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1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中医体系--中医思想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8-16 20: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 医 思 想 概 述


中 医 概 述

      中医——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唯物辩证观的影响和指导,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并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
      在秦汉的时候医学家们总结了春秋战国当时和以前的医学成就编成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与现在解剖学的数据十分相近。
      到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辩证论治』原则,著有《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介绍临床表现,进行病理分析到确定病证和治法及方药,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楷模,使中医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到了金元时代,先后出现了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四大医家,他们创立了寒凉、攻下、补土、养阴四大学派,再次丰富了中医理论。明代医家张景岳创立了温补派。明末清初,吴有性、叶天士等医家,创立了温病学说,使中医理论在热性病方面更完善了。中医理论,就这样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始,一直到今天,经过漫长岁月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我国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提倡用多学科研究中医,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很快的发展,尤其在脏象学说领域内对肾脾的研究。目前,按现代科学分类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伤科以及针灸推拿等。
      中医学模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人体也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包括季节对人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的影响,同样也包括人对自然界的种种改造行为。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也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和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如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他脏。在诊疗疾病时更须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这种根据五脏关系推断病情发展,以确定治疗法则的做法,就是整体观念在中医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自然界以及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贯串于中医的所有领域,因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尤其是近40年来更是大力倡导,占据中医临床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只有辨明是何证,方能确定用什么治疗方法,辨证的方法有“八纲”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
      1、八纲辨证,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辨证的纲领,八纲中的表和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寒热虚实,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病性;阴与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总纲。
      2、由于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因而是辨证的关键。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机体所产生的某种病态反应。中医常见发病原因是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外伤等。
      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应用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firefox 于 07-8-16 20:50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19:41 | 只看该作者
阴 阳 学 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22:35 | 只看该作者
五 行 学 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25:20 | 只看该作者
经 络 学 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李教授认为经络的实质就是真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33:42 | 只看该作者
丹 田 位 置 和 作 用


      丹田与经络一样,只存在于生命体。从来养生家都很重视丹田,把练功的希望寄托在丹田。丹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古代养生家把丹田称之为“命蒂”,可见于生命的重要,武术家也说:“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一般说丹田,当指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的是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十二经脉会集之所,为经络之枢纽,经气的汇海,亦称下丹田为气海(非指气海穴)。该丹田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处。人在此处获得生命,发育成长,所以也叫“生门”、“命门”。丹田真气充实饱满之后,即经会阴、尾闾上至第二腰椎处,活泼有力,《难经》把这个力量称为“肾间动气”,继沿督脉上行以还精补脑。
      丹田的部位传统说法有三个,除了脐下三寸为下丹田(有说在脐内一寸三分,有说脐下二寸,有说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还有头顶百会为上丹田(另说在眉心),心窝为中丹田(另说在脐中)。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三个丹田位于人体的三个重要部位,具有各自的生理作用。如,中丹田摄取能源,化生能量,以养后天;下丹田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而固先天;上丹田开发智慧,保全性命,溶通混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38:24 | 只看该作者
运 气  学 说


      中医气学说源远流长,它是我国远古时代认识“气”哲理的衍生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内涵。    我国古今医学家和哲学家对“气”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其实质归纳起来约有如下四种:有的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有的认为,“气”是物质,也是功能;也有人认为,“气”仅是功能的表现;还有的则把“气”看作是一种信息调控过程。故总的来说,对中医“气”的实质的看法虽尚未能一致,但从哲学和医学科学观点来分析,“气”是一定物质及(或)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相应的功能运动的认识则较符合客观规律。
      运气学说首见于《内经》,以《素问》七篇大论论述最备。一提起运气学说,人们会很自然想到五运六气,想到干支相合的运气推算,而且目前大部分中医工作者皆以为运气学说就是五运六气,运气学说的内容就是讨论五运六气的干支推算,就是讨论如何将干支运气模式用之于临床来预测气候和疾病并参考治疗的,以至于皆把着眼点放在干支模式上来研究运气学说,以干支计运气的准确与否来评判运气学说的价值,因而褒贬不一,持否定态度者亦大有人在。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的产主和消亡,都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运动,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源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的天体的不断运动,造就了天地的阴阳变化,产生了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的往来盛衰,六气的往来盛衰,左右着万物的生生化化。万物的成败生死,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气候条件;没有自然界六气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万物的生化,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人还发现:六气不同,其影响万物而产生的变化亦不相同,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影响也各有特点。然大气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万物感六气而生化,亦同样随六气的盛衰而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人与天地服从同一规律,人体各脏腑之间亦同样具有相应的自调规律和能力。气候的变化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同时又有规律之外的至而不至、不至而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以及卒然而至的灾变等种种特殊情祝。万物的生长变化不仅随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兴衰,而且因气候的异常变化而受到相应的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亦与六气的变化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的规律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息息相通,不仅可以认识,而且完全可以人为地掌握和利用。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内经》从实践出发,总结了自然界气候变化和与之相应的物候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创立了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言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气化学说,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庄子气化学说在阐发天地万物气化之理时是以五行之气的运转和阴阳六气的变化来加以说明的,故气化学说又称为运气学说。换言之气化学说就是依“气”而求“化”的学说,就是依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而探求万物的生化之道的学说,就是依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之理来探求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进而指导疾病防治的学说。               
      简要说来,运气学说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总结了天地气候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天地、四时、万物一体的整体恒动观,并升华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其二 结了四时五方的气候常变规律,提出了气候预测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
      其三 总结了万物秉天地气化而生成的规律,提出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基本认识和药食性味的基本认识。
      其四 揭示了病与天地气化相应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中医学对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的基本认识。
      其五 出了疾病的诊、治、养皆要随气化之理具体法则,确立了中医学在诊断学、治疗学方面的基本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8-16 20:42:09 | 只看该作者
精 气  神  说(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润濡养。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故有练精化气一说。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 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4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