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22|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8-9 16: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集)


2005/2/15
台南净宗学会
档名:52-116-01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这里这一次的讲座叫「幸福人生讲座」。诸位朋友,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很多朋友笑了,笑是有幸福的感觉。您常常在睡觉当中有没有睡到笑醒的?有。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睡到笑醒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让这些欢喜在你的人生当中愈来愈多?我们假如这样去经营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得很欢喜、很快乐?有没有哪位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幸福的感觉?怎么都没有了?好东西要让好朋友分享,当我们把好东西让好朋友分享,你有没有幸福的感觉?施比受更有福。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朋友下午来听过课程,一定有人已经把你最好的朋友带过来,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当我们把最好的朋友带过来,让他在这一节课当中能够得到一生重要的观念,你的内心会觉得怎么样?很欢喜。假如刚好这节课,他都知道如何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懂得孝道,他获得这个观念,然后他的孩子真正懂得孝,你这个朋友半夜睡觉都会笑醒。你不只把自己的幸福自己享,还给别人享。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去回想一下,你人生所有让你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诸位朋友,你的人生曾经下对哪些抉择?人生时时刻刻都在下抉择,现在有没有在下抉择?假如现在在底下说:今天好累,我打个瞌睡好了。那抉择打瞌睡跟认真听课造成的效果截然不同。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前面跟后面都是抉择。「男怕入错行」,所以要抉择对什么?行业;「女怕嫁错郎」,要抉择对什么?择偶。其实这两个有一个共同的关系,就是你要看人看得很准。比方说你抉择这个行业,选对了行业,还要跟对了主管,他才会提拔你,他才会成就你。所以,看人的能力重不重要?很重要!女怕嫁错郎,嫁错老公会不会幸福?很困难。假如跟对了上司,你的事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进而你的家庭也会很安定。所以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

   人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去抉择?今天早上有吃早餐的举手?还不少,请放下。没吃早餐的举手?有些朋友没吃。诸位朋友,没吃早餐,我们已经往身体不好的路迈进一步,抉择!所以你抉择对了,身体就好;抉择错了,身体就不好。身体不好,人生会不会幸福?不会!你下对了人生点点滴滴的抉择,才会让你走向幸福的大道,所以择食也很重要。还有择友,择朋友很重要,所谓「出外靠朋友」。但是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太太,还有为人父母的人,都在担心她的先生交错朋友。假如他交错了朋友,太太在家里吃都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他的父母也会有很多的担忧。所以,你要让孩子、让自己懂得抉择正确的朋友,你的人生才会幸福;你抉择对了朋友,你的家庭才会幸福。

   好,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情要先做,什么事情后做,这先后顺序也要下对抉择。我们常说「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假如我们的孩子没教好,你这一生会不会幸福?一个人有没有福报,一个人的人生能不能够过得自在,他的中、晚年取决于孩子懂不懂事,孝不孝顺。假如养育出来的孩子不懂事,我们后半辈子会怎么样?很难熬!不知道孩子今天又会给我上演哪一出戏,来让我收拾残局?所以教育孩子教育好,你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重要的位置,那你的轻重缓急抉择对了。要怎么教孩子?怎么样把一个孩子教好?

   问:诸位朋友,怎么把孩子教好?现在的家长觉得什么是教育?
答:身教。

    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一下。这种答案都不会出现在三、四十岁的人身上,都是上了年纪的长者才会答出来。我在马来西亚演讲的时候,我问家长,什么叫教育?这个家长非常老实,他说考一百分。他值得鼓励,因为他一点都不虚伪,他把他心里面想的讲出来。我带我的学生也很注重跟家长沟通,每次跟家长第一次做座谈,我会问家长,我说诸位家长,您觉得教孩子一辈子重要的,做人、做事态度重要?还是把他的分数从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哪件事重要?是前者还是后者重要?前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说后者。你看我们的家长明不明智?听起来很明智。请问大部分的家长在做前面的工作,还是在做后面的工作?后面!「你这次考几分了?给我拿过来!」脑子里都是分数。

   诸位家长,我们要反思,我们都告诉孩子,做人要言行一致,那为什么我们明明觉得做人、做事态度重要,结果重点都摆在分数上去,怎么会这样?其实不能怪我们的家长,因为他还体认不到做人、做事对孩子一生长远的影响有多大。而分数,一百分马上看得到,而且还可以拿出去说「我的儿子三科、四科都一百分」。我们要来冷静思考,今天我们把孩子都往分数这条路推过去,请问他会走出什么样的人生,你能看得到吗?你都把他往这条路上推,你也要清楚,我们把孩子推向哪里?名利。

   诸位家长,我也是升学主义之下的产物,你们有没有看出来?你们太仁慈,都不想当面伤害我,我就是升学主义之下的产物。我还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念书,考试考了九十八分,害我哭了半天,为什么?因为那时候要编特优班,差了两分,假如我没有编进去怎么办?我的人生不就毁了!有没有这么严重?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么严重?你看我们才上初中,患得患失的心这么严重!一个孩子患得患失,这一生会不会幸福?常常要烦恼东、烦恼西。升学主义就是只想到自己的分数要上来,要把别人踩下去。所以本来我应该有范仲淹的心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果因为升学主义,只想到要击败别人。

    我这个人生回想高中的时候,一发考卷都要瞄瞄看别人几分,假如比我的分数高,我的内心怎么样?很不舒服。小鼻子小眼睛,这样的人格会幸福吗?我们要深思。我记得我大学毕业,刚好在一个商店里面遇到我一个初中的同学。他每次都是第一名,在我的印象当中,好班里面的第一名。当他大学毕业出来,因为长期就是埋在书堆里,所以跟人相处的能力特别差。一谈到他出社会工作的经验,他就在那里发抖,他说人为什么这么恐怖?我都很怕跟他们相处。你看他与人相处能力极低,相同的,包容别人的胸襟也没有形成。所以,他这样的人生不大可能会幸福。

   我们再来思考,我们把孩子往升学主义推,他出来又拿了博士、硕士的很多,请问现在失业率最高的是什么学历?现在高中毕业的都不会失业,为什么?劳动、洗碗、扫地,他愿意做,所以他不会失业。反而是大学、研究所毕业,觉得那个薪水太低了,不愿意做。诸位朋友,请问大学、硕士给了这个孩子什么态度?屈不下去,人生要能屈才能伸。好,现在每年大学以上的毕业生非常非常多,但是有很多都失业。有没有?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从教育体系里面培养了十多年的人才,出来用不上。出来很多!但是诸位您假如有朋友,他是企业主,他是公司的主管,甚至于公家机关的主管,你问问他,现在年轻人有没有好的人才?他会怎么回答?他会告诉你,找不到人才!教育的机器一直在出产,结果企业家觉得用不上。

   所以诸位家长,您假如跟你的孩子讲:你就是考试就对了,其它的家事你都不用做,你就一直给我考试,都一直考上去,大学毕业保证你有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有没有家长给你的孩子这样打包票?你会跳票!好象告诉他,你就是把书念好,你以后就是一帆风顺。没有这种事!现在没有,以前有没有?以前也没有。今天他大学毕业了,他假如不会做人,不会与人相处,再好的机会也会让他当面错过。那你都告诉孩子,你就是一直念上去,其它的都不用做,孩子有一个态度缺乏,就是责任心。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有担当。但是你告诉他,就念上去就好,其实他念书为了什么?看谁的面子?看父母的面子,这样念;跟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那可是截然不同。有孝心的孩子他是要让父母放心,他是希望往后能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子孩子大有发展。诸位朋友,您去了解一下,真正成功的主管跟企业家,学历都不是顶尖的。

    我们要重新思考另外一个角度,企业家觉得找不到人才,请问企业家需要什么人才?这个问题不见得要去问博士,问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因为我们人生走过来,也看了不少人成功,还有失败。诸位朋友,你觉得成功的人会具备哪些特质?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们不要迷信一定要多有学历的才会有答案,很多答案是一个人心静下来,答案就冒出来,清净心生智慧。来,你觉得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生成功?诚实、责任心、谦虚。还有没有?信用、耐心。好,我们可以出一本书了,「成功的特质」。我不骗你,你去书局翻,差不多都是这些话。好,既然知道往后具备这样特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请问我们教孩子诚实了吗?很多家长觉得诚实重要,然后心里面想,假如太诚实,出去要被人家欺负怎么办?这个信心有待商榷。假如很谦虚,都被人家压下去怎么办?所以信心是根本,您是否真正相信,有这些特质往后他的人生会真正成功!

   其实,企业家都已经发现这个事实,西方这几十年来的管理注重在品质管理。什么品质?物品、产品的品质,所以他们叫「全面品质管制」。几十年来的管理学都强调,今天我要做这支麦克风,只要我把麦克风做好,让它很有竞争力,我就可以高枕无忧,所以他们的专注点都在把东西做好。结果近一二十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在一九九五年,英国有一家两百多年的银行叫「霸菱银行」,两百多年的基业,因为一个新加坡的期货员挪用公款,两百多年的基业化为乌有,倒下去。

   诸位朋友,西方的思惟是出现问题赶快解决,这叫做「症状解」。症状解好不好解?不好解,就好象今天身体坏了,得了癌症,好不好处理?不好处理。所以中国的学问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还没生病就要去预防。而西方科学虽然科技很发达,但是他专门处理什么?症状。胃癌,马上把胃切了,肝切了。切了没事了吗?这里没事,过两年,这里又有事。胃癌,癌细胞你不要对它很仇视,因为是有人把它宠坏了它才这么嚣张。谁把癌细胞宠坏了?诸位朋友,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只是你把它宠坏了,它太嚣张,因为我们的身体状态已经十年、十五年把它糟蹋掉了。

    这个身体要坏还真不容易,因为它非常精密。所以把癌症割掉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只没有根本解决问题,还要同时产生副作用。所以很多癌症病人,他在去接受一些治疗以后,后面的日子都会很难熬。其实处理癌细胞,打个比喻,就好象拿了一包垃圾放在地上,很多的苍蝇都过来了。你非常生气,怎么来那么多苍蝇?马上拿杀虫剂来把它统统喷死,问题解决了。好,你离开了。过十分钟,什么又来了?苍蝇又来了。人现在的思惟就是把症状解掉,这个男朋友不好,换了;这个女朋友不好,换了。有没有解决问题?不是男朋友不好,也不是女朋友不好,是谁不好?自己都没有学到包容,没有学到爱护他人。当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再换几个有没有用?也没有用。所以解决问题要从根本解决。

   现在西方人已经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比把东西做好更重要影响企业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德行。二○○一年,全球第七大企业安隆集团,每年的营业额数千亿美金,因为两个高级主管挪用公司的公款,全球第七大企业也垮了。所以,现在西方人重要的全球连琐企业,现在都在推TEM「全面道理伦理的管理」,在要求提高员工的素质,道德素质。能不能解决?西方人觉得他能不能解决?诸位朋友,现在人有个错误的认知,他觉得金钱是万能,只要有钱就可以把我的孩子教好,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有没有很多人有这种观念?有。所以外国人很有气魄,二○○二年美国专门强调伦理道德教育,还特别拨款,从本来的两亿五千万调到七亿五千万,整整调了三倍。有没有用?你觉得有没有气魄?结果他们同时做了一个调查,针对八千多个中学生做心理问卷,百分之七十一的孩子做过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孩子打过人,百分之三十五的孩子在商场里面偷过东西。

   这个测试里面有一道题,在后面有一道题,请问你觉得你的道德高尚吗?答道德高尚的中学生高达百分之九十六。诸位朋友,百分之七十一做过弊,百分之六十八打过人,百分之三十五在商场里面偷过东西,结果他的结论,百分之九十六的孩子觉得他品德高尚。请问这一群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依循的是谁的标准?谁是标准?他自己。请问孩子这种态度跟谁学的?假如他的国家领导人动不动就带着军队去打人,打完之后回来说,「诸位小朋友,你们不要跟人家乱打架,要注意这个教诲」!他听不听?不听。所以外国人,第一个,他是否掌握教育的核心?教育不是钱多有用,教育也不是说多了有用,也不是你的理论的书很多就有用。最重要的,在《说文解字》里面把它点出来。

    什么叫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育,「养子使作善也」。才两行字,把教育的核心都点出来。诸位朋友,您对于老祖宗的智慧的信心,绝对取决于你对经典的深入,你真正有去领受教诲,你愈读会愈佩服。所以教育里面最重要的,第一个要教对的东西,「使作善也」。当孩子有个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他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会幸福。而我们如何教他这些善的行为?不是要求他读很多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来是善的行为,你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都会受很深的感动。诸位朋友,你相信我这句话吗?有些人相信,有些人觉得好象没什么感觉。假如你没什么感觉,那你要冷静思考,你旁边都没有善人,都没有演出让你感动的戏。不然,只要有人演出来,一定会感动周遭的人,我敢跟你打包票。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有人演,一定有人感动,有人效法。

   在深圳有一位老师,她当初也是学习中国文化一段时间。我人在海口,刚好去年三月十五日,深圳有些老师邀请我过去讲课。结果他们就问邀请我的老师说,这位老师要讲什么?她就跟他说,这位老师要讲《弟子规》。结果他们说,《弟子规》有什么好讲的?那个不是给小孩学的吗?为什么不讲讲《论语》?结果这位老师,虽然是这么讲,但是也去听第一节课。听完之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很多很基本的做人道理都还没有去落实,所以她调整了她的态度,很认真学《弟子规》。她说还没学《弟子规》以前看很多这些圣贤书,觉得自己善根真的非常深厚,有时候还满佩服自己的。结果学了《弟子规》以后,觉得连孝都没有做到,要好好检讨。诸位朋友,是觉得自己善根深厚好?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好?前者好还是后者好?前者是活得不清不楚,后者懂得「知耻近乎勇」。所以我们说修行修行,要修正行为。发现自己的过失,你才会愈来愈明白,要当个明白人才好;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叫真修行。

   他们五月份遇到母亲节,这位老师她刚好也回家乡去。学了就要做,所以她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刚好又遇到她生日。诸位家长,现在孩子生日,第一个想到什么?蛋糕。还有没有?教子使作善也!请问第一个念头想到蛋糕,是善吗?所以孩子很多的反应都已经流露出教育的结果,我们要冷静看看这个种子是播对了,还是播错了,要慎思慎思。这么好的机会教育,应该让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要谨记母亲怀胎的辛劳、生产的辛苦,让他让够生起知恩报恩之心,这叫教育。

   所以这个老师回去,她要感谢父母,就拉了三个椅子,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爸爸、妈妈坐好。结果她的母亲比较敏感,她说:女儿,你到底要干什么?这个老师就跟她的母亲,跟这三位长者讲,她说:我人生三十多年来,让你们操了不少心。现在我已经开始在学习圣贤教诲,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当个孝顺的女儿,不再让你们操心,而三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我会记在心里。今天刚好是我生日,我要好好感谢父母,所以今天要跟父母行三跪九叩礼。

   这个老师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马上流下来。诸位朋友,那是什么泪?欣慰的眼泪。其实当母亲的人不会去想要孩子回馈什么,但是孩子有这分孝心,就会让她很欣慰。天底下谁最傻?妈妈最好骗,不要求回馈,你给她一些好言好语,对她尽点孝心,她就满足的不得了。这个老师第二拜拜下去,她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马上走到她先生的旁边,开始帮她先生做按摩。她儿子好象觉得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我不做些什么好象怪怪的。不言之教!妈妈的这分孝心已经让她的孩子感受的很强烈,所以他觉得现在应该去帮他爸爸服务一下。所以身教潜移默化力量非常强。这个孩子回到家里,进门很大方就对他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明年我生日也要拜你们两个。这是教育,上行下效,要不要花钱?真正人生重要的事,钱没什么大作用。

   从这里我们回想一下,西方人他发现了德行很重要,那都是问题已经发生的时候,所以他现在要去解决。请问他知道德行的根本在哪里吗?要能治本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他们的大企业也花很多钱在做培训,用中国话讲叫「临时抱佛脚」。请问一个人的亲和力,一个人有礼貌的态度能不能两个月练成?假如他本来很酷都不会笑,马上去练两个月要对人家笑,相信客户走进来,看他笑,全身起鸡皮疙瘩,很不自然。因为他那个微笑想的是,你的口袋的钱要到我这里来,而不是打从内心对人的尊敬。

   中国扎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从小,才能扎德行的根!从小不教,「苟不教,性乃迁」。长那么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都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从小教。《易经》里面有一句重要的话,「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是代表天地初开,万物都还很脆弱,这时候要好好保护他,好好养育他。所以这个蒙卦引伸到孩子的教育,就是孩子小时候就要养他的浩然正气,正确的处事待人态度,你把他养好了,这个功德最神圣。假如你养出了一个范仲淹,圣功也!现在要养出范仲淹容不容易?怎么会不容易!现在你把孩子养的很孝顺,他马上万绿丛中一点红。

   我们在深圳很多的孩子都是学圣贤教诲,这次回家乡去,让所有的长辈都侧目。现在还有看那个小孩子鞠躬九十度的!他们都肃然起敬,看了很欢喜,不知道红包有没有包多一点?有一次一个孩子跟所有全桌的人一起吃饭,所有的长辈看菜上来了,马上动手要去夹,突然看到这个孩子头低低的在那里念念有词。本来他们要夹菜的,突然觉得很奇怪,都停下来。等这个孩子念完以后,就问他,你刚刚在念什么?怎么不赶快吃?这个孩子对着全桌的长者说:我刚刚在念饭前祈祷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诲,感谢农夫的辛勤的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这些长辈拿着筷子上了一课,我们只是想到要吃,这个孩子却感恩的心可以常常存在心上。诸位朋友,这个孩子幸福吗?活在感恩当中的人特别幸福。你能把孩子真正把他教善了,他一定会去影响很多人,他一定会是当代的范仲淹。所以我们当家长的要定位,「蒙以养正,圣功也」。

   当孩子从小就是扎这些圣贤人的智慧,诸位家长,你要不要担心他出来没工作?你还担心,那叫杞人忧天。所以你格局要大,人生才会走得宽广;格局小,一辈子都活在患得患失当中。最近我听一个朋友说,有很多大企业都到一个团体,而这个团体专门推展儒家学说,到这个团体找些年轻人。这些企业家说,现在外面的人不讲诚信,没有责任心,他们用得提心吊胆,他们是主动到学圣贤学说的团体去找人才。所以诸位家长,您的孩子现在假如扎的根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好,我们刚刚提到的,抉择教育的先后顺序。诸位家长,您现在的抉择不只会影响你,还会影响谁?你的家人;不只你的家人,你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会影响。诸位朋友,你曾经有想过,我的决定会影响子子孙孙的举手?来,给这些朋友掌声鼓励。人生就好象下一盘棋,假如我们思考的都是下一步怎么走,那你每一步都会走得举棋不定,那样好吗?假如我们下棋可以看到一百步怎么走,两百步以后怎么样规划,那你的人生会走得从容,你的孩子的人生也会走得高瞻远瞩。当他会思考到,我的抉择会影响世世代代,相信他教育他这一代会非常谨慎,会非常用心,因为他已经考虑的这么远。现在有这样考虑的人不多,古代的中国人有没有这样的考虑?很多!所以中国的家训应该是全世界最多的,我们有听过《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还有诸葛亮。很多的圣哲人都有这样的态度,把人生的智慧传承下去。所以,我们要考虑到你的抉择很重要。

   而人生要下对抉择,必需具备什么?我的爷爷没有念过书,一个字都不认识,他是捕鱼的。他的兄弟统统捕鱼,不止他的兄弟捕鱼,他兄弟的孩子上了初中还没毕业就一起去捕鱼。他轻松多了,我的孩子都帮我捕鱼,他就不用那么累了。这样好不好?马上很好,对不对?但是我爷爷他觉得,人生因为没有读书没有智慧,很遗憾,所以他坚持再怎么苦也要让孩子念书。由于这个抉择、这个判断,我父亲那一代五个孩子,一个博士,三个大学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到我们这一代全部大学以上,已经出了两个博士,都是爷爷的抉择。我们这一代我的学历最低,我的身高最矮。所以为人长者要谨慎你的抉择,你的判断力。好,我们这一节课先抉择到这里,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4 10:0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8-9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集演讲精华

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

    你要让孩子、让自己懂得抉择正确的朋友,你的人生才会幸福;你抉择对了朋友,你的家庭才会幸福。

    一个人有没有福报,一个人的人生能不能够过得自在,他的中、晚年取决于孩子懂不懂事,孝不孝顺。假如养育出来的孩子不懂事,我们后半辈子会怎么样?很难熬!

   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有担当。

   有孝心的孩子他是要让父母放心,他是希望往后能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子孩子大有发展。

   一个孩子患得患失,这一生会不会幸福?常常要烦恼东、烦恼西。升学主义就是只想到自己的分数要上来,要把别人踩下去。所以本来我应该有范仲淹的心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果因为升学主义,只想到要击败别人。

   清净心生智慧。


   什么叫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育,「养子使作善也」。才两行字,把教育的核心都点出来。诸位朋友,您对于老祖宗的智慧的信心,绝对取决于你对经典的深入,你真正有去领受教诲,你愈读会愈佩服。

   我们说修行修行,要修正行为。发现自己的过失,你才会愈来愈明白,要当个明白人才好;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叫真修行。

   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要谨记母亲怀胎的辛劳、生产的辛苦,让他让够生起知恩报恩之心,这叫教育。

   天底下谁最傻?妈妈最好骗,不要求回馈,你给她一些好言好语,对她尽点孝心,她就满足的不得了。

   这是教育,上行下效,要不要花钱?真正人生重要的事,钱没什么大作用。

   现在你把孩子养的很孝顺,他马上万绿丛中一点红。

   这个孩子对着全桌的长者说:我刚刚在念饭前祈祷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诲,感谢农夫的辛勤的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这些长辈拿着筷子上了一课,我们只是想到要吃,这个孩子却感恩的心可以常常存在心上。

   活在感恩当中的人特别幸福。你能把孩子真正把他教善了,他一定会去影响很多人,他一定会是当代的范仲淹。所以我们当家长的要定位,「蒙以养正,圣功也」。

   你格局要大,人生才会走得宽广;格局小,一辈子都活在患得患失当中。

   诸位家长,您的孩子现在假如扎的根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诸位家长,您现在的抉择不只会影响你,还会影响谁?你的家人;不只你的家人,你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会影响。  

   假如我们下棋可以看到一百步怎么走,两百步以后怎么样规划,那你的人生会走得从容,你的孩子的人生也会走得高瞻远瞩。

   为人长者要谨慎你的抉择,你的判断力。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9 16: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8-9 17:02:3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学习感悟:第一集蔡老师主要讲人生的每一步该如何抉择才会幸福。你格局要大,人生才会走得宽广;格局小,一辈子都活在患得患失当中,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很多人就是心胸太狭小,整天患得患失,导致烦恼很多。开阔我们的心胸,让我们能够看得宽、看得远。作孩子的榜样,教会孩子做正确的选择,的确,对经典文化,对于老祖宗的智慧的信心,绝对取决于你对经典的深入,你真正有去领受教诲,你愈读会愈佩服。这个暑假我要多读经典,背经典、感悟经典。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9 17: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8-9 17:07:45 | 只看该作者

细讲《弟子规》 (第二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2/15
台南净宗学会
档名:52-116-02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要具备正确的判断力,才会做对抉择。一个人是不是生下来就会判断?还要透过学习,他才能够形成判断力,才能下对抉择。而这个判断力要取决于他的理智、智慧,他才会下对判断。假如没有智慧、没有理智,就有可能会意气用事,俗话讲后悔莫及,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就是下错抉择,下错判断。一个人何时要具备理智?什么时候?理智要学多久?活到老,学到老。但是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

   请问理智从哪里学?现在很多人读很多书,有没有理智?现在有个病叫忧郁症,很多忧郁症的人看的书可不少。
问:愈看愈怎么样?
答:忧郁。
   你们怎么都知道?所以在这个时代,连选书都要有判断力。现在知识爆炸,很多小孩看错书。有个孩子才五、六岁去看心理学,本来都跟他的妈妈讲,「妈,我要一个弟弟」,都这样跟他妈妈讲。结果看完心理学的书,马上跟他妈妈说,你不能生弟弟,因为假如你生了弟弟,你就会比较不爱我。看书好不好?你今天出去可不能说「蔡老师说看书不好」,话要给他讲完,要看对书才好,看错书是污染。

   诸位朋友,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请问你要花多少秒才能回复到本来的清净状态?多少秒?可能十倍、百倍。所以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你要花更多倍的时间把它清除。我常常有时候跟一些同事聊天,那些同事说,某些综艺节目真好笑,笑得我都快要躺在地上。我都会跟他说,我说你看那些主持人在挖别人的隐私,在拿别人开玩笑,你觉得他做得对不对?他说当然不对!那你觉得很好笑,你在那里笑的时候,你儿子在旁边陪你笑,他知不知道对不对,他觉得爸爸觉得很好笑,那这样做是对的。所以孩子耳濡目染,对别人的言语轻慢,对别人的言语会有占便宜的倾向,会乱开玩笑。当你已经发现他讲话没什么分寸,再要把他扭回来,就很累了。电视如是,书籍的内容亦如是。

   最近很畅销有本书叫《穷爸爸富爸爸》,应该有人看过!有个家长看了以后很高兴,跑来跟我说,她说蔡老师,这本书真有效果,它可以让我懒惰的女儿瞬间变成勤劳的女儿。这个特效药有没有效?真有效。她跟她女儿说:女儿,帮我拖地,给你两块人民币;帮我晒衣服,给你两块;帮我洗碗,给你三块人民币。她女儿本来懒洋洋的,突然变得很有精神,变得好象不辞劳苦,开始工作。有没有效?你看特效药都很有效,感冒流鼻涕,马上针打下去,药吃下去,五分钟、十分钟见效果。有没有效?我们现代人都很喜欢特效药,所以你看,为什么很多人会被那些神棍骗?他夫妻关系不好都已经十年、二十年,结果这个人跟他说,你马上烧些纸钱,做哪些动作,马上保证你夫妻变好。都很希望吃特效药,都没有考虑到冰冻三尺,有没有理智?没有理智的人特别容易被骗。所以,好象面对很多问题都希望赶快立即有效果。

   其实,人这个思考就没有道法自然。感冒流鼻涕,为什么会流鼻涕?诸位朋友,鼻涕是不是病毒?鼻涕是你免疫系统跟病毒奋战之后所留下来的尸体。你看我们伤口是不是会化脓?这个代表当病毒入侵的时候,你的身体的免疫系统马上起来防卫你的身体,你看到鼻涕你要很高兴:你看,我的免疫系统奋勇杀敌。结果你看你的免疫系统奋勇杀敌,你也不爱护它,你只希望不要看到鼻涕,马上抗生素吃下去。吃下去很有效,它一定会把病毒杀了,它也同时会把你的免疫系统杀了。不只杀免疫系统,连你肠胃里面好的细菌通杀。所以,孩子吃完药打完针,气色怎么样?你看那个孩子比较明显的,两颊都会削下去,然后一两个礼拜看到食物都没什么胃口。所以你用特效药,他的免疫系统一直没有建立,这样就会恶性循环,到最后,只有要有流行性感冒,你保证要带着孩子去跟医生报到。那你要带到什么时候?你要花多少钱?所以,我们要了解道理,不要看了书以后,看到有效果马上就用。

   这位家长过了一两个礼拜又来找我,她脸色不大好看,她说蔡老师,出状况了。我就问她什么状况?她说,今天我跟我的女儿说,我说女儿,今天妈妈很累,你去帮我把已经洗好的衣服晾起来,妈妈给你两块钱。她跟她妈妈说:今天我也很累,我不赚了!她突然警觉到,这服特效药已经流露出副作用了。诸位家长,家庭是不是谈利益的地方?不是。你已经把功利主义带到最温暖、最祥和的地方,都被功利主义袭卷了。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有理智的判断,你才能够防止书籍里面不正确的知识,才能防止孩子受到这些的污染。

   好,那我们再来看,到底要学哪些书本、哪些教诲才能真正建立理智?我们进一步要来思考这个问题。
   问:有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了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一本书,诸位朋友,你要看哪一本?
答:六十岁。
问:为什么?
答:经验丰富。

   经验有分好经验跟坏经验,坏经验丰富也要学吗?很多朋友都说,他的人生可能智慧比较高;这句话其中有两个字我们要思考,「可能」。是不是活得愈老愈有智慧?不一定。而社会是个大染缸,诸位朋友,二十岁的人比较单纯,还是四十岁的人?单纯离智慧近,还是复杂离智慧近?很多事情你不能似是而非,要很清楚明白,你的宝才会押对;不然押错了,人生可不能转回来,所以要战战兢兢,要很谨慎。假如你只是相信他「可能」说对了,那你是把你的人生押给他,甚至于把你孩子以后的幸福押给他,这样太危险。不能听哪个人说你就相信,因为他所说的话还不能印证是智慧,还不能印证是真理。而中国人的文化,它是已经经历几千年的人类共同印证,确确实实都是所言不虚的真理;而中国圣贤的智慧是超越了时间跟空间。

   我们来看一看,四、五千年前,做人要尽孝;四、五千年之后,要不要孝?要,所以超越时间。中国需要孝,外国呢?请问外国人听到孝的教育,他的内心会怎么样?「人之初,性本善」,他听了会很欢喜。因为我们在澳洲就办《弟子规》的课,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客人坐前面,我们坐后面。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因为《弟子规》有很多的经句都是根据圣贤人做出来的德行,比方说「晨则省,昏则定」,是周文王做到了;还有「冬则温,夏则凊」,这是东汉的黄香做到了。所以每次在讲经句的过程,都把这些故事娓娓道来。我们坐在后面就看到这些澳洲本地人频频在点头,我们也很好奇他点头的时候在想什么。上完课跟他们围起来做座谈,这些澳洲的朋友他就说,做人应该这样,做人应该如此。所以,孝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这样的真理才值得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好好去深入。

   当我们真正有理智,就会下对抉择,诸位朋友,抉择当中有一个抉择最重要:抉择你的思想、观念,择念。诸位朋友,您现在的思想、观念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思想、观念这么重要?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从哪里就见真章?思想!我常会问朋友:你是炎黄子孙吗?怎么没声音?诸位朋友,您不知道你们现在正在「万姓宗祠」之下吗?所有的祖宗在等你们的答案,他们快要垂泪下来了。你们是炎黄子孙吗?是!好,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在美国长大,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长大以后,我们可以保证他的血液一定是正统的中国血液。他的思想呢?好,思想重要还是血统重要?血统不会影响你一生,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做人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

   我们现在来检验一下,我们的思想是炎黄子孙的思想,还是其它的思想。诸位朋友,您心中有答案了吗?现在社会我们明显看到,人与人发生冲突,现在父子有没有冲突?有。打开报纸很多情况,父子冲突、兄弟冲突,很多的法院愈盖愈大,为什么?冲突变多了,他们处理不来,愈盖愈大。夫妻离婚率节节攀升,所以人跟人冲突。团体跟团体,我们看到很多的团体互相攻击,互相批判,冲突了。国与国?今天翻开报纸,假如你没有看到战争,你会觉得很欣慰,几乎每天都有战争发生。诸位朋友,这些冲突是结果,我们每天看着这些结果叹气,有没有用?没有用。假如全世界就像一亩田地,现在长出来这些稻子长什么样?歪七扭八。你要不要对着这些稻子破口大骂?骂了半天,它有没有长好?有没有?没有长好,可能骂完之后,它马上就死掉了。

   觉者畏因,觉悟的人会把原因找出来,迷惑的人只会害怕那个结果。所以当我们去担心我的身体会不好,担心以后孩子会不孝顺,担心来担心去,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要把人与人、国与国的冲突根源找到,从根本下手,才能够解决问题。根本就在思想,因为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第一个先想到谁?自己,所以会损人利己。竞争再提升变什么?斗争。斗争再提升,战争;战争再提升,末日。诸位朋友,你现在看到战争,能不能站在中间:不要打了!能不能解决?为什么会战争?根源在哪?人的思想、态度就会延伸出他的行为。

   自我中心,诸位朋友可能会听不明白,我用个比较白话给你们看,自私。诸位朋友,你现在拿到一颗很好吃的巧克力,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我们刚刚讲人要诚信。第一个想到谁?好,我在一次课程里面,刚好有三个答案,坐在前排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说「赶快吃下去」,他很老实。后面两排有一位女士,四十几岁,她说「留给孩子吃」。再后面一点,有一位六、七十岁的长者,他说「先给父母吃」。诸位朋友,哪一个人有文化涵养?哪一个?三十几岁还是四十几岁,还是六十几岁的?六十几岁。可是六十几岁的人可能不识字,三十几岁的人可能是大学毕业。所以学历愈高不代表他有文化,不代表他懂得做人。

    我常会跟小朋友说,我说大学毕业有没有文化?他们马上说有。我说不孝父母,有没有文化?他们说没有。我说大学毕业不孝父母有没有文化?他们答不出来,被我骗了。所以人的认知错误了,真正的文化、道德涵养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就见分晓。三十几岁,第一个念头想自己,所以自私。四十几岁,想孩子,对不对?现在人慷慨激昂,对!您假如回到两百年前,你可不要这样讲,你会被人家笑,人家会觉得你没有智慧。因为当你拿到好吃的东西是先给孩子,你已经给孩子错误的示范,他会想到谁最重要?我最重要。你已经在长养他的自私。但是你这块巧克力假如是拿给爷爷奶奶,这孩子在旁边看爷爷奶奶笑得这么灿烂,他会很感动,你种了他为人子之道。

   从刚刚这个事例,我们也好好省思一下,我们假如自私多,这不是炎黄子孙,自私多是受到资本主义跟功利主义影响。诸位朋友,现在受功利主义影响的人占多少?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当中。诸位朋友,要不要继续增加?假如继续增加,这些戏都会持续怎么样?继续上演。会不会停下来?不会。所以要根本解决从哪里?从人的思想开始解决。我们常常在说,战争可能不到我身上,末日我也不一定看得到。很多人对末日的想法是什么?觉得可能是几颗核子弹炸了,地球毁了,叫末日。其实,俗话有提到,生不如死更痛苦。什么样的生活会让人生不如死?诸位朋友有没有这种经验?看起来都没有,那你们都很有福报。很多人孩子在外面每天为非作歹,这个家长每天担心受怕,真的活的比死还痛苦。当道德都沦丧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末日到了。

   在大陆的四川,有一位十三岁的孩子,煮饭给他爸爸吃,他爸爸吃完就暴毙死了。家里很穷,没有钱验尸,所以就埋了。过一阵子,煮饭给他妈妈吃,他妈妈吃完也死了,也跟他父亲就一起安葬。他去给父母祭拜,祭拜完很不耐烦,把那些饭菜赶快倒到垃圾筒。他的婶婶看了之后心里起疙瘩,这个孩子怎么对父母一点恭敬心都没有?结果这孩子走过来跟他婶婶说,他说我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买保险?他婶婶听完,很警觉,赶快报警处理,结果确实是他亲手杀了父母。为了什么?那个保险费才一万块人民币,不多,两条命都不见了;而这还不是普通的命,是他的父母。他为什么要拿保险费?因为要去买一支手机。

   诸位朋友,欲望的力量强不强?强!欲令智迷。所以,我们教孩子是要长他的欲望,还是要长他的德行?那会差很多。假如你教导孩子是让他懂得孝道,懂得尽自己的本分,那他念书是他一种责任,他念书觉得要不让父母担心,这是长他的德行。假如他念书,你是说今天考前三名带你去吃麦当劳;上了初中,你说考前三名给你一台数码相机;要考大学,你说你考上大学给你一台计算机。当我们这样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在长养他的什么?欲望。他没看到本分,他要的是他的欲望。

   所以有个孩子考高中,考上了,就对他的父母讲,他说爸爸妈妈,你们要替我买几件名牌的衣服。他父母很纳闷,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考上高中,你们省了很多赞助费。因为他高上考中,他的父母不用再去帮他买个高中念,所以他觉得他很有功劳,替父母省了这么多钱,父母应该回馈他,帮他买几件衣服。他的父母听完之后,内心怎么样?跟一些朋友的反应一样,直摇头。但是,早知今日,为什么孩子有这种态度?用物质在跟孩子互动,在教孩子,他物质化就会很自私。

   我们不希望道德沦丧,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很多人都会觉得,现在社会都变这样,我再怎么做可能也没有效果,很多人都会这样想。请问我们这样的念头,对家庭、对社会有没有帮助?没有!这样的想法理不理智?不理智。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真诚心、真德行,能够唤醒身旁周遭人善良的本性。所以古代舜王(大舜),他为人非常孝顺,他一个人很孝顺,修养很好。父母虽然对他很凶,但是他依然尽他的孝道,因为他知道「亲憎我,孝方贤」。跟父母可不是交易,不能说今天父母对我凶,我就不对他好;我们是要时时刻刻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去回报,而不是去渴望父母要对我们好,因为孝顺是一个人的本分事。由于他有这样的态度,所以他那分对父母的孝改变了他的家人。因为他修身,所以能够齐家;因为他的德行让邻里乡党的人看了都很感动,都愿意效法他,甚至于是都希望做他的国人,所以他就齐家治国。当时候的君王尧帝看了很感动,觉得把天下交给这样的人,人民才会幸福,所以他进一步治国平天下。诸位朋友,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新加坡有两个国宝,一个是他们的前总理李光耀,另外一位是一位女士叫许哲,她已经一百零六岁,她对人很有爱心,对父母也很孝顺。她自己一个人照顾二、三十个老人,这些老人都比她年轻二、三十岁,都是七、八十岁,她还去照顾他们。她这样的爱心感动了新加坡人,不止感动了新加坡人,感动了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所以,其实要对这个社会、世界有所贡献,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所以老祖宗教诲我们国家兴亡,这个态度很重要,当有这样态度的人愈来愈多,这个社会就开始转变过来。从哪里转?七○年代,有一位英国的大哲学家叫汤恩比教授,他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哪两种?孔孟学说,还有大乘佛法。这一段话很有道理,不是中国人讲的。

   问:请问孔孟学说在哪?
   答:在中国。
   你确定吗?你看,中国是礼仪之邦,你现在看到人与人见面会很客气,说「你好」,在哪里 看到?
答:日本。
   怎么答案变了?在韩国。所以我很担心有一件事,可能五十年后,国际法庭会打一个诉讼案,就是孔夫子是韩国人的老祖宗,还是中国人的老祖宗?诸位朋友,结果会是怎么样?那个法官会说重实质不重形式,来,我们现在来看看是韩国人力行孔夫子教诲,还是中国人。到时候我们就欲哭无泪,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要珍惜有这么好的老祖宗,珍惜他们的教诲,要把他转过来。

    为什么汤恩比教授这么讲?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得奖主在巴黎发表了联合宣言。内容里面提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要继续生存的话,要回归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诸位朋友,诺贝尔得奖主都是什么来历?都是每个行业的顶尖佼佼者,为什么他们异口同声都体会到,未来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孔孟学说来解决?其实这些道理,我们只要细细静下来都能思考出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孔孟学说的核心在哪里?仁爱。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慈悲,所以仁慈、慈悲。其实西方的圣哲也把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点出来。西方的圣哲,上帝、耶稣教什么?博爱。既然都教了,但是现在为什么都尝恶果?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当人的思想观念回归到圣贤的教诲,问题就开始转好。

    我们来看,仁爱存心,懂得互相帮助,再提升,互爱,就能够创大同世界。诸位朋友,大同世界不是高高挂在墙壁上的。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的孝确确实实已经放在心上,他去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不会尊敬?会。所以《孝经》里面提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我们试想一下,今天你有孝心,你坐在公车上看到一个老婆婆上来,你还会坐在那里吗?会不会?你马上会想到赶快站起来,这是为人长者、为人父母,很辛劳,赶快让她坐。当你看到这些长者他走在路上,过马路很惊险,相信他会马上自然而然去搀扶他。有这分孝心、仁慈心的人,自然就会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当我们都重视每个人的德行,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慢慢地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其实末日还是大同世界,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你抽丝剥茧,把它的来龙去脉找出来,根本在哪?就在一念之间。

   现在市面上很常谈生涯规划,诸位朋友,您怎么经营你的一生?你希望你的孩子怎么经营一生?当孩子自私,当孩子注重物质享受,他会走出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时候很快乐,要玩什么都给他玩,要吃什么都给他吃,反正顺着他的个性去发展。顺着个性,诸位朋友,顺着哪个个性?人都会好逸恶劳,「苟不教,性乃迁」,很多的习性就跑出来。中国这些为人长者,对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深入,所以教育孩子很重视,不能长他这些习性。因为假如他很奢侈,他很懒惰,他不恭敬,请问一辈子会怎么样?一辈子会经营好吗?不会。但是这些习惯一养成,要再把它导正回来就很困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让他小时候很幸福快乐,要什么有什么,等到他花钱习惯了,很难改。

    我们来看看现在这些一、二十岁的年轻人,都还没有出社会,花钱比赚钱的人更凶,信用卡都办几张?这个我比较没有经验,你们给我一些信息。办好几张,这一张刷爆了再去办。以前的中国人是觉得欠人家钱很丢脸,现在年轻人是想尽办法先用再说,所以很多的年轻人还没有踏入社会,已经把他的社会信用破坏、糟蹋了。所以他很奢侈,一辈子要成为物质的奴隶。你们怎么知道?真有智慧。所以他努力的目标不是为了要孝顺父母,不是为了要照顾妻儿,而是要满足他的物质欲望。

    其实人一天要花的钱,吃饭、穿衣,多不多?不会很多。但是只要沾染上这种奢靡之气,就会挡不住诱惑。因为要还钱,他就必须很努力,要去击败别人,在工作当中可能会损人来利己,看到人都觉得是敌人、是对手,所以活的像战场。他老年,你看我们都很羡慕西方有老人福利,很羡慕。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些老人家住在里面,虽然不愁吃穿,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很贫乏。他们可能会觉得,刚好有一天孩子来看他,他会高兴好几天,告诉其它的朋友说,我儿子还没有忘了我。这句话听起来,他觉得高兴,你觉得心酸。中国人觉得真正的福报在什么时候享?老年。假如老年精神生活这么匮乏,这个人生你不会觉得很幸福的。

    好,那什么样的生涯规划才是正确的?我们来看,假如一个孩子从小有仁爱之心,他已经在为自己积福、培福,所以从小要培福、积福。年轻,因为有德行、有智慧,所以要造福;老年,福在晚年享,那才是真正的福。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从小可以培福?你不要看他年纪这么小,哪会培什么福?俗话说「福田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他念念都会为人设想,都会替人着想,他这一颗心已经在为他这一生培育出非常多的福田。而他有这样的态度,学的东西他一定会奉献社会,造福,晚年铁定享福。好,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9 17:1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8-9 17:29: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集演讲精华

----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

    要看对书才好,看错书是污染。

    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你要花更多倍的时间把它清除。

    没有理智的人特别容易被骗。

    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有理智的判断,你才能够防止书籍里面不正确的知识,才能防止孩子受到这些的污染。

    中国人的文化,它是已经经历几千年的人类共同印证,确确实实都是所言不虚的真理;而中国圣贤的智慧是超越了时间跟空间。

    孝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这样的真理才值得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好好去深入。
当我们真正有理智,就会下对抉择,诸位朋友,抉择当中有一个抉择最重要:抉择你的思想、观念,择念。

   我们做人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

   觉者畏因,觉悟的人会把原因找出来,迷惑的人只会害怕那个结果。

   人的思想、态度就会延伸出他的行为。

   学历愈高不代表他有文化,不代表他懂得做人。

   很多人孩子在外面每天为非作歹,这个家长每天担心受怕,真的活的比死还痛苦。当道德都沦丧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末日到了。

   用物质在跟孩子互动,在教孩子,他物质化就会很自私。

   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真诚心、真德行,能够唤醒身旁周遭人善良的本性。

   诸位朋友,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其实要对这个社会、世界有所贡献,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要珍惜有这么好的老祖宗,珍惜他们的教诲,要把他转过来。

   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当人的思想观念回归到圣贤的教诲,问题就开始转好。

   仁爱存心,懂得互相帮助,再提升,互爱,就能够创大同世界。

   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

   当我们都重视每个人的德行,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慢慢地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其实末日还是大同世界,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你抽丝剥茧,把它的来龙去脉找出来,根本在哪?就在一念之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让他小时候很幸福快乐,要什么有什么,等到他花钱习惯了,很难改。

    中国人觉得真正的福报在什么时候享?老年。假如老年精神生活这么匮乏,这个人生你不会觉得很幸福的。

    假如一个孩子从小有仁爱之心,他已经在为自己积福、培福,所以从小要培福、积福。年轻,因为有德行、有智慧,所以要造福;老年,福在晚年享,那才是真正的福。
   
    俗话说「福田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他念念都会为人设想,都会替人着想,他这一颗心已经在为他这一生培育出非常多的福田。而他有这样的态度,学的东西他一定会奉献社会,造福,晚年铁定享福。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9 17: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7-8-10 16:5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集学习心得:很多抑郁症患者看书都很多,我也算其中的一个,但是圣贤书读得太少,理智没有好好建立起来,好感情用事。听不进别人劝诫的人,也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感觉自己比以前好多了,不过儿子现在这方面有些问题,需要和他好好沟通交流。用物质在跟孩子互动,在教孩子,他物质化就会很自私。这句话说得很对,以前我在教育孩子时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今后一定要注意,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17: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8-10 17:01:29 | 只看该作者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5/2/16
台南净宗学会
档名:52-116-03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事实上,世界、社会、家庭的安定并不是没有办法达成,关键就在每个人的那一念心念。假如自私,就会发生冲突;假如时时可以为人着想,家庭、社会就会圆满安康。昨天也提到,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就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那他从小他的起心动念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福分,所以从小就知道培福、积福。因为有这分存心,他知道读书志在圣贤,要把学的道德学问好好的去奉献这个社会。所以,他一入社会就知道替社会造福,他的福分就愈来愈大,到了老年福报现前,就可以安享晚年。

   我们中国人讲五福,其中有一福叫「善终」,再白话一点,就是很好死,不会死得很痛苦,俗话讲不要不得好死。这句话好像是骂人的话,不过诸位朋友,现在这句话不算骂人。算什么?算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记得小时候,还常常听到某位长者昨天睡觉很安祥地就去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多不多?不多了。为什么以前的人他可以很安祥地离开这个世间,而现在的人死的时候可能都要急救,死的时候都可能不省人事?那都是因为他不懂得照顾身体,他不懂得培植自己的福分,福太薄了,就没有办法善终。所以人要有福分,根源还在一念善心。以前的人存心比较良善,处处为人着想,所以死得很轻松;现在的人比较自私,临终前还患得患失,很多事情还很执著,都放不下。我们要晚年享福,要懂得心存善念,要懂得时时能够放得下来,不要执著。

   很多人都觉得,人的一生好象是要开始工作才会对社会有帮助,然后人老了以后,就比较没有办法尽自己的心力。所以一般都觉得,好象二十岁到六十岁这一段,才是造福社会的黄金时段,很多生涯规划都是这么谈。其实,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接受圣贤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只有四十年的光景。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孩子从小以仁爱存心,以道德存心。我们曾经在课堂当中,有个孩子他才两岁多,第一天去上课,上完回来,他的父母问他:你今天学到什么?这个孩子马上精神抖擞说了四个字:孝顺父母。他的父母也很震惊,两岁多的孩子学得非常笃实,非常扎实。

   第二次去上课的时候,刚好老师请很多的同学上来分享,这个礼拜做了哪些孝顺父母的事情。因为学问贵在力行,学了以后,回到家里要好好落实。所以很多的同学都上来讲,他帮父母端洗脚水、他削水果给父母吃。这位两岁多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做到这些孝行,让他生起效法之心。所以诸位朋友,大人教小孩是一个方法,小孩教小孩又是另一个好方法,所谓「相观而善」,他会互相观摩。这个孩子第二节课回去,马上就拿着茶杯去端开水给他的父母喝。

   诸位朋友,他两岁多就时时有这样的存心,所谓「福田心耕」,他已经在培植自己的福分。相同的,他这样的行为是修身,他也会感动他的父母。连两岁多的孩子都知道端茶给父母喝,都知道处处为父母设想,相信他的父母自己也会感觉,连孩子都这样,我自己要更积极力行孝道。所以这个孩子已经开始在齐家。这个孩子的事例,我在中国大陆已经讲遍了大江南北,甚至于还扬名海外,把他这个故事讲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因为有这个孩子真实的修身功夫,我们才能够把这些事例进而去推广,让更多的人、让天下的人都能够引以为效法。

   所以,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受圣贤教育,他的生命绝对不是从二十岁才开始发光。从几岁?假如刚好这个妈妈怀孕的时候就知道给他放《弟子规》,给他听这些圣贤经典,可能这个孩子一生出来第一句话说什么?可能说「弟子规,圣人训」,那这个孩子从出生就可以弘扬圣教,他的生命可以从小就有价值。再来,从小读圣贤书的孩子,他长大造福社会,他的智慧会与日俱增,他会愈老愈值钱。走到哪里,很多的后生晚辈都要亲近他,因为只要亲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减少很多无谓的摸索。所以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岁结束,而是会到他老都会很有价值。

   我的老师释净空教授,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了,走到世界各地都有一大堆的学生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不止是我们中国人希望得到他的教诲,现在世界上各个宗教、种族都非常希望能亲近这位长者、这位老师。所以他的生命绝对不是六十岁结束,他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不会结束;因为他的教诲是从真诚心中发出来,真诚心可以超越时空。《中庸》里面讲,「诚者,物之终始」,真诚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诚如神,至诚可以感通。用真诚心做出来的言语、行为,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他的影响力。所以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吗?他的精神长存,垂范后代。

   范仲淹死了吗?在二○○二年,大陆举办了一场全球华人读经的活动,来自马来西亚,来自新加坡、香港、印尼,很多地方的华人都到了山东曲阜。其中邀请了一个特别来宾,就是范仲淹的嫡传后代,已经八百多年,他的后代都很有成就。我在演讲当中结识了两位,其中有一位我看他脸大大的,耳朵耳垂很大,我们中国人说的,一看就是富贵相。所以他的教诲,八百多年来还影响着他的后代子孙。他的这位子孙在山东曲阜的活动当中,上台唱了一首歌,他们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谱成一首曲。当他唱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范仲淹在天之灵,他也会觉得他这一生真有价值,这一生没有白来一遭。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诲,就知道用真诚、用爱心去经营他的人生,相信他这一生的价值会永垂不朽。

   诸位朋友,当你为人父母,为人长辈,你到底要让你的孩子经营出什么样的人生格局,这个很重要!你是希望他能垂范后世?还是希望他不要饿死就好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后代子孙。诸位朋友,做人要有志气,当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可以解决这个社会跟世界的问题,我们应该责无旁贷,要勇敢走出来。诸位朋友,勇敢走出来也不用拋头颅,也不用洒热血,只要从哪里开始?从自己的修身开始做起,很多的大事业都是从小地方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大学》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就是说,不管他是国家领导人还是贩夫走卒,他要把国治好,要把家治好,下手处在哪?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当你有道德、学问,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很复杂的事,你把它抽丝剥茧,其实很简单。

   我们已经了解到,有仁慈之心,念念有仁慈,人人都有仁慈,社会就能够往大同世界发展。我们进一步要再思考,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开始培养?从哪里下手才能够长养他的仁慈之心?我们总要把第一步找出来,这第一步在哪?好,我们常常把思考一直往根本去思惟的时候,真理就出现了。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敬,他会去对其它的人孝敬,你相信吗?所以,《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到,「不爱其亲」,不爱他的父母,「而爱他人者」,而去爱护他人,这个叫「悖德」,这是违背一个人的德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在课程当中,也曾经请教过一些还没有结婚的女性,我就问她们,我说:有一个男士他很积极追求你,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爱情长跑?现在比较没有。他追求你三年,三年如一日,你有任何的要求,他一定尽心尽力帮你办好,而且只要有空都陪你喝咖啡,都陪你爬山、郊游。但是他从来没有跟他父母喝过咖啡,也没有去爬过山。这三年,你也觉得他对你很好,他跟你求婚。突然有一位长辈,刚好是他的邻居,他告诉你,这位男士对他的父母不孝敬。我就请问她,请问要不要嫁给他?要不要?不要!有些女士还会迟疑一下。当局者迷,假如现在还会迟疑,真正遇到的时候一定陷进去。怎么你们这么有经验?

   所以我们要理解到,孝对一个人很重要,当一个人没有学到孝道,他有一个态度不能形成,他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养育、教育的付出。他没有长恩义,没有长道义,会长什么?很多的父母说,「我的孩子没学好,也没学坏」,有没有这档子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什么是逆水?现在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不赶快教他好的,他一定学坏的。我曾经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教书,一般人会认为,在偏远地方污染比较少,所以孩子比较单纯。其实不然,因为现在有一个大魔王,无远弗届,不管你住在山上,他都会跑到那里,把不正确的观念告诉你。
问:这个大魔王是谁?
答:电视!

    你们怎么都认识他?对!所以我们要警觉到,你不赶快把正确的态度、观念教给孩子,他一天一点一滴都在学不对的。所以让孩子看电视,一定要选择没有污染的,要选择好的节目。
当孩子恩义、情义没有长,会长什么?会长利害。他喜欢的,他就会尽力去追求;他不喜欢的,他可能就翻脸不认人。当孩子对人的态度都是利害,那利害靠不靠得住?利害是瞬息万变,今天没有什么利害,兄弟还相处得很融洽,明天假如因为父母的财产,可能明天就会翻脸。这个男士为什么在这三年来可以这么样尽心尽力为这个女士去付出?原因在哪里?有利可图!你看现在的男孩子看到漂亮的女生,都会无怨无悔替她付出,有没有?半夜这个女孩子肚子饿了,打通电话给他,他马上就跑出去帮她买些热的芝麻糊,还是热的杏仁糊给她吃,这背后的动力是利。

   当你嫁给他了,三年之后也帮他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但是生孩子很辛劳,所以脸上长了几条皱纹,没有像以前这样年轻貌美。结果这位男士他出去工作,看到一个更年轻貌美的,那你从利变什么?变害,因为他又想要追求那个女孩子,我们就从利变害。害要怎么样?对,因为他只有利害、只有好恶,所以从利变害,从好就变恶。这个动作一做下去,影响家庭、影响社会,离婚率就攀升了。离婚率一攀升,直接影响的就是下一代的教育。不只是你离婚以后影响这个孩子,在相处过程当中,夫妻的冲突,这种不好的气氛都深深地烙印在谁的心里?小孩的心里。所以夫妻不和、夫妻离婚,对孩子是一辈子的伤害。

   离婚率还会带动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犯罪率。我曾经去问过一位监狱的领导人,我请教他一个问题,他也回答到,他说进监狱里面,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是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因为家庭不健全,孩子从小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人生的根基就不扎实。然后到学校、到社会遇到不好的缘分,马上连根拔起,很容易就被不好的朋友给带坏了。当社会的犯罪率愈来愈高的时候,诸位朋友,你再有钱、再有社会地位,你有没有安全感?有没有?没有。现在整个世界确确实实很少人有安全感。现在我们走在街上逛街,像我到海口去,我背我的背包都怎么背?一定要背在前面,而且要放在肚子前面,要这样子慢慢走,不然很害怕后面会怎么样?假如有人要抢你的皮包你就危险。

   现在呈现社会治安的不好是个结果,诸位朋友,原因在哪?家庭没有稳定。再来,人从小没有学孝道,没有学圣贤教诲。今天婚姻不好,根源在哪?根源在从小没学孝道。我们了解到这点,就要更重视孝道的教诲跟圣贤的教诲。与其我们常常在那里抱怨社会治安不好,不如现在从自己做起,教孝。再来,看到别人的孩子也要同时教育他孝顺父母,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推广这个重要正确的观念。孔老夫子在《孝经》有一段非常要重要的开示,叫「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没有从孝道入手,一个人的德行是长养不起来的,所以教育首重孝道。诸位朋友,我们把这句话念一遍,您念一遍一定跟以前念这一句感觉不一样。好,来,我们念一下,预备起,「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好,根本找到了,路就不远了,所谓君子务本,本立仁道就生了。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就有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孝」开始教起。

   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细讲《弟子规》」,而《弟子规》就是从「孝悌」扎根,所以「入则孝,出则弟」。在我们开始讲《弟子规》之前,我们要先确立一些正确的学习态度。当我们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你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好,俗语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首重立志,所谓「学贵立志」。我们在海口办教师课程,第一节课我们跟所有的老师共同立了一个志向,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常常在祈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个结果,要先种什么因?要先种每个人有仁爱的思想、观念的因,而仁爱的思想、观念要透过学习、透过教育,也就是要教导圣贤的智慧。所以「开太平」是结果,「继绝学」是种因;「为往圣继绝学」才能承先启后,要承先就要先自己学好。

   我们有一位老师,他教的是五年级,他有这样的使命,所以一天除了教书以外,还安排三个小时深入圣贤经典。而且每天早上他是很早就到学校去,然后自己打开《弟子规》、打开《孝经》来读诵。他的学生一进门,本来还拎着早餐准备怎么样?准备在那里慢慢地吃。看到老师已经正襟危坐在读经,小孩马上走到自己的坐位,坐下来把经书拿起来跟着念。所以诸位朋友,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以身作则。由于他的用心,所以他们班成绩还有礼貌都有很大的成长。他的校长看了以后,就问他,他说「你们班是怎么教的,怎么会教得这么好」?这位老师跟校长说,因为我请了数百个古圣先贤来教我的孩子。

   我们中国有一套书叫《德育故事》,里面有七百多个圣哲人的故事,它分成八个单元来编排,这八个单元就是「八德」,依据「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编出来。他每天跟学生讲两三个德育故事,这些孩子看了以后懂得见贤思齐。然后又以《弟子规》为他们班的班规,学生犯错不等老师讲,自己就会知道错在哪一句。比方说在教室里面跑,结果去撞到椅子,学生会说什么?「宽转弯,勿触棱」、「事勿忙,忙多错」。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出现,孩子会想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孩子懂得勇于认错,勇于改过,不会推诿,不会掩饰,也会想到「德有伤,贻亲羞」。

   诸位朋友,当我们的下一代遇到事情都能提起《弟子规》的教诲,他这一生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踏实,也会很有影响力。所以他们除了班上表现好,他的校长重视了以后,就邀请我们中心的老师去跟他全校的老师做两次演讲,然后我们又把《弟子规》都发送到他们学校去。所以一个人有立定志向要「为往圣继绝学」,他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展,他自我的要求就会非常地深,他就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位老师跟我们接触了半年时间,他就开始跟着我到中国大陆去演讲,把他的经验不只在学校推展开来,还把他的经验贡献给其它地区的老师跟家长。

   所以诸位朋友,「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一念心是不是真正有发出来!我们要立志「继绝学」,当然要从自己身旁最亲的人开始,我们去做他的榜样,所以我们的立志可以先立志当孩子的好榜样。诸位朋友,你这个志真的立下去,保证你下一刻就变一个人,因为你开始讲话会很小心,「奸巧语,秽污词」讲出去了,就不是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立志当好父母,在公司立志当好的长官、好的同事,在社会当中立志当好公民。我们有个老师坐公车,刚好看到一位长者上来,他马上站起来,请这个长者坐。结果他这个动作一做完,接连有四个人让座,他看了很感动,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他也印证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所以,当我们有这分志向要去改善社会风气,相信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谨慎,都会克制自己,我们的道德、学问也因为立志而不断地提升。好,这是立志。

   我们在深圳面对的都是五、六岁的孩子,我们问他说,读书要做什么?你们知道他的答案是什么?他们的答案会很标准,要做圣人;他说不做圣人,读书干什么!他们六、七个同学要从外面回到他们的幼儿园去,就一路上孩子争先恐后,干什么?捡垃圾。他们一看到垃圾好象看到宝一样,觉得我可以为社会付出,大家在那里抢着捡垃圾。结果刚好路上遇到了一些下课的初中生,这个初中生手上拿着雪糕,拿着吃的东西,边吃边丢。突然看到一群小孩在捡垃圾,本来要丢的垃圾,突然在半空中停住了,没有丢下去。然后有一位初中生就对着其它的同学说:我们别丢了,这么小的孩子都在捡。他是用广东话说的,结果这六、七个孩子只有一个是广东人。回到他们的幼儿园,这位同学雄纠纠气昂昂翻译了这个大哥哥的话给其它的同学听,他说这些大哥哥因为看到我们捡垃圾,所以他们就不丢了。这位小朋友内心的感受,他会觉得原来我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这个社会,所以孩子的定位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志向就好象一个人人生的一个目标,一个终点,我们志立对了,这一生才不会白来一遭。

   好,学习除了立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叫「学贵力行」。我们学习一句经教,一定要做一句,所谓解行相应,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起来。在唐朝时候,有位高僧叫鸟窠禅师,唐朝的诗人白居易,晚年好佛学,他希望能够去亲近这样的大德,能够提升自己的学问。当他遇到鸟窠禅师,他就开始请教他,他说怎么学佛?「佛」是印度话,它本来的意思,本来的话叫「佛陀耶」,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它直接翻成一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这个在中国造字叫形声字,形是人,声是这个弗。「佛」这个字以中国的话来解释,就是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再讲白一点,叫明白的人,明白道理的人。所以,学佛就是要去学当一个明白人。

   鸟窠禅师就对白居易说,学佛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白居易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诸位朋友,你三岁的时候知不知道?以前教导善恶、教导做人,在哪里教?不是到学校,在家里,家教就教了。所以确实白居易说的没错,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回答他,八十老翁都做不得,都没做到。所以道德学问的枢纽、关键,不在你念了多少,而在你做到多少。这个态度,我们自己学跟引导孩子学圣学贤,一定要确立这个正确的态度。

   我是去年三月十五到了深圳,跟当地的老师跟家长上了一堂课。隔天,当地的老师请我去跟他们幼儿园的孩子上一堂课,我就跟他们上《弟子规》。结果我一进去,我说诸位同学,我们今天来上《弟子规》。这些孩子异口同声说:老师,我们都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诸位朋友,学《弟子规》给了这些孩子什么?给了这些孩子觉得「那个我早就会背了,我都学会了」,给了他傲慢,而不是谦卑。所以老师一开始的引导,对孩子很重要。

   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道德的「道」,我也没有直接去跟他们反驳,我就先写一个「道」字。我说诸位小朋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在文字当中,把人生哲学、人生智慧流露出来的文字,只有中国字。接着我就解释,这个字叫会意字,当你看到这个字,你就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左边一个「辵」部,右边一个首先的「首」,这个字就告诉我们,真正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够实践﹙这个「辵」就是实践﹚,首先能做到、能做出来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我们学《弟子规》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诸位同学,《弟子规》哪一句话你做到了?他们本来头抬的很高,听完之后,突然在那边想,「父母呼,应勿缓」,昨天才跟妈妈顶嘴,所以马上开始反省。

   我接下来就《弟子规》的经句,一句一句告诉他们如何落实在家庭生活之中。其中有一个孩子回去,当天写日记第一句话就说,「今天蔡老师来帮我们上课,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而不是只有拿来背」。诸位朋友,这个孩子会写在日记上,代表这个态度他的印象很深刻,这个印象很可能影响他一辈子。所以,教育有三字真言,要「慎于始」,当他一开始学习学问就重视力行,那他功夫的得力一定跟其它的人不一样。另外有个孩子学完了,回去也很认真,隔天就站在他父母的门前,等着父母出来。父母一出来,他就跟父母鞠个躬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吗?他爸爸、妈妈忽然觉得吓了一跳,赶快给幼儿园打电话,他说:昨天发生什么事了?我的孩子怎么今天会给我们问好、问安?老师才说昨天因为上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其实孩子好不好教?很好教,只是我们没教。

   在汕头有个孩子,他才七岁,刚好汕头也有很多的老师义务地讲授《弟子规》的课。上了一两个月,他们的老师办了个活动,也跟这些家长做交流,他就安排每个孩子上去分享一下,他学了这一两个月他有什么改变。结果这个七岁的孩子上去,他第一句话就说,他说:我上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诸位朋友,这句话很有味道,「原来要孝顺」,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很生气: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连这个都不懂!他真的连这个都不懂,因为没教。所以我们要理解到,哪些道理一定要赶快教。

   你看这个孩子,你马上跟他讲「晨则省,昏则定」,他隔天就去做。而这位家长懂得赶快打电话去学校,这个动作代表他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了解到把孩子教好,很重要要亲师合作,所以这个家长是有教育敏感度。假如他觉得很奇怪,然后摸摸他的女儿说:女儿,你今天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这么有礼貌?假如这样做,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孝心跟学习的心。所以,当你的孩子学了《弟子规》,回去帮你端洗脚水,你应该怎么样?你可不要说:不要这么麻烦,你等一下烫到怎么办?你看,他要学习的机会都被你断送掉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跟老师配合,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

   有一位母亲就说了,她说我的孩子这么小,到时候他把我打翻了怎么办?我跟她说,打翻了更好。她就很纳闷,为什么打翻更好?因为他打翻了,除了你已经成全他的孝心以外,你还可以当场利用这个机会跟他说:儿子,你这分心,妈妈很感动,这么小就能尽孝,我们今天要想一下,为什么你会把水打翻,一定是你双手没有拿稳,下次怎么拿稳就不会打翻,来,我们一起把它擦干净。你同时教他如何拿东西,同时又教他如何收拾这个情况,把事情做收尾。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让孩子多做,他才能多学习、多体会。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17:0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8-10 17:17: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集演讲精华整理

   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就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那他从小他的起心动念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福分,所以从小就知道培福、积福。因为有这分存心,他知道读书志在圣贤,要把学的道德学问好好的去奉献这个社会。所以,他一入社会就知道替社会造福,他的福分就愈来愈大,到了老年福报现前,就可以安享晚年。

   人要有福分,根源还在一念善心。以前的人存心比较良善,处处为人着想,所以死得很轻松;现在的人比较自私,临终前还患得患失,很多事情还很执著,都放不下。我们要晚年享福,要懂得心存善念,要懂得时时能够放得下来,不要执著。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接受圣贤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只有四十年的光景。从小读圣贤书的孩子,他长大造福社会,他的智慧会与日俱增,他会愈老愈值钱。走到哪里,很多的后生晚辈都要亲近他,因为只要亲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减少很多无谓的摸索。所以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岁结束,而是会到他老都会很有价值。

   因为他的教诲是从真诚心中发出来,真诚心可以超越时空。《中庸》里面讲,「诚者,物之终始」,真诚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诚如神,至诚可以感通。用真诚心做出来的言语、行为,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他的影响力。所以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吗?他的精神长存,垂范后代。
  
   当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诲,就知道用真诚、用爱心去经营他的人生,相信他这一生的价值会永垂不朽。

  《大学》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就是说,不管他是国家领导人还是贩夫走卒,他要把国治好,要把家治好,下手处在哪?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当你有道德、学问,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很复杂的事,你把它抽丝剥茧,其实很简单。

   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敬,他会去对其它的人孝敬,你相信吗?所以,《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到,「不爱其亲」,不爱他的父母,「而爱他人者」,而去爱护他人,这个叫「悖德」,这是违背一个人的德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孩子恩义、情义没有长,会长什么?会长利害。他喜欢的,他就会尽力去追求;他不喜欢的,他可能就翻脸不认人。当孩子对人的态度都是利害,那利害靠不靠得住?利害是瞬息万变,今天没有什么利害,兄弟还相处得很融洽,明天假如因为父母的财产,可能明天就会翻脸。

   所以诸位朋友,「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一念心是不是真正有发出来!我们要立志「继绝学」,当然要从自己身旁最亲的人开始,我们去做他的榜样,所以我们的立志可以先立志当孩子的好榜样。诸位朋友,你这个志真的立下去,保证你下一刻就变一个人,因为你开始讲话会很小心,「奸巧语,秽污词」讲出去了,就不是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立志当好父母,在公司立志当好的长官、好的同事,在社会当中立志当好公民。

   我们学习一句经教,一定要做一句,所谓解行相应,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起来。

   道德学问的枢纽、关键,不在你念了多少,而在你做到多少。这个态度,我们自己学跟引导孩子学圣学贤,一定要确立这个正确的态度。

   教育有三字真言,要「慎于始」,当他一开始学习学问就重视力行,那他功夫的得力一定跟其它的人不一样。

   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跟老师配合,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
   
   我们当家长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让孩子多做,他才能多学习、多体会。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17: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7-8-10 17:23: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集学习心得:
   非常喜欢这段话: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接受圣贤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只有四十年的光景。从小读圣贤书的孩子,他长大造福社会,他的智慧会与日俱增,他会愈老愈值钱。走到哪里,很多的后生晚辈都要亲近他,因为只要亲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减少很多无谓的摸索。所以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岁结束,而是会到他老都会很有价值。所以我现在和儿子一起坚持学经典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我们的人生都会愈老愈值钱。学经典不仅要会背,更要在做这方面下功夫,要解行相应。这样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起来。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17: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7-8-11 09:36:05 | 只看该作者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集)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们提到,学习一开始的态度很重要,提到了「学贵立志」,要先立定志向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去驱使我们不断地进步成长。第二个,「学贵力行」。我们现在要学中国文化,要学圣贤的学问,我们也不要很担心说我现在才开始学来不来得及?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很多人说等我学好了再来教孩子,等我学好了再来帮助别人,等我们学好了,来不来得及?来不及。现在学一条做一条,光是这样的精神就会感动你的孩子,感动你的学生。我们很多的老师,之前比较少熏习中国文化,他们也是抱持着跟自己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往往这样的态度,孩子看了也很欢喜,因为我们把好学的态度演给小孩看、给学生看。

    有一个幼儿园,他们就教导孩子,吃饱饭以后要有礼貌,起来的时候要跟同桌的老师、同学说「大家请慢用」之后,再拿着他的碗跟筷子去厨房自己洗,所有的孩子就养成习惯。他们的老师同样也这么做,每个老师吃完向他们一鞠躬说,「大家请慢用」,所有的孩子都会会心地微笑。诸位朋友,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中就在想:老师也跟我们一样,要有礼貌,要遵守这些规定。其实我们跟着孩子一起做,那个效果非常好。

    还有个孩子,刚好那次吃饭,全部的老师、同学都吃完了,只剩下他一个人。这个孩子吃完以后站起来,对着桌椅、板凳深深一鞠躬,说「大家请慢用」,所有的老师看了都笑出来。但是我们感受这个孩子很老实,说一条、学一条就做一条。一个人要先学老实,再学灵活,这样学问才会成就。假如一开始就学灵活,对老师的教诲,说了五条,挑三条来做。好,脑筋也很灵活,但是很可能学问会不扎实,到时候会被自己的小聪明给害了。

   除了力行以外,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学习也要重视它的顺序、它的次序。《三字经》上有一句话,「为学者,必有初」,读书它是有次第的,「小学终,至四书」,就是把《小学》这本书学好,接着学四书五经。《小学》是一本朱熹朱夫子编的童蒙养正的书籍,这本书教导孩子怎么孝养父母,怎么尊重长辈,还有整个生活当中洒扫应对之礼。这本书有看过的朋友举手?还不少。这本书距离现在已经快一千年,历史比较悠久,它很多当时候的生活情境跟现在已经有差别了。

    而为什么学《小学》这么重要?因为孩子从小先扎做人做事的根基,这个根基扎好了,他读其它的经书,他就不是只有读而已,他懂得要落实在与人相处当中,他懂得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这个根基一定要扎。因为这本书离我们比较远,我曾经看过,也只能看个六、七成,很多术语都不懂。后来我翻了《小学》之后又翻《弟子规》,对《弟子规》这本书非常地感动,也非常赞叹。因为《弟子规》是清朝时候编的书,离我们才几百年时间,很近。而清朝的李毓秀夫子,他就是根据《小学》里面最重要的内容,把它抓出它的纲领,编成这本《弟子规》;离我们的生活是完全相应,没有一句做不到,而且也把《小学》的重点都包含进来。李毓秀夫子他编这本书,还是依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一句很重要的教诲,这句教诲提到「弟子规,圣人训」,就是提到「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根据孔老夫子提的这句话,把它举出了七个纲目,编成这本《弟子规》。

    所以,我们把《弟子规》学好,就是把《小学》的根基扎好。假如《小学》的根基没扎好,直接读四书五经,孩子读愈多会跟生活脱节。有些孩子经读的很多,但是他会拿着《论语》里面的经句跟爸爸妈妈辩论。有个孩子六岁左右,有一次他妈妈在批评他,他就跟他妈妈说:妈,你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吗?你假如做不到,你也没有资格说我。他妈妈心里一震,现在都已经用经典的言语在跟我反驳,那再读下去会怎么样?

    我有个长辈,她带着她的孙女,那个孙女要叫我舅舅,带到我们家,我爸爸妈妈都在。一坐下来就开始对她的孙女讲:来,我们背英文给这些长辈听。这个小女孩也非常地纯熟,我相信绝对不是只有表演给我们看过,一定是上演不少出了,所以她也很自在。然后她的奶奶就开始问:苹果怎么讲?小女孩说:Apple。雨伞怎么讲?小女孩说:Umbrella。问了好几个都对答如流,突然这个小女孩反问她奶奶一句话,她说:奶奶,书本怎么讲?她奶奶说:我怎么会知道!小女孩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白痴!

    孩子假如没有学会做人做事,学的知识、看的书愈多愈傲慢。「傲慢」是求学问一个很大的杀手,傲慢心只要生起来,学问很难有成就。所以《礼记.曲礼》提到「傲不可长」,这些都是以前的圣贤人给我们很重要的提醒。

    林则徐先生在他体悟的人生当中归纳了十件事,这十件事就是,假如人犯了这十个错误,那人生是很没有益处的,他说叫「十无益」。第一个叫「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对父母都不孝顺,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没有用?没有益处。「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家里面跟兄弟相处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冲突,这样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吗?不可能。在这「十无益」当中,其中两点是针对求学问很重要的提醒,「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所以,他只要有了傲气,学历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伤害别人。「行止不端」,假如他的言语、行为跟圣贤的教诲都背道而驰,那读的书跟他不相应,不得利益。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圣哲人所留下来的话,我们要很珍惜,要好好拿来警惕;自己不能犯,当然孩子也要尽量不犯这些过失,这是学习的次序。

    再来,学习的方法要抓住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哪一门?中国圣哲告诉我们的教诲,假如用两个字来说,就是「道德」。道德两字就掌握了整个圣贤几千年的教诲的纲领,所以纲举目就张。诸位朋友,什么是道?什么是德?我们翻开手册第二页下面有一行字,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预备起,「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下一句,「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所以「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法则,俗话讲伦常大道。五伦关系就是道,所以天地万物都有它运行的轨迹,才不会发生冲突。不只人有正确的道路,像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运转,它也有它正确的轨迹在转。假如宇宙间的星球运转,它今天这样转,明天要改这样转,行不行?不行。假如九大行星,冥王星说我今天不这样转,明天我要改了。可能它一改轨道,就会跟其它的星球相撞、冲突、摩擦。万物如是,人亦如是。所以我们这五个关系,假如能够去遵守,那就会相处的很融洽。但是这五个关系,我们假如不愿意去遵守,就会发生矛盾,发生冲突。

    好,诸位朋友,现在这五个关系有没有冲突?有没有?很多冲突,打开报纸就知道。那我们来看看,这五个关系如何不踰越?如何用心的去经营?诸位朋友,这五个关系你觉得哪个最重要?都很重要。《中庸》里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夫妇关系影响很深远。为什么夫妇关系最重要?因为夫妻是同室,同一个房间。夫妇假如和睦相处,夫妇处得好,自然而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父子关系会很亲;夫妇关系处得好,兄弟也会和睦。

    昨天我的姐姐也有到现场来听我讲课,她说她是家庭的代表来听课。我跟两位姐姐相处得也很融洽,因为我的父母在我二十多年来,从小到大,在我们面前没有吵过架,没有那种很冲的言语在互相地对待,家里面长养一个祥和之气。所以,我们家的人跟人家吵架可能也吵不起来。就深刻感觉到,夫妻的相处确确实实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夫妇一正,父子自亲,兄弟姐妹也会和睦。

    好,当「父子有亲」,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的辛劳付出,他这分对人的感恩心就会油然而生。他出社会遇到对他很提携、很栽培的长官,他自然而然会生起「君臣有义」,会效忠他的领导者,自然而然就形成这个态度。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现在跳槽的特别多,跳槽的时候只想到自己的财富,都没有去想到这些长官对他长期的栽培,有的甚至于直接就跳到他的对手的公司去,又跟自己本来的公司竞争起来。好,所以「君臣有义」。兄弟姐妹能相处得好,他在家里就懂得互相照顾,互相帮忙,一跟同学相处,一跟同事相处,他那种态度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所以也会跟人家交到很好的朋友。

    所以夫妇一正,五伦就正,教导如何把夫妇处好,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学问。诸位朋友,您曾经学过夫妻相处之道吗?课本里面有没有教过?没有。这么重要的事怎么都没有教?你看,我们以前考试那些题目,对现在人生影响不大,但是学很久;可是影响人生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却没学过。夫妇关系也要记住,「慎于始」。一开始还没结婚以前,你就要睁大眼睛,要选好对象。当然你要选别人,别人也要选你。要找到好对象,不是一直跑出去相亲,这个方法很累人。最好的方法叫做众星拱月,你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就会靠过来,到时候任你挑,这是最高明的找对象的方法。

    好,夫妻要慎于一开始,要去明辨是不是能够相处一生的伴侣,这就不是可以马虎的事情。现在很多的年轻男女,他学夫妇之道,学男女相处,从哪里学?都从情歌里面学。情歌里面说男女相处都是什么情况?都是爱得很痛苦,爱得死去活来,有没有?好象年轻不痛苦就不叫年轻人,「人不轻狂枉少年」,这样叫爱吗?我发觉到这一点,在我教五、六年级的学生时候,我就很谨慎。赶快先跟他们打一些预防针,让他们对男女关系有正确的态度,不要被这些情歌误导。我跟他说,人与人相处都会经过一些过程,一定是先从「相识」,认识了,再发展「相知」,互相了解,再来「相惜」,互相珍惜彼此的因缘,再到「相爱」,最后「结婚」,是不是结束?很多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都是误导。假如好好相处,酒会愈陈愈香,所以这个要经营。

    什么是真情真爱?我常常举一个例子,真情真爱就好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牵着他七十多岁老太太的手,走在公园散步。然后老太太就跟他先生说,她说:先生,明天是十五了,明天该吃素了。你看那种老夫老妻才看得出来那种相爱相惜的味道,绝对不是很激烈那种情感,那个都很容易变化。所以我们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男女相处、人与人相处的过程。

    假如今天这个男生跟你认识了,他马上跟你说:我好爱你。这一定是什么?一定是骗你的,这个不符合自然,这是错误的。然后,今天遇到你就告诉你,「我这一生非你不嫁,非你不娶」,你也要赶快清醒过来。他是什么?他又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是不是?他也不知道你的整个对人、对事的态度,然后他就说他很喜欢你,这叫做什么?花言巧语;但是花言巧语的力量很大,你没有相当的定功会承受不了,所以一定要先给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而相识到相知这个过程要很冷静,比方说你觉得这个男孩子不错,你就要细细地观察,看他都跟他的同事怎么相处,他都跟他的朋友怎么相处;或者你跟他是大学同学,你就要看他跟其它同学怎么相处。你这样观察很客观,就能真正了解他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假如一开始,你还没有认识到他,你就跟他单独看电影、爬山、喝咖啡,这样会怎么样?他一定把他最好的,不只是会把他最好的,还会超水准表演给你看;然后最不好的统统埋起来,所以你认识的他就不是他平常的样子。假如他跟其它的同学、朋友他都非常有爱心,非常关怀他人,保证他假如真正要跟你相惜相爱,一定会对你有很多的付出。所以相知也要客观、要理智,不能一开始就两个人去活动,这个都很危险。诸位朋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都陷入很危险的境地。有句话讲,「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对!因为他的了解是表面,不是真正客观的了解。所以,相知很重要,要多观察,要冷静。

    再来相惜,珍惜彼此的因缘、相处的机会,之后相爱,再走上地毯的那一端。在这个相知过程有一点很重要,要有共识以后再走向婚姻。很多朋友很有雄心壮志,她说:他的观念不对没关系,我去改变他。有没有雄心壮志?这种人还不少。我会跟她说,有一句词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假如是抱持这样的态度去,回来的、活过来的没有多少人。因为到了二、三十岁,很多的习惯、很多的性格已经比较固着,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不然别人很难去扭转他。所以我们还是要随缘,不要去强求,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婚姻才不会走得很辛苦。

   相爱,怎么样去爱别人?怎么样去辨别人与人的相处是真正的爱?你看现在很多人把这个「爱」字拿来威胁别人,有没有?我很爱你,所以你应该替我怎么样怎么样。当对爱不了解,很可能会拿着爱到处控制别人,到处让人家生痛苦跟烦恼。我们看这个「」字,它是会意字,中间一个「心」,外面一个「受」,所以爱是用心去感受。感受什么?感受他人的需要在哪里。当对方都时时感受到你的需要,都会懂得关怀你,你的内心、你的感受会很温暖,绝对不会像情歌一样写得那么痛苦。所以爱的感觉是温暖的。我们现在要懂得判别是不是真正的爱,假如不是,要赶快抉择,不要执迷不悟。

   爱的言语是正直的,它的言语不会一大堆的花言巧语,今天他会对你花言巧语,改天他同样会对其它的人花言巧语。反而是不大会花言巧语的男人靠得住,因为他的精神、他的用心都没有摆在这种花言巧语上,所以他才这么不会讲话。那些花言巧语的,就是把精神都放在哪里?都放在这些言语的推敲上。有位女士,她说她第一次跟她先生见面,她先生什么话都没说,第一句就跟她说:你的牙齿不好。接着又说:所以你的肠胃也不好,因为牙齿不好,你咬食物的时候消化就不好,所以肠胃负担也会大。后来她就想,这个人真老实,都没有花言巧语,第一次见面就把我的缺点讲出来。她觉得很可靠,后来就嫁给他。事后想想,她还真有智慧,她知道言语正直的人才可靠。所以爱的言语应该是正直的。

    再来,爱的心地是无私的,他存心是无私的。一个人懂得关怀、爱护别人,他应该是对父母、对妻子,还有对朋友,甚至于是对陌生人,他都是同样的态度才是。现在很多男女交往,对方不愿意继续交往了,他就恼羞成怒,甚至于会伤害对方。这个不是无私的心,这是控制、占有欲,他们是穿著爱的外衣在骗人。所以你要会明辨那个叫欲,那是控制跟占有,绝对不是爱,他们把这个爱字给污染了。

    再来,爱的行为是成全的,懂得成全别人。我们有位老师,她的先生有个妹妹,在夏威夷读书、生活。刚好妹妹在财务上出现问题,她的先生就跟他太太讲:我们这两三年存了一些钱,现在妹妹有困难,我想把这两三年存下来的钱统统汇过去。诸位朋友,假如是你老公,你会怎么说?怎么都说不出来?这位老师马上跟她先生说,她说:你这么做我很感动,你这样无私地照顾你的妹妹,相信你妈妈、你父母会很欣慰,所以我支持你这么做,明天我去帮你汇钱。你看这个太太还亲自去帮先生做这件事,所以爱的行为是成全对方的善良,成全对方对的行为。这个老师隔天要去汇钱,刚好另外一个朋友听到这件事很感动,他说你不用去汇,我去帮你汇,他跟银行很熟。然后汇完钱以后,告诉这位老师说,你什么时候给我都没关系,我已经帮你汇好了。所以,一个人善良的行为会感动身旁周遭的人。

    从这四个角度,我们可以去判断他是不是真正懂得爱人。有位朋友提出来,他说蔡老师,这四点后面还要加一点,他说还要加「喜欢读圣贤书」。我说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这些做人的态度从哪里学?又不是突然冒出来,也都是要学圣贤教诲才能够形成这些正确的态度。

    好,当我们已经选对了对象,接下来要经营,要取得共识。家庭里面第一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所谓「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来思考一下,假如夫妻社会地位都很好,也很有财富,但是孩子每天在外游手好闲,他的后半辈子会不会好?不可能。不只是家庭要把孩子教好,我们几千年来的帝王,他也认知到把下一代教好很重要,所以他们登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立太子。他也希望他的朝代可以长治久安,而太子正则天下才会正,所以他们都是找来全国最好的老师来教导他的孩子。当夫妻之间有取得这样的共识,就很好配合。

    五伦关系当中,夫妻伦叫「夫妇有别」,夫妇是道,有别是德。别在哪里?别在责任不同。古时候是男主外,女主内,因为家庭有两大主轴,第一个是物质生活,第二个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经济问题、生活问题解决;女主内,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现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给谁?保姆、老师、外劳,好多!所以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做「代理父母」。刚刚说的,老师,很多下完课都把孩子送到安亲班去了。还有请过什么代理父母?还有隔代教养也很多。还有一个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长都会聘请他的:电视,现在还有计算机。

    诸位朋友,当我们赚了很多钱,这些钱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够留在身边?我们要了解,财为五家共有,水灾要你的钱,火灾要你的钱,贪官污吏要你的钱,小偷、强盗要你的钱;这四个还不够力量,最后一个最厉害,叫不肖子孙,你赚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所以,你假如这边在赚,那边在漏财,那是守不住的。当我们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后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辈子都要担心,可能会得忧郁症,这个都很危险。

    我们来看一下交给安亲班,我曾经深入去思考一个问题,也去观察。全班前十名的孩子,差不多一半有补习,一半没有补习。这一半有补习的孩子,我开始观察到,他们上课比较不专心。因为假如今天上的课是他已经在补习班里面学过的,他会怎么想?他还会拍拍旁边的同学说:那个我学过,那个我已经学过了。他上课专不专注?那不得了!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专注,当他开始对求学轻慢,败相已露。所以已经上过的课,他不专心。刚好今天上的课他还没学过,他会想补习班老师还会教。

    这样的同学,我还发觉到,他们在考试前夕都会抱着几张纸在那里猛读。哪几张纸?补习班老师帮他们整理的重点总整理,他读书谁帮他读?都是这些老师。所以我看他们很认真背,然后考完试马上说:解脱了!我在想,两三天就把这些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其它前十名没有补习的,他也没有这些总整理,他们都是两个两个同学在那里,「来,我整理了一些重点,我问你,看你会不会?你也问我,看我会不会?」都老老实实自己画重点,当他在画重点的过程,他已经一点一滴在积累他做学问的能力了。所以,很多的人有个迷思,觉得只要花钱就会有效果;花了钱也没有谨慎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东西。这第一个,安亲班的效果,我们要思考。

    第二个,佣人。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能力一直在下降。诸位朋友,语文科的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学其它学科都会很吃力。不只在语文当中有问题,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态度?是不是父母?不是,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要出门,往小椅子一坐,双脚一摊,帮他穿袜、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这样的孩子,假如你生意一失败,他可能会饿死。富贵不可长保,你要考虑到当家里没有那么富裕的时候,孩子有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高瞻远嘱。也有报导提到,这些在家里都是佣人伺候的孩子,到学校去,老师给他安排扫地工作,他跟老师谈判,他说老师,我给你钱,你帮我做。他的价值观里面就是什么?钱都可以帮忙打发掉。所以这个现象,佣人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

    再来第三个,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当父母的时候还满有理智的,当了爷爷奶奶,这个孙子怎么这么可爱,他宠得不得了。我的母亲,她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多有原则!很有原则。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对我母亲有个要求,不合理的要求,然后我妈妈就拿着一本书,不理我。然后我就躺在地上开始打滚,就一定要让她达到我要的目的,结果我妈妈统统不看我,继续看她的书。后来我觉得打滚很累,也知道用情绪不能达到我的目的,我妈妈不接受威胁,我就乖乖自己爬起来走了,你看我记忆都很深刻。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很正确的原则,不能让孩子予取予求,会把他宠坏。你看我妈妈教我的时候这么好,结果带孙子就开始宠,常常都跟我说:你对外甥不要这么凶。然后我也不说话,后来过了半年左右,她就跟我说:你凶是对的。因为这个外孙已经爬到她的头上去了。所以隔代教养效果都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

    再来,电视跟计算机,那就更不用说了,学的都是贪、瞋、痴、慢的这些景象。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语都非常地桀骜不驯,言语都非常地粗鲁,这个有时候不见得是跟父母学,都是跟电视跟计算机。而看电视、计算机它有一种催眠的效果,有没有发觉看电视的人,好象就与世隔绝,旁边的人怎么叫都没有用。为什么?因为电视它的整个辐射线、磁波会让你的脑子就像已经隔离在一个屋子里面,隔离九十六个小时的大脑状态一样。所以电视看愈多愈不会思考。你看为什么很多很贵的商品都喜欢打电视广告,都花大笔大笔的钞票下去?因为人在看电视的时候没有理智,看那个SKⅡ擦下去,马上就晶莹剔透,望眼欲醉,就去买了。所以电视对孩子的大脑有深远的影响,这个已经都有科学证明。我们大方广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出来,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

    好,所以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掌握的好,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现在叫你孩子自己带,你做得到吗?马上说:蔡老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讲的我都很认同。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一般的人都会觉得,两个人不一起赚会饿死,你看我们都很多预设立场。诸位朋友,在我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出去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个,七、八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两个人赚,又怕饿死,问题在哪?问题在没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态度:勤俭。「俭为治家根」,只要勤俭,不要乱挥霍,其实一个人赚的钱,家里来用就足够。而且一个人赚钱,家里用的很勤俭,从小就扎孩子什么态度?非常勤俭的态度,你已经让孩子立于不败,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好,我们下一节课再就经济面来分析一下,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1 09:4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8-11 13:18:2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集演讲精华整理:

    孩子假如没有学会做人做事,学的知识、看的书愈多愈傲慢。「傲慢」是求学问一个很大的杀手,傲慢心只要生起来,学问很难有成就。所以《礼记.曲礼》提到「傲不可长」,这些都是以前的圣贤人给我们很重要的提醒。

   
    林则徐先生在他体悟的人生当中归纳了十件事,这十件事就是,假如人犯了这十个错误,那人生是很没有益处的,他说叫「十无益」。第一个叫「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对父母都不孝顺,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没有用?没有益处。「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家里面跟兄弟相处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冲突,这样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吗?不可能。在这「十无益」当中,其中两点是针对求学问很重要的提醒,「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所以,他只要有了傲气,学历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伤害别人。「行止不端」,假如他的言语、行为跟圣贤的教诲都背道而驰,那读的书跟他不相应,不得利益。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圣哲人所留下来的话,我们要很珍惜,要好好拿来警惕;自己不能犯,当然孩子也要尽量不犯这些过失,这是学习的次序。

   学习的方法要抓住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为什么夫妇关系最重要?因为夫妻是同室,同一个房间。夫妇假如和睦相处,夫妇处得好,自然而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父子关系会很亲;夫妇关系处得好,兄弟也会和睦。

   假如好好相处,酒会愈陈愈香,所以这个要经营。

   因为电视它的整个辐射线、磁波会让你的脑子就像已经隔离在一个屋子里面,隔离九十六个小时的大脑状态一样。所以电视看愈多愈不会思考。

   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掌握的好,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

   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两个人赚,又怕饿死,问题在哪?问题在没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态度:勤俭。「俭为治家根」,只要勤俭,不要乱挥霍,其实一个人赚的钱,家里来用就足够。而且一个人赚钱,家里用的很勤俭,从小就扎孩子什么态度?非常勤俭的态度,你已经让孩子立于不败,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7-8-11 13:23:5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集学习心得:孩子最好是自己来带,交给老人,交给电视、电脑、交给保姆都是弊大于利,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对家庭,还是要好好经营,假如好好相处,酒会愈陈愈香,这话说得好。好好珍惜两人的缘分,和睦相处,夫妇处得好,自然而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父子关系会很亲;夫妇关系处得好,兄弟也会和睦。现实的确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7-8-12 07:22:56 | 只看该作者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05/2/16
台南净宗学会
档名:52-116-05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我们来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我们这一代?诸位朋友,您不要客气直接讲,有没有上一代的这些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我父亲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谁捡?都是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炼、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谁的钱?父母的钱。你们怎么知道?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都有封地,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说: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它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好,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地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一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少?是不是两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多?很多夫妻一起赚钱,但是也没剩多少钱;那边又被朋友倒了,这边又买了哪些东西又被骗了。我们要理解到财富的真正因在哪里?怎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他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然后恢复越国。后来范蠡他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你看,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范蠡带着西施就离开,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没有多久,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我的姐姐她怀孕以后,就把她的公职工作辞掉,很多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怎么样?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我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我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我的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我姐夫拿给我姐姐的钱,我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我,她说你帮我拿去印印经书,做些善事。我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他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怎么种财布施的因?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布施包含「内财」跟「外财」。我们工作很努力,这是内财,劳力,还有你的经验、你的智慧,这都属于内财布施;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跟物品,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在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已经年纪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是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跟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什么?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刚好经过一个佛寺,她就进门很虔诚地礼佛,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去,也富贵了,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经济面解决了,接下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夫妻要取得好的共识。当然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说的「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假如太太没有德行,可能嫁到人家的家里会搞得人家怎么样?鸡犬不宁。你们怎么知道?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所以,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而这个妇德,自然而然妈妈的言语、行为给孩子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在说我爸爸的时候,说「你就是心肠太软」,讲了以后就说「你们全部都一样」。本来是在说我爸爸,到最后全部都被她说了,我还要补一句:那你不是也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刚好回外婆家,坐出租车回去,出租车司机技术不大好,在开一条小路的时候,一个轮胎跑到水沟里面去了。掉下去的时候因为排气管撞到了水泥就松掉,所以后半路程是这个排气管这样「叩叩叩叩」这样到了我外婆家。结果我母亲就把车费拿给他,额外又拿了五百块给他。

    那时候我还小,当我母亲拿钱出来的这个动作,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告诉我她在干什么?她没有,她甚至于不知道她儿子在看。但是我的大脑里面出现几排文字,就是妈妈觉得他们是劳力赚钱的人,很不容易,这个修车的费用一定会造成他家庭的负担,我们生活比较充裕,给他一些帮忙。我母亲那个动作我很感动,所以母亲一言一行给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后,因为我是后来在讲课当中突然回想到这一幕,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讲这件事,她怎么样?她早就忘记这件事情,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都在感动。所以「妇德」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

    再来,「妇言」。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假如大嗓门,假如讲话很刻薄,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所以我们常常到一些朋友家里面去,就觉得他们家在讲话好象怎么样?好象在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你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我回想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小孩的面前讲过他哪个朋友的不是。这个很重要!当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请问你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我们言语也要谨慎。

    再来,「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换作现代的状况,女子还要不要去织毛衣干什么?比较不需要,因为现在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古代跟现代整个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比方说要把家里怎么样?整理干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干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因为假如孩子跟先生都在外面吃,会有什么结果?都在外面吃,家庭气氛不融洽,很少聚在一起。然后常常去吃外面,外面的食物怎么样?又油又咸,所以现在什么疾病最多?心血管疾病。这个心血管疾病一位难求,你要一个病床位都要排半天。所以现在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假如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再来,「妇容」,女子的容貌,当然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以后就自暴自弃。很多女人生完孩子,觉得我注定要像老妈子一样,所以不修边幅。很可能先生走进门吓了一跳,然后又赶快跑出去,这样就不好;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仪容端庄给谁好榜样?孩子。对,我们要看得远。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好,当先生太太都能够端正自己的品行、言行,那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现在说要男女平等,所以这个「四德」,女人要,男人也要!夫也要有德,夫的言也要懂得轻声细语,言语也要常常都是口吐莲花,给孩子好榜样。「夫功」,男人没本事还得了,怎么维系家庭!再来「夫容」,你当爸爸的在家里面都乱穿,那都给孩子不好影响;还有爸爸坐的时候都把脚翘到桌子上面去,这也是夫容!孩子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再来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再换白话一点,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怎么样?他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

    刚好我的小外甥,他做月子,还有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我的姐夫工作比较忙。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也身负教育这个外甥的责任。你看我适合演黑脸还是白脸?你们觉得呢?黑脸!怎么一眼就把我看穿了。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有一次学生不守规矩,我训斥了他们一顿。从二楼走到一楼进办公室,全校的同仁都看着我,说:你还会发脾气?他们都很惊讶。其实该发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学生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象样。所以,我对我这个外甥我就是黑脸,他妈妈是白脸,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我记得也是在前几年,刚好也是过年前夕,在我们家吃饭,这个小朋友他刚好拿筷子就拿在下面夹菜的地方。我就跟他讲,说:伟伟,这样拿会有细菌,你拿筷子一定要拿在上面。他看着我,又往下一抓,我很有耐心,我说:这样拿会有细菌,所以你应该拿上来。他又看看我,他虽然没有讲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说我看看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小孩会看父母的底限,当他超越你的底限,他就对你可以予取予求,你就会节节败退,他就可以用情绪来威胁你。我看他劝了三次没有用,我马上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为什么要往房间走?要把他所有的援兵都截断,他才会知道大事不妙。我就把他抱起来,我妈妈马上说:都快过年了,就别打了!要不要打?哪有过年犯错就不用处罚,那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在哪儿!

    现在很多的家长,逢礼拜六、礼拜天就可以睡到中午,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五天正常,礼拜六、礼拜天不正常,他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现在礼拜一上学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怎么样?懒洋洋的。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我都跟我姐姐交代,你纵使带他出去爬山,出去玩几天,每天一定要固定把该背的经典怎么样?要背好。所以孩子的心中会了解到,不管在家或在外,自己学习的作业都要怎么样?做到。当你的原则愈明确,他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他就不会在那里:妈,今天就算了!在那里讲好话给你听。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当我把他抱进房间里面,其实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是不是我们喜欢处罚小孩?不是!我就告诉他:你再哭没关系,你哭得愈大声,舅舅就处罚的愈重。结果你这么一讲,他会怎么样?他会哭愈大声,你就马上打他一下。其实他那时候还包尿布,根本不会痛,只是你那种气势把他怎么样?震住了。你就告诉他,情绪绝对不可能达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当你很坚定的时候,他一听,他这样的方法绝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他就不哭了。当他不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舅舅这样教你是为你好,你应该接受长辈的教诲」。就开始从很凶变怎么样?变得很慈祥。跟他讲完以后,我就出来了。

    黑脸演完了,谁要上演?白脸要上演,所以我姐姐就走过来。一走进来,那个孩子马上到她前面来,就抱着她撒娇。我姐姐马上把他抓起来,说:你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孩子不讲,又抱过来,她还是很坚持,对着她儿子说: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要让他记忆当中不是停留在舅舅处罚他,而是要停留在哪?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讲完以后,我姐姐就跟外甥讲:去跟舅舅道歉。还要他来跟我道歉,这就是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现在黑脸有没有人在演?现在的父亲愿不愿意演黑脸?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父亲不愿意演黑脸?因为他们工作很忙,觉得对孩子怎么样?愧疚。难得跟孩子相处,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所以他们每次回家就拿着什么?礼物、玩具。不只没有演黑脸,都演白脸,然后孩子一跑过来:爸爸你真好!赶快把玩具拿走。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样子拿礼物给孩子,过了两三个月,这个孩子冲过来,「爸爸」,他不是看着你,都看什么?看礼物,拿了就走了。突然有一天你回来没有拿礼物,他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所以不能用物质去建立父子关系,这样很不好,应该用你的爱心跟关怀去建立父子关系。

   父亲不演黑脸,谁来演?母亲演。女人天性就比较有爱心,对孩子都很关怀,所以她们演白脸是最自然的。现在不只要演白脸又要演什么?黑脸,很多女性跟孩子扮完黑脸,自己心里面会觉得很难受。这一头要演黑脸,可能一下子又要变成白脸,好不好演?不好演。脾气刚发完,又要对孩子很慈爱,所以现在女人最严重的病是什么?叫内分泌失调,是不是?常常要演黑脸,一下子又要转成白脸,对她的身心负担很大。所以还是先生,因为男属刚,女属柔,还是先生演黑脸,这样子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我们记得小时候,只要父亲的眼睛瞪我们一下,我们马上就会懂得收敛。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你每天拿出十分钟,这十分钟,大哥大要怎么样?要关掉。这一段时间就是你跟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你就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你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怎么样?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他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有这颗心。好,这是能把孩子教育好。

    刚刚我们提到五伦关系,就是夫妇关系最重要,夫妇正,五伦就正。所以「一门深入」,这一门掌握了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我们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如何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你去力行就会帮你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我们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长时熏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只要你持续不断,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三个月。这一帖药目前吃的人效果都很好,你们要不要吃吃看?

    我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个老师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是去年的元宵节。他听课的时候目不转睛,我在讲很多圣哲的故事,他都会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他学了三个多月,就走向前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么好的圣贤教诲,不能只有我的家庭得利益,我希望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教《弟子规》。他因为有立志,他因为长时不间断,早晚念一遍,所以提升得特别快。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的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长期熏修。

    而修是修正。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修正。修正往往都是在你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候再来修正。有一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他说他最难修正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因为几十年来说长道短习惯了,所以他也是很用功,早晚念一遍。结果每次当他要说长道短的时候,突然《弟子规》这句经文就怎么样?就出现了。这一句「人有短,切莫揭」就进了他的大脑,他的嘴巴马上怎么样?盖住了。这叫历事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地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我们翻到六十页,我们先把「总叙」一起念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诸位朋友,假如你回去坐在书桌上读得这么有精神,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你的好学会感动孩子。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07: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7-8-12 18:19:2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集演讲精华整理:


   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地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7-8-12 19:57: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集学习心得: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非常喜欢这段话,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为子孙和后代多积德比多为他们攒钱重要。
     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这句话说得很对,我要努力当个能让家族旺三代的媳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6 18: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