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04-4-11 13:12:05
|
只看该作者
白玲
工作也得
相同的病
白玲:世纪人才系统公司职业咨询师,从1998年11月至今已为230多人进行过职业发展方面的咨询。
别人都把白玲称做职业咨询师,但记者宁愿叫她“工作病医生”,这是因为凡来找她的人都是在职业发展中遇到了问题,就像得病了去看医生一样。而这一年多来“看病”的人也可谓五花八门,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到功成名就的企业领导。白玲告诉记者,她对前来咨询的人进行了分类,从而反映出不同群体压力产生的不同特点。
比如年龄在21-26岁之间的人,压力主要来源是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以及急于求成的心理。某报社一位刚工作了一年的女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强、成功年龄越来越小就感到着急。而处于28-35岁年龄段的人则对成就要求强烈,60%以上的人都希望自己做成什么。如果没有实际结果时就产生挫折感。白玲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目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期望和目前的现状差距太大,工作迟迟没有新的起色,目前的发展空间不大,生活负担较重等等。
而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人,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组织管理和家庭,比如工作报酬少、鼓励少、工作时间长、自主性差、家庭生活不和谐、休闲娱乐时间太少等等。
如某公司的一位女副经理的新上司上任之后逐渐收回下属的权力,弄得她心情十分不好,经过咨询,这位女士换到另外一家公司事业部做了经理,由于授权多了,她反而干得更起劲了。白玲还告诉记者,一些人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性上的原因,他们过于苛求自己,压力本身不可怕,但压力越躲越可怕。另外从职业特点上看,文秘、销售人员的压力往往很大,因为前者强度大但自由度小,后者则有硬指标的要求。
白玲的建议:
1.接受压力,好像接受风雨一样,压力的增强更来自于内心的躲避。
2.管理压力,把注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变数上,而不是不确定的因素。
3.重视压力,压力是对个人的提醒,管理压力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如个性完善,理念的合理化、技能的提高。
4.分析压力的来源,不要因为别人发展速度快而生气。
5.压力是不是来自一种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地以消极念头看待自己和生活中的人、习惯性地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习惯性地躲避压力?多年养成的习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
6.审视你的目标和期望,不要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作合理的期望。
7.注意自我保护首先要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学会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不要把注意力过于分散,把价值10元的精力放在价值1分的事情上,真实地面
对压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组织和领导。
8.付诸于行动,别把时间浪费在担心失败上。
9.友情抗压力,有较多亲密关系的人,能和人讨论深刻感受的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会被危机击倒,能振作起来,面对挑战。
10.运动减轻压力,做做放松训练。
减轻心理压力的十个办法
1.闭目养神:放松神经和肌肉,在内心构想美好画面。
2.陶冶性情:琴棋书画、养鱼种花、唱歌跳舞能陶冶情操。
3.着眼当前: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不要花时间追忆过去。
4.坚持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活力旺盛。
5.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
6.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7.知足常乐: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8.调换环境:因工作环境不良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可及时调换工作,更新一个新的环境。
9.休假旅游: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却一切不愉快,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使人心身愉悦。
10.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
的一切。
摘自《心理健康与卫生》杂志
网迷是否都有问题
日前英壮、北京大学心理学专家崔红与一群网友在chinabyte.com上就有关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便是讨论的部分内容。
网友1:很多网虫只愿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是否说明他们心理上有问题?
英壮:还是要看他迷恋的程度,如果长期与电脑为伍,可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甚至会影响他的择偶,以至影响到他的家庭生活。
网友2:有人明知道上网到很晚对自己不好,但又不能控制自己,这是否说明他有心理问题?
英壮: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甚至某些心理上的障碍,可能会通过上网、通过跟网友的交流、沟通而得到缓解,实际上这是心理治疗当中常说的倾诉的作用。当然它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像吃药一样,过敏好了,但是天天犯困。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网络也有同样的问题。
网友3:对压力了解太多是不是反而使你有压力?
崔红:是这样的,因为所有人谈压力的时候我都要去体会问题出在哪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到的压力是多一些。对待压力我的做法是,首先拿出十分钟时间好好考虑我的压力是什么,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有什么解决办法,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当我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就想谁能帮助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