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econdqui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牢牢骚骚] 对经济危机非常焦虑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0:51:18 | 只看该作者
经济虽经历危机 巴西的电商表现依旧强劲
扫描至手机
2016/8/17 13:57:00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编者按:有奥运也改变不了经济危机,巴西电商发展几何。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巴西经济下滑影响了拉美电商整体的发展。eMarketer称,拉美电商的增长率从2014年的5.5%下降到今年的5%。经济下滑让巴西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因此在决定购买产品或服务前,他们会上网搜索更多信息,比较价格和功能。
  尽管经济经历危机,巴西的电商仍表现强劲。调研机构E-bit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巴西电商营收达31.4亿美元,大约卖出了1.06亿件商品,平均每个订单金额增长了7%。据称,2015年巴西的网购消费者数量达3900万,电商营收达128亿美元。eMarketer预计到2019年巴西将成为拉美电商市场的领头羊。
  巴西在2013年发布了最早的电商法案Decree no 7962,另外还有Consumer Protection Code适用于实体店和电商。最近为了打击欺骗,参议院批准Consumer Protection Code法案新增一条规定,规定要求电商企业必须说明公司所有权和所在位置,并禁止店铺发送促销邮件给没有选择这一服务的消费者。
经济虽经历危机 巴西的电商表现依旧强劲
  巴西邮政是巴西国有企业,覆盖了全国的物流。由于巴西邮政有政府支持,其他物流企业面临更艰难的竞争。然而巴西邮政自身面临财政危机,今年可能需要借债维持它的运营。
  跨境电商的发展吸引了巴西电商企业的目光。eMarketer表示,巴西跨境电商营收从2013年的8.38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52亿美元,增幅达546%。
  PayPal委托尼尔森调查公司进行的研究显示,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2014年在巴西网站购买的商品价值达4.65亿美元。但巴西零售商很多都不了解跨境电商的潜力。很多巴西企业需要和海外服务商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巴西的手机和平板普及率非常高,100%的巴西人接入了蜂窝网络,3G网络的覆盖率达94%。1/7的电商产品是通过手机和平板购买。巴西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和平板购物,电子钱包兴起。eMarketer称,移动设备所贡献的电商流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为21%和32%。
  但是巴西电商企业尚未接受移动电商,绝大多数电商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移动设备体验。comScore称,2015年巴西消费者平均每次访问社交媒体的时长为21.2分钟,是全球社交媒体访问时间最长的国家。Facebook是巴西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大约有6000万活跃用户。
  总结来说,巴西电商仍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巴西消费者越来越了解网络,网上店铺数量增长,许多电商企业不仅度过了经济危机,而且正繁荣发展。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0:52:53 | 只看该作者
韩国乱套了:一夜蒸发3615亿!更大经济危机即将来临!
股市小秘mp2016-08-06 06:34:21阅读(207670) 评论(670)
  
  火,正在烧向韩国!
  由于美国、韩国强势宣布联合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THAAD),这种愚昧的做法使韩国开始引火烧身, 中韩关系也出现了动荡,从政治、军事、经贸、到旅游都受到影响,如今这股风波一路延烧到了娱乐圈。据韩媒报道,中国政府对限制韩国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青岛啤酒
人和节目的的举措全面开启,中国广电总局的禁令包含:
  1、禁止Bigbang、Exo等团体中国演出;.
  2、停止新的韩国文化产业公司投资;
  3、停止韩国偶像团体面向1万名以上观众演出;
  4、禁止新签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合作项目;
  5、禁止韩国演员出演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等多项规定的措施已经传达到各电视台,并要求在9月1日开始实施。
  
  不过随后,据新浪娱乐报道,广电总局确实有意向针对韩国艺人在华演艺活动进行限制,但只是审批方面的政策将收紧,并非传闻中的“封杀”。即使如此,随着多个涉及韩国明星的活动在中国被叫停,人们还是能嗅到“限韩”的味道。广电调控韩星的消息一出,正式文件还没发,韩国已经乱套了,各大娱乐公司股价暴跌。
  
  JYP跌了5.4%,市值缩水97亿,SM跌了4.8%,市值缩水314亿,CJ E&M跌了8.99%,市值缩水2444亿,YG跌了11.98%,市值缩水760亿。
  韩国一夜蒸发了3615亿韩币!!
  据韩国Edaily新闻网站报道,自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后,SM娱乐公司股价已累计下跌22.9%。因为韩国娱乐产业的未来成长动力在中国, 因此韩国娱乐界和投资界对于中国政府的相关制裁反应特别敏感。
  众所周知,大多韩艺人在中国的片酬高达千万,比在韩国片酬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次调控将是对韩娱一次不小的打击。韩国艺人在一段时间内相较之前可能将更少出现在中国的影视作品、综艺、活动商演、代言等演艺活动中。
  韩国《中央日报》8月2日报道,7月中旬后,中韩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接连中断。还有消息显示,某主流大台的海外剧场近期将停播韩剧,综艺节目也在短期之内不会考虑再用韩国艺人。
  不过,有网友说了,国家面前无偶像!我爱韩片,但我更爱中国!中国面临萨德的压力,年轻人们怎么还能有心去消费韩星带来的快乐?
  
  不作不死!患了中国依赖症的韩国,面临下一场经济危机!
  最近这几年,韩国明星在中国的发展十分频繁,受到了大批年轻粉丝追捧,各大综艺节目也纷纷出高价来邀请各种韩国明星出席,不少韩国演员在中国市场的片酬已经达到千万级别,有些甚至超过国内一线演员。《跑男》,《快乐大本营》都邀请过韩国明星,特别是《快乐大本营》邀请比较频繁而且收视率很乐观!
  
  对于韩国娱乐业来说,中国市场已然是生命线。这是否会成为继当年97亚洲危机之后,这种重度外向型经济国家的下一个“经济危机”?
  
  据韩国媒体报道,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向韩国游戏、网络和演艺经纪等企业投入了约3万亿韩元(约1700亿人民币)的资金,SM、YG、CJ娱乐和JYP等韩国娱乐业巨头,要么背后有中国企业注资,要么与其绑定了深度合作关系。
  
  制图:娱乐资本论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少峰认为, 韩国文化产业出口的比例占到70%左右,而这其中出口中国的估计有将近一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对韩国的文化贸易由于政策优惠逆差是比较大的,这本来是着眼于中韩友好关系的一种让步,但现在如果对方不友好,那我们也没必要维持这样的格局。”
  除了娱乐文化产业,对赴韩旅游和电子产品,从民间到官方,都开始抵制。
  君不见,因为大量中国游客取消预约,正在韩国大邱举行的“炸鸡啤酒节”一项核心活动,不得不告吹。而青岛市政府也突然通知韩国方面,你们就别来参加我们的青岛啤酒节了。
  君不见,商务部也开始行动,宣布:原产于韩国和日本的进口腈纶、电工钢产品存在倾销,决定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君不见,工信部也出手:中国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将LG、三星排除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外。
  吃中国的饭 ,还想砸中国的锅;损害中国的利益,还要挣中国人钱,别想得太美了!
  21金融圈综合:21财闻汇、观察者网、中国企业家、娱乐资本论、中国之声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0:57: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轮全球金融危机恐引爆 中国投资者惨不忍睹
2016-08-13 23:16|作者: 匿名|来自: 网络整理

摘要: 如果说楼市崩盘时间点还只不过是一个未知数,那么这场全球市场危机或可能会随时被引爆。  过去12个月里,全球股市投资者们损...
  如果说楼市崩盘时间点还只不过是一个未知数,那么这场全球市场危机或可能会随时被引爆。
  过去12个月里,全球股市投资者们损失惨重,数万亿多美元在股市“蒸发”。
  金朝梳理后发现自去年6月之后,全球8个最大经济体中有6个经济体的股市出现明显下跌:
  美国: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系,一直在“暴跌-反弹”间徘徊,单日最大跌幅20%左右。
  中国: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系,自去年6月,沪指下跌了近40%左右。
  日本:全球的第三大经济体系,过去12个月,日本股市从高位下跌了26%左右。
  德国:全球的第四大经济体系,过去12个月,德国股市下跌19%左右。
  英国:全球的第五大经济体系,过去12个月,英国股市下跌13%左右。
  意大利:全球的第八大经济体系,过去12个月,股市下跌32%左右。
  (看了一圈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情况,中国是最惨不忍睹的……)
  
  过去16年爆发了两次全球金融危机,第三次可能很快就会到来,现在我们应该有所准备了。
  恐慌时代,资金流入收益率奇低的债券市场。
  眼下的资产慌,让资金纷纷流入债券市场,但是债券市场也不容乐观。
  6月10日,彭博全球发达市场主权债券指数收益率跌至0.62%,为2010年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德国、英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低,连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欧债风险国,一年、两年期国债都纷纷加入负收益率的行列。
  除此之外,美、英等国债券也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1.611%,创2013年来新低。
  债券市场局面除了反映市场恐慌情绪外,还反映了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极端不信任,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投下了看空票。
  
  不管全球各大央妈释放了多少货币,大家都不相信这些货币会拉动经济,吴老师也认为就工业、制造业而言,再多的资金也救不活没有生气、死气沉沉的企业。
  债券违约雪上加霜
  目前债券市场不仅收益率低,而且近期信用违约事件频发,2016年至今已有17只债券出现违约,对于银行资管团队而言,避免“踩雷”成为首要任务。
  众所周知,债券在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也使得银行在选择产品时更加谨慎和“痛苦”,毕竟为吸引客户,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能太低。
  周末本人与一位银行资管朋友聊天时他表示,当前债券投资压力非常大,实际收益率已经出现倒挂。
  吴老师认为当下4%或许可以作为理财产品的一个购买指标线。
  毕竟,短期银行理财趋稳,但依然处于下降通道中,某种程度而言,年化收益率到不了4%也已经是现实。
  上周,18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范围发售针对个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07款。吴老师从每家筛选了收益率较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共10只,大家可以关注下。
  
  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找到一个高景气行业实属不易,因此还是从防守做起。防御型行业,顾名思义,其产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并不受经济周期处衰退的影响,比如医药、食品饮料、公用事业、旅游休闲等,因此熊市中要从这些行业筛选个股。
  08年的时候,股市确实挺好做,很多人入市,在股票上确实赚了不少钱,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股神,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人考虑资金接盘的问题,08年谁做股市都赚,那谁来亏呢?说到底还是中国经济决定了当时的股票牛市。但是,从年后开始,其实你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得到,股市的大盘一直都是小涨大跌,但是股票却不能做空,因此导致这部分巨大的空单利润无法把握到,直接影响了最后的整体收益。并且,目前来说,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但是我个人看来,由于民众资金持有量较大,这并不是经济危机而是资本洗牌现象,因而现在的股市环境是极其不明朗的,不建议盲目入市。
  吴
  文/金熙女神(whs316),喜欢本文欢迎发布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朋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1:00:2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尼西亚经济危机让苏哈托时代终结
2016-08-05 04:30:00 和讯网
金融危机真相

  摘自《金融危机真相》 作者:戴维·德罗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它从荷兰的殖民统治及日本二战的占领中兴起,成为铁腕独裁者苏加诺将军的统治对象。苏加诺曾宣布自己为终生总统。1966年苏加诺的统治被推翻,政治强人苏哈托将军继任政治首领。苏哈托统治了这个国家三十多年,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因为1997年那场横扫印尼的经济危机,他不会退位。

  苏哈托时代的印度尼西亚实行的是全民管理,但那和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有助于总统的家属和朋友积累私人财富的盗贼统治不完全相同。苏哈托打着纠正少数群体即中国商人阶层对爪哇原住民所犯下的错误的幌子,推行他所谓的殖民资本主义。

  到印度尼西亚的游客往往很快就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即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最后都被送进了总统的小圈子。苏哈托和他的6个子女(“苏哈托集团”)控制了印尼经济的绝大部分:

  据说苏哈托的子女凭借他们与总统的近亲关系通过一系列交易都成了千万富翁。这些交易包括,从丁香香烟到道路收费,从石化企业到汽车制造。第一家庭的势力如此深入地渗入了印度尼西亚经济,以至于出现了一个长期流传的笑话——你一到雅加达国际机场你就能感受到腐败的气息:你会买包香烟,跳上一辆出租车,经由一条收费公路到市里去,然后会住进一家旅馆,每一步你都在把钱往苏哈托家族的口袋里送。

  不仅如此,苏哈托的子女还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很多顶级银行,这就使得中央银行不可能实行独立的金融监管。当时的观察家们提到的足以证明这一点的轶事就是,上层社会盛行购买银行执照作为子女的大学毕业礼物。

  面对这些黑暗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苏哈托时代流入印尼社会的财富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不过,尽管苏哈托集团掳掠了印尼的大量财富,但他们造成的更大的危害来源于他们管理国家的糟糕方式。现在我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想努力证明苏哈托政权有多么腐败,而只是想提供一些背景,以揭示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地解体并陷入完全的崩溃。

  有一小段时间,印度尼西亚出人意料地抵制了来自泰国和菲律宾的传染。印尼卢比的远期掉期互换点几乎没有波动,直到印尼危机在8月中旬爆发。很奇怪当时有那么多聪明人愚蠢地认为印度尼西亚似乎逃过了一劫。如上文所述,有证据表明(Brown、Goetzmann和Park, 1998),当时一些大型对冲基金实际上在买入卢比,显然他们确信印度尼西亚的厄运已经结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在宏观经济多年高速增长后陷入了危机。印度尼西亚的经常账户的确存在赤字,但并没有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规模大。

  自1987年以来,印尼中央银行就让卢比对美元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在这种制度下,卢比只被允许在一个固定的幅度内对美元贬值。和泰铢一样,卢比与美元之间存在利差溢价,因此也存在大量利差交易。

  在7月中旬,卢比贬值的压力开始增加。7月11日印度尼西亚银行决定将卢比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从8%提高到12%,然而这一政策没有起任何作用。最终,印度尼西亚银行在8月14日放弃了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并允许卢比自由浮动;卢比立即大幅贬值。4个月后,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从之前钉住汇率时期的约2 500上升到13 000。

  1997年8月以前,印度尼西亚卢比钉住美元并允许以一个固定的比率浮动。需要注意的是卢比并没有立即受1997年7月2日泰铢浮动的影响。影响在数周后才显现。卢比于1997年8月14日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在1998年初,形势开始稳定,美元对卢比的比价回复到10 000以下的水平。此后,在1998年5月卢比又开始贬值,到那年夏天中期美元对卢比的交易比价是16 000多——卢比价值比钉住汇率时期的水平要下降85%。

  1997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亚正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印度尼西亚援助400亿美元时,印度尼西亚震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印度尼西亚实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此作为向其提供资金的前提。

  这些条款包括,取消国家汽车制造项目,减免政府补贴以及短期内对银行系统进行彻底重组。当时日本负责国际事务的财务次长榊原英资提供了其与印尼打交道的一手资料:

  他(苏哈托)平静地说,他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但不打算遵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总统以及他的子女和幕僚开始意识到,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专家政治论者发起的结构改革计划可能会撼动苏哈托政权的基石。

  苏哈托同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款,开始接受援助,然后他一意孤行地故意忽视(甚至违背)他许诺要采取的措施。比如,由苏哈托家族控制的银行本应根据清理的各种原因被关闭。银行的确按照约定关闭了,但很快又以不同的名字重新开业。榊原英资描述道:

  11月2日,也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印度尼西亚对援助计划达成协议两天后,15个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条款要被取消的大型国家项目重新施工。由苏哈托大女儿和二女儿控制的两个发电工程也被允许立即开工。出处同上。

  一场超现实主义话剧开场了。它的主要情节就是苏哈托政权如何智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逃避预期的改革。

  据榊原英资回忆,还有更糟的事情发生:

  由于是匆匆制订的,没有考虑计划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计划有几个致命缺陷。计划要求关闭16家银行,但由于计划没有提供如存款保险之类的金融安全网,印度尼西亚的金融体系很可能被完全摧毁……随着印度尼西亚16家银行的关闭,银行接连破产,由此造成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恐慌从11月底一直持续到12月。卢比的价格因此大跌。榊原英资对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事情描述得很准确。随着银行破产的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于1998年1月15日提供第二轮援助。

  大约1998年初,随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汇率体制方向的经济学教授斯蒂夫R26;汉克(Steve Hanke)被任命为苏哈托的特别顾问,事情变得更复杂。汉克向苏哈托建议说,如果国家能够实行货币局制度,那么卢比危机很快就能化解。在苏哈托看来,汉克的提议可以使印度尼西亚不经历痛苦就能从危机中恢复。

  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制的一种极端形式。“局”一词很古老了,并不是指一群董事,而是指一个能对国家的货币供给和汇率政策享有绝对控制权的政府机构。货币局可以独立于中央银行行使职能,也可以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货币局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大英帝国时代。当时大英帝国赋予了它的一些殖民地自主发行货币的权力,但要求殖民地的新货币要钉住英镑,且殖民地必须同意随时将货币兑换成英镑。这一协议的另一个核心要求,也就是货币局制度,要求殖民地持有的英镑外汇储备必须覆盖本币。在现代,货币局制度要求一国必须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基础货币供给(包括流通货币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中国香港和阿根廷都实行货币局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然而,货币局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制度,其首要的缺陷就是货币局的外汇交易对国家货币供给实行自动的调整。从理论角度说,汉克的计划中尽管有些问题(我们将在第五章和第七章探讨),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行的。遗憾的是,汉克没能看到他的计划在印度尼西亚付诸实施。

  1998年2月10日,道琼斯新闻社报道,汉克在一篇为苏哈托准备的工作论文中,建议将卢比对美元的目标汇率定为5 500。道琼斯,《苏哈托认为争论转移到了卢比钉住美元的汇率》,1998年2月10日。

   这一消息使得货币局制度在印度尼西亚实施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当时卢比以高于10 000的汇率比较顺利地在市场进行交易。市场参与者和学者们很快得出结论:苏哈托家族企图以一个非常有利的价格将卢比兑换成美元从而将中央银行的储备纳入囊中,这就意味他们早就应该注意到中央银行的储备在慢慢减少。

  汉克激烈地辩驳,称他从没写过这样的文章,而且他也没有给卢比建议什么目标汇率。事后,汉克写道:“(华尔街)日报最终慢慢吞吞、含含糊糊地坦白了事情的真相。”

  不过卢比钉住的目标汇率究竟是多少从没有披露,而苏哈托集团从中得到好处也不是不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汉克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出自好意,绝非为自身谋取利益。他担任印度尼西亚的顾问是无报酬的,甚至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他不大可能是洗劫中央银行的同谋。仔细考虑一下,很难想象他的货币局制度如果实施,会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给印度尼西亚金融部门带来更多灾难。

  实际上,世界银行以及克林顿政府支持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局计划扼杀在摇篮里。为他们辩护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可能是非常担心在为卢比设定汇率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投机交易。但更有可能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是更希望印度尼西亚执行它的计划。1998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了第三份协议。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不再被改革的虚假承诺所迷惑。

  随着货币局制度的夭折,市场参与者们开始关心苏哈托本人是否能度过危机。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亚三十多年的绝对统治者苏哈托被迫辞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米歇尔R26;康德苏事后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印度尼西亚雄心勃勃的改革和苏哈托的命运回忆道:“我们创造的条件迫使苏哈托辞职,但这并非我们的本意。”

  苏哈托钦定的接班人,副总统及其养子哈比比继任总统。哈比比在1999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卜杜拉赫曼R26;瓦希德。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危机给印度尼西亚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损害超过了任何一个邻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严重受管制的国家。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印度尼西亚北部的邻国,马来西亚。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24:16 | 只看该作者
巴西陷经济危机 里约奥运会是致命稻草还是受害者?

TT2016-8-3 9:56:59来源:中金网编辑:gaodongyan我要纠错我有话说(0)分享
摘要: 巴西陷经济危机,里约奥运会是致命稻草还是受害者?政治危机将和奥运会上的热烈欢呼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金投外汇网8月3日讯,巴西陷经济危机 里约奥运会是致命稻草还是受害者?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第一季度经济萎缩了5.4%。伴随着巴西政治危机,巴西经济危机潜入到更深的衰退漩涡之中。

上月,巴西总统罗塞夫被国会弹劾,被强制停职180天。而副总统米歇尔·特梅尔代理总统一职。

巴西经济萎缩程度好于专家预期。这反映了罗塞夫在投票前为了赢得公众支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做最后一搏。

巴西现处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长的经济衰退中。通货膨胀上升,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挫,腐败丑闻仍然继续吞噬着巴西政治。然而,坏消息并不止于此。

巴西政府宣布,巴西的失业率在2-4月期间内已经飙升至11.2%。巴西现有1140万失业人口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20%。

巴西经济衰退开始于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以及石油公司Petrobras腐败丑闻使巴西陷入政治危局。其中,大宗商品大暴跌是巴西经济衰退的主要引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25:02 | 只看该作者
里约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政治危机、经济衰退、兹卡病毒并驾齐驱,让人不得不怀疑奥运会能否顺利举行。奥运会官员称目前设施几乎都已经完工,官员们对本次奥运会抱有信心,认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政治危机将和奥运会上的热烈欢呼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特梅尔的临时总统之路上充满了各种路障,特梅尔显然已经碰到了障碍。特梅尔上任三周以来,特梅尔的两位部长由于腐败指控辞职。

周日,媒体披露了一段录音。在录音中,巴西临时政府监察、透明与审计部长法比亚诺·西尔韦拉对最高检察院调查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提出批评,同时还向在场的腐败案涉嫌人员传授如何应对司法机关的调查。

西尔韦拉的此番言论引发了该部及检察院诸多官员不满。他们纷纷表示强烈抗议,并称西尔韦拉若不引咎辞职,他们就会罢工。

西尔韦拉向代总统特梅尔递交辞职信。

政治动荡对巴西在全球紧张的经济环境中的抗争不利。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很低。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中国的经济增速仍在放缓。而巴西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巴西央行3月预计巴西今年经济将萎缩3.5%,去年,巴西经济萎缩了3.8%。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26:20 | 只看该作者
巴西陷入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奥运效果不明显
2016-08-02 19:52:00来源:环球网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在即,但巴西经济低迷,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主要出口产品能源价格下跌,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将成事实。日本共同社8月1日消息称,投入奥运会的巨额资金造成财政紧张,该国陷入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欧美媒体语)。预计奥运会提升景气的效果不明显,国民对奥运会的反感增强。

  “现在是黑暗的时代,我们只能忍耐。”驻里约的日企员工感叹道。去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六年来首次负增长,比上年减少3.8%,今年被认为负增长已确定无疑。此外,受推进海洋资源开发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贪污丑闻影响,造船业遭到打击,日企IHI完全撤出,三菱重工业公司也退出了造船业。


报道称,2009年申奥成功时,巴西经济形势很好。作为金砖五国之一迅猛发展,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7.5%。然而,因铁矿石及原油等能源价格低迷、经济转为下滑,在2014年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前,批判巨额公款浪费的游行频发。
  今年6月,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电信巨头“Oi”破产,负债总额约达654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337亿元),为巴西至今为止最大规模。通货膨胀率约上升至9%,失业率也超过11%,成为了治安恶化的原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27:59 | 只看该作者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为找工作而移居外国的巴西人增多。据当地报纸报道,2015年签发的美国移民签证数量比2014年增加了5成以上。
  即使如此,巴西仍拥有2亿人口及相当于日本22.5倍的国土面积。当地的日企员工表示“巴西(作为市场的)潜力很大,经济迟早会恢复”,并没有失去希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30:36 | 只看该作者
金融危机之后存在的毒瘤已经快要崩溃:这个国家已处于水深火热边缘

心晴点金分析师 2016-08-02 15:45 272

意大利债务危机不是突然性爆发而是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一直存在的顽疾。现在这颗毒瘤已经长大到快要崩溃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意大利政府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最近,他们终于准备拿出一套方案:

意大利政府拟聘请摩根大通为其构建500亿欧元坏账银行拯救不堪重负的银行业。

据报道,该计划拟用100亿欧元公众资金以最低的价格购买面额价值500亿欧元银行坏账(即20欧分购买1欧元坏账),随即摩根大通将通过运营500亿面额的资产以转向经营优良贷款。

这个报道表明意大利政府可能通过各种向公众集资的手段(如发行国债,对国有资产进行质押担保借款等方式),旨在解决500亿欧元的银行不良贷款(坏账)。然而这500亿仅仅是冰山一角。意大利的银行债务危机远非这么简单。

意大利银行债务危机到了什么程度?


整体债务规模

关于意大利银行整体不良贷款达到什么水平,此前有媒体有过估算:

意大利持有的不良资产规模约为3600亿欧元,占欧元区银行业不良资产总额的约三分之一。该国的不良资产率已经高达17%。目前,意大利银行业有2000亿欧元的贷款无法收回,其中850亿欧元尚未减记,是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意大利的GDP,在欧洲排在德国,英国和法国之后位居第四位,其GDP总量占欧元区整体更是区区11%,而意大利的银行不良债务竟然能够占到欧元区三分之一,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说通俗一点,意大利银行的小肠胃吃了太多东西都噎到嗓子眼了。

意大利GDP排名

另外,意大利的银行不良资产率破天荒的达到了17%,这是什么水平?前几年一样被称为欧洲经济猪队友的西班牙目前的不良资产率才6%左右。法国,德国这种相对健康的经济体的NPL更是才4%不到。


意大利不良资产率

主要银行情况

最古老的银行,也是意大利第三大商业银行的意大利西雅那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底,其不良资产高达469亿欧元。要知道,西雅那银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共才融到资金150亿欧元。2015年,更是才筹得可怜的30亿欧元。融不到钱就算了,其资本运作能力也十分差劲,2011年到2014年竟然累计亏损了150亿。所以这469亿的不良贷款对于西雅那商业银行来说俨然天文数字。

鉴于糟糕的财务状况和差劲的经营能力,西雅那商业银行的股价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93欧元,一路向东南到如今只有0.3欧元左右。

除了西雅那银行以外,Banco Popolare SC,Unione di Banche Italiane SpA的不良贷款比率也是十分惊人的。不过最重要的是意大利唯一的系统性银行Unicredit。同样鉴于债务问题,这家银行股价已经累计下挫33%。

意大利债务危机的根源


都说意大利好风光,地中海沿岸风景宜人,意大利人更是高薪假期多。印象中生活在意大利的人们让我们无限羡慕。可怎么一向高大上的意大利也开始出现经济危机了呢?

经济不景气

风光都是表面的。08年金融危机之前意大利经济确实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荣。然而在这浮华的背后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产业通过过高的风险杠杆铸造的空中楼阁。08年之后一切其实就已经不一样了。如今的意大利生产率和投资增长缓慢,失业率高企达11%,政府债台高筑,已经接近GDP133%。

一向敢于说实话的IMF更是坦言

IMF称意大利2016年增速将低于1%,而在此前5月对今年的预期增速为1.1%;同时下调2017年的增速预期,从原先的1.25%,降至1%左右。

IMF报告称,即使意大利近期的改革措施全面贯彻,长期以来作为欧洲最疲软经济体之一的意大利也难以赶上其他同等国家。并称,意大利经济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重返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高点,而同期意大利的欧元区伙伴经济增长料比危机前水平高出20-25%,因此意大利正陷入可能将持续20年的经济衰退。

银行盈利能力差

我们都知道银行最初就诞生在意大利,可历史悠久并没有造就意大利银行业强大的盈利能力。目前,意大利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欧洲银行中垫底。其银行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员工数量庞大,分支多盈利差。宽松的货币环境让以贷款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意大利银行在业务上难有起色。

老龄化严重

都说日本老龄化严重,其实欧洲很多国家比之更甚。欧洲的移民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补充劳动力不足的弊端。对于意大利来说,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0%的水平,其结果就是劳动力不足,社会生产效率低;而且国家和国民在老年社会保险和赡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大。

欧盟国家在2005年和2007年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占总社会保障支出平均比重分别为33.7%和33.5%,在意大利分别为46.3%和47.2%。

高福利之殇

西欧发达国家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地区,意大利更是期中的佼佼者。看看下面的介绍就能知道生活在意大利有多么惬意:

根据意大利的医疗制度,不管你是意大利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拨打急救电话要救护车送往医院的病人,治疗全部免费。意大利的中小学也都实行免费教育,孩子上幼儿园每月仅需约40欧元的餐费,上学后家庭仅负担书本费和部分校车交通费即可。而如果是贫困家庭,只要经申报核实批准后,上述所有的费用都将由政府“买单”。此外,意大利还特有每年8月份全国带薪放假的福利制度,堪称欧美福利之最。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所谓的高福利待遇,吃掉了大量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供养高福利的国民税收。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资金还能够支撑,但凡经济稍有波动,看似美好的生活就被立刻会被压的喘不过气了,意大利就是经过08年之后,从政府到国民一直不肯开支节流,造成为了维持高福利而债台高筑,难以偿还。

地中海国家性格

有些时候,经济的发展确实和民族性格或者区域文化密切相关。像拉美国家习惯了借钱享受生活,生活节奏能慢则慢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在欧洲,其实地中海国家,希腊和意大利也是如此。他们的国民本身性格就自由散漫,天性洒脱,再加上长期国家的高福利,让国民大爷气十足。如果一个国家大部分的国民都是大爷,那时间长了,必然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反映到经济上就是得过且过,伤害自己。

欧盟对意大利的爱恨情仇

意大利好歹是欧洲大陆国家,欧盟核心成员,所以出了问题找娘家人解决好像理所应当。然而事实绝没有这么简单。

欧盟为了进一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并希望能够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从2014年开始便着手欧元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说简单点就是原本欧元国家的银行都是独立的由本国自己监管,现在欧盟希望把每个国家的银行监管权力收归到欧盟,为谋求进一步建立欧洲金融一体化。

到了2016年,欧盟银行业监管新规规定:

反对成员国用政府资金为坏帐银行埋单(bailout),在纳税人救助之前,应先由银行的股东和债权人进行救助。换言之,政府的公共资金注入前,受困银行的股东、债权人和部分储户需要首先承担损失,规模为8%。

这规定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欧盟成员国政府在股东和债权人出手帮助银行之前,是不能走到前台的。

而意大利目前就像笔者文章开头提到的,正试图主动通过政府来援助债台高筑的银行。显然这和欧盟最新的银行规定相冲突。

意大利债务可能的解决办法

撇开欧盟自己来

意大利是欧盟成员,但是江湖救急,求人不如求己,无论欧盟最后帮不帮忙,意大利人已经有了一些应急预案。

一、明目张胆不顾欧盟面子

就像08年美国那么做,政府就是要拿出钱来支持银行渡过难关。意大利政府也打算通过发债、政府资产抵押等方式筹集资金给本国困难的银行注资。如此等于我们上面分析的破坏欧盟银行业监管机制。

二、委婉的不顾欧盟协定

如果政府自己不站在前台,还可以扶植代理人,建立一些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注资银行,当然这类似于掩耳盗铃。还是把欧盟当空气。

三、干预本国市场行为

A股曾经禁止期货做空,意大利同样可以禁止做空银行。不过这一做法能够只能暂缓股价下跌的速度,维持一定的资产价格,对核心解决债务没有太大帮助。

四、破产重组

由政府牵头,将几家银行资产重组,可以选择有本国优质银行兼并劣质银行,也可以选择欧盟内部的银行进行兼并重组。这种措施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其实是最合适的,然而几千亿欧元债务,不知道有哪些企业感接这烫手山芋。

欧盟意大利妥协

把意大利逼急了,对谁都没有好处。作为欧洲内部第四大经济体,估计欧盟还是会考虑到欧洲整体经济的利益,从而在已经存在的新监管机制内找一个台阶下,让双方都满意。

意大利问题的深远影响

一体化的尴尬

作为世界一体化浪潮的产物和人类政治经济体制的一次伟大尝试欧盟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笔者认为,由于英国经济一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货币也没有采用欧元,所以英国脱欧仅仅让欧盟的经济体量和影响力有所损伤,并没有伤害欧盟的核心机制。而意大利属于欧洲大陆国家,几乎所有机制都已经和欧盟融为一体,因此意大利是欧盟建立的真正基石。如今欧盟为了追求深化一体化采取的银行业监管协定和意大利本国利益相冲突。这就十分尴尬,究竟是维护本国利益还是为了整体大局,双方出发点不同,考虑的也不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对错,只不过笔者认为欧盟一体化继续下去确实困难重重,欧盟解体已经被摆上台面。

民粹主义更加盛行

所谓民粹,一般都是社会动荡,经济变革中的产物。是人们对时下的生活现状不满的集中体现,也是寻找解决方案的一种办法。不过从来历史都证明,人类在没有进化到一定的程度时,确实需要由精英团体进行管理。现如今,英国,美国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民粹主义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如果意大利银行债务危机不能妥善解决,刚刚上任的罗马市长为代表的五星运动等组织,可能会成为未来意大利新的领导团体。如此,新一轮的政治浪潮可能会开启。笔者并不是否认这些团体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对于目前欧洲,中东,包括南海已经十分混乱的局面,民粹主义抬头无助于国际社会的安宁。

危机下的思考

一、危机总能法人深省,引人思考。欧洲是人类近现代以来发展最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在很多层面上都在引领下世界的潮流,也扮演者一种探索者、领路人的角色。目前看来,尽管已经进入到一种十分富足的社会,可欧洲后续的发展让人担忧。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资本主义究竟如何改良,才能使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地增长,消除经济波动给社会,国家带来的动荡,恐怕是未来几十年西方国家需要主要探讨的。

二、在北欧和西欧很多国家,尽管不像我们所描述的共产主义,但确实已经进入一种高度福利化,全民福利化的社会水平。如此高福利的社会环境必须依靠强劲,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依托。而我们看到一旦经济周期进入一个比较低谷的阶段,高福利就难以为继,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究竟如何摆正福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不单单是欧洲的课题更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努力探索的处女地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中年金市场对我国的借鉴?

巴曙松 08月01日 06:00
分类 :财经
阅读:736 抢沙发
本文节选自《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一书,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使得无论是DB还是DC型养老金都出现了巨大的财务压力,那么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年金市场对我国有哪些冲击与借鉴呢?敬请品鉴。



编者语: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出现变化,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相对重要性有所提高。这与危机中,中国政府及时有力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但如何在系统性风险增强的全球化时代加强自身实力,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一书不仅探讨了已经和正在发挥作用的金融政策,而且分析了未来中国金融政策的趋势。该书由巴曙松教授著,于2010年6月1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下文系该书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一.金融危机成为OECD国家养老金体系的重要检验机会

发端于欧美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中金融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全球性的养老金危机,根据OECD发布的报告,2008年OECD地区的私有养老金的资产损失达到23%,为5.4万亿美元。从收益率来看,OECD所有国家养老金的实际收益率均为负值,只有四个国家2008年养老金的收益高于-20%,分别为土耳其、韩国、捷克和希腊。从绝对金额来看,作为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受损最为严重,下跌达到26.2%,损失金额超过3.3万亿美元。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损失3000亿和2000亿美元。



图表1 OECD国家私有养老金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2008年)

虽然OECD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均没有逃脱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各国家受冲击的程度差异依然较大,或者说,金融危机给了一个很好的检验不同国家企业年金体系的机会。具体来说,造成损失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之间不同的养老金投资结构、监管类型和养老金体系结构特征。

1、权益类投资比例越高,损失越严重

在2008年,OECD国家的股票市场下跌45%,而与此同时,政府债券则上升7%,两类资产的收益之差如此之大,不同投资比例的回报将会产生显著差异,这也解释了OECD各国养老金在2008年中的表现。权益类投资比例与2008年的业绩高度负相关,权益类投资比例达2/3的冰岛养老金整体损失最严重,其次要数那些股权投资比率过半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相反,权益投资比重不超过10%的墨西哥、捷克和斯洛伐克养老金损失较小。



图表 2权益类投资比例与回报的关系

2、严格的数量监管短期看避免了更大损失

从养老金的运作流程看,养老金的投资结构会直接受制于各国政府的监管政策,监管的宽松与否直接反映在各国养老金的收益波动上。目前对养老金投资的监管模式分为:审慎人监管和数量监管。审慎人监管的特征在于受托人按照受托职责要求自行做出投资决策;数量监管的特征在于限定养老金投资工具的种类和规模比例。一般来说,以普通法为传统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例如英国、美国等,采取审慎监管方式;而以大陆法为传统的国家,例如拉美国家、德国等,大多采用定量监管方式。在投资组合的风险特征上,前者较后者相对高一些。因而,审慎人监管的英美等在危机中波动较大,受损较为严重,而数量监管的墨西哥、德国的养老金受损相对较小。

3、DB型年金受损程度高于DC型年金

由于DB型年金普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来加以弥补,因而其投资风格相对激进,此次危机中受到的投资损失也相对严重。而DC型年金未来的支付水平取决于自身的投入,并不存在资金缺口,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没有DC型年金那么高,因而受到的损失相对较轻。

两类型年金对不同雇员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DC型年金来说,养老金直接取决于个人账户资产的市值,因而目前的大幅浮动损失对年轻雇员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未来市场有可能恢复,可以减少浮亏,而且定期交纳的养老金也会摊薄损失;但是对于临近退休的雇员来说,账户资产需要转换为年金产品,因而目前的浮动损失将会成为实际损失,将会严重影响未来的养老金收入。

对DB型年金来说,虽然整个计划资产遭受巨大损失对当期退休收入水平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总体看,资产大幅下降不仅将恶化其财务支付能力,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必将导致其融资缺口不断扩大。而且,对那些破产和兼并等股权发生变动的企业来说,DB型计划受到的影响较大,雇员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样本分析——以美国401(K)计划为例

对OECD国家养老金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的横向分析,反映的是整个养老金计划的总体情况,涉及到养老金的投资风格、监管模式和计划结构等方面的优劣比较,但是,整体计划资产的缩水最终要反映到个人养老金支付的变化,对于具体个人养老金的受冲击情况,还需要进行微观分析。美国401(K)计划此前被看作是养老金计划的典范,但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损严重,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中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截至2007年年底,美国养老金市场总资产为1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6.6万亿美元,401(K)的资产达到8.4万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的401(K)计划中,有56%的资产,约为4.7万亿投资到美国股市,此次危机中,损失超过2万亿美元。

根据EBRI的Jack VanDerhei的分析,此轮危机中,个人的401(K)账户表现有以下特点:

1、账户资金越多,受损越大



图表 3账户资金与损失的相关关系



图表 4雇员参加计划时间与损失的相关关系

雇员参加计划的时间较短,账户内的存量资金较少,定期投入的增量资金对账户存量资金的贡献较为明显,因而呈现正增长。而参加时间比较长的雇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雇员,账户资金多,增量资金的贡献不明显,因而损失严重。

2、不同账户需要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



图表 5不同账户需要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

这些账户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也和参加计划的时间、账户的投资收益率和损失水平密切相关。根据测算,在收益率10%的条件下,使参与计划20-29年的账户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需要2年以上,如果收益率降低,恢复的时间将成倍增加,这一点对于那些参加计划时间很长,临近退休的雇员十分不利。

3、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投资策略是导致巨额损失的主要原因



图表 6不同年龄段股票投资比例分布情况

对于养老金来说,在年轻阶段,应该持有大比例的高风险资产,追求资产增值是首要目标,即使出现了损失,未来还有很长时间来积累,不会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对于临近退休的雇员,保证养老金资产的稳健是关键,应该大幅降低高风险资产,主要持有能够提供稳健收益的债券类资产。而对401(k)账户的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风险投资风格的比例并没有相应降低,临近退休雇员的股票投资比例在70%以上账户占比超过40%,如此错配的投资策略才会导致巨额的损失。

三.各国养老金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改革

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使得无论是DB还是DC型养老金都出现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对此各国政府出台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1、养老金体系改革出现倒退

2008年10月,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向国会提交取消私营养老金制度的法律草案,拟暂时转向实施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现收现付制度。她指出,自2004年走出危机以来,阿根廷已意识到私营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例如覆盖率低且不断下降,国家对个人账户计划进行大量补贴。阿根廷此举得到了工人的广泛支持。这意味着阿根廷14年的养老金改革回归原点。此外,一些东欧国家也在讨论鼓励群众回到公共养老金体系中。

这些国家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应对短期的财政压力,国家财政需要对私人养老金进行大量补贴,使得经济危机之后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不堪重负,不得不采取这一倒退措施。深受金融危机之苦的国家采取回归国有化的现收现付制度可以理解,但是从发展趋势看这种倒退似乎并不足取,毕竟历史经验和理论都验证了现收现付制度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难以为继。其实,单一地或是绝对地依靠私有或共有养老制度都是不稳妥的,这两种制度都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了应对短期的财政问题,更为明智的措施应该是暂时降低对政府私人养老金的补贴,只不过在这些国家要如此操作可能面临比较大的政治风险。

此外,私有养老金遵循的是长期投资的理念,也就是说,其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资产损失可能长期中会恢复。据有关数据,近十年拉美私有养老金投资平均年收益为8-10%,危机前阿根廷的平均收益率则为10.4%,这使得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因而,对于养老金的投资业绩和表现应该放在一个更长的时期内考察。为了应对短期内的损失,就放弃了长期更为有利的改革路径,仅仅从养老金行业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2、各国适度放宽养老金的合规性要求

为了避免养老金被迫出售资产而造成实际损失,部分的一些强制性购买年金的规定有所放宽。对于DC类型的养老金,主要的措施就是延迟向年金的转化。冰岛就宣布降购买年金的时间延期两年,英国则采取更为灵活的强制年金政策,荷兰则是允许先动用一部分养老金购买短期5年期的年金,这样推迟其余部分的转换。

对于DB型的养老金,主要的措施是适度降低支付标准、延长养老金偿付能力恢复的期限和采用福利自动调节机制。澳大利亚政府2009年2月就宣布临时性降低养老金最低支付标准;加拿大出台政策允许延长有偿付困难的养老金恢复时间;芬兰2008年底也放宽了对养老金偿付能力的限制法规,并延长了退休年龄;荷兰的养老金支付水平根据指数进行自动调整;德国通过调整计划的扶养比来保证财务可持续性;瑞典的年金计划中,当前和未来的资产要高于当前和未来的负债,如果出现融资缺口,就要调整支付水平和应计权益,以确保两者的比例恢复平衡。

这些措施的引入都是为了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确保养老金计划的财务可持续性,在短期来看可能属于必要的措施。但是由于在经济衰退、收入下滑的阶段,降低养老金支付将会加大经济周期对雇员生活的影响,这种顺周期机制既不利于经济恢复,也不利于居民生活,因而同样也引起很大的争议。

3、养老金监管改革倾向于逆周期、灵活性

针对DB和DC型的养老金计划监管的改革都可以说针对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足,但是现在看来目前一些意在保护DB计划收益人的法规规定反而适得其反。比如在退休人员待遇支付时间和数量上的强制规定使得养老金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被迫出售资产,造成其蒙受较大损失。在合规性上适度给予灵活性,避免顺周期的政策导致损失,使得养老金更有利于发挥长期投资人的角色。比如在DB型计划中,对基金的支付标准在景气和萧条期间允许一定的浮动。

其次,对于DC型养老金支付阶段的制度安排应该更好地设计,一些强制性和默认的制度安排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一般在公共保险不发达国家,强制性要求到期养老金账户即转为购买年金,但是强制性的措施往往在市场不景气时造成较大损失。比较灵活性的做法是在原有的到期转换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积累和收益可以进行阶段性提取,推迟年金的支付,等到一个较老的年龄(比如85)再接受年金形式收入。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短视的行为,看到巨大风险的监管当局会采取过度监管,比如严格限制养老金投资范围,调整资产配置比重。监管机构这种基于短期影响制定长期的严格监管制度的倾向也是很值得防范的问题。

4、投资策略转向生命周期模式

金融危机对邻近退休雇员的养老计划影响最大,他们投资于权益类的资产缩水很大,短期内难以恢复,相较于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而言很被动。针对这一年龄上的特征设计的生命周期和生活方式投资组合配置策略值得仔细研究。针对不同年龄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养老金账户投资组合的风险,随着退休年龄的接近,投资策略更加保守。目前,美国养老金投资生命周期基金的增长速度很快。截至2007年一季度末,DC资产投资生命周期基金已经达到900亿,而投资生活方式基金达520亿,而且这种投资策略在许多国家被支持或采纳。

5、对DC型养老金提供担保

本次金融危机DC型养老金计划遭受重大损失,引发了关于针对DC型养老金担保机制的讨论。由于DB型养老金计划已经参与了保险机制,另外相关国家的政府还对该计划用隐性的道德担保。因而在损失面扩大的背景下此类问题浮出水面。

四.当前中国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借鉴

与OECD国家养老金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惨痛损失相比,中国的企业年金表现较好,在股市下跌超过50%的市场环境下,总体上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几乎没有明显的本金损失,这源自于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的严格监管以及养老金管理人的审慎态度。通过资产独立和第三方资产托管力度,确保企业年金资产的安全和透明,通过严格的资格准入、管理费透明和投资限制,捆绑了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利益,使企业年金计划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具有风险厌恶取向和审慎的态度,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企业年金能够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相对较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养老金体系可以高枕无忧,与其他国家类似,中国在社会统筹养老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融资缺口,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也使得这一问题愈发突出。借鉴OECD国家针对DB型养老金计划采取的灵活措施,我们可以以指数化调节机制来改变目前确定收益的模式,将养老金支付水平与养老基金的整体资产价值和抚养比相关联,避免当前的融资缺口加剧扩大。

针对目前的社保养老金资金缺口,国家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新近出台的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做法将有助于社保资金充实。积极推广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于当前扩大内需也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对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上,应当吸取美国401(k)的深刻教训,避免采取统一的投资策略,而是应该借鉴生命周期投资策略,根据计划中雇员的年龄构成的变化,相应调整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使风险特征与之匹配。或者将整个企业年金的资产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合,采取针对性的投资策略,来增强整个企业年金体系对于大幅市场波动的应对能力。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巴曙松所著的《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该书已于2010年6月1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38:14 | 只看该作者
未来7个月,经济危机开启概率有多大?
扫描到手机置家关注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7-31 08:20 字号:T|T
摘要:中国经济危机初期将在未来三个月显现,本次经济危机不会只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转折已经是失败了,房地产,企业债,P2P,互联网+,地方投资,万众创业,早就了大量的待填充的泡沫。
中国经济危机初期将在未来三个月显现,本次经济危机不会只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转折已经是失败了,房地产,企业债,P2P,互联网+,地方投资,万众创业,早就了大量的待填充的泡沫。现在这些泡沫,渐渐有集中破裂的趋势,实体经济已经在危机前的挣扎时期,即全面价格恶性竞争,供给量反而大增。未来除手机业务外,军工外,中国的大型制造业将快速消失。

消费数据已经出现了拐角向下的趋势,非常可怕,直角向下恐出现。民间投资不用说了,这是与大消费成正比例。民间借贷正在快速的消失,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中国的民间借贷和外国不同,它小微民营经济中占有非常重的地位,这很可能是压垮小微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小微民资开始快速收缩和收回自己的资本,出清产品。我们一段时间已经感应到了,货币投放量剧增,但CPI吊不上去,这是因为商品供给出现了峰值,供给出清已经开始。

这些所有的数据在产生共振,经济危机端倪已现。小心汽车产业,这个行业的危机一旦爆发是不可逆的,而且征兆很明显,2015年下半年末年开始,汽车供给出厂量突然暴增,%23.这不是说明汽车市场很好,而是汽车市场的转折自2015年年末已经开始了。

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地王频出,去库存的真实情况是库存在增加,这真是讽刺。房地产在对制造业完成最后致命一击,制造业未来只能剩下钢铁水泥。

资本外流突然暴增,表现就是人民币汇率跌破6.702,这是六年来首次出现这种现象。值得忧虑的是不仅仅是大资本的出逃,小资本也开始蜂拥而出。美元配置开始进入普通人眼界,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经彻底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41: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爆发金融危机 或已无可避免
TT发布时间:2016-07-28 15:20:20 来源:金投专家
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白鲤老师认为中国3年内爆发经济危机,已无可避免,随着中国原本已狂的楼市更疯,很可能在一年内爆发,3年左右达到低谷——这场大危机不仅将使80%的富人返贫,这不是骇人视听,文/白鲤/V:shan3335216) 中国民间财富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 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银行贷款7.53万亿元,超过了2009年的7.36万亿元高峰,再创新高。但与2009年的“4万亿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白鲤老师认为中国3年内爆发经济危机,已无可避免,随着中国原本已狂的楼市更疯,很可能在一年内爆发,3年左右达到低谷——这场大危机不仅将使80%的富人返贫,这不是骇人视听,文/白鲤/V:shan3335216)

20160127102403_d0b95b96cec3648835ac9fdb67782773_1.jpeg

中国民间财富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

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银行贷款7.53万亿元,超过了2009年的7.36万亿元高峰,再创新高。但与2009年的“4万亿救市”引发整体经济由休克到亢奋不同,现在政府大规模投资已经孤掌难鸣,出现了两个前所未有的“剪刀差”。

一是政府国企投资增速与民间投资增速形成严重“剪刀差”。2016年上半年,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名义增长2.8%,创下多年新低。去年底,民间投资增速还有10.1%,今年1-5月份下滑至3.9%,6月再度下滑,下跌之势近乎断崖。且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持续大幅背离持续长达4个月,尚属首次。这其中东北三省下滑最猛。上半年民间投资大跌31.9%,不仅民间投资,辽宁省财政收入也暴跌18%。

5377893209557922571.jpg

民间投资与非民间投资“剪刀差”严重

二是6月末央行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的增速高达24.6%,而广义货币M2增速为11.8%,两者剪刀差高达12.8%。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仅为0.5%,今年6月则升至12.8%。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需要了解几个相关概念:基础货币是央行印钞的总额;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指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居民储蓄存款。即M2比M1主要多出来的是居民储蓄存款。这也就是说,今年居民存款增长拖了后腿。居民存款拖后腿显然不是因为民间投资增加(民间投资大幅锐减),而更主要因为楼价暴涨买房首付大增。可以印证的是,2016年上半年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2.62万亿元,而2015年同期是1.34万亿元,同比暴增95.5%。

161706fq3z3oi35g6u1km6.jpg

时至今日,这两个空前“剪刀差”或许意味着——印钞增加流动性速率已经快赶不上黑洞坍塌收缩流动性的速率了。

白鲤老师曾经多次反复指出过,过于昂贵和低效的政府(国企)是中国经济黑洞效应的核心原因。

要重建制衡的政治生态体系,可操作的办法路径是有的。但要有两个前提:1,中国需要一场大的金融危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彻底破产,中央执政者要在被拖下水和地方民主化之间做出抉择;2、中国需要一场外部战争树立绝对的政治权威,需要涌现一位伟大而慈悲的独裁者主导真正改革。

u=3036630993,440295293&fm=21&gp=0.jpg

那么,这个模式过去30年一直运行良好,为什么现在却走到尽头了呢?

根本而言,这种模式是一种透支模式:透支人口红利、透支自然资源、透支民间积累、透支政府信用。过去是还有资源可以透支,且有外资到中国投资牟利配合。但现在这些透支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而外资正从“合作者”变成了“釜底抽薪者”。

blog_attach_14662783489951.jpg

达到极限的本质是——中国不断扩张的官僚既得利益正将人口红利、自然资源、民间积累和政权信用吃到接近山穷水尽的程度了。而基建楼市的天大泡沫则是它的集中体现。

历史的逻辑往往是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

白鲤寄语

无论你在其他方面如何成功,到了市场里,赢输就是唯一标准。关于目前热门的现货原油沥青、铜,天然气,白银等贵金属投资,感兴趣但是无从下手的,或者正在这一投资手里有套单总体收益不理想的朋友都可以咨询我的。佛渡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42:01 | 只看该作者
巴西经济危机影响到了家离和猪肉生产量

2016-7-28 9:22:00 来源:第一食品网  作者:Linda

据巴西国家的动物蛋白质协会首席执行官Francisco Turra说,经济危机和低的就业率对本国肉类产品的生产者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在Francisco Turra的半年度报告中指出,经济危机和低的就业率严重影响了肉类的消费水平。

另外,玉米价格过高和巴西货币的升值更是让肉类生产商的处境雪上加霜,利润一降再降。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肉类生产厂倒闭,或减少生产并辞掉一部分工人,以免不必要的开销。

据巴西国家的动物蛋白质协会统计,今年年上半年鸡肉的销量大幅减少,比他们预期产量下降4%,总产量为1.3亿吨,猪肉预计的总量约为364万吨,这个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44:48 | 只看该作者
军事政变虽然过去 经济危机即将造访土耳其
2016年07月20日 11:14    微博 我有话说(14人参与) 收藏本文  
美股行情中心 美股行情中心:独家提供全美股行业板块、盘前盘后、ETF、权证实时行情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20日讯 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以来局面的发展最终很可能造成外国投资逃离,金融部门受到冲击,最终演成长期经济危机——当然,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看埃尔多安总统和政府后续的行动。

  《卫星网》报道称,未遂政变使得投资者担心土耳其的政治稳定性,以及其金融系统是否能够经得起考验。

  MarketWatch今年3月间发布的数据显示,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GDP)“2015年实现了令人吃惊的4%增长”,超过了市场预期。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证交所股市指标XU100指数今年早些时候上涨15%,超过所有其他新兴市场。

  可是,周末的变故发生后,周一时,土耳其股市开盘大跌,最终低收7.1%之多。其中旅游业相关股票更成为了重灾区。

  里拉汇率也因此大跌。

  彭博指出,政治动荡使得土耳其经济变得“非常脆弱,因为它高度依赖外国投资来弥补经常账缺口”。他们估计,土耳其的赤字今年将膨胀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5%。新兴市场咨询公司Ecstrat驻伦敦策略师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在研究报告当中写道:“哪怕政变没有成功,对土耳其也是一场灾难,政治层面的风险溢价必然迅速上扬。”

  “这同时还会成为新兴市场下一波严重冲击的催化剂。我们依然认为,市场价格对政治风险的消化还不够充分。”


  银行危机

  此外,土耳其政府还停止了与流亡反对派领袖居伦(Fethullah Gulen)有关联的亚洲银行(Asya Bank)的经营活动。埃尔多安政府指责居伦参与了政变的策划。

  2014年以来,该行一直麻烦不断,因为埃尔多安一直在宣称居伦想要推翻自己。

  土耳其媒体报道称,国有企业和机构为了证明自己对埃尔多安的忠诚,2014年从亚洲银行提走了大约40亿里拉(17亿5000万美元),相当于后者总存款额的20%左右。

  英国Solid Management基金的奇凡尼格罗德斯基(Sergei Zvenigorodsky)介绍说,不断的风波使得亚洲银行净利润缩水81%,遭到了主要评级机构的降级。

  他说:“亚洲银行2014年和2015年实质上就已经被摧毁了。他们的状况就足以证明,该行在当前的危机中扮演不了任何角色。”

  麻烦的是,货币贬值和对银行业整体缺乏信心意味着存款外逃,坏账陡增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

  安卡拉已经开始了口头干预,试图重振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

  土耳其《新闻报》报道称,土耳其央行最近召开了与土耳其银行业协会的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将未遂政变对市场的冲击限制到最小。

  土耳其央行甚至承诺提供无限的流动性,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然而,奇凡尼格罗德斯基却强调,土耳其的流动性是很有限的。

  “印钞或者做出重大政治让步,都能够让资金充实起来,但是对于政府领导者而言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就等于为未来的政变埋下种子。”

  不过,Dominion Fx分析部门负责人萨莫伊洛娃(Natalia Samoilova)却认为,考虑到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选项来代替存款,当地人或许暂时不会有大的动作。土耳其央行将有充分的子衿来维持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不过,里拉进一步贬值,经济受到削弱和失业率增长都可能触发土耳其银行的坏账膨胀。里拉已经严重贬值了,如果土耳其央行诉诸宽松政策,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大幅度抬升,而损害土耳其人的收入——然而,在当前局面下,这或许已经是获取经济稳定性代价较小的方案了。

  外国投资

  未遂政变很可能会导致土耳其的评级被大面积调降,而这将直接影响该国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的吸引力。可是,外资又在土耳其的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显示,去年,土耳其外国投资为165亿美元,只有2014年的36%。

  这些资金有25%投入制造业,26%是外国人在土耳其购置房地产,其中包括大量俄罗斯人。

  今年前五个月,流入土耳其的外国资本为158亿美元,但是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只有23亿美元。

  奇凡尼格罗德斯基介绍道:“超过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欧洲,还有约三分之一来自中东。说起外国投机资本的撤离,这一危机其实已经在土耳其酝酿了几年,预计今年将达到高潮。”

  不过,分析师们认为,外国投资者继续持有他们的投资,等待情况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是,这依然要看埃尔多安总统会采取怎样的政策,带来怎样的后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16-8-21 15:46:13 | 只看该作者
俄77%的民众认为俄正在经历经济危机
2016年07月16日21:01 商务部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49

  据俄Prime网站7月13日报道,俄罗斯列瓦达中心于6月份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俄77%的民众认为俄正在经历经济危机。其中,26%的人表示难以预计危机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21%的人认为危机将持续很长时间并将影响深远,23%的受访者认为危机持续时间将不短于两年,仅1%的受访者认为俄经济将于2—3个月后复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