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09-5-29 14:00:51
|
只看该作者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多种多巴胺受体存在,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阻断了D2受体,影响了多巴胺的中脑—大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结果; 而对结节-漏斗系统的多巴胺的影响会产生内分泌和代谢改变;而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通路受到影响后可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作用于多巴胺 系统外,还同时作用于5-羟色胺系统,即所谓多巴胺和5-羟色胺平衡拮抗,这可能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较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小而对精神病阴性症状 更为有效的原因。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与5-HT2/DA2结合的比例越高,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小。
抗精神病药物由于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张力减轻,导致自发活动减少,个体对外界的反应减弱却不影响个体的意识活动和智能水平,具有诱导催眠作用。
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对外界反应的敏感性,有效减轻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服药后病人可表现安静,精神活动减慢。在治疗初期,大部分病人可出现 嗜睡,但对各种刺激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不影响智能,与中枢抑制剂不同。此类镇静作用在持续用药过程中可逐渐减轻或消失。这可能与这些药对中枢的α肾上腺 素能阻断作用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还具有加强其他中枢抑止剂的效应、镇吐、降低体温、诱发癫痫以及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响等作用。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各种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主要用来治疗①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②分裂情感性精神病;③躁狂发作;④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 作;⑤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的急性精神病,如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兴奋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病等。特别适用 于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症状明显的病人。也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心境障碍的辅助治疗。器质性精神病,包括痴呆,和精神活性物质中毒出现精神病症状时,可 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对症处理。本节主要讨论以精神病药物为主的治疗。
有严重过敏史者禁用。有严重肝病、造血功能障碍、锥体外系疾病者应避免使用。妊娠早期、年老体弱及有较严重内脏疾病者慎用。老人、儿童使用时减量。
四、临床应用
1、用药原则:安全、有效、增加依从性。尽可能单一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剂量个体化;足剂量、足疗程;告知患者和家属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治疗前检查血压、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值得强调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因为这时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疗效最好、所需剂量也小,如果能获得有效治疗,病人复原的机会最大,长期的预后也最好。所以对于初发病人的治疗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2、急性期治疗
合作的病人急性期治疗应以口服为主,采用逐渐加量法。起始剂量和加量速度视病人情况而定。如果从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或老年人或儿童,或躯体健康不 良,起始剂量应小,一般从最小规格开始,可口服2次,加量速度宜慢,约2-3周加至治疗量。如果体格健壮,或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复发,或从一种 抗精神病药物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则起始剂量可相应大些,增量速度也可快些,大约1~2周加至治疗量。在增量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 整。
部分病人不配合或拒绝治疗,为了保证药物进入人体产生治疗作用,可采用深部肌内注射的方法。剂量为每次氯丙嗪50mg或氟哌啶醇5mg,根据需要每 天1-2次。一般注射后半小时左右产生镇静效果,维持4-6小时。由于这类药物对局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注射3-5次后局部可产生硬块,疼痛且影响药物 吸收,因此不能皮下注射,也不宜长期注射,病情稍加控制后改为口服治疗。对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其效果并不很好,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心律紊乱 等不良反应,故主张尽量不要静脉用。如若必需,剂量不能超过每天200mg氯丙嗪加于500ml补液中,滴注时间宜在2小时以上,并同时严密观察心律和血 压。
各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有所不同。在有效治疗剂量范围内,根据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确定合适的个体化剂量。在急性期以此剂量维持6-8周,直到症状控制,进入巩固期治疗。如此治疗4周以上仍未见效者可以更换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不需要每天3次服用。如果药物本身没有镇静作用,可分2次服用。反之则更宜在晚上服用。剂量不大时,可在晚间1次服用,剂量较大时,可中午用日剂量的1/3,晚上用2/3量。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大部分病人用药后最早出现,也是最明显的反应是嗜睡。少数无镇静作用的药物如利培酮无此反应,个别出现兴奋激越。随着 用药的继续,嗜睡可逐渐减轻。一般而言,兴奋躁动较先得以控制,然后是幻觉、妄想和思维联想障碍,最后是情感障碍。但常有例外,如有的病人其他症状完全好 转,只残留顽固的幻听。
3、巩固期治疗
约6-8周的急性期治疗后,即转入巩固治疗,继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一般要3~6月,本期的治疗目的是减少对病人的应激,降低复发可能性和增强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有的研究表明,急性发作后继续维持治理6个月以上病人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停药者。
4、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的用药原则仍应是急性期治疗的有效药物。维持治疗的剂量通常比有效剂量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剂量可减至有效剂量的1/3-1/2,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除外)通常采用有效治疗剂量或略低于有效剂量维持。 为了长期服用的方便,也由于剂量的减少,可将服药次数改为每日 1-2次。有的病人因自知力没有恢复,否认有病,拒绝服药治疗;或有的病人因特殊需要,难以坚持每天服药,可使用长效制剂。常用的长效针剂有氟奋乃静葵酸 酯25-50mg,隔周注射一次;长效口服制剂有五氟利多20-40mg,每周口服1次。
维持治疗的时间在当前尚没有公认的标准,但需要维持治疗却是大家所公认的。一般来说维持治疗的时间往往因人而异:对于急性发病、症状持续短暂(不足 三个月)、经及时系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无波动者,6~12月左右;首次发病应维持2~3年;第二次发病者应维持5年;3次或3次以上者或经各种治疗症状 始终不能完全消除者应考虑终生维持治疗。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终生治疗。即便如此,精神分裂症仍有可能复发,同时还需加强社会-心理方面的综合治疗 和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停药:缓慢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
1.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 这是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使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失平衡,因此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一定剂量和时间后会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应的处理也以治疗帕金森病的抗胆碱能药物为主。常用的有口服盐酸苯海索(安坦)2mg/片,0.2mg/片, 用法均为每天1-3次,每次1片。可与抗精神病药物同时服用。若非反应严重,不一定需要每天3次服用,可先放在白天服,因为百天其不良反应使活动受限,影 响生活功能,需要处理,而晚间入睡时锥体外系反应的影响较小,不需处理,服后反而使抗胆碱能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干等更为明显。针剂只有氢溴酸东莨菪碱 0.3mg/支,每次注射一支。一般只作临时性处理,不常规使用。肌内注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或氟哌啶醇时,为减少药物所伴发的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可将 0.3mg的氢溴酸东莨菪碱(1支)与50mg氯丙嗪或5mg氟哌啶醇混合注射。其他也可使用卞托品(1 mg,2-3次/天)。
若经上述处理后仍反应严重,可考虑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或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有4种。
(1)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治疗后最早发生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2%-21%,多在用药后不久发生,青年人、男性多见。表现为局部肌肉群的持续强直性收缩。以 颈肌,或眼肌,或下颌肌受累多见,偶见于躯干肌肉,出现躯体扭转痉挛(身体向一侧扭转过去)。急性颈肌张力障碍时刻突然表现头后仰,低不下来,呈角弓反张 状。眼肌中因上直肌的力量大而呈眼球上翻,转不下来,称为动眼危象。下颌肌紧张使嘴巴张开不能合拢,此时患者极为难受和紧张,常大汗淋漓,容易被误诊为急 性脑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东莨菪碱0.3mg肌注可迅速缓解。
(2) 帕金森综合征(pseudo parkinsonism):也称为药源性帕金森病,是药物治疗后最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其表现完全类似于帕金森病病人,发生率为13%-40%。临床主 要表现为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三大症状。由于持续的肌张力增高,肌强直,患者表现运动不能(akinesia),动作减少,迟缓不灵活,尤其是启 动困难,走路时前冲性小步步态,双手不摆动,整个人身体可呈C字形。面部表情肌僵硬,表现为表情平淡和呆板,称为面具脸,往往伴流涎。检查时,弯曲前臂有 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静止性震颤表现为双手有规律、有节律来回抖动,频率较慢,每秒4-8次,幅度可大可小,以双上肢为多,也有出现在唇、下颌或下肢的。 严重者有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影响其言语、进食和日常生活,故常常继发焦虑、抑郁症状。一般在用药数周后出现,可口服抗胆碱药对抗,或者东莨菪 碱0.3mg肌注,2-3次/天;严重者可以先用东莨菪碱0.3mg肌内注射,然后口服抗胆碱药物。
(3) 静坐不能(akathisia):发生率 20%左右,多发生于用药早期或剂量较大时,患者自觉躯体不能放松、需要运动、无法控制,从而导致坐立不安,临床表现为来回走动、两腿不停的踏步样运动、 坐卧不安、内心紧张焦虑、不能保持安静,有时会来纠缠工作人员。有的病人双腿不停的变换姿势或扭动,称为不宁腿综合征。静坐不能需与精神症状或病情加重相 鉴别。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静坐不能与服药相关,会诉说自己的难受之处,或向医生提出治疗要求。严重者可出现抑郁或自杀。临床上易误诊为精神症状的恶化,加 大药物治疗剂量,导致症状加重。如果客观观察到病人手脚的类似动作,但病人没有主观痛苦或感觉,则归为下面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也可以口服抗胆碱药,但 效果不好,可加用普萘洛尔10mg,或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2.5-5mg,2-3次/天。
(4) 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最严重的锥体外系反 应,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 dystonia)。在长期治疗的患者中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为15%左右,多见于女性、老年人、脑器质性疾病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表现为口、 颊、舌的不规律运动,手指、手臂、腿和躯干的舞蹈样动作。这些症状都有不自主的特点,自己不能控制;在做其他自主动作时,不自主动作减轻或消失;睡眠时可 完全消失。这些可与病人的怪异行为相区别。病人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常运动,这可能与大脑前叶功能失调有关。迟发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持久的颈斜,头后仰等。
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与其他三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不同,多在较长治疗之后,尤其是剂量变动之后出现。发生机制不清,可能与多巴胺受体长期阻断后超敏 有关。多为不可逆性,一旦发生治疗颇为棘手。即使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迟发性运动障碍也会长期存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无助于症状的改善,有的反而会促发症状的 加剧。因此,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即时停药和治疗,一般可以缓解,但也有难于恢复的患者,具体治疗:停用或减少原来的抗精神病药 物,或换用其他类型的、锥体外系反应少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改用氯氮平等。停用抗胆碱能药物。可用异丙嗪或苯二氮卓类药物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迟发性运动障 碍的症状。
2.过度镇静及嗜睡 对无兴奋及行为紊乱,以及维持治疗的病人而言,有些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成为了不良反应,最明显的莫过于氯丙嗪,泰尔登和氯氮平。嗜睡不良反应会在一段 时间后逐渐适应而减轻,不必加以处理,但精神反应比较迟钝,表情也较呆板,有些病人感到脑子不及服药前灵活。对嗜睡反应严重且迟迟不减轻的病人,要注意甑 别其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精神病的疏懒症状。很多病人是两者兼有。对嗜睡不良反应无有效的拮抗药,可通过安排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来减 轻。
3.恶性综合症(neuroleptic malignent syndrome,,NMS)是一种少见的、病情严重的、可以致死的副作用,发生率0.01%-2%。发病突然,起病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有关。临床特 点:持续性高热、严重的肌强直、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出汗等症状。病人常先出现肌强直,随之情况恶化,体温升高,意识障碍, 进而生命体征不稳定。常有血清肌酸激酶(PCK)升高。也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约11%-30%,用长效制剂者 死亡率较高,症状持续越久,死亡率越高。发生的机制不明。用氟哌啶醇类高效价药物,大剂量或加量过快,男性及年轻病人较易发生。
治疗没有特殊办法,早期发现、综合治疗是成功有效的关键。具体措施: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开始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包括用抗帕金森病药物金刚烷胺或溴隐 停对抗锥体外系反应(不宜用抗胆碱能药,以免影响出汗,加重体温升高),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降体温,处理心血管症状如电压波动等患者的恶性症状群恢复后, 可以重新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4.神经内分泌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糖代谢和催乳素的分泌,造成患者血糖异常,女性病人出现月经紊乱,停经,不排卵和不育,雌激素水平低,泌乳,性欲减退和性感缺 乏;男性常有勃起和射精障碍。低效价药物比较多见,常与剂量有关。有的病人可在数周后适应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水平。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 出现体重增加,尤以氯氮平突出,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增加消耗,适当节食。
5.心血管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与药物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心肌ATP酶的作用相关。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以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如 氯丙嗪或甲硫达嗪为多。体位性低血压因作用引起,表现为起立或起床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目眩,跌倒在地,血压下降,心跳加快。此时立即平卧,即可好转。严 重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药升压,但不能使用盐酸肾上腺素,因其β受体激动作用会使血压更低。同时应调整原来的精神药物剂量,或换用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 较轻的药物。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主要是增加药物剂量要缓慢,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药物后要让病人卧床休息1-2小时,告诉病人在起床时要缓慢。窦性心动过速则 不必做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口服普萘洛尔10mg,2-3次/天。
高效价的多巴胺阻断剂如氟哌啶醇或氟奋乃静较少产生植物神经系统作用。而低效价的如氯丙嗪可引起Q-T间期和P-R间期延长,ST段压低,和T波低平;甲硫达嗪可引起Q-T间期和T波改变。对有Q-T间期延长的病人使用这两种药时要特别注意,严密观察,必要时减少药量。
6.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外周抗胆碱能作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引起口干、便秘、视物模糊、胃肠蠕动减少、尿潴留和多汗。用于治疗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抗胆 碱能药物如盐酸苯海索(安坦)或东莨菪碱可加重这类不良反应。一般无特殊处理。宜注意病人的两便情况,及时润肠通便。便秘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麻痹性肠梗 阻,应按肠梗阻处理。尿潴留经诱导仍不能排出时刻用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
7.肝脏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主要是中毒性肝炎,常常为无黄疸性肝炎,主要为血清谷丙转胺酶(SGPT)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少数人发生黄疸。多发生 在用药治疗后的第1个月内,多为一过性异常。轻度肝功能异常不必停药,可继续观察并采取保肝措施,必要时可减药或换用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氟哌啶醇。氯 丙嗪、氯氮平容易引起肝脏不良反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中以奥氮平为多见。
8.皮肤不良反应 多因药物过敏引起,具体表现为过敏性皮疹、药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及剥脱性皮炎等。所有药物都可能发生药物过敏,抗精神病药物以氯丙嗪最为常见。长 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在暴露部位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与药物阻断酪氨酸的正常代谢,导致向黑色素代谢旁路转移所致,一般不需处理。轻度药疹可予抗组织胺 药,避免晒太阳,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严重者必须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9.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有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其中以氯氮平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最为常见,发生率约 0.1-0.7%,严重者可致生命危险。机制不明。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血象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立即停用氯氮平,并预防感染和使用升高白细胞的药。可换用 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0.癫痫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惊厥阈值,对有癫痫的病人要特别小心。低效价的氯丙嗪和氯氮平较高效价的更容易发生癫痫。必要时用抗癫痫药物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