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波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出郁抑的经历与体验分享兼收集有价值回复帖子(原分享一次经历的反复)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08-12-31 13:15: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及其进展问题

我的观点: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不管是在药物治疗方面,还是在心理治疗与调节方面,都比以前(上世纪50年代前)有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目前抑郁症的治愈率还无法达到100%的痊愈,这与许多因素有关,很难一句话说的清。比如抑郁症的个体差异、心理问题(机制)的微妙新、治疗技术的差异和患者个体悟性和行动力的差异等,其中,施治者的水平(能力)和抑郁症患者的个体悟性及行动力这两个因素是关键的,因为抑郁症是和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性疾病,需要患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配合专业人士治疗,如果专业人士指导得当,会事半功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09-1-2 08:37:31 | 只看该作者
恩!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09-1-2 19:4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3# 云淡风轻 的帖子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09-1-3 11:26:35 | 只看该作者

复笨妈君

原帖由 何君十 于 08-7-14 14:02 发表
抑郁症不是快乐的缺失而是活力的缺失。

得了抑郁症,往往远离了现实和人生,丧失了活力,不敢面对未来,自我的精神空间越来越窄,钻牛角尖,进死胡同。抑郁的反义词应该是“活力”(vitality),是一种富有乐观、积极、主动向上的精神状态。当你去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你会感受成功、幸福、满足等情绪,也会体验到绝望、失落、痛苦等情绪。尽管痛苦不是我们要的,但是,它却是我们自身固有的。没有活力,只是逃避,你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固然某种苦难会远离,但相应的幸福也同样遥远,你的世界就只剩下抑郁了。

以上为原帖内容。上面所说有一定道理,但对当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正如上面所说,抑郁症患者确实是丧失了活力,但我现在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抑郁症是一种病,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休养和调节。癒后需要注意预防,其中改善我们认知和微调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至为重要。在抑郁症症状严重期间,我们是无法“去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的,也无法“感受到成功、幸福、满足等情绪”。此时,抑郁症不单是情绪的障碍(疾病),还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是由不得我们的意志能够控制和消除、转移得了的。我们只有经过积极治疗、休养和调节走出抑郁后,才能够再次拥有活力,才能够更好地为所当为。否则,如要求抑郁症病友在抑郁症症状严重期间,勉强苛求自己“去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感受成功、幸福、满足等情绪”,这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在病友在抑郁症症状严重期间鼓励他们去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相反,此时应该劝告他们要放弃“应该主义”,进行积极治疗、休养和调节,等待走出抑郁后,才能够再次拥有活力,才能够更好地为所当为。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09-1-3 12:29:41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段时间的状态继续感到满意!! 自去年9月以来,我的状态持续稳定差不多有4个月了,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段时间感觉较为良好,工作、生活与学习都比较得心应手,没有感受到多少压力,真是太棒了! 虽然我用脑的时间还不能太长、强度不能过大,否则脑袋就会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头疼、不舒服感)自动提示我:你累了,该休息了,不要再这样一直用脑,可以做做其他不用花费脑力的活动(事情),否则我会惩罚你的哦。此时,我就只能乖乖地听命于大脑的指示,虽然不情愿,虽然不舍得,也得离开正在从事的事情(活动),去运动、去聊天、去睡觉。。。这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就这样,我能够较好地顺其自然,为所能为,为所当为,注意休息和调整,确保状态的稳定,也使我能够这么长时间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时间和精力许可,就上来阳光家园交流、学习和充电,学习心理知识,但这也需要花费脑力和精力,从而不敢过度赖在阳光家园里。

去年12月30日,我爱人为我联系医生做了一个小手术(皮肤方面的),我几乎没有感受到什么痛苦和疼痛。一方面可能是医生的技术水平高,另一方面是我的心理素质比以前大有提高,对手术没有害怕感,再就是经历过抑郁症恶魔所带来的痛苦后,这种小手术的痛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现在伤口回复很是不错(医生和LP都这样说) ,根据医生的建议,我需要在家休息两周,这段时间我可以“为所欲为”了:在注意休息的情况下,尽量上来阳光家园学习和交流,再就是看看心理方面的书。总之,感觉很充实、也体验到平平常常的快乐!

这段时间真自由,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放下,而且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人的照顾,同事也很体谅。因为我病了,而且这种病大家都可看到,大家都理解,大家都知道我需要时间休养、康复。说实话,这种小手术所带来的痛苦与抑郁症带给我的痛苦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由于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贫乏,而且抑郁症在外表上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差别(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除外),故大家对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不能、也无法理解,只有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才能够感同身受。

自己的一点经历和感想。与大伙一起分享我的苦与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09-1-3 14:19:54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极为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09-1-3 22: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6# 宝泉岭 的帖子

能够引起宝泉岭大哥的共鸣,深感荣幸!!

得知你近来症状有所反复,要注意治疗、休养和调节哦。

祝愿你早日走出这次的低谷!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09-1-4 09:34:3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的躯体症状很多,尽管吃过5年抗抑郁药,仍然一直没有完全康复。虽然今年秋天又有反复,好像症状倒比较单纯(更像抑郁症,呵呵)。希望这次吃药能把我的病治疗得更彻底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09-1-4 11: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8# 宝泉岭 的帖子

接纳现状,积极治疗,注意休养和调节,顺其自然,为所能为,为所当为,坚持不懈地践行,我相信你会摆脱抑郁的。

现在,我对走出抑郁充满信心!!

共勉!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09-1-4 11:3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砚谷墨清 的帖子

“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穷思竭虑的挣扎以后,我终于再度回归清醒……”症状的时好时坏是抑郁症康复期的正常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状况,在状态好转时(此时相对来说活动的意欲较强,感觉也较为舒服)积极为所能为,为所当为,而但状态转差时(此时我们没有什么活动的意欲,感到很疲倦、对做任何事情都感到厌倦),我们也要顺其自然,注意休养、休息,此时休息就是我们最好的工作,不要强迫自己动起来,否则会对康复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发表于 09-1-4 20:34: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波波 于 09-1-4 11:21 发表
接纳现状,积极治疗,注意休养和调节,顺其自然,为所能为,为所当为,坚持不懈地践行,我相信你会摆脱抑郁的。

现在,我对走出抑郁充满信心!!

共勉!加油!!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09-1-5 12:11:27 | 只看该作者
森田理论指出:性格是有两面性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积极的行动而非空想来充分发挥我们性格中的积极面,培养好的习惯(反复、持续良好的行动有助于养成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从而达到陶冶我们性格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得到成长和提高。对我们现有性格中的负面影响因素要观察但在行动中要避免其产生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09-1-6 18:15: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汉小武 于 09-1-6 10:09 发表
——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会,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我就是这样,总希望先消除症状,在恢复到健康生活。  

首先要像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还要坚持健康人的心理。。。。。

据我了解,森田疗法的理论原来只是针对神经质症作为治疗对象的,森田先生也曾经说过森田疗法(指经典的、未经改良的)对抑郁症无效(根据我的理解,这种无效主要是对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无效,如果是对轻度的、有活动意欲和行动力的抑郁症或者是抑郁症的康复后期,践行其理论是有效的)。但现在经过改良的森田疗法(不一定需要经过住院实施治疗)对迁延性(慢性)抑郁症的治疗是有效的。但经典的森田疗法的理论在应用于神经质症和抑郁症时,其操作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有时间我会把我在这方面的体验写出来)。在此,我郑重向大家推荐日本的中村敬与第四军医大的施旺红教授合著的《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第二版),里面有很详细的论述。

据我的理解,改良后的森田疗法理论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也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在康复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心态和应对措施。在抑郁症的急性期和康复前期,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意休养,确保足够的休息(包括身体和情绪的休息)。此时不要在我们的状态不好时都苛求努力动起来,这样反而会过度消耗抑郁症康复所需的精力和能量,对康复非常不利。不管怎样,我们只能耐心的等待康复期的到来。此时,休息就是我们最好的工作。希望大家牢记这一点。也是抑郁症养生的关键!

在康复中后期,如果我们的情绪有所好转(即疲劳感和厌倦感都大大减轻),就会出现一些活动的意欲,如有想出去走一走,散散步等想法或者认为可以从事一些轻微活动的想法时(但不要过早苛求自己做家务和工作,当然,自己有做家务和工作的意欲除外。就算有,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而是否劳累以我们自己的疲劳感和厌倦感为判断标准),就顺应自己的意欲去积极动起来,在自己感觉到疲劳时就停止活动(这很重要!!)。慢慢地,我们的活动意欲就会越来越强,我们活动的范围也可越来越广,症状也就越来越轻(注意,抑郁症的康复是螺旋上升式恢复的,期间会经常有症状的反复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反复的强度和频次会因人而异)。这样,我们就可以慢慢走出抑郁了。

注意:在抑郁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而且就算所有症状都消失,药物治疗也不能马上停止,至少需要继续服药半年以上,再慢慢减药至停药,具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不知小武同学的停药是否经过医生的许可,不过就我的观点,既然你现在还感觉到症状,就不宜停药或者减药。

以上是个人观点,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09-1-6 22:32:54 | 只看该作者

复找自己

原帖由 liurenzhe 于 09-1-6 14:35 发表
森田疗法就是带着症状去做该做的事,要忍受一些不好症状。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就会获得提高,通过做来恢复自信

大概如此。森田疗法的精髓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通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来消除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通过良好行动的结果来恢复自信。通俗点说,就是不管我们的症状怎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现实,要原样接纳我们目前的状态,包括我们症状,把注意力由关注我们的情绪(症状)转变为关注外界的事物,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行动的意欲(由于人都是有“生的欲望”的)。

具体到抑郁症病友来说,就是要接纳我们目前已经病了,由于抑郁症这个病使我们情绪低下,没有活动的意欲,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没有行动力,失眠(主要是早醒),容易感觉疲劳和厌倦,思维能力大幅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等。。。所有这些症状。在接纳的基础上,安心进行积极的治疗,注意休养和调节。如果有意欲和精力的情况下,可以为所能为,为所当为,但要注意不能过度疲劳,以保证康复所需要的精力和能量。

因此,我觉得把森田理论应用到抑郁症的话,将其精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修正为“顺其自然,为所欲为,为所能为,为所当为”会更好。即在接纳症状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将“为所欲为”(根据我们的活动意欲)、“为所能为”(根据在抑郁症的情况下我们的能力水平)与“为所当为”(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我们做的事情)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注意“中庸”(把握好三者的尺度,使我们的行动有利于我们的康复),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态和行动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09-1-7 12:23: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抑郁症知识的宣传普及问题

抑郁症的宣传主要是要宣传抑郁症的正确知识,而不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以消除大众的误解和偏见。这很重要,而形式反而不是很重要。宣传抑郁症知识的目的是要让大众看到抑郁症真面目,知道怎样防治抑郁症,消除对抑郁症患者的歧视,消除对抑郁症的恐惧心理,如果对自己怀疑患有抑郁症,最好去医院诊断,而不要自己吓自己,或者给自己乱扣帽子(贴标签)。患有抑郁症时应该怎样求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9-17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