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法都是源于生活,但提炼出来后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多看几遍实践一下或许能体会到其中的味道。
孟刚老师的方法:
1、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如目前的症状、生活状况、成长经历、病史等。
2、对强迫症的认识,三个自我理论。
3、自我治疗的总体思路:认知——接纳——行动,认知领悟——无条件接纳——积极行动。
4症状处理方法:
觉知——接纳——控制——转移
觉知——分离——控制——转移
你——现实我(自我)。
当症状来临时,马上觉察:强迫来了!若症状比较轻微,可以果断地阻断强迫进程,迅速转移注意力,做该做的事情,对症状实施间接控制。所谓间接控制,是指不直接靠毅力去压制和排斥强迫念头,也不用逻辑推理和分析去获得安全感,而是通过主动去想、去做迫之外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若症状严重,转移控制困难,则不要强行控制和转移,此时可采用分离手段,想像自己从症状中分离出来,与真实我对话。即强迫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真实我!你要理解和接纳真实我这个孩子,看他玩一会强迫的游戏,等强迫冲动的力量减弱,再实施控制和转移。此时,对症状的态度是既不压制排斥,也不认同和欣赏,即不卷入,不作任何评判,只是观照和陪伴。
当症状没有出现的时候,要把症状看成是真实我的一部分,淡化理想我;积极行动,主动去想、去做强迫之外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淡化对行为方式的关注,淡化对行为结果的关注,强化对行为内容的关注。通过这样的积极行动,你会发现,渐渐获得安全感了,强迫也渐渐消失了。
对有意义的事情,你希望全情投入,故而三个自我不可分离;对症状的投入不是你所希望的,故需要从症状中分离出来。当强迫严重,症状来势凶猛,患者往往容易稀里糊涂地被拖进去,此时需要及时觉知,及时把理性的现实我从症状中分离,就像一位慈爱的家长,在一旁观看孩子叛逆的、非理性的行为(症状),并无条件宽容与接纳。
5、自我暗示:无条件接纳,无条件宽恕;不悔,不怕,活在当下。
不怕,是一种认识和态度。如果你认为某些东西(包括感觉)非常可怕,那么需要通过认知的改变,了解自己所怕对象的夸张性和虚幻性,树立起不怕的信念。可见,不怕并非让你消除怕的感觉,而指的正是不怕这种怕的感觉(恐惧感),也就是接纳这种感觉。
6、人生态度: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调整,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表达自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