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分裂症及成因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4-5-6 17: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分裂症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于1911年命名的一组疾病。顾名思义,它是指人的精神,如思维、情感、行为等彼此分裂,且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大多数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进展,病程多迁延,是患病率最高的一组重型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仍主要依赖于临床,至今仍未发现有确诊意义的生物学指标,实验室的检查只能是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病程至少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缺乏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丧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另外,在精神症状表现上至少有下述二项肯定存在:
(1)联想障碍 明显的思维松弛,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思维,如讲话缺乏中心内容,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不易理解,将无关的几个词拼凑起来,赋予特殊意义,如将他人
吐痰是指自己痰迷心窍等。
(2)妄想 原发性妄想或思想内容荒谬离奇,如认为自己的大脑受无线电波控制、房间里装有窃听器、被人跟踪、周围人都用异样眼光看着自己等等。
(3)情感障碍 不协调、淡漠或倒错,如自言自语、痴笑、喜怒无常等。
(4)幻听 听到有人评论自己的声音或命令、争论性幻听,感到自己的思维被大声地讲出来等。
(5)行为障碍 紧张症状群(木僵),或怪异的愚蠢行为。
(6)意志减退 孤独、退缩、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数月不理发、数日不洗澡等。
(?)被动体验 被控制感,思维有被洞悉,被插入、被撤走或中断等感觉。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从现有的病因学研究资料来看,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遗传方式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是由多个病理基因的积累作用造成的,没有显性、隐性基因那种明显的传递规律,但有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显现疾病。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对精神分裂症基因低位的研究将会对本病的病因学研究作出重大的贡献。神经生化和脑影像学的进展,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存在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功能的异常,部分病人有脑结构性变化,如侧脑室扩大、额叶萎缩等,以及额叶、基底节、颞叶的代谢功能低下。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多数病人具有内向的个性特征,如孤僻、敏感、少言、怕羞、富 于幻想、思维逻辑性等,这种分裂性人格是发病的易感素质。而物质生活条件差、社会心理应激多,以及母孕期、围产期的感染、中毒或外伤,均可能作为危险因素影响本病的发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1:0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精神病"、"神经病"和"疯子&

了解"精神病"、"神经病"和"疯子"
在民间,"疯子"、"神经病"与"精神病"是同一说法,都是用来称呼那些精神不正常、言行怪异的人。但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而"疯子"则是对精神病人带有歧视的称呼。
精神病,广义的,亦称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大脑导致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但现有的仪器设备还查不出大脑结构的破坏性的变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均超出了正常精神活动波动的范围,因而或多或少损害病人的生物及社会功
能。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等。而狭义的,仅指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精神病"、"疯子"往往是针对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这些重性精神病人在病态情况下,会表现敏感多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冲动伤人等,他们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医学上通常称之为自知力缺乏。他们不
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他们的所做所为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因此有人称他们是"疯子",一般需到精神病专科就诊。而诸如神经症之类的精神障碍,
老百姓一般不称其为精神病,而是冠以"神经官能症"或目前常称为心理障碍,病人往往就诊于心理咨询。
神经病,严格来讲与精神病不同,是指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如癫痫、中风等,通过物理化学的检查手段(如CT、脑电图、脑地形图、解剖、化验等)能发现神经系统组织结构或化学成分上有异常。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知觉和运动的障碍,严重时伴有意识障碍,如肢体瘫痪、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常见神经病有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疾病、外周神经炎、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等。神经病患者一般都是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
当然,精神病与神经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某些神经病也常伴有精神症状,如脑瘤患者可出现意识不清、幻觉、妄想及智能障碍等精神症状。但这种精神异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
异常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症状、检查以及各种化验等可以把两者区别开来。某些精神病也偶尔伴有神经症状。
可见,医学上,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均不一样,当然治疗也是完全不同。"神经病"、"疯子"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对"精神病"的称呼。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混淆这些概念。另外"疯子"一词带有对精神病人的歧视。精神病人其实和其他躯体疾病病人一样,都是因为患病,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或多或少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精神病人各种情绪、行为、思维的异常,都是因为疾病本身造成的,而病人本身并没有错,他们甚至比其他疾病患者遭受的痛苦更多,更应获得人们的关心、同情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1:37 | 只看该作者

精神病人能否婚育

精神病人能否婚育

精神障碍的发病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精神病患者能否结婚、生育?一直是倍受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

《婚姻法》规定:"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期,未完全缓解或症状虽已缓解,但稳定性差的病人禁止结婚"。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者不宜结婚:(1)在精神病发作的间歇期未经治疗者;(2)患精神病预后不良者;(3)病情严重的癫痫患者;(4)智能严重缺损。换言之,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患者在发病期间或症状未彻底缓解时,是不宜结婚的。严重的癫痫、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能低下)也不能结婚。

但并不是绝对的禁止精神病患者结婚,在疾病痊愈或稳定一段时间(一般病情缓解2年)以后是可以考虑结婚的。神经症、病情较轻的癫痫或智能低下者,是可以结婚的。不过,事先应去省市或县级精神卫生中心作病情鉴定,出具疾病证明,才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疾病证明不能由其他科医师出具,这是为了保障精神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婚后的家庭利益、幸福。患者是否能够结婚,患者及家属除应考虑疾病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婚后生活环境中的经济、精神等多个方面,以免结婚后因种种原因导致婚姻破裂,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打击。

有些家属以为"花痴"病人只要结了婚,病就会不治自愈,于是,想方设法为其选友择偶以"冲喜",其实"冲喜"是治不好精神病的。因为性色彩症状是整个精神症状的一部分,它可见于多种精神病。即使是失恋引起的精神病,冲喜也未必能冲好。因为为其介绍的朋友,并非是病人昔日的心上人,病人会触景生情而使病情加重。此类教训,屡见不鲜。前车之覆,应成为后车之鉴。只有经过治疗,病去体愈之后,才可能恋爱结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2: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

关于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
(参考美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62卷。)

服用抗精神病药会引起体重的改变,一些病人在药物治疗中明显的出现体重增加。与体重增加有关的可能机理是五羟色胺5-HT2C受体的阻断,H1受体及M1受体阻断也与体重增加有关。

随时间推移,体重增加一般会趋于稳定。预示病人体重会增加的几个方面:
(1)治疗前BMI(基础体重指数)高的病人的平均体重增加小于BMI低的病人,BMI低的病人无论其经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均会增加较多的体重。
(2)食欲增加,食欲增加同时预示临床反应较好,此类病人体重较食欲一般的病人增加较多。
(3)临床疗效。大多数体重增加通过行动干预是可以控制的。如节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相应的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2:46 | 只看该作者

防止精神病在春季复发

防止精神病在春季复发



每年春季是精神病的高发季节,其一是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二是原有精神患者容易复发。社会上流传着"菜花黄,病人狂"的谚语,也说明了精神病春季好发病。
春季是精神病的危险季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气候的变化 由于春天气候多变,容易干扰人们固有的生理功能。如自身适应能力差,导致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了心理机能混乱,使精神行为发生异常改变,促使精神病发病或复发。

二、与褪黑激素分泌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 春季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 "褪黑激素"的增多,就会抑制人脑脊髓中五羟色胺的合成,促使精神病发病或复发。

三 、与患者家属的疏忽和懈怠有关 冬季与春季交界之处是春节。春节期间,患者家属很忙碌,往往顾不上督促病人吃药,也不太留心病人症状的变化。有的患者家属担心春节期间有很多人来串门,患者在家里睡觉给一家人丢面子,因此故意给病人减药;有的病人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大,肌肉紧张,行动不便,甚至进食困难,家人看着心疼,觉得临时减几天药无所谓;还有的家属相信封建迷信,认为精神分裂症用喜事"冲"一就会痊愈,在春节期间给患者介绍对象,或办婚事,也就把药停了;有的住院病人疗效还不稳定,家里希望过个团圆年,将患者接回家,却没有监督患者吃药,这些都容易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复发。另外也有些家属见患者没有复发,便更加放松了警惕,也不愿把药加回来;药物疗程不够、药量不足常常导致疾病的复发。

四、与患者生活不规律有关。春节期间患者的生活往往不规律,看电视、打牌、玩麻将、喝酒,这些活动往往使患者较为兴奋,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也容易导致病症的复发。

预防精神病春季复发的根本措施是坚持药物治疗。通常春季不宜随便减药、停药,必要时还可将药物适当加量。如果病情稳定,最好不要随便调整药量。由于精神分裂症是-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一般第一次发病服药2-3年,第二次发病服药4-5年,对于三次以上发病的患者,应终生吃药。但遗憾的是很多家属由于对该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同时过分担心药物的毒副反应,不愿坚持服药,这就为疾病的复发打开了缺口。统计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高峰期在治愈之后的两年内,如果这段时间不服药,复发率将超过80%,而坚持服药可以大大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关于药物的毒副反应,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有些副反应小、疗效好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如再普乐对多数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精神疾病令人悲观的结局。当然要找出绝对没有副反应的药物,那是不现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维持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从而决定停药的时机或仍需继续治疗。通常对首次发病的患者,如果经过治疗,其精神症状缓解彻底,对疾 病有一定的认识,应在出院后至少维持治疗2-3年,其间如果病情没有波动,各项社会功能恢复如常者,可逐渐减药,直至停药,停药后仍应门诊随访至少1年。而假如在减药、停药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应立即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控制病情,以后勿再轻易尝试停药,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对多次严重反复或住院治疗2次以上者,一般均需终身服药。总的原则 是宜长不宜短。
维持治疗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经常向患者解释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培养其按时按量服药的自觉性。
(2)定期带病人门诊随访,不要长期代诊配药,以便医生及时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适时采取对应措施。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对病人多加关心、支持,帮助病人调节心理平衡,应付各种不良刺激。要让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逐步恢复职业和社交功能。对患者出现的过错,要理解、容忍,避免过分的批评、自责、抱怨。也不要过分介入患者的个人生活,以免损害患者处事的决断能力。
(4)可参加一些疾病普及讲座,了解病情反复和复发的先兆表现,以便及时干预。
(5)对服药不合作的病人可采用长效针剂注射,或改换用法简便、病人容易接受的药物来维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5:53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分裂症者的家庭维持治疗

精神分裂症者的家庭维持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患了这种病,除短时间住院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出院后做好家庭治疗,因此家庭维持治疗很重要。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必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此,一定要按出院时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帮助病人服药,并定期门诊复查。另外,精神科药物治疗技术性很强,每加减一片药物都是依据病情决定的。因此,加减药物都要由医生掌握,否则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 要了解常用药物的一般常识 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以及较新型药物再普乐等。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药物对不同的症状有着相对的选择性,不同的药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疗效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家属最好把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记录下来,待复诊时报告给医生参考。用药后控制了各种症状,使病情得到缓解后,还要以较小的剂量进行长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

3. 家庭要为病人保管好药物,防止病人受精神病状支配或一过性情绪消沉而一次吞用服大量药物发生意外 每次服药时,都要督促、检查病人的服药情况。因为有的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对出院后还要服药想不通而拒绝服药,这就需要家属耐心说服解释;也有的病人表面上答应服药,而实际上把药藏起来扔掉,或收藏起来准备一次性大量吞服。因此,护理病人服药时,一定有检查病人是否真正把药吃下去了。

4. 随时观察药物的副反应 有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虽有疗效,但同时也有副反应,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物常可引起手脚震颤,走路不稳,动作不灵活等反应(称锥体外系副反应)。出现这些情况需告诉医生检查,请医生做检查和治疗。如果是服用氯氮平、再普乐药物,上述锥体外系副反应就较轻,上述其他副反应也较少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4-5-6 17:47:01 | 只看该作者

社会适应技能训练-精神病人康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社会适应技能训练-精神病人康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季建林

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病人是生活在家庭或社区之中的,只有 少数病人因为病情严重或无人照顾等其他原因需长期住精神病院或康复医院。对于大多数生活在院外或社会中的病人及其家属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尤其是如何能自食其力,减少社会和家人的照顾和负担,则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80年代初期来,国外许多学者提出对精神障碍病人可采用社会适应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病情的复发以及减轻家庭的负担。
本文就此作一简介。

1. 一般原则
(1)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服药。
(2)坚持每日户外活动1-2次,每次20-40分钟。
(3)学会与人交往,尤其是交谈,每次不少于2-3分钟。
(4)生活起居规律,个人卫生自理,完成适当的家务活。
(5)培养兴趣爱好,尤其是娱乐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
(6)学会一些工作技能,以便参加工作,自食其力。

2.急性住院病人康复后的适应问题
(1)自信心的提高:学会"抬起头来做人"。尤其是与人交往时,注意目光正视,眼神的相互交流,先从与家人接触开始,再到邻居和一般人,减少自卑,提高自信。
(2)认知的转变: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许多病人和家属认为患了精神病-,低人一等,担心他人瞧不起。应该认识到精神或心理也是健康的一部分,与躯体、生理疾病是一样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能幸免? 过去的事只能代表过去,对一个人而言,关键还是看现在和将来,而现在和将来要自己去努力。
(3)经验的总结: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总结、反省自己疾病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找出自己能够改变或克服的因素,减少或避免在今后生活中再次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要认识到"我不能改变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我,而只能是我去适应社会"。

3.慢性病人的社会适应与技能提高
(1)每日作息制度的建立和督促完成:许多慢性病人因为疾病本身或药物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生活懒散、行为退缩,因而特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条例"化的管理来督促他们。可以应用行为强化或奖惩原则来处理,如完成计划给予鼓励或奖赏,未完成计划给予批评等措施。力争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
(2)适当安排社交活动:组织一些病人之间的联谊或集体活动,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减少孤独、退缩,提高对生活的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注意,避免终日沉湎于自我的内心世界。
(3)训练病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的能力:如去邮局寄信、买邮票、打电话,去银行存款、取钱,去商店购物,去菜场买菜、与人讨价还价,去邻居或朋友家借、还东西等。


4.家庭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最小的社会单元,家庭是生活的避风港。对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成员而言,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压力或负担有时超过病人自身,并且难以表达或无处诉说。尤其是对慢性病人,家人往往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一般来说,家人不要采取"歧视"或"放任自流"的态度去对待病人,因为病人已承受了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的疏远无疑会"雪上加霜"。但也不要过分地关心照顾和顺从病人,因为国外近年来发现,"高情感表达"的家庭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并不利。原则上是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对病人的精神活动注意观察,及时向医务人员反应,不予解释。如果是夫妻关系(夫妻中有一人患精神障碍),则需注意双方的感情、家庭生活的维持、子女教育及性生活等方面的妥善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ygt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05-1-10 16:59: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7 0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