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个凄凉的灵魂――读李清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11-16 21: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凄凉的灵魂


――读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是宋代著名才女作家李清照的不朽之作《渔家傲》,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挥洒了一个辉煌绚烂的梦想世界。主人公飞扬健举,自由翱翔。充满了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堪称千古绝句,给人以美妙绝伦,积极奋进的感受。我曾经无数次的将其写成条幅悬空欣赏,品悟其情。可谁又能想到这千古佳作,却竟与一个悲惨而凄凉的灵魂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文学史界对李清照的词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所以,大多评论家都将李清照早期表现孤独与寂寞的词作介定在她对丈夫的思念上,而对她后期表现悲痛、忧伤、愤怨的词作则介定在国破家亡上。如此说,虽然也并无不可。不过,我始终认为,这样说法只仅仅是指出了李清照词作的表层,远不是她词作的深层内涵。因为这忽视了李清照一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尽管这个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对她的人生却具有着不同凡响的重大影响,这就是她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又一次结婚和离婚,这在她的心灵深处造成了莫大的疮伤,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李清照一生可谓一波三折,她的内心深处深藏着诸多难言之隐。所以,对她的词作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岂能运用程式化的结论一概而论呢?
是的,李清照在其前半生中写过不少伤感的作品,表达了她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诸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又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些作品,含蓄深曲,生动细腻。借物抒情,婉约流转。虽无重大社会意义,但却打破了男性写诗作词的局限,在客观上算得是对男性主义的挑战。
“靖康”之后,国破家亡,她过着“漂零遂与流人伍”的生活,饱尝了人间的种种辛酸。在这种情况下,她尽管也写过一些表达亡国之恨的作品。诸如她借咏安史之乱以讽今之奸雄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十年功如吨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又如她意在讽刺南宋朝廷荀且偷安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广的社会意义。尤其是《夏日绝句》,可以说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她的思想倾向的主流。而恰恰相反,她的词作更多的则是反映她的内心凄凉和寂寞狐独。《声声慢》即是如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思想沉挚,悲凉凄切,语言情深,读来使人无限感慨,无限心酸。
《永遇乐》更是如此: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弟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感情真挚,文笔优美,悲痛、忧伤、愤怨的情感跃然纸上。
事实上,李清照的词作,就总体而言,清新朴素,精美雅致。其主流格调是倾诉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悲凉。她运用朴素而优美的语言,调动各种自然的修辞手法,将白描化的外在形式与精美化的内在特质完美的融为一体,做到了叙述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武陵春》即是其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尖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词作,不论前期和后期,其共同的特点都是诉说忧伤,表现愁怨,抒发凄凉,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李清照虽然名垂千古,光彩照人,可谓东方女性高雅人格的化身。可自古红颜薄命。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凉至极,忧伤至极,孤独至极。这种凄惨悲凉的景况,甚至就连史志在介绍她的时侯都很不情愿提及。因而,她的词作以及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极为深沉的,而其中更多的是她对自身凄凉处境和悲惨命运的流露。
我们知道,李清照在十八岁上出嫁给了当朝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这可以说是富贵至极了。婚后,夫妻间的感情也还融洽,志趣相投。然而,命运之神并不能容忍她们如此清闲和安逸。就在李清照婚后不久,她的父亲李格非就因“元祜党人”的案件牵连而被朝廷削职罢官,查没了家产。可以想象,这对李清照的打击将是多么沉重。而令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审理她父亲案件的官员竟然是她丈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也就是她的公公。当然,赵挺之在审理了李格非案件不久,也被朝廷削职罢官,查没了家产。是因为他顾及了儿媳和亲家的情面,从轻发落了亲家呢,还是另有他情,不得而知。结果公公赵挺之被罢官,丈夫赵明诚也被罢了官。娘婆两家无一剩还,均成了带罪之人。此情此景,试想李清照的内心情感将有多么复杂?父女情,公媳怨,道不清,理还乱。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了“绿肥红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词句。所谓“绿肥红瘦”,就是说叶子多花儿少。什么时节的花儿是叶子多花儿少呢?那只有秋霜之后才呈现此种景象。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就是说人变了什么事儿都变了,欲想诉说又无法说得清楚,只有泪先流了。这种复杂的情感绝非思念丈夫所能包容得了。而且即使思念丈夫,也无须“欲语泪先流”呀?更何况“物是人非事事休”,这又是说什么呢?可以看出,娘婆两家的败落使青年李清照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在她的思想深处留下了终生都摸不平的印痕。
紧接着,在李清照在四十四岁的时侯,金兵又攻陷了当时的京师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王朝在一片狼藉中归于灭亡。面对如此景况,惨淡经营中的李清照夫妇又带着国破家亡的痛苦辗转逃难于建康、芜湖、池阳之间。也就是在这期间,丈夫赵明诚又撒手人寰,离她而去,可以说是国破家亡了。落下个只身弧鸿影,又继续奔波逃难于洪州、越州、杭州之间。丧夫泪,亡国恨,“尖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既有丈夫去世的哀痛,更有颠颇流离的愁苦。何日是尽头,几时有归期?正如她在《菩萨蛮》中所言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那也只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了。(《添字采桑子》)
赵明诚死了,年将五十岁的李清照,风烛残年,无可奈何,不堪颠颇流离,她不得不改嫁成家,以求生活的稳定。然而,在盛行“三从四德”的宋代社会,她的这一重大举动,将要承受了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将要付出多么大的人格代价?可谁又能料想得到,这个新嫁的丈夫张汝舟竟然是个无奈之徒。李清照一生苦爱史书字画,平日里“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珍藏的碑碣文书多达两千余卷。虽然逃难避祸,掩埋丈夫已损失无多,可那经得住张汝舟的拐骗。张汝舟从根本说就不是冲着她一个五十多岁的黄脸老婆子来的,他只是盯着李清照的那几件稀世故董。在倒腾完了她所剩无几的文物字画之后,便是惨无人道的虐待。在忍可忍的情况下,李清照又不得不在三个月之后又向官府提起了离婚诉状。试想,本来就凄凉痛苦到家了的李清照,再加上这一折一回的折腾,她损失了不只是她的那点儿赖以维持生计的家什,而更多的是她的人格和尊严。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任何资料记载李清照出庭时的神态,以及她与张汝舟的言辞交锋的内容,但是可以想像那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出庭的场面一定不忍卒睹。”在传统道德观念的视野下,李清照可以说是丧尽了人格,丢尽了颜面,落下了个伤风败俗的骂名。此时此刻的李清照,她的内心世界,绝对不是可以用某一两件事可以给予概括和评断的。也不是仅仅只有亡国恨,也不是仅仅只有丧夫痛,而更多的应该是她满身都长满了嘴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凄凉和狐独。所以,我始终认为,《声声慢》《永遇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多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我想将它再引一次,以便于我们进一步的赏析和品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弟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些字字血,声声泪的词句,又岂能是国破家亡所能够包容得了的。可以想象,晚年的李清照真个儿是岂能“一个愁字了得”所能概括? 她惟有“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了,最后凄凉的死去。也就是在她生不如死,死了还生的这种凄惨悲凉的景况下,她却给我们留下了《念奴娇》这首充满激情的梦幻般的千古绝唱。因为她再找不到能够与她对话交流的人了,她只有与天帝去说话,去交流。并告诉天帝她的词作中还常常会有一些“惊人”的佳句,从心底里流露出了她那童心不灭,向往美好的豪迈气概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
我常常在想,中国文人为什么做人这么难?李清照到底怎么了?她为什么要遭受这如此沉重的精神折磨呢?她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喜欢读书,工诗善词,这到底那里错了?
李清照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一个悲惨而凄凉的灵魂。理解这个悲惨而凄凉的灵魂,比理解她的词作更为深沉,更有启发意义。至此,我们也许明白了些,为什么李清照的词作无一不使人感到无限感慨,无一不使人感到无限辛酸。因为她背负着沉重的中国文人和中国女人难以承载的内心痛苦和精神折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8-11-16 23:45:22 | 只看该作者
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是个玉石学家,可惜早死,不然,李氏的风格要更豪放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8-11-29 16:33:26 | 只看该作者
李清照的一生确实是前后反差太大,幸福的日子太短,不幸的日子太长,正是在诸多不幸的日子里才让李清照写出了那么多绝美的诗词,真是老子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