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吸引力法则:奥秘还是幻觉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12-19 13: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愿你心想事成!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常给别人发这样一句祝福语。但现在,这个很普通的祝福语变身为“零星的在一些古老的传说、经典和哲人的口中出现过”的“至大的秘密”。


  这是最近一部煞为流行的影片《The Secret(秘密)》的宣传辞。这部影片自称“纪录片”,但在我看来,它并未记录什么事实,而是以超级传销式的风格,用一个又一个“哲人”和“成功人士”一遍又一遍地宣扬“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是这部影片对心想事成的新诠释,“你的想法是有一定频率的能量波,而它会引起具有接近频率的能量波的共振。”于是,如果你有一个糟糕的想法,你就会吸引具有类似想法的人,以及具有同频率的宇宙中的能量波,而最终你会收获一个糟糕的结果。相反,如果你有美好的想法,你最终就可以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


  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理念,我在看电影时偶尔也会感到热血澎湃,但当看到影片上一个严重秃顶的男子说“我们能到达任何地方,能做任何事情,一切都能达成”时,我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很想问他:“老兄,你能让自己的秃顶长满头发吗?”



  大家千万别误解我在歧视秃顶男人。其实,我前额的头发也有日益减少的倾向,所以我只是很关注这一点罢了。

警惕不自觉的心想事成



  不过,话说回来,我相当赞成“心想事成”这句话,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简单道理,是在3年前的一天。


  当时正近傍晚时分,我独自走在广州滨江东路上。这是大有斩获的一天,有几件工作和生活上的重要事情进展顺利,我心情舒畅,而周围的一切景色也看上去是那么宜人。但突然,我看到一条运沙船在珠江上缓缓滑过,船的尾部拖着一条长长的油污带,在落日余晖中五彩斑斓,分外刺眼。




  看着这一幕,我悲从中来,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话:这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



  这句话蹦出来后,我吓了一跳,纵然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仅仅与我没有直接关系的一条船的污染,竟可以立即摧毁掉几件与我息息相关的重大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并令我得出一个如此悲观的大结论,我这是怎么了?!



  安静地沉思了一会儿后,我才捕捉到了这个自动念头出现时我的稍纵即逝的感受——我洋洋自得!



  那一刻,我看上去似乎处于忧虑中,但其实我非常得意,这种得意感仿佛在说:看,我武志红多聪明,我早就预料到,世界是无可救药的,瞧,这艘运沙船不就证明了我的预见能力!谁有我这样的眼光!



  我这种心理机制,用心理学的术语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我对某一事物做了预言,那么,我就会努力在这一事物上实现这个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我早就知道,但第一次深深地理解它的真切含义,还必须经由这种亲身体验。有了这一体验后,再审视周围的世界,发现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



  一个女子,看上去温柔贤惠,同时也很能干,是一位小有地位的公务员,但她却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原来,她的老公很暴力,经常打她。她受不了,离婚了,但第二任老公又是如此。约40岁时,她再一次离婚。



  这时,她对男人绝望了,想单身下去,因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过,有一个男子喜欢她很多年了,这时继续对她穷追不舍,而且这个男人据说没有暴力史,别说打女人,连和女人吵架的事都没干过。



  又爱自己,又是好男人,那还有什么好挑的,她心动了,嫁给了他。但刚结婚两个星期,她给她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哭诉说,她又被打了。



  朋友们赶过来,自然对男人一通斥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多不幸,你又说爱她,那为什么这样对待你最爱的女人……但这次来的朋友中有一位心理医生,她没有加入谴责男人的队伍,而是问,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告诉我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魔鬼,而魔鬼般的细节一出来,所有赶来的人都鸦雀无声。



  原来,两人先是吵架,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
  男人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从不打女人,今天怎么能和你吵成这样,我都纳闷。


  女人不信,说:你就是想打我,你打呀打呀,你不打就不是男人!


  她歇斯底里地一直念叨这句话,某一瞬间,男人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拳挥了过去……


  男子挥拳前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


  洗脑!这个男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因为他一直持有的好男人的逻辑被抹去了,而接受了女人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强加给他的坏男人的逻辑。


  女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心想事成!她预言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看似悲观的话是她引以为傲的生存基本,是她对这个世界有控制感的基石,是她自恋——这是芸芸众生最重要需求的重要养料,她需要不断证实这一点,而一旦遇到一个“好东西”,她由此建立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大厦就会崩溃,这会令她不舒服,令她恐慌,所以她会努力将这个“好东西”变成坏男人,那样才能证明她对这个世界的确是有掌控力的。




积极的想法常是刻意对抗




  这个女人的故事,以及我的故事,都是从消极一面诠释了“心想事成”。很多人渴望幸福和快乐,但这只是表层的意识层面的,而深层潜意识中追求的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这个世界和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个结若化不开,那么意识层面上无论多么努力地追求幸福和快乐,都可能是没有作用的,反而是越渴望幸福和快乐,就越容易陷在轮回中。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数不清的情人,一个八卦网站很无聊地找到了其中几十个女子的照片,而我做国际新闻时也很无聊地用这些照片拼了一个版,拼着的时候发现,克林顿的情人从面容和神情上看可以很明显地分成两类:酷似希拉里的女强人和酷似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傻女孩。




  对此,我想,克林顿是在追求他所渴望的美好情感,他先选择了一个“希拉里”,以为这是他的“正确小姐”,但处得久了,烦了,于是想去寻找新的“正确小姐”。既然“希拉里”不是答案,那么与希拉里完全相反的“傻女孩”该是答案了。但和“傻女孩”处久了,他又烦了,于是又找一个与“傻女孩”完全相反的女强人……



  对这一现象,我戏称为“克林顿钟摆”。那些无比渴望理想情人,渴望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的人,很容易陷在“克林顿钟摆”的肥皂剧一般的轮回中。



  要解决这一轮回的陷阱,关键不是“心想事成”。《The Secret》称,你若对A不满,那么可以忽略A,而去关注B,你多年如一日地将能量贯注在B上,你就可以实现B,而如果你非和A进行缠斗,你就是在将能量投注到A上,而最终你被A所控制。




  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很好。但问题是,所谓的B常常是-A,即A的对立面,这时我们仍然是在与A进行缠斗。



  这也恰恰是我们人格(也即自我)建立的核心。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自卑会引出超越的动力来。我自己的观察则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痛苦总是引出对痛苦的逃避来。也就是说,人格中的动力几乎总是和痛苦对抗的。



   电影《The Secret》、同名书《秘密》和《吸引力法则》等书,以及由这些概念所引出的培训等都在强调,不去关注消极的A,而可以生出一个积极的B,然后关注这个B就可以了。但是,从深层的含义讲,任何由小我主动生出的念头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这些念头势必是建立小我的一切体验上的。并且,积极与消极常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积极的念头常是与消极的体验的对抗。



  譬如,追求快乐常是与悲伤的对抗,追求欢笑常是对哭泣的压抑,追求性感常是对性冷淡的恐惧,追求卓越则是对自卑的逃避……但是,这些追求都造成了内心的分裂,一个看起来总是超快乐的人,内心中常藏着悲伤,甚至,其意识层面的快乐和潜意识深处的悲伤的分量是相当的。这好比是一个天平,天平这一端的快乐太重了,那一端就要有悲伤与之匹配,这样才是平衡的。




  那么,该如何化解人生悲剧对我们的影响,如何从糟糕的心想事成中解脱出来?




  承认并接受真相!



  我在我的文章中常写到,真相是永远的No.1。人生悲剧的真相会令我们痛苦,痛苦不好受,于是我们很容易去否认悲剧的真相,以此减轻痛苦,并且否认的最常见形式是努力制造“反相”。





  例如,爸爸不好,这很痛苦,于是我渴望改变爸爸,但这个愿望没实现,于是我渴望改变和爸爸一样的男人。结果,童年有一个暴力老爸的人,长大后很容易对暴力男人一见钟情。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反相”的执著,是我们非得想完成一次改造梦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子人生中出现了“丈夫打妻子”的四次强迫性重复,第一次是爸爸打妈妈,而后三次是她的三任丈夫打她,最后一任丈夫本是好男人,但她要先把他塑造为坏男人,然后再去玩改造的游戏。



  要终结这种消极的心想事成,最有效的办法不是玩一下积极的心想事成的游戏,而是接受真相,即承认自己有一个不好的爸爸,接受这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



  当彻底接受发生时,我们内心中会自动浮现出一个新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并不是我们主动想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在彻底接受真相那一刹那时所自动产生的,这种想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会在瞬间将我们从对痛苦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譬如,这位女子如果彻底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爸爸之后,她会对改造男人彻底失去兴趣,于是坏男人对她的吸引力就不存在了,她可以把能量从对这一不幸的纠缠中解脱出来。此后,她才有了玩积极的心想事成的游戏。不过,必须强调的是,最积极的“想”,并不是她的心主动想出来的,而是自然浮现的。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29岁时绝望到极点,觉得痛不欲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就在彻底绝望时,奇迹发生了,他在瞬间获得解脱。




  埃克哈特•托利的这个奇迹事件,我和一些高人讨论过,他们一致赞同,如果这时他还抱着任何自己主动的念头,解脱就不会发生,只有全然而彻底的接受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我在我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等多篇文章提到的Z的故事,类似于埃克哈特•托利的奇迹,她是在小学四年级想自杀时,而在全然的悲伤中自动获得了解脱。




执著于“心想”就会“失明”




  在心理治疗中,与积极的心想事成相接近的术语,一个是“积极赋意”,一个是“积极想象”。但这两个方法都不是忽略消极的A而去发展积极的B,相反都重视与消极的A背后的真我的沟通,并最终促进内心的和谐。




  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心想”而诱导别的存在与自己共振吗?宇宙的大能太玄了,我们不谈这个,我们还是谈谈我们与别人的共振吧。



  举一下一代情圣徐志摩的例子吧。他认为林徽因是他幸福人生的答案,他无比执著于她。可惜,心想事成并未发生,因林徽因感觉,在徐志摩面前,只有他的“心想”存在,而她自己并不存在,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存在,所以她拒绝了徐志摩。




  台湾作家张德芬在她的灵修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心想事成,即你看到的世界和你周围的世界,都是你的心指引你完成的。




  这样的看法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来塑造周围的世界的。然而,在我看来,除非我们能感觉到别人的真切存在,否则我们对幸福的渴求就总是一场空。因为,幸福意味着和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系的和谐,而当我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想法时,别人还存在吗?



  实际上,积极的心想事成并非是至高的境界。更好的境界,用我的话说就是单纯,用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话说就是空寂和冥想,而用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世界存在着本相,我的心若处于空寂的状态,我的心就是单纯的,而别人乃至万物的本相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我觉察到,这时我就可以做选择,觉察到了善就可以自然被吸引,觉察到了恶就可以自然远离。



  并且,“心不动”非常重要,因为心一动了,你看见的就是你的欲念,而不是其他存在的本相了。



  有人可能会说,积极的心不是很好吗?对此,我的看法是,执著于积极的想法会形成一个屏障,阻碍你与世界的本相相遇。例如,你总是积极地想着,水真甜,这会让你在喝水的时候总是品尝到甜味。这貌似很好。但当一杯臭水摆在你面前时,你会因为执著于“甜水”的积极念头,而觉察不到臭水的存在。




  电影《The Secret》的宣称辞称,吸引力法则是无数名人成功的奥秘,其中包括



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是,起码在他们令世界震惊的物理学定律上,牛顿和爱因斯坦并不是先有了念头然后再去论证自己的念头,而是当他们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后自然映现的结果。




  我的几位朋友去上过很有名的灵修班。回来后,他们看上去发生了剧变,快乐了很多,但我发现,他们似乎沉溺在一种快乐的飘忽状态,对周围事物的觉知能力下降了很多。这种快乐,就是妨碍他们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的一堵墙了。



  所以,心想事成固然不错,吸引力法则固然迷人,但这并非是多么伟大的东西。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加法固然重要,减法更重要,我们必须去认识自己的内心,去碰触那些痛苦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忽略它们。只是,了解它们也恰恰是为了放下它们。正如一颗脓包已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如果你不理会,它会日益严重,而一旦割开它做了清理,它对自己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点了。



  美国心理学家亚龙说,他和妻子常玩一个“想象中的晚宴”的游戏,设想要举办一个家庭宴会,专门招待某一类人,结果几十年过去,他们发现,任何一种有问题的人,都可以轻松请满一桌人,而惟独真正快乐的人,却始终凑不齐一桌人。



  这说明,掌握一下“吸引力法则”并成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很容易,但想成为亚龙的快乐晚宴上的客人,要难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8-12-19 13:14:09 | 只看该作者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有没有一种喜悦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有没有一种光是不需要别人来点燃的?
                                ——克里希那穆提

  “我觉得你的理论有种“循环论”的味道,我们不论怎样都不能摆脱重复童年的命运吗?”
  一个读者在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wuzii)上留言说。
  这种观点并不特殊,很多读者,包括我一些朋友,也对我说过类似感觉,他们喜欢我的文章中细致的心理分析,觉得这些分析好像令他们的心更清澈,但同时却觉得其中的理论是一种宿命论,令人无助。
  假若只看分析,我的文章的确像“循环论”,但这不是逻辑上的循环论,而是命运上的循环,也即轮回。这种“循环论”在我的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有很清晰的展现。
  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一)》写道,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即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所谓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它在6岁时定型。
  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则写道,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在童年定型后,以后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外部的人际关系的过程。
  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则显示,很多人的不幸看似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苦难的童年让他们有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注定会受苦。有了这个预言,他们会在潜意识的力量的牵引下,不自觉地去实现它。
  因此,我常说,童年受过的苦,长大了还要再受一次。并且,只受一次还是理想状况,而更可能的情形是,我们的一生中不断重复同一种苦难,也即不断地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
  看上去,这种轮回令人悲观。
  但是,这种轮回中,已经有了一个值得乐观的基础——所谓的命运,不在别处,就在你心中,它就是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由此,你改变了你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命运。
  这就是我要写的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的最后一个定律——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8-12-19 13:22:51 | 只看该作者

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45岁的华先生说。
  “我这辈子已经彻底垮了。”35岁的罗女士如是说。
  看上去,他们两个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华先生是上海一名小有名气的书商,现在每年出书200~300种,年收入数百万元。罗女士现在欠债近百万元,几个债主一直在找她,而她躲在一个情人家里不敢出门。
  但是,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
  10年前,华先生是上海一所名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是学院里公认的学术天才,但他毅然下海,贷款2000万元做“大生意”。生意赔了,他欠下了近500万元的债务。这一闷棍敲醒了他,他不再做“大生意”的梦,转来做出书这种适合他的小生意。经过6年的奋斗后,4年前,他终于还清了500万元的债务和利息。
  5年前,罗女士还是广州一个小企业主,拥有豪宅、名车和一家小型的加工厂,但因为轻信于人,在一笔生意上亏了200多万元。将豪宅、名车和加工厂全部变现后,她仍然有近100万元的债务。无奈之下,她开始过起东躲西藏的生活,一直到今天。
  亏500万元的站了起来,亏200万元的却垮下去。亏500万元的认为“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亏200万元的却说“我这辈子已经彻底跨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此,国内知名心理学家许金声教授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挫折商,挫折商高的华先生超越了挫折,而挫折商低的刘女士被挫折吞噬了。”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之前,人们已熟悉了智商(IQ)和情商(EQ)两个概念,它们成了衡量人素质的重要工具。1997年,斯托茨在《挫折商:变挫折为机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挫折商。简而言之,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2000年,斯托茨又出版了《工作中的挫折商》一书,从此以后,AQ成了职场培训中的重要概念。
  “迄今为止,AQ主要是职场培训中的概念。”许金声说,“不过,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SBC电信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比低AQ员工的销售额高出141%。其他研究也发现,高AQ员工的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也显著好于低AQ员工。并且,高AQ的病人在手术后恢复得也远比低AQ的病人快。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而高AQ者却会因为遇到挑战而兴奋。”许金声说,“其次,这两种人的心理机制也截然相反。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由此,斯托茨又将AQ的得分称为CORE。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所谓控制,即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局势。斯托茨认为,我们的控制能力来自我们的控制感“我感觉到我在控制局势”。高AQ者的控制感高,低AQ者的控制感低。
  即便面临重大的挫折,高控制感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而决不言放弃。但控制感低的人在掌握着很多资源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大势已去”了。
  北京大学一名教授,当学生们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高抬起头,不做任何回应,而“高傲”地擦肩而过。知道了他这个习惯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再主动和这位老师打招呼。
  然而,一个女学生就不这么做。一开始,她打招呼后,教授一样会抬抬头,“高傲”地擦肩而过。但这位女学生并不放弃,个子矮小的她会转过身来,小跑几步,堵在这位教授的前面高喊一声“×老师,你好!”
  这样打了几次招呼后,以后只要一看到这位女学生,这名教授就会主动打招呼“××,你好!”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的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以,当教授不理自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自己和教授一样可以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特殊原因。暂时,她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她深信,没有人真的天生就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自己坚持,她就可以控制这个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老师不理自己,这是一种很小的挫折。但亏了500万元人民币,对于没有任何家底的人来说,算是重大的挫折吧。然而,前文提到的那位下海的华先生,他并没有将这样的事情看作是“挫折”,究其原因,在于他内心深处的控制感,当时35岁的他深信自己还能将生命的旋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亏了500万元并没有让他陷入恐慌。
  斯托茨认为,这种控制感主要来自潜意识,与自己的个人经验关系不是特别大。譬如,华先生亏500万元之前,并没有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经验,他仅从内心深处的信念而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局势。而罗女士,虽然比华先生多很多经商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并没有帮助她产生足够的控制感。



衡量AQ的指标二:归因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
  低AQ的人倾向于消极归因。要么,他们是外部归因,将挫折归因为他人、环境等外部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要么,他们是消极自我归因,认为自己应为挫折负责,但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被伤害感和无助感。
  相反,高AQ的人首先会主动承担责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为挫折负责。同时,他们会进行积极归因,即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善局面。
  斯托茨概括说,高AQ的人会有这样的积极负责感:我认为我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
  挫折事件必然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但进行外部归因经常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最能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进行自我归因的人虽然可能会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会帮助他寻找自己的弱点,然后进行改善。而外部归因的人,在挫折发生后会对自己说一句“这不是我的错”,然后就放弃了自我改善的努力。
  27岁的阿梅感觉到自己撑不下去了。3年前,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经理。但从那时到今天,还没有哪一个公司雇用她做销售经理超过一年。多数时候,她刚到试用期就被公司解聘。现在,她几乎彻底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阿梅之所以陷入现在这种局面,和她的归因方式密切相关。第一次被公司解雇就给她造成了重大的心理打击。虽然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作为一名销售经理还有所欠缺,但她不敢去做这种自我归因,她的解决方式是逃跑。既然被这个公司解雇了,她就去另一个公司应聘销售经理。被另一个公司解聘后,她再去第三个公司应聘销售经理。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销售经理梦”,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对这些屡屡发生的挫折事件做一次自我归因。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譬如,华先生在亏了500万元后明白,自己并不适合做“大生意”。作为一名下海的副教授,他明白自己的优势仍在文化方面。于是,他放弃“大生意梦”而改做出书这种“小生意”。经过这样的自我归因后,巨大的挫折成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最终造就了他现在的成功。
  但是,进行外部归因的人就没有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每一次挫折就只是挫折,挫折事件发生越多,他们内心中积攒的挫折感就越多。像阿梅,如果她在第一次被解聘后就立即进行自我归因,要么完善自己继续做“销售经理梦”,要么放弃这种梦而改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不会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了。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延伸,即你会不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高AQ的人,很少泛化,他们将挫折的恶果控制在特定范围。他们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
  相反,低AQ的人,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会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挫折事件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他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一切。
  很多人会将工作中的挫折带回家。在公司里,他们受了同事或领导的气,回到家后,他们将郁积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结果把家里也搞得一团糟,工作中的挫折感于是也“延伸”到了家中。最终,他们不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子,而是空自感叹,怎么什么都一团糟。
  有延伸习惯的人还会因为一方面挫折而全面否定自己。前面提到的阿梅,她每次被解聘后,都会产生极大的失败感。她会觉得无颜面对父老,她也会在面对异性时缺乏自信。但实际上,她是又漂亮又有魅力的女孩,喜欢她的异性很多。但仅仅因为工作的不顺利,她全面否定了自己,这是一种极端的“延伸”。
  相反,像华先生,损失500万元几乎没有对他的生活造成任何重大影响。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豪爽地笑,仍然一如既往地享受生活,仍然深信自己是个有魅力的男人,负责的好丈夫,善解人意的好朋友。也就是说,他将损失500万元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严格控制在了工作领域,完全没有让它延伸到生活中去。
  张海迪的一番话是低延伸的典型———“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
  延伸的习惯在中学生中非常常见。很多中学生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将一两次考试失败的挫折感无限延伸了。
  斯托茨认为,这种泛化习惯是低AQ的根本源头。低AQ的人,他们不仅无法超越挫折,还会让挫折变得像瘟疫一样,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最终搞得一塌糊涂。而高AQ的人,他们不仅能超越挫折,还会将挫折感严格控制在特定的挫折事件上,不让它对自己的其他方面产生任何影响。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耐力,指“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斯托茨认为,高度的耐力是高AQ人的最明显特征,他们会“把逆境以及逆境造成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你的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加强采取行动的可能”。
  斯托茨认为,耐力是衡量AQ的最重要尺度,他测评AQ的公式是:CORE=C+O+R+2E。这无疑表明了他对忍耐能力的重视。
  不过,斯托茨所说的耐力并不是盲目的忍受。有些人之所以将忍受当作自己的人生哲学,只是因为惧怕得罪别人。这种忍耐力并不是斯托茨所提倡的。斯托茨所指的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一种基于洞察力上的忍耐。高AQ者之所以有较高的耐力,只是因为,即便面临着再大的困难,高AQ者也总能看到积极因素,他们深信自己能渡过难关,能掌控局势,目前的忍耐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的耐力是基于希望和乐观主义之上的。
  爱迪生为发明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他这种惊人的耐力与他对电池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
  相反,低AQ的人即便在非常有利的时候,也会看到消极的地方,并由此产生过分的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很容易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35:23 | 只看该作者

善护念,无所住

  最近开始读南怀瑾的书,已读完《小言<黄帝内经>》,正在读《金刚经说什么》。

   大学的时候,读他的书有些抵触,现在这抵触没有了,挺喜欢,尤其是《金刚经说什么》,后者是我读的第一本佛经。

在这本书中,“无所住”屡屡被提起,如“应无所住”、“心无所住”等,重要性自不必说,而“善护念”提起得要少一些,但南怀瑾将“善护念”称为“金刚眼”。

所谓“金刚眼”,意思是金刚经中的核心。

这两句话非常平实,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意思。

善护念,在我目前的境界看来,也就是我常讲的自我觉察。意思是,好好的去看护你的心念。

无所住,应该不用多解释了。

这两句话放到一起,大致理解为“不带任何批判、否定乃至分析,好好的看护你的信念,这样一来,心念来了又走了,不会住下来”。

一个朋友对我说,她在的一个读书会中,很多人将善护念的“善”视为“善心”,而将这个词汇视为“用善心去守护你的心念,尤其是那些恶念,一旦升起就要用善心去斟破它”。

这该是一种误解了,这种理解中有了分别心,树立了“善”的同时也就催生了“恶”,这种二元对立的方式并不能导致所谓“恶念”的消失。相反,试图消灭所谓的“恶念”反而会使得“恶念”滋生,并导致内心严重分裂的产生,这样一来,这个“念”不仅不会走,反而会住下来,住在我们的心中,住在我们的身体上。

如果是不带任何分别心、不做任何评判、不做任何抗拒……,只是看着这个心念(可以是念头、情绪乃至任何体验)的流动发展,那么这个心念无论表面上是好还是坏,都会来了又走了,而不会住下来,我们也不会被一个心念所限制。

我短短几个月的咨询也发现,差不多任何一种明显被压制的心念,都会对应着一种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痛苦,这就是“有所住”了吧。这些心念之所以住下来,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当事人处于种种原因将其视为“坏”。要化解这些痛苦,可以使用一些法,但最好的,就是纯粹的“善护念”。这时,那些有过巨大痛苦的人,可能会显得非常痛苦,甚至有强烈的要死去的恐惧,但假若这时仍然能够做到“善护念”,那么最终会在一瞬间解脱。

我最近的文章中,讲了我自己的一些体验,可以显示这一点。我的痛苦比较轻,或许说服力不大,但我的文章《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中的Z,她的故事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这个道理。她纯粹地痛哭了一场,一下子就从悲惨童年中解脱了。

痛苦总是伴随着恐惧,我们不敢从自我层面的恐惧中掉下去,但假若我们敢掉下去,我们就会跌在“上帝”的怀抱中,或者说,跌在“灵性”或“自性”的怀抱中。

我建议大家“善护念”,不过也得承认,我在咨询中尚不敢这样做。因为有时那痛苦显得如此沉重,似乎不找一些办法托着来访者就会崩溃似的。

    写这一小段文字,我发现我的身体不断有反应,如果不说真心话,肚子就会痛,如果说了,就会感觉到舒服。譬如谈到大学时对南怀瑾的抵触,其实我已忘了当时为什么抵触他,但我最近和别人谈起这一点来,我会说得蛮肯定,说是南怀瑾的霸气令我不舒服。刚才又试图这样写,然后肚子就疼了,不这样写后,肚子就舒服了。

    这种链接真是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57:15 | 只看该作者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一)

武志红

              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理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在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梳理出了关于心理成长的六条定律。




与定律相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


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定律一: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的意

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的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一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

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有13~15岁期间,过了两年女孩的普通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

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在各个方面都

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观点,布兰妮的妈妈在教育布兰妮上是无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坚强的意志把女儿塑造成了

超级明星。从布兰妮的角度看,妈妈这样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她是在妈妈的推动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然

而,布兰妮的内心深处不这么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

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

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

的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

事情。


     后来,杰克逊成为恋童癖。这一点都不难于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


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


童。只是,当他把他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他是在剥夺这


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机会。


                                       破碎一: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


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


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

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

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

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


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

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

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59:29 | 只看该作者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特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乐、数学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特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是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破碎二: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
     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了,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张整个的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10:03:23 | 只看该作者
三: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那么,情商是什么?




     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格就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



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能与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对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甚至还是反角。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可以用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也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的角色的内化。所

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


系的内化。


    
    
小标题: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通过对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


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


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但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


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


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同等重要的是爱。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


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


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


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


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小标题: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这个关系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而言,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父母极度溺爱她,结果导致她的“内在的父母”一极非常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一极非常强大。于是,她在父母和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对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这不难理解,因为有她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爱,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的关系严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的,杨丽娟的父亲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严重失衡,但却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的需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这种严重忽视自己的人格特征,在其他细节上也可以得到体现,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里,也从不肯坐在沙发上,甚至连口水都不肯喝。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骥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骥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骥的从不肯索取。
    
    
小标题: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优秀的好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


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后来,在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





他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

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

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人。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都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

一辆轿车里。亲人们对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分分合合给他

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

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父母太忙了,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

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一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


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破碎三:关系最容易伤人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



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10:08:28 | 只看该作者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四(上)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四(上)
                               定律四:人际互动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


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上周的文章,讲述了心灵成长的前三个定律,其中第三个定律讲到,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


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




     那么,第四个定律就是,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


    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不过,这个相处模式也有变数。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


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并且,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互动,还包括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与其他人的互动。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人的互动,还有我们与其他生灵乃至大自然的对话。



    在这所有的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


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


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


的互动。



    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


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他为什么甘于被同学羞辱



      与人相处时,我们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是一个简单一致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即这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并且,这个人与你相处时,一定会玩投射的游戏。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母”投射给你。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
      这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应知道,一个人怎样面对自己,其实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心。他怎样对待你,其实反映着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前天,在一家餐馆吃饭时,餐馆的服务员和我聊起天来,她讲到,有两个男孩常来这个餐馆吃饭,男孩A一身名牌,显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显然家境一般。
      不仅如此,男孩A还帅气、高大,而且学习成绩似乎更出色。总之,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B显得出色一些。
      女服务员说,也因此,A趾高气扬,总是很无情地对待B,一会儿说,你怎么能用手吃比萨,简直就是原始人吗!一会儿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吃饭的样子真是难看。最后,该结账了,A看似豪爽但其实很尖刻地说,我知道你很穷,当然是我结账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势利!”女服务员感慨道。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势利的家庭。”我对她解释说。
      可以推测,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瞧不起谁。这就在A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够优秀的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有了这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后,A就会把它带到任何关系中,B只是被他选中的一个而已。
    
                                     他先在家中习惯了被挑剔
      甚至,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其实,他很喜欢和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

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因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他内心中会有许多冲突和不良情


绪,必须宣泄出去,他才会感觉好一些。



      同样,还可以看出,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大有问题。女服务员说,尽管不断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不满。这可以推测,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赞同“优秀者”有资格羞辱“不优秀者”的。极可能,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和A一样,内心中也有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于是,当外在条件都胜自己一筹的A不断羞辱自己时,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B认为这是合理的,自己该被羞辱。



      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测,当A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


加以还击。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A羞辱B,是投射,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强加在B的头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认


同,更准确地说,这叫做投射性认同。但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这就叫做投射不认同。


      投射与认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名词解释:投射与认同


            我们常说,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其实是这个人的内心的反映。


      这个道理,套用一个心理学术语,就是投射。


      更细致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


      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



      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23的女孩阿娜写道:“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没事找事、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她,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她投射他们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



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因为这些教训,阿娜很容易受到影响。别说教训了,甚至“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


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


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那些人向她投射,是他们的事,而她认同这些投射,就是她自己的事。



      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原来,她的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她的,他


们几乎从来不夸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责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


“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中


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摆脱这种痛苦。那么,她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

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


是他们的问题。


      譬如,就在这个心理论坛上,一个经常以专家口吻训斥别人的网友辱骂阿娜说:“没出息的臭丫头,要是


你找我做心理咨询,我会骂死你。”



      在别人看来,这个网友显然不是什么咨询师。如果真是,那么也是一个应该被开除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即便这么明显无理的话,也严重影响了阿娜,她怯生生地问这个网友:“为什么?”


      显然,这个网友的投射获得了成功。


      其实,阿娜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摆出这个网友的投射了。我对她说,这个网友的内在的关系模

式中,有一个“内在的中毒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受伤小孩”。现在,她这样训斥阿娜,其实就是以“内在的中毒父


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伤小孩”投射给阿娜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阿娜明白这一点后,立即就可以笑对这个网友的


无理攻击了。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

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


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出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


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10:14:59 | 只看该作者

定律四:人际互动 (中)

定律四:人际互动 (中)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要通过缜密的工作,改变了来访者一
些关键的不良的投射与认同机制。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过与无数人的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


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运气好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残酷的过客,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若想少受到那些残酷的过客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有了这样一双心灵之眼,你会发现,很多词汇都需要重构。



      譬如自爱,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的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假若“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恨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



      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我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心理医生切忌陷入投射认同的陷阱



           意识到对方的投射,但是不认同,这一点在心理咨询中也非常重要。



      所有的来访者,都势必会在心理咨询室中大玩投射的游戏,并很渴望心理医生按照他们所期望的而认同。



      譬如,来访者经常会显得非常可怜,好像没有一点力气,这时很多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特别可怜他们,不自觉地为他们做很多事。看起来,心理医生是帮助了来访者,但其实对来访者有害无益。



      因为,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是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事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心理医生最好的做法也是多一双眼睛,能在必要时跳出咨询关系,从旁观的角度审视一下咨询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论,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不过,很多时候,即便多了一双心灵之眼,心理医生仍然会忍不住去帮来访者做一些事情,满足来访者一些稍显过分的渴求。这也没关系,等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理医生仍然可以把这一互动关系拿出来和来访者讨论,让自己和来访者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有无数已经习以为常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大多数这样的游戏没有什么问题,但势必有很多游戏存有问题。并且,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态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不过,在斩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时,心理医生切忌使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假若一个心理医生冷冰冰地告诉来访者,他经常是在装可怜,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那么,这不会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更不能把问题投射给病人。




      当然,这不是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是不自觉地进入了来访者那些富有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游戏,并认同他们糟糕的内在的父母,而对来访者的缺点大加挑剔。譬如,假若前面那位网友真是心理医生,并在咨询中扮演起阿娜的苛刻的妈妈,对问题丛生的阿娜进行大肆抨击,那么对阿娜这样的女孩可能是摧毁性的,因为她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懂得逃避。




      同样糟糕的心理医生,是把自己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医生。很多心理医生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问题,这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都势必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关键是,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再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强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譬如,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内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决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来访者给心理医生钱,而心理医生支付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10:18:23 | 只看该作者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四(下)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人一定是假强者
      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不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我曾在论坛上与一个私企老板论战,他白手起家,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
      他的传奇般的磨难,令网上许多人对他心生崇拜,并赞同了他这种逻辑。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没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既然如此喜欢心如铁石,为什么不招一些同样心如铁石的员工,或者,起码心如铁石地把那些常犯低级错误的大学毕业生开除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大学毕业生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满隐秘的投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一次,我遇到一个女子,她很漂亮,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话令小女孩很受伤,她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内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女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正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我当时想,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能多一双心灵之眼,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关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想必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还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的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本文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10:23:06 | 只看该作者
自我实现的预言=内在关系的对话

      我想,或许,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心中有这样一个预言:我相信我可以拯救这些柔软的男子。
      我不清楚她是否在60多岁时拯救了20多岁的情人,但起码,她没能在她童年时拯救小哥哥,也没能在她尚是少女时拯救中国情人。即便是作为罕见的文学天才,她与他们,也只能是相遇而已。他们可以相互陪伴,相互抱慰彼此的痛苦,却不能我改变你,或你拯救我。
      现实生活中,我也常见到类似的情形。一个女子,她非常优秀,但最优秀的男人对她没有吸引力,她喜欢的都是同一类男子——他们外在条件优秀但自我评价却极低。
      她说,她一定能改变他们,让他们相信,他们有多优秀。这是她的一个重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她也努力地试图拯救过两名类似的男子,但她一次都未获得成功。
      拖累症患者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有时想拯救朋友,有时想拯救爱人,有时想拯救孩子,有时则想拯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是,假若能深入地去了解自己,他们童年时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
      但是,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只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样说来,杜拉斯其实也是一个拖累症患者。对于所有这样的拖累症患者,《爱是一种选择》这本书都是一种良药。
      不过,前面导语中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对于改变,本能上是抵触的。《爱是一种选择》,让我那位朋友仿佛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但她那时宁愿沉溺在不幸和痛苦中,也不愿意走上这条阳光大道,因为它是未知的。
      并且“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词不能细致地描绘出它的本来含义。这个词很容易令人以为,能否有一个好的内在的预言,是一个人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自我预言”,常是一个人内在关系的对话。这个内在关系的核心,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
      由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个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杜拉斯的小哥哥内化到杜拉斯的心灵深处,成了她以后选择恋人的重要原型。
      其实,每一个重要的亲人,都会内化到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童年时与每一个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们目前的现实关系中得以体现。
      由此,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
      假若一个人屡屡遭受重要亲人的抛弃,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弃的预言。相反,假若一个人得到了大多数重要亲人的爱与认可,他就可能形成阳光灿烂的预言,等长大后,会坚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可。
      在《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二):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中,我讲到,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与别人进行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你把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给别人,别人也不断地将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给你。谁的内在的预言更坚定,谁就更可能成功地将自己的东西投射给对方,并让对方认同自己。
      譬如,我一个朋友说,她心理一直有一个信念:大家都会喜欢她。因为这样的一个信念,她会很自如地和每一个人交往,不仅在普通场合,她靠这个信念交往了许多朋友。在商务场合,她一样能和每一个人平等相处,不会因为对方地位很高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会因为对方地位低而自己趾高气扬。于是,她在相当程度上跨越了商务场合的送礼、请客等烦人的潜规则的障碍,用一颗最简单的心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这样的一个积极自信自我实现的预言?我问过她这个问题,她想了一会儿说,那是因为她从小就获得了几乎所有家人和重要亲人的爱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过敏、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消极的预言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上都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抵触和自卑。
      自我实现的预言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相当程度上,它可以和内在的关系模式画上一个等号,它们都是童年时我们与重要亲人的互动中形成的,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着,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给强加的。
      并且,尽管它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准备写的心灵成长的第六个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8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