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33|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成语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6-22 14:4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士别三日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国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已经生产,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
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裹圆潭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
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
    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
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内助之贤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丈夫挥看马鞭,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
    当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时,她就责他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显得很睛傲的样
子,所以你不会发达,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我实在替你觉得难为情啊!”
    御者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婴看见御者突然谦和起来,觉得很奇怪,问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说的一番话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
    由这内助之贤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拙来,恭维人家有贤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对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都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称他有内助之贤。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三折其肱

    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
伐君失败,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正如一个经过三次折伤手臂的人,虽经医疗后获得痊愈,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疗的经历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和治疗的经过与方法,换句话说,他已是个中的老手了。所以
“三折其肱”这句成语的含义,是颇为深刻的。
    不论何人,只要他是经过多次挫折,从艰苦中奋斗而得到成功的,我们都可以说地是与困境奋斗过的“三折其肱”的人。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一定是经历了
不少挫折,却仍不断地奋斗,结果才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正可以借用伟人们的“三折其肱”来勉人自勉。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7:59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6-23 12:17:22 | 只看该作者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7-6-24 02:11: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青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7-6-24 02:19:27 | 只看该作者

《诗经》里的成语

[窈窕淑女]

     形容美好善良的女子。见《诗经.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次一看到、听到“窈窕淑女”,马上会联想到奥黛丽.赫本以及那部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的电影。总认为赫本的美只能用“惊为天人”来形容,她的气质让你仿佛觉得她是不属于这个尘世间的,那是天使的纯美和高贵。如今的“窈窕淑女”定义很广泛,但在我心里,惟有赫本。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世间最浪漫的承诺。出自《诗经.风.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诗词中也常见譬如:“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等等词句。
    然而,世间又有几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
    牵手是恋人之间最初的亲密接触,一旦牵上手了,那么预示着情向爱的转变。可惜的是,太多人太轻易地放手。
    走在大街上,看到无数的情侣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头靠着头,自顾无人沉溺于甜蜜的两人世界中,总不免杞人忧天,担心他们的手何时会松开。
    偶尔见到年迈的老人夫妇,相互搀扶着慢慢地迈上台阶,那鸡皮鹤发、完腰驼背的老人,在我的眼里却是世间最浪漫的情侣、最恩爱的夫妻。无论他们经历了多少风雨、产生过多少矛盾,但他们的手一直没有松开过。


[不忮不求]

    〈诗经.风.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嫉妒、不贪求。


[切磋琢磨]

    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切磋琢磨”比喻互相研究、讨论、学习。
    《诗经.风.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另汉代王充《论衡.卷十二.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我们现在很喜欢把这几个字挂在口头。找上司打牌打球时:“切磋切磋”;处理日常工作时:“我琢磨琢磨”真个是运用得出神入化。
    我是很喜欢没事就瞎“琢磨”的人,喜欢咬文嚼字、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一句话、一个字都可以让我琢磨上老半天;我是很不善于“切磋”的人,不喜欢攀比,一半是那骨子里最最要不得的酸腐傲气,一半是那心里轻飘飘没底的信心不够分量。


[投瓜报玉]

    〈诗经.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也许我们更熟悉的是“投桃报李”,同样出自于〈诗经〉。

[投桃报李]

    〈诗经.雅.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不管投的什么,报的什么,投的那一刻,自己可想好了,如果是投资的话,就要考虑到成本收回和利润风险这些问题了。如果是投放感情、投放爱心,就不用顾虑那么多了,即使是“投玉报瓜”也没什么,重要的是投的那一刻,你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就表现在你没有考虑到回报。
    不要总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要总把自己和他人置放于相互利用的位置上,不要总是在投资者与回报者之间更换角色。如果执着如此,那么不管你投的是多烂的桃子瓜果,报的是多么价值连城的琼瑶美玉,你都不会感到满足,觉得快乐。
    想想德兰修女。


[人言可畏]

    〈诗经.风.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阮玲玉留下一句:“人言可畏”走了。如今的娱乐圈已经完全靠流言蜚语绯闻炒作在支撑着恶性运转。就算你没有趟那摊子浑水,置身事外,也不可能做到悠然自得、大隐于世。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通讯设备越来越先进;世界越来越浮躁,人心越来越复杂;传输越来越迅速,联系越来越贫乏;信息越来越逼真 ,话语越来越虚伪……每个人戴着面具,每个人言不由衷,每个人受到伤害,每个人伤害别人……


[跋前踬后]

    《诗经.风.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另有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两难的命题并非《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才有,最著名的当属那个救谁的问题——“老婆和老妈同时落水,先救谁?”发明这种问题的人该拖出去枪毙。
    左右为难,进退两难。我们经常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就象那只前踩胡子后绊尾巴的狼一样。
    不知道这个时候“中庸”和“无为”能不能解决问题?


[它山之石]

    《诗经.雅.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爱把这一句往歪了想,弄好了是技术引进,人才交流;没弄好就是外来物种入侵。就象加拿大一枝黄花、牛蛙,当作宝贝一样盲目引进,结果最后不但没“为错”、“攻玉”,反而把整座山都霸占、毁灭了。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的和尚遭了殃。


[暴虎冯河]

    《诗经.雅.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又见《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典型的卤莽英雄,好莱坞动作片里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果你不是武二郎就离老虎远点,不是索普就等着船来了再过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一切还是以安全第一,小心谨慎为秒。





    这是早些年的读书笔记,跟青松凑个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6-24 11:4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木碗 的帖子

呵呵!你当我老师还差不多!
我补补语文!以前我偏科厉害!欢迎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7-6-24 17:5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malloc 的帖子

呵呵,我也是偏科大王,数理化从不及格

  以前读书喜欢做读书笔记,也是有边看边写的习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内涵。现在真是懒了,很久不做读书笔记,所以看过什么也都是没多久就忘。我是很喜欢国学中文,博大精深,一辈子都汲取不尽,不过也只是喜欢阅读而已,不是学中文专业的,做不了老师。以后多交流吧,还有些典故也是很有趣的,有时间我再整理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6-25 08:2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木碗 的帖子

呵呵!我刚好和你相反,我以前数理化还可以,但文学太差了!我们刚好优势互补,老师不一定就是科班出生的,你的文笔很好,我以后多向你学习!

[ 本帖最后由 malloc 于 07-6-25 08: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8-1 11:11:22 | 只看该作者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7-8-1 11:19:01 | 只看该作者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7-8-3 00:16:4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插图啊!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8-3 13:34:18 | 只看该作者
                                    卧薪尝胆
     
著名的“卧薪尝胆”故事,发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当时的吴国在重治下,国力昌盛,在击败了南方霸主的楚国后,开始实施南服越国的战略方针。吴强越弱,越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越王勾践应运而生。越国战败,勾践及王后连同几乎所有大臣入吴为奴,受尽凌辱而不屈.
                           

    他奇迹般返回越国后,卧薪尝胆,励志图强,最终灭吴,并开始兵进中原,除强扶弱,济世安民,六年后鼎成霸业,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被周天子赐封为东方之伯。这个故事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千古传诵。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7-8-3 13:51:11 | 只看该作者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天下纷乱,军阀为了不同的利益相互混战,其中,项羽的破釜沉舟巨鹿大战至今人们引以传诵。
  当时,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请求楚怀王救援。而秦军强大,几乎没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楚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派都将英有、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湾水,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碗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连营帐都烧了,并对将士们说:“咱们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把秦兵打退。”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秦军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秦军首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成功时刻,鲜花美酒,这样的领导者当然好作,可是一个人,一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与顺利相伴。世界上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大多经历过非常多的痛苦与磨难,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与失败为伍,只是到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才取得事业上的伟大成就。
  没错,在成功的时候,下属都看到前面繁花似锦,你可以一呼百应,可是当团队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你要怎样才能保持现在这种一呼百应的良好领导局面呢?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激励大家同仇敌忾,激发员工誓死一拼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凡事怕危险而畏道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于面对现实,方能使事业飞黄腾达。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7-8-3 13:5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木碗 的帖子

多收集一些放上来!很多故事很有趣!平时放松心情时随时方便查阅!

[ 本帖最后由 malloc 于 07-8-3 14: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7-8-3 14:25:27 | 只看该作者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之後,便将一壶祭祀时用的酒,留给办事人员喝。办事人员很多,仅仅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让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他。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很好。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他所得。这时,他回头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正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怎麽画上了脚?"说罢,就喝起酒来。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0 08: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7-8-6 15:15: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版面编辑得真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