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缘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10-25 23:3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缘起
??2005
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今年四月,在浙江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进一步把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推向世界。
??
叶小文局长在《佛教促进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世界》一文中提出新六和的愿景,指出: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继承和弘扬了佛教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慈心悲愿。
??
中国自古就以和为贵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由心起。是故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
??缘生法
??
佛教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有着重重无尽的缘起关系,共存于宇宙大网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物互为缘起,相辅相成、和合共生;有情生命依各自的业力轮回于六道,在求生和追寻安宁幸福方面完全一致,佛性上也是平等的。故佛教要求戒杀放生,善待一切生灵,人类之间更要相互关心、和平共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佛教主张自他不二,就是从缘起法则观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每个人的生存都有赖于他人和社会,人与人互相依存,密切关联。佛教主张一种最广大的平等观,佛教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主张强弱、富贫、大小、上下互相之间应该理解、谅解、宽容,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建立互信与合作。这种和合共生、自他不二的主张对于今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形成,大自然对人类有天覆地载养育之德,人类理应感恩,反对漫无边际地占有、浪费自然资源,更不能恣意破坏。四众戒都禁止杀害动物,提倡护生放生,僧尼戒禁止砍伐树木、践踏青草,植树造林、保护林木成为佛教的优良传统,又如僧团制定有在动植物滋生的雨季结夏安居三月的制度,汉传佛教坚持素食,这些在客观上亦有助于生态环保。佛经中还劝导人们栽种果树、掘井开渠、建桥修路,建造旅舍、园苑、凉亭、厕所等便利民众的设施,称赞为必定是生人天的善因。这些教诫都鼓励人们关心社会公益、社会救济,积极投入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庄严国土思想具体地体现着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
了知万物,心为关键。法不孤起,生必有因。佛教的缘起法告诉我们,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是由种种条件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如风和幡的公案之中:风和幡是外境,是识认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心的参与,我们就不可能感知风和幡的存在,更不用说他们是否动了。所以惠能大师才纠正寺僧的不足,指出心动才是认识这一事物的关键要素。鉴于此,惠能大师所讲的心动,并没有否定风和幡在动这一事实,他只是强调在了知宇宙万有时,心的参与,对我们感知世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心生万法佛教建立和谐社会的依据和途径
??
佛经中多次揭露批判人心的种种烦恼、垢秽、恶业和贫穷、疾疫、灾难、战争等社会问题,从心净则佛土净的主导思想出发,谆谆教诫人们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从而净化人间。在佛法看来,果由心造,境由业感,创造清净、庄严的美好人间,必须从能创造的主体——人类心灵这根本上着手,率导全人类力行众善,不作能污染心灵和环境的恶业,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净化、庄严心灵为本而净化、庄严国土。在佛国净土中,是没有三恶道存在的。三恶道即是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道的众生多贪,饿鬼道的众生多嗔,畜生道的众生多痴,佛经中常称之为三毒。根据果由心造,境由业感思想,要消除三恶道,人们须从自己的心下手,去除贪、嗔、痴三毒,依佛十善等法而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纲领,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的。戒和同修以制律为规范,利和同均以财富公平分配为社会价值观念,见和同解强调建立一致的伦理价值观念,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表现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的关系。这些正相应于法治的公平的、有共同理想目标的、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
??
佛教认为只有内心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的心因,外就有不和的事缘,彼此互相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纷争的根源。人类往往因为执着于的看法、的财富、的利益、的名位,因而自私,因而执着,因而爱染,因而纷争,之一念之心,令人永不安宁。《法华经譬喻品》说:我见太重之人,喻如饿鬼。因此,欲求世界的和平,必须无我,无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才能和平?大师回道:慈悲无我。所以想要求得和平,正本清源之道,首先要消除心中的我执。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则皆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法句经》云:众生皆畏死,无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
??世界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生态环境(有情与无情)的和谐。佛教基于依正不二的法门,主张人与生存环境相和谐。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之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是生命的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赖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依正不二是佛教众多不二法门中特别重要的一门。用现代意识来说,就是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统一体性。这是佛教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由此出发,佛教对生存环境深深地爱护,草木非情皆有性,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卷下),就是说,应该像爱护有情众生一样爱护它们。因此,中国佛教素有育林护山、绿化环境的优良传统,俗语说: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后一句话应改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正是因为千百年佛教僧众的精心建设与维护,才使得一些佛教名山四季常青、绿水长流,成为人间佳境。僧侣们修学佛法,注重内心的清净、平和,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以整洁、协调的自然之态来妆点寺院,既净化了自己,也美化了环境。发扬佛教注重环保的思想,对今天改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难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被表述为天人关系,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孟子尽心上》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两字做了解释::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

??寺院在打造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
教育是佛教存世的根本。佛陀有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特别是报国土恩、三宝恩,就是要爱国爱教,这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释迦牟尼佛悟道后,就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向弟子说法,开始了佛教教育的活动。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成为中国佛教的载体,仍然担当了佛教教育的责任,同时又是藏经之处,负有传播佛教文化的义务。历代祖师非常重视佛教教育工作。破山海明祖师强调在尽人伦、持家务中参悟佛道,常常以即世法亦出世法的理念开示,他说:世俗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妙法,不相违背。
??我们在探讨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时,不仅要从佛教教义本身来挖掘其固有的智慧圆融、慈悲平等、和合宽容的精神,还有必要要从社会与佛教的互动中来寻求和谐的基础。
??
首先是对公民信仰权的正视与尊重。虽然我国《宪法》早已规定了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长期以来,在社会公众意识中,信教者尽管不像极时期那样定性为反动,但在少数地方被列为属于思想落后、迷信的人群。这种潜在的社会意识成为一种无形的消极舆论导向。
??
其次是缓解群体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据调查,近几年来由于宗教场所的多头管理体制,因购置门票而发生的纠纷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演化为激烈的冲突行为。在全国各地这一现象主要涉及佛、道教的道场,而尤以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的佛教寺院为典型。佛教寺院与文物、园林、旅游部门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等等。
??

??打造寒山古寺亮点践行和谐社会
??
钟声
   
寒山寺历来重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千年古刹寒山寺,历来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驻锡于此,后希迁禅师于此建伽蓝,遂题额曰:寒山寺。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举棹故里,闻钟得诗《枫桥夜泊》一绝,自此,姑苏城外寒山寺家喻户晓,名扬天下。现寺院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文化古迹,钟房和古钟博物馆收藏有明清以来所铸的多口梵钟,碑廊和殿宇内镶嵌着宋明以来众多名人的诗画碑刻,展现了寒山寺丰厚的文化底蕴。
??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一年之中,有108种烦恼。唐代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称:寺院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芸芸众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1979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27届的听钟声,迎新年活动,累计接待中外来宾约7万余人,已经成为寒山寺以钟声为佛教资源特色的又一文化品牌,使这一佛门清钟之音得以让普通民众喜闻乐见,也为发展国际间友好交往、招商引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为进一步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造福社会。我寺正在着手铸造世界第一仿唐大梵钟,重108吨,并建高30米的钟楼,围钟楼建钟廊,悬历代大小梵钟108口,形成一个梵钟文化展览馆;竖立起一块总高17米的中华第一大诗碑,镌刻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围大碑建碑廊,植古今名人书《枫桥夜泊》诗和寒山子诗碑108块,形成一个碑刻文化展览馆。全方位打造寒山寺钟声、塔影、碑刻相得益彰的清净庄严的禅院境界。
??
和合文化
   
寒山在佛教传统中一向被视为高僧大德,乃文殊菩萨之化身,与普贤化身之拾得、弥陀化身之丰干并称为三隐三圣,相传曾显现于天台国清寺,又曾驻锡于苏州寒山寺。除一些神奇的事迹外,寒山还留下了三百多首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寒山诗自晚唐起就在文坛、禅门内有所流布,而其人其诗在近现代以来的遭遇更可以用离奇独特两个词来概括。总的说来,二者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算太高,但进入二十世纪后,却突然大放异彩:二三十年代白话文运动兴起,寒山诗多用口语白话的特质被白话文运动的主将胡适、郑振铎等先生发掘出来,并被重新阐释和定位为初唐三大白话诗人之一;到了五六十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兴起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运动,参与者们竟将寒山视为宗师,对之顶礼膜拜。可以说,中国最激进的文化精英和美国最敏锐的知识分子都曾向寒山致意。
??
寒山寺为挖掘佛教文化资源,先后多次倡印了《寒山寺诗集》广结有缘,寺院的佛教文化刊物《寒山寺》也以关爱人生,启迪心智的人生佛教理念为指导思想,服务社会。并在该杂志上辟有专栏寒山禅踪等,以光大祖师禅风,利益社会。寒山寺院中辟有寒拾殿,供奉有祖师寒山子法像。以普贤菩萨大行之愿、文殊菩萨大智平等之心广度有情,摄化众生,今称和合二圣,早已为来往游客和信众喜闻乐见。寒山右手握荷枝,拾得双手捧净瓶,童子脸、刘海发,袒胸赤足,相视嬉笑,予人以欢乐、吉祥之感。参拜者甚众。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及《百城烟水》,均述及原有此二像;塑于清末民初。
??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绘寒山、拾得,为石刻画像,供奉在寺院大殿背面,有题词:《寒山、拾得二圣降乩》诗曰:呵、呵、呵!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庭中父子联。手足多欢荆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呵、呵、呵!考寒山、拾得为文殊、普贤化身。今称和合二圣,为寒山、拾得变相也,花之寺僧罗聘书记。
??慈善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佛教团体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积极救世济苦,实不亚于慈善机构,尤其佛教更注重以法布施的慈善事业,这才是最究竟的。
??
近年来,寒山寺更加重视社会慈善事业,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齐抓来管。2004428日,全省宗教系统第一家慈善中心成立暨寒山寺慈善超市正式开业。慈善中心成立后迅速发展壮大。2004514日,由寒山寺参与捐助了30万元的苏北连云港大树希望小学新教室正式启用,标准化教室36间,建筑面积达960平方米;2004728日,寒山寺慈善中心泰州市分部揭牌开业;2004820日,苏州寒山寺慈善中心助学广场揭牌启动,为沧浪、金阊、平江三区300名学生免费提供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2004924日,寒山寺慈善中心沧浪分部揭牌启用,扩大了在城区贫困家庭的捐助范围。
??
寒山寺慈善中心成立年来,资助特困家庭650户,资助贫困学生300多人,为佛教做好慈善工作拓宽了一条新路子。根据寒山寺慈善中心财务专项统计,自从2004428日寒山寺慈善中心成立到20062月止,共筹集慈善资金380余万元,用于各种扶贫帮困、助学救灾等各种慈善款项为315万余元。
??2006
年,寒山寺慈善中心将建立佛教临终关怀堂,让需要帮助的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靠;发展慈善会员突破1000人;在苏北新增开办一所慈善分部;扩大助学人数,设立助贫、助学和助残应急专项救助等等。
??
今年力争将苏州市寒山寺慈善中心升级为省级慈善中心,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力争为苏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小康而不懈努力。相信佛教在新时期,会为建设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结语
??
佛灯梵音,引迷澄觉,让我们以大慈大悲的优良传统,真正发挥佛教在社会中的精神文明财富作用,与时俱进,进一步探求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呈现佛法修持内证境界外证事功十方诸佛同体悲愿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使佛教真正圆融于人间佛教重要思想的实践之中,圆融于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圆融于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福祉
??
的地球整体福利事业之中,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而继续奋斗。??
??
??主要参考文献:
??
汪志强、李合春《佛教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
??
叶小文《佛教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
戴继诚《佛教思想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积极的资源》
??
杨亮《继承佛教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
??
张佑保《人间佛教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联》
??
妙贤法师《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与构建》
??
陈冠桥《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
净因法师《和谐社会从心开始》
??
本性法师《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
叶小文《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2006224日)
??
真觉《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
??
道坚《做好佛教教育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