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记者 陈烨 (阅读 192次)
教师节期间,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本市教师提供了为期一周的免费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有近4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的人已出现了明显症状。其中,职业角色的神圣感与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差距、追求完美的心理是导致他们出现障碍的首要原因。
本次测试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全面测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心理健康情况。全市有两百余名教师主动申请测试,其中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比例均等,男女比例为1:4,女教师明显多于男教师。
结果显示,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反映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不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方面,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抑郁等症状。
专家分析:教师为何产生心理问题
角色冲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存在较大反差。这样的反差容易造成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的冲突。同时,为了为人师表,教师常常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如此一来,职业的无形心理压力就相对增大了。长期的心理负重和矛盾冲突,是这一人群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追求完美
许多教师都认为应该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认为这是职业的必然需要,所以凡事都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差错,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
不安全感
来自童年的创伤经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带来的压力,使部分教师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情绪波动剧烈。
性格因素70年代后期出生的青年教师,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时代环境的特别原因,使这一代人的心理素质较以前的教师存在不同的特征,比如依赖、自我为中心等,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也增加了教师教育的难度,会间接增加心理冲突和挫败感。
心理咨询师王怀齐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由三个系统支撑起来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缺乏锻炼引发的生理问题,长时间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社会的过高要求、家庭、朋友缺乏理解和有效沟通而导致个人的支持系统不完善,这些都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所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理解和支持,整个社会责无旁贷。
[新闻背景]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来自: 新华网 ( 2003-9-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