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水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社恐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5:47:0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求知欲吧,

名、利
好奇欲,占有欲~ 基本就这两样,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三、归属和爱的需要。四、尊重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什么是“自我实现”需要呢?一个人想要实现其全部潜力,趋向完善、完美、独特、轻松愉快、自我满足和真善美的需要,这是人的高级需要
在我看来人的本能既是人的 身体本身所表现出来的 功能。由激素以及神经系统参与的诸如性本能 饮食的本能 对外界环境防御用以抵抗疾病侵扰的本能
对安全的需要,也既是对危险的规避之本能。人的 本能不可能被消除,但有可能被压制,如果除去意识的影响,本能强弱的表现直接与身体技能的生命力相关。

请看精神分析一书 求生,求知 我认为,最基本的就算是"趋利避害"了
人总是会做对自己有利或间接对自己有利的事,
并且尽量回避对自己有害的!~~
你说呢? 求生,求知,求爱,求刺激,求成就感,求理解, 什么,再来个好一点理由

[ 本帖最后由 小水水 于 09-2-10 15: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5:50:2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5:50:4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下资料,你就能明白你要的东西了,希望对你有用
弗洛伊德自幼才华出众,8 岁能读莎士比亚著作,精通拉丁、希腊、英、德、法、意大利、西班牙 7 种语言,文学素养精深,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曾荣获 1930 年歌德文学奖。居伦敦期间破格成为英国皇家医学会外籍会员。他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曾有美国心理学家搜集心理学史书籍被引注次数最多德 1040 人按次序排列,弗洛伊德排名第一,其后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和冯特。而他的知名度更是超出了心理学,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宗教、法学、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其发展的精神分析学说,由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作为其基础:

1.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1923 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互动良好者人格正常,三者长期冲突是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前者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最广义的性本能,它是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创造力的基础。后者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自虐或攻击的冲动。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自我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自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2.人格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基石是他的泛性欲说。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Libido),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弗洛伊德把 “性”或“性欲”解释成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决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的本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5 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节),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
潜伏期(latancy stage):7 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弗洛伊德将其精神分析学说用于心理治疗,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采用的方法主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5:51:40 | 只看该作者
鬼才知道呢,都是虚假的,就是训练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5:54:24 | 只看该作者
莫让人的本能丧失殆尽  
  当上了妈妈本来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一位有个7个月宝宝的妈妈却在网络讨论版上自称讨厌宝宝。想不到,这位妈妈的帖子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而这些妈妈普遍都是80后的年轻人,在家人的娇惯下成长的这一代,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当上了孩子妈,这让她们无法适应这一转变。(2007年8月28日《南京晨报》)
  
  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保证一个族群延续的唯一途径。而如今却一些年轻的妈妈讨厌孩子,甚至拒绝哺育孩子,并且能够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共鸣,这叫人惊诧,引人深思。如果说,这是个别现象,那也许是心理上的疾病所造成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这说明我们人类的生儿育女的本能,正在慢慢的弱化。
  
  人类繁育功能弱化之端倪,不仅我国独有。日本在2006年以来,母亲虐待、杀害孩子的例子举不胜举。居住在札幌市东区本町的一所公寓里的无业女性,曾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对此,日本的育儿专家预测:“丧失了动物本性的父母,对其进行再教育非常困难。杀死自己亲生孩子的母亲,今后还会继续增加。”俄罗斯因为人口出生率低,而发起“万人***”活动,来唤醒人类沉睡的本能。
  
  人类正在丧失的本能又岂止这些?出汗、打喷嚏、哭泣、放屁等等,都是人的生理本能,可是许多人却因受到所谓的“文明的压抑”进而丧失了这些功能。除了人的生理本能在不断的丧失外,人们的情绪本能也面临着弱化。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冲动等等表达情感的本能,也正面临着流失。也许会有一天,因为这些本能的丧失,会使我们丧失了生存的欲望和激情。
  
  本能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原本动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我们一面世,所拥有的一些诸于哭叫,吸奶等生存反应无一不是本能所致。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喜怒哀乐及趋利性无一不打上本能的烙印。而现代生活中的紧张、激烈的竞争把人的神经绷得象根系牢的绳子。“机器文明”带来的高速度与高效率,往往忽略了人的本能的存在,人正被异化为理性的工具。
  
  本能是作为生命存在的必要保障。一个没有本能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自然人,人的本能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存在的原因。人的本能的丧失,“人性”就会变态或扭曲。譬如作为一个母亲,如果丧失的是母爱本能,用专家的话说也就是“丧失了生命的真实感,生命的尊严,丧失了作为动物的本性”。
  
  当然,人的本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本能维护着人类自我的完整性,并给自我注入激情和活力。另一方面,某种本能一旦无所顾忌,就必将指向其原始的目标,如是一来,社会文明必将遭受破坏性的打击。这方面,许多思想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有个叫拉康的哲学家就认为:“魔鬼同样可以称为我们的支撑者,并非只有仁慈的上帝。”
  
  但不管怎么说,本能作为人的特征,还是不可或缺的。记得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制造的机器人,科学家们想尽千方百计,让他们能够具有微笑等人的特征。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无论如何发展,都不是要把人的本能丧失殆尽,而是要让人的本能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顺应人的本然要求,充分发挥人的本能,塑造健康的自为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7:3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9:05:37 | 只看该作者
刚想到一个标题式的疑问,失落的真能追求吗?

[ 本帖最后由 小水水 于 09-2-10 19: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楼主| 发表于 09-2-10 19:59:42 | 只看该作者
情感的迷惘和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楼主| 发表于 09-2-10 20:00:12 | 只看该作者
当人们在失去的时候,便有了些孤独;在孤独的时候就有了向往;在向往的时候开始追求;在追求的时候却又很迷惘,在迷惘过后却是失落。 

  人的情感或许不是这样呢?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才产生许多美好的愿望;很多时候这美好的愿望又总是被现实中很现实的问题一次次地击破,被击破了的希望生出许多的失落;很多时候幸福停留在你的面前,面对这幸福的时刻,却不知道怎样去把握,致使即将来临的幸福在迷惘中擦肩而过。这大概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楼主| 发表于 09-2-10 20:00:4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对未来憧憬着美好和希望,同时,又怀疑现实中幸福的存在。当爱情悄悄地来到你的面前,却又觉得它来得太快,一旦真正面对的时候,却望而怯步,怀疑一切的一切是真实的存在,重复着那复杂又本不该思考的问题,放低的标准又自觉不自觉地抬了上来。本身摆在你眼前的是一段值得珍惜的感情,一个很不错的缘份,只因怀疑或过于不切实际的想法,只因眼光总是放眼远方,不相信眼前的真实,幸福便悄悄离你而去。 

  有的失去了的就失去了,他(她)永远无法知道:她(他)才是自己真正所追求的。很多美好的事情不能在表面上体现出来,许多真诚的感情要用心灵去交流。人的外在表现只能是判断对方的一个借鉴,用平等的眼光,用正常与人交往的心态去与他(她)交流,才会从他(她)身上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或许有你所追求的,或许有你所不愿意看到的。人性的特点就是:当你过于注意他(她)、想了解他(她)的时候,他(她)总是有意或无意的把自己隐藏起来,谁又愿意把自己赤裸裸的展示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楼主| 发表于 09-2-10 20:01:58 | 只看该作者
人总是很容易在追求情感的时候失去友谊,因为他(她)们认为男人与女人之间只存在情感不存在友情,在没有找到情感又失去友谊的同时,又总是有种淡淡的失落。殊不知,友谊也是情感的一种,这种情感最纯真,可是又有谁相信这纯真的情感呢?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呵护这份纯真。 

  他(她)在没有寻求到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情感时,又放弃一份纯真的友谊,这才真是失落到家,才最让人感到有些心痛。我想,孤独的人一定都是:即没有属于自己真诚的感情,又没有纯真的友谊。 

  他(她)在不断地、拼命地追求,但往往追求到的是那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并希望从那不现实的感情中得到寄托和安慰,其实这种情感很迷惘。 

  因为孤独,所以寻觅。他(她)在寻求真情的同时又在为寻找真情的范围制定一个框框,把自己拘泥于这条框之中。有谁知道这真情就没有被定在条框之外呢?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总是看不清自己前方的道路,在世俗的引导下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带着一片迷惘去体验了一回最真实的人生,在感受这种真实的同时,让人迷惑不已的是:人的幸福大都来自物质上的,痛苦却往往是源于情感上的。人们走过一段人生路,奠定的是物质的基础,失落的却大都是真实情感。 

  有了幸福的人们,就应该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是人生的完整性。没有真诚的情感,没有与人分享的快乐,自乐而不得乐,这才是最大的失落,没有与人共品苦涩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孤独。 

  人人都在追求生活的完美,但生活又告诉我们:

  美好的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并非就是完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楼主| 发表于 09-2-10 20:06:01 | 只看该作者
突然觉得好没意义,也许我该离开一段时间了
去吃吃喝喝,努力赚钱,过我计划好的日子,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发表于 09-2-10 21:52: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勤奋,,刚刚看到这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楼主| 发表于 09-2-11 00:1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远离颠倒梦想 于 09-2-10 21:52 发表
楼主很勤奋,,刚刚看到这个帖子。。。


恩,谢谢远离颠倒梦想 ,我们这样的人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楼主| 发表于 09-2-11 01:05:44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郁闷,有点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7 10: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