对有些人,心态好的,习惯这种方式的,这些规矩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用功;而对另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神经质,敏感和紧张过头了,更造成妄想纷飞,则把事情搞得更糟,这套拨念珠的规矩对他来说就成了强迫仪式。
  
  有患者、咨询师说什么戒律是教条、是强迫仪式、会引发强迫症,乃至因为善良才导致强迫症,以及现在认为手淫有益健康不手淫是不正常的,都是些歪论。患者、手淫成习的人本身习气太重,要他一下子断掉说不定会引起更严重的反弹,由于自己下的决心自己没做到,心里又多了一层愧疚和自卑,然后下次还是照样没做到,时间长了都成习惯了,立誓变成了很不庄重的、没有力量的东西,这就更不好。但是这里需要一些方法引导,矫正这些习气,而不是借口说戒律是束缚“人性”的。犹如不抽烟的人从来不知道断烟瘾有何难处,素食者觉得肉食腥臭恶心,不上网的人看网瘾者可笑可悲,只是自己毛病太重了才难以断除,并不是禁烟、禁网、素食或断除手淫会导致强迫。保持这些恶劣习惯,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低级的“健康”循环状态里。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改变自然是要付出努力的。有篇仁波切的开示《对电视上瘾转变到对修法上瘾》,可以搜索来看看,它说明了一种习惯的养成,刚开始往往需要勉强,但只要有改变的意乐,就不难做到,循序渐进就可以了。
  
  斋戒也一样。开始的时候,不宜强行实行。当思维慢慢放松开来、感知慢慢活跃起来的时候,就需要注意那些不好的念头、不好的心思,比如惰性,比如贪欲,比如抱怨,等等,知道了以后,把这些念头、心思看淡些,慢慢学会放下,这样改正习气,收敛身心,渐渐开始奉持斋戒,渐渐使生活步入正轨。如果只是找点娱乐打发无聊,那是在逃避问题、逃避自己,空耗时间。当能够长时期奉持斋戒的时候,会感到身心轻松很多,烦恼妄想少了很多,思维感知也清明很多,就会形成一股正面的能量。比如所说的寻找“童心”,回想思惟儿时的情景,如对圣贤思慕渴仰的心情,便是光明的、向上的能量。当生起这样的心情时,那些可能还会出现的干扰念头或心思,或者轻微的强迫,都不会成为障碍,即使有点似乎要打岔了,只要提起正面的心情,即刻便消失无踪了。这情形如同万吨巨轮遇上漂来的几只小船,顷刻将之碾得粉碎;又如同大火中飞进了几片纸页碎片,自然消融无余;又如一刀斩断疴瘤,爽快自在,完全不需要多余的技巧去调整避免什么之类。所以斋戒对恢复“童心”是很好的助力,并且斋戒的清净行持本身就是童年心里向往的一部分,反过来那种光明的、向上的心情也可更使人清净、轻松地守持斋戒。这样彼此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对走出强迫恢复健康是完全有利的。不只斋戒如此,后面说的忏悔等也一样,都是互相扶助,彼此增益,共同推向健康的境地。
  
  这里有些斋戒的资料:fjlm.org/forumdisplay.php?fid=160
  观音斋戒专题: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7785&extra=page%3D1
  这个十一面观音斋戒我没有受过,但看到很殊胜,希望以后一定求个传承。
  
  (五)皈依与忏悔
  
  按佛教观点,我们遭受痛苦是自己往昔所造恶业所感的苦果,正需忏悔。几位师父给了我不同意见,安排了不同的功课,在这期间我功课时断时续,这其中是过于懒散贪逸,可能也有些一贯的强迫毛病,总是对选择修什么摇摆不定,心不安宁。后来还是以礼拜为主,对我来说礼拜既是皈依也是忏悔,可以健身,可以灭罪,并且因为我一安静不动就会想到头痛,而礼拜可以把心安在肢体动作上,要稍微好一些,适合我的状况。
  
  有几个问题在开始时很困难,似乎是没有下手的地方,我从自己经验来一一说明。
  
  首先,最大的困难在于思维和感知障碍,没有正常的思维和感知能力,喜怒哀乐都已不真实,要反省或生起什么觉受是极难的。这个我觉得似乎是没什么快速的好方法。我的观点就是,重症患者基本上是不适合用佛法里的方法调心的,应该主要寻求心理学和医疗的帮助。在严重的时候勉强修法,比如忏悔、念佛、止观等等,是很难很难修起来的。在这些问题大部分好转以后,才可以适当地采用佛法的方法调理。等基本上全好了以后,如果不是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则可以放下心理学的学习,将精力投入到佛法修学上来。开始阶段基本上只有宽松心情是主要的,其它修不修得起来都不必挂怀。先按照“锻炼身体”、“请具德师父调理”、“童心”、“斋戒”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然后再考虑皈依忏悔的问题。两位上师法师也告诉我同样的意思:慢慢来,会好的,其它也没什么了(意思是除此之外生活中也没其它什么额外的困难或糟糕的毛病了,不用心急担忧,也不用怎样自怨自责,慢慢就会恢复过来的)。
  
  但是其次,生不起惭愧忏悔心,并不是就真的没法子了、有理由继续空耗日子了。可以这样思维:正因为生不起惭愧心,强迫得这么一踏糊涂还不能够/不知道惭愧,所以我们就更应该惭愧。或者首先应该想:再这样乱七八糟下去,再不改变自己的心相续,后世必定堕入恶道。强迫症虽然痛,或许也只是花报(如同《饿鬼报应经》里那个患神经症的鬼一样),比起地狱苦差了千万倍,而现在庆幸还有人身,只要人身没失,就还有办法。以这样的求救命之心,竭诚呼喊皈投上师三宝,祈求上师三宝加持。按加行要求,下手是先修四皈依的,因为皈依是修学的开始,皈依之心都还很欠缺,那表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清净信心没生起来,其他都上不了路。按大德开示,修皈依可增加诚心、恭敬心、平等心、欢喜心,使修行精进,这些都是我所缺少的。
  
  或者不说佛教的东西,或许可以这样思维:自己拖了这么久还没好,却还生不起迫切的心情(是“心情”,整个身心的感受,不是要脑子“理性”地去“想”),没有求救脱苦之心,而是继续心安理得一如既往地空耗日子,是不懂得检点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也往往使自己成为周围亲人的累赘。强迫都基于恐怖而来,但仅有恐怖或许只可能导致恐怖症而不会是强迫症。但患者往往比较自负,这种的自卑与自大总是混杂在一起的。好的地方也有,可以说很有钻研精神,不愿麻烦别人,很能忍耐,同时也充斥我慢和好面子心理。他们坚定地认为凭自己的头脑一定可以把问题想清楚、把事情控制住,既不愿承认自己的差劲,也不敢肯定自己的优点,同时掩饰自己的不足,即使到今天这样焦头烂额神经症的地步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焦头烂额神经症是有理由的,错不在自己,自己是可以把事情想清楚的。——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想法思路在正常人看来是可笑的,但他身不由己。——由于有这样自大和好面子的念头,因而生不起惭愧忏悔的心。虽然早已意识到有问题,但这样的心情和觉受很难生起来。可是,已经拖了这么久还没好,却还生不起迫切的心情,而是仍然在那“想”来“想”去,甚至给周围人带来很大负担,这样去慢慢思维,由此而生起惭愧心,生起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心情。
  
  当生起这样虔诚和迫切的“心情”时,实际上当下的心相续就已经改变了,强迫思维的妄想就已经变得可以容纳了。我想,强迫症是有自知能力的,我们比那些精神病、智障、脑瘫之类的障碍轻多了,虽然人们因此而更不了解强迫症因而很多不正确的诟病,大概强迫症的业债所致,势所必然。所以我们还是幸运的,得为自己承担起责任,不能老把问题推给“强迫症”。除了自己,没别人在强迫自己,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倘若真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心情便容易调柔,惭愧忏悔的心便易于生起。
  
  我个人还找了大藏经中所有与忏悔有关的经论仪轨,以及一些祖师大德精勤忏悔的事迹,还有那些格言类的书籍,细细品读或随意翻翻,都会带来不少启发。在后面“心理疾病和道德行为”一节里说到的“发心”问题,那就是一个需要忏悔的地方。还有我看过其他网友的忏悔,也有启发。因为自己稀里糊涂的,没有旁边的提醒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对照检点自己的不足。
  
  第三,虽然需要反省忏悔,但基本上的确是生不起任何心情,连喜怒哀乐都不真实了,连负面的什么我慢自卑之类也都不真实,全部僵化隔阂了,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省思和生起何种皈依忏悔的心。所以实际我在礼拜的时候,什么正规方法都用不上。但用不上也没关系,也不去想要生起什么心,因为会生到头里面去,只是慢慢拜,把心思安住在肢体动作上。安不下来也不用在意,可以把自己当成一部机器,一个一个拜就是。不求数量,不求质量,不赶时间。好像天地间只有你一人和眼前这片空间,好像你生来就只会做礼拜这一件事。只要一个一个拜下去,时间长了,会感到其中显出一种节奏。好比开始空气中充斥着噪音,杂乱无章,心里很烦,但中间慢慢出现一种有节奏的敲钟声,一下一下的,去听这个钟声。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钟声、这种节奏感会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时候虽然还有很多噪音,但你的心思被钟声吸引,只听到钟声,其它声音即便还在,也不会影响你了。礼拜也是这样,只需一下一下往下拜,身心在这个节奏带领下,渐渐会变得平和顺畅起来。如果能够拜得好一些了,可以试着生起和安住于皈依忏悔的心境。如果拜得更好一些了,可以试着起观。但是可能会觉得观想比较吃力,不观也可以,上师对我也没有怎样要求。我的经验和想法是,只要自己觉得哪种做法轻松随意,觉得喜欢和较能用得上力,就照那个做法是好的。有个《净障修法观修次第》的动画很好,网上可以找到,不一定要全部照那里面的要求做到,但里面有些东西很可以参考。
  
  在心里烦躁拜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试着思维礼拜的功德,思维现在还保有人身可以通过礼拜灭除罪业的难得等等,这样生起礼拜的意乐和紧迫感。看到有上师的教诫,礼拜最破身恶,所以犯邪淫的应该多礼拜。还可以思维体会小时候做事情的心情是怎样的,那样淳厚的心情、清爽安谧的感觉和氛围,没有杂乱的思虑,生起这种感觉,内心变柔和了,便易于生起和安住于皈依忏悔的心境。倘若完全不能思维,根本体会不到那些东西,那可以想自己是在梦游当中,梦中的杂乱心思是不真实的,不必在意。或者就想自己只是部机器,什么烦躁焦虑对一部机器来说是不存在的、无意义的,不可能从根本上干扰到你,你只要和机器一样无知无觉,按照设定的程序往下拜就行了。这个我想可能是最后的和最有力的办法。但可能也还是无效,或者还是越想越难受、越想越头痛。那么,好像也没办法,歇一歇也不要紧。但不要因为这次歇过了下次也继续歇下去。
  
  佛教里有个比喻,一个执着此生的人,死亡的时候好像生龟脱壳一样痛苦,又像是一个人双手扒在铁丝网上,被一股大力往后拉扯,最后被生生扯下来,手指扯断留在铁丝网上。我想,一个陷入强迫思维的人,要他不管自己心里的想法,而去做点别的事如礼拜什么的,真是难受到要死,这情形就好像死时手指被生生拉断一样,异常的焦虑不安。这种情形,我想,要强迫者怎样忽然改变也不大可能,但倘若能明白自己是这样的处境,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焦虑,承认、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且有意愿去改变,那么带着这个意愿(内在的意乐心情)慢慢尝试着去做,会慢慢好起来的。只要每天礼拜不要中断,中断也不要中断太久,每次礼拜多少能感到一点顺畅的节奏,日子长了,就会有进步的。
  
  第四,强迫者偶尔有什么感受比如生起皈依忏悔心时,他必定会去试图控制这个感受,会试图把它延长强化,但他这么做实际上是在突出“我”的意识,“我”要控制、“我”要延长、“我”要皈依忏悔,或者所谓的观察思维本质,所谓的理性化,结果都是一样,他的注意力都在“我”的意识上,于是他就很紧张,于是刚才的心情感受转瞬消失了,只剩头痛。这同样一是因为强迫症原本如此,严重时采用医疗手段如按摩药物等外力干涉是很有必要的;二是恐怖心自负心等等的虚妄攀缘,比如他会想“我”要/应该成为什么什么,他想(为别人?)保持“我”的形象。或者他还会一边忏悔一边想:我终于能够忏悔了,障碍应该减轻了一些,强迫也应该好一些了吧!这都属于杂七杂八的念头,忏悔需要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过失和不足,不是带有附加条件的。解决办法也需为此种“我”要怎么样的心态而忏悔。参见《心灵神医》的“正念”等若干章节。我的体会还是回到孩童的心情,你可以想你“不知道”、“在学习”,“在尝试”……。通过“不知道”、“在学习”、“在尝试”这样的词语告诉自己,脱去全部身心的羁绊,全神贯注于当前的摸索和皈投三宝的心情上,可以稍稍带着这么点觉知,而不是想“我”是怎样、“我”就要怎样之类。
  
  第五,诵经礼拜不必搞得很紧张的样子。这是强迫者的习惯,对做功课有极大妨碍,像我自己做功课一会儿来点强迫动作,整整衣服擤擤鼻涕什么的,或者一静心看书就专注到头痛,都是一个性质的。曾有位出家不久的师父和我说起他出家以来的心得体会,一些世俗的执着、牵挂都放下了,举几个生活例子:天太热穿背心礼拜,穿拖鞋免得进沙和脚臭,很久没洗澡,出了汗也不费心去管,自然凉快下来干了就好;一个不知道原来做什么的汤匙,拿来在衣服上随便揩几下就拿来舀汤喝,原先在家讲究的习气淡了很多;对生活的担扰、世俗的牵挂都放下了,事情来了就完成它,事情过了就不再想,等等。听起来让人感到一种海阔天空的洒脱境界。这位师父的意思并不是要我去学他的一些穿拖鞋之类的做法,而是看到我诵经的样子比较拘谨刻板,告诉我应当放松开来,身心活泼一些,如念经尽管放声大胆地念,不用怕念错,做什么事有点错误、有点过失也不要紧,大殿里也没人跑来管你。我听了感到欢喜。
  
  第六,忏悔不是神经质的自责。有人说,自己做错了,总是在为做的错事而后悔、内疚,人生不能重新来过,忏悔过,可是心里的内疚感一点也没有减少,怎么办?这个问题不少人提到,甚至认为忏悔会加重症状,如此便成了“悔盖”,属于障道因缘之一。
  
  这个情况我有体会,后来想起《小止观》里说的弃悔盖:“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多年前我读到这段话时,心想哪里会有这样的人,这人不是很笨么?现在知道原来我就是这样的人。感到这样烦乱的时候可以默念这几句偈颂,观想龙树菩萨或智者大师及师长在面前抚顶加持。这种情况其实有点近似强迫症的表现,因为不完善的恐怖而反复回忆。好比看见路边一堆垃圾,却感觉垃圾附到了“自己”身上一样。又如有人看到一堆狗屎念念不忘,以至每天要洗澡洗两吨水。这一情况说明了各类神经症的通病——总是思前想后,不能把心安住在当下。
  这方面我建议去看看心理学里有关自我接纳的文章,全面、贴切、有深度、且有系统。我自己的体会,其中原因,大体是不接受自己(但首先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因为原先在想像中,希望按照一种社会期待把“自我”塑造出一个美好正直的形象,现在感到事情不对,一方面因为他的谦卑与虔诚,知道自己有问题,心里感到愧疚,一方面又无法理解事物的矛盾之处,而是习惯对就一概对、错就一概错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单纯、幼稚且愚痴的心理状态,并且放不下自己心里期待的那个美好形象,盲目地追求一种不可能境界,于是心里很混乱。另外,如果对过去的事总是追忆,强迫性地“追求完美”,是不了解世事无常,我执的表现,这里面含有贪心慢心以及根本性的恐惧心理。无常不是单指死亡,而是没有恒久不变,一切都是因缘变化的,以“它就应该这样、必须这样”的死执思维来对待事物,是不明事理,产生痛苦的原因。多思维无常,对放下执着是有益的。忏悔就要完全地接纳自己,不是接纳自己做错事是没关系、有理由的,而是从心底承认自己的不足,生起很大的惭愧心,柔软谦下的心,如此心里不是强直僵化地想着“我”要怎样怎样之类。
  
  由于神经症本身就不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基本上就不会有神经症了,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足,首先要知道不足在哪里。既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也就不知道怎样解决、转化问题,忏悔也就忏悔不到症结上,成了非理性的压制和自责,从而更加重神经质的冲突。
     如果明白了人性原本具有诸多弱点/特点,人人都是如此,就能够宽容自己(的错误),也能够宽容别人(的错误,或对自己的不当指责和侮辱),并由于这样的对人性、对众生、对生活的省思,而生起忏悔与悲悯的心情,那么这样发心就是正的,心里是充满光明的,如此修行便是脚踏实地,而不是在神经质地自责,或者单单是为了赎罪似的,心结化不开,只是在做无用功。
  佛说:“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古语云:“知耻近乎勇。”惭愧而后心安矣。说忏悔会加重神经症的冲突,那是因为忏悔不如法。如法的忏悔使心灵得到洗涤和滋养,使人身心清净,障垢消灭,安隐快乐,不是神经质的。  
  对于戒律和因果,可能有的强迫者对此会有些神经质的自省。他做事必须中规中矩,稍有差错则觉得很不舒服,难以忍受。这可能由于对佛教认识不清,并没有清楚了解自己为什么要来学佛。他不是从现实生活、从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出发去学习佛教提升自己,而是自己在事先认识不清的情况下揣测出某种虚构的佛教形象,然后把自己套上去,在一个虚构的框架里神经叨叨地对自己做些比较和裁判,同时他的理性又在心里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肯定是哪里出错了,可是他搞不明白。冲突是这样产生的。看到有佛友说:“有这种现象的同修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对佛法或者佛教中的某些现象心存疑虑,有不明白的地方,但又不敢深究,只是用佛法是清净的,某某的行为是清净的来给自己洗脑。这样很容易出现强迫的症状。要知道,佛从来没有反对过自由的思想和对真理的探索,自己检查一下吧。”
  
  前面说的斋戒的问题,也说到了一点。还有部电影《修女传》,其中表现的情景,或许也可以带来启发。
  
  还有对神灵或佛菩萨起恶心邪见或亵渎的强迫,我看到病友和咨询师已经说了多种意见,我觉得那些意见都可以参考。本人没有这种强迫,也没什么好补充的。不过有个感觉,似乎一般外人对于此种对他们来说似乎不痛不痒的强迫,相对来说更容易、较喜欢将自己套用上去,不知道是这种情况在人们生活中(当然不一定是对神灵)较常出现易于体会而又显得似乎有点可爱的傻冒还是咋的?那是出于对强迫症不了解,不是强迫也当成强迫,好像还真成了时髦的东西。一个不懂医的人对着医书看病觉得自己什么病都像,强迫症也一样,看着看着好像什么都像强迫症了,然后把自己随便套上去,并且同样地把他自己的见解随便套到别人身上,那没有意义。
  
  还看到有人说,忏悔时把以前造的罪业都想一遍,等于加深记忆,加重心里的罪恶感,而且这次回想完了忏悔过了,下次忏悔又要回想一遍,那样忏悔岂不是没完没了?
  
  对此我的体会是,忏悔要发露以前的罪恶,这样是把以前的恶业种子习气翻出来,好比埋在地下的种子,把它挖出来,失去了生长条件,就不能再生长了。又如一个人做了不好的事,心里会有个覆藏起来的阴暗处,同时他又要在人前表现得很正常的样子,当他想起那些不好的事情,内心必定有冲突,好像神经症的样子,心里肯定不自然。如果他在人群中(或者在佛前、在师长面前)发露忏悔,就是在把那个阴暗面投入到光明中去,这个时候他是愧悔的心态,这已经是在改过迁善的善业了,因而他心里同时也是光明正大的、堂堂正正的,而不是因为愧悔而起了萎缩或自卑心理。那么从此以后这个人就是内外一致的,没有冲突。如果他总注意到曾经的阴暗面,起了萎缩或自卑心理,我想那是因为他对“我”与“众人”的内外境界起了多余的攀缘计较的心,这个心不是忏悔的心。他在想的是“我”怎么样或“我要”怎么样,或者因为他在原先想像中,希望按照一种社会期待把“自我”塑造出一个美好正直的形象,等等,现在发现不符,觉得不能接受,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解决办法也是接受自己,不对内外境界作攀缘计较,因为那些东西都是无常不实的,不要在意那些“我”、“我要”的想法,而专注在忏悔的心思上。
  
  至于说要把事情回想一遍,这是从事相上忏悔。身口业都是由意引发的,当初做出那些事情是因为当时发心不对,或说出于某种病态心理。现在回顾那些事相,其实质是通过回顾来明白当时自己心里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叫人停留在过去的错误事件上。现在从心地上改正那样错误心理,同样也是把阴暗面投入到光明中去。这样改过迁善的心态,是愧悔的,也是堂堂正正的、趋向光明的,而不是趋向萎缩的。这是我的理解。
  
  如果还是不行,那或许观空较适合,也是忏悔的一种方法。
  
  在《无尽的疗愈》一书中,怎样培养祥和的心,说到很多。
  
  关于忏悔方面的书籍,推荐阅读《忏悔的理论与方法》,《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里的“忏悔三障”的开示,以及有关“四力忏悔”的解说。网上都可以找到。本文后面小节还讨论到神经症与发心的因果联系,明白了这个问题可以知道忏悔什么以及怎样忏悔;还有对于反省、忏悔、释怀的辨析等等,都可以参考。这些问题我自己也在考虑。
  
  看到两段话挺好,贴过来:“很多人认为因果是遥远的事情,当发生什么果报的时候,认为一定就是前世的某某因导致的。就是没有和当下的心、业习产生联想。其实因果就在当下,当下的心中必有前世的等流果,任何果报都可以在自心中找到根源。一个人如果不是如此地信解因果,对因果则无恐惧心理。在实际的修行中就不会以调整自心为修行。”“当一个人明白到业报的因果道理和修行能够提升人生的道理后,他不会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不善行为,也不会对自己还有不善的习气而耿耿於怀,他只会去修习八正道来对治自己的习气,喜悦地看著这些不善的习气逐渐减薄下去,喜悦地看著自己的人生在逐渐进步,还有亲身体会到当不善的习气减薄时所带来的一份解脱自在。”
  
  也许人们认为佛教因果业报和鬼神之说虚无飘渺,心理学的治疗不管这些,也不讲忏悔什么的,却照样有大量康复的例子,而且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都不是靠佛法治好的。但是正如有善知识说的,因果业报就在当下,当下的心中必有前世的等流果,任何果报都可以在自心中找到根源。比如所举的《饿鬼报应经》里的那个鬼,得恐惧症是业报病,今生的恐惧心相和前世为人时犯邪淫的心相是有关联的。对比一下,患者当下有哪些烦恼习气,自己可以检点,明白了自己的缺陷,然后生起惭愧心,拔除、防护、改正……。陈露先恶名忏,改往修来名悔,这便是忏悔。
  
  其实之所以产生这类神经质自责不能化解,说明心智发育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说明这个人还不成熟。对此学习了解下心理学,从心理发展和人格建立的模式、从整个人生经历去分析看待此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以培养和校正健康的心理与成熟的人格,是非常有益和很有必要的。心理学的种种方法,也无非是帮助患者改变内心的习气、观念、想法或思维模式,假如费了好大劲患者内心习气依旧,则病症不会有任何改变,行为也肯定照旧。即使是鬼神所作病,心理学的指导:不管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从佛法来看也肯定是正确有效的。鬼神能干扰你,使你纠缠于一些无意义的念头,也是因为你有缺点才能得其便。现在你不理这些念头/缺点,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乃至以病苦为良药,生起出离心、大悲心,这便是在悔过自新、改往修来了。鬼神干扰不了,觉得无趣或受到感化(或者也觉得折腾够了),也就离开了。但是如果业障重,或与非人结怨深,是不会轻易化解的,依佛力加被是最好的助缘。
  
  所以这样两厢比较,彼此逻辑上都没有不合理之处。佛法的治疗和心理学的治疗没有矛盾,心理治疗也是调心训练,可以成为人们很好的因缘,引导人们怎样消解烦恼。旁人可以予以辅导和帮助,个人的心病最终都是由自己努力才能完全祛除。
  
  (六)认知与实践
  
  很多强迫症的产生不单是认知问题,也是能力问题,两个方面互相影响。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心态、正确的起心动念,也同时影响、铸造着我们的心态和起心动念,错误的心态、错误的起心动念可以藉由正确行为的影响而改变。信心来自实力,生活的经验、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观想”就能获得的。所以对于强迫症这样顽固的心病,可能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外缘干涉才能使患者有所改变。
  
  生活的实践不是要把强迫者变得怎样八面玲珑或大大咧咧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这不合强迫者的性格,但需要改变凡事刻板过于在意的毛病。如果能依循当事人的性格特点,熟悉正常的处世心态,摆脱了原来错误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使人发挥出色的能力。
  
  很多患者都是不愿动的、动不了的,但主要是思维障碍,简单的行动、不用动脑子的事情却是不会完全瘫痪的。我想如果有人带领、陪伴着他们去尝试某种事物,比如他有兴趣的事情,或他恐惧的事情,也许走出困境会容易许多。曾看到有人建议说去部队当兵好了,也是一种有力的外缘,约束人不得不跟着做,符合带着痛苦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对某些懒散、作息无规律、整天无所事事在那儿“用功”想的患者应该是很好的。不过对这个事情,我想,部队纪律严格,是条条框框的,只要服从就行,不用动脑子,生活的问题却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如果有人本身喜欢部队生活,他的人生理想和他接受的训练是一致的,可能当兵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最终使他的问题得以解决。如果不是,只是为了完成一件事情,和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一样,公事公办,没有触摸到自己心灵问题,恐怕也不会有多少改观。而且如果回避心灵问题、人生问题,依赖于外部命令带来的暂时的安全感,部队生活对于强迫症患者也许会成为一种暂时的逃避。就和有人想出家一样。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治疗原则。
  
  现实生活中有人带领陪伴的机会很少,即使有也不可能每次都和你在一起、并且每次都遇上你过敏的事情,绝大多数情况只能是自己给自己一点鼓励。看到书上说:“一个人没有办法突破,没有办法行动,是他不了解行动力的来源。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行动通常可以归纳出两点:第一点,就是他为了追求快乐;第二点是为了逃离痛苦。……所有的障碍也一样,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你还不够积极。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痛苦不够多。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突破的快乐不够多。只要你能够运用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力量来影响自己,你的行动力一定会倍增的。”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里说。往这两方面思维,会给自己生起紧迫感和助推的力量。
  
  由于我最初是焦虑,后来产生社恐,强迫是后来才有的,这里举社恐例子来说。如果十多年前我到一个装饰华丽的商场、酒店或者其它任何的建筑里,会有压力和自卑感,要买什么东西或办事情不敢上前,后来没有了,我想是因为几个方面:(1)你可以发现当你一个人进商场时,心里会自惭形秽和感到很大压力,但如果和任何一个熟悉的亲戚朋友同事一起逛商场,那种感觉基本上就没有了。比如和我姐走在一起的时候。我姐和我无论是感情特点、思维方式还是相貌上,很多地方都很像,但她和人打交道显得比较自如。我奇怪为什么刚才我会有那样的压力和自卑感,忽然我姐走过来和我说了句话,却马上可以感到轻松和坦然,刚才的紧张心情就没有了。这样经历次数多了,你可以体会到这只是你心的造作,你同样可以练习一个人时也把那种轻松安祥的心情转换过来。(2)刚毕业时参与了一家综合商场的装潢建设,你亲眼看到了玻璃是怎么安上去的,地毯是怎么铺起来的,柜台是怎么推放整齐的,并且你亲自动手布置网线,商量怎么摆放柜台,你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了一种做主人的感觉,以后再面对这种情形,你已经可以想见它是怎么来的,你明白了它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它不是“天生”就这样的,它没有什么权威性、神圣性,千万年亘古不变的盘踞在那里。而且以前你对柜台边的营业员也感到压力,现在你已经认识他们,他们也都认识你,和你熟悉了,你眼前的景象变得不再是原先意象中的冷酷、硬梆梆和神秘莫测,而是变得温柔了。类似的事遇到很多,本来感到紧张,忽然发现对方是以前的同学,大部分压力都消饵于无形。也有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情况,陌生人还好,忽然发现是以前认识的人,就不自然。不管是怎样的情况,经历多了,你同样可以体会到这只是你心的造作,无论亲疏都是平等的,同样可以练习在紧张的场景下也把那种轻松坦然的心情转换过来。(3)买衣服、砍价什么的,不代表什么“本事”。衣服是买给自己穿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你不需要对衣服有厂商一样行家的眼光来评判挑选。你可以告诉自己“在学习”、“在尝试”,而不是“我”要怎样(老练之类)。虽然现在我还是不太知道怎么挑选衣服,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一定要说这里那里不好那件衣服才好,但都无所谓了。砍价不会砍也可以到平价商场去买,或者有时候买得贵了也不是要紧事,买菜之类我从来不讲价,就当捐助了。可以认为这是少了点生活技能,也可以认为这是处事风格。老妈看我穿来穿去就那么两件衣服,给我买了几件,我几乎从未穿过,有的则拿去送人了,反正都不再理会了。现在生活过得好好的,想想以前的困扰挺可笑的。
  
  再如单位饭局,往往要互相敬酒,刚开始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呆在那里,都是别人敬我,我从来不敬别人,我也不知道这么敬来敬去干什么。时间久了,大家知道我就是这么个人,有的不敬,有的还敬。那时酒桌上一度形成了某种规矩:领导来敬酒,我喝饮料(我不喝酒),领导一口干,我意思一下就行了,同事笑说我面子真大。再后来,我觉得无聊,开始“反击”,有时敬一敬,有时则不敬。现在通常来说还是不敬,或者敬敬东家或领导就可以了,熟悉的人知道怎么回事,不熟悉的可能觉得有点怪。我是素食的,酒桌点菜往往会叫先上素菜,当上了盘蔬菜,人们会说这是素菜某某要的,所以大家对此没有意见,并且还是照顾的。后来工作调动,去了其他单位,我仍然保持这个习惯,也心安理得。听我爸说他也不敬酒的,也不喝酒,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
  
  又如单位办文艺晚会,开始有些担心,先在家演练几遍,上台就没事了,因为周围都是同事,他们没有比你更大,没有那种权威性、神圣性、千万年亘古不变的冷酷姿态,而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他们和你、和你的家人都一样,都是“人”。据同事反映还不错,可能他们觉得我台上的表演和台下沉默的风格不一样,略感惊讶吧。
  
  又如培训授课,我是讲师,下面坐着的各单位的人都有,我怎么讲呢?首先自己要熟悉业务,不能稀里糊涂混过去。这点其实我并没有做好,因为我本身就在稀里糊涂混日子(这与强不强迫没关系),是在讲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边熟悉起来的。其次,也是一样的,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平等的感觉、做主人的感觉。再不然把台下那些人当成木头桩子就行了,你在台上是最大的,其他人都听你指挥,要有目中无人的“气派”,这是别人告诉我的主持经验,半带玩笑的话。
  
  曾看到有人说,有大德上师受邀请上台演唱时也会脸红害羞,捂着嘴一边笑一边唱,可见这种反应完全是正常的,最多只说明不够老练。又看到说有上师误会别人牛仔裤上有破洞是因为没钱穿好衣服,因而没接受供养,被弟子说明时也感到害羞脸红。又看到说有上师面包有没有发霉自己不会辨别,还要别人闻闻有没有发霉,给人感觉很幼稚似的。可见这些事原本是稀松平常的,倒更显出心地单纯和孩子气的一面。可患者的情形却是这样的:本来有点恐、有点不自然、有点不老练是正常的,但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的单纯、失却了单纯,喜欢给自己耍花样,起很重的攀缘计较的心,老打妄想想像怎样自然、怎样老练,这种反应背后是很重的自卑心、贪心、慢心以及根本性的恐惧心理。由于希望一点这样的反应都不要而极力排斥它,一边排斥一边又觉得不对,产生怀疑,因为这个“恐”而更加恐,恐上加恐,于是选择逃避,成了强迫因素,如果没有这样摇摆不定思维混乱的因素,问题已经解决一大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社恐里面混了很多强迫因素,或者本来没有恐怖,因为强迫而衍生出恐怖,其中没有完全的界线。)应该是始终以最单纯、最朴实的一面去面对。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本来就是自然的。倘若自己觉得不自然,别人也就觉得不自然;倘若你觉得是自然的,别人也就觉得是自然的,这是个互动的关系。
  
  以上是简单的例子,有的事情可能会复杂些。现在的我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和人在一起还是不知道聊什么,而且实际上还是懵懂,这已有历史原因造成,比较难改进。但也可以说不算什么问题,自己心安就行了。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抓住主心骨,其它生活的“附加意义”不重要,不要去攀缘比较。而且那些东西很大程度是庸俗的、无聊的、基于恐怖心理发展出来的神经质的东西,如果有人喜欢攀缘比较那些东西,说明这个人素质不怎么样,并且他自己就是糊里糊涂的。若真自信自己是个老实的人、聪明的人、向往返朴归真的人,是不屑于跟着混的。有部电视剧《士兵突击》,许三多的心态或许可以成为部分社恐人的榜样。(我感觉许三多的社恐应该是轻度或轻微的,还有很多“真正意义上的”社恐,属于严重型,很难改变。)
  
  关于工作问题,也在这里说一说。我刚毕业时是很迷惘,参加工作赚钱为一口饭而奔波,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种极其侮辱性质的状况,是牢狱枷锁,我对父母说我没想过这种事也会落到我头上来。我不知道该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干什么好,而对于一个社恐的人更有担忧畏惧。我先后去过四家比较大的公司应聘,第一次是失败的,几分钟就把我打发走了。第二次是招进去了,但只是打临工,且待遇不公,我做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意思,离开了那个地方。第三次也是失败的。第四次是成功的,应聘那个职位者有二十余人,招了二三人,因为我专业能力不错,对应聘过程已有了解,知道怎么应对,考官觉得比较满意。这是家大型国有公司,待遇比较优越,因为新设立部门需要人手。我做了一段时间,但后来没有签正式合约,而是逃跑了。老板似乎比较欣赏我这样的人,可能在他眼里我是个话很少、很实干、有才气、听话、温和良善、没有受到世俗染污、有前途的年青人,问了几次怎么不做了,我只说有其它打算,想去干公务员。后来公务员招聘确实招进去了,但当时逃跑的原因主要是太害怕了。那段时间连续感冒,因为太紧张了,且脑子里一团糟,什么都记不住,学习新东西非常困难,对将来丝毫没有信心。也许对方看到的“我”是一方面,但“我”同时也是懦弱无能、胆小自卑、自恋成癖、死要面子、难以长进的猥琐的人。每次一想到要走进那个场所,要面对这么多人(实际在身边一起共事的人并不多,但感觉人有很多),心里时刻绷得紧紧的,身上感到发酥,又好像泛鸡皮疙瘩,我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只有逃跑。如果当时身边有人在生活中鼓励我一下,或者有共事的人能在工作上带我一把,说不定我会做下去,但没有,那项工作是我负责的,是我带别人。这种负责的事是我最害怕、受不了和感到头痛的,因为我本身就不知道干什么,要我领头更不知道怎么做。
  
  原先我觉得逃跑的决定不太好,公务员虽然清闲,却较为单调,本来应该说正好利于修行,但心理问题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单调的环境对自己不容易有突破。当时即使压力再大,以我性格,如果真的干不下去了,最后只会理性地说明,我干不了,请求辞职,如此而已;或者我会先休养好自己,工作自然拖沓下来,不能按要求完成,如果捱不到合同期满,到时候自然把我炒了,也不会有多大问题,接受现实而已。然后歇一下,再去找其它工作。这样反复练习熟悉,慢慢就会适应了,和应聘过程一样,开始不行,多经历几次就没问题,比坐在机关里没事干要好。这样做上几年后,也许就可以一直做下去,或者如果那时候还想去考公务员,也许会更好。这是我当时有过这样的处理想法。但后来则觉得,那样未必更好,以当时的情况衡量,几乎是学不进任何东西,而在政府机关也不是我原先瞎想的怎样官场虚伪腐败勾心斗角之类(就如在企业干活也不是我原先瞎想的人与人之间怎样的冷漠竞争之类)。我本无心在俗世中“开拓”什么事业,如果有也只是为自己做个试验,学习了解一些事物。机关里清闲,却绝不是隔离的,长远来看,清闲绝对有清闲的优势。我想,如果有其他病友和我情况类似,遇到那样的选择,不用多想其它,只要实事求是衡量自己,出于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即可。
  
  看过一部电影,受其启发,现在我这样想:所谓的勤奋踏实、才气、温和良善、没有受到世俗染污,以及所谓的懦弱无能、胆小自卑、自恋成癖、死要面子,若有人这么认为无妨,但不确切。一般人们(不光是强迫者)都认为自己坚强,若对自己有点鼓励是好的,但实际上我不需要把这么些帽子戴在自己身上。回看走过的几十年,我曾经期待在自己身上出现的那些好的品质,并没有多少实现,可以说基本上一个都没有;曾经想自己身上有的那些坏的品质,并没有多少附着,可以说大部分只是你自己的想像,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者说让人一惊一咤的事物。生活告诉我,你只是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现在你只回归真实的自己,你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
  
  在政府上班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和别人合伙做过两份兼职,但时间都很短。我感到这些事情太占用时间,缺少自由,还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让我反胃,后来都退出了。从这些事情当中,我再次深刻体会到,我骨子里仍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点与十多年前刚毕业时几乎没有不同,这些事情我只能被动去做,不可能主动去经营什么。事实上我工作这么多年连职称都没考,也基本没有存钱,我不愿花心思琢磨这些事情,对我来说那和天天聚精会神地去嚼一块蜡一样,简直是变态的难以忍受。不同的是,现在多了个概念:这就是生活,并且,为了生活,我可以主动去从事这样的生活。也就是说,这个“恐慌”要搞清楚,是不敢为、不愿为或不能为,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有时候跳出原来的视野,看问题却是另一番情景。后来我又找了份与佛教有关的兼职,因为这方面我还可以投入一点兴趣,我觉得要走出强迫,找一份自己喜爱的、能够保持热情的事情去做,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缺少动力。
  
  我想社恐是一种神经质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状况。对于这一点,就是要接受自己(的全部),它就是你的一部分,以包容的心态、直面观待的心情,坦然地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性格与观念等等,那些负面心态就没有力量牵引自己。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我的想法是,先做个老实厚道人,放下那些杂乱浮躁的心思,以惭愧感恩的心,先做好身边的本份事。懦弱者承认懦弱,就不是那么懦弱,已经开始走向自信了;无能者承认无能,就不会总是无能。老子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看到有人解释很好。而且实际上也不一定是无能,只要做好自己就好。神经症患者很多时候会把软弱当成了老实,自欺当成了厚道。果真是老实善良心性淳厚正直无私的人,就不会自欺,而会正视自己的心态,并且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必定勇于改正,所以他们心里就很安祥,日子过得坦然;而旁人眼里的评价都已成了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不再成为你的障碍。
  
  记得有个法师讲座录像上说,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只能以最单纯的、最朴实的一面去面对。原话只有一句,大致是这个意思。当时我听了心想,无论是外界的苦难也好欺诈也好,还是内心的软弱也好自欺也好,我们都只能以最单纯的、最朴实的一面去面对。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单纯朴实、老实厚道的人?也许像有佛友说的,感到烦恼痛苦,或者慌乱自卑,或者焦虑恐惧,或者兴奋荣耀,对这些虚妄境界都不执着,始终去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内心不贪执也不厌恶,不急躁也不压抑。佛法里说慈悲喜舍,舍字似乎是在先的,在发心引导的次第里,也是先要思维怨亲平等,不需要排斥什么,也不需要攀缘什么。而我的体会,先有出离然后才有慈悲,先要放松然后才能精进。这个老实厚道的人生态度,就是一种“平等舍”,同时也包含了慈、悲、喜的含义。始终怀着这样慈悲的、平等的、包容的心态,为他人着想,自己的烦恼都不算什么,才会有祥和的心情,而不会被烦恼习气所转。(有的佛法开示里说到,佛法里“平等”还有更究竟的含义,不仅没有好坏亲疏的分别,也没有自他的分别,没有二元对立的分别。从这里也可以想见一点某些心理治疗调心的作用与佛法里调心方法的关系是怎样的。)若能常常生起这样淳厚的、纯善的心情,以化解病态不安的心情,社恐已经可以好大半了,然后“为所当为”就不难了,本人经验如此。并且做过就知道没原先瞎想的那么可怕与神秘莫测,某些时候还是很可亲的。
  
  另外还有几个作意要领,对我很有帮助的。第一,对我来说,我知道我的一些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正派的,世俗的言论、成“俗”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告诉你,你是幼稚的、错误的、神经病的,但你知道事情不是如他们说的那么简单的,虽然你看不清这个大千世界的纷纭事相,但你问自己,你的心里没有逃避,没有自欺,没有偏执,没有低智,你以真诚的心拷问这一切,你看见忙忙碌碌的世人,看见周围人对你的看法,也看见自己心里所想的混乱不堪,你知道这一切都是病态的,你以悲愍之心面对这一切,从心底油然生起的感受,给予你肯定,你知道你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正派的。那么为什么你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却总是神经质地处世呢?有时想想,心里既是悲泣,又是喜悦。第二,世人是友善的,不友善是一时无知受业力牵缠身不由己,不用把情况想得太坏。如果境遇不好受人歧视,是在偿还宿债,所以不用忧虑,守住自己的平淡,不被紧张不安占据了。如果说发心,就如佛教导的,自己忏悔,也为众生忏悔,愿以此亲身经历的痛代众生受苦,愿以悲愍心洗涤净化众生的烦恼。第三,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眼前的境界犹如梦幻泡影,恐惧焦虑自卑都非真实。如果这件事是你必须要做的,那就只有去完成它,设想你正处在梦境当中,就没什么过不去了。第四,因果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谁生来就具有高贵或卑劣的特质。我们已经在轮回中受生过无数次,什么坏事都做过,什么好事也都沾过,地狱也下过,人家肚里的蛔虫也做过无数次了,大家彼此彼此。多你一个或少你一个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卑自大之类,说明对因果业报的观念还没有生起定解;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则说明对人性的特点、性格的形成缺少认识。
  
  我不知道怎样清楚表达这个含义,可能别人听着抓不住核心,或者产生误解,但这些作意要领尤其前两点对我自己是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在前面“强迫症/神经症的成因”里的最后一段所说的那个梦境,以及后面“出离心与悲悯的体验”一节,都含有部分这方面的意思。
  
  还有说胆量,无所畏惧,有时很对,因为为所当为是原则,但光提胆量是没有根的,因而往往是神经质的、无效的。俗话说:智者不乱,仁者无惧。老子有句话:“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敢与胆大行动的背后,真正能起到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更重要、更贴切的药方,来源于内在统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源于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清醒认识和慈悲喜舍的心,而不是某种昏昏糊糊、自欺欺人的“动物攻击性”。如同刚才说的第一点作意要领,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心情,既是悲泣,又是喜悦,心里堂堂正正,而远离畏惧。
  
  如果总担扰些活命的问题庸人自扰,对于这一点,设想如果在社会底层生活过,比如孤身在外讨饭一年,知道没有工作、没有钱财、没有住所、没有人事支配,照样可以活下去,这一点可能就不会成为社恐原因,这是我的想法。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我会去当乞丐,讨饭一年,放下一切尘劳妄想。当然我不会光要饭,因为我心里还有光明,我会一路乞讨一路拜到拉萨,朝礼大昭寺觉活佛,朝礼四大名山。即使没法活,活不下去,也要完成一个夙愿再走。即使要死也要死自己的路上,起码努力去做了,心中没有遗憾;而不是死在别人给你预设的道路上,死在自己给自己铺陈的牢狱里。这是原来有病友说想自杀,我胡扯的几句想法。
  
  不过这确是我的一个愿望。在我看来,朝圣的宗教意义暂且不论,也不管社不社恐,现在远足运动挺时尚的,有的人步行数千里,比较多的是去西藏,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未必有何宗教信仰,但他们喜欢这样自己自由自在步行旅游,回归山野,暂时放下世俗的羁绊,我对此心生向往。如同《Into the Wild》展现的克里斯多弗的志向,又如崔永元重走长征路的自我放逐。如果真能去实行这个心愿,正可借此打磨自己世俗染垢的习气。因为像神经症这种心理疾病,是业障深重、意志摇摆冲突不定造成的,并且往往和妄想太多、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一路礼拜一路磨炼意志,抖落身上的灰尘污垢,净化身心,这样历经半年一年,会比在家里或在寺院上师身边,更为超胜。并且可算一种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实践过了,心里会有更清醒的体会,这方面就不会再有什么稀里糊涂摇摆不定的冲突,再回头看原先俗世中的营营役役,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光景。这是我的一点想法,曾和师父说过。
  
  以上是根据我自己体会,主要针对有社恐的情况来谈的。据说大多数强迫症没有这方面毛病,我不大了解是怎样的情景。但从神经症本质来理解,各类神经症都有其相通之处。所以我想这样通过纠正认知和实践,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理解和接纳“人”,是走出社恐和强迫的通途。
  
  另外有个问题可能需要提醒其他朋友们。关于工作问题,我有的做法本身未必很好,即使好对别人也未必适合,不要拿别人的经验随便套在自己身上,同时别人也不要随便拿自己的经验强求别人应该怎样。各人有各人的因缘,都需要走好自己的路,为自己负责。在我身边有亲戚朋友,毕业几年还不知道干什么,原来找到个事业单位的好工作,干得好好的,忽然就不干了,想捣鼓点其它事情,也没做好,且不愿在一项事情上长期做下去,最后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我想这可能是现代社会的通病,都很迷惘。如果本身就不知道、不接受怎样去安身立命(不愿“长大”,不愿“成熟”),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归属感,因而采取逃避政策,是不可能达成心安的。我自己虽然有时候很多事情觉得有理、可行,遇到重要问题也要问过上师,听听上师的意见,然后才做决定。就我个人来说,这些问题心里都已经比较明朗,对将来已有打算,工作上的事现在做什么对我区别都不很大,只是有点希望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但这个打算应该说也没有很大的必要,只是一个希望而已。如果和我亲戚朋友一样是不可取的,因为是带着自暴自弃的心情,盲目冲动地干什么,始终在外在环境上换来换去,又或者去考研,希望能有什么“奇遇”之类,是不现实的,搞来搞去会把自己搞废了,最后发现只做了些损己不利人的事,后悔也晚了。这种心理状况是很不成熟的,分不清楚轻重好坏,也不愿去分什么轻重好坏,因为他不愿学别人样去扮演什么角色区分什么一二三四,于是总是扮演小孩的角色,始终游离在社会人群和世俗生活的边缘,只是看看,不能理解,无法接受,不愿且不知道怎么融入。(如果这个人还很不自信,既不自信又好像没有不自信,既想接近又不想接近,既不想接近又想接近,摇摆不定,或者日常生活工作上还问题多多,或许就会有对视恐怖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恐症状,这么看来也可以算一种强迫的表现。我个人没有这个毛病,不过这种感受也是有过的,想到了就顺带说一说。)可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别的归宿,该面对的还得面对。首要自食其力,不能吃娘老子的。然后接下来,时间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时间流逝和年岁的增长,或许会感到:平实简单的心情才是好的。我想所谓的“接纳”便有这个含义,森田说事实唯真,也可以说已经习惯/麻木了吧。既然你根本无从改变什么,那么只有顺从它。这里有一份适应,有一份无奈,也有一份成熟。
  
  (七)忆念初发心
  
  所谓烦恼罪性本空,轮回不异涅槃,而凡夫于此妄生分别,妄受诸苦。如是思维,当不厌生死,愿效地藏菩萨度尽众生方证菩提的精神,生生世世与诸苦难众生不相远离,在轮回中出生入死成就众生。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又云将此深心奉尘刹、五浊恶世誓先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释迦本师当初发愿在浊世中摄受众生的本怀。当然这话在我说起来只是吹吹泡而已,虽然如此,唯愿上师三宝加持,令我早日生起此愿。古人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果真以十分虔诚,万分勇猛,持久地修去,不退最初所发的一念菩提心,那真是成佛有余(一法师语)。我们没有出家,但时常忆念当初何以会走进佛门的,如律如法地精进行持,也必能成就。
  
  这个主要是想指,要明确人生道路,有了目标才有改变的动力。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基本已不再失眠,精神体力上不会很疲劳,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那段时间看了很多电影,开始是有不少启发,但看多了就很没意思,到后来边看边觉得无聊,到晚上1、2点钟很累了,对自己说不应该这样耗自己,可还是继续眼前的状态,动都不想动一下,看完了什么感受都没有,只觉得自己又堕落了一回,下次还是继续。生活上、工作上曾经有的困难都过去了,网络中的一些吵闹已没什么好惦记,曾经无时不刻纠缠着的头痛也好了大部分,内心的喧嚣仿佛远去了很多,但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心里很疲惫,很消极,不知道往哪儿走的味道。没有了早年想要穷究宇宙人生真相的志向和一点拼命劲头,没有了以前的阅读兴趣和刻苦精神,没有了刚入佛门时的虔诚,并且也没有了和强迫斗争的意志,因为强迫已经好了大部分,也没什么好争的。拿起一部经,念着念着跟嚼蜡一样,毫无意思,然后就开始打妄想,但想也没什么好想的,只是打瞌睡。礼拜了一会儿站在那里发呆,呆了一下觉得发呆也没意思,还是睡觉去吧,然后一天可以睡十几个小时。要说思维睱满难得之类都是知道的,但已经没什么感觉。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应付应付眼前的一点工作。其间比较健忘,做事磨磨蹭蹭,早几年还不会这样。我想不是真的健忘,只是灰心丧气毫无热情,来一个事情,心里早已经厌倦了,从心里就想把它甩出去,显得丢三拉四魂不守舍似的。后来我发现我变得有些抑郁了,这是从有的心理测试反映出的结果,在临界点之上一点。可能是太混了,什么都不做、不想,并且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没有任何的人生计划,人变得很消沉,很堕落,还沾上了一些网瘾。
  
  但这期间对强迫症的好转是有很大帮助的,没有经过这个阶段我无法有任何进展。因为每当发觉自己在“想”的时候,就昏沉下去,这在某个方面是符合治疗要求的——不在乎,或说无所谓。就像以前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所谓一样,现在我对其它也试着无所谓,什么也不想、不管,包括功课也不放在心上,每天差不多就跟个爬行动物似的活着。后来我比照森田疗法,觉得可算森田疗法的卧床期(森田疗法的卧床不一定全都睡觉,不过其用意是“顺其自然”,所以只要真的可以松垮下来,整天睡也是符合要求的)、轻/重作业期交替进行一般。虽然时间拖得比较长,也比较过分,但没什么大过失。强迫已经是一种过分僵硬、过分紧张的生活,大概也正需要一种过分“混混”、过分懒散的生活才能纠正过来。如果不这样,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个什么计划,每天规定要做些什么、少做些什么,恐怕什么都做不好,放松不下来。如果要我特意去接受森田疗法,大概也达不到效果,因为“特意”一开始就不符合顺其自然的要求,我会感觉隔了一层,而住院又有时间限制,我也不能接受完全放弃工作,说不定会更紧张。大概只能是这样毫无计划、跌跌撞撞、反反复复、有一搭没一搭地混过来。如果要把这期间的生活归类到治疗方法里,大约精神分析、森田、认知、行为、自由联想、类似催眠、或什么电影疗法等都有一些。当时我自己也希望能有一名契机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给予辅导,且有恰当的环境可以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静心恢复,那么也许半年时间足够调整过来,而不需要自己拖了两年多。那时爸妈都感到奇怪,这个人经常熬夜,又是素食,怎么胖了起来,不知情者以为我整天睡觉睡胖了,知情者以为我是吃药吃胖的,应该都有吧,但不全是,因为明显看得到精神气色好,而且是几年前已经有变化,以前我妈常说我脸色乌黑,这几年再没听到这样的唠叨,并不是在睡觉吃药以后才开始好转的。
  
  好象很多人在强迫有所好转后都会有一段我说的那种状态,可能是被强迫磨出来的。早年可能患者觉得强迫只是思想上的问题,心里是很清楚的,似乎都有点希望的眉目,自己拼命可以搞定它。可强迫症却是思维的瘫痪,好比一个泥潭,陷进去就不能动,越挣扎陷得越深,可是不动又不能摆脱强迫思维的状态,经过这么多年折磨,已经没有半点意志,所学会的对待办法就是一动不动,不管自己,不和强迫争,也不和任何其他东西争,因而人显得很慵懒无力。这可以算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措施,运载负荷超过极限了,需要休息,不然继续下去对自己伤害更大更难收拾。有人由此觉得自己这样好像是康复了,但心里觉得空洞洞的,担心自己会变得平庸白痴,稀里糊涂混死过去,过段时间又遇到什么问题纠缠思考,于是又回到强迫状态,做强迫功夫去了,乃至去寻求刺激,那是根本没有康复。真好了应该比普通人更健康更有免疫力,不会再轻易犯病。
  
  本人这样休息了两年,精力大有恢复,可能头脑因此清醒了点,想到将来可能的一点趋向。我现在就跟个动物一样,完全被动地跟着眼前的事情走,但这种状态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宗教的精神、宗教的情感我都生不起来了,也不再有这方面的观察思考能力。世间的工作与生活索然无味,却是我能完成的,如果我忘了所知的佛学知识,扔掉所有的日常功课,和其他人一样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我的问题包括头痛都是会好起来的,然而要完全恢复说不定还要多年以后。强迫症本身就会随着经验的增长、环境与角色的转换而逐渐痊愈。但即使到了那一天,仍然不是我的愿望。也许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我会再次想起生命的虚妄无常,再次想要修行解脱,然而已荒废了太多时间,再难有什么成就。那么为何现在不能开始,现在的状况缺少什么?
  
  我觉得治疗强迫症,就个人的用功来说,除了应当坚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外,发心是最重要的。这里的发心不一定指佛法三要道的出离心菩提心,只要真生起惭愧心感恩心皈依心,或儿时那样纯朴善良的心境,都是好的。通过这种思维,使心念觉受相续不断,走出原来焦灼不安的状态。但这也是最困难的,不是想不想发愿不愿发的问题,强迫是“理性”和焦虑的,没有给出一个能使自己心安理得的基础是不会主动采取行动的;强迫也是机械僵硬的,喜怒哀乐都已经不真实了,“想”、“愿”这种感情色彩的觉受是生不起来的,因而也就很难改变原来混乱的思维状态。只有自己平时留意用心调整。我觉得这方面可参考一下励志的书籍,会有收获。对于信佛者,佛典中道次第的开示、有关忏悔的经论仪轨、祖师大德的生平事迹,还有像《亲友书》《二规教言论》等讲做人和修行基本道理的东西,都是不错的启示。
  
  不过强迫的难处是不能正常思维,看书可能会加重病情,但是应该可以在不太严重的时候翻一翻。虽然看的时候好像什么也没看清,但事后偶尔想起仍然会有所启发,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有些人(比如我),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之后,强迫症的痛不再像以前难以忍受,但要再好转又好像无望,因而将就着得过且过。估计患者早年都很有志向,经过这么多年折腾大概已经体无完肤,变得什么事情都想不了了,早已经忘了自己是谁,摆不清楚自己的位置,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回想自己的一生,回想强迫是怎么开始的,强迫之前是怎样的,自己最初的发心是什么,最深的触动是什么,究竟想做些什么,当前又有哪些不足,这样地慢慢去回想体会、忏悔省思。
  
  (按:这个“忆念初发心”的内容和“童心”一节的内容是相通的,但重点和先后顺序有不同,“童心”主要是想说先让身心松垮下来,通过回想早年的心情,恢复正常的思维和感知;“忆念初发心”主要是想说志向的问题,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这里想说两个故事。回想自己儿时的一个梦,这个梦做过多次。梦境是亮白色的,只有一片亮白。其中有一个亮点,似乎代表宇宙的究极真理和解脱自在,还有一个亮点,代表我自己。前一个亮点移动很快,而且移动轨迹捉摸不定。后一个亮点则努力地追赶着,试图接近前一个亮点,然而它移动得非常缓慢,非常吃力。不知经过了多少亿万年的漫长过程,似乎快要接近前一个亮点了,可前一个亮点却好像玩捉迷藏似的,忽然消失,又在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出现,于是后一个亮点(就是我自己)只有改变方向,喘口气继续竭尽全力靠近前一个亮点。有时后一个亮点似乎已经看到了通往前一个亮点的通道,仿佛前一个亮点就在眼前咫尺,可它自己却溘然而逝,消失在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中,之后又在某个角落再次出现,于是一切又重新开始,继续它追逐前一个亮点的旅程。这个梦让人深深的惊恐和不安。有时白天这种感觉也浮上来,却不知道那是什么,直感到无边的恐怖。
  
  及至年龄稍长,知道了一些,这里有个明显意味:事情已经快成功了,可是你放弃了……。你在想:这样就能成功吗?就能得到吗?得到了些什么呢?得到又如何呢?这就是你想要的“道”吗?得不到又如何呢?你不想再走出这一步,继续早已等待你的命运——重复的、毫无新意的生活。表明了根深蒂固的不愿、不想混同世俗,以及不能肯定自己的倾向。又或者用个比喻说明:就像在一个黑暗的空间,竭尽全力地往前走,试图找到一丝光亮的希望,每走一步都鼓励自己有了进步,要继续下去,可事实上,只是在一个同样的圈子里一遍一遍无休止地重复地走着,每一次睁开眼睛,眼前都是同样的黑暗。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绝望。(注:不是指强迫症,那时还没这些毛病。)
  
  再后来,烦恼妄想转盛,这个梦就被遗忘了。直到大学以后,因为读了一些佛书,想起了这个梦,觉得另一种解释更能准确描述你的心情:原来你已经生生世世在这个世上受生了无数次,犹如长久地沉沦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无有出期,虽然努力,却没有实现生生世世解脱和自在的渴望,而今后也仍将继续下去,永远承受这无休止的重复、轮回的痛苦,似乎看不到希望。
  
  小时候有一件很寻常的事。我家对面是一条河,小时候常和家里人去洗澡游泳。有一天我哥叫我一起游到对岸去,这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当时河面比较宽,河水也更深急,我游泳技术比较差,不过当然是接受了这个提议。结果我超出我哥一大截,先上了岸。哥问我:你怎么游的?我答:我只是用力游,游到河心的时候,我有点累了,但还是用力划,我心里有点怕的,不过还是用力划,用力划,就上来了。这件事当时没怎么在意,过后就忘了。后来在极度头痛烦闷的时候,偶尔地触景生情,心里会越来越突显出某些心境感受,感到一种从生命底处生起的坚实的希望和丝丝清凉,其中就包括这次游泳事件。仔细想想,觉得意味深长,它说明了我的性格,并且鼓励我:你要努力用功,必能渡过生死的河流,到达解脱的彼岸!
  
  这是些闲聊的话,但也确是我的愿望。末学只愿今生成就,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来生再来人间,或者也可以投生到香巴拉净土,或者生兜率天亲觐弥勒菩萨,将来香巴拉时代再来也不错。娑婆人世是最好也最快的修行环境。愿追随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及往圣先贤的足迹,生生世世在浊世秽土中利济有情,体悟无生。愿上师三宝加被弟子不退初心。
  
  这些梦什么的,并不是前世回忆之类,然而大致也就说明了一些情况,后来师父也说到了其中的一些因缘。师父说,神经症是先世恶业所感,但你要知道,虽然你现在生活还好,也听经闻法,但那不是你想要的。你过往生的习性都是要你过严格的修行生活,可如今你忘失了菩提心,生不起出离心,从事的是世俗生活,所以会有障碍;师父当初也是一样,修行人本来就不喜欢那些,既然不想做就不要去做。师父在一次和我单独的聊天时说到,他多生前已成就,前一世命终往生极乐,这一世出生是在一个红色圆形带莲花叶形状的胞胎里,这是菩萨慈心爱护给的一件“天衣”,他的一个亲戚也有类似情况,出生时有一个白色袋子一样的胞胎包着的。但他家里人没告诉他这件事(后来到师父四十多岁时度他妈妈出家了他妈妈才告诉他的,再后来师父自己也知道了),也没让他接触佛教的东西,并且不让他出家,耽误了很多年,还产生很多违缘。他早年身上就有很多病痛,还有过严重的抑郁症,并且头痛了十八年,在六七十年代尤其严重,记忆力降到零(提到这么一句,我想我明白这句话背后的艰难),去医院诊治却治不好。后来参访了许多大德都没有除愈,后来一出家就好了。后又在恩师座下修学,蒙恩师加被,一年以后证悟。师父多次叮咛,要修出离心,要修菩提心,不要太执着自己的病情;有愿心很好,但是“纵发善心,须臾即退”,发愿要在佛前发,在十方三世佛菩萨前立下誓愿,真发大愿,诸佛菩萨都会加护;你自己的愿自己不要忘了,否则成了打妄语了,要勇猛精进,为一切父母众生而努力修行。至于是否出家,你现在的情况是不适合出家的,你自己好好用功修行,祈求菩萨加被,不要老想要不要出家,出家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也要努力修行,那么你现在在家就可以用功,不要整天尽打妄想;至于以后出不出家、什么时候出家还是随缘,你自己抉择。这个事不需要问别人,倘若出家因缘成熟了,菩萨都会催着你出家,想呆也呆不住的,你觉得准备好了吗?你现在还没有出离心,太执着于外境,要观空,多诵心经,要观修无常,要祈求三宝加被。对于一些是是非非的念头要呵斥自己,为什么别人都清清净净的,而你却这么污秽不堪呢?修行是修自己的,不是给别人修的,你管网上的事干什么?修行人观自己过失,不要观别人过失。你上次来障碍这么大,这次来还是一样,却还不知反省,这样怎么会有进步?别人怎样毁谤怎样不如法是别人的事,但你要为此起心动念,却是你的魔业。那些心理学的东西看了是用来降伏自己的,不是用来降伏别人的。以后不要再问这些事了,好吗?网不要再上了,网上那些说来说去的东西没用的。学佛不是在网上学的,我也和别人说过,那都是障道的东西,不要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物上!而且对着电脑久了也会头痛的。要多礼拜,这是你最需要的;诵经打瞌睡要提醒自己,坐着不行可以跪着念,大礼拜累了就小礼拜,大礼拜不能趴着停下,小礼拜拜睡着了则不要紧;你光想睡觉,睡完了起来头还是痛,你不努力用功,你的障碍是清净不了的。并告诫说,倘若精进修行,今生必定成就,以后会有事业的(对此我有些疑惑,后问过师父,告知以后要度生,世间事业哪叫事业云云);既然有空闲时间,那要花在修行上,不要虚度了人身;做人要有点志气,老觉得自己不行天天混日子过像什么样子,这也是师父对我强调过的。
  
  以上是师父前后几次陆陆续续说出来的,我凭记忆写出来。对于其中的某些问题,以前曾祈请师父开示,但并没有回答,每每在这个时候,师父总是很耐心亲切地开导我,电话里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有些话是不厌其烦、反复耐心地给予教导。原来我满心的妄想、疑问和牢骚,听了师父的话之后,仿佛真的就烟消云散,原先的念头变得无足轻重,好像感到一身轻松,什么事都没了,也为自己原先的想法感到有些好笑,然后也感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无益的事情,似乎也生起一点无常出离的心情。对于师父出家前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我很想多作些了解,但师父说:出家了,都空了,不提了;修行人心里只有修行,破无明壳,解脱生死;如果你一定想知道,等以后再告诉你吧。我也就没再问了。
  
  对于师父说的那种宿世修行的原因,以心理学来看显然成立。我自己当初刚有心接触宗教学说,却还没什么概念时,便在出家与在家之间倾向出家(不过一定想出家倒是没有),又既愿追随地藏菩萨,当然更应该出家;心里向往的是严格自律的、可以投入全部身心精力的精神生活,也许其中是有点习气的作用,后来因为感到自身的心理问题,才逐渐打消了出家的念头。但我听到的一点师父说的自己的经历,和其他患者相差较远,头痛很大部分是两回事(据师父说的,早年有脑血管疾病,以及后来长期超度众生造成的身体损耗,所以到现在有时还会头痛),所以觉得没什么可比性,也许师父对我说这些还有其他用意。然而我也想,师父是成就者再来,哪怕真的是愿力身迷失了或有什么缘起不相应什么的,作为一个人要显现病相,也不会脱离心理运行的规律,正如要显现生理上的病相不会脱离生理运行的规律一样。不过这些只是我一个凡夫的猜想。对于我本人的神经症,我在前面分析成因时已经说明了,即使真有什么宿世修行方面的因缘,不外乎一类心理冲突(包括思想观念冲突),自己懵懂无知和愚痴无智而忘了修行,并且重要的是恶业成熟,这些因素互相牵连,共同造就了神经症。这是我自己对此的理解。
  
  有一个现象,强迫患者往往都自认为善良的人,不知道生活中旁人的印象是否真的如此,但从网上看来与旁人并无两样。也许有的人和我以前一样,内心的冲突无法理清,周围人又多加不当的指责和诋毁,久积的压抑心情不能释怀,而网上没有约束,就跑去发泄一通。是否长期处于心理病态的或者将要痊愈但尚未恢复正常的患者容易犯这毛病?这可能等于把心的病态反映给了别人,向别人传播神经症的信息,是用形之于外的神经质方式排解自己原来内心冲突的神经症,并且给别人制造神经质的氛围。如果说这种所谓的自由、放纵的个人主义心态以及嫉世愤俗、玩世不恭的暴躁倾向,对于神经症的扭曲、压抑、恐惧、焦虑、退避和神经质自责的心态有“治疗”作用,邪气是很足的。
  
  我想,如果洞察世相,了知人生烦恼的起因而生起厌离心,可以开始了解佛法。佛说四谛苦集灭道,没有对世间苦的本质的体认,无法步入佛法之门。经历过痛苦的人,正好可以依此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烦恼即菩提”,苦难之中正好修行,但好像病者习惯以菩提为烦恼,是否一种自恋心态?体会到人性与人生的矛盾与冲突,可说是病者的一种觉悟,把这个资历拿来作为自暴自弃“痞子”的理由,或者产生自杀的想法,是可惜了,那样只是在作贱自己。经历过痛苦的人,应该更容易生起慈爱心、大悲心。别人不了解情况,可能好一点的会建议活动活动散散心之类,许多强迫者去看心理医生也是同样的遭遇,对于轻微症状者可能会有帮助,重的则没什么用处。但它们的意义是,可以让我们想到别人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即使是曾经的患者,超出其曾经的经验和范围,也会觉得他人的症状表现没有必要,或者轻症状者也不了解重症患者的想法,为何自己从来不成问题的事情对方却纠缠不止?那么我们自己在别人眼里也是同样可笑狭促不可理喻。这样想想,心里可以多一点希望:疾病总是暂时和缘起的,前景总是开阔和光明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端详审视这趟悲叹沉痛的强迫之旅,也只如昨夜经历的一场梦魇。——这就是事情对我们的意义!通过这个经历,也许更可以感到业力与因果的演绎庄严而清明,带着庄重与诚敬的心情、忏悔与感恩的心情,坦诚接受,平常面对。看到有人曾引弘一法师语: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那么如果心不平语不正,接人触物皆为可憎亦或可怖,正表明德行有亏,缺德的表现,而且说明心理不成熟,也谈不上善良。
  
  一位上师对我说:……这都是业,不是一个人这样,所有众生都这样。由一个人的痛苦想到所有众生的痛苦,由一个人的轮回想到所有众生的轮回。(不要抱怨,老实忏悔、好好发心的问题)……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去各地拜见上师当然也有价值,但如果你放不下烦恼,意义也就不大。(侥幸心理、烦恼执着问题,大意如此)…………什么是佛?什么是众生?你知道吗?(糊里糊涂、学佛动机问题,大意如此)……如果明天就要死了怎么办?(也是针对烦恼执着问题,但上师指的应该是:你所想的那些是是非非的东西都是小孩玩意,谁对谁错我不想过问,你自己也知道不用过问,因为它们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你要纠缠,只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而且是可笑的事。要知道无常迅速,解脱生死才是你要做的。当时上师只看着我说了这么一句,我的理解就是这样)……解脱哪有这么容易(可能上师觉得我有一定解脱的妄想,并且可能也是对有些事情观察多了,有些感慨轮回痛苦和修行不易,而对我的告诫)……。我把这个话提供给其他有同样问题的人。所谓发心,大概就是从这里去发心,却不是拿来发泄的理由。
  
  至于为什么那些不正确、不恰当的说法、做法又会有效用,乃至暴躁和玩世不恭的倾向,污言秽语恶心相向也不少见的,好像对治神经症也有效果?这应该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刻意为之,在自己糊涂心态驱使下试图强行改造性格,但心里毕竟不认同,也许有一时影响,时间久了自己会感到厌恶和困惑;一种是宿业种子(某些劣根性习气)成熟,又再加上现前恶劣行为的熏习,性情果然转变了,如果神经症的业报还没报尽,只是表现不明显被掩盖了,以后因缘成熟仍有可能犯病,并且在这期间由于无知造作恶业而更种恶因,今后仍将为此遭受苦果。所以千万要看好自己的发心,管好自己的言行,扭曲放纵发泄暴力的心态绝非有益。也许我们正因为在过去生中以这样扭曲放纵的心态伤害过别人,才会在今生遭受同样神经症的果报。
  
  本来这类堂皇的语句只适合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而且我觉得这些问题患者应该都是知道的,但是因为时不时看到某些观点,感觉怪诞,所以提一提。
  
  推荐几份资料:
  ●如何面对痛苦(丹增嘉措活佛)folou.com/thread-43496-1-1.html
  ●《打开满足之门•唯有修行一途》(梭巴仁波切)boruo.goodweb.cn/books/0013.htm#a11
  整个问题完全在于无法下定决心修行?好像是的,我现在就无法下定决心修行。但为什么无法下定决心修行?因为你不太了解自己,不太了解这个世界,不太明白问题是出在哪里、需要做些什么。现在的生活状态什么都不缺,思维无常也知道,并且好像“喜欢”这样无常和死亡逼迫的感受,感觉这样似乎头脑更清醒,除了正思维以外,不知道其中是否还含有一点神经质和自虐心理,好像有的强迫,没事找事而已。我没到那样真正的准备好“真的想修法”的时候。可以说皈依都还没学好,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所以,修行的路是不会错的,不过盲目的躁进,已经背离顺其自然的原则,落入了神经质的窠臼,和早年看书看到头里面一样,是不能达成的。
  ●视频资料:《入行论学习专栏》zhibeifw.com/study.htm
  《菩提道次第广论•安忍波罗密多》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16
  强迫者看书可能会有困难,看看这个电影一样的东西应该比较容易一些。
  
  (八)去医院治疗
  
  摘一段文字:“梅核气”是一种奇怪的病症,病人的喉咙感觉好似卡住一个梅核,借助任何现代化的仪器观察,就是不能发现咽喉部有任何的异样,是不是很玄?西医于是一股脑儿就称其为神经官能性病症,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根据她的“气血津液”理论,一针见血地就可判断出这是气滞所致,并“辨证施治”地加以针灸或汤剂很快就可治愈。——这是一名中医师的观点。
  
  强迫症的头痛也和“梅核气”一样,检查不出生理上有何异样,我觉得两者是同样性质的,只是我的紧张胀痛不在咽喉部位,而是在头部。这个想法经询问中医师,得到肯定答复。
  
  《心灵神医》里的一小节“以你全部的身心来看或感觉”:
  〖紧张的时候,特别是在开始的阶段,我们会以眼睛来看被观想出来的影像,或以头脑来思考一个对象,或以心来感觉某件事,因此自然而然把我们的能量局限在某一个区域了。
  对某些练习而言,这种方法是有帮助的。不过,如果练习时过分紧张,因而把能量局限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有时反而会造成问题。
  譬如在观想时,也许会把太多的能量集中在眼睛上,或把感觉过分紧张地集中在心脏区域。在西藏,这称之为“气”,心专注在哪个部位,气就会流到哪个部位。太多的气停留在一个部位,就会造成紧张甚至疾病。
  解决方法就是放松,并以我们的全部存在将注意力贯注在我们的专注上,一点也不要挣扎。如此,我们就是在以整个身体来看和感觉,气得以扩展,而不是被紧紧地局限在一个部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太用力盯着电脑荧幕,也许就会头痛,除非你以比较放松的方式来看。同样情况,歌手除非学会如何放松并借着呼吸把声音从丹田带上来,否则声带就会绷紧。如果禅修变的紧张,当下就要松驰,让心和身能够以放松的方式来禅修。〗
  
  说明一点,本人最大的障碍在头痛和失眠,现实隔离感之类都是由此引起的。和其他重症患者比较,我觉得我头痛一直严重,失眠早几年严重,后来是中度的,其它症状也都是开始较重,后来都是中轻度或轻微的。而头痛主要还是早年练气功直接引发的。我听过其他病友的头痛的叙述,但无法从文字上了解别人的头痛和自己有何不同。如果没练气功会不会头痛?应该大部分不会了,然而照当时的情况也不可能不去练气功。心理学上对练气功导致的某些偏差有个称呼的名词叫“类神经症”,应该我的头痛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也许这样看来我的强迫症不很典型,我是这么想的。
  
  我曾问过多位大德上师,他们针对我的头痛明白告诉我要去医院治,其中有的我特意问是一边工作一边吃点药就好,还是专门休长假去医院治疗好,回答要专门休假去医院治疗;而有的则说把加行修好就好了,没说到去医院治;也有上师打卦后告诉我要去医院治,或者把去医院治疗和修行忏悔结合起来(对自己的问题越清楚,提问越清楚,打卦结果就越明白。去见过上师也一样,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见了上师也没什么用);也有的说可以在寺院专修一段时间药师法。末学师父没说要不要找心理医生的话,但说过头痛医院治不好,但相处这么久已经说到了心理学的问题,并且给了一些药,中西药都有,是他弟子提供的,加持之后再给我。据我自己占察显示,到寺院专修或去医院治疗都是好的,比较起来配合医院治疗更好。对于找具德师父治疗,我对不同的人占过多次,结果得到“观所患难疗治”、“观所患可疗治”、“所向医不能治”、“有所求皆不得”等,基本都是一次相应。从中可以明白,找具德师父可能在某个方面会有帮助,如果有信心也会得到加持,其它方面帮不上什么忙,即使有帮助也很有限。所以综合所有这些意见可以知道:我自己用功修加行是可以好的(其实即使不修光凭心理治疗我也感到肯定会好,然而修学佛法本身就是与我的思想观念丝丝相扣的,是我生活的基石,所以心理学的调整在我基本上也必定与佛法相关连,不可能分开),但吃药比不吃药好,去医院专门治疗比光吃点药好,到寺院长住专修比一边工作好。通过这个问题的接触与了解,我感到有德行的人都挺开明,以开放的态度看待一切,倒是我还有些隔阂。现在所有指示都告诉我这个情况,那我就去医院治疗。只是我并没有脱产治或到寺院去,要我现在完全放下工作,我心里不踏实,担心效果没有更好,甚或反而更无效果。
  
  先在一家心理康复中心看过,但可能我的业不好,碰到个庸过头的医生。第一眼感觉就不大好,持身不正,靠着椅背撩起裤腿两腿膝盖拱着桌沿两手操在后脑勺和同事聊天,进去后简单说了几分钟,做了几项检查,然后就开出诊断。但我不同意医生的看法(诊断成精神分裂),更不相信他的态度,而他也不相信我说的,鼻孔里哼了一声,挺“抖”地抖了一抖,脸上挂着不屑的阴笑。估计他认为我的不同意是为了我的自尊,当然我也认为毫无疑问他的“诊断”只显出他水平很差,而且太缺少职业素养,还没有沟通就已经下了结论,比一般业余的痞子×货之流更来得下流,当然也更加扯蛋;以及按照一种自尊的说法,他的不同意不过是因为感到我的不同意触犯了他的自尊。这种事其他患者叙述已多,如果说那种喜欢自己抖的不过是路边的垃圾,某些医院的“治疗”就是拿个铁箍把你箍起来,往你嘴里吐口水然后还要你把口水吞下去,或者就是“一坨屎”(国外一部揭露医疗制度内幕的影片里,一名曾经的工作者评价自己当时的工作时的形容词),你要祈祷屎的臭味赶紧散发没了,让他们感到你被熏出臭味了就算好了,甚至还有更变态的医生。和其他患者比起来,我遇到的算是很寻常的。我想目前国内心理医生行业普遍水准较低(这里不是说都不敬业,这个行业国内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而且没得过强迫症的医生也很难了解),这类庸过头的现象虽然没有过多的代表性,但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如果是一名专业的“患者咨询师”,应该会好很多。起先是要我住院治疗的,后来改为门诊治疗,病历被留下了。具体过程大家都经历过的。后来又去另外一家专门医院咨询,说不上来什么感受,花了不少时间,只是他说的大致我也知道了,并且可能还是有隔阂,很多事情(主要是与佛教有关的)没有细谈,如果要继续得花更多时间,咨询费也要更多,而对方恐怕也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情,所以都避开了,最终感到没什么收获。如果一定要问收获,可能仅仅在于我去咨询了,就算是一种意义。
  
  网络中的那些咨询师、专家的论述和著作,总的原则应该也不会错,具体到症状成因、表现和治疗手法上,可能比有些佛法开示之类要切实一些,但总的说来仍然不太贴近我的实际情况。除了极个别对我很有启发以外,大抵没什么帮助,要不感觉没搔到痒处,不适合自己,要不就是已经知道了,没什么新意,要不就是不赞成、没兴趣。其中原因,我想一方面是网络上的东西本身就不是针对具体人具体情况来谈的,另一方面也因为我的强迫症本身不很典型,第三方面,我几乎所有问题、所有经历都与佛教丝丝相扣,但从那些论述和著作看来,常感觉不到点上。由于这些原因,我断了求助咨询师的念头。
  
  我的咨询主要是在心理网站、心理论坛中和病友们一起达成的。虽然网络比较嘈杂,但好处是:嘈杂的声音正好反映嘈杂的头脑,反映出我某种的心理状况。当时自己搞不清楚的状况,被病友们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出来,慢慢点滴润湿成片了。而我当初所需要的,就是从嘈杂的声音里找出自己的轨迹,走出一条路来。所以我觉得虽然网友的水平(包括现在的我在内)和一些专业咨询师相比是不入流的,但就这样东零西碎反映嘈杂头脑的整体而言,使人受益却比一些有系统的理论、大块头的文章多得多。网络发言更随意,即使自己什么观点都没有,也可以随便说上两句感想。某些时候只是几句话、几个词语,给人带来的联想和启迪却会比某种成形的观点更多,同时也算是一种安慰、一种宣泄。这样一边听别人发言,一边听自己发言,效果比你问我答的方式要好,而且不花钱,且无时间限制,这是我感到比专家咨询有的很大优势。坏处是:因为嘈杂,各种声音都多,可能会让人无所适从,听得多却不实行,于是嘈杂仍归于嘈杂,有意义也变无意义了。而且很多负面的信息,比如互相排斥、一味抱怨之类;且时不时有外行无知小痞满口叫嚣的丑态;也有患者莫名其妙互相指责或骂咨询师的,这种举止我觉得比外行无知小痞也好不了多少;还有杂七杂八的广告,长期不懈地推销自己,以及排斥、贬低别人的。这方面正规专业的网站较好,起码言论不会过于偏颇混乱。
  
  心理学的著作,我觉得霍妮、阿德勒的几本书不错,森田的也好,还有荣格的对心理学和宗教的研究比较,挺有意思的。这些都是对我有过帮助的。
  
  总的说来我觉得,心网可以是不错的学习交流和咨询的环境,对绝大多数人(也许应该说是对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其它类型的患者我不大清楚不太确定)大致上已经够了。但是去找专业治疗师,有其难以替代之处,如果遇到好的、契机的治疗师,也必定可以大大缩短康复过程。但如果在心网看了这么多资料却没有减轻,恐怕去找咨询师也毫无用处。
  
  顺带说一下,佛法对这方面的开示,我看到希阿荣博堪布的《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出离心》、《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菩提心》,其中谈到了如何是爱自己,如何发心,以及放松是第一步,是对这方面心理症结较好的开示,网上可以搜索到。
  
  关于放松的问题,佛经里有很多例子。比如思维恶趣苦,思维到厌食,吃下去一思就吐出来,又如修不净观,观到厌世自杀,这些都是神经症。怎么办呢?思维恶趣苦思到吃不下饭的,那要转而思维修行的功德、后世的快乐,不净观到厌世自杀的,就转修净观,这是佛陀和圣者给予的教诫。心理治疗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也会这样开导。但如果思维转不过来怎么办?这个问题好像佛典中没见说到过。心理治疗师可能会用种种方法,比如森田疗法的绝对卧床;比如精神分析,结合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目前这种心理状况是怎样产生的;比如催眠;也包括药物干涉,等等。通过种种方式,使人紧绷的心弦松垮下来,使人感觉之前的思维恶趣苦、不净想都是可以容纳的。
  
  关于爱自己的问题,有篇康复者的心得体会《做真实我的好家长》,说得更好、更清楚、更对症,网上可以找到。
  
  佛法对心理治疗方面的著作,我推荐东杜仁波切的《心灵神医》、《无尽的疗愈》,还有佩玛•丘卓的几本书也可以看看。不过个人感觉佩玛•丘卓的书读起来文字上有些涩,不似《心灵神医》和《无尽的疗愈》如同水泻般的滋润和大气。相比专业心理治疗方法里提到的某些佛法调心方法,这几本书里开示的内容丰富而深入,而且具有引导趋向正法的意义,但用来对治心理疾病时,与患者的亲身感受不够贴近、贴切,不容易领会和产生共鸣。以前我严重的时候,根本连文字的意思都看不进去,更不可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和改善,只好搁到一边。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重要的东西大致都提到过,且并不止于心理治疗方法里提到的那些佛法疗法之类,而是更为全面和系统,远超出我的预期。而且虽然这几本书和一些心理学书都说到某些同样的原则,前者的开示给人感觉是圆融的,好像是基于某种根本性的东西自在生发出来的,如果你体会出了这一点,似乎一切治疗的开示都是从你心中自然升起的,其效验也在这个过程中不费力地自动产生,而心理学的阐述却给人感觉是分别的、分割的、分裂的,这是前者高明很多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几本书是不错的,里面有些东西很可以看看,但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可能只适合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或身体上的疾患,对于强迫症可能只适合轻度的,严重的估计只会起到反效果。
  
  后来我又去医院,不是找心理医生,而是想只要针对头痛能够缓解一部分就可以了。先去找针灸师,想用针炙治疗。但我头痛没有固定的地方,以前严重时或许还可以说在某个地方很胀很紧很难受,或者整个头上都很难受,现在比以前轻很多,或许可以说注意到哪里哪里就痛,或者想起胀的感觉就胀、想起紧的感觉就紧,有的时候做什么事情,过后想起来,似乎刚才做事情时都忘了头痛、没有头痛,但有的时候又比较厉害。针灸师表示无法针灸。又找本地有名的老中医看过,煎了三个星期的中药,也有外敷头上的,没感到任何效果,我嫌煎药麻烦,就停止了。西医我先是去神经内科看的,开了几种药,吃了一个月,没感到任何效果。后来忽然全身发红发热发痒(不是皮癣麻疹之类),刚开始我以为上火了,煎了些清热泻火的中药喝,毫无用处,又想是不是食物过敏或药物过敏,去问了医生,医生也不太清楚,也不是过敏反应,但还是让我停了先前的药,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难受了两个星期,慢慢才好起来。好起来的时候全身都掉皮,手上、身上一抓就掉坏皮下来,腿上更多,一拍就掉下来很多,每天早上起来,床上总是落下很多坏皮。但我意外发现手上脚上的湿疹也好了大半。这个湿疹已经有十年了(也有说是神经性皮炎,应该两者都有),擦点膏药好了又起,起了擦了也能好,好了之后又反复。这次不知怎么也好了大半。问过医生,医生说和抗过敏的药没关系。又再过了两三个星期,手脚上的湿疹便全好了。这好得没什么道理,或许只是一种业障净除的征象、身体机能恢复的过程。我曾希望采用电针治疗头痛,因为有病友说过有用,也有好的医院可以实施治疗,但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医院在外地,我不能经常请假,所以后来没去。据我看的一篇资料,电针治疗和精神类药物治疗效果对照,药物治疗显效更快,但有副作用,电针治疗显效更慢,副作用很轻,且适用人群更广,最终比较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异。所以我考虑还是自己摸索吃药。我吃过几种常用精神类药物,说不清楚效果怎样,似乎对头痛有点缓解麻痹作用,其它则说不上来;副作用刚开始人有些晕沉,似乎有些易出汗,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过我本来不能集中),其它没什么不好的感觉。但我个人觉得更好的办法是不用吃药去睡一觉,一睡什么都忘了(不是因为吃了药能睡,没吃药之前基本已不失眠),除了很占时间外,没有任何副作用。后来因为体重增加太多(胖了二十多斤),且花了很多钱没感到明显的正面作用,就停止了。再后来去看藏医(那个时候各方面又好了些),基本上是作为神经性头痛来治的。那个藏药纯天然无副作用,对头痛说不清楚是否有直接作用,但一段时间后感到睡眠精神之类更好了,原先熬夜头痛会加重(这个“原先”是指头痛绝大部分已减轻以后,之前从来都是严重,不存在加不加重的感觉),从那以后似乎就不大明显,而且打个通宵第二天还有精神。但是到那个时候就算不用医药调理我也能感到自己在好转,所以不清楚医药对我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
  
  顺带说一下,鼻炎的问题,在医院时,医生建议我去拍个片子检查下有无鼻窦炎。这个鼻炎以前曾看过门诊,医生表示因为鼻涕不很多且白色不浓,嗅觉正常,是鼻炎不是鼻窦炎,一侧鼻甲肥大。这次去拍了个片子,说显示两侧上颌窦腔是有炎症,不过不严重。我考虑了一下,做了个手术,并用几种藏药,有吃的有吸的,我感觉这个藏药作用明显。另外听人介绍用洗鼻器冲洗鼻腔,这个方法不错,不花钱,洗了感觉轻爽许多。现在我鼻炎可以说完全好了,不过洗鼻腔还是坚持,免得复发。头皮屑多和油性头发,到皮肤科去看,说是脂溢性皮炎,叫我用硫磺香皂洗头,并用氧化镁硫和尤卓尔软膏按1:1的比例混和起来涂在头上洗,经试验有改善。掉头发,每天吃一匙黑芝麻,这是别人亲身试验告诉我的,我自己没试过,掉了也不要紧,只是提供一个的确有效的方法。
  
  这些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毛病。想我早年什么毛病都没有,从来不会想到上医院,后来精神状况、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才渐渐出现了这里那里的毛病。而我当时似乎没有上医院的概念,一直拖着,时间久了越来越严重,明显影响到生活了,才想到要去医院诊治,但这时已经比较麻烦,不好收拾了。现在所做的,是把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一一打点干净。
  
  我想医药饮食的调理,大概需要精神状态、体质已经比较好了才有用,不然光凭外在的调整恐怕难显效果。比如严重的鼻窦炎,如果本身体质很差,医药再怎么调理也调不好,即使一时好了也容易复发。心理咨询也一样,本身就没思维感知能力,整个僵化了,短短的见面咨询一下起不到任何作用。出于同样的理由,我并不是问过上师后马上就去医院,而是在身体和精神状态已好了大部分,对强迫症已有一定认识和心得的时候,再去医院和找咨询师看的。
  
  对于药物治疗,我没有多少使用经验,就所看过的一些专业资料和病友们的经验,加上自己判断,我觉得可能有几点需要注意:
  1、对于轻度患者,不必吃药,或者可以试试用中药或保健品之类。
  2、对于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吃药,药物本身就是经过临床检验对大多数人有用的。
  3、但如果很严重,可能吃药也毫无效果,只是浪费钱、折磨身体。
  4、吃哪种药?常用的主流药物都可以。各人对药的反应不一样,不一定贵的就好。
  5、药的剂量要足够,否则即使药对症也还是没用。
  6、西药的副作用,一般来说会有些,但是安全的,没有“传说中的”恐怖,那是一无所知才会盲目排斥。
  7、不要老是犹豫不决,老想要不要吃药、吃哪种药。这不是仙丹或毒药,吃了会有效果,但不会把你这个人变成怎样。老是想来想去作不了决定,是强迫的毛病。
  8、有医生指导更好,没有医生指导,就找找相关资料,自己慎重服药,自己试验,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
  9、不管西医中医藏医,用对了都是有帮助的,但都是长期的过程。
  
  对于心理咨询,就我所看过的一些治疗的理念来看,有的与我的想法相差很大。心理治疗经常是以分别心对治分别心,很多时候很有效,但如果以贪嗔的心去分别,或因分别而更起贪嗔的心,想得过多,却会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患者一般知识上的东西都知道,却会派不上实际用场,他们可能需要的是能够启发自己的虔诚心、恭敬心,启发自己的悲悯心——首先是悲悯自己的心的东西。以分别对治分别,未必是有效的。
  
  在一些心理学书里,对于理智与情绪之类的冲突问题,常说得比较夸张。他们首先肯定了现象的“实有”,肯定欲望是人的“本性”,然后在烦恼习气里打转“冲突”,这给人感觉像是在地面看天上的云,以为真有一块什么东西,但实际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妄想习气而已。佛说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老子同样说少私寡欲,如果自己做不到,却人为制造出所谓意志和欲望冲突的问题,还要把责任推卸给外界环境文化之类,只能表示自己已经堕落了。这种所谓“本性”的观念在一般老百姓里很常见,说白了一钱不值,如同素食,吃肉吃惯的人反对的理由总会说素食违反人的“本性”,是一个性质的。
  
  比如那个农夫和衣服的例子,有人分析其中心态,把农夫的毛病说成是道德感太强所致,并把问题原因归为社会道德教条对“人性”的桎梏乃至儒家封建思想压迫的罪咎,此种考察问题的方式不可思议。神经症患者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心的人很多,患上神经症却正是道德欠缺的表现,心中贪嗔的分别念过重而着魔之相。一个有道、有德的人又怎么会有神经症?以慈悲喜舍之心对治是正确的药方,好比那位“欢喜菩萨”一般。(不过,麻木不仁的倒是多了去了,或者无聊粪青之类,喜欢发泄、撒泼、显示自己点啥的,他们不是把矛盾冲突的箭头指向自己,而是习惯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转给了外界,这种做法在某些方面对缓解心理症结确有作用,却与道德修养无关。)我想起心理学里说的“动物的攻击性”,这个说法以前我听着觉得很堕落,明明低级的东西居然堂而皇之被当作人性的“本质”属性而在心理上固定下来!现在知道,在一定范围内是适用的,而且表述方式也恰当,只是对大多数人早已经太过,并且滥用滥解,以“个性”的名义变得浮躁和暴力(对于有的学佛人,可能个性就是“发心”了);甚至当作人的“本性”,具有“实质”性、“物质”性、“真实”的东西来追捧,进而否定人道德净化的可能,那只表明其人的无知与堕落,本人无法赞同。
  
  这种经常看到的莫名其妙的“自然”、“人性”的观念,不只反映在强迫者身上,而是整个的发展趋势。有篇《佛教与科学》,在其中的“科学的技术威力及其意识形态霸权”一节里,剖析了这种所谓“本性”问题的根源,想了解可以自己搜索。而我感觉,对其中某些强迫者来说,首要的可能还不是什么知见正不正的问题,也未必道德水平真的都有多差(当然肯定没多好),首先恐怕还是糊涂或者懵懂,内心空虚,没有中心思想,没有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愿干什么,人生意义是没有的,似乎只有吃喝玩乐是现实可触摸的。由“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错误理解和过分发挥,而滑向自我中心、懒惰、不要责任,反约束压迫,反道德纪律,反社会,是名遵循“自然”与“人性”。又或者和我那位不愿工作的朋友一样,浑浑噩噩,混混沌沌,厌倦社会,厌倦分别,也无力分别,却又仿佛自得其乐,是为“自然”之道、没有“道理”的“清净”本性;也和二三年前的我差不多,能吃能睡,啥事都不想,每天照常工作,心宽体胖,顺便思维一下“佛法”,好处是松懈了下来,并且对照以前的状况的确从中明白了很多,但到后来只是无聊和惰性,那个日子过得跟动物差不多。
  
  再者,如果有人因为强迫症而接触了一些佛道学说,我觉得看一看会有启发,但不用在那上面花很多时间。大街上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无为不为的,更不用说去学了,但他们并没有强迫症。以佛教观点看,得强迫症明显是业重之相,正需忏悔。只有业消才能智朗,想通过了解那些玄而又玄的佛道学说来治疗强迫症是本末倒置了,即使真的有用,恐怕也是用功劳而收效微。如果对佛法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找找,很多经论上说了,先要忏悔罪障令得身心清净,然后才好修定修观。智慧不是靠自己挤破头往里钻得来的,那样偶尔想到的一点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用不上力,正确的做法是积资净障:积累资粮与净除业障。资粮够了,智慧自然显发,而达到解脱的彼岸。业障重,莫说开智慧,即使想求常人顺利的生活、健康的身心都不可得。可是看到不少人似乎对佛法治疗心理疾病蛮感兴趣,可是只看一些唯识、内观、禅之类的,对起步的忏悔好像没听到有身体力行过,不知道实际起到了多少疗效。
  
  一位法师说:“过去禅门虽然注重「禅病的调养」和「魔境的对治」,可这是针对静坐已比较到家的人而言,而忽略了初学者打坐时可能会有的「精神失调」和「神经衰弱」的症候群。在以前,这些症候是被列在「验善恶根性」的「内方便」范围里,内方便就是禅定工夫用心的规范,用心检查的结果,知道这是一种宿习作孽的业障病,就要设法以寂照之心来化解你恶根的病相。没办法修这圆顿止观的话,你就要在佛前忏悔过去世所造恶业,然后发愿累积三千功德,只要够虔诚的话,应该就能把这些业障化解掉。”内观禅修可以成为忏悔的一种方法,但有明显人格缺陷的人并不适合,容易出现严重偏差。并且由于自身缺乏正知正见,又没有具格师父引导,容易走错路。应当先修忏悔,待得三业清净了,才好修学其他。或许可以把这些东西作为辅助的方法更适合,但也需做好前行的方便。这些东西在佛法里都是现成讲述清楚的,比如可以参考《小止观》,简明易懂,对正修的先决条件说得很清楚。或者研读“菩提道次第”的内容,对修行的次第、步骤有详细指导。
  
  梭巴仁波切说,心理治疗不教人生起大悲心,反而鼓励人们把问题推给外界环境,是一种契合贪心的思维模式。——深有同感。并且,心理治疗是在七情六欲的意识内容中打滚,对于道德的升华没有意义。——的确如此。
  
  这个问题我看到在有的心理学家和咨询师那里也是说到过的,但实际有许多自认为道德感强的、善良的和惯于自省的患者且不乏咨询师,却往往也有此类偏颇的观点和态度。我不知道是否因为看多了网上的零散资料而没有对这个领域真正了解,因而才造成了某些误会,但就经常遇到的某些说法,不能表示赞同。
  
  至于为什么这些不正确的提法、不恰当的做法,在患者自己经验来说又会有效,原因在前面已经说了一点,因为是一种宣泄,一种或许算是打破僵直状态的尝试,虽然也是病态的,但从尝试的角度出发,或许总比一直不动要好一点。并且我还认为,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用心投入去做了,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对强迫症都有对治的作用,并且都会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比如喜欢画画,喜欢打拳,喜欢打游戏,用心投入了,对强迫症都是有好处的。还有人说以前不知道自己是强迫症,知道了以后,每天跑到网上来玩,随便聊聊,交流交流,也就好了。喜欢佛老之类也一样,也许从中也会有某些体会,带来更多启人心智的东西。各种思想学说、疗法实践,只要觉得适合自己,对启发和安抚心灵、改造心行有帮助,都可以成为对治神经症的心药,佛法也是其中一种。就像去医院看生理疾病,也是业报。生病是因缘,看病同样是因缘,时节因缘到了,在某些适宜的治疗方法的因缘参与演变过程中,疾病的障碍便得以转轻了。但若把这些体会和改变和“道”、“禅”、“无为”什么的说到一起去,却不靠谱。走出强迫只是健康人生的起步,只是回归正常,谈不上其它。这种情况和很多信佛人不懂心理学却瞎摆乱喊“发心”“神经”“中心”之类的话一样,也都是类似的心理,开始都很盲目,以为发现了什么,实际还差得很远。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本人没有再去找心理医生,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最清楚。
  
  对于家里人,把困难告诉他们大概会表示支持,但没什么意义。其他人就更不用提。那是自己的事情,不足为外人道。说些不懂的东西,说得轻松点,只是给一些无聊年青充作一点“资”本的佐料,或者就是让别人赶赶时髦凑个热闹。真正的情况和问题基本上没人会听,也不可能了解,强迫症作为一个问题只是被忽略的。我本人二十年前就看过心理学书籍,但当时我也根本不在意,看不进去,最多只觉得幸好我“大”,不用去搞这些偏远、琐碎、庸俗的东西。所以说连我自己这样虚心好学的人都没有耐心、没有能力去花时间阅读和理解,别人就更不可能了。即使在几年前别人已经告诉我这是强迫症也仍然不在意,且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强迫症,因为觉得书上说的以及其他患者和咨询师说的都和自己不相干、用不上、不认同,直到后来或许是上师加被和我自己认真体会,慢慢明白了一些东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完全可以理解,要想别人理解强迫症,差不多是妄想症,只要对照自己的情况就知道了。
  
  有人用供需关系来描绘其中情形,是你需要、你在乎、你自己想求别人理解,别人不需要、不在乎、也不会想要花时间去懂。就算谈个恋爱你要对方戒烟对方也是因为有需要才会戒烟,否则别人不会有兴致跟你商量什么,更不可能因为你而改变什么。你是次要的,别人是主要的,要想和别人沟通,先要看沟通对别人是否有意义,然后需要你去找彼此之间的交集,才能慢慢达成目标,即使咨询师也是随着供给与需求随缘而行。这不是贬义,别人没有义务花时间去给你发什么心做什么了解,只要不是有意蒙你钱或者像一些垃圾之类跑来没事找事就是正常的。对于这类人,其实也很平常,本来就有些鼠辈渣滓,总是希望能自命不凡一下,对任何事物有机会都会想要显示一下他的自我。这类人心里都很空虚自卑,且毫无自知,当遇到网络这样杂七杂八无约束的环境,以及他本身就看不上的“世间法”——几乎一无所知的心理学和心理问题时,自然免不了想要宣泄一下。
  
  当时因为几位大德上师告诉我去医院治疗更好,所以我把情况与家里人说明,后来事实表明医院治疗不是我原先期待的多有效(当然也因为我不想多花时间去找咨询师,且不愿多花钱在自己身上做药物试验),但有一点好处,事情已经说明了,不管带来好处还是坏处,都可以/只能坦然地面对这个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愿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其它意义不大。有些病友说明了自己情况以后,处境反而更糟,并且在强迫症基本上好了以后,这种处境倒成为了彻底康复最大的障碍。我本人对此幸好在生活中有所保留,父母知道不要紧,他们并不大管我,基本上我还是和以往一样自由,没有任何议论。但在这里,我仍然提醒新来的不大了解情况的病友们,除了能够帮助你的父母家人之外,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慎之又慎,特别注意不要告诉朋友,这是容易犯的错误——除非你已经完全康复了。人们看的是行动,如果自己事情做不好却又跟别人说什么强迫症,让人更生厌烦和痛苦;而如果做得好,说不说都没什么关系了。生活不比网络无关紧要又可以随便喊叫,告诉了别人,没事的时候就没事,等有事情或出现矛盾的时候,没人会耐烦理会,而只会显得你有病,你的情况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方便,倒白白生出一个更加不利的因素。即使你是正确的,但若关系到别人的利益,也没人会承认你;或者即使跟利益无关,但若触动了别人的自尊/“大”,别人也会动起神经,最后事情解决不了,还要白白扮演弱智的角色。这是我们的业障吧。所以要冷静一点,不要头脑发昏就告诉了别人。等到自己完全好了,身边又有其他人需要帮助,那个时候再把情况告诉身边相关的人可能是有必要的。其他时候有条件上网,有网络平台可以和许多患者和咨询师交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就很好了。
  
  不过,也许有人觉得专门做治疗和训练更有帮助,各有各的因缘吧。既然是为了治病,只要不是对人有害或者对己也有害的方法,若觉得对改善状况有用,试一试都无妨。我觉得能够了解和帮助的无非是三种人:一是自己,二是有经验和经历的治疗师/咨询师、同样的患者以及和你最亲近最了解的人,三是上师。至于其他的,除了那些不值一提的东西以外,经常看到的是答者哇呀哇呀地“喝”几声,问者则哦哟哦哟地“是”几声(据我观察这种情景在信佛人中示现比较频繁,而且还真会当成了生活)。我想很多时候患者求助心切,或许不能说在发心上有多错误,但就求医来说,这个心却是盲目的,等以后回过头再看,自己原来只是在病急乱投医,求问者与答问者都是一团糊,没有什么意义。这方面的问题别的患者和咨询师已不只一次告诫,我只是就自身经验来谈谈。
  
  (九)耐心与坚持
  
  一位病友的意见:“个人认为,治疗强迫症患者本身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就是缺乏毅力,如果说治疗感冒你也要这么复杂的去治疗,你会笑的,治疗强迫症真的不用那么麻烦,只要自己按照医生的指导去治疗就可以了……。”
  
  大悲寺妙祥师父答佛友问:
  问:“如何提高意志力,我总是不能完成所定下的任务。”
  答:“这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去做,不管什么事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做到。关键是持好戒,不妄语,比方说今晚8点你要看经书,到后来别的事耽误了,一直到12点该睡觉了,你也一定要在看了之后再睡。(大意)”
  问者感想:……(有关这个问题的回答)令我出乎意料,我以为师父会教我一些拜佛,持咒的方法。但他还是强调戒律,强调不妄语。仔细想想,是呀,这才是无法克服意志薄弱的根源啊。我总是认为自己精进力差,却从未想到这是因为持戒不严。这不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说过的话不兑现吗?自欺都成了一种习惯了,总是习惯为自己找借口,推翻自己以前心里说过的话。以前总是以为妄语是针对别人的,现在才明白针对自己的妄语才是自身软弱的根源。不对别人妄语要先从对自己不妄语开始。
  
  本人部分赞成那位病友的意见,前提是医生不是庸医,而且方法对路,那么按照医生的指导去做很快就会有所好转。我所写的东西病友们大部分是早已知道的(虽然也许不都同意),却多年不见好转,可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有毅力坚持下去。举个例子,患者大多不能早起,除了本身睡眠不足外,也因为做事没有责任心。比如今天是休息日,可能9点钟才起床。但如果今天是8点钟上班的,8点钟前一定起来。如果今天要赶5点钟的火车,那么5点钟前也一定照样起来。所以主要是因为没有责任心——对自己不负责。这样长年改不过来,耽误自己太多时间,比如我就是这样。
  
  如何坚持?估计对于一名强迫症患者,一听到“勉励”、“坚强”、“追求”之类阳刚进取的词语,或者说到“忏悔”这类词,马上心底又会开始泛起渣滓,自己和自己较起劲来。我想之前患者不能说没有下功夫,但是扭曲和用错方向了,正如他很难有正常的喜怒哀乐的心情一样,他也生不起正常的勉励、忏悔之类的感情(当然这里面还有其它原因),且搞不清什么样才是正常的、正确的用功方向,只是一种强直、僵化的状态,转不过来。那么需要松弛沉淀一下,让心情松垮下来。犹如拳头握得太紧,以至以为这只手生来就是这个样子,改变不了了,这个时候你要他张开手去拿其它东西,他想像不出是怎样的情景,也做不到。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告诉他放松一些,把拳头松开,慢慢活动开来,他便知道不是生来就这样的,然后才好去拿其它东西。
  
  也许说“坚持”对有的患者会产生咬紧牙关负隅顽抗或规划疾病怎样发展好转的味道,产生某种反面效应,那也许可以换个词,不必说“坚持”,只要有“耐心”就可以了。改变和转化是经年累月的长久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康复了也仍然是继续努力下去,因为这就是生活,是一辈子都在进行的,并不是一康复就怎样万事大吉突飞猛进了,所以不应急躁。不需要定下什么高目标,不要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不用去想一下达成什么效果,然后坚持了几下更难受没达成效果就不做了。首先需要有耐心在外在的事相上勉力做下去,无论对于强迫动作还是强迫思维,只要按照正常的轨迹去“做”,不用去管怎么“想”。强迫到连肢体都“瘫痪”的只是极少数,而且强迫再厉害也不会死人的。
  
  至于如何调动内在的积极性,按我经验,大抵仍然需要明白自己志向是什么,当前又有哪些不足,若有了真实迫切的出离病苦之心,就会自觉坚持。或者可以回想体会自己当初喜欢做些什么,比如音乐绘画打拳之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总之是自己有动力的、感兴趣的,抓住这点兴趣,把心思投入进去。如果什么都没兴趣,至少谋生的能力必须掌握,这是最起码、最要紧的动力,不拖累别人,为自己负责。我想这个时候若有亲戚好友带着自己一起练习或者严格的纪律约束会好一些,没有就只能靠自己自律。很多强迫症患者都认为自己很有毅力,那么只要把这份毅力用在正途上就好了,“为所当为”是共通的治疗原则。
  
  摘一段永嘉仁波切的开示:
  问:对于忧郁症、疑病症、恐惧症这些心理病,佛法中有什么方法对治?
  答:如果是佛教徒,那平时就多念三归依就会慢慢变好的。是其他宗教徒,也可以通过其他宗教的方式。普通人也可以经常多去想想开心的人和事,避免不开心的人和事。
  
  末学曾问过的多位大德,有叫我念四皈依,有说以礼拜为主,有说把加行修好就好了,有针对头痛说要念摧破金刚心咒(这是一位大德告诉我要去医院治以后,再告诉我针对头痛专门念这个咒的,当然也可以请僧众念诵加持),也有一些打卦后的结果,开示都差不多,没什么“奇遇”之类的。而且要慢慢来,不要躁进,一发急可能又成强迫了,这是很容易犯的毛病。上师对我说过,功课不要多,多了你也吃不消,慢慢来,以后会好的。所以我想其他病友也是一样,见过大德了,求到法了,祈求加持了,想问的也问过了,剩下的是自己好好生活,不用老是跑来跑去了,那种是不肯正视现实,侥幸的心态,几位上师批评过的。
  我想,倘若我们真的意识到了自己人格、人生的深刻的不圆满,就会产生自觉主动地追求完善自身的迫切心情。不是机械僵硬的病态的所谓追求完美,而是生起很大的惭愧心,柔软谦下的心,面对往圣先贤祟敬渴仰的心情,向着健全的“人”字努力迈进。——这是最健康、最全面、最对症、也最根本的动力。当生起这样的感情时,虽然强迫不会就此止住,却已经是可以容纳的了。
  
  推荐一篇《习惯的养成》:zhidao.baidu.com/question/43863595.html。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各位可以试一试。
  
  曾听一位法师讲法中告诫放逸之人,大意是要是再这样下去,就没有办法了,什么也帮不了你,自欺也莫过于此。即使亲自见过上师也一样,上师的训诫:“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自己不努力,佛来了也没办法。在此也把这句话奉献给诸位同样希望走出强迫的朋友们。
  
  也听说有很多患者似乎没什么毛病,只是一时的情感障碍,或者其它与性格无甚关系的问题,听说有的人强迫虽严重,却不太影响思维能力,有的据说记性还很好,我不大清楚他们怎么想的,那么我的一些看法就未必适用?有的患者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各种想法自己都曾想到过,各种说法应该也都曾听到过,什么事也都经历过了,但还是没有走出强迫。对于这样的患者,“带着痛苦,为所当为”已经做得够多了,大概也不用管什么治疗,或许把精力放在慈善方面,放在宗教与哲学的思考与实践上,才是出路。对此我不大了解,只是这么瞎猜一猜。
  
  附带一个简易方法:用两手手指拍打、敲击头部胀痛处,用手掌或手指肚按摩、热敷头皮,可以缓解头痛,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还可以用拉耳垂的方法,可以到健康网站查一查,这是网友说的。复杂些的,网上一名中医师推荐的,我没有试过,其他人若有兴趣可以试一试:
  (1)用开天门的方法: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9526&fpage=1
  (2)或用脏腑点穴法: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9527&fpage=1
  (3)或用 强迫症单独治疗流程: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9365&fpage=1
  (4)或用王一丁先生的洛书按摩法
  (5)敲胆经: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9394&fpage=1,此法治头疼效果非常的好。
  
  一个建议:放生。严重患者基本什么事都做不了,学东西更无效果。如果功课坚持不下去,不必为此挂怀,宽松心情是最主要的。建议去放生好了。我住的地方就在河边上,离菜场也很近,我每个星期都去放生,很方便。放生对我不是一项功课,只是力所能及范围里所能做的一件好事。据佛法观点,放生是无畏布施,长养慈悲喜舍,令身心安乐;放生救济生命令诸佛欢喜,龙天护佑;放生回向怨亲债主,解冤释仇,可得身体健康长寿。事实上我是在失眠头痛已经减轻了大部分,并且身体大有好转后,每天的功课才能开始勉力坚持。不过我的情况,主要是靠上师加被和自己调养才好转大部分,放生在这里起到了多少作用、能够起多少作用,我并不知道。
  
  一个推荐:有强迫症的人可以试试校对佛经,“专业”对口,不会出错。这里推荐一个地方:fodian.net/organize/join.html。根据共修原理,一人造一塔,则一人有造一塔功德,n人造一塔,则n人皆有造一塔功德,所以每个参与校对的人,都将有校一整部大藏经的功德——我想如果大家都统一回向正法久住的话。网络佛子很多,倘若每人校10页,一部大藏经几下就校完了,这本来是每个佛子都应该出一份力的事。我自己很久没有做校对了,但这是个积资净障的好方法,说不定还能借此克服阅读障碍。但我没有强迫检查的症状,不知道那样校起来会怎样,万一更严重就别做好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3-5 14: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4-20 06:23 编辑

五、与强迫症治疗相关的问题
  
  (一)心理疾病与道德行为
  
  ●神经症致病的精神因素
  
  心理疾患,并不是一种有明确部位的局部现象,而是一种由整个人格所负荷着的不正确心态的症兆。因此,绝不能局限于治疗疾病本身,只有对整个人格进行治疗,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我回忆起这样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一个极其聪明的年轻人,在对医学文献作了一番彻底研究之后,对自己的神经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把他的发现写成了一篇很不错的专著,准备拿去发表。他带着手稿来找我,要求我读了以后告诉他,为什么他自己的神经症,至今仍未痊愈,而根据他的科学判断,他早就应该恢复健康。
    读了他的文章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仅仅是生理的神经病因的问题,那么他的确早就应该恢复健康。但既然现在他没有恢复健康,我想是他的人生态度(道德行为)可能存在着某些重大错误。
    在他回忆他的病史的时候,我注意到这位年轻人说他经常在尼斯(繁华游乐之地)度过冬季。我问他度假的这笔开销由谁负担,这才知道,他有一个爱着他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很贫穷,但为了一味迁就这位年轻人去那些游乐之地,而自己几乎是忍饥挨饿。所以,这位年轻人的良心的谴责正是他致病的原因。
    这足以说明,为什么他那些科学的分析并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他的心理疾病,是在于他的道德态度,这就是我的看法。
    他吃惊地发现我看问题的方式,居然完全是非科学的,因为道德与科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他自以为,他能够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把这种他内心深处不能容忍的不道德行为置诸脑后,他甚至不承认存在着任何内心冲突,因为他的情妇给这些钱,是完全出于她自己心甘情愿。
    道德态度是生活的实在要素,心理学家必须对此慎重考虑。同时,某些并非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宗教信念,对许多人来说,却是生命中必需有的。对于精神生活的一种非理性的需要,这种东西不能从大学、图书馆里得到,因为从那儿得到的东西仅仅触及人的头脑而并不能激动人的心。在这种情形下,医生揭示出精神因素的真正意义就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病人通过宗教内容,能够提供生命的需要。不承认这些精神上的来源,必然会导致错误的治疗和治疗的失败。
    ——摘自《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
  
  【笔者按】
  神经症不是由单纯的生理病变引起,这个大家都知道。其中与道德因素的关系在前面强迫症成因里已说到一些。但还有问题,在后面继续论述。
  
  ●神经症与发心的因果联系
  
  “发心”的问题,本来我不喜欢讲,但因为看到太多却极少人指出,不仅是“学佛群体”里存在的盲目现象,可以说在所有人中都很普遍。我举这几年遇到的情况来说明错误发心与神经症之间的关系。
  
  比如什么“成就”之类,一个学佛人发愿用功成就很好,但说自己一定就是怎样的成就则有问题,可以肯定说话的人水平很差,因为一个安份修行的人不会理会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初学什么都不懂却又浮躁高慢的人才会讲这种废话,这种事好象还不少见的。其中的心理,大概也是“年轻”了些,喜欢把书本上看来的别人的某些传记、事迹概念化地往自己身上套用。
  
  但“成就”什么的大家喜欢批判,“发心”却很多人不会判断。当一个人面对祖师大德的心行事迹时,是生起渴仰的心情,是变得柔软和谦卑。如果先设想一个形象,然后自己比较着往里挤,那是出于贪心和慢心的作祟。对自己的心行不肯发自内心反省,不是出于现实状况衡量自己,而是把别人的外来的某些概念或形象往自己身上解套,是一种强直、争竞、攀缘的心态。那么由于他的贪着和好面子,在受到反对与挫折时,必定生起强烈的嗔心,同时又以更多的嗔恨与我慢来掩饰,从而处事变得狭隘、封闭、偏激的“怪味道”(网友语)。如果这个人因此而伤害了别人,那么因缘成熟时,他将感受痛苦的果报,比如或许是恐惧感,妄想不断。并且,由于他是焦虑不安一边试探的心情去做的,不可能真的安下心来,心在摇摆不定矛盾冲突中造下恶业,这也同样可能使得他在未来感得畏缩、萎缩的毛病,再配合其它条件,离神经症就不远了。
  
  这个现象稍加观察很容易看到。比如有的谤密慢僧之地,不是单单知见错误的问题,更充斥了很多贪心慢心嗔恨心自恋心,具体事例不必举了。刚开始可能还有点遮遮掩掩迂回曲折的手法,因为还是在一边试探的,后来手法更干脆,因为已经摸索出它的“风格”了,也产生了更多、更明显的问题。就这样的垃圾那些人也照样自认为发心利人,虽然事实上是盛产和聚集幼稚自大和垃圾小痞的地方(谤不谤法或观点不同是另外的问题)。边上的人或许很多是出于无心、无知,但过头了,是非不分了,这就是所谓的遵佛教导、发心修行?自大者必定是自卑自恋的,强硬(这种可能有的患者会认为顽强、耿直、大气之类,可惜力气没用对地方,实际还是在逃避问题,未免自欺欺人)的态度和胡乱的做法,正暴露出内心的虚乏和畏惧。有人会用些“模糊”的理由来给自己开脱,那糊弄不了别人,倒是先把自己忽悠住了。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一种没有真诚面对自己,没有善待自己,而是由于缺少智慧和急躁、浮躁的心态,以及为了面子上的事,而采取对自己排斥和打压事实,生拉硬扯的方式,感到一种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的相貌。
  
  其它类似的事情生活中也都很容易观察到,很多的,一边卖痞发泄一边还说是“发心”为了对方好。而某些信佛人由于给自己披了一层宗教外衣,心里更有优越感,因而也更加盲目自大,比一般普通人都不如,尤其是在看待心理学的态度上,举止极为幼稚我慢,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观心”。边上的旁观者也是一样的问题,平时喜欢指手划脚裁判别人,可惜却连这种小毛孩的把戏都分辨不来,还在那里假装“大度”、“发心”、搞笑,这就说明之前发的那个“心”也是假的,至少是充斥了很多幼稚、傲慢与自恋。正因为这些人也是一样“年轻”,并且也不愿把心理分析检验到自己身上来,因而也就必然看似“大度”、“圆融”地跳越过去,从而“不知不觉”跨过界限,对那样的行径予以认同。如果放到心网正应当好好咨询一下,可悲放到佛网居然成了“风格”。
  
  有人说,初学佛者容易把感想、觉受、证量搞混了,这话放在“发心”上也适用,而且看似更能蒙倒人。别人的发心是别人的功德,看的人却把别人的形象往自己身上抹油彩,拿一些理由来给自己辩解,不仅出于无知,更是出于贪心和慢心的作祟,是一种神经症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说是普通人都有的一点心理需要,需要给自己无聊的人生抹上一点亮色。在网上,这方面的显露非常之多,而我印象中,佛网似乎表现更突出一些。
  
  虽然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表现得这么普遍与明显,因为,生活的戏剧性,本身就不比网络的明显与普遍,网络本身也就是些小年青居多。佛教在这里可以成为他们拿来做心理试验的一种事物,网络则提供一个方便的场所,可以把人们心底的欲望充分展示出来。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质,让人既有参与感,又可以置身其外,审视这些放大了的习气。我揣摩这种心态,也是因为人格的戏剧化/儿童化(还有个形容叫作思维的扁平化),在生活中过不了“戏瘾”,满足不了稚嫩的冲动,于是跑到网上来实现自我的幻想。就好像小孩学话时会有一段时间喜欢拿着几个木偶小人——这里换成了虚拟网人——自编自导自演,玩玩过家家的游戏,模仿大人的情景一样。
  
  对于这个“大”“小”问题,再做个详细点的说明。当初是源于某些“学佛人”,似乎特别喜欢发心,而且特别喜欢显示自己有多发心(“大”、“高”),还一个劲地喊着叫别人发心,乃至喜欢一个劲地声称自己有多“大(乘)”和裁判别人有多“小(乘)”。以前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这应该属于哪个旮旯头的顽童才会做的事,但想虽然这些人自己就做不到,而且首先喊的动机就成问题,但人们(包括我自己)也的确没做好,本着不观人过失以利己,以及“示现”以“利”人的原则,心想只要扮演好一个弱智的受“惠”者就可以了,本来网上这种现象就为数不少,本来就没什么意义。后来看得更多了,发现这个现象有一定普遍性,而且其中有的貌似真的一脸“气势”又有点当真的样子,我又多了些理解,心理学说的“动物的攻击性”便指出了这回事。照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来看,一般凡夫众生,既没有天生的悲天悯人,也没有经过良好的慈悲心的训练,如果他太缺少自高自大和攻击性的心理体验,对他自身性格的发展可能会造成某些障碍与缺陷,并且到了日后,以往的这些心理经验也提供和铸造了他用以处理事务和维持自身人格平衡的一种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学上那种“动物攻击性”的说法确有道理。就好比,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青春期叛逆的心理阶段,会有一种幼稚的独立性的渴望,完全没有经历这个阶段则很可能有问题。学佛人也是同样。我把这种状况称作单纯的傲慢、幼雅的痞气。凡夫而喜欢摆出一副大德(“老大”、“行家”、“成熟”,诸如此类)姿态,原属“正常”心理,可能有时候对自己也还是有益的,但偶尔玩玩无妨,真把自己当回事,是本身心智发育有欠缺的体现。
  
  只是让我有点诧异,在有些人嘴里,“发心”还可以成为小孩生长期拿来比大的玩意,成为掩盖过失宣泄情绪的手段。以末学亲身领略的情况来说,如果这种“发心”的喜好不是因此而给别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没有给自己发出太多罪业(犹如青少年冲动与犯罪),那么也许并非完全没有益处;但是应该有一点自我检点的能力,如果玩到走火入魔,就不单可笑,而且可悲了。
  
  所以看看这些发心的毛病,都一目了然:有的完全是幼儿园,啥都不懂,是非不分;有的只是些青春期,不懂装懂,好充行家,脾气老“大”,不会检点;有的痞子作风,油腔滑调,强横傲慢,明知故作,以“势”压人;有的几种毛病都比较严重,着魔已深,难以救药。还有的,可能是“磨”过了,对这方面看得清楚一些,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种毛病对于学佛人群,也很好地诠释了普遍存在的其中一类“烂泥”行为(所谓烂泥的“菩萨行”)和盲目的“大”(乘)是怎么回事。而这也就像是我的一个影子。其实不需要借助神通,不需要别人来解说因果,不需要催眠回溯前世,只要一点细心、一点虚心、一点明智,从种种世间情态中,足够可以体会到,我有过的是一副怎样可笑与可鄙的嘴脸。
  
  凡夫之人,性识无定,为善为恶,逐境而生。大概这就是轮回的业。通过这些事情,我体会到凡夫要净治自己的心相续真是很难,乌七八糟,自以为是。如果善恶因果这么容易取舍,发心是这样愚夫竖子的行径,恐怕我们已早脱轮回了。
  
  也许有人不赞成这样的揣度和议论,我想,应当明白,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我起先正是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中受到启发,看见人们内心的污秽,明白了一些自己所“担心”的是什么,生动地体会到一点所谓的神经症群体性是怎么回事,并由此想到自己的一种可能的神经症宿世成因过程,并且在有的地方还得到了验证或佐证。可惜我水平差了点,说不出什么道道来。而有些感觉很“冒失”的人,对神经症只会评价“神经”或“中心”之类,且更胡乱揣测和议论别人,只说明他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并且也更不知道什么发心。
  
  对于我自己前世的情况,我已知的是:前世是很好的修行人,无论功夫、学问、事业各方面都好,戒行清净,且已不只一世,但并没有解脱,后来毁谤三宝,还有其它恶业。我想,既然是信佛人,怎么又会毁谤三宝?我揣测当时造业时的心理活动,大概是很傲慢、很痞气、很“心平气和”、很“淡然超脱”地发了个什么狠/泄/神经,却自诩为发心,也就是“得意洋洋谦虚一下”的那种,或者就是幼稚地显摆一下、痞气地洒脱一下,都可以类推。虽然也有疑虑后悔,但自欺(比如掩饰无知与恐惧、贪着自以为是的“大度”、“圆融”、好面子之类)过甚,已经回不了头了,从而如师父说的“不知不觉”造下恶业。是否还有其它更“油滑”、更“爽快”、更愚蠢的方式?可能会有,但无非都是“发心”问题,也可以说是没长大。我想如果那个时候我能成熟一点、虚心一点,或者要是懂点心理学,能够帮助自己老实反省一下,说不定就可以避免产生后来的问题。
  
  对于我前世的情况,我曾问过上师,但上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起我现在的情况怎样。也曾问过师父多次,开始只简单告诉我毁谤三宝,要好好忏悔,没说别的,大概因为我妄想太多,说了对我没好处。后来多次祈求,并且把我对自己前世情况的猜想以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都详细呈给师父看过(包括我自己和别人的情况),然后师父才说到其中的缘由。从头到尾,师父除了开始说过几句“你太执着了”、“不要管别人的事”之类的话以外,对我其中的观点没有说过一句否认的话。对于我自己因果的想法,师父还表示了赞成,告诫要谨慎因果,说:“(指毁谤三宝)这是共性的,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我们凡夫心性不定,什么都不知道,不知不觉就造下恶业,所以要恒时忏悔。”等等的话。所以我想师父对我的观点是认可的,至少没有否认。当然师父的赞成和告诫都是对我本人的,不是无聊针对别人来谈的。
  
  我理解其中师长们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我心里也知道,这种对心理学和心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考察的思路、前进的方向显然是正确的、可取的,任何一名上师只要他是个成熟的人都不可能否定我的思路和方向如说“你是错的”之类;但很多心态不好,具体的细节也未必都对,而且首先拿具体的人作例子恐怕就不大合适,任何一名上师只要他是个成熟的人都不可能给我简单肯定的回答如说“你是对的”之类;并且这样的理解和认识,连同后面小节所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想法,是属于一个课题的范畴,本非任何人的几句话所能了结的。至于别人具体的因果将会怎样我不知道也非兴趣所在,那不是问题的重点,我关注的是其中的心理问题。
  
  以佛法来看,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业,业的消除是唯一出路,需要忏悔清净业障。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忏悔,似乎把忏悔当成是对着一个神秘莫测的前世因果莫名其妙地望空忏悔,或者心里首先出现的影像,是一个人趴在那里“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错”,然后没完没了,那个叫神经质的内疚,不是忏悔。
  
  俗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但这句话太笼统,缺少当下直接对治的力量。一位上师说:“很多人认为因果是遥远的事情,当发生什么果报的时候,认为一定就是前世的某某因导致的。就是没有和当下的心、业习产生联想。其实因果就在当下,当下的心中必有前世的等流果,任何果报都可以在自心中找到根源。一个人如果不是如此地信解因果,对因果则无恐惧心理。在实际的修行中就不会以调整自心为修行。”
  
  对于病友们,我有过亲身经历,知道一些人的心理状态,已经是求救无门,尽管不信佛(其实信佛的一样找不到门),但只要听说能治好他们的病,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都愿意听一听你的意见,什么方法都愿意试一试(特别是不花钱的方法)。听到佛法说要忏悔,尽管不以为然,但其中有人仍然会表示忏悔,忏悔他们前世造的恶业等。但是由于不懂得方法,说了几句忏悔前世的话就完了,对当下的心并无任何改变。然而因果就在当下,当下的心中必有前世的等流果,任何果报都可以在自心中找到根源,认识到这点才能知道怎样才是忏悔,以及怎样去切实忏悔。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为什么凡夫不畏因呢?因为他看不到因果,以为没有因果。即使一名佛弟子,虽然因为圣言量的教诲而相信因果,但因为不能现量见到因果,仍然不能深信,不能很好地防护自心。普贤行愿里有一个重要发愿,就是要能忆知宿命。了知三世因果,就不敢造作恶业。比如一位仁波切说的,如果一个人能记忆上一辈子是一头牛,能记清作为牛的痛苦,又能看到在过去生中作了何因,以致后来生为畜牲受此大苦,便会很自然地依因果定律来持戒止恶了。
  
  《药师经》里说:“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我想,虽然我们不能现量见到三世因果,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心理学对人心、对人生、对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成果,来分析当下的心态,也能大致了解过往生的情况,同时也可明白当下的心在未来会怎样延展,由此生起持戒止恶的心,从而也就避免了将来可能感受的恶果。比如《饿鬼报应经》里那个饿鬼,今世作鬼时有恐惧症,与他前世作人时犯邪淫是有关联的,因为当时“犯人妇女,常畏发觉”,这个心相续延续到后世,成了恐惧症,属于“感受等流果”。又如《地藏经》说:“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这从心理学角度也能得到一些理解:自大者必定是自卑自恋的,高慢之人亦为人所轻慢,这在现世就能看到,不必等到来世。因为自卑才需要自大,首先自欺然后才欺人。倘若我们在贡高我慢时能够觉察到是自己自卑的原因,在用种种低劣手段诳语欺人时能够明白首先是在欺诳自己,是自己心理不健康、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健全的表现,我们就不会去做这样低级、幼稚、愚蠢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造了什么恶业,虽然看不见造业时的具体情景,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中心理问题的运作过程是相通的。
  
  我想,我对人们心理问题的观察、揣摩与求证,其意义也在于此。这并非出于妄想,而是有理有据的,为着明白因果的道理。所以,基于这样的发心,为广大患者的利益,为众多病友、信佛者们能够有所畏惧、谨慎因果,从而如法取舍因果,能够如法忏罪、严持戒律、防护自心,从而对心理问题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因而写下如上的文字。
  
  (二)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
  
  ●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的两篇探讨
  
  (之一)
  
  【破除我执】
  
  在学佛居士的圈子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居士受了委屈,比如:他觉得受到了其他师兄的不公正的对待,而向其他有的师兄倾诉时,时常有的听者只是说:“这是你的业障,是你自己的果报”“从因果上来说,只要你有不顺利,就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要忍辱”“你自己要忏悔”,等等,而不分析事情经过原委上的对错。这种处理风格,仿佛不管是矛盾双方的哪一方来,都是一概笼统地对他说:“这是你的错误,你要忏悔”,好象事情就没有从客观经过原委上分析具体对错的角度。或者,有的居士,遇到不顺利时,也不管不分析,一概揽到自己身上——“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错”“只要是我不顺利,那就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以这样的风格,替别人分析时,受伤害的那一方,有时会觉得尤其痛苦,会觉得这样对待他是不公平的,会觉得:这样说,等于就是说——谁受伤害,主要就是谁自己的错,主要就是谁自己要忏悔的逻辑。他这种处理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各自忏悔自己的业障(从这个角度,有其正确之处),但是却忽略了事情经过的原委的分析角度,而且,对双方中的一方说“这是你的错误,你要忏悔”时,听者会觉得这是指是自己的错误,而非对方的错误,但实际上他可能单独对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时都是说“这是你的错误,你要忏悔”,这种处理方法,从显现的逻辑上显得有些自相矛盾,或者至少也是太过于笼统(因为:只是说“这是你的错误”,又没能具体说出是哪里错了)。如果他处理时,对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笼统地说:“你们两个都要忏悔”,这样,受到明显伤害的那一方会觉得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法,也还是存在不公平,这同样是没有从客观经过原委上分析双方具体的对错之处。
  
  有的居士听到关于事情对错的分析时,他说“本来就没有什么对和错的”,他这好象是从空性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从因果和缘起的角度,可能还是有对错的吧,如果什么都没了对错,那各个学佛人做事情,还如何取舍因果呢,如果什么都没了对错的标准,甚至连逻辑也没了,那许多学佛人,在日常做事时,可能会变得再也不知道如何做是好了,因为:如果没了对错取舍的标准,也就意味着:不管怎么做,都有可能是错的,如果是这样,那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了。
  
  姑且不谈上述这些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观点)的利弊,以及一概这样的处理是否有着完全充分的佛教经论开示方面的依据,但是有一点,以末学自己的经历来看,末学将自己遇到的事情的经过,向有的上师谈时,上师并没有都是象上述的居士那样的处理风格,上师虽然也会说:“这是你自己的因缘”,但上师同时也会从事情经过的原委上指出对方做法的错误之处。末学感到奇怪的是:有的居士学了佛之后,为何变得不分析事情的原委了,变得说话也让人难以理解,逻辑也不怎么通顺了。
  
  当然,如果凡事都一概揽到自己身上——“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错”“只要是我不顺利,那就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样处理,由于眼睛朝内看自己,往往不太容易造下大的业障(这是自己能受益之处),但这样处理,是不是一概正确和合理,是不是都能解决面对的问题,可能还值得进一步的辨析,这里且不下结论。
  
  【破除我执】
  
  近日来,想到一个问题,由此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通过手机短信,发给一位师兄,既是请教也是探讨,短信来往的过程如下:
  
  末学:有个问题,举例:甲抢走了乙的财产,后来,甲念了很多遍的百字明忏悔,可能觉得没事了,乙却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他们两个,哪个有罪过?
  师兄:都有罪过,都要忏悔。
  末学:忏悔而无行动,能解决财产的问题吗?
  师兄:两方面都要做。
  末学:两方面都要做,但是,往往甲可能会觉得他念很多百字明忏悔过了,因此不需要再做了,乙可能会觉得从这个事情的原委上来说不是他的过错,因此更不需要向甲让步,而且乙往往依据事实认定是甲的错。
  师兄:两个人都要忏悔,各让一步。
  末学:为什么不让甲归还乙的财产?
  师兄:甲应当归还乙的财产。
  末学:看来光是忏悔,还是不行。
  师兄:身心俱忏。
  末学:关于两个人都要忏悔,末学觉得:甲主要是应当念百字明忏悔,并应当归还乙的财产,乙主要是需要破除我执(具体方法可以是通过某些持诵,等等),并需要念诵四皈依化解内心的纠葛。
  师兄:两个人需要各让一步。
  末学:末学觉得:各让一步,但他们两个人的各让一步的方式不同,甲主要应当忏悔,乙主要应当释怀。
  师兄:真心改过一切吉祥。
  末学:末学觉得:要真心改过,先要从事情的原委和经过来看自己有无过失,如果有过失,有哪些具体的过失,当然,观察时,需要智慧和公正,忏悔是针对自己错误的地方,释怀是针对对方错误的地方,不是笼统。
  
  末学自己最后的总结:
  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时常是各有对错,互有所欠(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没有上面的举例那么简单,上面简单的举例是为了便于分析),因此,解决的方法就是:先需要以一定的智慧,观察事情的原委和经过,公正来看,然后,对于自己错误的地方,自己需要进行忏悔,对于对方错误的地方,自己需要释怀,虽说都要忏悔,但忏悔是针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对于对方错误的地方,自己需要释怀,不是笼统来说都要忏悔。当然,对于受害一方,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是过去所造恶业的现前果报,因此,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这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摆平事情的对错之处,有时互相之间需要进行辩论,或者,由于谈不拢只能互相之间拉开距离,留待以后解决。
  有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错,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也不是全部都对,也有错误的部分(因为原先自己的修行程度有限,智慧有限,所以没能看出自己也有错误之处,当修行的程度提高了,或者遇到某种因缘时,可能会发现,原来这个事情当中,自己也有错误之处)。
  
  (之二)
  
  【狂暴火凤凰】
  
  楼主说的自省是不错,如果每个人都做到自省那这个世界就没事了。但其实强迫者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会自省的人,哪些没有强迫的人估计很少自省。正因为很少自省,所以他们对自己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充分的认识,可能别人说他错他也不会去想为什么错,他只知道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不会分析那么多,所以很统一不会发生心里矛盾。而因为我们自省的太多所以心里矛盾不断。不知道你是没有看到这点还是故意无视这点,我们这些人自省已经够了,或者说根本就是反省太多了,不是和你说的要更加自省。我敢打包票的说凡是真正的强迫症者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类型。
  
  你自己也说了抢劫和小偷除外,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还是有喜欢惹是生非无中生有的人,你的意思碰到这种人的概率很小,但是还是会碰到的吧。那么碰到了一个无中生有的人,你又该怎么自省?你明明是对的他偏偏说你错的,你明明没有问题他自己有问题他却会理直气壮的说你脑子有问题!
  
  别不相信,我就碰到这么一个,所以我强迫恶化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来这个吧的原因。因为那家伙的话我找不到方向了,我一直在做自我的反省,但是无论怎么回忆分析,找人帮忙都找不到自己错在哪,而因为条件关系我没有办法找到那个人了。我因为和你一样天真的认为别人做事情总是有他的合理的道理,可以通过一些我们平常接受到的道德思想进行逻辑的分析,可以知道他之所以会责怪的指责你甚至辱骂你的原因,但是天真把我害惨了,无论我把什么合理的道德准则去分析那个人的行为语言以及我自己的作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在说别人脑子有问题。因为碰到这种人这种事情的概率很小,所以我的潜意识中总认为他可能有他的合理原因而我没有发现。但是事实是那么简单,过程是那么清楚,就好像一张纸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一个“1”,那个人偏偏对你说是“2”,不带任何玩笑色彩,理直气壮的说着。粗看上去他是那么正常和那么理由,而稍微分析就会发现他根本是无缘无故毫无正当理由的在说胡话~~
  
  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无法接受这种人的存在,不想接受自己对事实的分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的存在呢?竟然连一点正常的道德观念和逻辑思维都没有,我始终不敢相信,但是却是事实。那么的假,让我对这个世界一下子感到恐惧和陌生,和这种人样的牲口呼吸同一个地球的空气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恶心。。。。。。
  
  所以我觉得楼主的话让我很生气,实在生气,我们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却还要自省,那些真正没有道德,无理取闹,爱强词夺理的,只知道为自己的舒坦去恶意伤害别人的人却活的那么逍遥自在。事实证明无论你做的有多好,尽量善待别人了,甚至已经好的过头了,事事都吃亏了,但是这个世界还是存在某些恶人对你不满意,去恶意的中伤你。我也不想接受,但是这是事实。楼主如果没有认清楚这个事实就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什么。
  
  如果能做到凡是都不要自省,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你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这样我们的强迫就好了。正因为我们自省太多,所以一天到晚自责或者后悔自己的过错,考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不正确的,才造成我们这样的性格人生观。
  
  【狂暴火凤凰】
  
  我把我碰到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再阐述下,就是我在完全没有惹别人的情况下被那个人指责辱骂了。具体点说就是我在玩竞技游戏时候,玩个叫泡泡堂游戏,碰到个垃圾房主,我用正常手段杀了他,他输不起对我说“滚”要恶意T我,我不理睬他,我正常游戏你干嘛要这样,懒的和这种人说什么,继续玩,结果和他一队伍的家伙输了竟然说我脑子进水,我一下子蒙了。到底谁脑子进水,本来我玩的好好的,一句话也没说,正常玩个游戏,碰到垃圾也不说他什么,结果不是那个垃圾被骂脑子进水,而是我被人说脑子进水了,我一下子失去了自信。我不知道他说我是因为他输不起随便找句损人的话乱说的,还是我真的当时自己无意中做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对于这样的我自己感到很莫名其妙也很火大,一点没自信了。我干了什么我,我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人存在,但是我又找不出自己错误的理由。
  
  事后我找到那个垃圾房主问他T我的原因,他竟然向我道歉,说是他的问题,还向我道歉了,我无语。我觉得很莫名其妙,我一直分析,但是找不出结果,因为自己当时被T出去了,没机会找到那个人理论。。。。。。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事情有点怪,脑子进水这种话理当是讲道理的人说那些讲不进道理的人听的,结果这次事情完全反过来了,我想讲道理都没地方讲,而被个不爱讲道理的人直接套上了顶帽子,让我觉得太不合理了~~难道那个骂我的家伙只是因为我在正常游戏的过程中杀了他就说我脑子有问题?我并没有用非法手段取得胜利,完全是正规的,而且玩这个游戏的乐趣本来就在这里,输不起来玩什么游戏~~自己输不起要骂人,还说别人脑子进水,这种人脑子也太畸形了点吧!
  
  就我碰到的人和事情,请楼主给个合理的说法,那个骂我脑子进水的人并非抢劫犯和小偷,那么他的所作所为用楼主的说法都是合理道德的,那么请问他说我脑子进水到底为什么?我又做错了什么,我该对这个事情如何自省?
  
  我不知道楼主是否认真看完了我的发言,为什么会对我所碰到的事情避之不提呢?如果没有,楼主只是个喜欢以偏概全的人,那么就请不要再发表什么意见了,一个绝对有道理的可以用他的道理说通一切不合理的东西,请你用你的道理分析下我这个事情,我先谢谢了~~
  
  【不强不迫】
  
  我的体会,不是需要自省,而是应当释怀。
  
  但如果老放不下这个事,老是不能释怀,那么针对这个毛病的确需要自省:是因为器量小,还是因为是非不分、轻重不分,还是因为缺乏自信?轻重不分原因是什么,缺乏自信原因是什么?等等。明白了症结所在,最终还是要放下。
  
  但在一些不了解的人看来,很多时候是很莽撞、很傲慢、很自以为是的态度,即:你是有病的,你闭嘴吧!我有资格说话,你没有资格,你赶快去自省!我想这是我们业障:没有人理解,为人所轻贱。
  
  这个事情我想应该如是思维:先要看清楚问题,其中的是非曲直如何。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错,却遭到别人轻谤毁辱,那么这是我们的一段恶缘/业障。至于别人怎么样,有他们自己的因果,既然我们与别人说不通,就不用再说了,管好自己就好。如此便当释怀,这件事就过去了。如果周遭环境总是很多的轻谤毁辱,首先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如果真的没有,说明我们过去恶业深重而遭受如此果报,我们需要忏悔,减轻以至净除业障。但这是过去造业的果报,当下并没有造恶业,当下我们没有错,错在对方。对过去的业行忏悔,对当下的遭遇释怀。
  
  当然如果心量大,为那些造业的人回向发心,愿共我有缘(不管善缘恶缘),希望他们将来能发起菩提心,自利利他之类,这是佛教所提倡。发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净除恶业、积聚功德之法。强迫症是我们的业障,受人轻谤毁辱也是我们业障,同样轻谤毁辱也是轻谤毁辱者的业障,这样业障来业障去,纠缠得越来越深,永远不得解脱,如同地藏经说的“因蔓不断”,我们不要陷进去。我们自己忏悔,也为别人忏悔,为一切众生忏悔。可以朝这个方向去思维和发心。
  
  如果本来没有过错,但对现前的遭遇始终耿耿于怀,心态始终不能调柔,起嗔心等,那么当下真的是在造恶业了,凭这一点仍然需要自省和忏悔。所以真忏悔是完全的虔诚与恭敬的。以这样极为虔诚与恭敬的心去忏悔和自省,调柔自己的心相续,才有可能净除业障。
  
  当然如果自省本来就是自己的错,那更没什么好和人争辩了。我想在某些可能是遭受轻谤毁辱的事情上,也许患者没有过错,只要释怀就可以了。但多数情况在其他方面都会有过失,比如家务事不做,顶撞父母,长大成人了还靠父母养活等等,所以一般都没什么好为自己争辩的。倘若为一件不公正的遭遇耿耿于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只看别人的过失,却不感到羞耻,岂不是与对方那个“真正没有道德,无理取闹,爱强词夺理的”人一样垃圾。
  
  如果是强迫症没由来的所谓“自省”,其中必定是有原因的,针对这个原因就需要自省,有关的毛病还需要改正。
  
  所以我想,思维业果,思维无常,常念惭愧与忏悔,这样去调柔心态,是为直心、淳朴的心、不给自己耍花样的心,始终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人事,应该离健康不远了。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笔者按】
  
  对于自己的错误,自己应当忏悔,否则不会心安,该忏悔的忏悔过了,就不欠谁(当然如果欠钱是要还的)。其它乌七八糟的玩意不用理会。这种事我也经历过,以前看别人的事不关己未曾多想,现在亲身经历多了,知道就是那么回事,都是些毛头小年青,都是些市井习气和业重凡夫,都在造业罢了。
  
  对于心理学和心理问题,目前人们尤其是在国内,尤其是众多自以为学佛的人,普遍无知和偏见,我就此指出其中的一些常见毛病,是必要的。我想我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这两篇探讨不错,我全部转过来。当强迫者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应该怎样自省,什么需要忏悔,什么应当释怀,需要搞清楚。
  
  像什么“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错”,“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反过来用,就变成了“这就是你的错、这就是你的错”、“不要观我过失、不要观我过失”……,等而下之,则会产生诸如“我”、“资格”、“高等”(动物)之类痞子的调调,利用的是人们的善良、谦卑和愚昧,同时也愚弄和作贱了自己。
  
  对于强迫症患友们,习惯把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来,又再要思维业果报应忍辱之类,这里是很容易搞糊的。如果真是自己的错,事情倒简单了,面对、承认、接纳、改过,就行了。我相信因为强迫者善良宽厚的性格,真是自己错了,是比较容易对待的,不会成为怎样的问题。但问题是出在没有错却反复“自省”,可省也省不出什么来,结果闷在那里出不来。
  
  曾有网友说:“我相信人的周围肯定同时存在好人和坏人,为什么有的人会学坏,有的人学好,这个可能取决于本性,也就天生的东西。懂得道理应该是属于高等人类特有的天资,那么这样说来不懂得道理可以说那些人缺少做人的基本属性,可以用脑残来形容~~我还碰到过一个不明事理的人骂正常生活着的人脑子有问题的例子,真是叫人受不了,这种人真是完全没有药医~~像我们这种缺乏自信的人但是又很懂得道理的人,碰到这种人把他们的话当真了那就麻烦了,可能会完全失去方向~~所以如果你是个懂得道理的人,就应该对自己完全有自信才行,不然会在这种复杂纷乱的世界里迷失方向,到最后连什么是对和错都分不清楚了。”
  
  心理学家的观点,讲道理的人容易受人影响,这是共情的能力,这样的人社会感很少受到歪曲,相反那些渴望高人一等、支配他人的人(也就是自卑的、心里恐惧空虚的人)很难受到影响。这个情况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应该大都很讲道理,懂得体会他人的感受,照说不应该不自信,更容易发展出慈心悲心、与人为善的心,然而导致强迫症却是混杂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慌和不自信。心理学的一种观点,比如因为童年或更早期爱的缺失而导致的。我的一种理解,因为以前(不止童年,也许前世)有错不肯面对、不愿承认,所以现在没有错也不敢面对(自卑自贱)、不能确认。我认为这个理解对很大一部分人、在很多时候是适用的,不过也不能生搬硬套,只有自己检点才最清楚。
  
  “单向”的人(“单向”的意思就是自恋+弱智+傲慢+幼稚+痞气+不会自省等等),自己卖弄垃圾也是“空”的,也可以当作是游戏,也能自诩为发心。这种人根本是心里有病的,一边卖痞一边还说我淡然我超脱我平静,并且貌似他们自己还相信了,这情景感觉像是一群弱智又自大的自恋鬼在像一只畜牲一样翻拱垃圾还洋洋得意。
  
  比较起来,强迫者是“多向”过头了,以至幼稚迂腐,总以为别人做事情总是有他的合理的道理,连垃圾也必须当作好心,“你就是对的”、“你就是好的”、“你就是有理的”,“我就是错的、没理的”,瞎圆融、瞎谦虚、瞎反省、瞎忏悔,对错都分不清了,善恶也没分别了,成了“清净”了。这样的“发心”除了对别人没有任何利益以外,更是对自己有害的。
  
  有位康复者说到他过去的经历强调: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很重要,以前总把那些父母胡扯的话反复想折磨自己,现在看来那些屁话,根本不值得多想一秒钟。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这个问题需要纠正错误认知,开阔视野,有一定习惯了,不会造成多少困扰了,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是非轻重分别的所谓多样性了,然后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不足之处在哪里,生起惭愧心,明白什么需要宽容,什么需要忏悔,才能真正开始练习舍啊、慈悲啊、忍辱啊、净观啊之类的,这是需要有“次第”的。
  
  ●关于反省、忏悔的几段问答
  
  【反省忏悔除心垢】
  
  问:反省时如何才不陷入纠缠?反省要发掘往事,与老师所教「往事浑忘却」如何调适才不矛盾?
  
  答:这问题很简单,要修行就一定要反省、要忏悔;反省、忏悔的着眼在去除心垢,扫掉障碍。如果你不反省、不忏悔,那些陈年往事是忘不掉也去不掉的,而且是赶也赶不走,只有真正彻底的做一次反省、忏悔,不二过之后,往事才会忘掉。说了没有用,做了你就会知道。一般人习惯于回想过去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最要不得的是忘不掉,忘不掉的结果便常常把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修行人要发掘出自己原本永恒的真心,而奉它当家作主,岂可陷入早已不存在的虚幻往事里,而与之纠缠不清?所以「往事浑忘却」,忘不掉就要由衷的反省、忏悔。
  
  【反省的方法】
  
  问:经过一次认真反省、忏悔以后,一些小的过错都浮现不出来了;请问师父,是否要再做第二次反省?
  
  答:反省是在去除修行的障。如果反省得很由衷、很诚恳,一经「曝光」就洗掉了,「档案室」里没有「资料」,将来阎王要调档也调不出来了。只要你反省得很真诚,一次就够了。你用安祥心去反省,它会自动的浮现;你内心很安祥,不动不摇,纯一不杂,过去的档案资料马上就浮出来了。反省是慢慢来的,不必要求快。……要不要再反省?那看自己反省的深度够不够;不够的话就再来,一定要反省得很由衷,很彻底。
  
  ……有人说:老师啊!我曾经反省过了,但是没有效果。不是没效果而是你的心态不对,做得不由衷,你一定要极为诚恳、庄敬、认真,抱着九死一生——如果不这样做,我就没命了似的,用这种戒慎心情去做,就容易相应。如果你认为这太倒架子,太没面子……那是没效的。
  
  【发露忏悔的方法】
  
  问:发露忏悔是自己面对当事人,向他认错请他原谅,但对一些工作上的同事、朋友向他忏悔时,他不接受或更藐视我,该怎么做?
  
  答:在「大智度论」上发露忏悔的方法,是在百千大众前,述说自己所犯的种种过错和见不得人的行为,这样罪垢才能消除。过去在名山道场曾经发生过这种事:
  
  有个五十几岁的修行人,出家也已经三十多年了,是庙中的上座,很会说法,大家对他很尊敬,不过修行几十年,他并没有解脱,于是就依大智度论,当众发露忏悔。事后,大家对他不再敬重,甚至有人背后骂他连狗都不如,他抬不起头来,要自杀。他的师父说:自杀并不能免债,该还的还是要还,世间债一死了事,因果的债,百千万劫都不会亡的。金刚经上说:「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人家给你促成成佛的机会,你应该感谢才对,有什么难过呢?经师父一开导,他明白了,从此不生气了,别人不理他,他向别人行礼,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当他临终火化时,舍利无数,光辉灿烂。
  
  现在的社会不是个很公平的社会,有些人常常拿别人寻开心,或以侮辱别人作为取乐的对象,所以对不起别人,除了欠钱须当面奉还之外,可以用观想的方法,向他顶礼,请他原谅,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样做了以后,心里就会平静。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去做,才会相应。
  
  【观心时胸部有压迫感的原因】
  
  问:观心时,胸部有压迫感,这是什么原因?
  
  师:这是观心不如法,你带着念头去观心,带着烦恼去观心,带着无奈去观心,就会这样。而且你始终没有很认真、很由衷地反省过一次,才会这样。如果你基础打得好,反省得很彻底,向外抛丢,把原本无的东西丢掉,那你就没有这个现象。这是因为你反省不彻底,毛病还有。
  
  【笔者按】几点感想:
  
  >>>>「往事浑忘却」,忘不掉就要由衷的反省、忏悔。
  犯错需要反省忏悔,但不断回忆,其中必有原因,现在需要反省的是那个原因,而不是对往事再去反省。
  
  >>>>金刚经上说:「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人家给你促成成佛的机会,你应该感谢才对,有什么难过呢?
  这是思维业果,忍辱行。这类修心教授在佛法里很多。但,所谓忍辱净观是对方错了、对方在诬蔑侮辱才叫忍辱净观,否则还净什么观。所以先搞清楚,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如果不接受这样是非曲直的分别,“多向”过头了,只会把自己越搞越乱,对就一概对,错就一概错,喜欢“单纯”的、“混沌”的东西,实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始终也不可能放下。
  
  >>>>你带着念头去观心,带着烦恼去观心,带着无奈去观心,就会这样(胸部有压迫感)。
  如法的反省、忏悔,会使人身心调柔,会感到心底那个结融化开了、温暖了,会使人心如石沉大海、波澜不兴,远离所有的躁动不安,会使人悲泣如雨。如果没有这种感受,说明反省忏悔不到位、不如法。
  
  ●有关礼敬与忏悔
  
  (之一)
  
  三十多年前,我刚到某座林中僧院出家修行,我必须学会如何向他人顶礼致敬。我起初表现得相当笨拙,每次进入禅堂,我们都得把头恭敬地置于双掌间,做五体投地的顶礼。这是为了培养出家人的恭敬心和正念,借着肢体俯伏敬拜的动作,来向简朴、慈悲和正念的出家之道献上敬意。每当我们坐下接受师父的开示时,也以相同的恭敬心顶礼致敬。
  
  在正式入院修行约两周后,某天,有位年长师兄将我拉到一旁耳提面命,“在这儿,你不能只有在进禅堂静坐或接受师父开示时才行礼致敬,凡是遇到长辈都得行礼如仪。”我身为本寺唯一的西方人,也希望自己凡事符合规矩,于是就问他,哪些人算是我的长辈。他回答:“按理说,凡是比你早出家者都算长辈。”我愣了一下才会意,原来这座僧院里的每个人都是。
  
  于是我开始向他们行礼。有时候感觉相当自在——因为寺院中的确有相当多睿智且值得尊敬的长辈。但有时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我就碰到过年仅二十七岁,充满骄慢习气的僧侣,他出家只是为了取悦父母或是换取温饱,只因为他比我早出家一个星期,我就得低声下气向他行礼。有时我得向在休耕期到寺庙短期出家的邋遢老农行礼致意,而他却经常口嚼槟榔,而且一辈子从来没打坐过。要我将这些共居于森林里的同伴当成大师般尊敬实在很困难。
  
  但我还是每天行礼如仪。由于我内心冲突不已,便开始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某天我又开始向长辈行礼的时候,我试着从自己礼敬的对象身上,寻找一些值得尊敬的地方。我向老农眼眶四周的皱纹礼敬,因为他阅尽人世沧桑,他经历痛苦并且克服人生的苦难。我向年轻僧侣身上所洋溢的活力和嬉笑礼敬,他们眼前充满不可思议的人生,正等着他们去体验。
  
  我开始乐在其中。我向长辈们行礼,进入和离开禅房时我合十行礼。进入自己森林中的茅舍时我行礼,沐浴前我向古井行礼。过些时日之后,礼敬成了我对待万物的方式——它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凡是生物,我都心存敬意。
  
  礼敬的精神正是本书之主旨。灵修生活所面对的真正挑战不是在深山隐僻处,或意识进入超凡状态;真正的挑战就在当下。它要求我们怀抱着一颗睿智而充满尊敬和慈悲的心,以欢喜之情迎接生命中遭遇的万事万物。我们能同时向美善和苦难致敬,向我们内心的纠葛和困惑,向我们的恐惧以及世界诸多的不公义致敬。
  
  用这种方式向真理致敬才是通往自由之道。向生命的本貌而非理想憧憬致敬并不是件易事,但不论这有多困难,它却是最有用和高贵的修行。
  
  向我们生命中的悲伤和背叛等各种残酷事实致敬是接受它们的存在;我们从这发自内心的礼敬动作中发现,万物都是有理可循的。当我们学习向万物致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能含纳比想象中更多的自由和慈悲。
  
  (之二)
  
  居士问:在打坐修法或行住坐卧时,忽然生出谤法、谤僧、怀疑因果等邪见,怎么办?
  
  夏坝仁波切:说明你应该好好地注意自己的修行,否则很危险!如果我是这样的话,我会哭。如何对治呢?应该在佛面前发自内心地、真心地忏悔,积集福德资粮,要多看看谤佛、谤法、谤僧的过患;生起真正的后悔、遗憾之心,真正的内疚和良心上的自责,由此在佛面前发露忏悔,这是应该做的,没别的办法。
  
  【笔者按】
  
  关于礼敬忏悔等的修行教授在佛法里有很多。我想对于强迫症、对于所有的焦虑不安,也都可以是礼敬的态度。比如是对业与因果的演绎,体会到其中的庄严与清明,由此而生恭敬心;是因为病苦,而使我们得以偿还过去的业债,清除往昔的罪垢,由此而生恭敬心;是因为病苦,而使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人性,由此而生恭敬心;是因为病苦,而使我们生起悲悯,由此而生恭敬心。以这样谦躬的心态对待所有事物,包括强迫症,对于强迫症的忍耐、转化、康复是有正面效应的。
  
  那名居士问夏坝仁波切的情况与强迫思维是不一样的,这里引用过来是想说明:不要把什么都往强迫上套,成了自己懒惰、混日子和不求上进的借口。因为有个问题,多年的强迫症会深入成为人的思维习惯,在大致好了的时候,可能遇到某些问题会纠缠去想是不是强迫之类,而不能忘掉这些东西,因而不能完全好起来。有咨询师举过一个例子,看到桌子上有点脏,没经历强迫的人要么擦一擦就好,要么不在意就走了。但经历过强迫的人刚想要擦,却又蹦出个念头:我这个想去擦是不是强迫呢?或者刚要走过去,忽然想起可以擦一擦,又觉得不用,可又觉得好像是刻意不管,便想:我这不去擦是不是强迫呢?于是又开始犹豫。这个情况对社恐之类的毛病也会出现,我在生活中有体会。比如说不想经营什么俗务,但有些事情需要学习和了解,为自己心里扫除一些障碍。但真的有障碍需要扫除吗?换一种思维不行吗?这一来有了选择,有了比较,本来正常的事似乎也变得矛盾冲突,于是更起担心,真的往强迫上靠拢。这个问题我想不要逼迫自己,放轻松点,强迫归强迫,障碍归障碍,其中的问题是容易明了的;如果之前走过的道路是正确的,之后也不会有问题。对比忏悔也一样,某些忽然生起的邪见,只要自己心里愿意改正,不管是不是强迫念头,都是杂念,把身心投入到这个改正的意愿中去,心里是循着光明的,一念清净忏悔下去,“生起真正的后悔、遗憾之心,真正的内疚和良心上的自责,……这是应该做的,没别的办法。”
  
  (三)如何面对轻谤毁辱/如何面对病态医生
  
  收集网友意见,还有我个人的小结,列举如下。有的是某一方面意见,或者某次讨论中有针对性的意见,现在单独剔出来,不代表全部,具体情况需要分别对待。
  
  ●不要向精神科大夫以外的任何人讲述你的这种不幸, 他们不仅帮不了你还会使事情变得更坏。其实,向精神医师求助也帮助不大……。
  ●不要试图和任何意见不同的局外人交流探讨什么,那基本上是无益有害的。该知道的稍微一提早该知道了,不知道的已经不会再知道了。即使真有成熟点的人主动有意愿沟通什么,对强迫本身也没用处。
  ●去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
  ●在网络中同样不要随便说你的事情,同样要去专业网站、向专业咨询师咨询。
  
  ——【小结之一】能够了解和帮助的无非是三种人:一是自己,二是有经验和经历的治疗师或咨询师、同样的患者以及和你最亲近最了解的人,三是上师。只有他们才有可能了解和产生帮助,不要和其他人说你的情况。并且不要去小医院(只为开药倒是方便的)。有些病友平时倒没遇到什么问题,遇到一些也没怎样,偏偏是在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很垃圾,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要去大医院,或者好的专业咨询机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在小医院、小机构或者杂七杂八网站里发生的。
  
  ●要搞清楚,事情有对有错、有好有坏、对中有错、坏中有好。强迫者的性格,非此即彼,且高标准,总希望抓住某个单纯的、单一的东西/感觉,来梳理所有遇到的人和事,变成了片面,或搅成一团糊,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对就一概对,错就一概错,这是一种幼稚的表现,若非如此,也不会患强迫了。且可能由于一些强迫联想、强迫观念,转不过弯来,更把自己搞糊了,更加分不清事情的对错。但其实,以一名心地正直的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其中的是非曲直是不难分辨的。
  
  ——【小结之二】分清是非曲直。这听起来好像无关的废话,但是很重要的,分得清就不会有问题,并且首先一开始就不会犯强迫了。上来就赶紧“忏悔”、“忍辱”、“圆融”,那叫懵懂的单纯,不是成熟以后的单纯,是糊涂、没有自信、是非不分、且神经质,和那个“他心通•大肥猪”的念头是一样的毛病。果真“接纳”了,认同或不认同都是接纳,如果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要去认同/“接纳”(对于倒垃圾的则是:我说什么都要别人“接纳”),正是导致神经质的原因之一和神经症的表现之一。佛法里说要忍辱,要视一切人皆菩萨、一切行为皆清净唯我一人是凡夫,却不是说别人的行为都是正确的、可以效仿的或值得赞叹的。参见“关于反省、忏悔与释怀”一节。
  
  ●在《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一书里,有一节是“一位大学生的遗恨恐怖”。其中说道:“然而这位患者之所以历经数载却仍遭受同一遗恨的痛苦,是因为在他尚未形成这种怨恨的时候,就已陷入了想方设法丢掉这种苦恼的思想矛盾之中。从道德或宗教作为一种恶智,即反倒使他如此祸事缠事。……按照我的理论,并不要去讲求宽恕他人的德行或爱护敌对者的宗教道规。怨恨就是怨恨。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总之,只要切断思想矛盾,无论多么痛苦也能消解。……然而这里所说的无牵无挂,自我消解,绝不意味着要求本人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或满不在乎。虽说实现以上要求稍有困难,但其实无非就是要回到自己那自然的状态。”因为我对仇恨的态度也是一度的苦恼不堪,所以简单的说,我的办法就是亮出自己,记得先生说过,什么都要出自本意,这样才好。装出来的谦虚是在颠倒是非,装出来的宽容也不是对治。对待仇恨也是一样,如果我放不下,那我就是仇恨。当然在现实的环境中会有多种的解决方案,有时也有逃避,比如离开那个地方,去其他地方谋生。在我看来,这样有时也不算什么逃避,我就是曾经这样做,虽然是被动的。
  
  ——【小结之三】要分清是非曲直,怎么分辨呢?“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可以了,之后是容易分辨的。但如果不实事求是,光是发泄一通,则与诽谤侮辱的人没有两样,是不健康的。
  
  ●是不是平时缺少与外人交往,锻炼的少,以至于对一些有伤害的语句那么敏感重视。以后进了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多的是,怪人怪话多的是……所以呢不要在乎。
  ●其实也不是视野窄,你看那些小屁孩这么幼稚还洋洋自得,他比你好在哪里?只是你单纯了些,把别人想得太好了,因为有信任才有在乎,没信任就不在乎。看看网络中那些垃圾到处都是,一点都不新鲜,但是那些垃圾自己却扑腾着觉得很新鲜,像是一只畜牲在翻拱垃圾还洋洋得意一样,这点看穿了也就厌弃了。所以呢,不用和那些无知小痞一般见识。
  
  ——【小结之四】等过几年再看,发现都是些很低级很无聊很幼稚的东西。许三多语:“特没意思。”
  
  ●狮子的哲学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这只狮子无疑是明智的,因为它非常清楚,与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你仍然是一只“老鼠”。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就像一个优秀的武士,是不会与一个蟊贼公开决斗的。
  在政治斗争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不仅会浪费自己的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还会在无意中提升对方的层面。我所认识的一位俄罗斯政治家就曾有过这方面的遗憾。由于他过于在意那些小人物的攻击,不仅耗费了许多精力与之周旋,而且也影响了他做冷静的判断,结果在重要的问题上判断失误,从而抱憾终生。不仅如此,由于他与那些人斤斤计较、“喋喋不休”,使很多选民都大感失望,这直接影响到他日后更高层次的竞选。对此,有政治学家评论说,如果他能够对有些人和事不屑一顾的话,以他的才智和人望,是完全可以成为俄罗斯数一数二的人物的。
  其实,生活中最聪明的人往往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他们很清楚该理睬什么,不该理睬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可以改变命运,也知道什么事情只会消耗青春。这样的人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无一例外会感到兴奋,同时也善于把无关紧要的事情搁置在一边。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给一家报纸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记者,有机会与许多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接触,其中有两位世界冠军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看上去是那种与世无争的人,对很多事情都是不在乎的样子,除了训练。平时,他们也总是心平气和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情好像也不多,但是一到了赛场上,好像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生龙活虎,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发挥总是比别人要好。与他们接触多了,我也就慢慢明白了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小结之五】虽然我们不是狮子,喜欢练习过家家的鼠辈却多得很,他们需要在人前表演一番找点乐子。别忘了自己要做什么。
  
  ●那不过是些无知小痞,很弱智的,网络对他们只是一个表演的舞台、宣泄的平台;当然,人们也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我想这是新来的病友需要了解的。
  ●试想如果你是一头牛,会在意什么“人”话吗?可是很在意,这叫业力吧。——佛友语。
  ●世间事由世间人管去,把自己当作聋子、哑巴,就没事了。——上师语。
  
  ——【小结之六】一句话:别理它。
  
  ●如果本来就是自己有错,当然没什么好和人辩的。
  ●如果有些话对方是无意说的,也许正好反映了他对你、对这类事情的看法。从中可以体会他人的想法,学习从不同人身上看问题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也是一个帮助。如果有些话对方是有意说的,说明事实上他和你一样在意他说的东西,只是在这样一个时机下,他找到一个机会发泄到别人身上来了,以示自己的“超脱”/“能耐”,却丝毫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人和街头小痞是一路货色。
  ●在某些可能是遭受轻谤毁辱的事情上,也许患者没有过错,只要释怀就可以了。但多数情况在其他方面都会有过失,比如家务事不做,顶撞父母,长大成人了还靠父母养活等等,所以一般都没什么好为自己争辩的。倘若为一件不公正的遭遇耿耿于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只看别人的过失,却不感到羞耻,岂不是与对方那个“真正没有道德,无理取闹,爱强词夺理的”人一样垃圾。
  ●永远别忘了爱,把自己内心的那份自爱唤醒,爱己爱人,爱人爱己。邪不胜正,对于一些搞笑垃圾,是对方愚痴和心理疾病的表现,我们替他忏悔,希望对方早日走出困境。心里堂堂正正,自然趋向光明的境地。
  
  ——【小结之七】常当自省,有错误则承认错误。不要和差的人比,要和好的人比,向好的人看齐。
  
  ●目前国内心理医生行业普遍水准较低,即使所谓专业人员很多也是混饭的,且不乏素质低下乃至心理变态的,即使不是混饭的专业人员很多水平也不怎么样,何况其他。
  ●即使患者自己和专家面对面长谈也不是都能了解的,何况其他。
  ●即使是曾经的患者,超出其曾经的经验和范围,也会觉得他人的症状表现没有必要,或者轻症状者也不了解重症患者的想法。事实表明患者之间的不同观点也不大容易理论,何况其他。
  ●即使我们自己也往往不了解别人,也会误解别人、伤害到别人,何况其他。
  ●即使成就上师,具足悲心、智慧和神通,但不懂心理学,可能还不如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对患者有帮助,何况其他。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歧视患者。一名成熟的人待人接物心态都很成熟,会歧视的都是些一无所知且心里有病的宵小之徒,特别是跑到网上来显摆骂人的,都是些无所事事的鼠辈。
  ●狗屁医生是有的,好的医生、好的咨询师、懂行的患者也有不少。现实状况如此。
  ●大家都是凡夫,烦恼浊重,这是很正常的事。
  
  ——【小结之八】了解现实。平常心。
  
  ●人有时就是这样,我们有一个自我认同,就是能相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同时也希望借助外界的认同来实现这个自我认同,就是通过外界的反馈,来体验和证明我们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人。
  ●认同有积极的认同,就是抓住别人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反馈,来建构更加积极的自我;也有消极的自我认同,就是总是求证别人言语或行为中消极评价的部分,来求证自己是不是那个自己认为的不堪、什么都不懂的自我。
  ●消极的认同根源来自我们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来实现自我认同,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自我认同不足造成的。就是说,我们自身对自己怀疑太多,不太相信自己,所以,会形成对他人消极评价的敏感,即使别人的言语是无意识的、中性的,我们也会进行消极地解读,结果我们把自我内心建构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消极。
  ●所以,首先从肯定自我开始,这种肯定自我不是单纯的认为我们是怎样怎样一个人就能实现的,你也需要认识到,大家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由自我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过程。就好比照镜子,我们喜欢脸上长的好的部分,讨厌长的不好的部分,但是,我们长什么样,是天生的,时间久了我们也就认了,那么这就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就是说,我们需要接纳我们自身不是很出色的部分,而且有时这是普遍性的,大家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不是别人真的比我们优秀,而是别人更早地实现了对自我不好部分的接纳。
  ●这样的你,也只能对别人说的这些话敏感了,然后无力改变别人,就让自己默默的背诵,然后表达一种我并不是笨傻的愿望。所以,现在的你是正常的。
  ●不过如果你需要改变的话,你就需要问问自己,用自己的心来回答自己:“我真的认为自己是笨蛋,傻瓜吗?”什么时候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就不会在意他人了;而如果你真的改变了,无论肯定否定,都是无所谓的,你只做好你该做的,因为你已经舍弃了那些外来的概念化的东西,舍弃了那些攀缘计较。
  ●如同当初理解和接受了自己的病态,不是因为当初自己是对的;现在理解和接受别人的宣泄和卖弄的病态,也不是因为别人是对的。理解是因为这些人“年轻”和有病(所以才要且只能宣泄),不是因为这些显现是正当和正确的;接受是因为人心本来如此。因为早已经舍弃了心里的这些评论/糟粕,因而不会再为此粘着,这是慈悲喜舍里“舍”的含义。那么舍弃之后心里还有什么,不是冷漠、傲慢、厌愤或嘲笑,而是慈、悲、喜以及舍的心情。
  ●还有一句话送给你,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你更关心你自己吗?这个世界上一年中能连续想你一个小时的人有几个呢?
  ●心理学家的观点,讲道理的人容易受人影响,这是共情的能力,这样的人社会感很少受到歪曲,相反那些渴望高人一等、支配他人的人(也就是自卑的、心里恐惧空虚的人)很难受到影响。这个情况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应该大都很讲道理,懂得体会他人的感受,照说不应该不自信,更容易发展出慈心悲心、与人为善的心,然而导致强迫症却是混杂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慌和不自信。心理学的一种观点,比如因为童年或更早期爱的缺失而导致的。我的一种理解,因为以前(不止童年,也许前世)有错不肯面对、不愿承认,所以现在没有错也不敢面对(自卑自贱)、不能确认。
  ●一时钻不出来也不要紧,只是个过程而已。人都是这样,需要靠别人的肯定来认可自己。如果所有人都贬低你,不认同你,那么就算你是对的、正道的(错误的更不用说了),你也必定会有心理问题,佛学上这叫大众威德畏。真正能处众无畏的,只有登地以上菩萨。所以你我都没什么特别的。在我心里,我知道,佛菩萨永远用慈悲之心关注着我,关注着每一个众生。在菩萨眼里,这点问题算什么,有什么不能包容的。这点明白了也就放下了。
  ●对于他人的无义言论,不用理会,只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好。对于某些明嘲暗讽、轻慢相欺的事情,更要注意自己谨慎言行,并且应保持冷静,很多现象只是暂时的、表面的,不必灰心丧志,也不要随波逐流,坚守内心良知认为是对的事,做好份内之事,以后会好起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应当且只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其它由它去吧。倘若以后再回过来想想,不仅别人的自以为是的言论,连同自己当初对别人的想法也是一样无聊,一样的没有意义。
  ●我们不需要跟谁比,我们不是要和人较劲。其它路上遇到的只是些杂音而已。发杂音是病态的,和杂音较劲也是病态的,它们和强迫症的病态没有本质差别,把这些显现当成强迫症处理就行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如果以后有人还有兴趣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也许心里会升起沧桑感、解脱感、欣慰感和悲悯之情。其他路上遇到几个杂碎,看到这么久了还在那乱放,也许会极生厌恶,极生厌离,也会生起悲悯之情。
  ●对我来说,神经症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世间百态。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虽然我不是善人(这是实话,因为首先我自己就嗔心恶口),但经历多了,看得久了,对于所谓的“发心”,通过别人在我身上的试验,对照我在别人身上的试验,很多事情我知道了一点:什么是成熟可取的,什么是幼稚可笑的;什么才是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什么不是。随着年月的增长,以后这类东西只会越来越成为人生的一份阅历、一点助益,而不是拖累。从中我理解到人性的含义,仅由此便可知这几年收获大于害处。
  ●把这些问题陈列出来,就和对症状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一样,也就是一种治疗。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不是勾起某些憎恨和厌恶的情绪,而是明了到其中的来龙去脉,由此看破放下,最终生起宽容、安忍、出离和悲悯的心。就如末学师父说的,这些心理学的东西看了是用来降伏自己的,不是用来降伏别人的。对于一些搞笑垃圾,我们遇到是我们的业障,也是别人的业障,我们的业障我们自己忏悔,也为别人忏悔,为一切众生忏悔;悲悯自己,也悲悯众生。邪不胜正。心里堂堂正正,自然趋向光明的境地。
  
  ——【小结之九】理解人性,接纳人性。宽容自己,宽容他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不要总是在那儿苦苦地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公”,这是徒劳的。没有人会来真正的怜悯你拯救你改变你,永远也不会有!——不要老是抱怨,自怨自艾,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也是我们的业障。
  ●试想这种事我们在轮回中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现在只是在按照既定的程序在重复着以往的故事。如果还要和以往一样纠缠,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也只是在重复造着以往的轮回之业。如果明天要死了怎么办?——思维轮回苦。
  ●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有人喜欢,有人嫌恶;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叫人性。
  过去觉得好,现在觉得不好;现在觉得不好,以后又觉得好。——反复无常。
  若只盯着一点,是片面的,且是幼稚可笑的。——我们不要跟着学。
  ●这都是业。不是一个人这样,所有众生都这样。由一个人的痛苦想到所有众生的痛苦,由一个人的轮回想到所有众生的轮回。——上师语。
  ●为了你的痛苦,我会奋勇向前努力,不再找借口辞劳。人生不是自己的,只有在别人那里才能感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与快乐。——病友语。
  
  ——【小结之十】思维业果,思维无常,生起平等心、出离心、大悲心和勇猛精进的心。
  
  ●赞叹和诋毁没有实义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入菩萨行》
  
  假如有人诋毁我,那么再多的赞美有什么可高兴的?因为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会毁谤我,对我的行为不满。如果有人赞叹我,那么个别人的诋毁有什么可忧愁的?
  凡夫大多喜欢别人赞叹,所以有些人求人办事时,先要将对方赞叹一番:“啊!您非常了不起,处理事情十分公平,智慧相当相当不错。”讲完了以后,再说:“我今天有一件事想求您……”表面上是赞叹他很公平,实际上希望他在处理时偏向自己。可能有这种情况吧,这是我开玩笑!
  作为凡夫人,受到赞叹时心里乐滋滋的,受人诋毁时,心里好像装了一块石头,始终化解不了,很长时间连饭都吃不下,这就是凡夫人的一种通病。但真正去观察的话,即使你受到无数人的赞叹或个别人的赞叹,也不要沾沾自喜,觉得普天下的人都在赞叹你。因为背后肯定还有一部分的人诋毁你,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呢?如果高兴就会生起傲慢心,所作所为失去平衡的状态,对今生来世也不利。
  同样,受到别人的诋毁诽谤、不公平的评价时,也用不着非常伤心,好像天要垮下来了一样,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伤害你。尽管有个别人讥谤你,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赞叹你、帮助你、关心你,没必要听了一句诋毁之语,就连生存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有些人听到片面之词后,心里极其颓丧忧伤,对日常的工作生活也失去了信心,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萨迦班智达说:“不因赞叹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愁,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我们不要因他人的赞叹而欢喜得不得了,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骂而痛苦得不得了,对自己所具有的功德心知肚明,这就是智者的法相。所以,智者的法相并不是很多,关键是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为外境所牵转。
  其实,别人的赞叹,并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挖苦,也不会让你变坏,到底有什么可执著的呢?原来有本书里说:“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用为此而生喜。”这些道理真的很深。以前上师如意宝说:“在我的一生中,有时会听到别人赞叹,有时会听到别人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默念这个偈颂,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些人听到别人赞叹他:“你很了不起,你是不是诸佛菩萨的化身啊?”就开始飘飘然,认为自己真是诸佛菩萨的化身,脸型还跟文殊菩萨有点像。有些人背后说他的坏话,说他戒律不清净、行为不如法,他马上暴跳如雷,非要去找那个人算帐。其实这都没有必要,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对待荣辱,就算有人骂你,背后还有许多人会赞叹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功德,想赞叹的也大有人在。(师笑)所以,大家应该经常观察,尤其是别人说你坏话时,尽量不要发脾气,应当先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再说。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很多事情认不清楚,假如贸然行事,结果会弄得一塌糊涂。
  当我们受到赞叹和诋毁时,应观之为空谷声。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里说:“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别人对你的赞叹诋毁,跟空谷声没有任何差别,他们说你功德无上、举世无双,就像空谷发出的回音一样,一会儿就没有了;他们说你无恶不作、坏到极点,也像空谷声一样,一会儿就消失了。所以,赞叹和诋毁是一模一样的。
  即使我们受无数人的赞叹,过一段时间,也肯定有人开始诋毁。比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在任总统期间,拥有无数人的赞叹、鲜花和掌声,当他上台时,全国上下载歌载舞,最后他判死刑时,全国上下仍是载歌载舞。为什么?就是因为赞叹无有实义,如果有实义,他永远得到的都应该是赞叹。
  当然,倘若自己良心上受到谴责,被别人恶言诽谤,那谁也没办法救护。但若自己问心无愧,那么别人怎样说也无所谓。纵然在佛陀时代,有些戒律清净的人,也被人毁谤戒律不清净,而戒律不清净的人,反而处处受人赞叹。因此,各种颠倒的现象,在世人的迷乱心识前都会出现的。
  我在这里讲课时,这些道理基本上说得来,但自己有没有做到呢?完全如实做到的话,的的确确有一定困难。但受过大乘教育和没有受过大乘教育还是有差别,从来不知道这些道理的人,当受到赞叹和恭敬供养时,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认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但是若明白这些道理,心一下子会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便知道:这一切都无有实质,世间上有多少名人,临死时名声又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每个人都受过赞叹,也受过毁谤,但不要特别去执著。有个人跟我哭诉:“别人说我是精神病。”其实按寂天菩萨的观点,凡夫人都是有无明烦恼的精神病,说你是精神病也没有什么。那天有个精神病骂我:“你是精神病!”我说:“是是是,我是被无明烦恼缠缚的精神病。我不但是精神病,还是被欲妙美酒所陶醉的疯狂者。”当自己心态摆正时,别人说什么都能转为道用,但如果心态没有摆正,别人稍微说一点点,你马上就会找他算账。但这不是大乘修行人的行为,这方面希望大家应该注意。
  做事情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别人怎么评价都无所谓。兴筑巴拿马运河的高查尔思大佐,就是一个置毁誉于不顾的成功者:当年他计划修巴拿马运河时,人们对此壮举褒贬不一、议论纷纷:有人夸奖他勇敢坚毅;有人嘲笑他异想天开。对此,他一概置之不理,只管埋头苦干。别人问他对这些评论作何感想,他说:“目前还是做我的工作要紧,至于那些批评,日后运河自会答复!”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努力,运河终于完工了,它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一万多公里!人们欢呼着,在竣工典礼上,高查尔思大佐不等人们的第二声欢呼,已经悄然离去。因为他要的并不是掌声和赞美,而是踏踏实实为人们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我们今后做事情时,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帮助、赞叹,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诋毁、阻止、障碍,但通过智慧进行观察后,只要觉得对众生有利,就应该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顾后,要想完全维护别人的心态,这一点恐怕非常困难。
  ——引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
  
  ——【小结十一】这篇开示句句珠玉,涵概了大部分要点,又不像我一样啰唆。不过有个前提,是在看得清事实、分得清对错、能够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之后的。
  
  ●《拜山的法海》:法师并没有却步,孑然一人,从萍乡黄龙寺出发,三步一拜,开始了朝九华山的壮举。天上下着雨,地上积水汇成了小溪,就这么拜。三月的天,又下着雨,冷啊,没有行李,身体抖索着。人们没见过这样的出家人,都惊奇,好多人围观,还有人怪声怪气地嘲讽讥骂。这样的境况,确实够尴尬的,他们似乎不是在看人,而是在用动物园里看动物的目光看。法海法师照样朝前拜,对别人的围观讥讽似是充耳不闻。其实呢,毕竟只是个刚发心不久的小和尚,没什么定力,一切他都听到了,也看到了,只是强忍着,心中要发怒时,强制自己去观想佛菩萨,去念佛号。天黑时,雨停了,却没有歇息的地方,冷极了,又一天没有吃东西,在小饭店里讨点儿食物填填肚子,夜里也拜——没处歇呀,太冷了,只有连夜拜呀,念佛呀。最后拜下去就朦朦胧胧想瞌睡,停一会儿才能起来,再拜……第三天,就病了,只觉得头疼得厉害,腿也抖索起来,路人围观,法师坚持着拜佛。他什么也没有,只有用拜佛、念佛来控制自己的心思不往病上想,蒙佛菩萨加持,在晚上头就好了。几天以后,他为了控制自己的心思,拜佛时,每拜一次就心存观想,念一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慢慢地,有了感应,只觉得似与佛菩萨相应和了。
  ●《印光法师文钞》: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无尽的疗愈•意识到祥和的心》一节,“把一切视为正面”分三步走:1)要觉察到正面的感受;2)要在负面之中看到正面;3)把一切视为正面。但第一步还有个前提,首先要知道世上就是有负面的东西、是负面的东西,如果没有负面还谈什么正面。有了这样的认识,然后才有第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有了第二步然后才有第三步,这是需要有次第的。
  
  ——【小结十二】礼敬、忏悔、修行。看清了事实怎样,分清了对错怎样,最后仍然回到这里。参见“有关礼敬与忏悔”一节。拜山的法海师是我的一个榜样。别人的眼光、怪声怪气地嘲讽讥骂、乃至尿水浇头,都不用理会。之所以让你在意,是因为它们是你心里的一个影子,就像别人喜欢在“你”面前表演宣泄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心里的一个影子,所以才需要对“你”发泄一下。它们都是没有实义的,只要继续自己的朝圣之旅。其它路上遇到的只是杂音,发杂音是病态的,和杂音较劲也是病态的,它们和强迫症的病态是一回事。把这些显现当成强迫症处理就可以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好。有了这样对人性的冷静理性的认识,再来学习“……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大概可以上路了。
  
  ●远离它们。——远离网络垃圾容易,这里是指现实生活的问题。很多时候不告诉别人还好,说了只会带来更多烦恼,可能还成了最后阶段完全恢复最大的障碍,这似乎是不少患者遇到的问题。如果周围人都厌弃自己,远离他们就是明智的做法。有人就是这样做的,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宽容自己、慈悲自己,也宽容别人、慈悲别人,自己忏悔,也为别人忏悔,为一切众生忏悔。
  
  ——【小结十三】自己做主,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
  
  (四)几点感想
  
  ●“发心”对治心理疾病?
  
  心病需要心药医,“发心”作为某种原则是不会错的,但“发心”不应该局限于出离心菩提心或与人为乐之心,而应该是广义的,包括我所说的童心、斋戒、皈依忏悔、认知实践等等。任何调心方法,只要对路,对于治疗心理疾病有益,都是可取的。但是一般自命学佛、对着别人“发心”的人,显示出太多毛病。
  
  有人认为,对治这类问题首要发菩提心,但并不是。就自己努力的方面来说,“童心”是首要的。在《心灵神医》、《无尽的疗愈》里,对于童年经验、童心的回忆的重要性,强调过很多。发菩提心几乎不可能,特别对一名神经症患者,即使是恭敬皈依感恩忏悔的心也难生起。他们的心情想法往往是没由来的,不是由如实了知自身状况、身心感受而自然产生的心情或想法,向外界祈祷可能会变成神经质的祈祷,忏悔可能会变成神经质的忏悔,或者更多的是根本什么心(喜怒哀乐的感情)都体会不到,因为太僵硬太“理性”了。先发发“童心”,需要有宽和的心态,调柔身心,慢慢恢复正常感知的能力。回想起小时候的情景,是很生动的,如同身临其境,并且,通过这样具有丰富意象的内心对话,可以省察到自己现在的状况,问题是出在哪里了,你的真实情感/真实我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接受别人;只有善待自己,才能善待别人;要能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也才有能力接受别人的关爱。首先要脚根立定了,步伐走稳了,“自我”成熟了,然后才可以谈“无我”,才可以去自觉觉他。
  
  记得当时在网上求助,正有佛友告诉我要放松,要有点儿童游戏玩耍的心情。(“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现在想想,这在心理治疗属于常识性的问题。神经症患者往往是一群不愿长大的人,始终生活在矛盾冲突的心理状态中,或是不了解自己,或是不了解社会,或是不接纳自己,或是不接纳社会,既不懂得爱自己,也不懂得爱别人,都是一回事。这种“发心”的类似问题曾见不只一位专家和咨询师提到过,我在上一小节也举例说明了,幼稚的人是谈不上无我利他的。即使从教育角度来讲,父母、教师本身就不成熟,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不懂人与人之间交往与互动的关系,他的所谓爱也只是自己肤浅的流露和病态的宣泄,不仅自己造业,还会给别人带来负担。所言发心,说起来好像是件光鲜的事,做起来却是“笑话”,可见人的长成并不容易。
  
  曾有人说,有师兄因为他的两位上师观点不一或有意见,搞到精神崩溃。我想,应该如何告诉这位师兄要发菩提心(或说与人为乐之心)、要多为别人着想,能够以此来化解他的心理症结?一名佛友说:“并非任何师父的观点和行为都真的具有‘密意’,我们心理上应该有能力接受自己的师父可能会有一些缺点,而同时可以忆念功德恩德并不会丧失对于师父的信心。这点我觉得很重要,是一个成熟的佛教徒的最主要的标志。”这里作个比较,一个处在青春期的人,他面对异性可能是一种什么感觉?他的感觉可能会是对方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如果他失恋了,对他打击可能很大;而如果他结婚了,那种感觉就没有了。一个社恐的人看别人又是什么感觉?社恐者面对任何一个人或事物,都会感觉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同一名小孩面对大人的感觉,同时又都像是从地狱里冒出来的要把他吃掉一样,所以他对待别人既是充分的信任谦恭和感到亲切,又是莫名的恐惧自卑和感到陌生。比如小时候曾经有什么人、事你觉得过于深奥、高明、以至压抑的,多年以后因为某些因缘,再次接触感受到当年的状况,你可以体会到当时事件里的各个人的心情、想法是怎样的,怎样才会造成了当时那样的状况。你以前把事情、别人看得太重,而把自己看得太贱,好像天生是别人买来的供人使唤的一头待宰的牲口,把自己的性命、喜怒哀乐都交在了别人手里,只能由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印象始终留在你心里。现在则知道你们彼此只是些普通的“人”,甚至可能本来还是熟悉的朋友,当时的紧张和压抑完全是错觉,是毫无必要的。何以会有这样的心态差别?我想因为认识对方,有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你在一开始就是安心的、平等的、可以沟通的态度,并且你的见识、能力已远远不是当年,你知道对方的来历、对方的说话或动作的背景,你知道彼此都处在什么位置上,你也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你不是手足无措的,你不会把对方一个什么说话或动作或面目表情看得比天还大,因而不致产生多大的错觉,即使有,也懂得放到一个开阔的背景下去包容,不致产生怎样的心理问题,早年有过的恐惧压抑束缚的感觉,已经可以自行解决了。(附带想到一个问题,一般人们认为爱情婚姻是妄想、是错觉,或者是自私的,或者是牺牲、是付出,或者是犯贱,等等,我想都有吧,神经症反映了一切社会和人生问题,种种心态都混在一起的。)一名佛教徒,如果他心智不成熟、或者人格有缺陷,很难避免会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佛教里。这很容易理解,既然是凡夫,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显现出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有些时候,反映在某些问题上,也许就成为某些“密意”,这与那种天上掉下来或地狱冒出来要吃掉你的心理投射没有不同。
  
  如果问真的密意、佛菩萨化现之类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还是一样。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换句话说,没有示现成佛的,固然是“人”;示现成佛,也同样是“人”。那么既然没有示现成佛,也就是说做人尚不圆满,还是有问题、有缺点、不完美的。末学看所有的上师都是“人”,不是“神”,哪怕他是佛祖再来、本尊转世、菩萨化身,都是“人”,处在人世当中,有他的人格、有他的内心世界、有他的人生道路。作为弟子一样可以有信心,并且在某个方面和某种程度上比佛陀再来的圆满示现更有信心,因为这样的上师向众生显现的是一个“人”如何修行、如何完善自身、如何深心向道的,是我们凡夫可以理解、可以想像、可以从中学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完美也就是完美了,也就是佛对业障众生的示现了。视师如佛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而不是什么都不准观察、不准思考,一概奉为对的、有密意的。所谓忆念上师功德,我想并不单是想上师有多少弟子、写了什么著作、建了多少庙之类,这固然也是一种功德,但是外在事相上的功业,而要看一个人在其中所显现的人格力量、心相续调伏的程度和悲心愿力的功德。正是在忆念思维这样内在功德的时候,在这样的内在人格的感染之下,作为弟子与上师的精神产生了某种内在的相应,因而作为弟子能对上师从心灵深处产生渴仰的心情、坚固的净信,而不是把上师当成“神”、“化身”、“证悟者”之类供奉起来就完事了。
  
  总之,只要从整体上去理解、去接受、去包容,那么它会是一个“人”,那种天上掉下来或地狱冒出来要吃掉你的“密意”,是错误和不存在的。我想要解决那位师兄的问题,可以和对治社恐和那种青春期毛病一样,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纠正错误认知,把对方作为一个“人”来看;二是多加学习和历练,开阔视野,提高辨析事物的能力。
  
  由此可以明白一个现象,很多人(信佛人尤其明显),因为心智不成熟,其心理支撑系统是建立在神经症的妄想之上的。比如视师如佛,有可能是正知正见。但也有可能是神经症,即把对方当作“神”来看(或者当作垃圾来看,不是抬得很高就是贬得很低,都是一回事),不是当作“人”来看;而之所以把别人当作神/垃圾,首先是因为把自己当作神/垃圾,意味自己内心的脆弱,意味着不明白什么是“人”。两种成份比较起来,绝对是神经症的成份居多,这从现在普遍的浮躁风气,从所谓发心的幼稚可笑,从言行举止的造作姿态中,都很容易看出。
  
  看到一些信佛的患者,说念经后好了,说得很简略,没谈到其中问题的转变。而他对别人的建议,往往是没由来的念经、找点事做、与人为乐之类,听起来没头没脑的,没有触及根本,这没多少意义。要从根本上疏理问题,正需借助心理学的帮助,只有对人心、人生有了理解,能够从现实生活出发,脚踏实地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走上学佛之路,开始念经之类)。还有些幼儿园小朋友闲得无聊,也跑去,什么都不懂,纯粹拨弄他的自我的,或者直接整个基调就是在显示他的×态。就这样也称发心、消业?不信佛的患者康复的更多,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信佛的,很多人是稀里糊涂好起来的,信佛的也不会例外,说的一些不通的东西,并无什么意义,怎么好的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虽然经历了一场,对自己的成长却没很多帮助。可以说首先自己都根本不成熟,更不可能懂心理学,过于局限了。(不过从个人康复角度来说,只要自己能好,自己觉得有效就行,其它倒也不需深究。)
  
  至于发菩提心消业什么的,我想只要是业报病(不是鬼神所作病),要能好转,即使是真发什么大菩提心,使得面貌焕然一新,只要他是个人、是件人事(不是鬼神之事),这个内心转换过程,都不会离开心理学阐述的道理。即使如末学师父那样“一出家就好了”,实际情景是出家前大致已经好了(我听师父说过一点出家经历,按照医学标准,应该出家前早就好了,已经是有修持的,也许在师父自己觉得还有别的问题),因缘成熟而后出家,出家后精进行持,在很短时间内就好了。而不是像有些病友一样稀里糊涂,然后就想“出家”,跑到寺院山林里去,然后因为外在环境改变,再加某种神秘原因,居然不需要面对当下的问题,莫明其妙就好起来了,那是不可能的。但信佛的人,一方面老喊发心,一方面却恰恰否认、贬低这一点,他们的基调是放弃思考,高推圣境或说神经兮兮,似乎认为发心消业不是当下心的改变,而是当成某种神秘现象,或者把心理治疗调节治好了的也只当成神秘因缘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心理学,也不懂发心,不懂得“人”,似乎只是为了维护佛法/自己的优越、证明心理学/别人的低级的立场来着。
  
  对于师父说的抑郁症的事情,以前我有些疑问,现在觉得并没什么不好理解。原先我想是不是因为胎障迷失了,或是有什么“缘起”不相应造成违缘障碍,现在则认为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所谓缘起,就今生来看,其中的原因并不玄渺,只是从“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已:生为一个人必定有他的成长经历、有他的内心世界、有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心理学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可能有些成就者再来,少年老成(当然并没有真的怎样老成,因为毕竟年轻,很多事都没经历过,心智发育还是不成熟的),他的思想感情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去,即使大人也不了解,由于生活习性和旁人相差比较大,性情会不太合群。再加上家人没让他接触佛法,使得修学的条件不具备,对他心灵的成长会有影响,可能造成这一世成就没有上一世好。这类例子六七十年代有不少,因为那个时候极端环境的限制,很多人修学都被耽误了,甚至有的活佛转世还小的时候,就被枪毙了,那么他学业尚未完成,功德还没显出来,这一世什么成就都没有,等于白来一趟。师父经历了那样的时期,处境困难,且当时没有修学条件(那个时候师父还不懂佛法,连接触的条件都没有),说曾有抑郁症应该也不奇怪。这是我的想法。师父本人对此说明的无非是两点,一是业报,二是说修行人转世再来不继续修下去会有障碍,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业报;而第二点障碍又包含两个因素:人事因素和非人因素。这与我的想法丝毫没有矛盾。不过,虽然师父曾说“我这个人业障重啊”之类的话,但我想,师父本为救度众生而来,经历那样的磨难,耽误了这么多年,是众生的业障。
  
  人生就是苦,每个人都有心里的痛苦,如果只是沉溺于自己的痛苦而忽略了旁人的感受,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则是自私的。如何面对这样的痛苦,打破这样自我中心的状态?如上师说:这都是业,不是一个人这样,所有众生都这样,由一个人的痛苦想到所有众生的痛苦,由一个人的轮回想到所有众生的轮回……。可是如何解决这样的痛苦?我所说的忆念初发心,首先是指要有人生目标,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当前又缺少什么(学佛人,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佛?),这样即使你对外界事物没有什么确定的把握,也可以试着学习体会放轻松,心态放宽和,眼光放长远,你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一点状况,不会太执着、太僵硬、太局促,你会懂得放弃,也会懂得慈悲和包容自己,你不会崩溃,也不会自杀,你会带着痛苦为所当为地去做好身边的事情,并且才能够去正常地学习、感知周遭的事物,你的为所当为和为别人着想才能真正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灵阅历会丰富和深入人性,对曾经造成心理障碍的矛盾冲突会懂得如何化解,而不是变得越来越无知麻木,或者变成流氓混混之辈。把事情看清楚了,知道自己和他人处于什么位置,就会有有条有理游刃有余的安心感,看不清楚才不踏实,才会乱糟糟的念叨。
  
  有学佛人说,他诵经礼忏怎样痛哭流涕,认为这就是怎样忏悔怎样发心怎样消业,末学想是有这回事吧,疾病能痊愈总是好的。是否有佛力加被等方面的作用?我想当然是有的。但在心理问题的对治上,心理学上有个很好的提法叫“接纳”。诵经忏悔,思维无常,就是在接纳“自己”、接纳这些“信息”,如果竟然没有接纳,则只能成为神经质,永远都放不下,永远是对立的,悔了又悔,不得心安。在一些内观禅修的教授里,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处处透出“接纳”的基调。在金刚萨埵忏悔修法里,有个重要的观法,要观想自己身上的恶业化为黑水脓血蛇蝎等流出,在下面有只红猪或冤亲债主之类,张开大口把这些黑水脓血蛇蝎吞了,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就是一种“接纳”。又要观想金刚萨埵对你说:善男子,汝戒已复,罪业已净……,这也是“接纳”。在向上师祈求、忏悔、祈祷时,心里要想“一切上师都知道啊!”,这便是全然的开放,全然的面对,全然的接纳。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去诵经礼忏,效果是极有限的,或者根本进行不下去。
  
  有很多信天主的人祈祷也是痛哭流涕,这一方面是皈投和忏悔,把心调柔了,这已经是一种接纳了;同时重要的,向主祈祷,如果祈祷方式是正确的,也就是在接纳自己,因为主是你的投影,向主祈祷,主的大爱会无条件地接纳你、接纳所有的一切,你也便无条件地接纳了自己、接纳了所有的一切。
  
  就我自己来说,这几年看了很多怀旧方面的资料,也常看得痛哭流涕,从中明白了很多。它使我把有生以来曾经有过的种种感受、思考真切地回想整理联接了起来,使我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比较清醒和完整的认识,也明白了以后要走的道路。这里便有个基础性的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接纳和认同。如果那些信佛信主的,念经忏悔祈祷时,心里没有产生这样根本性的感受,重新梳理自己的心态,从而使自己对以往的人生、以往的生活有整体的清醒些的认识,恐怕是不会有多少“消业”效果的,和其他很多人一样,以为好了,实际只走出第一步。
  
  又如催眠治疗。我看到有些催眠案例听起来好得很快(当然没有催眠也有很快好的,不过有时觉得是否有些“吹”得过分。如果真有这样短时间就好的,比较大的可能,是之前已经不自觉地有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其它问题、疑虑大致都扫除了,只剩下若干核心问题,那么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下,方法刚好对症,于是很快就好了;或者是本身问题就不大,总的说来应该还是因人而异),但好像主要是对特定事件有效,很少看到对治普遍的生存焦虑或性情缺陷之类。但我想里面的作用机制应该是一样的:观察到,已经渗入接纳;明白了,就可以扔掉/忘却了。在一些催眠治疗的案例里,患者没有怎样痛哭流涕之类,催了几次果然也好了,也并没什么童话似的说:“从此我开始为别人着想了……”。所以我想,在更多时候,需要放到心理学的视角下考察才更有意义。
  
  再如网络中的争论,包括那些号称“修心”的佛子,显现了众多幼稚可笑的“大”“小”“自尊”之争,我认为究其原因是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纳别人,不能接纳这个世界,所以通过“我比你大”之类青春期神经质和土匪强盗地痞流氓的把戏,以期暂时感受一下“接纳”/吞噬别人的平衡感。当然这是病态的。依咨询师的说法,当你真正理解和接纳了(或许顺序是接纳和理解?)人性的多样性、独特性,你知道你所有的恐惧、疑虑、自卑、自大、怨恨、厌恶终将烟消云散,你的心里只有爱。
  
  从神经症的成因来看,神经症也是社会病,每个人都与制造神经症脱不了干系。虽说业果不虚自作自受,可事在人为,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会产生一孤立的某人神经症事件,这其中都有你我的功劳。可旁人往往不恰当地责备、轻视以及诬蔑患者,不会觉察到自己也有责任。历史上患有神经症的人很多,如屈原便是一例,属于明显的抑郁症。如何化解他的心结?利益他人的事情估计屈原不会比我们做得差。但这一切有什么意义?这是咨询师的观点。(附带说下,有人认为屈原是严重抑郁症,我认为应该是中度的,因为他还有丰富的情感,还能表达出来,严重抑郁没有悲伤没有喜悦,是体会不到什么情感和活力的。)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例子,可以再举一个。有印度那烂陀寺戒贤论师,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装,当过三年,来此受法。”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像戒贤论师这样的大师(大概之前是没有示现成就,不然不会业障深重以至当久墮恶道,如果这是真的话),也会痛到想自杀?可知痛苦程度远超常人所知。对比那个屈原抑郁症的看法,相信大部分咨询师都赞同。说这个不是要抬高或贬低什么,只是想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事情不是一些人瞎想的那样“闹剧”的。
  
  再如科学史上、哲学史上的某些著名人物,研究问题探不出头绪而精神错乱或绝望自尽的,也不乏其人,相信生活中这样的无名人氏更多。很多人认为症状是压抑的潜能,是能量歪曲用错了地方,这个观点有其合理的成分。森田疗法的一个治疗原则“事实唯真”,何为“事实”呢?没有麻木是不成立“事实”的。即使所谓承认世俗谛的真实性,大部分也只是麻木而已,所以必需混混过。举这种例子不是说自杀有理,我本人从没想过自杀,也不一定就要阅读者来认同这个看法,但如果是想学习的,就应该多一点耐心看完,而不需要轻率否定别人。
  
  如果是一名信佛的患者,对师尊三宝有信心,也许在某些方面来说,修学佛法最好。但在对治心理疾病上,佛法很多时候说的只是一个原则,也许是比较究竟的原则,比如常说要“忏悔”、要“发心”、要“忍辱”、要“观空”、要“无我”之类,并且也有它的系统和步骤,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很多,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对治上,佛法的确很多时候远远不如心理学的研究来得细致、精到、系统、实用。这方面即使是一名大德上师,没接触过也不了解,更不用提那些狂妄无知的小年青了。(我没说“未必了解”而说“不了解”,因为我已经感到了不了解。没接触过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可笑的,太多自认学佛的小年轻,却毫无自知地喜欢拿出一副我很大、我什么都知道的模样去摆弄,十足的无知小儿之态,这个已经见过很多,已经很无聊了。)
  
  宗教信仰对很多患者(关注终极关怀问题的患者)有不可缺少的意义。比如我们都说要“接纳”,但为什么要接纳?如果本身就不愿接纳(不愿“长大”,不愿“成熟”,不愿混同世俗),不知道为什么要接纳,又如何能真正接纳?如果说因为痛苦而需要接纳,那什么叫痛苦,这样痛两下就叫痛苦?痛的是什么,又是什么在痛,接纳些什么呢?还是一团糊。光凭心理学的阐述,是没有根的。所以我觉得心理问题、人生问题追究下去,必然走向宗教精神,有了归属感才能真正从内心接纳。
  
  对于佛法治疗和心理学治疗两者的比较,我没那个水平去探讨,只是谈点自身的经验和想法。强迫症、神经症的本质是冲突,不是要不要关门之类显见的“冲突”,我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冲突。所以一个“灵性”浅溥的人、庸俗市井的人、泼皮无赖之类是不会得强迫症的,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头脑,没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考察,只会随波逐流,当然没有冲突,有冲突也在他的泼皮和随波逐流中排泄掉了。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神经症之类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追溯根源,必定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人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每天只有吃喝拉撒,然后就是“做事”,那还真是“像动物一样生活”了,也许对某些人有效,但是退化的过程、变得庸俗昏聩的过程。
  
  所谓为所当为,去做该做的事,这谁都知道。但什么是你该做的事?或说什么叫“该做的事”?(这里不是指扫地煮饭与人为乐什么的,这种事我相信多数强迫者在强迫之前比一般人做得好,或者说好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即使强迫之后仍有不少人比一般人做得好,所以这类事情不是根本。)如果你能了解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该做的是什么,即使还没开始做,就已经向前迈出很大一步了。实际上不管什么东西,绘画也好,音乐也好,打球也好,某种哲学思想也好,某种宗教感情也好,只要你能找到、发现、回归到你真正所爱好的,乃至是你心灵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向往的——说得玄点这叫“善根发现”——能够投入热情去从事这个事情,这里面就有某种信心的建立,有着三个自我的沟通与交融,有着某种对于人格、人生的“完整”性的体验,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从根本上的对心灵的修补和重建,对于走出强迫都将是有益的。
  
  ——这里废话说了很多,主要是给一些想要学习了解的信佛人听的,对于其他人并无意义。假如哪天真有人想要学习什么是发心,不要像我这样喊自己的。
  
  本人的切身感受,仅从网上也能看出,旁人与一名患者对待事物的一点不同态度。很多人即使言论不着调,心态很稚嫩,却也能“很有气势”、不顾自己“过失”地去“利益”别人,这份自信和勇气(无知和暴力)是我所不具备的。他们大概并不在乎自己说了些什么,也不会考虑后果怎样(极其的不负责),只要强行得意地推出自己(的观点)就好,与强迫者的思前想后担扰畏缩不一样。所以仅从网上的这类事情,也能明白对治强迫症的一个关键药方——不在乎。强迫的引起原因多样,但都有一点毛病——放不下。对治的一个关键药方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己,也不在乎别人,什么都不在乎。往好的方面发展,或许是改变了一点强迫性格,能够放得下,不过分攀缘/贪着什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不会有很多顾虑。或者把事情当作儿童游戏、逢场作戏,都说得过去。往坏的方面发展,则会产生多种下流趋向,比如变得弱智和麻木,不负责任,不会思考问题;比如贡高我慢,自以为是,我执更大,看似更隐蔽;比如浮滑和玩世不恭,痞子粪青,暴力心态,已经见过很多了。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一点“脾气”去诠释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无知和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说,发泄起来好像更有成俗的快感,然而那只是自己和自己玩罢了。要不要交流、讨论?应该怎样说呢?要看是否有益了,发心什么是谈不上的。我不是觉者可以引导谁,只是佛学知识的熏陶和病患的经历使我多了一点观察事物的方式。我把自己的经验和所思所想呈现给大家,见闻者若认为有价值,可以作为借鉴,不要犯下这样的错误!
  
  对于佛法和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上的理论和实践功效的比较,有佛友说到:“心理治疗更多的偏重于人们心理方面的障碍与治疗,佛法更多的关注禅修与解脱的方面。客观的说使用心理疗法来对治心理疾患,会比学习佛法更会直接一些,效果也会更明显些。”“佛法的智慧的确包含了认知治疗的很多观点,但是的确没有具体而直接阐述,这一点显然不如心理治疗更直接更专业。我觉得对于佛法,佛子不要过分狂热而不理智的对待。”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觉得学佛人中有这点明智认识的人还是有不少的,难得有人说出来。我相信以后有这样认识的人会更多。
  
  转摘一段:〖二十年前当佛法第一次传入美国时,你根本甭想提出结合冥想与心理治疗的说法,因为大家都认为佛法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你按照佛法正确地修练,你就完全不需要心理治疗了。在现代世界里每一种宗教都遭受到相同的阻碍:只要相信基督你就会得到平安,只要祷告你的心灵就会得到治疗;只要练习苏菲动禅你就会痊愈;只要按照解脱者约翰的途径修行就足够了;瑜伽已经道出了一切。这些说法很清楚地暗示著,如果你拥有足够的信心或努力修练某一种法门,你就永远也不需要心理治疗这类的方法;相反的,如果你需要心理治疗,那意味著你的信心已经严重出了问题。灵修与科学尤其是心灵学之间的关系,是灵修在现代世界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大部分的宗教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都不好。
  虽然我一向都采用佛家的修练方法(以及吠檀多哲学),但是佛教圈子却一向对我的理论抱持怀疑态度:那个叫威尔伯的家伙,好像在暗示光凭佛法是不够的。许多佛教徒都拒绝阅读我的著作,某些人甚至用相当不佛教的语言告诉我他们的看法。
  二十年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到目前为止,美国著名的佛教老师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接受过心理治疗(他们其中有一些人仍然对学生隐瞒这项事实)。在私底下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承认某些问题是冥想所无法解决的,当然回到觉知中心的祷告、坐禅、苏菲动禅、瑜伽也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意识光谱中,灵修与心理治疗对治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次元,如果你在其中一个次元出了问题,并不代表你在另一个次元的表现也很差劲。神经官能症并不是一种罪恶。〗
  
  如果西方国家需要二十年,那国内可能还需要四十年不止,也就是过了两代人以后,情况才会有大些的不同。并且那个时候网络已经成熟了,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类社区运作都已专业化,某些人(小部分)不再把网络当作某种特别的表演舞台、宣泄平台而四处乱喊,即使有乱喊别人也知道怎么对待,那么某些额外的问题,或许会少出现一些。这是我对将来情况的一点猜想。
  
  ●出离心与悲悯的体验
  
  【问者】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没有信任感?
  末学是个大二的学生,已经归依两年了。
  末学最近突然感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任何人都没有信任感,甚至有的时候都怀疑自己。
  我发现我已经变了,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我该怎么办,请师兄们帮帮我。
  在下感激不尽。
  
  【回复】
  我的看法是:现在的社会,比较强调使用法律、法规、规则来维系社会人群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忽略传统人文文化、忽略宗教中的优良成份(例如:因果报应,重视道德伦理),也就是说:忽略了心灵的维系。这使得:许多法律、法规、规则照顾不到的地方,就成为令人担心的方面。例如:按照这种规则,走在大街上的行人,他手上拿的东西(例如:拎包、拎箱),似乎是必须拿在他的手上,或者在他的近距离之内看着,才算是他的(才是比较安全的),如果稍微放得远一点,可能就会有人认为:既然没人照看,那拿走也不算违法(既不能算偷,也不能算抢),只能算是白捡的一种形式。又如:如果出门没关好门,家里被偷窃了,此时有的人就觉得是他没有关好门的原因(有的熟人可能就会责怪他没有关好门),却不觉得为何没关好门就应当被偷窃(难道别人家开着门,就可以进去拿东西?当然,被偷窃也是因果)。
  有一次,我晚上要出门,想到暗淡人稀的路面,心想如果自己遭到抢劫怎么办,没有安全感。但是转念一想,将自己的所有功德、福报、善根回向给那些抢劫的人(和可能进行抢劫的人),愿他们早日解脱、早日成就(他们的痛苦由我来承受),心里也就坦然了,出去走路时也坦然自在。因为我感觉到,那些可能实施抢劫的人,他们或许是我们的冤家债主,如果我们欠债,就回向他们,还债嘛,也没什么。他们也是人,感觉上还有些象是朋友一般亲切的感觉(而不是原先的紧张和陌生的感觉)。
  世间的法律,它所规范的行为标准,与因果意义上的道德,它所规范的行为标准,这两者之间,有时会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例如:当一个拥有很多金钱(或粮食)的富人的周围,有很多他可以眼见耳闻得到的穷苦人时,如果这个富人因吝啬不做布施,而许多穷人就这样病死、饿死,从世间的法律的角度,这个富人的行为往往并未触犯法律(甚至他还可以“堂堂正正”地说,这些财富既然都是属于他的,他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也有权利不做任何布施,他可以说他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财产都是他的),但是,从因果报应的角度,这样做,却是种下了来世堕入地狱道或饿鬼道的因(因为这样吝啬,见死不救,非常严重地违背了天理良心,违背了因果的正理),看看大成就者的地狱游记,可以看到其中所述的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堕入地狱遭受无穷无尽的惨报的例子。
  看看大成就者的地狱游记,仔细注意,就可以发现,世间的法律,它所规范的行为标准,与因果意义上的道德,它所规范的行为标准,这两者之间,有时会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
  这是严重的魔障,也是你可以开始修习出世间法门的开始,去找位具德的上师、法师吧。他们会告诉如何面对这种问题。嗡嘛呢叭咪吽
  
  【笔者按】
  《起世经•劫住品》里对末劫的描述,“一切多行不善之业。众生相见。各生毒害杀戮之心。无慈愍意。”那个时候大概人们以行十善为懦弱迂腐,唯有行十恶者为人所敬。早年有过的恶心呕吐的感觉,感到脸面前出现一个巨大压力的黑洞,这种对人事、人心趋向的体会,从佛经里可以找到佐证。
  如何才能化解这个问题?我举个我想得起来的例子。有部《九色鹿》的动画片,应该很多人小时候看过,这个故事的原型出自《佛说九色鹿经》,说的是有一只九色鹿救了一名溺水人,后来国王想抓住这头鹿,张贴告示招募能得九色鹿的人,溺水人受诱惑心生恶念,引领国王军队到鹿憩息的地方,鹿问谁道我在此,王指溺水之人即是,彼时“鹿闻王言,眼中泪出不能自止。”这部动画片小时候对我有过触动,九色鹿的善良、仁慈与高贵,捕蛇人的险恶、阴暗与扭曲的人性,王后的骄纵丑陋的姿态,以及最后九色鹿飘渺出尘的景象,都留下了印象。我记得我小时候亲历的事情,为我最亲近信任的人所骗,也是眼中泪出不能自止,大人们还以为我为了什么事哭的。还有其他亲见的事情,旁人看来似乎与你无关,忽尔很触动,泪不能止,自己却还不清楚是为什么。现在知道了,心里的感触。
  这是我可以举出的一个小例子,类似的情况很多。还有某些无形压力,现在一时描绘不出来,只是想把这层意思告诉给大家,大家应该都有经验,可以往这方面去体会。要化解这个问题,先需要恢复童年的感受,恢复那样淳厚的、纯善的看待世界与自己的心情。为什么善良的病友,内心却是这样痛苦,并且也开始变得具有攻击性了?是因为没有立根的东西,感受到割裂的痛苦,越走越远,越来越糊涂了?这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来说,如果没有佛法,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无解的世界,只有在佛的无上智慧和无限慈悲当中,才使人感到究竟和唯一的希望与安慰。
  我同意这是根本性的“磨”障,也是我们可以开始修习出世间法门的契机。
  
  ●亲近善知识
  
  有篇《心理咨询师的三种境界》,非常好。我喜欢其中一段话:“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他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朴实平凡的人。这时候的他,经过修炼和顿悟,已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象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无论是直接的或委婉地,你都不会听到他对别人所下的结论或评判,他也断乎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哪怕他只是心神合一,静默少言地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令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惭。你也绝不会因为在他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关于你的弱点和问题,但他是如此这般的深湛和平静,当你靠近他时,自然就会照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丑陋。”
  
  末学见过的多位大德,有的相处数日虽有耳提面命悉心教诲却感觉平淡,没留下很深印象;有的一来先训了一通话;也有的不大理睬,这是我自己态度问题(当时很多居士在上师身边,轮不到我说话,我心生胆怯,犯愁畏难,又不想现一脸愁相让上师担忧,一急之下上前开口成了油腔滑调轻慢之态,滑调了一时还摆脱不了这种状态,就成这样了);有的把话说得一清二楚,肩并肩叙谈,手把手指导,让你感到在他面前无事不可说,而且差不多也无事未曾说,有时时间长了,使你觉得在你面前的不是坐在法座上的具威严的师长,而是与你一同行走在菩提道上的,生来就关心、爱护你的父母亲;还有的年龄比你大不了多少,却犹如慈悲的长者,虽未多言,却让人一见震撼,直感到无比的祟敬和仰慕,正如上文作者所说: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在那里你看不到丝毫的矫情与造作,直显现出如同泥土般的朴实与亲切,亦如大海般的深湛和宁静,亦如虚空般的不可捉摸。听说外在的上师是内在的上师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形相,或许因为我的冥顽不灵,使得外在的上师显现不同形貌来度化我,我对亲近过的上师们也会有亲疏信心之分别。但我知道:这样的一位上师正是来自你内心的呼唤,正是你早年向往的圣贤之人。它激活了你心中的善念,抚平你有生以来所有的哀伤,勾起你内心深处的印记,使你重新拾起你的人生志向。于是,当你靠近它时,自然就成为你的治疗。
  
  据咨询师说,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往往提供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法和道理,而是一个镜子,让你很好地体验自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咨询师,但我感到有的关心病友和热心助人的咨询师及患者的确有这方面的品质。
  
  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大致方向上已经把话说尽了,有这样内心的觉醒和善念的复苏,等于有一位很好的导师随时跟着你,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指导你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生活。对照一下我觉得我所写的好像成了废话,那个心态比较起来只是个破烂,很惭愧。
  
  从中我还有些感慨:亲近善士,很重要。我们都是凡夫,都有很多自以为是,所以才需要多听行家的意见。就如修道德必须亲近有德之士,看病应当去正规医院看,学心理学也必须闻思心理学家、咨询师的意见。做学问修道德恐怕都不是靠混迹网络能成办的。身教远大于言传,与有德之人接触多了,一望便知,什么才是健康的、成熟的人,什么是幼稚的、无聊的玩意,其它根本不值一提。何况一些下九流的东西,连基本的人格、起码的道德素质都没有,根本不入眼。但是网络比菜市场还菜市场,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在网上混久了似乎连起码的是非对错都分不清楚了,沉溺网络垃圾难以自拔。这样的人,极多极多。这也反映出网络的毒害。只有常与上善之士、有德之人相处,才能经常照见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和得以最好的康复。这也是我最后想要说的。
  
  六、结语
  
  以上是一些零散的想法,不成体系,很多是因为平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看法,时有感触,还有的是网友说的有启发或行之有效,我收集起来,重新编辑整理了一下,形成一个篇幅。
  
  再来概括一下,我的实际治疗顺序是这样的:第一步找具德上师调理。第二步放弃、疗养、混混,就是什么都不做、不管。这期间不仅精神体力都恢复了很多,并且看了很多别人的经历、经验和心理学专著,还有许多电影故事、怀旧资料,只需要漫无目的地闲逛着看看、想想,会有很多收获。第三步才是锻炼身体,并开始斋戒禁网。我想,那种放松、疗养、混混的方法需要很好的条件,要患者生活无忧、工作清闲,还要周围人关系过得去,否则生活压力大,可能长时间耗磨不起。虽然这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是必需的阶段,但我过头了些。如果这期间有懂行的人在生活中带领着我怎样一步步走,应该不用拖这么久。如果我能注意好锻炼身体,即使一开始也是漫无目的没有计划地去做,也会比长期混混好许多。所以我把锻炼身体放在第一步,因为开始什么都不能做,锻炼身体是当时能够自己调整的第一件事情,而且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这个过程有时需要放松,有时需要努力体会,有时能做的可能只有麻木和放纵,有时需要清净斋戒,会有很多反复,偶尔好一点,很快又不行,有时似乎上路了,但又力不从心,总在混时间,毫无长进,也可能会出现很多过失,但是都不要紧,只要心里慢慢能体会到大致的方向,慢慢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就是好的。到这个时候已经好了80%。然后才是第四步去医院治疗。但如果有好的条件,如有好的咨询师指导、有钱、有时间等,应该在找具德上师调理后就应该去医院看了,上师也是这么说的。也就是去医院治疗应该和第二步一起进行。只是由于某些理念不合等多方面原因,且当时也没遇到好的治疗师或咨询师,所以这条心路主要是自己学习摸索出来,完了之后再开始吃药的。然后才是第五步皈依忏悔。其余的认知实践之类,是始终进行的。
  
  总括而言,在强迫严重的时候,会觉得问题已经内在固化、有个坚硬内核了,似乎完全没有希望摆脱,而且由当时那样的状况看待世界、看待生活,有它的深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架构在支撑着,似乎是很庞大很基础的,难以施加手术予以改造。我想,对于某些世界本质之类根本性的问题,不要妄想“圆融”;对于人事,也不必害怕分别。可以说这里也有个“次第”问题,还不知道分别就妄想圆融,还不懂得人事就瞎想出世,那是出于贪心慢心或许还有嗔恨心以及根本性的恐惧心的驱使。即使有一天真的“圆融”了,也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同样,对世事分出个子丑寅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也只是平常而已。并且很多时候并无必要想或分别很多,只是需要纠正一些错误认知,进行一些行动实践,大致如此而已。走出强迫去看,某些与生俱来的性情不是怎样改造了,而是得到了成长/舒展,是我们走出强迫的根本助力。我的经验仍然是,倘若能想起某种儿时的心境,或者某种松软的心情,用那样一种松软的眼光,一种童真的、淳厚的、纯善的,如同刚刚出生、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眼光去打量自己、打量这个世界,那种坚硬顽固的感受便开始变得柔和,也变得可以容纳,似乎就会看到一条路径,沿着这样的方向走过去,慢慢就会看到前方的希望。
  
  我本人在这期间很多地方做得并不好,但感到用心的方向是这样。假如现在要我从头开始叙述,不可能写得这么仔细,因为强迫的感觉没有了。不过对于头痛,如果要说彻底消失却没有。据权威资料声称,强迫症没有一例彻底治愈的。这个我没看到引用原文,如果这个彻愈的概念是指恢复到和普通人一样或更健康地生活,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指恢复得跟从来没得过强迫症一样,似乎是不大可能,特别是对于久重症患者,因为留了个影像,多年来已经形成熟路了。不过也可以说没必要去恢复,即使没经历过强迫的人有时也会有强迫的影子或头痛什么的,一般说来对生活没有影响,就是好了。
  
  至于康复的感受,有时清晨刚刚苏醒之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努力回想,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想起了头痛,试图感觉一下头痛还在不在,却提不起来。时而触景生情,从眼前的情景联想到儿时得强迫症之前的心情,使你产生如睡梦初醒的感觉,或是恍如看见了隔世的情景,仿佛熟悉,又觉得陌生。有时思维无常与出离,也许是对法义的熏修和一点回光返照,你想着人事的往来,看着眼前林立的楼房,感到脚下踩着的土地,感觉像是心中的一粒微尘,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们生活在其中的活生生的世界,虔诚与悲悯油然升起,再回首过去的十几年,也不知是否真是浪费了,你也感到这一切也许都是业。简而言之,就是比以前更放松了,看问题思维更清楚了,感知更活跃了。如果说以前面对人事的反应,首先是想怎样才是对的,老是在意别人的想法,想着别人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而你应该怎样迂回曲折又显得自然而然地去“利益”别人、去和别人沟通交流,老想别人处在你这个情况下应该怎样处理,然后你应该怎样按照那种“公众”模式去应对,整个反应往往是由外在的概念附加而来的,比较僵硬,没有主心骨,而现在则明白了些,似乎触摸到了什么,有个柱子可以倚靠,说话做事有了由内而外、随性而发、坦然自在的感觉。但对严重强迫者的心情、感受、想法,我已经体会不到了,包括自己在短短几年前还有的痛彻脑髓的感受与难以言状的困难,自己都忘了怎么回事,我发现很多时候已经无法理解其他病友们的感受,这是有些可惜的。我想可能是因为缺少了整体的把握,希望以后随着对心理学了解的丰富和深入,可以回想起一些,能够明白怎么回事。而且末学想说,这些年来,我能懂得这么多知识,皈依了三宝,遇见了上师,长年的强迫居然能好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且感到了今后要走的道路,对未来又有了信心,期间多仰仗上师三宝慈悲加被,末学念此而常怀感恩。
  
  但对于神经症的认识,我也认为只是个开始,若想要更好地把握,能够熟悉和运用,还需更多体会和经验积累。但我个人目前已无心也无力再去专门学习,因为强迫的感觉没有了,我也不具备咨询师的才能。如果以后遇到这方面的文章书籍会翻一翻,遇到有这方面问题的人帮得上忙可以帮一把,遇到一些事情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去考察去阐释,但专门花时间学习心理学,继续研究下去,对我目前意义不大,对别人也不会有再多利益。如果以后哪天我又想起来,又有了兴趣,那就再捡起来,不勉强。假如未来有一天有成就的时候,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严重社恐焦虑强迫抑郁人格障碍连带精分患者(如果可能的话),一点点走过来,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兼任上师、医师和武师。并不是由于神经症的形成机制有这么庞杂,而是解决起来麻烦,我觉得这些经历和素养对于从事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和极有益的,并且我也不乐意光靠咨询吃饭,那样可能会限制了自己。希望用自己亲身经历换来宝贵的知识,为广大在苦难中挣扎的患友提供一点帮助,这是末学的一个心愿。
  
  解脱自利,自觉觉他,人格的完善,在我面前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这却是一条我已经能感知、去学习、去成长的道路,我感到有无穷的精力去面对,将用我生生世世的努力去追寻心中的渴望。
  
  对于在网上这几年,回想起来,大部分时间是浪费的,还造了不少恶业,但现在总的来看,收获很大。如果我没有之前在网上的鬼混,就不会有后来进一步的胡乱发帖,也就不会在网上说起自己的情况,那么也许不会有人告诉我这是强迫症,那么也许我到现在对自己很多事情还是搞不清楚,并且也不会进一步看清楚人们和我正在上演的一出出闹剧,不明了其中问题所在。这期间,有的网提供了患者与咨询师及已康复者的交流互助的环境,使我感到一份温暖和宽慰,让我明白我不是孤单的,并明确地感到必定会好起来,从中我理解到许多心理知识,对自己的问题增加了许多清醒认识。有的网则使我想起许多童年往事,引起许多怀旧的思绪,并常常沉浸其中体味和思考,练习放松和恢复一些正常的流趟的心灵的活力,也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了一份清凉体味。有的网则提供了宣泄和审视的场所,展现出一些鲜活的心理问题案例,使我对人们心理问题的运作和神经症的本质有了更多现实生动的体会;同时也体会到,无知、幼稚与傲慢,痞气,显摆,这些劣根性,会是怎样的可笑、可厌、可悲与“可怕”。对此我感谢有人热心帮助,庆幸遇到了心理学,也从心里感到悲哀。如果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恐怕很难遇到,这么有针对和启发性的资料恐怕也很难找到。也许我在生活中无法看清自己,但在网络环境的特别设置中,通过别人的故事去观察思考并参与互动,却能为我解释和走出梦魇提供一点明晰的助力。
  
  并且我也了解到,人的程度是有高低善恶之分的(这话让我有点奇怪,人们似乎一直是这样分别、判断、行事的,可我到今天才发现)。以前心里没什么固定想法,别人说什么都相信,认为别人说的肯定比自己想的可靠,把什么杂七杂八连同垃圾都奉到高位,不把自己搞成一团烂泥才怪。那是一种懵懂的单纯,懵懂的平等心、谦卑心,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这与有师兄面对两位上师崩溃,性质是一样的。可以说这里也有个“次第”的问题吧。当然以前并非没有想过,并非真的就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总觉得这些东西太琐碎或曰庸俗,不想沾得太近,似乎对自己没什么价值。而且必定会问,如果你不知道你为什么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你如何能肯定你知道就是正确的?好比一条路,在这条路视线所能及的范围里,你已经走过了很多次,可你并不知道这条路怎么来的,不知道是什么在走,不知道会不会忽然塌了(也就是事实上你的人还是浮在河面漂来忽去的,没有踩到河床上),而路的两边都是黑暗未知的丛林,也许藏伏着毒蛇猛兽恶蝎之类,且对于超出地平线的路段,基本一无所知,你无法判断你走的路在整个形势下所处的位置,那么你如何能满怀信心地肯定自己?这情形就像有人说的,为了理解一个公式而牵扯出更多公式,到后来什么都不知道,只剩下恐怖的内耗。你想得太多,而分判、行事太少。现在,通过心理学(包括部分佛法的运用)的了解,你知道你所有的想法都已有人想过,且已成系统,你所有的苦难都已有人经历过,且有多种治疗方法和许许多多成功的例子,你没有什么特别的;你原先自己一个人想来想去的东西,不是多么正确(比如什么“定力”之类),也不是多么错误(比如什么“神经”、“庸俗”之类),基本的方向、考察的思路、求索的精神还是可取的。所以感恩心理学的贤哲,给了我一个行走的基石,你感到你的周围不是黑暗未知猛兽蛰伏的丛林,而是蓝天映照青翠葱郁的草原。虽然你还是不知道这一切怎么来,不知道是什么在走,不知道会不会哪天塌了,但在你所能看到的范围里,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和你一样”地进行着(即“人”之义),你也开始习惯这种反应方式下的生活,可以暂时安心了。由此我也想到,交流、指导、参与人们的互动,是重要的;事实上我也相信,因为强迫者的善良、真诚、敏感细心和严谨求索的精神,即使现实环境和所谓的交流只是一些不可能,他的这些与生俱来的品质使得这些不可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帮助,只是生活原本如此而已。
  
  现实中的受益有很多,有善知识的慈悲摄受,有师兄的耐心提携,有朋友的关心和规劝,也有我自己的摸索和努力,这是实在的助益。还有同事的友善、领导的宽容、父母的信任,它们都是一种支持。末学都感恩,也都惭愧,而后来却生起厌倦——对网络的喧杂和污秽幼稚的习气及众多心理问题牵缠无望的厌倦。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别人的讨论使人受益的实在不多。不过,人都是有理性会思考的,盲目“乐观”的随他去了。真正关心和了解这方面事情的人,是有的。我愿充当他们的一个试验品,把自己曾经的感受和思考尽量完整地叙述出来,供给参照和阅读。
  
  本人没有专门学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是根据自己兴趣和所需选择阅读过一些东西,大部分是网上的零散资料,佛教方面谈不上修行体会,只是以个人经验来做个陈述。我自己觉得真正打动我的感想和体会似乎大多还没触及到,能够学习写下来的也只是表皮的东西,而且很多也忘了,不知道怎样叙述。希望阅读者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得以了解一名强迫症患者的发展心路,增加一些正确认识;同时希望传达一个信息,要有所畏惧,谨慎因果,看好自己的发心,管好自己的言行,并使一些后来的患者和咨询师明白一些情况,使患者避免一些不切实际且没有意义的想法及互动的参与;最重要的,愿能给病友们的康复带来一些启发,这些都是有益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0-3-5 19:21: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热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0-3-5 19:26:37 | 只看该作者
8# 六道解脱 没有经过您的同意,转载过来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3-5 20:15:2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转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0-3-11 20:11:0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长
能坚持看完就是胜利(赞叹自己一个)

看后感触很深,有非常的东西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
都是以错误的方式来进行国学和心理学方面学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0-3-11 20:11:41 | 只看该作者
我津津有味的看着这篇大文章
有时看了会心一笑
有时看得哈哈大笑
有时看得直冒汗
我在平时犯了这么多错误还洋洋自得自以为得悟

谢谢  六道解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0-3-11 20: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3-12 08:04 编辑

“事实唯真”的一点思考


作者       六道解脱

森田说的“事实唯真”,是就百姓生活日用来说的。所谓的“事实”,是从很粗糙的层面来讲,是唯物的想法,也就是一般老百姓的观念,以感官所感受的境界为实。
  
  从科学或哲学角度来讲,也就是说从真正的实际来考察,科学无法证明,你看到的是外面的世界还是自己的幻想,这个好像是哪本科学史之类的书上说的。即使假设你的生活是一场梦,你的周遭世界是梦中虚幻的世界,也没有任何逻辑上的问题。
  
  科学史上、哲学史上的某些著名人物,研究问题探不出头绪而精神错乱或绝望自尽的,不乏其人,相信生活中这样的无名人氏更多。
  
  森田说的“事实唯真”,是指前一种粗糙的问题,是就百姓生活日用来说的,没有说到后一种问题,即哲学问题,至少目前我看过的书里没有森田引用这样的案例。
  
  但其实后一种问题也可以采用“事实唯真”的态度来对待。何为“事实”呢?没有麻木是不成立“事实” 的。即使所谓承认世俗谛的真实性,大部分也只是麻木而已,所以混混过就可以了。这样使原来紧绷的心弦松垮下来。不过应该说这种“事实唯真”的用法是我自己的重新思考和解读,森田本人好像不包括这个的含义。
  
  这里混混过主要不是指和某些人一样昏天黑地过活,虽然那样也可以松垮下来,而且我认为对某些太紧张的人来说在某个阶段是必要的,但并非长期适合的。而是指和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然而所谓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也只是麻木而已,也就是以感官所感受的境界为实。
  
  引一段:〖这个世界原本就是神经症的,“大多数人麻木而已”,一方面人们生活在神经症之中,且彼此积极制造着神经症,一方面又排斥、鄙视神经症,大概正是神经症的一个表现。如何化解这类心病?告诉他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事物也有美好的一面,你们不要那么神经?如果这话出自咨询师之口,是零分的。要是这样还强迫什么?那只是个谎言,因为他们和一般凡夫众生一样,看不见人生的出路,看不见因果的道理,迷惑于纷繁的境相,为了给自己莫明其妙生活一个理由,只好拿些没头没脑的东西来哄哄自己。这种因为空虚无聊,出于无可奈何,为了逃避内心根本性的恐惧和焦虑,而发展出所谓生活事业爱情,或者所谓叛逆之类,通过这样世俗生活的不断重复和刺激的模式而暂时麻痹自己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强迫动作、强迫思维的神经官能症,是一回事。一名通达空性具足悲心的贤哲大概不会给出如此教诫。要疗愈这种病态,也只有佛法才是根本的治疗药方。〗
  
  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也是症状的显现而已。他们的所谓“正常”和“神经症状”之间没有明确界线,只是程度不同,而无本质差别。“事实唯真”对后者“神经症”适用,对前者“正常”也自然是适用的,也就是麻木而已。麻木者是不会得神经症的,麻木就避免了内心冲突的痛苦。
  
  既然麻木者不会得神经症,那么反过神经症只要麻木或混混过也就可以对治,即使只是暂时的对治。
  
  举个例子,这个例子不是哲学问题,但可以说明一类“事实唯真”和麻木是什么关系。比如在我写的“出离心与悲悯的体验”一节里,那名问者感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任何人都没有信任感,甚至有的时候都怀疑自己。这种感受应该一般人都曾有过,但一般人会觉得,这只是有时候的遭遇,大多数时候生活还是正常的,生活也有美好的一面,生活中还是好人多之类,不能只看到生活的负面,问题反正以后总会解决的,所以不要神经质地瞎想。此即所谓的“事实唯真”。
  
  然而正如佛对末劫的描述一样,那名问者的这种对人事、人心趋向的体会是对的,是符合事实的,现在发展趋势就是这样,谁能安心呢?要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在佛的无上智慧和无限慈悲当中,才使我感到究竟和唯一的希望与安慰。
  
  我相信一般人都曾有过这种体会,只是他们不敏感,也无力深入思考,加上世事纷扰,烦恼欲望炽盛,早已经忘了这个问题,也回避了这个痛苦。然而那只是麻木而已。所以他们生不起出离心。
  
  如果太紧张了,好比心弦绷得太紧,需要调松些,然后才会有正常的思考。好比佛经里说的有人思维恶趣苦以致厌食,那是逼得太紧,需要放松,可以转而思维修行的功德、后世的快乐,虽然那样思维不是究竟的,虽然那不是“事实”,但有效、实用,可以暂时对治。如果放松都不会放松了,那可以采取极端些的方式,比如麻木、混混过,可以暂时缓解痛苦。从神经症治疗的角度来看,便是一种“事实唯真”的态度。
  
  这种“事实唯真”的态度对于形而上的终极归宿性的问题也一样适用。
  
  如果说古人参究心性却没有精神错乱,或者也有大科学家探究真理却没有精神错乱,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攀缘计较,没有过多的得失之心,但首要还是因为他们有“信心”,比如对佛的信心、对解脱之道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因为有信心,心灵有归宿,所以心里安稳踏实。或者干脆说他们有福、有缘吧。如果没有信心,成了个怀疑主义、虚无主义者,心里不踏实、没有“根”,那是很痛苦的。虽然他们未必有精神错乱的“症状”,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可以表现得是个好人、是个很“正常”的人,但他们心里很痛苦,因为他们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麻木。对于这类人,如果有佛缘,有般若智慧之缘,或许可以步入佛门。
  
  引一段:〖强迫症患者至少某一方面的不安全感/不踏实感比一般人强烈,至少某一方面的自卑/自大/自恋感比一般人强烈,至少某一方面的完美主义/理想主义情结比一般人强烈,这几点是普遍的,其它没有一定。这个某一方面,可以是某种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焦虑,也可以是一种形而上的终极归宿性的问题,当然更可能是各个方面都有一点。〗
  
  我觉得,森田说的“事实唯真”是对治人们生活日用上的问题,也许九成情况都适用,但似乎没说到形而上的终极归宿性的问题,这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
  
  最后引一段:
  
  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都是通过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
    都是通过交流产生效果;
    都以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的--认识自我;
    任何关于人性的哲学若没有心理学的洞察力都将是不完全的;同样,心理学若被剥夺了哲学洞察力也会失效。懂得个人的心理学有助于培植个人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背着心理学的重负,但去掉多余的重量就需要哲学咨询。
  
    心理学与哲学洞察力的平衡才是真正使许多人受益的所在。
  
    心理咨询与哲学咨询的不同之处:
    *心理咨询是一种探索你对问题的反应并与你对问题的反应达成和解的方法。那是一个良好的起点。哲学咨询是一种探索你问题本身并与你问题本身达成和解的方法。那是一个良好的终点。
    *立意和角度不同。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中的太多部分都重在将一切所见之人或所见之事看成病因,注重诊断每一个人,找出是什么综合症或失调症导致求询者的问题。有更多的医学的模式,偏重于病态的狭窄的空间和视角。哲学咨询更多是给健全人的疗法。
    *关注人的问题的时段不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通常更易于去挖掘人的历史,寻找病源。哲学咨询更重视现在的问题,并着重于展望未来。
    *解决问题偏重的方式不同。心理咨询偏重于情绪体验,关注情感变化,咨询师需要有更多的爱心。哲学咨询偏重于问题的思考,着重于寻找智慧,并超越情感和问题本身。
    *疗程和疗效不同。心理咨询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易于导致求询者的依赖性,单次咨询的效果通常表现出一时性的情况较多。哲学咨询通常需要较少的时间,注重求询者对于问题的思考和挑战,易于产生长效的独立性结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0-3-12 08:05:42 | 只看该作者
但其实后一种问题也可以采用“事实唯真”的态度来对待。何为“事实”呢?没有麻木是不成立“事实” 的。即使所谓承认世俗谛的真实性,大部分也只是麻木而已,所以混混过就可以了。这样使原来紧绷的心弦松垮下来。不过应该说这种“事实唯真”的用法是我自己的重新思考和解读,森田本人好像不包括这个的含义。
  
  这里混混过主要不是指和某些人一样昏天黑地过活,虽然那样也可以松垮下来,而且我认为对某些太紧张的人来说在某个阶段是必要的,但并非长期适合的。而是指和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然而所谓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也只是麻木而已,也就是以感官所感受的境界为实。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0-3-12 08:06:33 | 只看该作者
对人世间的终极关怀,是佛法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3: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