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李白古诗大全(李白十首经典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2-23 07: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白古诗大全(李白十首经典诗)
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诞生于碎叶城,五岁时跟随父亲李客避难来到蜀中,定居在剑南道青莲乡。父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李白5岁诵六甲,10岁观百家,刻苦学习传统典籍,广泛阅读自黄帝以来的华夏历史文化。同时他还不断地练习写作,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太白15那年曾偶然当过一次小吏,但不久他就因为敢于直言,而得罪了上司。但是从此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像衙门里的小吏那样碌碌无为,而要凭借一己之才,走一条非常之路,从而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他在壮游之前写了一首诗。下面分享李白年轻时写的七律,开篇美如画卷,尾联更彰显超凡襟怀。
别匡山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匡山在四川江油,李白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由于他家在古道旁边,这里商旅往来、游客不断,父亲怕影响孩子读书,就将其送到幽静的山中安心读书。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离开读书十载的匡山书院,准备壮游四方。这时的李白雄心勃勃,还自豪地宣称自己“作赋凌相如”,表明他已做好了敢与一流文豪比拼的底气。
诗人在宁静的氛围中学习、修炼,习惯了恬淡闲适的生活,甚至一度想成为一位隐士。可是毕竟他还年轻,外面的世界还那么精彩,他又有建功立业的志向,所以诗人最终还是战胜了心中慵懒的另一个“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向远方的行程。
诗人走出了大山,又有些念念不舍,他放慢脚步,又回望山中,“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曙光中的匡山风景秀美,远处的群峰更显青碧斑斓,让人心情舒畅。
太白再将视线稍稍移近,山风和畅,岩壁间的藤蔓正在风中摇曳,柔嫩的枝条轻拂着栏杆,显出环境的清幽,也让诗人回想起儿时在此玩耍的往事。
接下来就具体地描述诗仙在匡山生活的情景,“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幽静的山林里路径狭窄,野兽出没,平时人们都要带着家犬一起经过。
夕阳西下时,晚归的农人心情放松,他们一边背着柴薪,一边哼着小曲,缓缓地下山。作者淡淡写来,着墨不多,却描绘了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画面,使人感到宁静而悠远。
颈联转而描写诗仙的读书场景,“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山谷里极其宁静,诗人独自在此品读经典、思考人生,累了就倚树休息,仰望天空中的悠悠白云,聆听树林里的阵阵猿啼。
偶尔还会有寺院的僧人到池边清洗钵盂,池塘里时有白鹤飞来,又很快就振翅高飞,倏忽间就无影无踪。诗人不说恋恋不舍,也不提自己有多喜欢这里的恬静悠闲的氛围,但读者都已感受到诗仙心中深藏的真情。
经过前面的铺垫,大家已经了解到,诗仙要做出取舍实属不易,但是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为了开阔视野,更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太白要坚定不移地离开蜀中。
尾联彰显出诗人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太白略带忧伤、又充满豪情地说,并非不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但我已决心走出大山,一定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却开创一番宏伟事业。
李白的这首七律描写细腻,襟怀宽广,读完后令人深受鼓舞。作者先描绘了一幅清幽、瑰丽的山林图画,不仅有“晓峰、藤影,猿啼、鹤飞”,而且还有“看云、洗钵,将犬、带樵”等精彩场面,令人如临其境。
诗人非常享受这里的安闲恬静的生活,但是他虽然热爱家乡,更希望施展才华,所以最后又豪迈地说自己不恋清境,却将书剑许明时。这样的诗仙值得人们敬仰,匡山的生活经历,也为他之后成就一番伟业奠定了根基!
随机推荐: 站长 领取优惠劵 站长 专享优惠卷 站长相关的主题文章:

  
   https:  www.skreytumhus.is ?p=25788#comment-77142
  
   
  
   
  
   ?tid=12489009&extr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