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73|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2-27 19:2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永新与孙云晓对话录

2007年3月7日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总编辑孙云晓研究员做客搜狐教育频道的两会系列访谈。两位执着于教育的学者和网友一起探讨有关阅读的话题。这两位从少年时代便开始阅读的人,用自己的亲身感悟和理性研究与大家分享有关阅读的认识。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没有教育,只有训练。
主持人(李静玉):朱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市长”,说到阅读的重要性的时候,举的例子对我触动特别大。提到犹太民族只有两三千万的人口,但是整个历史中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无论是在商界、科学界、文学界的,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我觉得这是特别鲜活的例子,能不能在这里再分享一下?

朱永新:我自己特别看重的行为就是阅读。应该说从2003年开始,关于阅读的问题我写了五年的提案。我觉得阅读是整个中华民族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犹太民族的确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研究的一个民族。美国人有一句玩笑,说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对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技术都有很多非常独到的贡献,我们中华民族应该肃然起敬。为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犹太人是最善于阅读的民族。曾有统计,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的阅读量是45本书,犹太人生下来就要在圣经上舔一下封面,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犹太人对书的崇敬差不多近乎宗教,所以犹太人是一个阅读的民族。我经常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可以说这也是我倡导阅读的时候以犹太人为例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第四届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显示,我们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呈下降的势头,并首次跌破50%。孙老师是不是有一点看法?我看您听到这组数据的时候,表情很凝重。

孙云晓:深圳举办了多年的读书节、读书月,两次请我去做讲演。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阅读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爱好问题,它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行为、国家的导向。对图书的出版、推介,应该作为国家文明的基石。比方说,现在图书的价格越来越高,图书馆很不发达,我们的阅读很不方便,儿童的书儿童拿不动,为什么?我们阅读的推动力是非常不够的。

朱永新:我讲过一句话,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没有教育,只有训练。

孙云晓:我是做儿童研究的,我们的调查发现今天的父母最希望孩子读的书是教学参考书,最希望孩子看的书除了参考书就是名人传记。我们调查儿童希望看什么书呢?儿童不喜欢看这些书,至少说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教辅读物,累死了,烦死了。儿童最喜欢看的是冒险的、幽默的、动漫的,这些符合儿童的心理。我们的儿童阅读处于不符合儿童需要的状况。
人的精神实际上也有饥饿感,习惯阅读的孩子会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满足精神的饥饿感而读书

主持人:我想到另外两个词,读书跟阅读,这两个词看似很相似,但是我们的孩子只是在读书上学,并没有真正的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这里面有个悖离初衷的东西。

朱永新: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阅读是那么重要,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阅读对教育价值本身的意义,包括很多父母亲、很多老师,甚至很多研究教育的人。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他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那就是学校。也就是说阅读实际上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还有一种观点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发育起来的?当然是靠书。我们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是靠母亲的乳水,但是母亲的乳水一年以后就会减弱,因此需要自主地进食,每天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来充实,才能成为躯体发育健康的人。

我们很多人没有想过人的精神需不需要吃东西,我认为精神同样需要吃东西,教材教辅也需要,那是母亲第一年的乳水,是为孩子最初的精神成长所准备的。但是只看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精神发育不良的人。所以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要大量地阅读,而且我认为人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以及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等一切教育内容必须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就是形成是人的精神饥饿感。我认为每个人躯体有饥饿感,因为从小我们已经被训练了要定时进食。

人的精神实际上也有饥饿感,经过大量阅读的孩子,每天都会阅读,以满足精神的需要、精神的饥饿感。没有这样阅读训练的孩子就没有精神需要,你让他读书他也不会读。所以像我们现在每天不读书,就感到精神饿得慌。所以高尔基就有类似的感受,他说一个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就是精神的饥饿感。虽然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但是他在《我的大学》里面就是把阅读作为他的大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精神饥饿感,这是我创造的概念,创造的名词,我觉得对人的精神成长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够不断地去阅读、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来源,总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觉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对书的一种依赖或者说一种渴望。

朱永新:对。
主持人:因为我们在这个阶段是没有接受过的阅读的“饥饿培养”,那该怎么办?比如说我就没有这样的饥饿感,看书也能看,不看也不觉得“饿”。

孙云晓:人阅读的问题其实说得再深一点是养成民族阅读习惯的问题,习惯不是号召出来的,习惯是坚持出来的。人的一生都可以不断养成各种习惯,但是你要看到所有的习惯莫过于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比方我们口味千奇百怪,但是你想一想你的口味哪来的,你的口味很可能就是在你十几岁以前养成的习惯。你小的时候都觉得家乡的东西好吃,为什么呢?那就是习惯。所以童年的阅读习惯对一生的影响最大,到了成年之后你也能阅读,但是你会是理智性的。所以说儿童的习惯哪来呢?习惯决不是来自于命令,习惯来自于一种兴趣,他一定是充分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才愿意千方百计地找书看。我可以作为朱教授刚才这个观点的例证,你们可能也不知道,我今天也被认为是一个有一些成就的研究者或者是作家,这一切的成长我的幸福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大家可能难以想像,我在11岁之前没有看到任何文学著作,我们家穷得没有一本课外书。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那个冬天,我哥哥看到工厂要清除图书馆里的“大毒草”,把一些名著推倒在地要烧掉。他比我大4岁,他想看书舍不得烧掉,看没有人就偷了一书包的书回家。我11岁的冬天是停课闹革命,我疯狂地看了一个月的书,那个感觉就和高尔基说的一样,一个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一个荒漠时代的人看到了绿洲,看到了甘泉。我读了一个月的书,从我们现在的研究来看一个月恰恰可以养成习惯。

从那个时候我就有文学梦,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梦想写出一本书。那种强烈的冲动点燃了我心灵的火炬,阅读的需求使我追求真善美,我的文学梦到今天都没有醒。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冬天我就到处找书看,到15岁的时候我就写日记,一直写到今天,我写了37年日记。朱教授有句名言,谁写10年日记不成才他负责赔偿,我说我写了37年日记,傻子也能变成一个人才吧。

现在我每次出差之前一定都要挑一本最喜欢的书带在身边,什么飞机延误了,火车晚点了,我从来不着急,看书啊。我的切身体会是坐在写字台前的时候就是拥有快乐的感觉,打开电脑,摊开书,幸福啊。到现在我女儿都奇怪,老爸,你不累啊?我写了5部长篇小说,我拿起笔写的时候是很开心的时候。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

主持人:我很后悔今天的节目没有做成视频的,因为孙老师刚刚对阅读的这种幸福和喜悦特别有感染力。现在的人有很多不幸福与很多不开心,大家都有很多忧愁的东西,因为大家都在寻找快乐,如果都能像孙老师这样,拥有这样一个习惯,能够带给你30多年、40多年的幸福、一直是你快乐的源泉,真是一件十分可贵的事。

孙云晓:从11岁的冬天,到现在我52岁,我受益这么多年。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我当过红小兵、红卫兵,为什么没变成魔鬼?因为阅读,读文学的结果一定会使人走向真善美。文学是梦想,一定是真善美的东西。

朱永新:特别是大浪淘沙淘下来的伟大的文学名著,不仅仅是文学,实际上是让你和书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真正的走进他们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读书是让你学会感恩、学会爱、学会信任、学会合作。很多东西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的,而不是老师在课堂里面教育你说你要爱、你要合作,永远都教不会。

孙云晓:我们发现对儿童来说最适合读的东西是两类,一类是儿童文学,一类是科学知识类的,这两类东西对儿童非常好。
我们研究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儿童阅读非常有意思,如果说孩子读书、读报、读纸媒介的时间超过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间,他的品德得分提高、智力水平提高,所以说今后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把握一个平衡点、电子媒介,不能够取代传统阅读,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智力发展是有益。我们要发现阅读当中很多的规律,很多重要的一些特点,要有所认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而且特别是指导儿童阅读。

朱永新:任何时期都可以开始学习,作为成年人同样也可以重新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

主持人:我是有这种兴趣,但是因为以前没有听到精神饥饿感的这种说法,我突然觉得我缺少这个东西我很着急。
朱永新:这就是养成的开始。

倡议建立“阅读节” 通过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的改造
主持人:这已经是第四次关于阅读节的提案,朱老师很执着地要把这个梦想实现。您觉得这个过程中不能得到回馈的阻力是什么?
朱永新: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大的挫折感,实际上从2003年我第一次提出以来,我这个提案已经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响应、越来越多的关注。每一次提媒体都那么关注,说明呼唤阅读不是我一个人的声音。我觉得整个提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推广阅读理念的过程,能不能被批准我觉得并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期待着它被批准,我相信总有一天它被批准。

阅读节我觉得和其他的节日不一样,我希望放在9月28日,把孔子的诞辰日利用起来,孔子在中国没有一个诞辰节,阅读节放在着一天实际上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阅读精神在今天还没有过时,因此我们把这一天作为中国人的阅读节,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一个传承。

我觉得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事情,甚至于我觉得中国教育的改造从阅读开始,陶行知先生几十年以前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国教育改造》,他希望改造中国的教育。我希望通过阅读开始撬动整个中国的改造,希望人们拿起书本来,能够跟中国伟大的经典对话,从中获得最伟大的智慧。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教育,甚至于整个民族的当务之急。

主持人:您刚刚说通过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的改造,那么中国教育改造这样一个概念如何理解呢?

朱永新:这是一个全方位的东西,从体制到机制,到我们的结构,到我们的内容,这是一个全面的改造过程。刚才我说把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或者作为一个着眼点来开始,是具有非常特别的价值和意义的。

苏州市有阅读节,是9月28日,去年的主题就是“阅读让苏州更美丽”一个没有阅读的城市,市民素质不会高,这个城市不会美丽。再漂亮的建筑,再繁华的街道,没有美丽的心灵永远不会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馨。现在东莞、深圳好多城市已经开始了阅读节,而且很多城市响应我们的号召把9月28日定为阅读节。

孙云晓:我还有一个建议,我觉得设立阅读节非常好,即使说现在还不成为一个全国的节日,但能够像苏州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设立自然会成为一个节日了。我想补充一个建议,我希望读书节是读书月的一个高潮或者一个开端。

为什么我特别提这个问题呢?不要搞读书周要搞读书月呢?就是因为一个月恰恰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一个月的读书气氛很浓厚,天天读,就会使很多人养成习惯的。像读书节也好、读书月也好,其实你会发现最有效的受益人就是中小学生。所以我建议能够把“节”和“月”结合起来,这样做渗透性很强。过去我谈一个观点,叫做“德育为什么成为一壶烧不开的水”,德育从认识到行动、从认知到行为,这是德育的前50度,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呢?为什么烧不开这壶水呢?因为从偶尔的行为到习惯是德育的后50度,这个阶段更为关键。大家读书会很热闹的,但是必须把阅读行为变为阅读习惯,这才是真正长远见效的。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想忘都忘不掉的,那就是习以为常的,这才是习惯。阅读要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一个成人的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

朱永新: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天不读书就像每天不吃饭一样难受。

主持人: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应该说是有百益无一弊的节日我们国家为要实现这个,还有什么难度?

朱永新:在从认识上,很多人有这样的怀疑,你做一件事情靠一个节日能够改变现状吗?我觉得实际上节日是一个仪式,一种文化的仪式,文化的仪式往往会凝聚着文化的情感,凝聚着这个民族对这个时间一种特殊的记忆和特殊的认知。我们不指望通过一天,甚至也不指望通过一个月解决阅读的问题,只不过希望每年到这个时候警示、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了阅读。最近我在写一本书,书名叫做《改变从阅读开始》,我觉得阅读是改变一个人,是改变一个民族,是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活动。当然关于阅读有很多的问题还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选择好阅读时机和阅读对象很重要。因为孩子读书当然不像做游戏那么轻松,毕竟是一个智慧的过程。

朱永新:现在到底读什么书,我觉得是一笔糊涂帐,没有一个机构对阅读负责。我主张中国应该有独立书评人的制度,应该有一个群体本着对社会良心的高度负责,对各种书评说。然后通过我们搜狐网站,或者各类媒体发布出去,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方式,都应该坚持下去的。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电视应该赎罪》。从一百年以前电视产生以后,实际上人们的阅读就开始下降了,网络当然更要赎罪。但是电视、网络本身应该承担起呼唤阅读的功能,我设想应该在早晨新闻联播之前有10分钟的阅读时间,把唐诗、宋词等最经典、最伟大的作品跟市民分享。在晚上的黄金时间也应该有一个读书的节目,像现在易中天、于丹这么火,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给大家专门讲书的人呢?我觉得媒体要承担起推荐好书的作用,这是一种文化的自觉。

读什么书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很多母亲也意识到读书很重要,但是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我们现在就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当然我们还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比如说我今天晚上跟孙云晓在讨论,我们在做一个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的试验。大家不要以为阅读就是孩子的事情,实际上很多书父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因为只有共同的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生活的语言,才能拥有共同生活的密码。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整个家庭交流的语言中就开始有了书中的人物、书的概念、书中的理念,那时候的家庭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所以我们提倡共读、共写、共生活。

同时我们也倡导新的儿童生活方式,叫朝诵、暮读、晚省,我觉得的确应当这样,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甚至我们主张青少年适当远离电视,在儿童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如果养成了对电视和网络的依赖症,这样的孩子是很危险的。因此只有当孩子对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电视和网络兴趣的时候,只有当孩子对书产生依赖的时候,才能对网络、对电视有一种自然的远离的体验。他觉得书中的世界比那些要精彩得多,从书中得到的快乐比别的地方得到的快乐多了。我们都希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孙云晓:我想补充一个视角,刚刚朱教授说的亲子共读我觉得非常好,现在朱教授推荐了很多书,我也觉得我们这个国家特别需要一些书的推荐,但是推荐书要有一个新的视角,是什么呢?不能只是成年人向孩子推荐书,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参与、青少年的参与。我曾经跟一些专家讨论设想一种推荐书的机制,要有儿童评委,儿童的推荐。专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意见,然后形成一个循环的状态。就是说孩子说哪些书好看,专家也来看哪些书好看,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的书可能会更有生命力、更有时代感。

中国现在很多的奖项,也有儿童的奖项,比如儿童文学、儿童戏剧,但是这些奖项的评选都是大人说了算的,其实这是不应该的。我当过国家图书奖的评委,也当过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我就觉得没有儿童了,评儿童书的时候儿童根本没有发言权,怎么能不考虑他的发言权呢,我觉得这是欠缺的。

朱永新:真正的好书,特别是经过大浪淘沙淘下来的最伟大的丛书,我想首先是好的,但是最好的书不一定适合那个阶段的儿童,就是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相对特定的、最适合的阅读时机和阅读对象,我觉得选择好阅读时机和阅读对象同样很重要,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也很重要。因为,孩子要读书当然不像看电视、玩电脑,不像做其他的游戏那么轻松,毕竟是一个智慧的过程,因此怎么样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很重要。像在学校里面,我们做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活动,比如说配画,儿童看名著后为名著配画、绘图,他首先要读了才能配插图嘛。再比如说图书人物扮演,你去扮演孙悟空,他扮演猪八戒,而且搞情景剧,搬到舞台上。此外还有续写童话。

孙云晓:这些活动不是被动的接受,是主动的、创造性的。

朱永新:我们做的“感动接力的活动”非常有意思。具体做法是:老师或孩子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曾经备受感动的书,写一个书签或者写一个叫感言,把它漂流,让更多的人读,让感动自己的书感动其他人。这是很有创意的活动。

孙云晓:国家的一种行为或导向特别能够提升儿童文学的地位,孩子是希望,是不能等待的。儿童文学的作用非常大。北欧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图书免税,作者写儿童文学的收入免税。实际上这些是国家的福祉啊,让国家最优秀的作家创作儿童文学,是一个政策倾斜。中国根本不是这样的,中国对儿童图书的扶植力度是不够的,对儿童作家的扶植很差,儿童文学作家是没有地位的。

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早一天把“阅读节”确立下来。最后,二位老师能不能跟网友推荐几本一生当中必读的几本书?

孙云晓:觉得对我来说受益终身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居里夫人传》、《窗边的小豆豆》,我认为《窗边的小豆豆》可称得上是童年的经典,我觉得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中国的《红楼梦》,也是必读的图书。
朱永新:像《小王子》、《草房子》。
孙云晓:《长袜子皮皮》、《爱的教育》等。
主持人:我觉得阅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引导。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到搜狐做客,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7-12-27 19:53:1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现在找对象的标准是,不喜欢阅读的人肯定不适合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7-12-27 22:5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绿罗裙 的帖子

我适合 选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7-12-27 22:58:53 | 只看该作者
电视虽然也是一种了解外界的方式,但相对阅读,更为被动,只要坐在那里看,躺在那里听,几乎不用动脑子。何况现在的电视节目,除了央视10套,其他的真不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7-12-28 19: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木碗 的帖子

你是挺合适,我也很喜欢你。可是又得先问你老公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7-12-28 20: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绿罗裙 的帖子

得问我妈怎么没把我生成男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12-29 12:46:05 | 只看该作者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 


    纵观魏书生的教学事迹,他的核心内容是站在人生的哲学高度来对待一切。魏书生的成就来源于他的人生境界。可以这样说魏书生老师是以出世的心境来做入世之事。当他超然于一切功名利禄之上时,他的心灵自然无羁绊。因此学习魏书生最难学的是其精神。如果抛开这一点,学到的只是空洞的形式,其结果只会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境地。他的教学事迹看起来似乎只有琐屑的具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蕴涵了他的人生哲学的精华。如果每个人都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出境界来,他本人也自然得到大境界,连串起来他的事业也必然得到大境界。古人云:“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常”字。一切从平常开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再把一件件平常的事做好。当你做好了若干平常的事,你已经不平常了,而你依然用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你的过去,依然用一颗平常的心来面对你的未来,你的人生境界已经不平常了,你一定会取得不平常的业绩。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是一位平常的,始终有着一颗平常心的,一直做着平常事的伟人。我是教师,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流动的河。”的道理。因而,工作之余,便也常想到读书,渐渐感到:教师不读书,绝不可能会成为一个好教师。课堂是个大熔炉,既造就了学生,也检验了教师。听说有学生形象地把现在的课堂比作是教师实施催眠术的场所,心中便颇生感慨。这固然与课堂缺少教学手段有关,但也绝不能说与教师的知识面没有必然的联系。自那以后,我便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对于现代的中学生的课堂已显得“入不敷出”了。于是,“读书”一词便时时萦绕脑际。书海无涯,书需要有选择地读。教师读书,无疑是为了教书,不仅教学生以书本的知识,教学生以读书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焕发学生对书的情感。曾几何时,在学生中间流传的“学校里,课间十分钟最幸福;在家中,厕所里最温暖”的传言,听起来,让人总感到几分苦涩。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样的课堂里去接受读书的使命,则若干年后,社会将不再有读书的人。因此,唤醒社会读书群,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应该是对教师职业的又一次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12-29 12:47:42 | 只看该作者
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
    朱永新

   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水平堪忧。不但如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国民阅读(图书)率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并首次跌破50%。以识字者总体样本为基数计算,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全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阅读计划。现在部分国民心态比较浮躁,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关系。而学校教育中,应试主义甚嚣尘上,真正的阅读反倒被排挤,大多数学生完全没有享受到阅读之乐,反倒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着阅读,从2003年开始,每次“两会”都提出要建立国家阅读节这样的提案。之所以坚持要“把阅读进行到底”,是因为我们坚信:阅读是当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人的心灵是怎么发育的?事实证明,精神的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阅读不是一个民族一劳永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体都要开始重新面对的问题。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因此,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至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

     第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了读书对人类的巨大益处之后,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是息息相关的。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再到弗洛伊德,20世纪人类三次思想大飞跃为什么无一例外的都是犹太人?为什么我们在为诺贝尔奖犯愁的时候,仅仅到1984年为止,犹太人中就已经有98人获诺贝尔奖(其中物理学30人,化学奖15人,生理医学奖33人,经济学7人,文学8人,和平奖5人)?我们的阅读率在下降,背后的问题并不是阅读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质的下降。一个国家不是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是靠阅读的人口。国家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精神的力量,而精神力取决于阅读力。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只有重视读书了,我们国家才能有比较好的民族素质的提升,才能有比较好的民族精神境界。

    第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没有阅读只是训练,只是工厂的制造,而不是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充其量只是训练。人的阅读需要、人的精神饥饿感的形成有其敏感期或关键期,而中小学阶段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影响一个人终身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为了推动学校阅读活动,我们希望组织全国专家精心研究阅读书目,为中小学学生推荐那些最伟大的著作,那些能够告诉孩子们宽容、合作、自律、慈悲、感恩、执着、信心、爱的书籍,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

    第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城市的美丽一方面是靠它的外表、建筑、规划,但是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丽,还是靠这座城市的人的品位和气质。人的品位和气质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阅读。2006年我们苏州阅读节的主题就是:“阅读,让苏州更美丽”。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最善于阅读的市民。我们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呼吁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我们力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书香城市,让读书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群众自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进而确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现代生活方式,养成现代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7-12-29 14:41:27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读书十问十答

   

    经常有青年教师向我倾诉:想读的书太多,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工作太累太烦,很想读书没有时间;读了许多书就是在工作中用不上……凡此种种,困惑甚多。

    面对精彩的图书世界,陷入了迷茫和彷徨的泥沼。对此,我耐心地告诉他们———读书,谁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果,谁都想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读书者禅精竭虑地探索,莘莘学子,成功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得法也。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具体来说,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1、书香醉人我独醒——您有优势吗?

    书香醉人,书痴更醉。要想获取最佳的读书效果,必须认识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如记忆优势、时间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人际优势、年龄优势等等。寻找自己优势的方法很多,如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剖自己、设计自己;运用哲学的方法,可以从原因和结果、变化和过程、对立和统一的思考中找出自己的宏观优势、时间优势、变化优势等等;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运用生理学的方法,可以找出自己最佳的生物钟……

  2、书山万丈平地起——您会积累吗?

    书山万丈平地起,积累知识最重要。要想学以致用,读书成才,就必须筑起自己的知识金字塔。

    积累知识,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基础知识,就是指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指最近知识,又叫“短平快”知识。即各种报刊杂志介绍的最新方法、经验交流、现代理论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认识能力等;“最近知识”的积累,像中国女排的“短平快”,接球就攻,拿来就用,落地开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最近知识”的积累,可以补偿自己经验的不足,迅速地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

  3、书海无涯莫迷航——您有方向吗?

    书海无涯易迷航。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教学与自学的生活中,我也曾经想当作家、当诗人,写小说、写诗歌,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然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和空间的运转,我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不适宜走一条文学的路,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我贴近自己的生活需要,选择了“作文教学”为轴心目标。围绕这一轴心目标,我攻读了27种大中小学的写作教材。在教学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思考中创新。20多年,我矢志不渝,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30多本作文著作。

    4、书市万卷适我取——您会选择吗?

    书市万卷适我取,学会选择有成功。我们读书,要想在失败中成功,首先要学会选择。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读书的内容,选择读书的时机,选择读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5、咬定书山不放松——您有毅力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有毅力谁成功。不论学习怎样革命,都需要获取成功的信心和毅力。毅力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宽容,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成功的力量。

    我们教师在读书、教学创新活动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其中会有风险,间或会有挫折或失败。但为了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创新型教师要敢于冒风险,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以大无畏的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以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向各种陈旧观念、教学法提出挑战。

  6、书山有路巧为径——您会运筹吗?

    当您围绕着自己所选定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苦读和积极探索时,当您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最近知识”,常常会为自己没有创造不会创造而发愁、而焦急、而犹豫、而彷徨、而暗暗怀疑自己。这些症状就叫做学习的平面徘徊现象。处方是:赶快聚焦突破,争取初试锋芒。所谓聚焦,就是进行某一专题的研究。这样,知识之光就可以照亮某一点或某一处空间。到那时,您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7、书上得来终觉浅——您会整合吗?

    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书上得来终觉浅,要出成果须躬行。明白地说,就是要学会整合获取的知识信息。具体来说有三个要点:一是广泛占有信息,二是要善于滤化信息,三是要科学地加工知识信息。

    8、书破万卷求自如——您会创新吗?

    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

    9、会合作才能成功——您会合作吗?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的应用,关键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运用优势,扬长避短,学会合作,化不利为有利,选择最有利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最佳才智,取得最优的实践效果。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读书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读书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各种形态的读书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每一阶段的读书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

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而这些学习实践活动,都必须很好地合作才行。

  10、宽容心态亲融融——您能宽容吗?

    读书必须有宽容的心态,有宽容自有精彩。会宽容自有精彩的人生,有宽容自有精彩的生活。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势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万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

    知识的信息变化无穷,读书的形式复杂多样,读书的精彩奇异纷呈,但变化之中也存在着规律性。我们教师一旦认识了知识信息变化的规律,摸准教研教改的热点、焦点,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坚持不懈地读书自学,就可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事半功倍地取得教学与自学的最佳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7-12-29 15:08:5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要教书,先读书要教书,先读书  

    曾经有位青年教师问我:“从自身角度讲,您认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说:“要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教书40年,生平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才有读书的动力。
          一读理论,把握事物变化的脉搏,主动迎接发展的机遇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eter Senge谈到思想修炼时说:“我们不能每天消耗相当于我们体重200倍的地球资源(这是美国人的平均消耗量),而把其中的99%作为垃圾返还给地球。这预示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不得不做出重大的变革与调整,我们很难说清楚它将如何变化,但变化本身是必然的。”因此,今天的教师必然要面临多变的今天,还要准备迎接那不可知的未来。怎么办?——读书!

     读思维发展、心理学的书,这可以了解到人的心理因素、思维发展有规律,认识到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原来感到困难的阅读与写作指导,一下子豁然开朗,自己仿佛一个跟斗翻上云端,九曲黄河历历在目。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成于逻辑思维,自然也要以逻辑思维去解读;文学类作品离不开典型的形象,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则必须调动形象思维的参与去鉴赏。面临新一轮的课改与考改,认识到变革的根本点在于对知识及其获得方式的理解,认识到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变化使得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于是备课、上课、备考、迎考都多了些清醒与主动,少了些迷茫与无奈。
         二读圣贤,发现传统文化的瑰宝,清醒对待令人缭乱的新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思想是停滞的、僵化的,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我们面对今天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新模式往往不知所措或照搬照抄,要清醒?——读书!  
         
       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凝聚。眼下,有人说自己是研究性学习的首创,有人说自己创造了快乐教学法,有人动辄摆出新人类、新新人类的架势,想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其实古圣先贤之书尚在,“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深思之,笃行之”,是不是研究性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不是快乐教学?“礼、乐、射、御、书、数”算不算多元智能?再读圣贤书,多了只眼睛看今天,就觉得多了几分清醒,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早就有这些宝贵的东西;多了一些参照来判断,就觉得多了一份责任,创新离不开继承,我们不能做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

   三读科学与艺术,加强全面素养的整合,做名副其实的老师               
     教师向人们大规模地传递价值观、标准和期望,学校从事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建立在对未来10~50年的假设预期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参与并塑造未来生活的民众的假设预期基础之上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所传授的技能、敏锐性、态度和质量都是未来发展的种子,这些种子将可以创造出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强开拓性的世界,也有助于我们的后代子孙能更幸福地生活。所以,教师的精神营养若只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平均水平,那他的精神发展就有可能趋于平庸化,就有可能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么办?——读书!               
        科学与艺术体现着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最高境界。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形象地把科学和艺术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要阅读科学与艺术两类图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要关注科学技术的新的发展,也要阅读科学类的书籍。从中发现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重要的思考修炼方式:教会他们符合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伦理道德的和数学的思考方式。           
        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里,我找到了《诗经》《梦溪笔谈》教学的切入点;读《数学与文化》使我指导学生古诗鉴赏能够另辟蹊径;订阅《科学世界》,使我打开了眼界,寻找到新的教学媒体与方法;研读《科学的发现》,强化了我在教学中将科学与艺术整合起来的意识,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            
        霍华德·加德纳说得好,“多元智力本身并不是目的”,“我认为最重要、最不能简略的学校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就是学会思考”,“自然科学的半数以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们学生时代,并不存在他们获奖的学科领域”,因而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任务就是全面提高自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美国一本题为《谁是优秀教师》的书中说:“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头几年,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教学效果显著上升。可是教了五六年之后,习惯于已有的教学程序,进步的速度就不像原来那样快,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如不进修,即使再教20年,也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到后来就出现衰退现象。因此,每个教师必须边工作边学习,或者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否则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是的,要教书,必须先读书;要教好书,必须不断读书,终身读书!
         读书,是我们一生的需要与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07-12-29 18:09:28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现在就在发狂般的读书!只是苦于购书缺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8-1-1 20:38:5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长的发动机


2007年3月7日晚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总编辑孙云晓研究员做客搜狐教育频道的两会系列访谈,和网友一起探讨有关阅读的话题。孙云晓研究员从少年时代便开始阅读,他有关阅读的亲身感悟和理性研究,对我们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在谈到阅读习惯时,孙云晓说:深圳举办了多年的读书节、读书月,两次请我去做讲演。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阅读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爱好问题,它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行为、国家的导向。


在谈到阅读兴趣时,孙云晓说:我们的调查发现,今天的父母最希望孩子读的书是教学参考书,最希望孩子看的书除了参考书就是名人传记。我们调查儿童希望看什么书呢?儿童不喜欢看这些书,至少说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教辅读物。儿童最喜欢看的是冒险的、幽默的、动漫的,这些符合儿童的心理。我们的儿童阅读处于不符合儿童需要的状况。人的精神实际上也有饥饿感,习惯阅读的孩子会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满足精神的饥饿感而读书。


在谈到如何养成习惯、培养兴趣时,孙云晓说:人阅读的问题其实说得再深一点是养成民族阅读习惯的问题,习惯不是号召出来的,习惯是坚持出来的。童年的阅读习惯对一生的影响最大,到了成年之后你也能阅读,但是你会是理智性的。说儿童的习惯哪来呢?习惯决不是来自于命令,习惯来自于一种兴趣,他一定是充分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才愿意千方百计地找书看。我今天也被认为是一个有一些成就的研究者或者是作家,这一切的成长、我的幸福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孙云晓向我们介绍了他感人的阅读经历和亲身感悟:


大家可能难以想像,我在11岁之前没有看到任何文学著作,我们家穷得没有一本课外书。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那个冬天,我哥哥看到工厂要清除图书馆里的“大毒草”,把一些名著推倒在地要烧掉。他比我大4岁,他想看书舍不得烧掉,看没有人就偷了一书包的书回家。我11岁的冬天是停课闹革命,我疯狂地看了一个月的书,那个感觉就和高尔基说的一样,一个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一个荒漠时代的人看到了绿洲,看到了甘泉。我读了一个月的书,从我们现在的研究来看一个月恰恰可以养成习惯。


从那个时候我就有文学梦,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梦想写出一本书。那种强烈的冲动点燃了我心灵的火炬,阅读的需求使我追求真善美,我的文学梦到今天都没有醒。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冬天我就到处找书看,到15岁的时候我就写日记,一直写到今天,我写了37年日记。


现在我每次出差之前一定都要挑一本最喜欢的书带在身边,什么飞机延误了,火车晚点了,我从来不着急,看书啊。我的切身体会是坐在写字台前的时候就是拥有快乐的感觉,打开电脑,摊开书,幸福啊。到现在我女儿都奇怪,老爸,你不累啊?我写了5部长篇小说,我拿起笔写的时候是很开心的时候。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


从11岁的冬天,到现在我52岁,我受益这么多年。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我当过红小兵、红卫兵,为什么没变成魔鬼?因为阅读,读文学的结果一定会使人走向真善美。文学是梦想,一定是真善美的东西。


孙云晓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如果说孩子读书、读报、读纸媒介的时间超过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间,他的品德得分提高、智力水平提高,所以说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把握一个平衡点:电子媒介不能够取代传统阅读,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智力发展是有益。


孙云晓还有一个建议:设立阅读节非常好,我希望读书节是读书月的一个高潮或者一个开端。为什么不要搞读书周要搞读书月呢?因为一个月恰恰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一个月的读书气氛很浓厚,天天读,就会使很多人养成习惯的。所以我建议把“节”和“月”结合起来,这样做渗透性很强。大家读书会很热闹,但是必须把阅读行为变为阅读习惯,这才是真正长远见效的。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想忘都忘不掉的,那就是习以为常的,这才是习惯。阅读要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一个成人的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


在谈到一生当中必读的几本书时,孙云晓告诉我们:对我来说受益终身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居里夫人传》、《窗边的小豆豆》,我认为《窗边的小豆豆》可称得上是童年的经典,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中国的《红楼梦》,也是必读的图书。还有《长袜子皮皮》、《爱的教育》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8-1-1 20:41:4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感悟人生(张刘祥)


古人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绿草之青可以养目,而书卷之香则可以养心。


一部好书就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可以照亮人们灰暗的心灵,也可以照亮人们迷茫的人生。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因为书籍是人类漫长历史的积淀,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更在于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


邓友梅是公认的“京味小说”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语言嘎嘣生脆,读起来像嗑瓜子般痛快”。而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不完全取决于文辞的华美,首先取决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邓友梅说:“抗日战争期间,我度过了自己艰辛的少年时代,受到了党的教育和时代的磨炼,建立起基本的人生观。这就是个人生活境遇可能变,爱国爱人民之心不能变,个人命运是和国家民族发展紧紧相连的。这段艰苦的历程,也充实了我的写作资源。我的小说《据点》、《猎户星座行动》、《别了,濑户内海》、《成长》等,都带有自传的性质。”也许就是这种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善于观察人世的眼和善于描摹人性的笔。在他笔下,那五、画儿韩、索七、聂小轩的遭际浓缩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小胡同里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


12岁时参加抗日战争,被骗往日本当劳工,九死一生;经历了洛阳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从事文学创作,被划为“右派”,四处劳改,被迫停笔22年……直到1979年,他写的《我们的军长》发表在《上海文艺》上,并获得了全国优秀小说一等奖。邓友梅一波三折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除了从生活磨难中感悟人生以外,邓友梅更是通过读书自省,在灵魂上“自我完善”。他当小兵时没有太多选择书的机会,战场上捡到书挑爱看的看。爱看《说岳全传》和《水浒传》,因为写的是为民战斗的故事,与他的生活有共鸣。后来有了随军新华书店,就省下津贴买书读。爱读刘白羽等写战士的小说和赵树理写农村的小说。建国后,他进入青年时代,爱看老托尔斯泰的小说。邓友梅说:“从这些书里我学会在思想道德和人格上自我解剖,自审自省,在灵魂‘自我完善’上下功夫。”


说到对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书,邓友梅告诉我们,战争时期出版的一本小书《新人生观》,使他懂得做人只有为人民献身、对社会有所贡献,才不算虚度。还有就是《儒林外史》中的“楔子”,写的是贫苦少年王冕,一边放牛割草,一边自学绘画,苦学苦练,坚持不懈,终于成为著名画家。他也出身贫家,只受过四年学校教育。本来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没定较高的目标,当个合格战士就满足了。在战场上捡到一本《儒林外史》,主要内容还看不太懂,但开头这篇故事却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从此立志自学,打仗行军之余,就抓紧时间读书。渐渐又学着写战斗报道等小文章,逐步走上了文学写作道路。


读书,一直是邓友梅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至今已75岁高龄的他每天都在读书,就像他每天必须吃清水煮花生和芹菜一样。他提倡:不要把读书作为硬性的任务,而要让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邓友梅把读书分为浏览与精读两种。浏览是粗读,对书有个一般性的了解。然后选出读时有兴趣、读后有感悟的来再精读。精读是细读,反复读。有的篇章还要背诵和抄写。他说,为了加强记忆,背一次胜过读十次,抄一遍胜过读三遍。


知书以识理。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明白了正确道理,才能做好人和好事。邓友梅告诉我们,读了巴金的《真话集》,“让我理解了做一个作家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人”。好书,尤其是经典著作,是作者对世界探索、认识、研究、思考的成果。每一个人都要以前人的成就为阶梯,去攀登新的高度,而书就是最好的、不可缺少的阶梯。邓友梅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读书体验感悟到: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课余时间至少应该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读书。“开卷有益,泛读精选,学以致用。多看有趣有用的作品,适当看有趣无害的作品,不看趣味庸俗、有害无益的作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民族。可是近年来国民读书率一路下滑,令人担忧。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去年年底开始组织进行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


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为42.2%,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为48.7%。


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读”,将书本阅读拒之门外。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网读”不能代替书本阅读,更不能取代书本阅读。在我看来,书本阅读的那份独有的沉静、优雅和深远,是“网读”根本无法比拟的,也是根本无法体味的。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书本阅读。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书籍的滋润,人的精神就会枯萎,人的生活就会黯淡,人的心灵就会蒙尘。


让我们在阅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启迪自己的智慧,打开自己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8-1-1 20:42:5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教师,读书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热爱读书,高效读书,快乐读书,在读书中积淀,在读书中成长,不断创新自我,真正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让教师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生存必需。把读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在读书中去体味怎样备课,怎样评课。读教相长,读写结合,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展现教师魅力和为师者的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8-1-1 21:06:38 | 只看该作者
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1: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