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葬花吟》所折射出来的抑郁症表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5-3 14: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红楼梦》之《葬花吟》人物情感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为优秀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变化,尤其是其人物的刻画其完美性,都引起小说自问世来人们的高度关注。小说主人公之一林黛玉,就是其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个人物,然而《葬花吟》又是集中反映林黛玉形象的点睛之作。
小说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吟唱《葬花吟》是林黛玉身世感叹即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家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我相信这种艺术上的成功是离不开真实感受的,虽然我们一直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作品本身,但是我更相信作者在某段时间或经历中经受了这段痛苦,且痛苦中的无奈和绝望写进小说其中。也就是说作者本人有过某种程度的抑郁表现。起初作为我们普通的读者或者说观众,我是非常不认可林黛玉这个艺术的形象,虽然她丰姿动人,才气出众,但仍然让我无法从生活中来接受这个人其中的某些弱点存在。第一、此人有孤高清傲的个性,也很孤僻,不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这一点就不同于宝钗。第二、多悲观,生活中多失落,动不动就泪水涟涟的样子,是一个性非常脆弱的表现,这一点也不同于探春。第三对生活和未来失去憧憬,感到自己一片茫然的现状,心性中也透露出狭隘的一面。宝玉与之相比就很有谦让,胸怀也较为坦荡。我暂且总结以上几条吧。都给我一种不太愿接受和喜欢这个形象,在小说中林黛玉也被冠以“病西施”的代称,然而随着我对抑郁症这个疾患的了解和认识,我也逐渐把这种症状与林黛玉的个性作了比较和对比。发现林黛玉在个性表现上的许多弱点,也恰好正是抑郁症的表现。到现在我才明白,这个人物只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可能正是她个性的独特之处吧!然而表现最能充分说明的力作《葬花吟》虽为曹雪芹的作,但是他赋予林黛玉这个形象,我权且当作是艺术真实的再现本真实意思。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本帖最后由 kingyunyong 于 09-5-3 15:15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46:32 | 只看该作者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开句设有反问句,触景生情,想及自己的身世和处境。表现出了林黛玉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悲伤和失落,虽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可是在此时林的眼里却仍是一种自身漂泊的代表。也看到林对未来前景也是一种渺茫之感,为自己为以后充满了过多的担忧和思虑。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抑郁的朋友,也有非常明显的此类情节发生,对季节的转换,尤其是秋季的落叶,悲落叶,大有落叶阵阵秋风寒的心境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会加重症状的反应,所以说朋友更喜欢春意盎然的春季时光,而不是喜欢这种花落叶坠的感受。在正常人群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这是一种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只是感受轻重而已。但正是这种感受,会在某种情况下反映出抑郁的气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47:31 | 只看该作者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在这一句我们看的更为充分,她更为明显提出了对景物和情景反衬心情的表现。对暮春时节来临的那种忧愁苦闷和心情的压抑体现,却又无法得以释怀,这种身心上的忧郁,在精神上表现的也会非常的低落,在抑郁症的表现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特征。心情上的过度压抑,长时间下去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非常严重的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48:21 | 只看该作者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林黛玉对花落遭踏是一种怜悯,她表现的是一种最为高贵的人性关怀,也是一种自身脆弱,生性悲怨,想及自身殒落后的一种自我哀告和慰藉。此时林黛玉对尘世的悲观和失望,顾影自怜,更是一种无助和堪怜。

[ 本帖最后由 kingyunyong 于 09-5-3 14: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49:17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这是一句非常明显的反问句,也就是说明年今日我将不在了,已经准备好了与大家告别人世了,有一种写好遗书的感觉,来作为自己的记录,这句最为明显的是有了这种直接的念头,这也抑郁中最为可怕的现象――自杀,再次强调了自己想死的心态和意志,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对她来说将不再重来,她已经准备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56:50 | 只看该作者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如果说前面是铺垫的话,这两句就更为明显,对生活已经完全的放弃,待到明年时,已是人去屋空巢也不在了,这是对遗书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阐明,据小说本身反映是林黛玉遭受感情危机后,对自己命运的按排和记述。也就是说,在林精神上遭受了重创后,她已经没有任何勇气和信念来继续活下去,在精神和心灵上地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57:27 | 只看该作者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一句是对生活境遇的描写,在她眼中对自己身世处境充满了忧虑,感到自己总被伤害。自己也变得非常懦弱和易被攻击,表现出她疑心重重,猜忌心强,敏感的特性,其实从小说整体来看林在贾府所受到的恩崇,还是相当高的,根据她所受到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来看,都是仅次于史老太君的,是没有人敢怠慢她和小瞧她。可是她眼中的生活却是窘然不同的,她感觉自己非常的艰辛和受压迫。其实这也正是抑郁症的相关表现之一,总觉得别人在议论他,总觉得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甚至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好举动,生性中充满了怀疑和忧虑,总担忧自己被别人所算计,以自己的想法来揣摩别人的不真实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58:19 | 只看该作者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在对照鲜花时的感想时,大有“花开能有几日红”的感想,在她眼中希望的短暂和无奈的长久,也就是说在林的视野中永远都是悲观和沮丧的心情。她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和契机。她认为人生中充满了太多的苦和怨,生活在世间是一种极国痛苦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9-5-3 14:59:03 | 只看该作者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花锄归去掩重门。”杜鹃啼血、泣血染成斑竹,都是一种非常悲怨的两个故事,林已经为自己完全奏响了悲歌,血、泪之语,是需要多少的积怨和痛苦的积压啊!那极度的悲伤和伤心无助的泪水,只能尽情的流给自己,林黛玉的泪水是小说经常提到的林的表现,最终是泪尽而亡结局。在抑郁症人群中,这种经常悲伤流泪的现象,也是许多朋友临床症状之一,易悲伤,且经常的哭泣和悲怨。其实也没有什么痛苦的事情,只是一种心情的释放,会觉得哭过之后,会略微改善一些心情。这也抑郁症中的关键表现其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0:28 | 只看该作者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青灯、冷雨这两个悲凉的词汇的恰当的描写了林的心境,一切都是冷的,就连自己的心情也是一种凄凉。寂寞、无助、孤苦、绝望、失落,从另一点也看出,林在夜间睡眠质量会很差,久久不能入睡,在思虑着自己的内心那种落寞。失眠是抑郁症的点型体现,在诗词中虽然不能明显体现出来,但还能看到它了影子存在,如果照应小说全部来看的话,就会更明显的看出林经常在白天昏昏欲沉,而夜晚却不能入睡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1:28 | 只看该作者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伤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这几句表明忧思心很重,经常被这种思虑烦恼所折磨,自己的心境也很矛盾,自己被自己的杂念所缠绕。内心的激烈斗争和反复较量,让自己变得心神俱疲,苦不堪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这句似真似梦的描述,有林自己的想象成份存在,也可能是林的幻觉的一种体现。这种真假难分的现象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多有表现。现实与梦境或幻觉都难以区分,自己也无从辨别的认清本来的面目,让自己变得很恍惚。这种表现在抑郁症中是较为重的一种表现和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3:01 | 只看该作者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几句是在承接上句的基础上,林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彻底放弃,情愿像花一样去追寻自己的一种非常状态。此时的症状已表现的相当严重,已经坠入了云里雾里的极度抑郁中去,这种强加于自身的非真实的感觉是一种非常难以自拔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也变得极为危险。总想把自己的生命扼杀掉,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痛苦的感受,精神也变得极度混乱,完全不能主导自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3:34 | 只看该作者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是最能表现林的诀别人世的留言,也是全诗的重点,把自己随同花一样来埋葬。此时的她,已经非常的拟人化了,想到的不是死亡的可怕,而是死亡的归宿与感受,当一个人的心灵不能为真实意识所主导的话,她也就不会畏惧死亡的到来,反而认为那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在重度抑郁患者的一些表现中,我曾经发现有这种现象存在,在他来说,为自己的身后事准备得非常妥当,想得十分周全,看不出是在面对死亡时的表现。这时也是非常危险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庭更应该加紧防范,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9-5-3 15:04:20 | 只看该作者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说明了林在对待花一样生命的安置,也就是一种到死亡的寄托和尊严,不希望自己清白的一生会随同淖污臭水相伴。这种对待死亡价值的高尚性,我无从评判,也许这就是人生尊严的最后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