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脑部CT有基底节钙化,抑郁症与此有关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11-18 14: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报道8例我院收治的伴有明显精神障碍的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患者,并分析其CT和临床表现。  1.临床资料
  于1990年至1998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9 88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颅脑CT检查,其中有11例双侧基底节钙化。对此11例做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三碘甲腺原胺酸,甲状腺素测定,其中3例异常,8例正常;8例测定正常者的脑CT均显示双侧基底节钙化斑影,呈对称性,为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均伴有明显的精神障碍。
  2.临床分析
  8例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患者均以分裂样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及痴呆表现为主。其中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16~48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至23天,平均5天;均无家族精神分裂症病史。8例中以锥体外系症状首发、精神和痴呆症状随病程中或末期出现者2例;锥体外系症状和精神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以精神症状首发者4例,其中最短者3个月、最长7天后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性精神障碍多见(5例),哭笑无常、情感淡漠、抑郁或情感不协调、妄想6例,幻听1例,行为紊乱3例,智能障碍2例(智商分别为74和78分,其注意记忆语言,计算和抽象概念与受教育水平不相适应),轻度痴呆2例。8例均有不同程度肌张力增高、肌震颤、动作迟缓、不自主运动。锥体外系症状大多数是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时即已存在,有的在使用后更加明显或加剧。
  讨论
  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神经、精神异常和不随意运动。Trautner[1] 曾报道5例,,尸检结果示基底节和小脑齿状核的血管周围钙化沉积;基底神经节钙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痴呆和类分裂样精神症状。本组8例均无家族精神分裂症病史,随着锥体外系症状加重而精神障碍也明显,CT检查双侧基底节钙化,化验血清钙、磷含量正常,符合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伴发精神障碍。
  原发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1)双侧基底节钙化;(2)精神异常;(3)锥体外系功能失调;(4)钙和磷代谢正常。本病伴发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点为:(1)精神分裂症无CT基底节钙化,亦无锥体外系及其它神经系统体征;(2)它是一种持续性进行性脑病,其神经科及锥体外系症状持久存在,虽某些药物可使其神经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即可复发;(3)其精神症状均可经对症药物治疗得以控制或消除,但其器质性精神症状则不会消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11-18 14:50: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查查脑部CT,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11-18 15:46:51 | 只看该作者
近些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脑血流和代谢方面的研究较多。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比较,SPECT和PET通过对活体大脑血流及神经化学活动进行动态观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PET和SPECT两种技术均应用计算机影像技术来描绘大脑局部功能、代谢和化学改变。相比之下,PET的分辨率明显高于SPECT,但SPECT的价格及技术要求低,且成像所用试剂半衰期长,可以进行更长时间、更精细的神经化学研究,所以SPECT临床上应用可能更广泛。目前,PET和SPECT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方面的文献多侧重于对抑郁症的研究,现将近年的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一、PET在抑郁症研究中的进展

1.抑郁症与大脑不同神经解剖部位的相关性:不少学者利用PET技术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大脑前额叶靠背侧皮质、额叶近眶部皮质、下丘脑、小脑及尾状核、海马、杏仁核等边缘系统部位的代谢或脑血流异常。Baxter等[1]应用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FDG)PET对单相抑郁、双相抑郁、强迫症伴或不伴抑郁症状的患者与正常人做对照研究显示,除不伴抑郁症状的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外,其余患者大脑前额叶靠背侧皮质部位的代谢率均降低,抑郁症病情的严重性与左侧额叶代谢率降低的程度呈正相关。而经过治疗后,患者左侧大脑前额叶靠背侧皮质部位的代谢恢复正常。另有学者应用FDG研究发现,抑郁症额叶皮质、颞叶皮质的脑代谢率均降低。Bench等[2]在15氧的PET研究中通过测量脑血流速度来研究大脑代谢率,结果显示,抑郁症左侧扣带回前部及左侧前额叶靠外侧部位的皮层活动性降低。与无认知障碍的抑郁症患者相比,伴有认知障碍抑郁症患者的左侧前额叶靠外侧的皮质活动降低,而小脑蚓部的活动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不同的神经解剖区域可能与抑郁症不同的症状相关。既往认为小脑仅与精细运动的控制有关,现在不少学者认为小脑还在认知损害、一些短期记忆及复杂的神经生理活动中起作用。由此推测,小脑可能涉及到抑郁症亚型。PET研究结果表明,小脑在神经、精神紊乱中也有一定改变。Ketter等[3]报道,抑郁症患者15氧活性在前额叶靠近外侧颞上回的后部及缘上回的皮层降低,且左侧降低更为明显;在左侧颞叶的正中部位及左侧扣带回部位的活性也降低。15氧活性降低最明显的部位是左侧颞叶靠近正中的区域(包括杏仁核)。杏仁核几乎从所有的大脑皮质区域接受初始感觉信息,并弥漫投射到大脑的许多部位。一些学者认为,杏仁核就象一个调节器,调节着皮质区域接受感觉刺激后产生的情感反应。所以,杏仁核功能的紊乱影响杏仁核对大脑皮层的调节,以及导致大脑对感觉刺激的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从而引发临床上抑郁症的许多症状表现[4]。Kettle等[5]将激活边缘系统的药物(普鲁卡因)分别给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注射(其中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然后做15氧PET研究,结果显示注射普鲁卡因能引起欣快、焦虑等情感反应;在正常人组中,普鲁卡因激活了杏仁核及杏仁核在扣带回后部和边缘系统的投射部分;但在未经药物治疗的抑郁症中,普鲁卡因无法同等程度地激活杏仁核和边缘系统。由此可以推测,抑郁症患者存在着边缘系统失调。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的脑代谢率降低,但也有少数研究研究结果与之相悖。George等[4]经PET发现,抑郁症的左侧额叶和前额叶皮质15氧的活性较正常人组高,但在重性抑郁患者左侧额叶皮质的活性下降。此外还发现,杏仁核的活动性在抑郁症患者中也较高,且杏仁核的活动性增高同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些学者认为,与其它研究中所选择的患者相比,他们选择的患者可能更多不停地思考“悲伤的事情”,从而导致了杏仁核及左侧额叶高代谢率。他们以后进行的研究也显示,当思考悲伤事情时,大脑左侧额叶的脑血流量呈一过性增高[4];因而在短暂、一过性悲伤时,大脑左侧额叶皮质可为高代谢率,但在临床上的抑郁症患者则多为低代谢率。这种解释与通常临床上的观察是一致的。临床上的重性抑郁患者,尤其是双相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症状,有时不是悲伤的体验,而是情感上的麻木。抑郁症患者通常先出现急性期悲伤反应,紧随其后的是抑郁表现,即后来出现大脑额叶的低代谢率[4]。


2.抑郁症患者大脑低代谢率的原因:多数文献报道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代谢率降低,有些学者研究了其降低的原因。Delvenne等[6]通过PET发现,体重减轻的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脑代谢率均降低,后者表现为全脑性的低代谢,并由此推测这种大脑低代谢率可能是饥饿所致。Delvenne等还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对照,对不伴神经性厌食症的抑郁症以及厌食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组的脑代谢率均比正常人组明显降低,神经性厌食症组的顶叶皮质糖代谢也比正常人组降低。由此推测,在抑郁症患者中,糖代谢率的绝对降低似乎是体重减轻的结果,糖代谢率和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值平方的比值)呈正相关。这种假说尚无法解释体重并未减轻的抑郁症患者为何存在大脑低代谢率,以及抑郁症的低代谢率并非全脑性的。关于抑郁症患者大脑低代谢率的确切原因,还有待继续探索。


3.PET在抑郁症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Bremner等[7]利用PET研究色氨酸耗竭导致抑郁复发和大脑代谢的关系,给经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治疗好转的重性抑郁患者服用色氨酸耗竭剂或安慰剂2天后,进行18氟PET检查,观察色氨酸耗竭剂对抑郁症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色氨酸耗竭导致大脑代谢率在中额回、丘脑、额叶眶部皮质降低(未用色氨酸耗竭剂的患者未降低),这些区域的大脑代谢率降低与抑郁症状加重相关。在有复发倾向的患者中,前额叶及边缘回部位的基线代谢率有所增加[7]。Brem-ner等由此推断,某些特殊区域包括中额回、丘脑、额叶眶部皮质可能与重性抑郁患者的症状相关。


二、SPECT在抑郁症研究中的进展


SPECT在原发性抑郁症方面的研究结果与PET基本相符。Sackeim等[8]应用氙SPECT对抑郁症及正常人的检查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血流呈全脑性降低,额叶、颞叶上部及顶叶前部为局灶性血流下降。Mayberg等[9]以99m锝标记的六甲基二胺(99mTc-HMPAO)作示踪剂的SPECT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颞叶、扣带回、左侧尾状核的脑血流降低。Austin等[10]报道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前额叶及右侧丘脑血流降低,内源性抑郁与非内源性抑郁相比,前者扣带回后部的活动性增高。Pittsburg用99m Tc-HMPAOSPECT进行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仅当症状趋于改善时,左侧额叶皮层脑血流逐渐恢复正常,这种变化不受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的影响[11]。


D′haenen等以2-123I-ketanserin作为配体,用SPECT观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大脑五羟色胺2受体(5-HT2)变化,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大脑顶叶皮质的示踪剂回收增加,且增加较左侧明显,呈不对称性,而正常人则没有这些变化[12]。这提示抑郁症患者的5-HT2受体发生了变化。


三、PET、SPECT在临床上的应用


1.鉴别诊断:对大多数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都可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直接进行,但对个别疑难病例,我们可以借助PET和SPE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在老年患者中用于鉴别抑郁症与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


2.预后指标:Mayberg等[13]用PET研究单相抑郁症住院患者抗抑郁药治疗前后的大脑局部代谢,结果扣带回前下部代谢率在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无效患者的代谢率较高于有效患者,两组患者其它脑部位的代谢率无差别。这提示扣带回代谢率的高低可能表示了抗抑郁药抑治疗郁症效果的好坏。


3.判断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Wu等[14]的FDGPET的研究结果显示,PET检查能显示睡眠剥夺疗法能否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症状,有效者治疗前扣带回和其它边缘系统部位为大脑高代谢率区(其中包括海马和杏仁核),而在睡眠剥夺后这些区域的脑代谢率转为正常;无效者睡眠剥夺前后边缘回的代谢率均正常。这提示能否依据大脑某些部位活动度对抑郁症进行重新分类,以预示患者是否对特殊治疗有效[6]。Sackeim等[15]用氙标记SPECT研究抑郁症是否对电休克治疗(ECT)有效,在ECT时程的不同阶段进行SPECT检查。通常ECT可以一过性降低整个大脑的脑血流,进行ECT后患者左侧额叶活动度立即降低到最大程度、病情明显改善。这提示左侧额叶活动度的一过性降低预示着ECT治疗有效。


总之,PET和SPECT技术在抑郁症的研究范围,已由初期的单纯测定大脑不同部位的糖代谢发展到近期通过配体测受体、通过不同受体研究抗抑郁药机理的阶段。概括地说,PET和SPECT技术主要应用于抑郁症的病因和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的研究。PET和SPECT技术的开展,对抑郁症病因的探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11-18 15:47:45 | 只看该作者
基底节又称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基底节区包括壳核与丘脑 与尾状核。他们是术语的差别,在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方面又所差别*

  包括 豆状核,杏仁核,屏状核,尾状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11-18 15:49:21 | 只看该作者
杏仁核是控制睡眠的重要器官,我们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较差,大概就是它出毛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11-19 15:50:3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我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9-11-21 15:44: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9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