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親子溝通無障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2-12 23:5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廣播電台名主持人─秦夢眾 先生
紀錄:蔡宜芳
一、        前言
許多家長都會自詡很了解自己的小孩,知道自己的小孩需要什麼,然而這樣的自信往往透露出許多無解。在主持廣播電台的時候,訪問過許多青少年,他們對我這個電台主持人的信任度竟然遠多於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們寧可在網路的聊天室中,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心事,而不願和父母分享,這就是親子溝通時最主要的關鍵問題──不信任。
二、        親子間溝通的問題
青少年對於父母親不信任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面向來探討:
(一)        父母太過注重成績與功課
現在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孩子放學回到家中,媽媽想問問孩子學校的生活。
「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呢?」「沒事!」
「老師有沒有說什麼啊?」「沒說!」
「什麼時候考試?」「不知道!」
然而學校真的什麼事都沒有嗎?老師真的什麼都沒說嗎?行事曆上沒有排考試時間嗎?當然不是。當孩子到了某一個年齡層,父母對於孩子關注的焦點常擺在孩子的課業與分數上,十之八九的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往往僅限於成績與功課。對孩子來說,父母注意的只有功課,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只能以課業來衡量。
我們不能否認,讀書真的是需要天份的。有人讀書是過目不忘,一般人則是翻頁即忘,因此這些讀書天才就比一般人多出許多時間來看一些課外的補充教材。我有一個哥哥,他從小就是一個讀書天才,每次考試總是名列前矛,我父親爲了栽培他,讓他讀了九年的私立學校。到了我該上學時,我心想應該也可以像哥哥一樣讀私立的學校,父親卻說:「我們家沒錢了,你哥哥資質好會讀書,你又不像哥哥,就算讓你去讀也太浪費了,去去去,明天就到公立小學登記。」當時爸爸說的沒有錯,就讀書這件事而言,哥哥的表現的確比我好太多。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父親剛好在跟隔壁的老張聊天,我親耳聽到他說:「老張啊!我跟你說,好兒子一個就夠了!」當時我雖然才小學,但是我用膝蓋想也知道,我父親口中的好兒子絕對不是指我,我幼小的心靈真是深深受了傷。
我還記得我國中的數學老師,每次發考卷的時候,他會按著成績,來排每一個人未來的出路。一邊發考卷一邊就說:「某某某,98分,建中喔!」,「某某某,96分,附中喔!」…;到了我時,就說:「秦夢眾,62分,莒光。」這比打人還要恐怖!所以我永遠不會忘記每次發考卷的那一幕。然而,我現在的成就卻不一定比那些當初讀建中的還差。就在我哥哥取得博士學位到大學任教時,我進入廣播界。剛進入廣播界沒多久,我就成為廣播界前十大名廣播主持人之一。當時我成為母校的傑出校友,爸爸就接到許多恭賀的電話,他心裡很得意。有一次回到家,他就對我說:「夢眾啊,想不到你會有這一天,好兒子一個就夠了!」那一天晚上,我對於爸爸的心結終於解開了。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父母親也都會有一個標的來評斷自己的孩子,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你評定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孩子真的能用一些分數就斷定他未來人生的好壞嗎?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成績不是唯一標準。孩子的人生應自己走,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向,把孩子擺在合適的地方,而非跟著社會價值觀主導孩子未來。
(二)        威權式的單向溝通
父母親往往習慣於認定孩子在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或不該做什麼事,因此與孩子互動時,常常以威權的方式,溝通也僅限於二元論,不是好的就是壞的。我在一次到某國中演講的場合中,開放讓學生傳紙條發問,傳上來的四十多張紙條,有三十多張都在詢問有關「愛情」的問題。這並不一定代表孩子正在談戀愛,而是孩子對這方面相當好奇,然而父母卻很少從孩子口中知道這些事,孩子有許多事情是父母所不知道的。為何孩子不願告訴父母呢?因為孩子需要的是「輔導」,可是他們得到的往往是「嘮叨」。這就是親子溝通中的另一個障礙──威權式的溝通模式。

三、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一)        放下身段,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溝通
    父母親常忽略了去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只關注於自己認定孩子所應該做的。國中階段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開始對許多事情好奇,他們的內心世界不是只有課業。假設今天孩子回到家中,說自己心裡好難過,因為他喜歡的人不喜歡他。這時候一般父母可能會回答說:「這樣啊!沒關係啦!現在最重要的是讀書,要談戀愛以後再說。」如果你也這樣回答的話,那麼就別想孩子以後還會跟你說心事。就如前面所說的,孩子渴望的是輔導,如果這時候父母可以坐下來和孩子談談,或許分享自己以前國中時期的暗戀經驗,孩子就會覺得,原來自己的爸媽也曾經和他一樣。親子之間如果能像朋友一樣聊天,對孩子來說是很難能可貴的成長經驗。
(二)        傾聽孩子的心,同理孩子的感受
在廣播電台工作,經常會接到許多年輕朋友的call-in,這些朋友常常會講許多自己內心的事。許多人會問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青少年願意與我分享這些事,你都和他們講些什麼呢?其實我並沒有講什麼,我講最多的大概就是「嗯哼」、「是是是」,可是他們自己就會講很多。這顯示出來的訊息,是要告訴各位家長,孩子需要的不多,他希望有人專心聽他說。
另外,我必須跟每一個家長講,不要以為孩子小就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孩子是很敏銳的。一句話他可以帶到往後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的人生,甚至帶到他的婚姻生活中,這就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所以孩子的心是很容易受影響的,是需要細心呵護的,當你想要說出每一句話時,一定要去想想孩子聽到後的感受。
(三)        了解媒體力量,善用現代科技,用多元的方式溝通
孩子現在處於一個多元的時代,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影響孩子的不單單只限於家庭和學校而已了。我是媒體出生的,我看到現代社會中一個趨勢是,媒體教育的力量已經遠遠超越學校與家庭教育了。假設今天家長跟孩子在客廳看電視,電視正播放著許純美受訪的片段,孩子就問身旁的媽媽說:「媽!你看這個許純美嘴巴歪歪的,講話好大聲喔!她說我們都是『No Class』,她才是有『Class』;她說她帽子都是東京來的,好幾萬塊。今天老師說我們要做大事,但是我覺得賺大錢好像比較重要。」這時候身為父母的各位該如何回應呢?當我們告訴孩子要勤勉的時候,這個作用比不過電視廣告的一句「輕鬆理財真Happy,我愛George and Mary」。在這個多元價值的社會中,如果父母們仍舊只高舉「讀書」、「升學」,把孩子逼得太緊,孩子很容易就會唱反調,為了反對而反對,故意亂寫考卷。
要和孩子們有良好的溝通,方法有許多,不再只限於面對面的方式。特別是在這個E化的世代,家長們可以多利用科技產品。比如說手機,手機對我們來說,只要可以通訊就好了,裡面百分之80的功能我們都不會用,也看不懂,但是孩子們一個晚上就可以把手機的功能全都摸透了。現在的手機除了用講的,還可以傳文字訊息,孩子們很愛這一套。假設隔天孩子有個重要的段考,他K書到很晚,當家長的無法一直陪他,因為隔天一早還要上班。這時候當爸爸的如果能用手機傳個訊息說:「兒子啊!我知道你明天就要月考了,我跟媽媽都希望你月考也可以像打電動那麼厲害,加油!」唸書唸到一半的兒子,突然聽到有簡訊,馬上就打開來看。孩子,會看進去。可能有時候放學,孩子一回到家,書包一丟,就往房間跑,打開電腦掛在即時通上,要吃飯了怎麼叫都叫不出來。這時候聰明的媽媽跑到爸爸的書房,打開電腦,用即時通傳了一句話給孩子,「兒子啊!晚飯做好了,趕快來吃飯吧!菜涼了就不好吃了。」過沒多久,孩子就從房間出來了。
這就是孩子們現在所能接受的溝通方式,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模式不用再局限於面對面了。所以去接觸了解這些新科技的通訊方式,也是家長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四)        了解孩子流行文化,成為溝通助力
這一天,媽媽一邊開車載著女兒,一邊放著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女兒默不作聲,媽媽心裡想著「看樣子女兒應該也聽得滿開心」。沒想到女兒突然就開口說「媽!拜託妳不要再放了好不好,好難聽啊!妳再放我要跳車了!」媽媽就很納悶了:「拜託!這是鄧麗君的歌耶!鄧麗君唱歌不好聽,那誰唱歌好聽啊!」女兒不管媽媽說的,就放起了她想聽的歌,「脫掉,脫掉,脫掉!上衣脫掉…」媽媽一聽,也受不了說:「這是什麼歌啊!有夠難聽的,妳們怎麼現在都聽這種歌!」
從這個現象來看,我們並無法評斷誰對誰錯,媽媽和女兒都沒有錯,只是流行文化不同罷了。孩子現在喜歡的音樂是節奏性強、熱鬧又明快的。當大人的都會習慣於將以往的經驗或流行文化,灌輸給現在的孩子,希望孩子能跟傳統有所連結。但是孩子無法參與我們的過去,他們根本就無法體會。懂得親子溝通的父母,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每個當下,了解孩子現在的生活文化,而非想辦法把自己過往的流行文化塞進孩子腦袋。
假設孩子很喜歡F4,這一天,媽媽一走進孩子的房間,看見孩子在聽F4的歌,說:「孩子,這F4真的很帥!」孩子就應聲回答:「對啊!超帥的!」話題就展開了。溝通是需要經過包裝的,對於外人,我們會懂得包裝,但是對於自己的家人,我們常常都直來直往。如此一來,往往會造成溝通不良;其實,有許多溝通的技巧,不是我們不會,而是沒有去做。所以了解孩子的流行文化,進入孩子現在生活的世界,對於親子間的溝通絕對是一個助力。因此鼓勵各位家長,要想辦法去參與孩子的每個當下,了解現在的流行文化。
(五)        增強孩子抗壓性,培養夫妻管教的默契
我曾經去參觀國防部的一個軍營,看著那些士兵在跑步,我就問長官說,這些兵以後可以去打仗嗎?長官就拚命搖手說:「唉!沒辦法!沒辦法!以前是號角一吹就進攻殺敵,現在大概一聽槍鳴就器械投降了。」現在當兵還有規定溫度超過幾度就不能出操。這些草莓族,已經不像以前的我們,我們走過的歲月是台灣艱苦貧窮的時候,但是現在不是。現在的孩子,說他們不惜福,是真的有些不知惜福。以前的飯菜是搶著吃的,但是現在只要菜掉在桌子上,他們就不吃了,孩子沒有經歷過那段艱苦的歲月,他們無法體會。但是可以怪他們嗎?沒有辦法!時代就是如此。現在的孩子抗壓性低是社會的潮流,可是我們要想辦法發揮影響力,自己本身不要成為孩子抗壓性低的幕後推手,要讓孩子自然地面對一些挑戰,提供孩子磨練的機會。
我記得我曾經在加拿大溫哥華住了三年,溫哥華這個地方,是全球統計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有很好的陽光、空氣和水,到現在我都很懷念在溫哥華居住的那段日子。當我從溫哥華回到台灣的時候,我就連續拉肚子、感冒病了三天。我講這個經驗是要告訴各位家長,當我們提供給孩子一個很良好的環境時,孩子們走到這個社會上是會過敏的,他的人生會遇到許多麻煩。各位家長要有心理準備,孩子最快要離開家,是18歲考上大學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就要開始擔心了,他一個人要怎麼生活?我建議各位家長要讓孩子多去參加過夜的營隊,讓孩子可以去體驗一個團體生活,建立自己獨自生活的能力。
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現象──爸爸和媽媽的管教不一致。可能同一件事情,媽媽會說:「對自己的孩子幹嘛這麼兇?」這時候,父母就會開始吵架,孩子呢?孩子就學會在媽媽面前耍賴,爸爸說什麼都沒用了。
(六)        抓住溝通的場合與時機
每次到一個演講的場合,我就會開始用眼睛、用耳朵、我的觸覺來觀察感受這個環境,環境的條件,會影響一場演講的成功與否。記得有一次到某國中演講,接待的主任說:「今天的演講來了許多家長教師,有三百多人,以前從來沒這麼多人;但是…學校的冷氣壞了,到現在都修不好。」我一聽到主任這麼說,我就預知道今天這場演講絕對會很悽慘。當時是五月天,還是很熱的時候,三百人擠在演講廳中,通風又不好,不管演講內容多麼精采,待在如此悶熱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希望演講趕快結束。這裡要說的就是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現在的教育改革中,環境因素也逐漸受到重視,老師教學不再只限於以往的一個黑板、幾枝粉筆,而必須會運用許多教具來提升教學的成效。與孩子溝通也是一樣,要抓住溝通的場合與時機,讓溝通是有效的。

四、        結語
最後仍要強調,親子間彼此信任是最重要的關鍵,父母親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信任自己,親子間的溝通就會「比較」流暢。這裡說「比較」,也是我所要給各位的一個觀念,溝通「無障礙」只是一種理想,人與人之間的代溝是無法完全消除的。有許多媽媽可能會問:「要怎麼讓孩子早點知道父母的苦心?」我說:「別傻了!」這是不可能的。「養兒方知父母恩」,每個人到了某一個年齡階段就會學到他該學習的功課,所以別急於將我們所認為重要的東西一下子要孩子都知道。雖說代溝無法消除,但是可以縮小;溝通可能也不是每次有效,但是可以不斷調整與嘗試。所以親子溝通無障礙是每個父母努力的目標,也祝福各位家長能夠和自己的孩子有個良好的關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