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母,子女有更高风险得此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3-25 17: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Yeeyan版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61461/34702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母,子女有更高风险得此病

Pauline Anderson

2009年3月9日——新研究显示父母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儿童面临14倍的风险患有该病。这些儿童显得特别倾向于早发型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他们的父母双方都有该病,那么他们患病的风险将会更高。

研究也发现,父母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后代比起父母没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他们至少会有两倍的可能患有心境或焦虑障碍。

这些结果表明临床医师应该更深入的探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小孩的精神疾病。当必要的时候,给予这些儿童早期干预。

“如果一个儿童有一些毛病并且这些毛病正在影响他的身体机能。那么,这个小孩应该接受评估。”研究的首席作者,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宾夕法尼亚西部精神病研究所和治疗所Boris Birmaher医学博士告诉《医景精神病学》。

这项研究是双相情感障碍后代研究(BIOS)的一部分。根据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进行匹配。他们选取符合《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的父母和地区人群防治工作(communitycontrols)中无双相情感障碍并且以及一级亲属也无双相史的随机样本。在该项研究中也包括6-18岁的子代。

在最后的233对父母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样本中,10个家庭父母双方都患病。最终控制组的143对父母包括79对没有双相情感障碍以及64对没有任何精神问题。另外,双相情感障碍父母的388个子女和251个控制组的子女接受了研究评估。

研究人员通过会谈确定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精神病史和其他变量如家庭环境和负性生活事件。他们也询问家长子女的情况,但是为了调查精神疾病症状是否存在,所以子女是分开访谈的。除了统计人员外,所有人对父母的症状都是不了解的。

早期发作的问题

分析显示,父母一方患病的儿童有显著的双相谱系疾病(388个儿童中有41人,或是10.6%),而控制组的子代只有0.8%(251人中只有2人)。父母双方都患病的儿童有更高的风险患病。他们的可能性是父母只有一方患病的3.6倍。

但是,由于在研究中,只有很少的家庭参与,“我会很小心的总结结论”Birmaher博士在一次会面中说到。“这个样本实在太小了,我们不想对它做太多的评价。”

Birmaheer博士说,研究中大多数揭露的儿童的双相情感障碍还没有完全发作。“根据我们的定义,大多数小孩所有的这种双相情感障碍类型是亚临床的。他们有抑郁和焦虑障碍。这可能是疾病发作的开始。”

作者强调,既然儿童在研究中还没有到双相情感障碍发病风险的高峰期,那么他们患病的的风险将可能会继续提高。

研究证实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早发型问题”Birmaher博士表示。在父母有双相情感障碍的41名儿童中,31名(75.6%)在12岁之前首次发作。

虽然研究将4岁作为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的最低年龄限,但是一些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小孩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比那个年纪还要早。“小孩越小,诊断越难。”Birmaher博士说。“很不幸,我们没有血液测试或X光测试来证实这种病。”

父母自己在早年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大约64%的人报告他们的心境障碍在20岁之前就发作了。48%的人认为早于17岁,18%的人早于13岁。

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激励医生对显示出这些早期症状的儿童做出更快速的诊断。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越早治疗就有越好的预后。Birmaher博士说在过去,人们从双相开始发作到获得明确诊断,要花上10年时间。“我们不想这在今天仍发生,我们希望人们更注意。”

他表示,包括一些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在内,他们仍然不确信儿童会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不用恐慌

但是Birmaher博士不想他的研究造成恐慌。就因为父母之一有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必然意味着他或她的子女就会患上。“就像别的疾病一样的。例如,你有一个患有糖尿病的父亲或母亲,但是你自己却从没患上糖尿病。”他表示。和其他疾病一样,他说:“双相情感障碍也不是百分百遗传的。压力和药物使用等环境因素在诱发疾病上会起到一定作用。”

纽约石溪大学医学院GabriellA.Carlson医学博士赞同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情况复杂。她注意到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子代除了双相情感障碍外,还易发其他精神疾病(25.8%的双相子代样本符合焦虑症标准,19.1%符合扰乱性行为障碍标准,还有24.5%符合注意缺陷多动症标准。)

当问及评论这项研究的意义时,Carlson博士表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的早期干预是“冒险的”。“站在一个临床医师的角度,对风险症状儿童进行治疗的需要是显然的,但是问题是如何治疗却不明朗,”她对《医景精神病学》表示。

“大多是有症状的儿童不大可能患上确切无疑的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所需要的治疗确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禁忌。迄今,没有资料显示在高危后代中,出现的每种精神疾病是对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会有反应。”她表示。

有监于之前的研究着眼于双相情感障碍父母小孩的疾病比率,多数研究是在成年后进行的。Birmaher医师表示,当前的研究是首度在幼年期进行观察判断。他补充说,研究样本规模够大且与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其它混合因素相适合。

Birmaher医师报告他参与某些药厂(Solvay、Abcomm以及JazzPharmaceuticals)赞助的论坛;同样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共同作者、David Kupfer医师担任Pfizer、EliLilly、Forest Pharmaceuticals、F. Hoffman-LaRoche以及Solvay/WyethPharmaceuticals等药厂的咨询委员,也曾经是Servier Amerique的顾问。

普通精神病学文献 2009;66:287-296 Abstract

台版
http://cn.24drs.com/professional/list/content.asp?x_idno=5487&x_classno=9&x_chkdelpoint=Y
躁郁症双亲的小孩发生此一异常的风险增加

作者:Pauline Anderson
出处:WebMD医学新闻

  March 9, 2009 — 新研究显示,父母亲之一有躁郁症,其子女发生此一疾病的风险增加14倍;这些小孩特别可能出现早发型躁郁症,如果双亲都有此疾病,他们发生此疾病的风险更高。
  
  研究也发现,双亲之一有躁郁症,其子女发生情绪或焦虑异常的风险,是双亲都没有躁郁症小孩的至少两倍。
  
  这些结果认为,对于躁郁症患者的小孩,医师应更深入注意这些小孩的心智健康,且必要时提供介入。
  
  研究主要作者、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韦斯顿精神医学研究院及治疗中心的Boris Birmaher医师向Medscape Psychiatry表示,如果小孩有问题且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他的功能,就应该进行评估。
  
  这项研究属于Bipolar Offspring Study (BIOS)研究的一部份,探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有躁郁症的病患,以及年纪、性别、居住地区相仿、无躁郁症一级相关的随机对照组;纳入研究的是6至18岁小孩的双亲。
  
  最后的233名躁郁症双亲病患样本中,有10个家庭是双亲都有此异常;最后的控制组143名双亲中,包括了79个非躁郁症的精神异常,64个没有任何精神疾病;此外,研究中也评估了躁郁症父母的388个小孩,以及对照组双亲的251个小孩。
  
  研究者访谈这些父母亲,以确认其精神异常、家庭精神病史、以及其它变项,如家庭环境与负面生活事件;同时,也询问有关他们小孩的状况,另外分别对小孩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是否有精神异常。而除了统计者之外,全都不知道父母亲的诊断。
  
  【早发问题】
  分析显示,母亲或父亲有躁郁症的小孩(388名中有41人、10.6%),比对照组小孩(251名中有2人、10.8%)更容易有躁郁症状;双亲都有躁郁症的小孩,其风险更高,发生躁郁症的风险是父母亲之一有躁郁症小孩的3.6倍。
  
  Birmaher医师在访问中表示,不过,因为研究中此类家庭数量有限,做出结论要很谨慎;此外,因为研究样本太少,我们不希望引起太多争议。
  
  Birmaher医师表示,研究中发现的多数躁郁症小孩还未成年;根据我们的定义,这些小孩的多数躁郁症类型是次临床的;他们有忧郁症和焦虑异常。或许这是疾病的开端。
  
  作者强调,因为研究中的小孩年纪还小,未达躁郁症风险的高峰,他们的躁郁症风险可能持续增加。
  
  Birmaher医师表示,该研究确认躁郁症是一个早发问题;在父母亲有躁郁症的41名躁郁症小孩中,31人(75.6%)在12岁前即发生。
  
  虽然研究设定最早发生躁郁症的年纪是4岁,但有些父母亲报告指出,他们的小孩在那个年纪之前就出现类似躁郁症症状。Birmaher医师表示,小孩年纪越小越难诊断。不幸的是,没有办法用X光或者验血来检查。
  
  这些父母亲本身也很早发生躁郁症。约有64%在20岁前就出现情绪异常、48.0%在17岁前出现、18% 在13岁前出现。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激励对出现这些早期症状小孩的迅速诊断—这是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及早治疗可以有更好的结果。Birmaher医师表示,在过去,从发生躁郁症到有适当诊断与治疗需要10年。我们不希望现在仍如此,我们希望大家提高警觉。
  
  他表示,有些人—包括一些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仍无法相信小孩会发生躁郁症。
  
  【无须恐慌】
  但是,Birmaher医师不希望他的研究引起恐慌。父母亲之一有躁郁症不代表他或她的小孩就会发生,就像其它疾病一样。举例来说,你的父母亲之一有糖尿病,你自己可能永远不会有糖尿病。正如其它异常,躁郁症并非100%遗传; 环境也有所影响,压力与一些药物也会引起此异常。
  
  纽约Stony Brook大学医学院的Gabrielle A. Carlson医师表示同意,躁郁症的基因相关问题很复杂。她指出,躁郁症双亲的小孩发生躁郁症之外的精神疾病风险仍然较高(有25.8%的躁郁症后代符合焦虑异常的规范,19.1%符合未定型扰乱性行为障碍、24.5%符合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症。
  
  Carlson医师在对本研究之影响提出看法时表示,青少年躁郁症早期介入是冒险的,她向Medscape Psychiatry表示,就一名临床医师的观点,处于风险之有症状小孩需要治疗反应,这是清楚的,但问题是,对于要有多少反应并不清楚。
  
  她表示,多数有症状的小孩不太可能发生明确的躁郁症;有些如焦虑异常所需要的治疗却可能是躁郁症的禁忌;迄今,没有资料认为高风险后代的每种精神异常都对于躁郁症的治疗有反应。
  
  有监于之前的研究着眼于躁郁症病患小孩的躁郁症比率,多数是于小孩已达成年时进行研究。Birmaher医师表示,目前的研究是首度于小孩仍幼小时进行的研究,指出研究样本够多,且校正了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其它共变项。
  
  Birmaher医师报告他参与某些药厂(Solvay、Abcomm以及Jazz Pharmaceuticals)赞助的论坛;同样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共同作者、David Kupfer医师担任Pfizer、Eli Lilly、Forest Pharmaceuticals、F. Hoffman-LaRoche以及Solvay/Wyeth Pharmaceuticals等药厂的咨询委员,也曾经是Servier Amerique的顾问。

唉,查个Servier Amerique居然查出一篇翻完的。。。无奈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9-3-25 17:36: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不过,我很乐观。
我的孩子一切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6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